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银行表外业务及其风险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对策思考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对策思考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涵及现状 (1)(一)表外业务的内涵 (1)1、表外业务的含义 (1)2、表外业务的特征 (1)3、表外业务的分类 (2)(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 (2)2、表外业务发展状况 (2)3、表外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2)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所面临的风险 (3)(一)市场风险 (3)(二)违约风险 (3)(三)操作风险 (4)(四)流动性风险 (4)(五)道德风险 (5)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6)(一)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6)(二)盲目追求利润 (6)(三)信息披露不全且滞后 (6)(四)风险控制机制不全 (7)四、防范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对策思考 (7)(一)完善相关法制建设 (7)(二)健全内部风险控制系统 (7)(三)加强信息披露,强化信息透明度 (7)(四)强化资本充足率的动态监管机制 (8)(五)建立健全的表外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8)(六)完善表外业务核算与管理 (8)1、表内科目复式记账核算方式: (9)2、表外科目复试记账核算方式: (9)3、表外科目单式记账核算方式: (9)五、结语 (9)参考文献 (9)ABSTRACT: (10)KEY WORDS: (11)致谢 (11)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对策思考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有化的推动下国有商业银行面对银行间竞争力加大和顾客需要多样化的局面,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潜力大的表外业务成为银行业务中新的利润增长点。
提高资本和资产比率,大规模的从事表外业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表外业务也潜藏风险,尤其是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以小博大,一旦发生风险,将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实施有的风险监管对策使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的关键。
表外业务的特点及其风险管理
表外业务的特点及其风险管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再次敲响了警钟,表外业务的泛滥和高风险成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表外业务发展很快,理财产品、代客衍生产品、国际结算等表外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认识表外业务的风险特征,采取有针对性地管理措施,是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表外业务的内涵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中的“ 表” 指“ ,的是资产负债表,之所以称其为表外” 是由于这些业务按照传统的会计理论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
由于会计与法律制度不同,表外业务的定义和范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一)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的定义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所确定的标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及结算、代理等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二)人民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定义2000年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定义为“ 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1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
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
” (三)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区别,根据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是指“ 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这一表述与表外业务的定义相似。
二者的区别在于所涵盖的业务类别不同。
人民银行规定,中间业务涵盖的业务类别不仅包含属于表外业务范围的担保、承诺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类交易,还包括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托管、咨询等银行完全不承担资金损失的手续费类业务。
通过对国内外表外业务定义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广义表外业务的内容基本一致,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即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狭义的表外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
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Ltms简称OBSI)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国家银⾏业务发展的⼀个亮点。
⽬前,西⽅商业银⾏表外业务收⼊⼀般在银⾏收⼊中占⽐达30%以上,⽽国内商业银⾏则远低于这⼀⽔平。
由于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银⾏带来丰厚收益,还可提⾼银⾏社会化服务⽔平。
因此,我国商业银⾏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渐加⼤。
但是表外业务不在银⾏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加之表外业务风险是银⾏整体风险的⼀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且有些⾦融衍⽣交易类业务潜在风险较⼤。
尤其是美国“安然事件”后,经济界更加关注表外资产,加强监督也迅速达成共识。
表外业务的风险 表外业务都在⼀定程度上影响着银⾏未来的获利能⼒和偿付能⼒,当某⼀或有事件发⽣时,它们将会由表外转⾄表内成为银⾏实际的资产和负债。
这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伴随着⽐表内业务更⼤的风险。
概括起来,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下列⼏种类型: (⼀)信⽤风险 信⽤风险是指表外业务服务的对象违约,⽽使债权⼈遭受损失的风险。
各种表外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风险,如担保业务中,被担保的客户因某种原因破产,⽆法履⾏合同义务,担保银⾏便要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在票据承兑、有追索取的贷款出售等业务中,银⾏都在⼀定程度上⾯临着信⽤风险。
(⼆)利率、汇率风险 利率、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导致商业银⾏在表外业务中蒙受损失的风险。
在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及远期利率协议等衍⽣⾦融⼯具中,利率、汇率发⽣于银⾏不利的变动,都会使银⾏⾯临这种风险。
在⾦融⾃由化、国际化、证券化的趋势下,利率、汇率风险对银⾏收益的安全性威胁⽇益增⼤,如在贷款协议期间,借款⼈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或可变利率获得⼀笔贷款。
但在这期间⾥,若市场利率上升,银⾏的资⾦成本升⾼使贷款协议利率与资⾦成本之间的利差变得⾮常⼩或者成为负值,⽽借款⼈必然会在有利的利率下限度地使⽤贷款,银⾏将承受较⼤的损失。
银行“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银行“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近年来,银行各类新兴业务发展迅猛,这些“表表外”业务(银行的表表外业务区别于表外业务,银行的表外业务仍需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表表外业务则是完全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表外、表表外业务之所以受到关注,完全是因为银行以此为突破口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要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做大了银行的资产规模,创造了收益。
