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 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教案1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教案1Word版含解析

子日:“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回,颜回;说,通“悦”,喜欢。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我不喜欢的。

”分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故孔子多次赞扬他。

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赞许他。

选文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答道:“可以啊。

(但是)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分析:孔子希望所有人都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富都能安安分分,便可以天下太平了。

选文10、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绘事后素。

”日:“礼后乎?”子日:“起予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起,启发;言,谈论、讨论。

【译文】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绘画。

”子夏问:“这是说先有仁义然后才有礼吗?” 孔子说:“卜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了!”3 4。

【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含解析) 课时作业:1.6 有教无类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含解析) 课时作业:1.6 有教无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6 有教无类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予者商也 起:站起来。

B .弃而违.之 违:违反。

C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类推。

D .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退后。

【解析】 A 项应为“启发”;B 项应为“离开”;D 项应为使动用法,使……后退。

【答案】 C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告诸.往而知来者投诸.渤海之尾 C.⎩⎪⎨⎪⎧ 其.斯之谓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三已.之,无愠色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解析】 A 项,连词,表承接,就。

B 项,兼词,之于。

C 项,副词,表猜测,大概。

D 项,动词,罢免/语气词,了。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求也退,故进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 ④既东封郑 ⑤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⑥既来之,则安之 ⑦必先苦其心志 ⑧越国以鄙远 ⑨齐威王欲将孙膑 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A .①②③⑤/④⑧⑨/⑥⑦⑩B .②③⑤/①④⑨/⑥⑦⑧⑩C .①②③⑤/④⑥⑧⑨/⑦⑩D .①④⑤/②⑥⑨/③⑦⑧⑩【解析】 ①②③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⑨是名词作动词;⑥⑦⑩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4.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斯之谓与 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 ④起予者商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②均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 A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C.思而不学则殆.D.求也退,故进.之【解析】D项“进”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教案3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教案3含解析

天我们通过学习,来了解孔子有关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虽然已经过去几千年了,但是他们对于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一、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1、可以语上也2、无愠色3、崔子弑齐君4、陈文子有马十乘5、不悱不发6、学而不思则罔7、思不而不学而殆(提示:yù、yùn、shì、shèng、fěi、wǎng、dài)二、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1、闻斯行诸2、由也兼人3、三已之4、无愠色5、弃而违之6、不愤不启7、不悱不发8、学而不思则罔9、思不而不学而殆10、贫而无谄(提示:1、就;2、一人顶两人、超过别人;3、罢免;4、生气、怨恨的脸色;5、离开;6、有疑难问题而想弄明白;开导、启发;7、想说而说不出来;8、迷惑;9、危险;10、讨好、奉承别人)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指明通什么字。

1、于吾言无所不说(“说”通“悦”)四、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和用法。

1、闻斯行之2、三已之3、之一邦(提示:1、代词2、代词3、动词)五、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

1、求也退,故进之2、由也兼人,故退之(提示:1、2均为使动用法)六、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6课《有教无类》优秀教案(1课时4页)-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6课《有教无类》优秀教案(1课时4页)-教学文档

有教无类三维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的虚、实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3、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学习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文言虚实词,掌握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教学方法:导学案帮助解决字词。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1、设计导学案2、制作课件3、布置预习,两两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老师汗颜,做了这十几年的教师,但还在学做好的教师。

所以每一节课都总是期待着能和同学们一同进步。

而今天这节课我尤其期待,因为它让我下面让孔子老人家会让我更明白我如何教,你们如何学。

让我们共同走进《有教无类》。

(设计意图:“导入设计”有意突现“教学生学”,自然引出孔子“教育思想”,以激起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孔子的欲望与兴趣。

)二、走进文本,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1、教师带领学生看学习目标。

2、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合作探究。

以下是学生质疑合作的问题(1-11题都是课后收集。

以下是学生问问题的顺序,上课时是绝不知道的。

):①什么是“有教无类”,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学生合作探究回答,老师板书:有教无类此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难以回答到位,我课前也做了预设,利用课件补充了一些内容。

师总结补充,“有教无类”伟大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的提出。

二是实践。

是平等理念的传承。

投影:“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雍也可使南面。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含答案

释文题“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孔子的这句话是说,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

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主张,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学而不思则罔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于吾言无所不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3)其斯之谓与?(4)何谓也?(5)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6)绘事后素。

(7)礼后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语句翻译(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未知。

焉得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文本名句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有教无类》原文与译文1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 2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 3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1)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2) ,故退之。

”【注释】 (1)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 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 4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 (1)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 (2) 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

焉得仁?”“崔子 (3) 弑 (4) 齐君 (5) ,陈子文 (6) 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焉得仁?”【注释】 (1) 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 三已:三,指多次。

