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它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契机,是发展学生潜能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下面是店铺整理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范文,欢迎阅读!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篇一过去乃至现在,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方式方法无非就是通过考试来评定,成绩好就是优等生,成绩不好就是所谓的后进生,虽然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很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而且还可能被认为很公平,可事实上,它的危害性颇深。
它根据成绩把学生进行了分类,评定为优、良、中、差,传统的教育评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排出名次,都很少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或如何多花些时间来帮助他们。
这样一来,后进生可能因为教师的评价定势永远成为后进生,而得不到成绩的提高。
所以我们可以将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归结为以下几点:评价功能上注重甄别和选拔,忽视发展;评价内容上片面强调文化知识领域,忽视能力测试;评价主体显得单一,只是教师担负主要责任,学生个体只是参与者;评价方法也十分简单,除考试与测验外再无其它……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培养出自信、乐观,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发展性学生评价便应时而生。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它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主要在于:传统评价注重结果,而发展性评价则注重过程,它是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与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思与能力的展示,都纳入了评价范围;它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再者,传统评价注重教师的意志取向,而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意志取向,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互相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
到底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这是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它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份记录袋,里面记录了学生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乃至每一年的成长叙事。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认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体系。
与传统的考试制度相比,综合素质评价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几个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
首先,创新精神是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
创新意味着在学习和生活中持续思考、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
中学生乐于创新,不断尝试新事物,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中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难题,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灵活思维和创造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中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究者,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其次,实践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迅速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以及实践性实验。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增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为了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设计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科研实践。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创客课程,让学生动手制作和创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和创新大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家庭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支持者。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工作和实习经历。
此外,家庭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书籍、电影和艺术作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鼓励,让他们从小就勇敢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而其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培养中学生未来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到来,全面推进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是我国当前国情,而这给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带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和改革基础教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已经成为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手段。
应试教育已经在我国实行多年,其中的弊端不断出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国家与时代的重要部分。
小学资格考试被取消,推行直升初中时许,为后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根据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教育理论已经对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观念与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就会发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主要表现这么几种。
首先,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德纳提出来的。
德纳认为智力属于人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或者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可以认作是具有价值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有多种不同的智力共同组成。
而其中所包含的理念宗旨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所提倡的多维度基础评价目标相同,而这就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成功治理理论。
该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来的。
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束缚。
在成功智力理论的范畴中,成功并不是少数天才与伟人的专利,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获得期待成功[1]。
可以说,成功智力理论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具有相同的意味,在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再次,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由众多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出的一种新理论。
这种理论将学生提升到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中,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帮助与促进性的帮助。
同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观点,教师所有的行为都应当服务于学生。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建构主义更体现出开放式、动态性与多元化的评价,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点而展开的理论根据。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
然而,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关键。
首先,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认识问题、探究问题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讲授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各种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授科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结合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商学院实习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然而,光有理论与实践还不足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还需要教育环境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实践基地、实验室等,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的场所;社会可以提供实践项目、实习机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实践能力。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时间,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来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建立奖学金制度,对于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