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各类“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又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有其独特的风险特征,如果银行缺少创新性、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表表外”业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险地雷”,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损失,所以探讨如何加强银行“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银行业表表外业务规模庞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等影响与冲击,各类金融管制与准入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银行的利息差不断收窄,在此背景下,银行也在寻求突破,突破传统信贷规模的限制、突破存贷比的限制,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以期做大资产规模,并向规模要效益。
正是基于此,银行在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做大表外规模,以扩张整体资产规模。
本文中对于银行“表表外”业务范围包括:银行的各类代销、撮合、理财、发债以及金融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中的甲方和假丙方业务,银行通过快速做大“表表外”业务,扩充了资产规模,创造了利润,据有关统计,银行的“表表外”业务规模占到了总资产30%左右,个别银行的“表表外”资产规模占比甚至还要高。
“表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做大了银行的资产规模,创造了收益。
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各类“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又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有其独特的风险特征,如果银行缺少创新性、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表表外”业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险地雷”,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损失,不得不引起重视,以强化“表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如以M银行为例,截止2014年底,该行各类“表表外”业务存量合计为9500亿元,已逾超其资产规模三分之一。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与传统的存贷款、储蓄等业务不同的业务形式,包括信托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保险业务等。
表外业务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临的风险。
本论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探讨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引言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业务形式,通过参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利润。
然而,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部分:表外业务的分类和风险特征
本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分类和各类业务的风险特征。
信托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保险业务等都存在不同的风险要素,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挑战
本部分探讨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要控制和管理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等。
同时,表外业务的复杂性和创新性
也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部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本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
第五部分:总结和展望
本部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表外业务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表外业务能够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风险特征、策略和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2、风险应对策略
针对这些风险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采取一定的风险应对策略。首先, 银行内部建立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业务的操作规范和风险控制 要求。其次,银行加强了对表外业务的风险评估和监控,通过定期的风险检测和 预警,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此外,部分银行还建立了表外业务应急预案,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2、风险管理手段行将积极引入更高效、更精准的风险管 理手段和技术。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和挖掘,以便更早地识别和预防潜在风险。同时,银行将通过搭建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实现对各类业务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3、风险管理将更加协同
谢谢观看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种 类和作用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那些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对银行经营产生 重要影响的活动。这些业务主要包括担保、承诺、贷款承诺、投资银行、衍生品 交易等。表外业务不仅可以为银行带来手续费、佣金等直接收益,还可以通过优 化资产和负债结构,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表外业务的操 作流程、风险点和应对措施。同时,要定期对现有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制 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员工培训
商业银行应加大对表外业务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 识。针对高风险的表外业务,应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实行岗位责 任制,明确各级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3、提高技术手段
商业银行应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 等,以提高表外业务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监控的实时性。此外,要持续优化风险 评估模型,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潜在风险。
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
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阐述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发展、风险特点、监管现状、监管创新对策和监管实践。
在总结了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的作用,指出了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特点和监管问题,为有效监管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 风险, 外部监管, 创新研究, 风险特点, 监管现状,对策, 实践, 作用, 不足, 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的部分进行的金融业务活动,主要包括担保业务、承诺业务、衍生工具交易和传统信托业务等。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银行表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增长给银行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扩大表外业务规模增加收益,提升盈利能力;表外业务具有较高的杠杆作用和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可能对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健性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提升监管的前瞻性和全面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和措施,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监管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分析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创新对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从而总结出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的作用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为银行业机构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方案,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也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完善监管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和控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方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风险及管理方法与传统的表内业务相比,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存在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常见的金融风险,不过,表外业务风险更为分散、隐蔽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这要求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需要借助更多的工具,需要更为复杂和灵活的管理方法。