已,罢免。

(3) 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6有教无类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6有教无类

-13-
*六、有教无类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形式多样,意韵悠长 ——以《有教无类》为例略谈《论语》的语言艺术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在说理、抒情、叙事、 写人等方面均有成功之处,就本课而言,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词约义丰,以少胜多,富有表现力。 《论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词约义丰,以少胜多。叙事,洗尽铅 华,字字珠玑;记言,肖其声口,句句警策。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略无 华饰,取足达意而已。”要言不烦,决不徒费文字。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 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子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资质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和 道理;资质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点评:在孔子看来,每一个学生由于智力、志向和后天的勤奋刻 苦程度不同,学习基础也不相同,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施教, 不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内容都不能完全不变。承认学生的 差异,“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即使在今天对 我们也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10-
*六、有教无类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从本文看,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探索和实践了哪些具有重大 意义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主要有下列几种: (1)因材施教法。教学中善于根据弟子不同的个性,有的放矢地开 展教育活动,有时即便对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弟子,他也会作出不 同的回答。 (2)形象教育法。孔子很少抽象地谈论社会人生道理,而是常常采 用评论历史(或现实)人物、事件的方式阐明思想观点,启发大家思 考并做出抉择,使道理的阐述深入浅出,明白有趣。 (3)启发式教学法。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原则,非常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 力,注重学生的自觉要求与教师的合理启发相辅相成的作用。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师用书:第4单元有无相生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师用书:第4单元有无相生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师用书:第4单元有无相生 Word版含解析有无相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音声相和(hè)车毂(ɡǔ)埏(shān)埴(zhí)户牖(yǒu)自是者不彰(zhānɡ)自矜(jīn)者不长(zhǎnɡ)赘(zhuì)形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枯槁(ɡǎo)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自见者不明(“见”,同“现”)(2)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荒谬)(3)甚脆易泮(“泮”,通“判”,分离)(4)起于累土(“累”,通“蔂”,盛土的工具)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恶(2)强(3)形(4)明(5)其(6)之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古义:指不能走远今义:不可以(2)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4)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5)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几乎成功今义:相当于“多少分之一”(6)人之生也柔弱古义;柔软今义:软弱(7)自见者不明古义:不能明理今义:不清楚,不明亮;不懂得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为无为,事无事(名词作动词,做事)(2)味无味(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味)(3)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作困难)(4)死而不亡者寿(名词用作形容词,长寿)(5)夫轻诺必寡信(名词作动词,许诺)(6)慎终如始(形容词用作动词,谨慎地对待)(7)其未兆易谋(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8)多易,必多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自矜者不长。

(被动句)译文: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宾语前置)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3)图难于其易。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含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P25[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无愠色(yùn) 2.弑(shì) 3.不悱不发(fěi)4.一隅(yú) 5.罔(wǎnɡ) 6.殆(dài)7.如切如磋(cuō)二、通假字1.于吾言无所不说通悦,高兴2.其斯之谓与通欤,句末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中人以上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2.至于他邦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3.素以为绚兮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四、一词多义子曰:“可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孔子说:“可以啊。

但不如志于道,而不因贫穷愁苦,富有却喜爱礼者也。

”礼的人啊。

”错误!子贡曰: “《诗》 云: ‘如 切 如 磋,子贡说:“《诗三百》上说:‘像匠人加工骨器玉器那样,如 琢 如 磨。

’ 其 斯 之 谓 与?”先锯开、锉平,再雕琢磨光。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句,“之”为标志;其,表推测语气的副词。

斯,这。

谓,动词,说的是。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错误!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 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你,你就能推断出将来的事情!”⎣⎢⎡与:介词,跟。

已矣:⎦⎥⎤连词,强化肯定语气。

诸:兼词“之于”。

之,代词;于,把。

而:顺承连词。

(10)错误!目 盼 兮, 素 以 为 绚 兮’, 何谓也?”眼睛闪闪转动,把白色丝娟变成色彩灿烂的衣裳’,说的是什么?”⎣⎢⎡⎦⎥⎤倩:笑时两颊呈现酒窝的好看的样子。

盼:转动眼睛的样子。

素:白色的丝绢。

以为:以……为。

子 曰:“绘 事后孔子说:“绘画后于素。

”白色的底子。

”⎣⎢⎡⎦⎥⎤素:用来作画的白色的底子。

错误! 错误!对应学生用书P26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评析]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专题06 有教无类-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含解析 精品

专题06 有教无类-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含解析 精品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6课有教无类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语.上(yǔ)愠.色(yùn)令尹.(yǐn)B.弑.(shì)君十乘.(chénɡ)不悱.(fěi)C.一隅.(yú)则罔.(wǎnɡ)则殆.(dài)D.无谄.(chǎn)切磋.(chuō)巧笑倩.兮(qiàn)【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起.予者商也起:站起来。

