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四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完成第1~2题。

1.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东北平原B.浙江南部山区C.新疆塔里木河上游D.青藏高原1题,从图中可知,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多少呈正相关,且四季均有一定流量,由此可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第2题,从降水量多少和流量多少可知,该地应位于浙江南部山区。

2.B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河流()A.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B.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积雪融水补给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4月份的汛期是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4.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其中在7、8月和4月分别形成了两个汛期,可知此河流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4.D(2020山东卷)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

奥赫里德湖面积34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95米,平均深度144.8米,湖水透明度21.5米,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18.7米,湖水透明度1.5—7.2米,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

据此完成第5~6题。

5.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6.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5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位于巴尔干半岛,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A项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奥赫里德湖几乎无河流注入,B项错。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四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

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甲→丁→乙→丙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①多溶洞、峰林②地表崎岖不平③岩石呈深红色④西北地区广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发育的顺序: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下渗和溶蚀(丙);地下水到达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丁);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甲)。

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

2.A“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暗河,因淀积作用形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4.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是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随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3题,地下暗河是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都是在流水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和3之间为裂隙。

第4题,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4.C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6.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甲图为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乙图为海蚀柱,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丙图为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丁图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章末知识整合 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章末知识整合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章末知识整合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2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

A 、B 、C 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 、b 、c 、d 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A 、B 、C 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C —海陆间循环 ②B —海陆间循环 ③B —陆地内循环 ④C —陆地内循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2.若乙为水汽输送,a 、b 、c 、d 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①a —四川盆地多夜雨②b —云贵高原多地下河③c —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d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D .②③ 解析:第1题,依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判定 ,A 为岩浆岩,B 为变质岩,C 为沉积岩。

沉积岩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

第2题,若乙为水汽输送,则甲为降水,丙为蒸发,丁为径流。

夜雨属于甲环节,应与c 的含义相符;地下水对云贵高原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形成地下河 ,与b 的含义相符;地壳隆起,使东非高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与 c 的含义相符;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与b 的含义相符。

答案:1.C2.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虚线为地层界线。

据此回答 3〜4题。

3. 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检测A .背斜成岭B.向斜成谷C •向斜成岭D.背斜成谷4. 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B .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C •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更小D .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解析:第3题,从岩层新老关系可知为背斜,从等高线上可知为谷地故选D。

第4题,乙处河流流速较慢,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平稳,故航运条件比甲河好。

答案:3.D 4.D读“地貌素描或地质构造图”,回答5〜6题。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4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4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错误![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问题1。

为什么喀斯特峰丛山地会出现石漠化现象?[思维线索][答案]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形崎岖,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容易出现石漠化现象。

问题2。

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思维线索]降水季节不均+错误!⇒错误!+错误![答案] 喀斯特峰丛山地由于岩石裂隙发育,溶洞和地下河广布,地表水沿裂隙流入地下导致地表水缺乏,从而引起晴时“旱”。

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但地表径流少,且受地形的限制,难以形成流畅的排水系统,所以下雨易“涝”.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重建问题1.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思维线索]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答案] 在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麓种植经济林;在地势陡峭的山腰种植水土保持林;在山顶处种植水源林。

问题2。

为什么要在有些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思维线索]主要从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洼地,喀斯特峰丛山地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不易存水,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

同时,异地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防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策和建议](1)植树造林,保护好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3)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4)改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5)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景观和民俗风情,发展旅游业。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侵蚀②海蚀柱、海蚀崖等③海滩、沙坝④峰林⑤“V”形河谷⑥三角洲⑦从面到点⑧坡度[学思心得](教师用书独具)外力作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回答3~4题。

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②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床剖面呈“V ”字形的河段是( ) A .a B .b C .c D .d6.下列关于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密封线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意图(图2)”,回答11~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导学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学生能理解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形成与变化的影响。

3.能解释崇明岛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感知教材:
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
(1)写出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识记。