一、表外业务风险的类别商业银行在划分表外业务和传统业务的风险采用了基本相似的方法。
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以下种类:(一)信贷风险传统意义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于信贷业务中,大规模贷款的企业容易造成信用风险。
但在实际上,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如信用证业务、票据承兑业务、担保业务等,在交易对象无力履约时同样会引发信用风险,此类或有负债业务的风险却往往被人忽视。
虽然这些业务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当潜在的债务人由于各方原因发生支付违约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债务人。
例如,在信用证业务和票据发行业务中,一旦开证人或票据发行人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链断裂因而不能按期偿付,银行就要承担连带偿付责任。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因利率、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动造成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由于利率、汇率等的频繁波动,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市场风险最为显著,是表外业务面临的主要的风险之一,尤其在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业务中非常突出。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和商品风险。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系统内部内控机制的缺陷带来失误,或者发生灾难事故而造成意外损失。
主要指由于系统故障、业务操作流程不合理、人为过错、外部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主要关系到各种欺诈、业务操作中断或系统失败、内部流程管理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当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出现较大缺口而无法及时弥补,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获得足够的资金,常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历史上因流动性问题发生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倒闭的事件不胜枚举。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思考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角色。
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中,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表外业务的概念和意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银行资本之外的资源开展的各类金融业务。
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银行收入、拓宽盈利来源渠道,并且能够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支持。
通过对表外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表外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表外业务的规模庞大,涉及到的金融市场和产品种类繁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表外业务对于银行的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表外业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能够做到风险可控、稳健经营。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其次,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
此外,商业银行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业务效率和服务体验。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表外业务发展对于银行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在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上不断创新。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朱雁萍郭伟2001.09.21 10:21:00理论动向一、问题的提出与表外业务概念释义近年来,央行为贯彻稳健货币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利差水平也在同步缩小,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依赖传统业务增加收益的路子越走越窄。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许多优质企业纷纷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降低了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分流。
商业银行面临着“非中介化”的压力。
面对这一情况,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进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寻求新的利润来源。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向表外业务扩散是一种趋势、一种规律。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达30%以上,在银行收益中占越来越重要的比重,而国内商业银行则远低于这一水平。
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提高银行社会化服务水平。
因此,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
而目前,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
(一)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由来已久,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飞速发展,这是由特定历史背景决定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监管当局增强了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80年代初,银行信用状况的下降给监管部门带来压力,促使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水平。
这样,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在高资本比率下运营,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状况的降低,使银行筹集资本金成本提高。
这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地从事不受资本充足率管制的业务,即表外业务。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后,利率、汇率波动频繁,微观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银行提供相关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表外业务工具,适应这一需要,各种与利率、汇率相关的衍生工具迅速发展起来。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开展着大量的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进行的金融业务,包括信托、资产管理、理财产品等。
这些业务对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们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一些思考,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和风险挑战。
一、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特别是信托和资产管理业务。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的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70万亿元,占我国金融总资产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了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
