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专题结课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1. 文章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生态环境。
2. 文章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本文将重点讨论工业化、生活方式变迁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减轻这些影响。
3. 文章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有人认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然而,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将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中国的绿色发展政策。
4. 文章四: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并提出如何改进政府的监管和管理,以实现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5. 文章五: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正面临许多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并讨论其重要性。
6. 文章六: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巴厘岛的生态旅游模式。
7. 文章七: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会参与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社会参与的定义、规模和方式,并强调社会参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8. 文章八: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分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协作和责任分工。
本文将探讨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
以上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八篇论文的简要介绍。
每篇论文都具体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和相关的主题,如重要性、影响、协同关系、政府角色、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旅游、社会参与和全球责任分工。
这些论文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并为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结课论文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既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妥善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和解决办法,并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唯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的循环,我们才能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福利。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以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但生态环境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无法保证人类可以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限制,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对污染治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
因此,清楚地认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一、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但我们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取得显著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社会过度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使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
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压力下,如何把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改善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和分配等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学科,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经济研究进行分析。
二、什么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具备可持续性的经济模式,是指通过重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人类福祉,有效地组织和分配资源,实现经济和生态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在生态经济中,经济与生态的关系被看做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强调生态系统内各元素的平衡和生态可持续性。
三、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研究1、对资源的最优利用最优利用是生态经济的核心思想之一。
经济学通过研究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等手段,来鼓励资源的最优利用。
经济学家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不同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
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生态效益的价值评估生态效益的评估是生态经济的又一重要方面,经济学家通过先进的评估工具,对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消耗进行评估,以获得生态系统的实际价值。
在实践中,生态效益的价值评估在决策的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效益被巧妙地融入到了生态经济的框架之中。
借助经济学的路径分析,生态经济研究未来的经济和环境标准,进而通过对不同环境和经济影响的量化,来向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3、环境自我调节机制的构建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是从生态学转化而来的概念,是指通过内部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对各种外部干扰的自我调节和平衡。
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间和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机制,不仅能够为经济提供生态服务,而且还能起到吸收和去除各类污染物和毒物的作用。
由于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涉及到生态学、气象学以及地球科学等领域,因此如何通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构建起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提高生态系统适应与恢复能力,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024年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范文
《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篇一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_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一、引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深化和生态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生态经济学成为研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领域。
生态经济学不仅探索经济发展规律,也着眼于环境可持续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本篇论文旨在阐述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领悟之道。
二、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它将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整合,旨在构建一个能够全面理解和解决生态环境和经济问题的方法论体系。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维持的特性,生态学原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
2.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关注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和成本分析,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3. 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思想,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一)跨学科融合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领悟之道首先在于跨学科的融合。
这一框架将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思路要求我们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框架。
(二)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核心思维方法。
它要求我们将问题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在应用这一框架时,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反作用。
(三)实践导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实践导向要求我们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应用这一框架时,我们需要关注实际问题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环境与生态论文环境与生态论文坏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坏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坏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的家乡是河南,不久前豫皖两省发生跨省污染事件,近日安徽获得来自河南的首笔400万元污染赔款。
近年来,类似跨省界水污染纠纷呈逐年增加之势。
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部门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束缚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加上流域上下游间的污染转嫁,存在流动性和不好定性等问题,增加了协调治理污染的难度。
前段时间,留言板接连收到不同地区有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留言。
3月14日,有浙江绍兴网友称,当地一在建污水沉井由于施工工艺原因,使用后可能会泄露,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建议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月15日,河南网友发帖称,位于开封市通许县的某公司将工业污水通过深井排入地下,给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
两则留言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表示“未发现污水排入深井的情况”、“不靠的。
但类似留言的集中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民众对于当前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担忧。
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
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且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
这说明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
几乎是与此项研究相佐证,近日,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爆出地下水污染事件,而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些回应,更是引起媒体和网友的质疑。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
生态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思考。
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和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无限,生态环境不是经济问题”,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基础。
2.强调可持续发展性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能保障未来的利益。
3.注重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也强调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关注。
生态经济学主张要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决策过程,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刺激创新和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领域。
