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畸变的观察
染色体畸变描述方法
染色体畸变描述方法
染色体畸变描述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的方法。
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的基因序列或结构发生了改变,通常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转座和数目异常等。
以下是常用的染色体畸变描述方法:
1. 基于带状染色体图像的方法:通过对细胞核分裂图像或核型分析图像进行染色体分析,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并进行描述和记录。
常用的图像分析软件有Cytovision、Spectralware等。
2. 基于PCR分析的方法: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或染色体片段,然后进行电泳分析,观察DNA条带的大小和形状,从而判断染色体是否发生了缺失、重复等畸变。
3. 基于FISH分析的方法:FISH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探针对染色体进行定位和检测的技术,可以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变化。
通过对细胞核进行FISH染色后,观察荧光信号的位置和数量,从而确定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范围。
4. 基于微阵列分析的方法:微阵列分析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通过对染色体DNA进行微阵列分析,可以检测染色体的拷贝数变异和结构变异。
5. 基于基因测序的方法:通过对染色体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可以得到染色体的完整基因组序列信息。
通过比对测序结果与正常染色体序列的差异,可以确定染色体是否发生了结构或数目异常。
以上是常见的染色体畸变描述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互补地进行染色体畸变的分析和描述,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染色体畸变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2.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3.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此物种的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等阶段,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对应学生用书P691.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①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缺失”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突变缺失的是碱基对,缺失后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后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2.如何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示: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则观察不到。
3.交叉互换和易位有什么区别?提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特别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观察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观察摘要:目的探讨X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以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方法:选择363名介入放射科医生作为研究成员,435名未接触过电离辐射的健康从业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培养、检测和分析。
结果:介入放疗组总淋巴细胞偏差率(0.11%±0.373%)明显高于对照组(0.02%±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0,P<0.01);无线粒体中心体(0.04%±0.199%)和中心体(0.06%±0.234%)显着高于对照组(0.01%±0.107%)和(0.00%±0.068),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3),4.529,均P<0.01);微核率(0.78±0.996)与对照组(0.65±0.853‰)也有显着差异(t=2.000,P<0.05)。
不同年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着丝粒率、二倍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20a工作年龄组微核率与其他组有显着差异(P<0.01)。
干预组与普通放射组(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相比,总染色体畸变率和二倍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干预组(0.10%±0.29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组(0.06%±0.312%)、放射治疗组(0.03%±0.170)和工业应用组(0.04%±0.189%)。
(P<0.01);干预组二倍体检出率(0.06%±0.234%)显着高于放射诊断组(0.03%±0.239%)和放疗组(0.01%±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染色体畸变分析
五、操作步骤
1. 注射秋水仙素 2. 骨髓细胞的制备 3. 低渗 4. 固定 5. 制片 6. 干燥 7. 染色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染毒与取样时间 一般染毒一次或多次,多次更为合理。
具有这种能力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潜在性的远期危害。
三、器材与试剂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
具有这种能力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潜在性的远期危害。 染色体畸变分析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
染色体畸变分析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阳性结果的判定: 每只小鼠分析100个骨髓细胞。 实验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实 验组的畸变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则 可认为该受试物对小鼠骨髓细胞有致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染色体畸变分析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任锐
复 习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化学毒物致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
碱基置换 移码突变
转换 颠换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改变
遗传学终点: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复习
基因突变
Ames实验