二、表外业务的盈利模式表外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提高盈利水平。
表外业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分散风险,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另外,表外业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客户黏性,从而稳定存款和客户关系。
三、表外业务的风险挑战尽管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有所帮助,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由于表外业务多为非标准化业务,所以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难度较大。
部分表外业务可能存在较高的流动性、信用和市场风险,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将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的损失。
另外,表外业务还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对商业银行的声誉和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建议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监管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厘清表内表外业务边界,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行为。
2. 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的能力,确保表外业务风险可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摘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是保障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监督评估和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各项措施的分析和评价,可帮助银行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挑战。
文章还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再次强调了其重要性。
商业银行应加强表外业务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银行业务稳健运行,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要性,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监督评估,挑战,现状,展望,再强调。
1. 引言1.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概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融资、存款、贷款等业务之外从事的金融业务,包括证券投资、衍生品交易、信贷担保、资产管理等。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参与表外业务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控制,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由于表外业务具有复杂性、风险性高、波动性大等特点,若风险管理不到位,将对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盈利能力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
商业银行还需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金融市场风险、监管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等挑战,加强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对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监控和评估,商业银行才能有效规避各类风险,保持业务稳健发展。
2. 正文2.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工程手段来进行金融业务的拓展,包括信用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外汇衍生品等。
在当前金融市场高度复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浅论银行表外业务及其风险
提 供 的 各 种 担 保 或 类 似 的 或 有 债 务 . 跟 单 信 用 证 担 保 、 据 承 如 票 兑担保 、 备用 信 用 征 、 追 索 权 的 债 券 转 让 以及 附 属 机 构 的 融 资 有 支持 等 : 二 类是 贷款 或投 资 的 承诺 业 务 , 括 贷 款 限 额 、 支 限 第 包 透
会 计 信 息 的 准 确 性 , 响会 计 : 作 的质 量 , 而影 响 整 个 单 位 财 影 [ 进
务 管理 水 平 的 提 高 。 冈 此 , 有 把 会 计 基 础 工 作 做 好 . 项 财 务 在 日常 的财 务 ] 作 方 式 、 法 上 提 出 了 更 高 的要 求 。财 务 人 员 不 只 各 : 方 管 理 制 度 、 法 、 施 才 能 真 正 落 实 到 位 , 务 管 理 才 能 走 向科 仅 要 会 操 作 电子 计 算 机 ,会 在 互 联 网上 作 业 ,而 且 还 要 掌 握 财 办 措 财
2经 济 越 发 展 . 计 越 重 要 。 为财 务 工 作 人 员 应 树 立 开 拓 、 . 会 作 继承前人 , 突破常规 ; 立足实 际 , 放眼长 远 ; 积极 进取 , 又 既 又 既 向前 发 展 。
二、 加强 会计基 础工作 是财 务管理 科学化 、 规范化 的前 提
21 0 0年 1 1Βιβλιοθήκη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a a e n f r to iain i aM n g me t n o mai nz to I
NO . 2 0 V . 01 Vo. 3. . 11 No21
第 1 卷第 2 期 3 1
浅论银行表 外业务 及其风险
创 新 意 识 , 工作 中 既 要 坚 持 原 则 性 , 要 有 一 定 的 灵 活 性 : 在 义 既 投 资 的 网报 方 式 、 资 的 核 算 方 法 等 作 出具 体 规 定 。 投 又 大 胆 开 拓 。只 有 这 样 , 能 做 好 财 务 管 理 1 作 . 动 企 业 不 断 报 告 方 式 、 断标 准等 作 出具 体 规 定 。 才 = 推 判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监管讲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监管讲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的各种金融业务,包括证券业务、信托业务、衍生品业务等。
这些业务为银行带来了较高的收入和利润,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以下是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监管的几个重点内容。
首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如股票、债券、外汇等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价值损失。
信用风险是指在表外业务中,银行面临的交易对手无法按时履约或违约的风险,如信用违约掉期、信用衍生品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表外业务时,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满足外部的支付需求。
其次,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目前,各国监管机构普遍要求商业银行制定并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
监管机构还要求银行参与表外业务时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并进行风险披露和报告。
此外,针对一些高风险的表外业务,监管机构还会采取额外的限制和要求,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银行的安全。
最后,商业银行应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监管合规能力。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对表外业务进行全面、及时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银行还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沟通,及时了解监管要求和政策变化,并积极参与监管的自评和外部核查。
同时,银行还应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培训和教育,确保银行员工能够有效应对表外业务风险。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监管是一个复杂而且重要的问题。
银行应认识到表外业务风险的存在和挑战,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与监管机构的合作,确保银行能够在表外业务中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果和风险控制。