从研究内容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可持续性,揭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研究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经济学探讨了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本质,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了如何构建“人、地、环”和谐发展模式的问题。
3.研究生态权益的保护和价值评估问题。
生态经济学要求人们将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并借鉴生态价值、生态效益、生态福利等理论,研究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和权益保护问题。
生态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论文生态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为导向的经济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经济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的概念、原则、应用以及挑战。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生态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旨在通过整合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的核心理念是“自然与经济的统一”,强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生态经济的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2. 循环经济原则: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生态协同原则:通过促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经济的应用1. 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旅游:挖掘和保护地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
四、生态经济面临的挑战1. 利益平衡: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生态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2.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投资。
3. 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生态经济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文结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精选论文8篇)-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精选论文8篇)-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下面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第一篇: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应用摘要: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这一结论是在总结人类发展史之深刻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经济与环保在价值指向、理论基础、实践认识、历史经验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这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和实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取得了很大成绩,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从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无疑仍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唯此才能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新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ded by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FENG Hongwei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ut also a major principle for promoting modernization,which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found lessons of human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highly compatible and consistent in value orientation,theoretical basis,practical knowledge,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other aspects,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 certain sens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sticking to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the 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tarted the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aking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to consideration,it is no doubt that the newdevelopment concept is still the guiding principle that must be followed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can we build up a beautiful China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同志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改善 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保障人民群众的 健康和生态安全。
促进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发展倡导采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 技术手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和环 境的双赢。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经济发展要求转变过去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循 环、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03
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
01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
等,以支持生态经济的发展。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02
政府应积极宣传和解读有关生态经济的政策,以确保企业和公
众都能了解并遵循相关政策。
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
03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经济领域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该
经济转型难度大
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的支 撑,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但一些地区由于技术创新 能力不足,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金投入不足
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一些地区由于财政紧张或融资渠 道不畅,难以满足转型发展的需求。
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一些 重要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面临日益严 重的短缺问题。
环境污染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 影响。
生态破坏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 种灭绝,给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2021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范文2
2021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 比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等, 重视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汇总了8篇“生态环境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之第一篇:试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实质 摘要:人类未能正确处理好生产活动双重效应的关系,未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未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造成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物质根源、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生态系统的解构、瓦解和毁灭, 但其实质却是人的危机、人类的危机, 是人类主体地位的危机和丧失。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实质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起的生态要素减少、生态结构瓦解、生态功能损害、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 转而又直接危害人的利益, 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现象。
就其实质而言, 它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不是单一问题, 而是由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性问题。
一、导致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物质根源 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这一活动的进行不可避免地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生产活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变换过程, 其实质是改造物质对象, 打破自然平衡, 从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进行必然出现三个方面的重要后果:一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并对客观物质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必然要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二是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然有一定数量的废物排出, 最终排放到自然界中去;三是生产活动生产出一定的产品, 也就是物质财富。
很显然, 前面两个方面是对自然界平衡和秩序的打破、干扰, 是生产活动的负效应, 只有后一个方面才是对人类的积极作用, 是其正效应。
不难理解, 生产活动始终是正负两种效应同时存在的一个统一过程。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WTT整理的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论文1摘要:文章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展开系统分析,通过研究数据预处理、基于ArcviewGIS的信息提取、数据库的建立、成果整理与数据挖掘、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监测要点,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GIS技术的认知,提升动态监测结果的通畅性。
关键词:GIS技术;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与全球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能够对区域内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应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提升整个监测过程的有效性。
1、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在具体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对区域内部进行监测摄影时,需要对区域内的天气情况进行提前了解,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云量在10%以内的天气进行影像勘察,并且区域内的云雾不能对地形进行遮挡。
在监测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的区域时,对于采集到的图像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修正工具为DEM,并且修正后的误差需要控制在10m以内,而图像配准误差应用过程中,误差单位需要控制在0.5个像元内。
(2)在监测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性的坐标系统,从而准确了解各个控制测量点的分布情况,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坐标系统以高斯坐标系统为主。
(3)在绘图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了解区域的基本情况,可以构建不同地貌、地类的特征图斑,便于后续数据的分析应用,而各个类型的图斑数量需要超过10个,并且在分类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最大相邻法对其进行合并,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应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变化图斑时,其数量应控制在50%以内,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使用。