(2)写出什么是河口冲积岛并识记。

(3)读课本P82资料1回答,总结并识记河口冲积岛是在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3.初探问题:
(1)根据资料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
(2)根据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图推测崇明岛形成原因?
(3)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基础检测
1.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A. 河源地带
B. 滨海地带
C. 山麓地带
D. 河流中下游
2.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3.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

4.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三、自学思疑
【课堂学习】
一、创设问题
1.什么因素是造成冲积岛变迁的主要原因?
2. 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 崇明岛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二、再生新疑。

2022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水的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面的图a为某区域略图,图b为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 ( )A.盛行西北风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D.受高压带控制2.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A.冰川融水补给、1月B.大气降水补给、7月C.地下水补给、4月D.大气降水补给、11月湖泊水位高低与流入和流出水量有关。

某湖泊补给类型主要是雨水补给,读该湖泊某年份的流量进出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题。

3.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为( )A.7月B.1月C.10月D.4月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地区甲河和乙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逐月累积指由1月开始逐月累加),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图中信息表明(深度解析)A.甲河为内流河B.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川融水C.甲河冬半年的径流量比乙河小D.乙河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为夏季5.甲河流域的防洪水库为雨季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6.影响乙河5—10月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植被D.地形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题。

7.图示该海域海水( )A.等温线凸向高纬,温度较同纬度海域低B.等温线凸向低纬,温度较同纬度海域高C.等温线凸向高纬,温度较同纬度海域高D.等温线凸向低纬,温度较同纬度海域低读某大洋局部海域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8.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①洋流流向受中纬西风影响B.②洋流流向受东南季风影响C.③洋流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D.④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9.由图示信息可知(深度解析)A.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B.图中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C.该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D.①盛行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下图为世界某大洋边缘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它对沿岸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 第1册 第4章 学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 第1册 第4章 学案

材料二 荆江,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 360 千米。 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橘子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鱼翔浅底说明河床有什么特征?
(3)下荆江“九曲回肠”,对水流有何影响?
(4)如果洪水泛滥,对河道形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1)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B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3.喀斯特地貌的应用
立体农业 利用坝子发展农耕业,利用丘陵发展林业
旅游
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奇特景观发展旅游业
地下水应用 地下水出露会形成泉水,干旱时期可以抽取地下水解决灌溉问题 ┃┃典例剖析__■
例题 1 (2019·济南市高一期末)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 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
洼地

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

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峰丛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锥 状耸立,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
峰丛被溶蚀形成的浑圆状成
峰林
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

孤峰
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
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残留的孤
残丘
立石峰,比孤峰规模更小、更
平缓
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地下洞穴,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我国以图示地貌而成为旅游胜地的有( )①黄果树瀑布②长江三峡③路南石林④桂林山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图中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云贵高原,其主要原因有( )①海拔较高②降水丰富③植被稀少④石灰岩广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 )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B.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C.平原面积狭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题。

4.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6.若某区域正经历甲图演示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率减小B.土壤肥力提高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读下面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面两题。

7.上面地貌景观中,所受外力作用与其他地貌景观不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8.一般来说,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出现的堆积地貌景观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边石堤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形成的小型梯田状或堤状的堆积物。

它们呈弧形向外弯曲,并由上往下呈阶梯状下降,堤内积水成池。

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

下图示意边石堤的纵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下列因素中,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A.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B.湿润多雨的气候C.可溶性岩石广布D.较高的植被覆盖率10.关于边石堤与流水的关系,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水量越大,边石堤规模越大B.流速越慢,边石堤规模越大C.水质越好,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快D.水温越高,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慢11.下列地质景观中,与边石堤的成因相似的是( )A.冰塔林B.黄土高原C.冲积扇D.流石滩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过关检测(B卷)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过关检测(B卷)

第四章过关检测(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喀斯特作用中溶蚀和淀积作用的化学过程:①CaCO3+CO2+H2O====Ca(HCO3)2,②Ca(HCO3)2====CaCO3↓+CO2↑+H2O。

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有关的是()A.①B.①②C.②D.部分①,部分②2.反应②发生的基本条件是()①水中的CO2含量增多②压力升高③温度降低④压力降低⑤温度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3.有利于①②反应进行的条件是()①岩石的可溶性强②岩石的透水性强③水的流动性好④岩石的空隙、裂隙大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1.A 2.D 3.D解析:第1题,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①反映了这一过程。