染色体畸变
微核实验 染色体畸变分析
染色体组畸变 染色体畸变分析
DNA原始损伤 分子生物学方法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一、目的
评价染色体受损的实验室方法
评价染色体受损的实验室方法引言:染色体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对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染色体受到外界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损伤和突变是常见的现象。
为了评价染色体受损的程度和类型,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实验室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以评价染色体受损的实验室方法为主题。
一、染色体断裂实验染色体断裂是染色体受损的一种常见形式。
为了评估染色体断裂的程度和位置,科学家们开发了染色体断裂实验。
该实验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给细胞暴露于辐射或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诱导染色体断裂。
随后,利用染色体制备技术,如血涂片或细胞悬液制片等方法,观察染色体断裂的频率和形态。
通过计数和分析断裂的染色体数量和位置,可以评价染色体受损的程度和类型。
二、染色体畸变实验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的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
为了评价染色体畸变的程度和类型,科学家们利用多种技术开展染色体畸变实验。
其中,核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染色体制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对染色体进行形态和结构分析。
此外,还可以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对染色体特定区域进行探针检测,以评估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程度。
三、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重要过程,染色体受损会影响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
为了评价染色体受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科学家们开发了细胞周期检测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核分裂素(BrdU)染色法。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检测细胞DNA含量,评估细胞在不同周期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细胞周期的受损程度。
而BrdU染色法则可以用于检测细胞DNA合成的活跃性,从而评估染色体受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四、基因表达分析染色体受损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为了评价染色体受损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科学家们开展了基因表达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实时定量PCR和基因芯片技术。
实时定量PCR可以定量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评估染色体受损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染色体畸变
5)生产用青霉素高产菌株;6)无子西瓜;7)流感病毒变种
8)偶然获得的维生素B缺陷型大肠杆菌 9)人类21三体综合征 10)用赤霉素处理所得到的高茎豌豆
问题:1.以上变异类型中与1)原理相同的有—10—,它们的变异不 可——遗传,其变异类型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特点是遗传物质并 未改变。 2.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有2、6、9;属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的 有—4;属于DNA重组技术而导致的变异类型是3;属于自然突变的 有——7、8;属于人工诱变的有5;
多倍体植株的成因和特点
特点:植株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较大,有机 物含量高,细胞大,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的比较
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的比较
多倍体产生: 1.主要原因: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是细胞受到外界环 境条件(如低温、秋水仙素处理)或内部 因素的干扰,纺锤体形成受破坏,着丝粒 会分裂,但是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 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就形 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果 蝇 体 细 胞 染 色 体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什么? 2、果蝇体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 色体? 3、请画出雄果蝇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构成情况?
4.如果将果蝇的配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 称为染色体组,那么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中有几条染色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个 染色体组?
资料一:
在棉、水稻、咖啡、甜菜、大麦、
大麻、可可、油菜、西红柿、芦笋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麦等作物中,都发现过自发产生的
单倍体,基本性状虽然和二倍体相同, 但一般比较小,而且比较纤弱。
难点5:染色体组数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 关系。 判断几倍体时的两步曲: 1.从生物发育的起点来判断可以区分开单倍体或是二倍 体
毒理学实验之染色体畸形实验
醋酸=3:1,临用前配制)、姬姆萨染液
实验设计
细胞株 :HELF细胞 受试样品:固体样品、液体样品 剂量:取3 个剂量组,覆盖两个10倍稀释系 列,在预试验中确定细胞的毒性和溶解度 对照组:不存在活化系统时,甲磺酸甲酯 存在活化系统时,苯并(a)芘
操作步骤
1. 细胞培养与染毒 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CO2培养箱内培养 加入受试物,根据细胞周期处理2-6小时 收获前2-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异常
Normal human Karyotype:46,XY
目的与原理
通过检测受试样品诱发体外培养的哺乳动 物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能力,从而评价受试 样品的致突变性及其强度
器材与试剂
器材:培养皿、离心管、滴管、载玻片、 离心机、显微镜
试剂:培养液、0.04%秋水仙素、
0.075mol/L氯化钾溶液、固定液(甲醇:冰
2. 收获细胞与制片