在实践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024年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Scenario 1)在2024年,我有幸学习了《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实践和应用教育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入了解教育评价理论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系统学习了各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分析,我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同时,这门课程也引导我们思考了教育评价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和考核,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其次,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实践教育评价理论的机会。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实际的评价项目,并且亲身体验了教育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践,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评价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或者分数,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考量。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且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最后,这门课程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教育问题。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评价理论和方法,还学习了如何透过评价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问题。
教育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相一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为主要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总之,通过学习《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实践和应用教育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形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处
形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处
在任何学科和领域中,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撑,而实践则验证和完善理论。
当理论与实践结合时,往往会带来许多好处。
增强学习效果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
通过在实践中应
用所学理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和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仅可以巩
固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加深记忆印象
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知识。
实践操作
往往可以形成更加鲜明的记忆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促进创新思维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
运用所学理论,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诸多好处,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提升问
题解决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加深记忆印象,促进创新思维。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
实践能力的评语范文
实践能力的评语范文实践能力评语:1.强化实践技能: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能力。
例如,在实验课上,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习实训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技能和熟练度令人印象深刻,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2.主动探索创新: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出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无论是在项目研究中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3.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愿意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并能够有效地分工合作,充分协调各方的利益和需求。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扬,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4.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在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还是在实训中遇到困难,学生能够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5.思考理论与实践: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6.专业素养: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在实习实训中,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并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
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显示出良好的实践能力。
7.安全注意力: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实习实训活动中,学生能够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安全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
并能 及 时得 以解决 和处 理 。
收稿 日期 :3 — 8 2 20 0 — 2 15 作者简介 : 绪, , 熊 男 副教授 , 主要从事船舶制造与维修方面的教学 和科研工作 。
5
维普资讯
学生评教 ; 理论 ; 实践 G 1 75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80 (06 0 —00 0 6 1 10 20 ) 1 05— 3
奖惩 等紧密挂钩 , 并探索及总结 出一定 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 取得较好效果。 中图分类 号
1 “ 学生评教” 的理论依 据
近年来 ,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引入 , 传统 的师生关系已受到挑战,师道尊严” “ 更多地被“ 教
气, 以提 醒教 师 更 好 地组 织 教学 活动 。我 院组 织
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 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学生作为直接受教者 , 与教师朝夕相处 , 对教 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为人师表 , 课堂上的教风教态 , 课后辅导的一言一行 , 批改作业的仔细认真 , 都有 最直接的感受 , 这种经常性的直接感受是学 院领
度、 教学 能力 、 教学效果及教学要求等六项指标 ,
每个指标都包括理论课部分和实践课部分。每个
据, 优秀等次的专任教师必须在各系部综合排名 前 3%( 0 人数按 四舍五入取值 , 以下均 同) 的范 围
内。同时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职 称晋升、 聘任的主要依据之一。
系部在每学期安排授课 任务时, 应体现鼓励
优 秀教师多上课 的原则 , 建立课时激励机制。排
名靠后的教师应限制或暂不安排教学任务。 专任教师每学期 系部综 合考核 排名前 2 % 0 的教师在课酬上给予奖励 , 以充分体现优质优酬;
学生实践评价
学生实践评价一、实践活动概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日新月异,提倡学生实践教育的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
在这学期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我主要参与了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实习等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我去了一些基层幼儿园和学校进行了观察,通过实地接触了解了基层教育的一些真实情况,也明白了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志愿者服务方面,我参加了一些社区志愿服务和帮教活动,在这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
在实习方面,我到了一家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践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学习到了很多企业实际运作的经验。