谢谢大家!(注:“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既不收取利息也不计入计息资产或者负债的业务,例如代理销售基金、提供担保合作、转让资产等。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产业财经 Industrial Finance28摘 要:伴随金融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及金融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加大、挑战攀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审慎开展该项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总结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稳健发展的风险策略建议。
关键词:表外业务;风险;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社会融资总体规模日益扩大,表外业务得到了显著进步。
银行表外业务蕴含的诸多风险日渐暴露,对其开展严格、审慎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特点进行剖析,提出该业务稳健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概况(一)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攀升,增速有回落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资料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额 33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增速较去年下降 7.15%。
就总体规模而言,近年来表外业务量持续攀升,而从增速上看,呈现相对平稳且有下行趋势。
就业务结构而言,金融资产服务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5%,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64.9%下降到了2018年的55.8%。
表1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规模与增速年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余额分类增速担保类承诺类金融资产服务类2016253.5219.0316.08164.6312.042017302.1118.3421.98186.0919.17%2018338.4220.6624.46188.812.0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头之戏目前,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与金融脱媒双重背景叠加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作用发挥日渐式微,金融市场融资格局正显著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超过表内业务,2016年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09.16%(分母为法人口径资产),2017年这一数字为119.69%,2018年则达到了126.16%。
表外业务风险分析
1.坚持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制度。例如,对较长期限的贷款担保和承诺,应定期(三个月、半年或一年)重新协商合同有关条款,以减少信用风险。2.制定保护性条款。坚持审核授权买卖的证据,要求对方支付保证金,或提供抵押、反担保等。3.合理确定和调整表外业务的收费标准。商业银行可按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业务的风险系数收取佣金。例如,按照备用信用证的期限长短、金额大小、企业的信誉程度,确定不同的收费率。通过同业公会的协调,规范竞争,制止各种乱收费、乱降价甚至不收费的恶性竞争行为。4.重视前台交易和后台管理的结合。金融企业表外业务的管理人员,不但要管好前台交易,也要加强对后台的结算、报告系统的管理,强化管理、交易、清算三分离体系。
2.风险控制机制系统不健全。首先是数据基础管理工作极为落后。我国企业界整体缺乏诚信,加之银行信息管理起步较晚,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而且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不高。无法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其次银行对风险的评估手段落后。对企业的只有简单的定量评估,大部分为可调整性强的定性分析,没有建立有效的分析模型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分析,评估结果参考性不强。第三对已识别的风险无法做到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监控手段、措施不适当,不能发挥作用。如对集团客户风险和关联企业风险,因关联关系复杂、多头授信,银行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不能准确评估风险程度。一旦风险暴露,已经无法控制。或者控制方法不适当,最终只能是银行自行承担巨额损失。
3、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贷后管理缺乏统一要求,贷款承诺和保函期限管理模糊,经济资本计量不到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突出。按照业务双人复核的原则,前后台职员须互相监督才能完成一项业务,而票据的承兑和贴现还需要向对方银行复核,这是银行为了防止业务风险和防止票据诈骗所必须坚持的业务程序和内控制度。而实际上在表外业务运作中,由于管理不严,操作的透明度不高,又没有遵循严格的业务程序,使得票据诈骗活动屡屡得逞,这并不是票据造假逼真、诈骗手段高明,更多的是管理和操作上的问题,是内控和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客户经理对承兑和贴现的票据审查不严,擅自放宽业务条件,对不具有贸易基础的商业汇票办理承兑和贴现,甚至是银行内部人员与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弄虚作假,违规办理票据的承兑和贴现,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
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标签: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便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业务种类单一,主要以一些传统的中介业务为主,许多业务领域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片空白,表外业务的种类、规模与我国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极不相称。
且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表外业务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范围狭小、档次不高。
我国表外业务的品种仅局限于一些为客户提供中介服务的传统表外业务上,在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上发展缓慢,同时缺乏金融创新,即使有一些,也难以普及并深入发展下去。
其次,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国际惯例。
如我国目前使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表内和表外业务的区别和核算不符合国际惯例。
该制度指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应在表外科目核算”。
但又规定对业务上使用的重要凭证或未启用的有价证券,金融企业也应在表外科目进行登记。
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原则推荐书规定:表外科目的核算对象即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表外业务。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摘要】银行表外业务在银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本文从定义与特点、创新的必要性与现状、财务风险类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监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也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财务风险。
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未来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在监管方面,加强监管也是未来的重点,建议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的发展将更加趋向规范化和科技化。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创新、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监管、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在传统存款、贷款等业务之外所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银行表外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银行业赢利的重要来源。
银行表外业务相对于传统业务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性,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是银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增强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重要举措。
通过不断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银行能够提高盈利能力、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引起银行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效控制。