(1) 消化:胰蛋白酶200μl消化细胞,待细胞脱落 后,加入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1ml终止消化,离 心5-7分钟,弃去上清 (2)低渗:KCl溶液3.5ml,混匀,37℃ 7分钟, 1ml固定液,离心5分钟,弃上清 (3)固定:加3.5ml固定液,混匀后固定7分钟,弃 上清,同法再固定一次 (4)制片:加入数滴新鲜固定液,混匀滴片,自然 干燥。姬姆萨染色15分钟。
3.阅片
选100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象,在显微镜 油镜下读片 记录每一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对于畸变 细胞还应记录畸变类型。主要观察项目: 染色体数目改变:非整倍体、多倍体 染色体结构改变:裂隙、断裂、微小体等
注意事项
低渗是本实验的关键,控制好低渗时间, 做出分散良好的染色体标本,关系到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染色体畸变实验
实验十染色体畸变试验可用末梢血淋巴细胞,或人和哺乳动物体细胞系作为材料,常用的体细胞系有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V79和CHL),人胚肺2倍体成纤维细胞等。
这里介绍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对象的染色体畸变的试验方法。
1.实验原理外周血中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细胞增殖周期的G1期或G0期(不同于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一般条件下是不会再分裂的。
当在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PHA,在37℃下,经52~72h 的培养,淋巴细胞开始转化,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此时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良好的中期染色体分裂相。
电离辐射,化学有害物质作用于机体或体外细胞,均可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且与剂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因此,染色体畸变已用于电力辐射事故的生物计量估算。
2.方法与步骤(1)试剂①RPMI-1640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
②肝素:每支含肝素12500U,使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00U/ml,4℃冰箱内保存备用。
③秋水仙素:配成40ug/ml浓度。
称取秋水仙素4mg,溶解于100ml 0.85%Nacl 溶液中,经6号细菌漏斗过滤,4℃冰箱内保存。
使用时吸取0.05或0.1ml加入到5ml细胞培养物中,其终浓度为0.4~0.8ug/ml。
④双抗: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l。
⑤PHA:PHA为冰干注射剂(广州生产)每支10mg,使用时用2ml生理盐水溶解。
⑥KCl低渗液:KCl 1.88g,双蒸水1000ml使之溶解,其浓度为0.025M.⑦冰醋酸甲醇固定液:冰醋酸1份,甲醇3份,混合而成。
(2)细胞培养常规细胞培养。
(3)受试物的处理实验分组:至少设立五个组,即阳性对照、阴性(溶剂)对照及三个剂量组。
最高剂量和最低剂量之间相差10倍,中间再设一个剂量,阳性对照物为已知的染色体断裂剂,如丝裂霉素C(MMC),剂量为0.02μg/ml;黄曲霉素毒素B1,浓度为10-6M等。
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
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在形态、结构或数量上出现异常的现象。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量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倒位、染色体环以及染色体易位等;染色体数量异常包括染色体多数、染色体少数以及无性染色体异常等。
染色体畸变是一种重要的遗传疾病,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殖能力均有不良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遗传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
首先,进行家系调查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家庭内染色体畸变的发生情况,可以确定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模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等。
此外,还可以确定染色体畸变的发生频率和风险。
家系调查可以通过采集家族成员的血样或唾液中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的测定,从而得出结论。
其次,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将PCR技术与 Southern blotting 技术相结合,可以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
此外,离子层析等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
另外,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还可以通过基因组学方法进行。
例如,可以应用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对染色体畸变进行研究。
通过测序分析,可以确定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具体变异位点,从而揭示染色体畸变的致病机制。
此外,通过比较群体间的基因组差异,可以找到与染色体畸变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
除了上述的遗传分析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
例如,通过核型分析,可以对染色体数量异常进行检测。
核型分析是一种通过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制备来检测染色体数量异常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应用肿瘤遗传学技术对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揭示染色体畸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家系调查、分子遗传学技术、基因组学方法和其他一些方法进行。
上海市长宁区536例脐带血染色体畸变观察
男婴 26 , 8 例 女婴 20 , 5 例 男女之 比为 111 .:。检出染色体异 常核 型 1 种 4 例 , 6 2 为受检 ^ 数的 78 .%。其中 2 三体综合征 5 1 例, 为受 检人 数 09 .%。Ki ft 综 合 征 1 , le lr n ee 例 占受 检人 数 0 1%。罗伯逊易位 2 , . 9 例 占受检人数 03 %。9 .7 r 号染色体臂间 倒位 4 , 例 占受检人数 O7 %。Y染色体的异态性 1 例 , . 5 3 占受检 人数 24 .%。D G组短臂增加 5例 , 、 占受检人数 O9%。以及额 . 3
eD ) , S是最常见的一种严重
‘ .Y z r } X , a 其父核型 为 4 ,Y,一, 型和智力正 常。因 6 n 6x n 袁 此异常核型由其父所传致 , 额外小染色体 , 又称超级染色体或 B 染色体 , 是指一类多余正常染色体 数 目(n 的小 中位着 丝粒染 2)
色体 , 大小接 近于 G组染 色体 , 染证实其两侧都有核仁形成 , 银
的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性疾病 , 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不可逆的智 力障碍, 存活者生活基本不能 自理。该病的发生是 由于精卵细 胞在形成过程中 2 号染 色体不分离所造成 的。群体发生率为 1 160 /o 。先天愚型与其他常见的遗传病不 同, /0 ~18 ̄ 该病病因
