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冯延巳《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①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②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③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④

【注释】

①蛮蕉:南方的芭蕉。蛮,古代对我国南方民族的统称。风半裂:指芭蕉叶被秋风吹裂。汉郭宪《洞冥记》:“裂叶风,八月风也。”(《岁时广记》三引)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② 蛬(qiong穷):同“蛩”,蟋蟀。丁香结:丁香含苞不吐。古人常借丁香结象征愁思郁结。③塞管:即“羌管”,乐器名。呜咽:悲泣声。④历历:分明可数。

【译文】

秋风萧瑟,吹裂了芭蕉叶,池塘零乱,秋雨把稀疏的荷花打折。在台阶边芳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寂然而止。此时我的万般愁绪就象丁香含苞那样郁结难伸。回首远望西南天际的皎皎晚月,孤雁飞来,塞外羌笛悲泣呜咽。历历在目的前欢旧事,到那里去诉说;重重的万里关山,何日才能没有痛苦的离别!

【集评】

清·陈秋帆:“玩味其意,多凭吊凄绝之慨。”(《阳春集笺》)

【赏析】

此为伤景悼怀之作。上片,写面对凄清悲凉的秋景而愁肠郁结。下片,因见“晚月”、“孤雁”,闻听塞管鸣咽,感发无限的生离死恨。联系到南唐讨楚湘,伐桂林、戍益阳,民声怨腾,此词或是对现实有感而发。通篇以景物烘托人情,情景契合,文字疏隽。“历历”二句以情作结,正与“愁肠”句相应,哀婉凄绝。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译文及鉴赏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译文及鉴赏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译文及鉴赏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是由冯延巳所创作的,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一作:悠悠)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译文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注释

行云:宋玉《高唐赋序》记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多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不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扰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冯延已《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言不觉春将暮也。”

百草二句:清谭献《复堂词话》:“行云、百草、千花、香车、双燕,必有所托。”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谭献《蝶恋花》词:“连理枝头侬与汝,干花百草从渠许。”以连理枝头与千花百草对举,正可与此对看。

泪眼二句:陈廷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双燕’二语映首章。”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鉴赏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鹊踏枝》(冯延巳)原文及翻译

《鹊踏枝》(冯延巳)原文及翻译

《鹊踏枝》(冯延巳)原文及翻译

鹊踏枝冯延巳系列:婉约诗词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注释1闲情:闲愁。实际指爱情、相思。2病酒:饮酒过量,醉酒。3青芜:丛生的青草。赏析这首《鹊踏枝》,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这首词并不著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及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注释

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鹊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河畔:河边,岸边。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为五代词人冯延巳最为著名的词作,作者以细腻、敏锐的笔触,描写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写尽了一个“愁”字,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注释

①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调名即《蝶恋花》。

②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③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④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⑤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⑥青芜:青草。

⑦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⑧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作者简介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及鉴赏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及鉴赏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及鉴赏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及鉴赏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

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然而几天时间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注释

偎:紧靠着。

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

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一霎: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赏析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

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为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通过对闺情的描写,感叹春光易逝,寓含词人对南唐小朝廷国运颓危的无奈感叹之情。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及赏析篇1

原文: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译文

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然而几天时间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注释

偎:紧靠着。

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

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一霎: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

物。”

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赏析:

此词的题目是“清明”,用很多笔墨描写春景,仅末尾两句写情,然而,情寓于景,情重于景。先看一下前人对此词的评价。《词辨》谭献评:“金碧山水,一片空濛,此正周氏(周济)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满眼游丝兼落絮’是感,‘一霎清明雨’是境,‘浓睡觉来莺乱语’(《乐府雅词》、《花庵词选》“慵不”皆作“莺乱”)是人,‘惊残好梦无寻处’是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忧谗畏讥,思深意苦。”他们的评语,不是语焉不详,就是牵强附会。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译文

谁说愁绪被忘记了太久?每当初春降临,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每天都在花前饮酒,每次都是喝的昏沉烂醉,一点也不关心那镜里原本红润的面容,已经日益清瘦了。

河岸边青草翠绿,河岸上柳树成荫。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人回去后,树林中升起一弯新月。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注释

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赏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及赏析

原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繁茂枝头,梅花飘落千万片,落时犹多情,学着雪花随风转。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无限。

楼上清寒,寒山围四面,大雁过尽暮霭深深漫。半晌凭栏不见人,罗帕掩泪把他思量遍。

注释

鹊踏枝:即《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调曲。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用为词牌始于宋。双调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笙(shēng)歌:吹笙唱歌。容易:轻易。