2、基于GIS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要点2.1数据预处理在对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时,数据的采集属于基础应用环节,但是在采集到数据信息后不能直接进行数据分析,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相关推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精选7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篇1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直接危害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当前我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但是想要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关系;双赢模式1、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1.1资源掠夺的无限扩张想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的支撑,要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只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就牺牲了环境,企业管理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保护设备投入方面力度不足,而且还会经常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噪声,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1.2粗放型经济方式的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托粗放型的增长,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惜牺牲地区环境,尤其是大气污染、水污染、雾霾等污染的加剧,已经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许多地区仍然是将传统经济作为主体经济,技术水平较差,科技含量较低,主要是能源产业、化工产业、电子产业,忽略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入到空气中,这样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3慵懒埋怨的不作为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选择牺牲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并没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政府各部门对于环境污染问题都相互推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足,看到环境污染行为习惯采取包容的态度,环保意识淡薄,认为环境保护不是个人能解决的,这样就导致水土资源的流失,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种类不断消失,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一、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的演进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力量。
随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弊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从生态文明高度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2]。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生态生产力将生态因素当作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主张在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进步和发展。
因此,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在生态文明阶段兼顾生态平衡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化大量生产、大量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弊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开启了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或重建的实践。
其基本演进轨迹是:(1)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污染物处理为对象的末端治理阶段;(2)始于70年代中期,以生产过程改造为对象的清洁生产阶段;(3)始于80年代中期,以产品或服务绿色化为对象的产业生态化阶段;(4)21世纪以来,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对象的循环经济阶段。
由此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进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实践,促进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生产力以生态资源经济化和经济系统生态化为实践动力,逐渐代替传统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目标的新生产方式,其运行动力直接表现为生态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地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生态动力。
上述分析表明,生态动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含五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含五篇)第一篇: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某某(专业班级:学号:)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 人均资源不足, 加之违反生态规律, 滥用资源, 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 重建生态平衡, 才能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共。
关键词: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是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必要性从资源方面看,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
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
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环境方面看,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污染。
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城市污染。
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3)海水污染。
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什么是生态经济如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什么是生态经济如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在当今社会,生态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经济?简单来说,生态经济是一种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经济的核心概念在于将经济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之中,而不是与之相冲突。
传统的经济模式往往侧重于资源的开发和消费,却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而生态经济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例如,在农业领域,生态农业就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实践形式。
它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同时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在工业方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那么,如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呢?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策引导是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出台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节能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比如,新型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提供了可能;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保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再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也至关重要。
消费者应该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选择环保、低碳、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这将引导企业生产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商品,形成良好的市场需求导向。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如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世界上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球影响,而且对未来的计划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因此,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使命。
生态经济是一种理念,通过重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突出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共生和合作,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为主要手段,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繁荣和持续发展。
在目前的社会中,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要想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市场、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大众自我意识和行为水平,形成整体性的管理体系。
其中,市场方面需要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制度方面需要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如加强监督、完善法律体系、构建环保机构和社区组织等;文化方面需要倡导低碳、环保、节约的新型生活方式,形成社会习惯,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经济在不断推进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共识和行动。
保护和改善环境、坚持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目标。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压力,更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当前全球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有关方面对生产、生活有了新的要求,行业发展亟需找到更可持续的的方向。
生态经济在这一领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创新和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材料和新能源,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推动和全球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热点话题。
现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析-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
现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析-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第八篇:现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怎么很好的衡量二者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还是要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我们都应该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关系; 协调;在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品质生活,对于生活的环境也格外重视,可如今的生态环境却在慢慢变差、形势变得严峻恶劣。
生态环境问题如今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难道只是单纯的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吗?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环境的保护和现代经济发展之前的关系。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的含义及重要性想要正确的维护生态系统环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
它是一个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它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间接、潜在和长期的影响。
生态环境被毁坏最终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极大的挑战,也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只是一种口号,没有生态环境人类连生存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拯救我们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应该为之努力的,目前,国家把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看得出这项任务的重要性。