不明 , 无明显 家族 史, 发生率有较大的随机性 , 很难 明确产前诊
说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染色体结构畸变是指染色体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异常的现象,一般分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和染色体结构异常两种类型。
在进行染色体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时,描述染色体结构畸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了解染色体异常的具体情况和类型。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一、观察染色体形态1. 采用显微镜观察采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在染色体分析过程中,可以将受检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使用不同的染色技术如吉姆萨染色、G显带染色等,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形状、着丝点位置等,从而描述染色体结构的畸变情况。
2.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观察除了常规的显微镜观察外,还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染色体结构的描述。
比如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上特定基因或序列的位置,从而发现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等结构异常。
二、形态描述1. 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形态描述对于染色体数目畸变,可以直接描述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比如正常人的细胞核中应该含有46条染色体(23对),而某些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47条或45条染色体,此时可以描述为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2.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形态描述对于染色体结构异常,可以描述染色体的断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情况。
比如可以描述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发生缺失或重复,或者染色体上发生了断裂并产生了倒位、易位等结构异常。
三、临床表现描述描述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方法还可以从临床表现方面入手。
可以描述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常常具有特征性的面部外貌、智力障碍等表现,此时可以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染色体结构畸变通联起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四、病理学描述在疾病的病理学描述中,也需要详细描述患者染色体的结构畸变情况。
比如在肿瘤的研究中,常常会发现染色体的断裂、缺失、易位等结构异常,通过病理学描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染色体结构畸变与肿瘤的关系。
染色体畸变实验步骤
染色体畸变实验步骤
染色体畸变实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筛选实验材料:选择稳定的、易于培养的细胞株或实验动物,以进行后续实验。
2.构建染色体畸变模型:
化学物质处理:选择合适的染色体分离剂,按照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处理,观察染色体在各个处理条件下的变化。
基因突变:选择目标基因进行突变,可以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实现基因的特定编辑。
3.染色体畸变的检测与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采集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并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FISH技术:通过探针与靶DNA结合后的荧光信号观察,检测染色体上的具体变化情况。
PCR技术:通过PCR扩增和鉴定、测序等方法,检测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的变异或突变。
请注意,这些步骤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目标有所不同。
在进行染色体畸变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发生情况观察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职业接触电离辐射人群,主要指两部分,一是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者,二是工业探伤者[1]。
现如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被广泛用于电离辐射领域,旨在掌握相关人员的身体状态[2]。
本文为了探讨观察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发生情况,对2017年9月-2018年7月选取的放射工作人员118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9月-2018年7月选取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工作人员118名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不接触放射线的健康者74名作为对照组。
所有人员均不吸烟、不饮酒,无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
研究组男67例,女51例,年龄20~56岁,平均(36.94±6.14)岁;放射工龄2~29年,平均(13.49±1.38)年。
对照组男39例,女35例,年龄20~58岁,平均(37.54±5.1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每一对象取肝素抗凝静脉血0.3mL,添加至混合培养液4mL中,在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24h后,添加0.05mg/L秋水仙素,继续培养到52h。
常规制片,Giemsa染色,观察染色体为(46±1)且长度适中、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细胞,详细记录染色体型畸变的非稳定性畸变情况,如着丝粒环(r)、双着丝粒立体(dic)、无着丝粒断片(ace)等,同时,记录大片断的易位(t)等稳定性畸变。
②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制备:采取微量全血培养法,除了培养时间设定72h、不加秋水仙碱,其余操作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的培养一致。
制片时,加入低渗液后,立即进行预固定,促使细胞膨胀,保持胞浆完整。
滴片时,在常温或者冰冷条件下,细胞悬液滴在浸泡过的洁净玻片上,再进行Giemsa染色。
每一例对象观察转化的淋巴细胞各1000个,用微核细胞率及微核率表示结果。
实验二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实验二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了解动物体内染毒及染色体畸变类型。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畸变的产生与微核的形成原理相同,观察终点不同,染色体畸变只能在细胞分裂的中期相进行观察和分析。
