隆中对

合集下载

隆中对 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 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而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赞同这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又称卧龙,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

”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九上《隆中对》原文

九上《隆中对》原文

九上《隆中对》原文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因此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因此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悠闲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如此。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专门重视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那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情愿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隆中对

隆中对

疏通文意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 亲自 田地 喜欢唱 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当时的人 赞许 经常 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只有 善,谓为信然。 说是确实这样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 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 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 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 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 将入相的才能。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赞诸葛亮,并指点见诸葛亮的方法,于此可见诸葛亮 的清高不俗。
4、三顾茅庐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表现诸葛亮不是追名逐利之人
5、隆中对策
一对:《隆中对》; 二表:前、后《出师表》; 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攻魏; 七纵: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摆军阵,曾困住东吴大将陆逊。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臣答君问、提出策略
隆中对
陈 寿
湖北襄阳武侯祠
河南南阳武侯祠
湖北襄阳诸葛庐
袁绍占有现在北方大 部分土地。
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 荆州一带。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 拜见 总共 才 因此 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崩溃 窃取皇帝的命令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估计 通”伸”,伸张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因此 失败 停止 谓计将安出?” 计策 怎么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 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 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 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 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 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 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 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 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隆中对

隆中对
隆中对
题解
《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 记载。文章核心部分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 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 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 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 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 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 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 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 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 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对”:回答上级所问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面的策略。
隆中对
疏通文意
亲自
经常 只有
就是“莫许 之”。许,承 认。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
田地 喜欢唱 当时的人 赞许
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善,谓为信然。
说是确实这样
友好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 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 颍川徐庶元直与 亮友善,谓为信 然。
委屈 接近,趋向。指登门 委屈召来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
驾顾之。” 拜访
隆中对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 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 龙也,将军岂愿见 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 曰:“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将军 宜枉驾顾之。”
当时先主刘备驻军 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 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 刘备说:“诸葛孔明, 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 见他吗?”刘备说: “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 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您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隆中对

隆中对 原文翻译

隆中对 原文翻译
3 原文展示
隆中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近来的研究亦有人认为,《隆中对》一文是作者陈寿仿照鲁肃的于建安五年所作《榻上策》而作。
2 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zuò),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原在蜀国做官,入京后著作郎。《三国志》和《史记》 、《汉书》、 《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7.1 历史背景
7.2 作品人物
7.3 相关历史
7.4 后世评价
7.5 鲁肃《榻上策》
1 作品简介
隆中对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原来的名字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6岁)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

陈寿《隆中对》诗词赏析

陈寿《隆中对》诗词赏析

陈寿《隆中对》诗词赏析隆中对魏晋: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第23课《隆中对》

第23课《隆中对》

吟唱
是 成为 被 作为
隆中对

以弱为强者 把 高祖因之以成大业 用来 以迎将军者 而 以向宛、洛 因
因屏人曰
于是、就此 因之已成帝业 依靠、凭借
⒉古今词义 顾
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古义,总共。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 殆 日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 今义,孤立。
问计和对策
文章的主体
“对”之后 刘备的评价 时间顺序
小结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 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 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 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 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远见,天才的 预见能力,远见卓识政治才能和军事 才能,高瞻远瞩和审时度势能力。
天府之土——地势险要 刘璋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 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可图,作为根据地
一天比 一天
解释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 勿复言。”羽飞乃止。 好像 再
译文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
译文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 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 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 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 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 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 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 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 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计策)呢?”
课文朗读
隆中对
亲自
田地 喜爱
时常

《隆中对》原文、赏析

《隆中对》原文、赏析

《隆中对》原文、赏析隆中对原文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诸葛亮“隆中对策”译文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

曹操同袁绍相比,名位低贱,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控制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较量的。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形势给您提供的机会,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

隆中对

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 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 士思得明君。 凭借。以:表目的,来 险塞:地势险要。 因:
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田野十分广大,这是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的地方,高祖刘邦凭借 它创建了汉朝的基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占据 北方,人民兴旺国家富裕却不懂得爱惜.有智慧 有才能的人想得到贤明的君主来治理.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 被。 以为: 以(之)为,把(他)作为。
图:图谋,谋取。
孙权占据江东(长江下游)一带地方, 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有才能的人被他利用,这只可以把他结 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 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 意乎? 国: 地方。 所以: 用来…… 荆州北面占据汉水中下游一带, 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接 连吴会,西面通往巴郡蜀郡,这是兵 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不 能守住,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 军您的,您愿意得到它吗?
喜欢吟唱。 好为: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里耕种,喜欢唱《梁父 吟》。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跟管仲、乐毅 相比,当时人们不承认他有这种才能。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 友善,谓为信然。 惟: 只有。 友善:亲近 友好。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跟 诸葛亮是好朋友,认为确是这样。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 及他远大的抱负。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 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信: 通“伸”,伸张。 智术: 智谋方法。 谓:认为。 安: 怎么。

