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练习
1,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在北京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和使用了。

2,炎帝以发明而著称,炎帝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的部落。

炎帝也被尊奉为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民间有“”的传说。

3,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植和的国家之一。

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犁地和耙地。

考古证据:①浙江河姆渡出土的,②陕西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粟和储存粟的,③甘肃嘉峪关出土的。

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种,占%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5,二十四节气歌:,,,。

写出一句农谚:。

6,“民以食为天”,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普遍使用。

考古证据: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出土的和。

7,全世界有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人使用筷子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

8,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是楚国人,楚国被灭,他毅然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

9,黄道婆生活距今七百年前,她改革了和。

从而提高了纺织的速度,进一步促进了棉花种植大面积的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10,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生产纺织品的国家。

中国的丝绸不仅是一种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国,意思就是。

考古证据:宋代王居正的《》,反映了宋代人用棉线织布制衣的生活情景。

11,远古的时侯,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

生活在北方的人则在地上挖穴,以避风寒。

渐渐的,人们生活在地上搭建。

12,用将木块咬合在一起的方法,既结实又美观,这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13,建筑是凝固的,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时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

14,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做出了最初的和,创造出了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是用江苏宜兴(陶都)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天不变质。

15,中国的瓷器以神奇的、独特的,浓郁的,享誉世界,CHINA是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

六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和,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

中国的陶器通过“”源源不断的传到欧洲,倾倒了欧洲人。

考古证据:①、青花楼阁圆盘,②、五彩镂空凤纹瓶,③、白瓷双腹龙柄传瓶,④、哥窑开片瓷碗。

16,瓷都――,以生产瓷器而著称,景德镇生产瓷器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制瓷历史了。

陶都――,自古就以生产陶器而闻名,它的制陶历史可以追塑到5千年前,宜兴的陶器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流,尤以闻名天下。

17,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发明了。

考古证据:①、1976年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是盛放粮食的器皿,内底有32铭文,它记载了距今三千年前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击败的史实。

②、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

③、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了一柄青铜剑,这把剑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可是拨剑出鞘,仍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据考证这柄剑就是越王勾践的剑,现人称为“”,④、是祭器
又是食器,是权力和威势的象征。

18,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或上的文字,叫甲古文。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中演变而来的,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又的方块字的特点。

19,创造出了文字,在没有文字以前,我们的祖先是靠、、等方法记事。

20,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最简短,联合国用五种文字印刷同一文件,用写的文件,装订出来的文本最薄,在相同的时间内阅读比阅读其他文字所获得的信息最要多。

21,古人曾把字刻在甲骨上,铸在铜器上,用来记事种交流,在生产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削薄的竹片、木片可以用来写字,与好后,用绳子或牛皮条把一片按顺序编起来,成为“”,这是我国的书。

除了册简以外,我们的祖先还曾经把字写在“”上,存放时把它卷起来,成为一卷书,这就是“”。

22,一千八百多年前,改进了造纸术。

发明了活字印刷,
2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24,连线:
神农氏
炎帝陶瓷路
屈原造纸术
黄道婆端午节
郑和神农尝百草
仓颉纺织机械与纺织技术
蔡伦活字印刷
毕昇造字
25.,连线:
江河姆渡出土粟
陕西半坡遗址中出土稻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编钟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县出土越王剑
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出土石棒
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出土牛犁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答案
1,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炎帝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

炎帝也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神农氏”,民间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3,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稻了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考古证据:①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稻,②陕西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粟和储存粟的陶罐,③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

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写出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6,“民以食为天”,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考古证据: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出土的石棒和石磨。

7,全世界有15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人使用筷子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

8,屈原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是楚国人,楚国被灭,他毅然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

9,黄道婆生活距今七百年前,她改革了纺棉机械和纺织技术。

从而提高了纺织的速度,进一步促进了棉花种植大面积的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10,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纺织品的国家。

中国的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赛里丝”国,意思就是产丝之国。

考古证据:宋代王居正的《纺车图》,反映了宋代人用棉线织布制衣的生活情景。

11,远古的时侯,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构木为巢”,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有巢氏”。

生活在北方的人则在地上挖穴,以避风寒。

渐渐的,人们生活在地上搭建房子。

12,用斗拱将木块咬合在一起的方法,既结实又美观,这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13,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时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14,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做出了最初的陶盆和陶罐,创造出了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祡砂壶是用江苏宜兴(陶都)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15,中国的瓷器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CHINA是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瓷器”。

六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陶器和丝绸,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陶瓷路”。

中国的陶器通过“陶瓷路”源源不断的传到欧洲,倾倒了欧洲人。

考古证据:①、清代青花楼阁圆盘,②、明代五彩镂空凤纹瓶,③、隋代白瓷双腹龙柄传瓶,④、宋代哥窑开片瓷碗。

16,瓷都――景德镇,以生产瓷器而著称,景德镇生产瓷器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制瓷历史了。

陶都――宜兴,自古就以生产陶器而闻名,它的制陶历史可以追塑到5千年前,宜兴的陶器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流,尤以紫砂壶闻名天下。

17,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发明了青铜器。

考古证据:①、1976年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利簋,是盛放粮食的器皿,利簋内底有32铭文,它记载了距今三千年前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击败商王军队的史实。

②、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③、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了一柄青铜剑,这把剑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可是拨剑出鞘,仍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据考证这柄剑就是越王勾践的剑,现人称为“越王剑”,④、鼎是祭器又是食器,是权力和威势的象征。

18,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古文。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中演变而来的,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拼音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的特点。

19,仓颉创造出了文字,在没有文字以前,我们的祖先是靠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等方法记事。

20,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联合国用五种文字印刷同一文件,用汉字写的文件,装订出来的文本最薄,在相同的时间内阅读中文比阅读其他文字所获得的信息最要多。

21,古人曾把字刻在甲骨上,铸在铜器上,用来记事种交流,在生产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削薄的竹片、木片可以用来写字,与好后,用绳子或牛皮条把一片片简按顺序编起来,成为“册简”,这是我国最早的书。

除了册简以外,我们的祖先还曾经把字写在“帛”上,存放时把它卷起来,成为一卷书,这就是“帛书”。

22,一千八百多年前,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4,连线:
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尝百草
屈原――――端午节
黄道婆――――纺织机械与纺织技术
郑和――――陶瓷路
仓颉――――造字
蔡伦――――造纸术
毕昇――――活字印刷
25.,连线:
江河姆渡出土――――稻,
陕西半坡遗址中出土――――粟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牛犁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县出土――――编钟
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出土――――越王剑
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出土――――石棒和石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