为收集足够的中期相细胞,在收获细胞前,用秋水仙碱或乙酰甲基秋水仙碱处理,以阻断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分裂间期和前期的细胞停留在中期相。
细胞通过低渗,使染色体均匀散开,然后固定、染色,可在油镜下观察。
三、器材与试剂1、器材小剪刀、镊子、10ml离心管、滴管、载玻片、离心机、水浴箱、生物显微镜(100物镜)、注射器(5ml)2、试剂500mg/L秋水仙素,0.75mol/L KCl液;固定液甲醇3份冰醋酸1份混匀,临用时配;姬姆萨(Giemsa)储备液取Giemsa染料lg,逐渐加入少许甘油在研钵中研细溶解,共加入甘油60ml混匀。
于60℃水浴中保温2h,冷却后再加66ml甲醇混匀,于室温中静置1~2周,过滤置棕色瓶保存备用;pH6.8磷酸盐缓冲液:取甲液49.5m1,乙液50.5ml混匀即可。
甲液1/15mo1/L Na2HPO4:称取Na2HPO49.4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乙液1/15mo1/L KH2PO4称取KH2PO49.07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若Na2HPO4或KH2PO4含有结晶水,应重新计算称取量;环磷酰胺或丝裂霉素C;PBS Na2HPO4 1.15g、NaH2PO40.2g、KCl0.2g、NaCl8.0g 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四、实验设计1、动物一般选用成年大、小鼠,每组6~10只,最好雌雄各半。
2、染毒与取样时间一般染毒一次或多次,多次更为合理。
研究证明即使损伤的细胞不会积累,化学物质也需在靶器官蓄积至一定的浓度才有诱变作用。
一般在未次染毒后24h 处死动物,收获细胞。
3、剂量选择最高剂量应达最大耐受剂量或毒物的30%~80%LD50剂量,低毒物质应以最大给药量或大于人使用剂量的50~100倍。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年度总结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年度总结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和遗传稳定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以下是我们对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的年度总结。
首先,我们针对不同的生物样本进行了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
我们使用了多种细胞类型,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细胞,以评估它们的遗传稳定性。
通过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我们能够观察到细胞中可能存在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错位、断裂等。
这些结果对于研究细胞的遗传变异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也对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实验条件、染色体染色技术和显微镜观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我们发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中,实验前的细胞处理和标记步骤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巨大。
因此,我们对实验流程进行了细致的优化,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大量的细胞样本,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我们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和暴露物质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增加,进一步暗示了它们与疾病的关联性。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不同年龄、性别和遗传背景的个体在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频率上存在差异,这对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和疾病风险的预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它能够评估个体的遗传稳定性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通过过去一年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对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的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将为未来染色体遗传学、毒理学和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我们将继续努力优化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探索其在健康评估和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三 植物染色体畸变的观察
* 孚尔根染色法的优点是制片清洁,染色体清晰, 组织软化好,易于压片。其缺点是,染色体较软, 容易缠绕,不易分散,在加强前处理使染色体缩短 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细胞微核测试原理
• 微核(micronuclei, MCN) 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 一种异常结构,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物的 作用而产生的不可逆遗传损伤。 •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断 片产生的,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 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末期被两个子 细胞核所排斥便形成第三个核块。即在间期细胞 形成时,核附近出现的一到几个很小的圆形结构, 直径大约是主核1/3以下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 形,这就是微核(micronucleus) • 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 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 方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7、统计计算
微核千分率:MCN‰=(观察到的微核细胞 数/观察的细胞总数)×1000‰ 染色体畸变率:CAF﹪=(染色体畸变细胞数 /分裂期的染色体细胞数)×100﹪
五、实验结果
1. 染色体记数,区分染色体加倍和未加倍的 细胞; 2. 绘出所观察到的多倍体细胞的显微观察图; 3. 总结说明秋水仙素诱导洋葱根尖多倍体的 最佳浓度和时间。 4. 绘制细胞微核实物图; 5. 每个根尖统计1000个细胞,计算每一处理 (3个根尖)的平均微核千分率。
实验三 植物染色体畸变观察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类型:设计性 每组人数: 4 人/组 实验内容:本实验分2部分进行 1.学生自行设计处理方案,用秋水仙素诱发植物 产生多倍体; 2.通过取材、固定、解离、孚尔根染色法制片、 镜检观察; 3. 找出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确定诱发成功的细胞, 观察加倍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4.学生自行设计处理方案,用化学药剂或特定污 染物处理洋葱或蚕豆根尖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 裂时染色体畸变(微核、粘连、聚结、断裂等)。