第2题,方程式②反映了淀积作用,其反应的基本条件是压力降低,温度升高。

第3题,①②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影响其反应进行的因素包括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等。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4~5题。

4.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5.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4.C 5.B解析:读图可知,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海蚀柱属于海岸侵蚀地貌;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下图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下面地貌景观,位于下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A.①B.②C.③D.④7.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答案:6.A7.B解析:第6题,图中地貌为“V”形河谷地貌,常发育在水流湍急的上游地区。

图中①地为河流上游地区。

第7题,从①到④地势逐渐变缓;水流流速变慢,从上游带来的沉积物会逐渐沉积,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总会先沉积,因此从①到④沉积物颗粒会逐渐变小。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章末复习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3步方案步骤一章末整合提升一、知识网络构建本章内容要点:6个概念:①喀斯特地貌②河流地貌③风沙地貌④海岸地貌⑤高度⑥坡度3个形成过程:①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演变过程②“V”形谷的形成过程③牛轭湖的形成过程4个特点:①喀斯特地貌特点②河流地貌特点③风沙地貌特点④海岸地貌特点1个影响: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种方法:①影响地貌的盛行风风向的判断方法②河流地貌的判断方法③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二、核心素养培优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料1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问题1为什么喀斯特峰丛山地会出现石漠化现象?[思维线索]这里土地退化一般是石漠化,抓住喀斯特地貌特征和该地区社会经济来分析。

答案:喀斯特峰丛地貌山地环绕,山体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地表溶蚀裂隙发育透水强,不利于植被、土壤发育,植被稀少。

西南地区人口多,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

问题2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思维线索]抓住我国西南云、贵、桂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喀斯特地貌地表特征来分析。

答案:我国西南云、贵、桂地区的降水季节变率大,冬、春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溶蚀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所以干旱;西南云、贵、桂地区夏秋降水多为雨季,喀斯特峰丛地貌山地环绕,洼地多,排水不畅,所以涝。

资料2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重建问题1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思维线索]抓住喀斯特峰丛山地地貌特征和立体生态农业结构特征来分析。

答案:喀斯特峰丛地貌山地环绕,山体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要加强植被绿化和保护。

在山坡上,种植水源林、经济林、水土保护林。

问题2为什么要在有些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思维线索]抓住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来分析。

答案:因地制宜恢复生态,开发特色民俗、自然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特色物产,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挖掘特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及相关手工业;恢复生态,带动就业,拉动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测评(B)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测评(B)

第四章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和景观图片,完成第1~3题。

1.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3.关于天坑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地壳要稳定B.石灰岩层要平,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C.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才能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D.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这样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高度答案:1.C 2.B 3.A解析:第1题,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第2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

第3题,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

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

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才能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

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抬升。

地壳的运动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伯利兹蓝洞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首都东面30千米的海面上,直径为305米,洞内水深137.9米。

据科考推测伯利兹蓝洞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

读图,完成第4~5题。

4.关于伯利兹蓝洞的说法,正确的是()A.伯利兹蓝洞内没有任何生物B.伯利兹蓝洞内有石钟乳或石笋C.伯利兹蓝洞内岩石是变质岩D.伯利兹蓝洞位于东半球5.关于伯利兹蓝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与渭河平原形成相似B.先是冰川侵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C.先是流水溶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D.形成过程伴随气候的变化是先暖后冷答案:4.B 5.C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伯利兹蓝洞是石灰岩坑洞,为喀斯特地貌,洞内有石钟乳或石笋,B项正确;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湿润,温暖湿润的条件适合生物生存,洞内应该有生物;石灰岩是沉积岩;伯利兹蓝洞位于西半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全章整合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掌握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4.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5.运用知识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专题一利用河流的水系及水文特征判断流域的地形特征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河流总是在重力作用下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且河流总是沿山谷发育,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常根据河流分布判定山谷,然后再确定河流地貌。