二、实践活动的意义学生实践是一个学生在校园以外获得实际经验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实践活动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知识,也能够获得实际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这些都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最后,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不同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活动的体会在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我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我领会到了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我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小学表现性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又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思,对于学生来说,它既可以指导学习,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负责任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理论与技术方面,学校要强调标准可行性,实现客观、公正、可行性的评价。
评价指标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能力和态度等;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实践,体验为主导;学生思维方式要注重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要培养思考能力,而且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教学手段要以信息化为主,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辅;学生参与要推动学生的有效参与,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资源要有效利用,以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资源;绩效考核要注重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程度,以激励学生展现学习动力。
有效实施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在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性的落实,要深入了解当前的评价理论,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勇于创新,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把课堂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胜任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小学表现性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要有效进行表现性评价,学校要以责任、创新、客观、开放的理念,积极探究、推动学校表现性评价理论与技术,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不懈的发展。
小学教学中“三级评价”方法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教学中“三级评价”方法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教学中“三级评价”方法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评价已从单纯的成绩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转变。
其中,“三级评价”方法应运而生,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三级评价”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1.1 “三级评价”的概念。
“三级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环节进行评价,并按照不同层次反馈给学生,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个层次。
通过多层次的评价实现对学生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2 “三级评价”的理论依据。
“三级评价”方法的运用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评价方法的进步。
它将课堂教学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个评价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它也符合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的理念,能够反映学生在多个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实践应用2.1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三级评价”的第一层次,它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讲能力、参与热情、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2 学业成绩评价。
学业成绩评价是“三级评价”的第二层次,它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各个学科学习成绩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也可以引入作业评价、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
通过学业成绩评价,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反馈和指导。
2.3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三级评价”的第三层次,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除了学科学习成绩外,还需评价学生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
结语:“三级评价”方法的应用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客观,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理论是对客观现实的抽象概括和总结,而实践则是通过对理论的应用和验证来实现人的目的和需要。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学生应对工作的能力,更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第一,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实验实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专业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编程知识。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社会调研、志愿活动等,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真实工作环境,并通过实践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能力评价。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这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意见。
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推进,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实践。
而家长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激励式导向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经验探析
激励式导向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经验探析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评价制度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全面素质教学。
目前所提倡的主要评价方法是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跟踪,可以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因此,学习的领导干部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的变革,不断地创新评价制度,不断地进行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促进学校的全面质量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激励式导向;综合素质;实践鼓励式导向教学法又被称作欣赏教学法,它是一种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以自信、自强、进取的态度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
以学校星文化育人体系为轴,以激励型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激励式导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励式导向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激励是一种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一种更容易为学生所接纳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正值青少年,在这个饱含热情的时期,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份好奇与期待,升华而起的自尊心与自我认同也正在不断增强。
在这个阶段,运用激励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更好地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环境。
通过激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教学评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以激励式方法为指导,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普遍重视。
在争优争先争效的过程中,家校形成合力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视程度有了更多的认识趋同,可以加大对资源的投资力度,一起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群策群力,“五育”并举,这也是一种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的方式。