B.弃而违.之违:违反。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类推。

D.由也兼人,故退.之退:退后。

【答案】C【解析】A项,应为“启发”;B项,应为“离开”;D项,应为使动用法,使……后退。

3.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回也非助我者也A.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B.何谓也C.起予者商也D.其斯之谓与【答案】C【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

A项,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B项和D项都是宾语前置。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闻斯.(就)行诸赤也惑.(糊涂)愠.(怨恨,生气)色B.忠.(尽心竭力)矣违.(违背)之不愤.(郁结)C.不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一隅.(角落)无益.(好处)D.不思则罔.(欺骗)不学则殆.(危险)美目盼.(转动眼睛的样子)兮【答案】B【解析】违:离开。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学校,既要用制度规范,更要加强德育教育。

(2)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3)在校运会上,班里的体育特长生地承担起了军体拳表演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答案】B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六、有教无类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评析]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 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 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 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次去教他了。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方 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 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 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 响,在今天的教学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问题3] 选文7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 了什么关系? [明确] 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告诫人们只有将学习与 思考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六)
谢谢观看
下课
[基础·夯实]
一、通假字
1.于吾言无所不说. 2.其斯之谓与.
通 悦 , 高兴 通 欤 , 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中.人.以上
古义: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并作见证的人 2.至.于.他邦 古义: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3.素以.为.绚兮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
六、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有教无 类”的理论依据是“仁”学的人性论。孔子认为人的 本性是善良的,他不承认有外在的君子和小人之分, 只有德行上的君子和小人之分,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道 德理性,可以用教育方式去诱导,去启发,教育者应 以教人为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应拒绝品德有缺点的 人接受教育,应不管贤愚,一视同仁,循循善诱。
(一)使动用法 1.求也退,故进.之 2.由也兼人,故退.之 3.三已.之,无愠色 (二)意动用法 未若贫而乐.

2018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1.6 有教无类 .pptx精编课件

2018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1.6 有教无类 .pptx精编课件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释词义 中人以上,可以语 上也 告诉。 . 求也退 ,故进之 退却,引申为退缩。 . 由也兼人 ,故退之 一人顶两人、超过别人。 .. 弃而违 之 离开。 . 不愤 不启 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 不悱 不发 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 . 思而不学则殆 . 危险。 富而无骄 . 骄傲自大。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从本文看,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探索和实践了哪些具有重 大意义的教育方法? 提示:主要有下列几种: (1)因材施教法。教学中善于根据弟子不同的个性,有的放矢地开 展教育活动,有时即便对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弟子,他也会做出不 同的回答。 (2)形象教育法。孔子很少抽象地谈论社会人生道理,而是常常采 用评论历史(或“现实”)人物、事件的方式阐明思想观点,启发大家 思考并做出抉择,使道理的阐述深入浅出,明白有趣。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光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 就会危险。 点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作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地读 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 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这就是所谓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是 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也只能是流于空 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6有教无类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6有教无类课件(共17张PPT)

1.注字音
加点字
无愠.色 弑. 不悱.不发 一隅.
读音 yùn shì fěi yú
加点字 读音
罔.
wǎnɡ
殆.
dài
如切如磋. cuō

-3-
*六、有教无类
了解作
2.释词义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告诉 (2)求也退.,故进之 退却,引申为退缩 (3)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人顶两人、超过别人 (4)弃而违.之 离开 (5)不愤.不启 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6)不悱.不发 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 (7)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8)富而无骄. 骄傲自大
(2)以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表时间和处所,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并且
阅读鉴赏 -5-
*六、有教无类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
(2)以 木欣欣以向荣 表修饰,不译 作《师说》以贻之 表目的,来
4.辨活用 (1)求也退,故进.之 进:使动用法,使……进 (2)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使动用法,使……退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资质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和 道理;资质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点评:在孔子看来,每一个学生由于智力、志向和后天的勤奋刻 苦程度不同,学习基础也不相同,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施教, 不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内容都不能完全不变。承认学生的 差异,“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即使在今天对 我们也具有很大的指点作用。
-13-
*六、有教无类
走进新课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6《有教无类》课件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6《有教无类》课件