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要做到的是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要保证生态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要合理的、有效地、正确的处理垃圾,在生态系统中维持良性的循环。
还有要对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要深入研究探讨适宜的保护措施。
当然我们也要找到环境被污染的原因,从根源上进行预防,防治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环境保护正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
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
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
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
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
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
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 造成了对环境要素的破坏。
本文通过介绍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倡导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又介绍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立关系和辩证统一,最后号召人们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对立;辩证统一;双赢。
目录摘要 (I)目录 (II)引言 (1)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 (2)(一)影响人的生存环境 (3)(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3)三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4)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关系 (4)五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5)六采取措施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6)七结论 (6)参考文献 (8)引言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再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经济专题结课论文新疆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所属学院XXX专业XXX班级XXX指导教师XXX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自治区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生态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趋势,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
为此,我们对生态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在生态经济脆弱、发展相对落后的境遇下崛起,在2012的前三季度新疆经济发展增速居全国第三,在发展愿望强烈、潜力大、发展压力大的地区中具有代表意义,样本具有可比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区出现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较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
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
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
重点扶持突破关键技术,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应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化进程。
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
应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总之,要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疆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XXXXXXXXX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信息时代的我们带来快捷、方便、即时的人性化服务。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仍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尤其是对于新疆这种生态脆弱、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压力大、潜力大的地域。
本文针对新疆的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对策。
关键字:新疆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环境压力对策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干旱荒漠性气候,植被稀少,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从1996年开始,全区先后启动了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建设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面展开。
从1998年到2002年,全区投入巨资共完成植树造林34.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20.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5平方公里,治理沙化面积2041平方公里,治理退化草地2458平方公里。
绿洲扩大、沙漠扩展、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仍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经历了锐减到提高的过程,但森林林份及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仍未扭转;草地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仍在逐年减少;水域缩小,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残留地膜对土地的污染日趋严重;矿产开发对土地破坏和水环境污染已逐渐显露;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沙尘暴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量居高不下。
很多学者认为破坏我区生态环境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决定了我区境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破坏并举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人为因素有:人们在长期拓展绿洲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不合理、不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使我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我区长期以来流域规划落后,随意截流引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改变,导致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过度砍伐造成山区天然林资源锐减,对平原荒漠林的破坏也十分严重;人口增长,绿洲扩大,改变着我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常不慎造成下游绿洲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区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以发展当地经济为由而发生的破坏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便处理软弱无力;缺乏对干部任期内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一些地区行政负责人只重视经济指标增长,不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新疆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其污染程度亦逐年加重,数据如下。
1979年发生面积204.91×104hm2 ,成灾面积61.47×104hm2;1989年发生面积增至237.91×104hm2,成灾面积增至71.37×104hm2;1999年发生面积增至288.70×104hm2,成灾面积则增至86.61 ×104hm2。
农药施用量则由1986年的44.8×104kg增至1992年的81.89×104kg、1999年的127.63×104kg。
自治区1986年化肥施用总量11289.4×104kg(折纯),1999年51100.2×104kg(折纯)不完全统计,1996年地膜栽培面积约93.33×104hm2,各种地膜使用量约6.2×104T。
1999年地膜栽培面积133×104hm2,地膜使用量约8.4×104T。
2000年我区每年地膜栽培面积达2000多万亩,地膜用量8万多吨残留率按24%计,一年即残留2.02×104T,1995年地膜栽培面积达1140万亩。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总特点,从1995-2000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来看, 1995-2000年全疆耕地总面积增加达591.3万亩,近十年间平均每年增加约0.7%;有林地面积少约2.8万亩,灌木林及疏林地面积增加约13.8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减少近1000万亩;水域面积增加;新疆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面积增大96万亩,与前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全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最近强调,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比较好的区域。
近几年来,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取了有效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形成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生态理念,落实领导责任领导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把经济发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自治区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全区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围绕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自治区以新型工业化为带动,加快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自治区加快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
自治区还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把重大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和扶贫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加快环评审批进度。
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本级共审批环评项目接近2000个,有力促进了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到“十一五”末,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9%,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了“十一五”总量控制任务。
与此同时,自治区还不断强化生态建设。
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由“十五”末的2.94%提高到目前的4.02%,重点沙化治理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仅2011年就完成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任务848.38万亩,初步构筑起了相对稳定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工程,加大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治理力度,实施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
加快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步伐。
”如今,全区27个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已在天山南北拉开建设大幕,历时11年、总投资107.39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将完成最后7亿元的投资建设。
从今年起,新疆将结合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约1.5亿亩草原实施禁牧。
这些强有力的举措,正在推动自治区生态和环保建设发生重大变化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两手抓,始终把生态经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并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与机制。
自治区党委政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成立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整治等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财政等各方面的保障,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奖惩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2、改造培育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