二、激励式导向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策略1.创建一个融洽的交流环境在激励式导向下,构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实就是用主观的方法来对一个客观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改进。
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
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教育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育质量以及监督课程进程和教师表现的过程。
在教育领域,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帮助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掌握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成果,对教育改革和教学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理解教育评估理论以及正确的评估实践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评估理论1.评估目标理论评估目标理论是教育评估的核心理论,它主张评估应该以明确的目标为基础,旨在衡量学习成果。
在评估环节,首先需设定清晰的目标以确保评估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而软、难以衡量的目标如领导能力、思想品德等则需要结合个体的经验和背景总结出评价标准,以便评估者能够尽可能的以一定的准确度进行评估。
2.内化外化理论内化外化理论主张,评估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表面输出(外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意识和情感(内化)。
这意味着评估不仅仅包括能力和知识等容易衡量的方面,还要包括一些人文、审美、情感等方面。
在传统评估中,学生仅仅需要背诵或记住正确答案;而在内化外化结合的评估中,则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决策。
二、教育评估实践1.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各项技能、知识和品德等方面的评估,综合考虑多种来源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一种全方位的评价方法。
在综合评价中,教师将多种渠道的信息共同使用,如平时考察、作业任务、测验和综合测验、培训等,众多信息来源使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更为全面和准确。
2.问卷测评问卷测评是指使用问卷形式来收集学生意见和反馈意见的方法。
使用问卷测评的优势在于它的易于使用、投入低、收集准确、显著提高教师、管理和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3.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指学生自行评价自己表现的评估方法。
学生通过评估以回顾过去的表现,并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
自我评估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点,并且激励他们学习,改善自己的表现。
4.育人评估育人评估是指知道自己的优点,不怕失误,有着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追求个人意愿和价值的评估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概述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意义、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意义1.提高学习效果: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动手能力:小学阶段是孩子触摸世界、探索知识的关键时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动手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科学思维: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们观察、提问、思考和解释现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逻辑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或项目,可以培养孩子们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策略1.利用实物操作:通过观察、探索和操作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科学事实和原理的理解。
2.进行田野调查:组织学生参与田野考察,让他们亲自参与采集数据、观察自然现象,并通过分析数据来总结规律。
3.设计小组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科学项目,如制作模型、设计实验等,通过完成项目来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科技手段: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虚拟实验室等科技手段,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或模拟情景,提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案例分析案例一:水的沸点在教授水的沸点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实验。
每个小组准备一瓶蒸馏水以及一台电热水壶。
首先,让学生预测纯净水的沸点是多少。
然后,让他们将水瓶放在电热水壶上加热,并观察并记录温度。
当水开始沸腾时,学生停止加热,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最后,学生们在课堂上共享实验数据,并分析导致不同结果的可能原因。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沸点的概念以及影响沸点的因素。
案例二:种子发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田野调查,让他们收集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探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分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势,指出二者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接着介绍了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以及在某课程中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论文还探讨了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此种教学模式下的提升,以及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最后总结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是有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需要二者结合。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借鉴,促进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理论,实践,教学,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教育模式1. 引言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难以真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与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理解,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大学综合评价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
大学综合评价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学综合评价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成绩一直是最主要的参考标准。
然而,学生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品德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综合评价和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方式,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中的意义。
大学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等方面。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包括课程表现、学术竞赛、科研成果、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多种评价指标。
其中,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帮助学校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或主动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环境,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学生社会实践也提供了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大学综合评价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首先,学校可以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其次,学校可以设立社会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
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和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科研实验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大学综合评价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学生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触觉和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1. 引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一种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案例来支持这种教育方法。