九上《隆中对》原文

九上《隆中对》原文

九上《隆中对》原文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隆中对

隆中对

《三国志》为晋朝陈寿所写,记载了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写实的,为二十四史之 一。 《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著,是在《三国 志》及民间传闻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 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 一。 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 后者高于前者。
时代背景
隆中对
A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了解作品并深刻认识作品与《三国演义》区别 3、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4、阅读全文,积累字词
了解作者
陈寿,西晋史学家,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 亡后,任晋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 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 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 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 有名。
3、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 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 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孔 明,犹鱼之有水”。说明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 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 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这个细节有力 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隆中对策(课文第三部分)。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 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 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问题探究: 1、“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 亮怎样的态度? 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虔诚、殷勤?(刘备是在怎 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
对策之后(第四部分) 1、刘备对诸葛亮提出的对策反应怎样? 先主曰:“善!”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 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语言简洁,一个“善” 字,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 2、课文最后,刘备感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也。”是什么让刘备有如此之感受呢? 是诸葛亮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诸葛亮的筹划 很有道理,是诸葛亮的分析坚定了刘备的信心等等。 (诸葛亮确实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刘备见诸葛亮 之前已经失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 最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 的出路,正好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使他看到了光明的前 途,重拾了兴复汉室的信心。)

隆中对

隆中对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徐庶
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
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
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
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借东风
“群英会”蒋干盗书,中了周瑜借刀之计,曹操错斩了蔡瑁、张允。曹操悔恨之余,派蔡 瑁之弟蔡中、蔡和来诈降,周瑜已发现其诈,遂将计就计,把二人留下。瑜并与东吴老 将黄盖定下诈曹营的苦肉计。孔明借箭回营,周瑜设宴庆贺。席间谈论军事,黄盖故意 坚主降曹;周瑜佯装大怒,责打黄盖。黄盖被打后,请大夫阚泽去曹营下诈降书。曹操 发觉信中有诈,欲杀阚泽。但阚泽机智镇定,从容对答。这时,蔡中、蔡和将周瑜打黄 盖的消息密报与曹操。操遂允许黄盖投降,但仍不放心,故命蒋干再次过江,打听实信。 周瑜与孔明早已决定用火攻曹营,现闻蒋干又来,急召庞统定下连环计。蒋干一到周营, 便被周瑜发往西山茅庵。他夜间出门闲游,遇见庞统。统故意说周瑜不能容人,蒋干劝 说庞统归曹。二人连夜潜回江北。庞统劝曹操将满江战船,一列列地连锁起来,以便不 惯乘船的北军也能水战,操大喜。战船钉锁已毕,曹操以为此番顺流而下,必灭东吴。 在江中大宴诸将。时月上东山,将士云集,曹操顾盼自雄,横槊赋诗。周瑜见曹操中连 环计,江台观望,十分得意,也以为此番必可破曹了。不料一阵西北风将他惊醒,吴军 位于东南,曹军位于西北,这时候若用火攻,必烧自己而不能破敌,遂忧虑成疾。鲁肃 见主帅卧病,求计于孔明。孔明伪言自己会医病,写了一张“病源”给周瑜,“欲破曹兵, 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病体豁然而愈。孔明自言能把东风借来。 请周瑜为他在南屏山筑台祭风。至甲子日,东风果然大作。周瑜原已派将士埋伏山后, 单等东风一起,就将孔明杀死。可是孔明见东风一起,却悄悄地逃到江边,那里早有大 将赵子龙奉命备好船只,迎候孔明回转夏口。

上课使用——《隆中对》

上课使用——《隆中对》

侧面烘托
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伸张
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以来
二 .古 今 异 义
猖 獗
今 猖狂、凶猛而放肆
古 失败 今 故意 古 有某种打算、想法
有 意
然志犹未已 还 犹 犹鱼之有水也 好像 然志犹未已 然而 然 谓为信然 这样
然志犹未已 停止 罢休 自董卓已来 已 同“以” 今操已拥兵百万 已经 欲信大义于天下 同伸,伸张 信 信义著于四海 诚信 信用 谓为信然 确实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谓计将安出?”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 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 “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 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 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 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 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 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 英雄,思贤如渴,若跨荆、益,保其岩 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 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 名天下,广泛接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 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 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 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 内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就 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 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打出秦川,百姓 谁能不拿着饭食水酒来迎接您呢!如果真 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 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隆中对