征鸿:远行的大雁。征鸿过尽,昭示着节令的转换。

“暮山”句:远处近处,只有浓浓淡淡的烟霭装点着无边的暮色。

一晌:表示时间,有片刻多时二意。

鲛绡(jiāo xiāo):传说是南海鲛人所织之绡,这里指精美的手帕。掩(yǎn)泪:掩面而泣。

赏析:

上半阕开端“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仅只三句,便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缝缝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首句“梅落萦枝千万片”,颇似杜甫《曲江》诗

之“风飘万点正愁人”。然而杜甫在此七字之后所写的乃是杯且看欲尽花经眼”,是则在杜甫诗中的万点落花不过仍为看花之诗人所见的景物而已;可是正中在“梅落繁枝”七字之后,所写的则是“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是正中笔下的千万片落花已不仅只是诗人所见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陨落的多情生命之象喻了。而且以“千万片”来写此一生命之陨落,其意象乃是何等缤纷,又何等凄哀,既足可见陨落之无情,又足可见临终之缱绻,所以下面乃径承以“犹自多情”四字,直把千万片落花视为有情矣。至于下面的“学雪随风转”,则又颇似李后主词之“落梅如雪乱”。然而后主的“落梅如雪”,也不过只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物而已,是诗人所见落花之如雪也;可是正中之“学雪随风转”句,则是落花本身有意去学白雪随风之双转,其本身就表现着一种多情缱绻的意象,而不仅是写实的景物了。这里所写的不是感情之事迹,而表达的却是感情之境界。所以上三句虽是写景,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多情之生命陨落的意象。下面的`“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二句,才开始正面叙写人事,而又与前三句景物所表现之意象遥遥相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花之零落与人之分散,正是无常之人世之必然的下场,所以加上”容易”两个字,正如晏小山词所说的“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也。面对此易落易散的短哲无常之人世,则有情生命之哀伤愁苦当然乃是必然的了,所以落花既随风飘转,表现得如此缱绻多情,而诗人也在歌散酒醒之际添得无限哀愁矣。“昨夜笙歌”二句,虽是写的现实之人事,可是在前面“梅落繁枝”三句景物所表现之意象的衬托下,这二句便俨然也于现实人事外有着更深、更广的意蕴了。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译文|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是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寓含作者对南唐小朝廷国运颓危的无奈感叹之情。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原文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注释

①偎:紧靠着。

②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③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④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⑤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⑥ 一霎(sha):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⑦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赏析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之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与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冯延巳《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①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②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③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

【注释】

①韶光:美好的时光,此指春光。

②灵鹊语:古人以为喜鹊叫是吉兆,唐五代时亦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吉兆,故谓灵鹊报喜。” 青鸟:据汉班固《汉武故事》,青鸟为神话传说中的仙鸟,是西王母的使者。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③巫山路:典出宋玉《高唐赋》,赋中记楚王游云梦,望高唐宫观,言先王(怀王)梦中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辞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称男女幽会为巫山、高唐等,皆本此。

【译文】

这美好而又令人烦恼的时光能有多久?心悲神伤,眼看看春天又匆匆归去。墙头灵鹊叫只顾心里欢喜,却不知连探信的青鸟也是欺骗自己。心烦意乱如同杨柳千楼,梦中寻觅情人,但只见花飞水阔,哪能有巫山幽会?睁开眼来愁苦无处倾诉,不知心上人是否也象我一样相思?

【集评】

加拿大·叶嘉莹:“‘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三句,所写的虽然也是相思离别的情事,然而却也并不为某人某事所拘限,而能令读者兴起一种属于所有有情之人所同具的虽在隔绝失望之中而相思之情依旧此心难已的共感。”(《迦陵论词丛稿》)

【赏析】

此词以景衬情,即物起兴,短幅之中颇有曲折,用笔极富变化。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无浓脂厚粉气味,而且,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它能表达一种有情人之间的共感,包容着对人生某种综合性体验的更为丰美的意境。而这些,也正是唐五代小词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体现。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

《鹊踏枝·清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这首词描写了主人公在清明节前后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文: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1. 六曲阑干:曲折的栏杆。 2. 偎:紧靠着。 3. 黄金缕:指嫩黄色的柳条。 4. 钿筝:用金玉镶嵌装饰的筝。 5. 玉柱:指筝上用以系弦的柱。