2. 实践与理论的相互关系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它们应该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而实践则能够验证和完善理论。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3. 实践教育对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
它提供了一个具体、真实且有挑战性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思考、分析和创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知识,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4. 理论教育对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理论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和深入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理解事物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真实并具有挑战性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实习或实训:将学生置于真实工作场景中,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项目驱动学习:以项目为主导,在团队协作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6. 实践与理论结合方法效果评估在评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方法时,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学生在实践中展示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7. 案例研究: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成功案例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例如某高校开设的医学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该课程采用模拟患者和真实病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逐渐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社会实践也作为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第一,理论基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教育理论提供了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的理论指导,而心理学理论则为学生评价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第二,目标明确。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需求和学习目标,制定出符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的目标。
第三,方案设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方式、实践内容、实践组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因素,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第四,实施阶段一。
在实施阶段,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实验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第五,实施阶段二。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与指导。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实践活动指导方案,提供专业指导教师,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第六,实施阶段三。
实施阶段的最后一步是评价。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第七,评价方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与实施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除了笔试和口试等传统评价方式外,还可以利用实践报告、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八,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校的要求。
可以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九,实践组织。
学校要合理组织实践活动,包括时间安排、场地选择、资源配置等方面。
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第十,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2、听《学生学业质量评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感
听《学生学业质量评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感
今天上午的讲座,是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钟阳老师讲授的,课题为《学生学业质量评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钟老师外表平平,乍一看去,与平时在菜场买菜的大叔没什么分别,但是思想却是很深邃的,他对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不论是中考、高考,都是"成就测验",比较的是学生间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势必会一年年的增加考试试题的难度,更加加重学生、老师的学业、工作负担,这其实就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真正对学生发展有作用的选拨性考试,应该是"能力倾向测验",重在比较学生间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术发展倾向。
学习了整堂课后,个人觉得自己收获是,在编制测验试卷时,不能随便找一堆题目合成一张试卷,要明确这次测试的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试题,更不能简单的用学生的测试分数的高低,而粗略的去衡量学生间的差距,如果这样做了,那就是"诲人不倦"变成了"毁人不倦"。
正确的做法是:先明确测试的目的,然后进行题目设计、编制,突出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保证测试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选择的材料是不同班级、学校、地域的学生共同学过的内容,题目既要难易适度,又要有鉴别力,有些要让能力最低者能做,以树立其自信;有些让水平最高者不易得分,以激发其进取心。
试题格式要规范化,试题答案要确定性,测试要有实效性。
而测试后的质量分析,更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钟老师在这个最后环节快速带过了,个人觉得这部分是非常重要。
还好,钟老师留下了课件,回去以后还可以认真研究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评价与教学
教学目标的确定
安置性测验 内容已掌握
已达到教学起点要求
尚未达到教学起点要求
教学
形成性测验 满意 继续教学 总结性测验 掌握 下一单元教学 未掌握 补救教学 不满意 诊断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1.安置性评价 目的: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进一步学 习所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即将学习的 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发展到何种水平? 学生的兴趣、习惯、个性特点是否表明一 种教学模式比另一种更适合? 手段:预备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对课程 目标的预测,自陈量表,观察技术等。
4.总结性评价 目的:在教学结束时确定学生的学习成就, 其目的是打分,或证明对目标的掌握。 手段:教师自编的测验、表现性评价、作 品评价
五、评价的基础
1.目标的作用
2.目标的类型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3.学习成果的类型
知识 理解 应用 实际的信 息 概念与原 理 方法与程 序 解决问题 的技能 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 维 科学思维 一般能力 实验能力 操作能力 沟通能力 计算能力 态度 社会态度 科学态度
常模参照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比较。在任何 一个群体中,无论总体状况如何,都可以 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的标准,个体总可以在 群体中找到各自的相对位置,从而了解自 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常模参照评价能够评价学生个体在群体中 的位置,却容易忽略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对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活动不太可能提供切 实的指导。
2.“十万个为什么”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在整理从全 国征集来的3万多个问题时发现一个怪现 象——年龄跟孩子们提问的质量成反比。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提出的,而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新 意,体现不出对科学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3.美国高考 ■赶赴美国高考的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学生成绩如 何? ■杜克国际教育发布的国内首份SAT年度报告显示, 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 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 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 作考试。其中仅阅读一项,中国学生就输掉170 多分。这充分说明,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 维能力训练,这也是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最重 要的因素之一。
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江南大学 徐兆洋
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
