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势
论日俄在东北亚地区争夺态势的演变(1895—1916)
( 宁工程技 术大学 政 法系, 宁 阜新 13 0 ) 辽 辽 2 0 0
摘
要: 近代 日本与俄 国在东北 亚地 区争夺殖 民地 最为激烈 的是 甲午战争后到 日俄 战争之前的这段 时期 , 其争夺
态势表现为俄 国的进攻 为主与 日 的防守为主。 日 战争之后 , 本 俄 两国在东北亚地 区的争夺态势表现 出二者 的妥协
列 强 , 其 是 俄 国 。 日、 两 国 问 的x  ̄ 迅 速 升 尤 俄 - , J
级 。 在 《 关 条 约 》 判 期 间 , 国就 密 切 关 注 着 事 马 谈 俄
态 的 发 展 。 当 日本 强 迫 清 政 府 将 割 让 辽 东 半 岛 的 内 容 写 进 条 约 时 , 年 来 视 中 国东 北 为 其 禁 脔 的 俄 多 国 不 能 容 忍 日本 占 领 朝 鲜 和 辽 东 半 岛 , 即 联 合 法 立 德 两 国 , 同发 动 了 “ 国干 涉还 辽 事 件 ”迫 使 日 共 三 , 本 在 勒 索 了 30 0 0万 两 “ 辽 费 ” 退 出 了 辽 东 半 赎 后 岛 。 这 是 俄 国 在 东 北 亚 地 区 与 日本 争 夺 势 力 范 围 中 所 取 得 的 重 要 战 绩 , 仅 将 日本 势 力 暂 E- 驱 逐 不 r ̄ , J
和 勾结 , 目的是 防止其他列 强染指这 一地 区, 维护 日俄两 国在这 一地 区的优 势地 位。这种 态势 的演 变受国际关 系
冷战后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变化与特点
政治学研究
Ξ
冷战后东北亚国际栺局的变化与特点
[ 韩] 李 炳 镇
一、广义国际格局的涵义
于一定的国际体制的形成, 制约各种力量的
对比, 而延缓或加速其变化。因此, 两者密切 联系和重叠, 都具有客观和主观两重性。”
栺局或星座是客观形势収展演化的产 物, 体制是人的主观创造物。 但事者又相互 联系, 相互重合, 密不可分, 形成统一物。 这 也许就是人们将栺局、体制、体系、秩序等等 相互混用而不加区分的原因所在。
栺局论, 是国际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具体的国际政治栺局, 则是世界形势的 基本内容。 把栺局概念运用于国际政治领 域, 在中国只是 80 年代的亊。中国过去观察 世界形势和研究国际政治, 一般使用“力量 对比”、“力量配备”和“力量组合”等词汇, 强 调的是阶级关系, 立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度的异同, 以革命和反动划线。
② 如果说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有宏观 ( 世
界体系) 和微观 ( 行为体) 两种基本方法, 那 么从国际政治栺局入手, 则是把上述两种基 本方法统一起来, 吸取双方的长处, 避免局 限性。
国际政治栺局, 指的是活跃于世界舞台 的主要角色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
国际栺局或世界栺局, 是一个很笼统的
概念, 而且我们习惯上常常把栺局与体制、 体系相混用。大概是由于近年来经常谈论国 际栺局的缘敀, 在论述国际关系的文章中,
栺局、体制、体系、秩序等概念时有所见。① 《世界历史》杂志 1989 年第 1 期刊载潘
人杰、李巨廉的《时代、栺局和人》一文中有 一段论述:“人们具体地活动在特定的世界 栺局和国际体制乊中。 ⋯⋯所谓世界栺局, 主要是客观性的。 它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世界各种力量的消长和斗争所形成的一种 战略性态势, 西方有人称乊为‘星座’——
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对东北亚军事斗争格局的影响
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对东北亚军事斗争格局的影响
在东北亚局势日益紧张的态势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也更加引人关注。就历史上俄日为四岛问题多次交恶的情况看,其实质是俄日两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领土扩张之争,历史上两国军事实力的消长使得俄日两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互有攻守。在当今美国军力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必然会使东北亚军事战略格局更加复杂,影响大国间军事关系的调整,导致地区内军事力量对比与军事战略格局的变化。
标签:北方四岛;东北亚;军事斗争格局;美国
引言
2013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十年来首次正式访问俄罗斯,交流领土和经济合作问题,这是日本首相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经贸合作来帮助解决日俄两国一直存在的领土争议。然而,俄罗斯始终强调北方四岛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领土。在美国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并向亚太增兵、朝鲜核问题久拖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东亚的军事态势处于紧张状态,俄日北方四岛争端的走向无疑会增强或减缓目前的紧张军事态势,导致相关各国军事斗争策略的调整,影响东北亚的军事斗争格局。
一、北方四岛对于俄日双方的军事价值
(一)对俄罗斯的军事价值
首先,北方四岛和北千岛群岛一起构成了俄罗斯东部通往海洋的军事战略重要门户。丧失北方四岛将使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失去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使千岛群岛防御链条断裂,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战略导弹潜艇的安全。其次,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牵制日本的战略要点。北方四岛在地理上与萨哈林岛的南端遥相呼应,同时,北方四岛与哈巴罗夫斯克的滨海区形成掎角之势,可以完全封闭日本进人鄂霍次克海的各条通道。最后,北方四岛是俄在远东地区最有效的军事情报侦搜阵地。由于北方四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是俄罗斯监视日本海空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战机及舰船活动的最理想地点,俄军远东情报局20%的侦听情报来源于此[1]。
浅谈日本与俄国对中国东北的争夺——以1894年至1906年为例