隆中对
险要的地方 来 转折 爱惜 昏庸懦弱 凭借 富裕
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
国富而不知存恤xù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 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后代 布 广泛的罗织 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 占据 险要的地方 和好 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 安抚 修理政治 有变,则命一上将将jiā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 带领 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dān食壶 亲自 谁 (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 浆以迎将军乎?诚于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 来如果真的 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感情 一天天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解释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
好象
复言。”羽飞乃止。
返回
思考:全文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分?三部 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一(1---3)记述诸葛亮的出身志向, “对”之前 并从侧面表现他的才华和清高。 二(4)诸葛亮在分析军阀割据的 基础上提出对策。文章的主体。 三(5---6)通过刘备的评价再次赞 诸葛亮的才华。
驾顾之。”
车马 看望 返回
由是先主遂诣yì 亮,凡三往,乃见。因屏
拜见 崩溃 总共 才 就 屏退 蒙受灰尘
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窃取皇帝的命令
孤不度duó 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Hale Waihona Puke 估计因此 失败伸张
表转折 智谋方法
停止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谓计将安出?”
隆中对
陈寿
解题 讲解
朗读
分析
作业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 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 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 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 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 “对”:对策,回答上级的提问。

陈寿《隆中对》原文、注释及解析

陈寿《隆中对》原文、注释及解析

陈寿《隆中对》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隆中对[晋] 陈寿先主屯新野②,徐庶见先主③,先主器之④。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⑤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⑥,不可屈致也⑦,将军宜枉驾顾之⑧。

”由是先主遂诣亮⑨,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⑩:“汉室倾颓,奸臣窃命(11),主上蒙尘(12)。

孤不度德量力(13),欲信大义于天下(14),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15),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以来(1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17),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18)。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19)。

孙权据有江东(20),已历三世(21),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22),利尽南海(23),东连吴会(24),西通巴、蜀(25),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2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7),将军岂有意乎(28)?益州险塞(2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0)。

刘璋暗弱(31),张鲁在北(3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33),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34),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5),西和诸戎(36),南抚夷越(37),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38)。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39)。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4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4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注释〕①本篇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

诸葛亮早年隐居之所。

对,对策。

②先主,三国蜀主刘备。

新野,在今河南新野南。

③徐庶,字元直,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人,时为刘备谋士,后归曹操。

④器之,器重他。

《隆中对》原文、译文及赏析

《隆中对》原文、译文及赏析

《隆中对》原文、译文及赏析《隆中对》是魏晋的陈寿所作,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隆中对》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隆中对魏晋: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初中文言文《隆中对》译文_翻译

初中文言文《隆中对》译文_翻译

《隆中对》译文诸葛亮在田地里亲自耕种,喜爱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经常自己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不承认这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和诸葛亮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停驻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他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啊,将军你是否愿意见他呢?”刘备说:“你和他一起去吧。

”徐庶说:“可以到这个人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奸臣盗用皇帝的政令,皇帝遭难出奔。

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然而我的才智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诸葛亮回答说:“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的人多得数不清。

曹操和袁绍相比,名气小、兵力薄弱,然而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的兵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曹操这一方面确实不可以和他争胜。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德有才能的人被他任用,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而它的主人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您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汉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他,人民生活兴旺富裕却不知道爱惜,有才智、能力的人都盼望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

将军您已经是帝王的后代,信用义气又闻名于四海,广泛地罗致天下的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占领荆州、益州,守住这形势险要的地方,和西面的少数民族和好,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和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一旦天下的形势有了变化,就任命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国故地,百姓们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如果像这样,那么称霸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王室就可以复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当时 驻兵) 驻扎 (驻兵) 驻兵 判断句 器重
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 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
难道 靠近 一起 委屈招来 应该委屈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 此人可就 不可屈致也 屈致 驾顾之。 驾顾之。”
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之用,此可以为 不可图 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aì,西通巴、蜀,此用 尽南海, ,西通巴、
连接 到达 大概 用来 资助
武之国 将军, 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 其主不能守, 天所以资将军 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有意乎? 岂有意乎
难道没有意思吗
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 益州险塞sài,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 险塞
险要的地方 来 转折 爱惜 昏庸懦弱 凭借 富裕
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 暗弱 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存恤
政 治 形 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 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 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 184年的黄巾 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 起义。 起义。 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 占据地盘,互相混战, 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 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 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 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 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 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 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 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 以袁绍势力为最大, 北方的大部分土地, 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 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 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 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 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 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先主曰: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情好日
感情 一天天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解释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 孤之有孔明, 鱼之有水也。
好象
复言。”羽飞乃止。 羽飞乃止。
再、第二次 才
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伸张 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以来
谓为信然 说