6. 海燕:燕子的别称。

7. 游丝:飘荡着的蛛丝。

8. 落絮:飘落的柳絮。

9. 红杏:杏花。 10. 一霎:一会儿。 11. 浓睡:沉睡。 12. 莺乱语:黄莺乱叫。 13. 惊残:惊醒。

翻译:主人公依靠着曲折的栏杆,观赏着碧绿的树木。和风吹拂,轻柔地摆动着她的杨柳细枝,仿佛在舒展着黄金般的柳条。是谁将钿筝移到玉柱上,让那穿帘而过的燕子双双飞去?满眼都是飘荡的蛛丝和飘落的柳絮,在杏花盛开的时节,忽然降下了一场清明雨。沉睡醒来,黄莺在耳边乱叫,惊断了好梦却无处寻觅。

赏析: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前后的景色和主人公的感受。上阕通过描写阑干、绿树、杨柳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谁把钿筝移玉柱”一句,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筝声犹在耳边。下阕转而描写清明时节的雨景,“满眼游丝兼落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丝和

落絮交织的景象,给人以朦胧之感。“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短暂和无常。最后,“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被惊醒后的失落和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词的主题。整首词通过景与情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的“黄金缕”“海燕双飞”“游丝落絮”等意象,都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六曲阑干偎碧树”一句,通过拟人手法,将阑干与绿树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谁把钿筝移玉柱”一句,通过移筝的动作,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满眼游丝兼落絮”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整齐,增强了韵律美。此外,词中还运用了以景衬情、象征等手法,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总的来说,《鹊踏枝·清明》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①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②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归来,陌上相逢否?③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注释】

①行云:本指神女。见宋玉《高唐赋》。这里的行云,引申为行踪不定、冶游不归的男子,即词中抒情女主人公的丈夫。

②百草千花:这里以花草比喻妓女。寒食:节令名。《荆楚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武林旧事·祭扫》:“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悼念抱木焚身的介之推,规定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冷食,故称。居民都在这天出城祭扫坟墓和游春。

③陌上:路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

【译文】

几日不见,我那犹如行云的薄情郎不知又飘浮到何处,他忘了归来,也不想想,这青春就象大好春光一样即将过去。在那百草千花竞美斗妍的游春路上,他的香车究竟系在谁家的大树? 我倚楼怅望含泪自语,那归来的双燕,你在路上可曾遇见我的丈夫?我撩乱的春愁好似这蒙蒙柳絮,只恐在悠悠梦中也难寻到他的去处。

【集评】

清·谭献:“行云、百草千花、香车、双燕,必有所托。‘依依梦里无寻处’,呼应。”(《谭评《词辨》卷一)

清·张惠言:“忠爱缠绵,宛然《骚》、《辨》之义,延巳为人,专蔽嫉妒,又敢为大言,此词盖以排间异己者,其君之所以信而弗疑也。”(《词选》卷一)

清·陈廷焯:“正中《蝶恋花》,情词悱恻,可群可怨。‘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忠厚恻怛,蔼然动人。”(《白雨斋词话》卷一)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及译文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及译文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原文及译文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

谁说愁绪被忘记了太久?每当初春降临,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每天都在花前饮酒,每次都是喝的昏沉烂醉,一点也不关心那镜里原本红润的面容,已经日益清瘦了。

河岸边青草翠绿,河岸上柳树成荫。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人回去后,树林中升起一弯新月。

【注释】

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鹊踏枝冯延巳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冯延巳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冯延巳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是冯延巳的一首代表作,它以端庄脍炙人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一枝鹊从杨柳枝上挂篮篝、翩翩起舞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一枝惊人美妙的鹊,表达出离别和深情的主题,影响了后人。

全诗以鹊上枝开始,表现出一枝鹊上一枝杨柳枝上挂篮篝,两只鹊一枝结伴起舞,之后又表达出“不尽相思泪,朱颜辞容终衣”的离别之苦,最后又表达出“若教花枝把酒倾,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深情之意,终究要失去、无法长久地持久。诗中洋洋洒洒的比喻引出来的,是冯延巳内心深处的思绪:离别伤感及对爱的思念。

这首诗的内涵深刻,表达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思念和哀伤,彰显出一种思念、离别、惆怅、无奈和绝望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也是冯延巳当时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他把其情感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出来,以真实地反映当代社会的生活。