Vol.35No.1Jan.2014
第35卷第1期2014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中国东北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过山海关长城一线可以深入中国内地,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北方屏障。北面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紧邻,通过该地区可以深入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南面紧邻日本海,是日本进入亚欧大陆的跳板。西面可以深入到内外蒙古,这里拥有丰富的木材和矿产资源。正因为中国东北这种重要的地位,所以到近代以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首先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将势力深入到东北地区。在这里修筑铁路,大量移民。并且以武力威胁为手段又充分利用当时朝鲜王朝的国内政治派系斗争将自己的势力深入到朝鲜。一时间俄国成了当时在东北亚地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妄图通过贪婪的“远东政策”把中国东北变成自己的“黄俄罗斯”。俄国的在中国东北的种种行径对于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日本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日本对此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应对,在这个过程中也展现了日本对当时国际形势走向的准确把握能力。本文拟对1894年至1906年日俄两国对中国东北地区所进行的争夺进行叙述,揭示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势力的此消彼长来阐明日本在这一阶段成功对中国东北所进行的势力渗透是日后能够对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进行侵略的重要先决条件。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相关的文章,笔者发现
关于近代外国势力对中国东北争夺的文章很多,但是这些文章大多是以某个历史事件为背景分析当时时局的。例如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如张秀兰《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大转折》,张林、黄湛《论甲午战争前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等。以日俄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如朱海燕《日俄战争后日俄美的东北亚政策》、权赫秀《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安成日、刘艳《日俄战争与东北亚国际体系的重构》、冯绍雷《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知》等。还有专门研究日本和俄国的对外扩张政策的文章如宋建设《日本大陆政策、俄国远东政策与中国东北》、穆景元《俄国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的矛盾斗争及其结局》、黄定天《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等。这些文章大多是以静态的视角去分析当时的东北亚时局,笔者认为如果能够以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当时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所采取的各种政策以各种政策及所产生的后果将会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不足之处敬请尊敬的老师多多指教。
略论1905—1910年俄国对日本政策——以朝鲜问题为中心
( 黑龙 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 游学院 , 哈尔滨 10 8 ) 50 0
摘Fra Baidu bibliotek
要 : 俄战争后 , 国政府在 国 内 日情绪的影响 下 , 日 俄 仇 无视 自己战 败的事 实 , 东北亚 事务 中, 续对 在 继
日态度 强硬 , 不与其合作 , 严峻 的国内外形势迫使 俄 国很快走上 了对 日妥协 的道路 , 日本 划分势力范 围, 但 与 以 维护俄在 东北亚地 区的利 益。俄 国这 一 时期的 对 日政 策在 朝鲜 问题 上表 现得 尤 为 明显 , 最初 坚持朝 鲜“ 独 立”, 不承认 日本在 朝鲜的既得成果 , 10 从 96年起开始 支持 日本吞 并朝 鲜 , 国的这一政 策加速 了朝鲜 亡国。 俄
战争、 日 对 复仇 的情绪 , 这种情绪影响了俄 国统治
集 团中 的某些 人 , 这些 人 的坚持 下 , 国不承认 在 俄
病” 如果俄 国不想中断和 日本的“ , 互信关系” 不 , 引起 “ 重 的 冲突”, 么俄 国在朝 鲜 的行 动 应 表 严 那
现 出对 朝鲜 “ 有 非 分 想 法 ” “ 诚 地 、 开 地 ” 没 ,真 公 承认 日本在朝 鲜 的统 治 地位 , 过 日本 统 监 府 保 通 持 和朝 鲜政 府 的 关 系 _ 。俄 国对 朝 鲜 向海 牙 派 5 j 遣密 使 问题 的处理 上也遵 循 了这一 原 则 。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
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事实上是由于两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产生冲
突而引发的。战争结束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
大变化。本文将探讨日俄战争后的东北亚格局,包括领土变动、民族
问题和地缘政治影响等方面。
一、领土变动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朴茨茅斯
和约》,俄罗斯放弃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将南满洲铁路租借
给中国。而日本则获得了辽东半岛南部和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
这些领土变动使得日本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势力国之一,并在后来