1.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 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 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 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 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 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 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 不出杰出人才。”
三、评价的类型
1.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自己编制的、在本班 级使用的测验。这种测验的有效性取决于 教师的技能和他在测验编制方面的知识。 标准化测验是由专业测验人员、课程专家 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同编制的。这些测验 在标准的、统一的测试条件下施测、计分, 因此不同班级的测验结果可以进行比较。
斯蒂芬是个成熟、友好的女孩。她在小组中 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 外,我们课下经常交流,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 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 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 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她是宝贵的财富,我 毫不保留地推荐她。
凯瑟琳
中国教师给学生的春风评语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用这句诗 形容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你纯洁典雅, 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是班上公认的小才 女。你是李老师的得意门生,更是李老师 的诗词好友。让我们共同珍惜一起走过的 朝朝暮暮,留一份期待,滋润我们重逢的 欣喜。
2.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又称为定性评价,是指在自然 情境中,通过观察、访谈、自我报告等方 法收集相关信息,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 内容与结果的评价方式。 质性评价的特点:促使评价由外部转向内 部,由被动转向主动,充分调动与发挥教 师与学生的主动性。
档案袋是一个容纳了学生技能、观念、兴 趣以及成就的容器,它系统、有组织地收 集、记录反映学生持续进步的相关作品, 以此来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 域中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
常模参照评价的结果并不代表学生的实际水平, 只能显示其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无论个体如何 努力,进步多大,都要受到“两头小,中间大” 的限制,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常模参照评价所用的评价标准,只在某个群体中 适用,对其他群体未必适用。由于群体之间的整 体状况存在差异,如不同学校之间尤其是城市学 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常 模参照评价中,一个群体内的评价结果不适用于 另一个群体测量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 都可测量。 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如知 识的记忆)进行测量,主要集中考察学生 对事实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评价=描述 评价就是把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 照,描述教学目标实际上达到了什么程度。 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依据。
2.评价的本质 评价是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是对所收集 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或决策的过程。 事实判断——是关于客体本身是什么和客 体与其相关客体之间关系的信息。 价值判断——是关于主体需要的信息,所 揭示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性质之间的关系。
美国教师给中国孩子写的推荐信
斯蒂芬去年10月到沙龙中学读书,我教她法语。 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令我惊奇的是, 斯蒂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 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 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 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她能成功地记住新词 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应用。斯蒂芬学习勤奋、 自觉,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 确超出我的预期。
4.两组预言
1979年6月中方在考察中,见到美国学校重音 体美,轻数理化。在课堂上,学生无不趾高气 扬,踌躇满志,挤眉弄眼,谈天说地,或翘二 郎腿,或在教室里摇来晃去,如逛街一般。 中国代表团的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 入膏肓。可以这样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 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 国。”
评价=判断 评价不仅是检查目标是否达成,重要的 是提供改进的信息。
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运行过程中 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 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 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 预定目标的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 支持与肯定。
评价=协商 评价是所有参与评价活动的人们,特别 是评价者与其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 构、统一观点的过程。
术语 概念与原 理 具体事实 概念与原 方法与程 序 理 方法与程 书面材料、 图标、地 序 图及数据 问题情境
4.陈述目标的方法 第一步,陈述一般的教学目标:每个陈述句以动词 开头,应有一定的概括性,以便将一定范围的学 习成果包括进来。每项陈述只包含一个目标,如 不能用“知道并理解”。例如, 了解基本术语 理解概念 应用原理 表现出批判性思维能力 形成对某个问题的观点,等等。
教师自编测验
目标 针对特定班级学生 的具体需要 。
标准化测验
针对大多数班级学生 的总体需要 。
内容
内容可能是课程的 一部分,项目可以 按需要增加、删除 或修改。
项目是固定的,不能 修改;只考查课程中 最基本的部分。
由测验发行者确定, 必须严格遵守测验手 册的规定。
施测和 由教师确定,这些 计分规 规则在班级内应是 则 统一的,要能够适 应形式的特别要求
美方在考察中,见到中国学生在上课时端 正坐好,早上7点就起床,去学校时边走边 吃早点。中国学生有家庭作业,考试分数 高是优秀学生。 美方代表团的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 上最勤奋的,他们的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 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中 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 后面。”
第二步,陈述具体的学习结果。在每个一般 的目标之下列出一些具体的学习结果。这 些结果是确定的、可观察的反应,如识别、 解决、沟通等。 理解概念 (1)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概念的意义 (3)区分概念的恰当的和不恰当的例子 (4)根据含义区分两个相似的概念 (5)运用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 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 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 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 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 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 逻辑思维。 ■美国教育:把聪明的孩子培养成智慧的学生,学 生从事的是“学问”,热衷于探究未知世界的奥 秘。
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档案袋的创建过程和最终 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量化评价,又称为定量评价,是一种运用测量、 统计等方法收集信息的评价方式。 测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量化评价方法。主要特点 是其评价信息的处理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工 具,评价结果是以一组数据的形式呈现,而其测 验题目往往都可以赋予一定的分数,并存在标准 的答案。 测验的评价标准、获取的信息、以及处理的方法 等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精确性,因而被认为是 一种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互补:学生发展过 程中的许多因素是不可量化的,如果将量 化方式用于不可量化的内容,其量化的结 果显然不可能是可靠的和科学的。即使是 可以量化的内容,也会由于标准的制定、 样本的偏差,以及指标的赋值等一系列因 素而影响其客观性的结果。需要用质性评 价来弥补量化评价中的不足。
3.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是指在一个群体内以自己所处的 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评价学 生学习时要求把个人得分与班级其他同学 的得分进行相对比较,从而明确自己在班 级群体中的位置,达到评价学生学习成就 的目的。
标准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课程目标为标 准,对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共 同的客观标准可以参照。通过将学生学习 结果与既定的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就可以 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