冯延巳的这首《鹊踏枝》,是以梦幻状的诗句表达出的一种唯美的文学意境,语言流畅,行文宽郁,全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令人难以忘怀。诗中纷繁的比喻及述说式的写作,充满了离别和思念之情,全诗以婉转流淌,荡气回肠,使人眼花缭乱,感受到一种模糊的思念和萦绕不去的伤悲之情,如冯延巳在诗中所写:“微凉风和暮月,好佳妙意犹难歇;把酒思乡,暗泣凄凉,昼夜不变。”

《鹊踏枝》的意境,可以用“特殊的别离”或“深刻的思念”来概括,它的意义在于,把婉转的文字和情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深情等情绪压缩在一角,在充满悲伤色彩的文字

中,表达出对爱的坚定、对思念的痛苦、对生活的希望以及对梦想的坚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冯延巳此诗的表达,不仅代表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让后世的读者在那离别之苦中,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抒情气息,而这种气息,就是冯延巳的诗情,把他的情怀传达给后人,以诗的形式,表达出他无尽的思念和挥之不去的痛苦。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译文] 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飘落——千片万片,它好像含情脉脉,有意地摹仿雪花随风飘转。

[出自] 冯延巳《鹊踏枝》

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注释:

楼上春山:指登楼了望四面春山。

暮景烟深浅:日暮之景色,烟雾因远近有浓淡之不同。

一晌:此处应指“多时”。

人不见:根据叶嘉莹先生释义,不是确指具体人,“是内心寂寞之中常如有所期待怀思的某种感情之境界”。

鲛绡:用以掩泪的绡巾。

译文1:

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飘落——千片万片,它好像含情脉脉,有意地摹仿雪花随风飘转。昨夜里的笙歌筵席,也像落花那样容易分散,酒醒之后顿感心中增添的哀愁无限。

登上高楼了望春山——四面峭壁耸立透袭春寒,一直望着远飞的鸿雁过尽,日暮景色远近烟雾有浓有淡。久久地独自凭栏眺远,内心怀思之人总也不见,手持绡巾掩泪,把多少往事和哀伤思量遍。

译文2:

千万片落梅多情缱绻,凋落之际,还学白雪随风飘转。昨夜笙歌多么易散,我酒醒之际更把哀愁添。

高楼凝望,春山四面多凄寒,大雁从我的眼帘中过尽,深深浅浅的暮烟给人以冥漠之感。久倚栏杆不见所欢,相思的泪水把珍美的巾

帕湿遍。

译文3:

站在高楼上,看那千万片梅花从树枝上落下,梅花啊,你本无情之物,为什么还仍然是那么独自多情,仿佛雪花一样随着轻风在空中飞舞。想起昨天晚上,宴席中歌舞飞扬,美好情景眨眼就烟消云散了,今天人散酒醒,更增加了无穷的愁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译文] 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飘落——千片万片,它好像含情脉脉,有意地摹仿雪花随风飘转。

[出自] 冯延巳《鹊踏枝》

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注释:

楼上春山:指登楼了望四面春山。

暮景烟深浅:日暮之景色,烟雾因远近有浓淡之不同。

一晌:此处应指“多时”。

人不见:根据叶嘉莹先生释义,不是确指具体人,“是内心寂寞之中常如有所期待怀思的某种感情之境界”。

鲛绡:用以掩泪的绡巾。

译文1:

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飘落——千片万片,它好像含情脉脉,有意地摹仿雪花随风飘转。昨夜里的笙歌筵席,也像落花那样容易分散,酒醒之后顿感心中增添的哀愁无限。

登上高楼了望春山——四面峭壁耸立透袭春寒,一直望着远飞的

鸿雁过尽,日暮景色远近烟雾有浓有淡。久久地独自凭栏眺远,内心怀思之人总也不见,手持绡巾掩泪,把多少往事和哀伤思量遍。

译文2:

千万片落梅多情缱绻,凋落之际,还学白雪随风飘转。昨夜笙歌多么易散,我酒醒之际更把哀愁添。

高楼凝望,春山四面多凄寒,大雁从我的眼帘中过尽,深深浅浅的暮烟给人以冥漠之感。久倚栏杆不见所欢,相思的泪水把珍美的巾帕湿遍。

译文3:

站在高楼上,看那千万片梅花从树枝上落下,梅花啊,你本无情之物,为什么还仍然是那么独自多情,仿佛雪花一样随着轻风在空中飞舞。想起昨天晚上,宴席中歌舞飞扬,美好情景眨眼就烟消云散了,今天人散酒醒,更增加了无穷的愁绪。