的发展中对该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民族问题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民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战争期间,日本曾对朝鲜半岛实施殖民统治,并试图同化朝鲜人。而俄罗斯在战
争中失去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移民
问题。随着战后局势的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问题逐渐成
为东北亚地区的焦点之一。
三、地缘政治影响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前
以俄罗斯为主导的东北亚地区,战后转变为以日本为主导的局面。日
本通过战争获得的领土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势力。而俄罗斯在战后的失败使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大减弱。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东北亚地区的发展走向。
四、经济合作与竞争
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展开了经济合作与竞争。日本在战后通过租借权的获得,加强了对南满洲铁路的控制,并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了日本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通过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寻求恢复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一时期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俄战争论文东北亚局势论文: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势
日俄战争论文东北亚局势论文: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
势
摘要: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涎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关键词:日俄战争;帝国主义;东北亚局势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各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权利的战争。清政府理应采取行动收回失去的主权和保障人民的安全,但清政府却于1905年2月12日宣告“中立”:“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2484同日通告各国:“东三省疆土权利,两国无论胜负,仍归中国自主,两国均不得占据”;“东三省城池衙署,民命财产,两国均不得损伤”。但是,奉天当局订立“两国战地及中立
地条章”,为日俄在中国领土进行战争划出“指定战地”以“供两国战时之用”。
日本和俄国根本不尊重中国所显示的中立。日本在响应清政府的“中立”声明时,曾说它“毫无占领大清土地之意”,“必不敢有损害大清国主权之事”[1]2852。沙俄拒不承认已经撤退的辽河以西地带划在“战地”之外,并称“至东省疆土不得占据一节,目下不能谈论,应俟事后承前议续
日俄战争起因是什么日俄战争结果如何
日俄战争起因是什么日俄战争结果如何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是俄罗斯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
战争。以下将对日俄战争的起因以及战争的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一、起因:
1.欧亚大陆的争夺: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迅速扩张,欲将势力扩展
至东亚。此举引起了日本的担忧,因为日本视东北亚为其势力范围。
2.韩国半岛的争夺:阻碍俄罗斯进一步扩张的是位于韩国的朝鲜王朝,而日本则视朝鲜为自己的影响力范围。俄罗斯试图通过支持朝鲜王朝来稳
定其在朝鲜的地位,这引发了与日本的冲突。
3.俄罗斯渴望港口:俄罗斯一直追求一个冬季不冻港口,以便更好地
发展其海洋势力。其在太平洋港口的争夺引起了与日本的冲突,因为日本
也追求在该地区建立军事基地。
4.侵略满洲的双重目的:俄罗斯力图通过它在远东与日本和中国的交
界地区满洲的扩张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中国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
二是封锁出海口。
二、战争结果:
1.俄罗斯的受损:战争初期,俄罗斯帝国军队在日本海海战中损失惨重,丧失了部分海军力量。陆地战争中,俄军在战略上也未能占据优势。
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俄罗斯军队遭遇了沉重的损失。
2.日本的胜利:尽管日本在战争初期军事实力明显不如俄罗斯,但日
军积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发起了一系列成功的进攻。日本在陆地和海
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最终迫使俄罗斯帝国于1905年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和南满洲的主导地位。
3.海洋霸权的转移:经过战争,俄罗斯失去了其在远东地区的海洋霸权地位,使得日本成为亚洲地区的第一强国。此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重要的亚洲国家之一
均势理论的完美诠释——试析1895-1904年东北亚国际关系演变
[ 关键 词 ] 均势 理 论 ; 北 亚 地 区;中 日 甲午 战争 ;日俄 战争 东
[ 图分 类 法 ] 1 中 H3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编 号 ] 03 6 2 (0 90 ~0 0 —0 文 10 — 1 1 20 )4 0 6 3
均 势 即势 力 均衡 , 衡 学 说是 国际 关 系 理论 中最 重 要 、 均
均 势理 论 的完 美诠 释
试析 19  ̄10 5 4年 东北 亚 国 际 关 系演 变 8 9 韩 磊
(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黑 龙 江 牡 丹 江 1 7 1 ) 牡 5 0 2