2.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定地形类型水系的特征与河流支流的汇入直接相关,而支流的发育与形成受地形限制。

(1)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

(2)若水系为辐射状,该地形为山顶。

3.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1)含沙量大,说明上游地区植被覆盖不好,水土流失严重。

(2)结冰现象,说明该区域冬季气温低于0℃,在我国应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汛期①若出现两次明显的汛期,一次春汛,一次夏汛,则说明该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我国应分布于东北地区;②若汛期与多雨季一致,则说明该区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存在非常普遍;③若河流汛期与气温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根据河流的河床宽度与横剖面形状可判断地形(1)河床较宽阔,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以侧蚀和堆积为主,且河道比较弯曲,其横剖面一般呈“U”型。

(2)河流河床深窄,说明该河流向下侵蚀强烈,一般是分布在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其横剖面一般呈“V”型。

[专题练习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专题二地形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聚落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非常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第四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示地质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4.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A.河流谷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6.有利于修建地下隧道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构造盆地 B.背斜构造盆地C.向斜自流盆地 D.背斜弯窿状构造7.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是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小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9.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形成的条件是( )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10.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 )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块状分布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12.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读“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14.发育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下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读图,完成15~17题。

15.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16.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 B.气、油、水C.水、气、油 D.油、水、气17.图中①②③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18.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个乡村聚落,其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A .背斜形成的B .向斜形成的C .岩浆喷发形成的D .断层形成的2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A 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 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见下图。

(1)震中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之间。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 地区属________板块,B 地区属__________板块,31°N 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

(3)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

(4)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5)典型地貌类型外力作用①②23.(1)该区域为________三角洲,20世纪,它曾经以每年1 000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该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试分析原因。

(3)该河入海河道的变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下图为“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修建青藏铁路与西南地区修建南昆铁路所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何不同?(2)一般来说,山区优先发展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据专家透露:青藏铁路在藏北高原尽量减少车站数量的设置,在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藏北高原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将来往旅客列车采用全封闭形式。

这些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双选)( )A.减少废弃物对沿途环境的影响B.保证藏羚羊迁徙的通道畅通C.减轻因空气稀薄、气压低造成旅客身体不适D.减轻因太阳辐射过强对列车和旅客的伤害(4)青藏高原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1.B 2.A [本组题考查的是地质构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

第1题,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首先不能选择在断层构造处,大坝建设需要岩层有较强的承重能力,选在背斜构造处最适宜。

第2题,如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则会发生弯曲甚至断裂,而①处只有上下位移的断层线,岩层没发生弯曲。

]3.B [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4.A [由图中可见河流两侧是山地。

]5.C [在A、B、D中列举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地貌。

]6.D [背斜穹窿状构造具有支撑作用。

]7.B [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

]8.B 9.A [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 10.C [聚落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江南水乡,由于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 11.A 12.C [Ⅱ区域也存在河流的搬运作用;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水在平直河道中运动时向右偏,因此右侧河道水流速度快;“U”型河谷见于河流下游,河流切割作用弱。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双汛”;径流量的大小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内的降水量、地下水、湖泊或冰雪融水量有关。

]13.C [a处地貌是长江三峡,是流水下蚀作用的结果。

]14.D [路南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

]15.B 16.B 17.B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

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位于沉积岩之中。

]18.C [③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且③河段转运量比②处大。

同时,河流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

]19.D 20.A [从图中断层组合中岩体的升降运动方向可以判断为断块山。

只有庐山为断块山,其他均为褶皱山。

]21.(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22.(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2)印度洋亚欧太平洋美洲非洲(3)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不断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缓慢北移。

(4)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解析块的分布;②图示地区外力作用下主要地貌类型;③青藏高原人口、聚落分布在谷地的原因。

23.(1)黄河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流域内用水量增多使得下游河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可调水调沙。

(3)由北向东北、向东移动地转偏向力,使河水右偏解析由经纬网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得出为黄河三角洲,结合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相关答案。

24.(1)修建南昆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是: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如地震、泥石流、滑坡、溶洞塌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