君谓计将安出 认为 谓先主曰 对…说
喜好
好为《梁父吟》

因屏人曰 于是
外结好孙权 友好 情好日密 友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大将 率领
将 君谓计将安出
将要
出郭相扶将 挟持
好为《梁父吟》 好为《梁父吟》 吟唱
遂用猖蹶
因此

贤能为之用 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谓为信然 是
二.古 今 异 义 古
猖 獗
今 猖狂、凶猛而放肆 古 失败 今 故意 古 有某种打算、想法,故意
有 意
然志犹未已 然志犹未已 停止 罢休 还 自董卓已来 犹 犹鱼之有水也 已 同“以” 好像 今操已拥兵百万 已经 然志犹未已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而 同伸,伸张 然 谓为信然 信 信义著于四海 诚信 信用 遂诣 亮 凡三往,乃见。 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
拜见 崩溃 估计 因此 失败 总共 才 就 屏退 蒙受灰尘
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倾颓 蒙尘
窃取皇帝的命令 伸张
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孤不度 德量力
学习课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 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
亲自 经常 只有 田地 喜欢唱 当时的人 赞许 友好
八尺, 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莫之 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善,谓为信然。 谓为信然。
说 是确实这样
孙权
刘备
隆 中 对
陈寿
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 lǒng ) 存恤( xù ) 胄( zhòu ) 沔( miǎn ) 倾颓( tuí ) ) )
猖蹶( 猖蹶( chāng jué
夷越( yí
殆( dài ) 诣(


人物之间的关系及身份、地位
诸葛亮
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然操遂能克 强者,非惟天时, 天时 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xié天子而 亦人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天子而 令诸侯, 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不可与争锋。 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历三世,国险而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
经历三代 被 物资 地方 转折 作为 转折 并列 依附 谋取
隆 中 对
陈寿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 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割据势力, “务相兼并以自强大”。 如: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 马腾,韩遂,占据凉州。 张绣,占据宛。
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英雄 后代 布 广泛的罗织 思贤若渴, 保其岩阻 岩阻, 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 占据 险要的地方 和好 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政理; 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 安抚 修理政治 有变,则命一上将 荆州之军以向宛、 有变,则命一上将将jiā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 荆州之军以向宛 ( )带领 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 不箪dān食壶 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 食壶 亲自 谁 (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 箪盛着饭食( 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 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如果真的是这样 兴矣。 兴矣。”
关羽 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 张飞 止”)
一、《三国志》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 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 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文 学 常 识
二、陈寿
陈寿(33—297), 字承祚,巴西安汉人,生 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 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 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 整理过《诸 葛亮集》。
表转折 智谋方法 停止
浅短,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谓计将安出? 谓计将安出?”
认为怎么
亮答曰: 自董卓已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 豪杰并
占据 通“以”已 一起 经 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不可胜数shŭ。曹操比于袁绍, 名微而众 郡者不可胜数 数不胜数 战胜 而且 谋划 确实 争胜、 争胜、争强 从 成为 名气 小 不仅 挟持
曹操
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 (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 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 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 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 阀。 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 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 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 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 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 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 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 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 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刘备
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 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 卓以来……不可胜数)
董卓 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
这是一首五言叙事诗歌,说的是春秋时齐国相国晏 这是一首五言叙事诗歌, 婴,因担心国内的三个壮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联 因担心国内的三个壮士公孙捷、田开疆、 手祸乱国家,便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手祸乱国家,便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一次集 会时便拿出两个准备好的桃子, 会时便拿出两个准备好的桃子,对诸臣言只有功深劳重 者才有资格吃。最后讲述功劳的田开疆因未得到桃, 者才有资格吃。最后讲述功劳的田开疆因未得到桃,气 愤地自杀了,先拿到桃的公孙捷、 愤地自杀了,先拿到桃的公孙捷、古冶子两人自感功劳 不及他, 不及他,羞愧自杀 。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成为

四.请说出句式特点
1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2 君与俱来。省略句 3 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 4 君谓计将安出? 疑问句
五、 状语后置,翻译时 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 “欲信大义〈于天下〉 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 “曹操比〈于袁绍〉 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 “信义著〈于四海〉 全国都很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