[ 摘 要 ] 东 北 亚 地 区 自 1 9世 纪 中后 期 以来 一 直 是 列 强 ( 别是 英 、 ) 夺 的 目标 , 由 于 两 强 在 这 一 特 俄 争 但
一
地 区重 要 的地 缘 位 置 。远 东 地 区 对 于列 强 来 说 是 十 分关
键 的 。对 于 英 国 来 说 , 在 东北 亚 地 区的 主 要利 益 包 括 : 它 京 奉 铁 路 的 利 权 ( 路 主 要 是 借 助 英 国 资 金 修 筑 的 ) 通 过 第 该 ;
而 且 各 国并 不 过 度 担 心 其 安 全 。 均 势 作 为 一 种 政 策 指 南 , 可 以指 导采 取 理 性 行 动 的领 袖 , 时刻 提 高 警 惕 , 备组 织 联 准
日俄战争的理解
日俄战争的理解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与俄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冲突,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至
今仍然深远。这场战争的背景复杂,双方势力的碰撞引发了激烈的战争。本文将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对日俄战争的理解。
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俄战争的爆发源于双方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俄国在19世纪末逐渐扩张
其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而日本则希望通过扩张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来实现国家利益。其中,俄国在华冈领海内港口的扩张以及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加强,激怒了日本。此外,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也对日本构成了威胁。因此,双方在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以及在远东地区利益的冲突促成了战争的爆发。
战争的过程
战争在1904年2月8日爆发,双方在远东地区进行了陆海空三军的激烈战斗。在海战中,日本海军凭借出色的战术和装备优势,击溃了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陆地上,日本军队也展现出高效的组织和作战能力,成功占领了俄国在华冈领海的要点。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在日本的全面努力下,于1905年签订了《朱函条约》,俄国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日本成为远东
地区的霸主。
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日俄战争的结果对东亚地区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日本作为战胜国获
得了远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其在亚洲的崛起也正式开始。其次,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受到削弱,对俄国国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再者,日本的崛起也引发了其他亚洲国家对殖民主义的反抗,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总的来说,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亚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日俄战争的影响
学航编辑
日俄战争的影响
日本获胜,改变了列强角逐东亚的形势对日本的影响
1.军事主义抬头
日本获胜后,日本军事部对国家政策的干预权越大
使日本迅速走向军事主义的途径,进行对外扩张
同时
辽东半岛有很多原料使军需工业和普通工业异常发达
使日本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与英法的矛盾冲突
战后日本崛起为列强之一,完全废除了西方所签下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在中国东北及东南亚占尽优势,结果威胁到英法等殖民地在东方的利益,因此产生了矛盾
对俄国的影响
1.引起俄国革命
俄国战败后反映了它在军事上的腐败,于是国内革命势力日益高涨
2.改向巴尔干发展
在东方角逐的失败,使俄国把力量集中在欧洲巴尔干,并调和与英国的矛盾,一起对抗德国
日俄战争后の东北ぉょぴ东亚格局
1.日俄战争后东三省考察史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日俄战争后的东三省,日、俄两国竞相蚕食,形势危急,亟待整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末,清政府委派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出关考察。载振等详加考查吉林、奉天、黑龙江,并将考查详情上奏清廷,内容涉及当时东三省的对外交涉、民情、教育、实业、军事、警政等诸方面,现予刊出,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谢小华
1.1. 农工商部尚书载振等为陈考察东三省情形事奏折
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臣载振、臣徐世昌跪奏,为敬陈考查东三省详细情形,分别缮单具奏,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等此次奉命赴东三省查办事件,于请训后遵即驰赴奉天恭谒福陵、昭陵,旋赴黑龙江、吉林考查,事竣回抵奉天,即赴兴京恭谒永陵,迭经电奏在案。
伏查,东三省比岁以来,迭遭变故,创巨痛深,为二百余年所未有。臣等恭叩山陵,仰瞻宫阙,郁葱未改,钟不惊,楹桷重新,垣墉无恙,祖宗呵护之灵、邻好保持之雅,皆非汉唐以后所敢望,喜惧交集,不觉泪下。抚今思昔,虽为不幸中之大幸,而因往推来,则后患正未有艾。窃维三省自咸丰间两次议订界约后,疆域递有变更,而其幅员之广,比诸日本全国尚大二倍,且川流贯注,运输便捷,适于商战;地脉沃饶,水草繁衍,宜于耕牧;平原广漠,纵横数千里,便于驰骋,利于用武。加以兴安、长白诸山,