向远方望去,群山环绕,早春季节,四面吹来的清凉的寒风,大雁飞过,傍晚时光,远方泛起了或浓或淡的雾霭。从早到晚,我呆呆地站在这儿,依着栏杆,眺望那心中思念的人,然而始终看不见,心中愁肠百结,不禁潸然泪下,只能拿出手绢轻轻地擦拭。

赏析:

词的开端“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三句,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着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间千古共同的悲哀。接着“昨夜笙歌”二句,转写现实之人事,在前三句所

表现的意象衬托下,此二句也于现实人事之外有着更深更广的意蕴。

下片开端“楼上春山寒四面”,以悠闲之笔点缀出极富俊逸高远之景致。“楼上”已是高寒之所,再加以四面春山之寒峭,形象地显出词人孤寂凄寒之感。接着说“过尽征鸿”,写出凝望之久与瞻望之远,词人心中之怅惘哀伤,不言自现。然后承之以“暮景烟深浅”,写出了一片苍然之暮色,也映衬着人的哀愁心境。结尾二句“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说词人独自凭栏许久。“人不见”乃为内心寂寞之中经常有所期待怀思的某种感情境界,与前写的春山四面之凄寒和远近暮烟之冥漠相照应,进一步表现了心灵上的怅惘孤寂之感。“思量”且“遍”,可见其怀思之情的始终不解;“鲛绡掩泪”,可见其怀思之情的悲苦哀伤。全词所写乃是一种感情之境界,并未实写感情之事迹,充满了象喻之意味,结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幽微珍美的悲苦之情意。

冯正中写梅花的落就已经表现了他的特色。每个人写花落都不同的。李后主说“林花谢了春红”,简洁有力。可是冯正中说“梅落繁枝千万片”,多么曲折盘旋,沉痛悲哀。梅落还不够,“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正是冯正中用情的那种固执,那种在苦难悲哀走向灭亡之中都要挣扎的用情态度。所以饶宗颐说他是“开济老臣的怀抱”。

前面三句是写眼前的风景,“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是写昨天晚上的情事。而这情景之间彼此是有呼应的。良辰美景的“梅花”不能够常有,赏心乐事的“笙歌”也不能常有。今天面

对着梅落繁枝是我昨夜酒醒后的早晨之所见,所以学雪随风转的落花的飞舞,是他笙歌散去之后的惆怅哀伤的盘旋飞舞。“楼上春山寒四面”,如同上一首“独立小桥风满袖”。楼上是这么高,这么孤立,而且四面春山,表现出一种隔绝和寒冷的感觉。

“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鸿雁是传书的,我有所期待,可是过尽征鸿,没有一封我的书信到来,而这个时候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这是等候之中的'一种落空的感觉。在孤独寒冷之中,我所盼望的没有来,而四面一片迷茫。那种失望和西方的荒谬剧《等待戈多》传达的期待,盼望的落空是一样的。不过它们表达的形式不同,《等待戈多》完全是用没有意义的对话,你就觉得这么荒谬,枯燥和单调。可是中国词所写得怅惘哀伤,幽婉缠绵,你能感觉到情韵的绵长。

“一晌凭栏人不见”,我长久地在楼头伫立。这时间感觉还曾在哪里暗示出来呢?前半首说“梅落繁枝千万片”,那是早晨。“昨夜笙歌容易散”,昨夜刚刚过去。“过尽征鸿”在这四个字之中已经从早晨来到黄昏了,已经到了“暮景烟深浅”的时候。我长久地依靠在栏杆上,但我所盼望的那个人没有出现。但冯正中不放弃。后面接下来说“鲛绡掩泪思量遍”。鲛,传说海底有鲛人,可以织出绡,一种非常美丽柔软的材料。鲛人传说可以泣泪成珠。泪是这样悲哀,珠是这样美好。掩,是用手捺一捺,把眼泪拭干。温柔敦厚,诗教也。中国人一般不用那种决绝的痛哭哀号,流下泪来还用鲛绡把眼泪轻轻地擦去。但是,他放弃了吗?没有。“鲛绡掩泪”,还要千回百转“思

量遍”。

【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

1.冯延巳《蝶恋花》全词翻译赏析

2.冯延巳《蝶恋花》全词赏析

3.晏殊《鹊踏枝》翻译赏析

4.《渔父》全词翻译赏析

5.《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

6.《宫词》全诗翻译赏析

7.《惜分飞》全词翻译赏析

8.钗头凤全词翻译赏析

上文是关于冯延巳《鹊踏枝》全词翻译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