孔子所说的境域,追求着成圣成贤,忘记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虽然家境 富贵,可是他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够遵礼而行,在富贵当中也不自知富 贵。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贫富的区分。这就是圣人的境 域了。
这段文字启示我们:贫困时不要自卑,富贵时不要骄傲;贫困时要有志向, 富贵时要守礼守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活得从容而有意义。
【课外人物志】 于漪:教文育人 德智融会
于漪,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 不得不提的名字,也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68年 的从教生涯,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 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教文育人”“德智融 合”等主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的一代 师表,教改的一面旗帜”。
【明确】选B。“结合受教育者的地位高下”错,应是结合受教育者的资质水平。
2.从上文看,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材”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 一是资质水平的不同;二是性情、能力的不同。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学生的内心,还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庸医杀人不用刀,教师 教学出了错,就像庸医一样,是在误人子弟。”于漪告知青年教师,最重要的 是在实践中不断攀登,这种攀登不只是教育技能,更是人生态度、情感世界。
从教生涯中,于漪总是想方设法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教师与教师 的师徒“带教”方法,让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 级教师”团队。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含答案可编辑.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六、有教无类含答案可编辑.doc

六、有教无类释文题“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孔子的这句话是说,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

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主张,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学而不思则罔.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于吾言无所不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①类⎩⎪⎨⎪⎧ 有教无类: 举类迩而见义远: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中绘殿阁,类兰若: 走卒类士服:②殆⎩⎨⎧思而不学则殆: 农者殆则土地荒: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3)古今异义①中人..以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②至于..他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4)虚词归纳①焉⎩⎪⎨⎪⎧ 焉得仁: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②以⎩⎪⎪⎨⎪⎪⎧ 皆以美于徐公: 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中人以上:2.词类活用(1)求也退,故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也兼人,故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礼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特殊句式(1)回也非助我者也。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 课件2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 课件2

子贡曰:“贫而(却) 子贡说:“贫困却不谄媚,富有
无谄,富而无骄,何 却不傲慢,怎么样?”孔子说:
如?”子曰;“可也。 “可以啊,但比不上贫困却快乐,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富有却喜好礼义。”子贡说:
礼者也。”子贡曰: “《诗·卫风·淇奥》说像切磋加
“《诗》云:‘如切 工象骨、琢磨加工玉石一样,那
如磋,如琢如磨。’ 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
子路问:“闻斯行 子路问:“听到了
诸(之乎)?”子 就行动起来吗?”
曰:“有父兄在, 孔子说:“有父兄
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冉有问:
在,怎么能听到就 行动起来呢?”冉 有问:“听到了就
“闻斯行诸?”子 行动起来吗?”孔
曰:“闻斯行之。” 子说:“听到了就
行动起来。”
公西华曰:“由也问
‘闻斯行诸(之 乎)’,子曰,‘有
以上,吾未尝无诲 焉。”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
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
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
子贡,贫穷如颜 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
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 惰贪睡如宰予,
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
孔子不愧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子曰:“中人以上, 孔子说:“具有中
【评析】
孔子通过同一句话的不同解释,告诉了我 们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对不同的人要 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教育,同样对于同 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做出不同的 理解和解释,不能那么死板或墨守成规。
子张问曰:“令尹子 子张问:“楚国的令尹子
文三仕为令尹,无喜 文多次做令尹,没有露出
色;三已(罢免)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把)告新令尹。
子曰:“回也非助 我者也,于(对) 吾言无所不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六) 有教无类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起.予者商也(站起来)
B。

弃而违.之(违反)
C。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
D。

由也兼人,故退.之(后退)
解析:选C A项,“起”,启发;B项,“违",离开;D项,“退",使……后退。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解析:选D A项,则:连词,表承接,就。

B项,诸:兼词,之于。

C项,其:副词,表猜测,大概。

D项,已:动词,罢免/语气词,了。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

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
解析:选D A、B、C无活用现象,D项中“进”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推进.
4。

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斯之谓与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④起予者商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A①②句均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句均为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9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
行之’.赤也惑.,敢问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
..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斯行诸.诸:兼词“之乎”
B.赤也惑.惑:迷惑
C.违.之违:违反
D.之.一邦之:动词,到
解析:选C“违之"的“违”是“离开”之意.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错误! 错误!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选A①与②中“如”与“何”构成固定词组,意思为“怎么能”或“怎么样”.③中“而"为顺承连词,就。

④中“而”为转折连词,却。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

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B.三已之,无愠色
..
C.至于
..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
D。

赤也惑,敢问
..
解析:选C C项中“至于”意为“到";现代汉语中,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或作副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完全的否定.
C。

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

D。

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选B B项中孔子对二人的做法并未完全否定,只是说他们还达不到“仁”的境界。

9。

选文第1则,对自己学生的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不同的回答,你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同一问题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这反映了孔子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熟悉,也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这里,他希望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分冒进,而要进退适中。

这也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0~13题。

[材料一]曾子曰:“错误!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材料二]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

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注]①杇:粉刷墙壁。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讲信用,诚信
C。

传不习.乎习:学习
D.于予与何诛.诛:谴责
解析:选C C项,习:复习。

11。

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

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

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

解析:选C C项,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而不是“没有必要再污损"。

12。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处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2)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