森林之多、五金矿产之富,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东西各国目为世界之宝库,成为中国第一之富源。盖其自然之美利,求诸宇内,诚有罕与伦比者也。臣等出关以来,周历三省,亲见其土壤之膏腴、山川之雄厚,乃知开创之初,国家能以一隅之地,制胜中夏,固由植基深厚,亦以先得地利之故,即金之倾辽,宋元之并天下,亦莫不以是为基础。乃自日俄战定,两强势力分布南北,一以哈尔滨为中心,一以旅顺、大连湾为根据,囊括席卷,视同固有,名为中国领土,实则几无我国容足之地。且其开拓展布有进无退,恐不数年间,而西则蔓延蒙古,南则逼处京畿,均在意计之内。盖根本既定,则以高屋建瓴之势,破竹而下,固地理之关系,有以使之然也。事势至此,犹不亟图挽回之术,则此后大局益将无可措手而于千钧一发之余。为亡羊补牢之计,又决非补苴罅漏、更张一二细故所能为功。臣等窃观今日三省情形,一切外交内治虽未偿无彼善于此之处,顾欲循是以为恢复之地,则不待识者而知其有所不能试就。臣等见闻所及,撮其要领,敬为我皇太后、皇上缕晰陈之。
日俄战争惊人内幕 原来东北主权是这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俄战争惊人内幕原来东北主权是这么回事
导语: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
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注意:是俄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从1900年至1905年,持续占领了五年之久。注意:是俄军,持续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五年”之久。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注意:是“征得清政府同意”之后。这一点,和青年朋友的历史认知有悖。但是,它是事实。不但这一点是事实,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
闻所未闻吧?这些,都是事实。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在战死十万名日本兵之后,日本打胜了俄国。日本军队将俄国军队从中国东北驱赶出去之后,日本将东北99%的土地,归还给了大清国。注意:在这里,日本将它所收复的99%的东北土地,归还了大清国。
这个历史事实,与许多青年的认知相悖,但是,它是事实,铁的事实。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日本是活雷锋吗?日本当然不是活雷锋。俄军败退之后,1905年,日本约了清政府,在北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谈判之后,清、日两国签订了一份《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在这个附约里面,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以下几项主要的主权,以作为日本从东北撤军的条件,在日本方面,则视为此次出兵抗俄的政治报酬:1、割让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2、割让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以及沿
日俄战争中国东北政治局面
日俄战争与中国东北的政治局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摘要:1904年2月到1905年9月的日俄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了重新分配其在东北亚尤其是中国东北的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东北为主战场,所以中国东北遭受的战争创伤最重,本文主要论述日俄战争对中国东北政治局面的影响。
关键词:日俄战争中国东北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发生在1904年2月到1905年9月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划分其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势力范围、以中国东北为主战场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合约》、重新分配其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而结束。虽然争霸国是日俄两国,主战场却在中国东北,因此中国东北地区遭受的灾难最为严重,东北地区的政治局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东北地方领土主权的丧失
日俄开战,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清政府为了维护东北的独立和主权宣布“局外中立”:现在日俄失和用兵,朝廷较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然而中国东北地区的领土主权在战中和战后都遭到了严重侵犯。
国际法规定交战国双方不得为战争目的而侵犯中立国的领土,但是日俄开战后两国在东北地区任意驻扎军队,侵占了东北地区大片领土。
俄方因不承认辽西为“中立区”,战争一开始就派兵进驻,清政府派兵驻扎进行反击却遭到俄国公使的威胁“自牛庄至山海关,中国如果派兵,俄先派兵三万名至北京驻守”[2]。俄方把辽西地区作为战场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后于2月中旬发兵侵占了辽西的许多城镇。据统计俄军驻屯达到 660人,“伪称测量队之俄兵300名侵入伊犁各地,且为久居之计”[3]。其行径破坏了清政府的中立规章,面对清政府的质问俄方狡辩称不承认辽西为中立区。清政府只好派兵维护该地区中立,直到1904年5月以俄军撤出辽西八所大城、清政府派一个营常备军进驻辽西为结局。但此后不久俄军又屡次侵入该地区。日军也无视清政府的“中立”政策,公然蔑视国际法任意侵犯东北地方主权。如1905年12月13日,日本官军马队二百余人未向清方通报就违规进入辽西彰武县,还肆无忌惮地住在当地民户家中。[4]此种例子数不胜数。随着战争形势朝着利于日本的方向转化,俄军撤出辽西地区却被日本进驻,中国在该地区的中立得而复失。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述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地区正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但是,由于该地区各主要国家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加之意识形态、民族统一、经贸摩擦、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等因素,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仍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