实验五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可编辑ppt
3
仪器和器械
生物显微镜、离心机、解剖剪、眼科镊 子、注射器、灌胃针头、小平皿、离心 管、吸管、滴管、试管架、载玻片、玻 璃染色缸、擦镜纸等。
试剂
姬姆萨(Giemsa)染液
Giemsa染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8 g
甲醇
375 ml
甘油
125 ml
配制:将Giemsa染料和少量甲醇于乳钵里仔
细研磨,再加入甲醇至375 ml,待完全溶解后,
若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但无剂量—反应关系,则 须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能重复者可确定为阳性。
小白鼠的染色体分裂相(2n=40)
可编辑ppt
18
小白鼠的染色体
可编辑ppt
19
试验设计
实验动物 7~12周龄健康雄性小鼠,每组保 证至少5只存活
剂量分组 – 阴性对照组 溶剂 – 阳性对照组 丝裂霉素C 1.5~2mg/kg 腹 腔 注 射 一 次 ; 或 环 磷 酰 胺 40mg/kg , 腹腔注射,1次/d,连续5天。
试验设计
-剂量组 高剂量 根据急性LD50,选用使动物轻 微中毒,体重略有下降,不引 起动物死亡的剂量 按等比级数2向下设置中、低剂量组
时现配, 400ml;
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12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1.81 g (磷酸氢二钠: 4.74g) 磷酸二氢钾(KH2PO4)4.50 g 加蒸馏水至 1000 ml
Giemsa应用液: 取1份Giemsa染液与9份1/15mol/L 磷酸盐缓冲 液混合而成,临用时配制。
5、软化 吸净固定液,加60%冰醋酸2mL, 滴管吹打至不透光,立即加入4mL固定液, 用滴管打匀,移入离心管,以1 000r/ min离 心1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畸变的观察
日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10.0
【实验目的】
1.掌握人体正常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特征
2.熟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步骤
3.了解畸变染色体的类型
【实验原理】
染色体畸变是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异常的改变,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两种类型。
多数非整倍体产生的原因是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或受精卵早起卵裂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或染色体丢失所致。
染色体结构畸变发生的基础是染色体在化学、物理或生物等致畸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断裂,断裂未在原位重接,因而造成染色体结构畸变或染色体重排,主要形式包括缺失、易位、重复和倒位等。
凡是能够引起染色体断裂的物质称为断裂剂,断裂对染色体的毒理效应因作用时间不同而导致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若断裂剂作用于DNA复制之前,会导致染色体断裂;若断裂剂作用于DNA复制之后,将导致染色体单体断裂。
电离辐射在细胞周期的任何时期都可以诱发DNA双链断裂。
紫外线只能诱发DNA单链断裂。
大多数化学断裂剂都属于拟紫外线断裂及,即只能诱发DNA单链断裂。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
染色单体畸变:是指仅涉及染色体内一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环状染色体: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端,那么断裂下来的两个断片彼此可以粘合成一个,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粘合形成环状染色体。
超二倍体:超二倍体是指除正常染色体组以外,还有一条或几条额外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细胞或个体。
亚二倍体: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或数条时,称超亚二倍体。
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的臂出现裂开,大于臂的宽度称为断裂,是各类结构畸变的
始因。
微小体:指畸变染色体脱离的圆点状短片。
双着丝粒染色体:若染色体的两条臂于同一水平断裂,断片丢失,而两臂的断端相互愈合,继而着丝粒纵裂并自身复制,称为双着丝粒染色体。
【实验内容】(通过比较,理解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畸变、染色体断裂、微小体、双着丝染色体、环状染色体、超二倍体、亚二倍体等概念)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观察:1、染色体畸变:指在某一条染色体两条单体上同时发生的畸变。
将标本片正面朝上,放在低倍镜下进行初步观察,了解细胞分裂大致分布情况,将染色较好的细胞群选放在视野中央,转换为高倍镜,选择染色体分布较好的分裂象,转换油镜,针对以下几种主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仔细观察。
染色体断裂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同一座位上因染色体损伤而断裂,其断裂的长度大于染色单体的宽度,称为断裂。
断裂后的片段离开原位称为断片。
微小体若染色体断片小于染色单体的宽度称为微小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具有两个着丝粒的染色体。
2、染色单体畸变:指在某一染色体的一条单体上发生的畸变。
染色单体断裂是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上发生的清楚的横向断裂。
染色单体的缺失指某一染色单体的某一区带因断裂而发生的缺失。
3、环状染色体:当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后,含有着丝粒节段的长、短臂相接而形成环状染色体。
一、镜下观察取一张正常男性体细胞染色体G显带标本片,在显微镜(油镜)下进行观察。
二、G显带核型分析:
1.计数,每人取G显带图片1张,首先进行计数;
2.配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相同,带型一样;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等带型各异,根据这个原理,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有无和G 显带带型等特征将46条染色体配成23对。
三、通过比较,理解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畸变、染色体断裂、微小体、双着丝染色体、环状染色体、超二倍体、亚二倍体等概念。
【实验结果与讨论】(注明数目畸变A、B片染色体数目,绘制光镜下两种以上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形态特征,并注解)
A片染色体数目为:___47______________
B片染色体数目为:___45______________
染色体结构畸变画图区
写出下列图片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并在图中标出
染色体断裂
环状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畸变45条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
微小体
【评语】
第一个你可以标为亚二倍体,第三个应该为四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