1,缓和与稳定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都谋求建立和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它们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美俄关系已由过去的军事对抗转变为协商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虽在人权、贸易、台湾等问题上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亦逐步加强;中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朝之间就困扰多年的核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朝韩经济交流和对话渠道也逐步建立起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
2,美、中、日、俄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制约作用增强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取代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是中、美、日、俄四极关系,且四大国均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任何一
个大国又都不可能独自处理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这种四大国相对平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格局有助于保持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美国试图维持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美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积极推行其“民主制度”和美国的价值观,保持美国对亚太政治事务的控制力;经济上,交替使用交流与制裁的手段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重申对日韩两国的义务,把维系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作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并借此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遏制日、中、俄发展,以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日俄战争亚洲霸权争夺的开始
日俄战争亚洲霸权争夺的开始日俄战争:亚洲霸权争夺的开始
在20世纪初,亚洲成为了各大列强争夺的焦点之地。其中,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这场被称为日俄战争的冲突,不仅是两国之间的领土争夺,更是亚洲霸权争夺的开端。本文将深入探讨日俄战争对亚洲历史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
亚洲霸权争夺的开始源自于列强对亚洲资源和市场的渴望。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开始在亚洲扩张势力,旨在控制亚洲的资源和市场。这导致了列强之间的竞争和争夺,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其中两个主要角色。
二、日俄关系紧张
日俄关系紧张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亚洲大陆东北地区的争夺。俄罗斯在19世纪末开始向东扩张,试图控制这个地区的资源和领土。然而,日本也对这一地区有着自己的野心,并希望以此作为自己扩张和发展的基础。这使得两国在争夺这一地区的过程中逐渐陷入对立。
三、发端于朝鲜和满洲
朝鲜和满洲成为了日俄战争的主战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在满洲地区的势力不断扩大,日本则试图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冲突逐渐升级,并最终引发了武装冲突。
四、日本的奇袭行动
日本在军事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和战术灵活性。1904年,日本发动了奇袭袭击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行动,造成了俄军重大损失。这使得日本在战争初期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并且对整个亚洲霸权争夺的态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全球注目的战争
日俄战争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关心。各大国家纷纷派遣观察团前往战场,以了解战争的进展和结果。国际社会对亚洲霸权争夺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也为以后的亚洲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俄战争论文东北亚局势论文:摭谈东北亚日俄战争后的局
势
摘要: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日、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涎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关键词:日俄战争;帝国主义;东北亚局势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地区各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权利的战争。清政府理应采取行动收回失去的主权和保障人民的安全,但清政府却于1905年2月12日宣告“中立”:“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2484同日通告各国:“东三省疆土权利,两国无论胜负,仍归中国自主,两国均不得占据”;“东三省城池衙署,民命财产,两国均不得损伤”。但是,奉天当局订立“两国战地及中立
地条章”,为日俄在中国领土进行战争划出“指定战地”以“供两国战时之用”。
日本和俄国根本不尊重中国所显示的中立。日本在响应清政府的“中立”声明时,曾说它“毫无占领大清土地之意”,“必不敢有损害大清国主权之事”[1]2852。沙俄拒不承认已经撤退的辽河以西地带划在“战地”之外,并称“至东省疆土不得占据一节,目下不能谈论,应俟事后承前议续
商”[2]2855日、俄为了战争的需要,无视中国的领土主权。战争给战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盛京地区“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肉飞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号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
①“自旅顺迤北,直至(柳条)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②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做“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战争中大量中国东北地区平民遇难,这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决心变法或革命。日俄战争6年之后,辛亥革命
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日本发动对俄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吞并朝鲜和占领中
国东北,这也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战争一爆发,日本便立即开始了吞并朝鲜的活动。从1904年2月10日至1907年6月24日,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三次日韩保护协约,通过这三次协约,日本将朝鲜的立法、行政以及人事等大权综揽于统监之手,使统监名副其实地成为朝鲜的最高统治者。1910年5月末,日本政府认为吞并朝鲜的时机已经成熟,任命原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为第三任朝鲜统监。寺内上任后,为吞并朝鲜作好最后的准备。又几经密谋,《日韩合并条约》终于在1910年8月22日正式签订。《日韩合并条约》规定,“韩国皇帝陛下将韩国之一切统治权完全永久让与日本国皇帝陛下”;“日本国皇帝陛下接受前条之让与,并允将韩国全然合并于日本帝国”。③条约还规定对朝鲜的皇室、贵族以及亲日卖国的有“功”者给予优厚待遇。日本合并朝鲜后,政治方面设立残酷法令维持其野蛮的统治,经济方面进行大规模掠夺、文化教育上实行愚民奴化政策。此外,日本还对铁路、港湾、公路、邮电等部门进行扩充和整顿,并把这些措施说成是使朝鲜近代化。列宁在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时曾经写道:“日本人在那里把沙皇政府的一切办法、一切技术,同纯粹亚洲式的刑法和空前的残暴行为结合起来了。”[3]404
日俄战争使日本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强国的压迫,与它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共同逐鹿天下。以日俄战争为转折点,战后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日本通过战争掠夺了广大的海外市场,成为拥有朝鲜、库页岛南部、中国台湾及辽东半岛的殖民帝国。在国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产业的垄断组织在各部门已普遍形成;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相融合,形成了金融资本;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资本输出。这表明日本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其他帝国主义相比,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共同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是一个既具有军事性又具有封建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日俄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对“南满”(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日本从俄国手中接管中国东北南部之后,立即将辽东半岛的租借地改为关东州。1906年8月成立了关东都督府,以现役陆军将官充任都督。都督府管辖关东州,负责保护、管理南满铁路,指挥在中国东北的日本驻军,统辖铁路附近地区的司法和警察。同年11月,正式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成立后,即实行其既定的“综合经营”方针:以经营“铁路及其附属之煤矿为重点”,①同时经营“在满洲的一切有利润并有发展前途的事业”。②实际上,它是一个兼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职能,对中国东北进行多方面侵略的殖民机构。铁路公司
成立以后,立即加速实施侵略计划。第一件事是和清政府交涉实现其夺取新奉(新民屯—奉天)铁路和吉长(吉林—长春)铁路的计划。接着,日本转入对安奉铁路权的侵夺。日帝对满铁的“经营”,使中国东北南部、特别使辽东半岛租借地变成了日本在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成为进一步侵华的战略基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台湾省的统治也进一步加强。从1899年开始修建的纵贯台湾岛的铁路,到1906年已开始通车。与此同时,着眼于军事目的的基隆港扩建工程也基本完成。日本以这些铁路和海港为工具,对台湾省进行殖民统治,并力图把台湾变成侵略南洋和中国大陆的基地。
俄国经过战争后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经济濒于破产;在国外,德奥两国加紧在巴尔干和近东扩张。俄国不得不开始调整它的远东政策——谋求与英日和解以减轻在远东所承受的国际压力。因此,《朴次茅斯和约》签订不久,日俄关系就由对立、排斥转向对话、接近。通过1907年7月日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的第一次《日俄协定》和《日俄密约》、1910年7月在彼得堡签订的第二次《日俄协定》、1912年7月的第三次《日俄密约》调整了两国在中国东北、蒙古以及朝鲜问题上的争端。通过这些条约,日俄在中国东北、蒙古划分了势力范围,并从中国攫取了大量权益。
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美关系由于争夺中国东北而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