财务风险是银行表外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
银行表外业务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
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对当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
对当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当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外业务一直备受关注。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外汇买卖、远期业务、掉期业务、利率互换、信用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业务通常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反映。
表外业务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它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也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拓展空间。
表外业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商业银行及时加以应对和监管。
表外业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表外业务涉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常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商业银行具备更高的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能力。
一些金融衍生品产品的风险和复杂性比较高,一旦交易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的影响。
表外业务也可能会带来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事件,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表外业务可能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还需要注意合规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的复杂性,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可能会对客户造成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合规管理,确保表外业务的合法合规。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和遵守,确保表外业务的合规运营。
合规风险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条件,只有合规经营,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发展表外业务,实现可持续稳健的经营发展。
表外业务的发展也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对于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能会比较高,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管理。
只有做好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应对表外业务的风险挑战,保障银行的风险可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银行表外业务及其风险
作者:黄光聆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21期
[摘要] 发生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仍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认识不够。
这种对表外业务认识不足的情况在我国也是同样存在的,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21 . 014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21- 0023- 03
1 银行表外业务简介
1.1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所给出的标准,表外业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
包括4类:第一类是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或类似的或有债务,如跟单信用证担保、票据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有追索权的债券转让以及附属机构的融资支持等;第二类是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包括贷款限额、透支限额、循环贷款承诺、销售与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循环包销便利、发行商业票据等;第三类是创新型金融工具业务,如外汇期货业务、货币与利率互换、金融期货与期权合约等;第四类是投资银行类业务,如证券包销、证券代理等。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是指所有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活动,即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之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对表内业务数量不产生影响的无风险业务。
表外业务的实质是在保持资产负债表良好外观的情况下,扩大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本,从而提高资产收益。
1.2银行表外业务的特征
(1)不计入资产负债表。
一个经济事项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传统的资产定义为:因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的定义为:企业因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现实义务,这种义
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流出。
表外业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定义,因其立足点在于未来可能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并不来自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是来自将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因此,尽管表外业务可能在未来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但是很难满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无法用传统会计准则中的历史价值原则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金。
商业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活动时,通常并不运用自身资金,而是依靠银行信誉、金融信息及人员,利用其特有的场地、人力、金融技术等,为客户提供服务、给予承诺、提供担保等,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从而实现对自身非资金资源的充分利用。
当然,为客户提供承诺和担保,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义务,贷款的发放或资金的收付义务是否会变成现实还有赖于以后情况的发展。
(3)自由度大,透明度低,监管难度高。
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以来,不断创新产品品种,形式变换多样,充分体现了银行在业务操作上的灵活性。
银行既可以提供无风险中介服务,又可涉足高风险的衍生工具市场;既可以作为交易者进入市场,又可以作为中间人;既可能在场内交易,又可以进行柜台交易;既可能是无形市场,又可能是有形市场。
业务安排取决于商业选择及客户需要。
除了一部分表外业务以脚注的形式标注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外,大多数表外业务都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使得其规模和质量不能得到真实体现,难以揭示银行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状况,透明度低,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金融当局和税务当局难以了解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这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4)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
表外业务种类繁多,业务范围广泛,加之表外业务的开发、推介、经营涉及银行内部众多部门和环节,分散、面广是表外业务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表外业务法律风险的非集中性。
一项表外业务常常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于一身,各种风险之间的抵补或替代关系极为复杂,此外,表外业务包括中介服务类的表外业务和或有类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在中介类表外业务中主要扮演代理人的角色,承担的风险较低;而在或有类表外业务中银行承担的风险则相对较大,但是或有类业务中不同的业务品种风险系数又是不同的,这导致表外业务的风险呈现出大小不一、程度不一的特点。
所以银行很难对其风险进行准确测量,风险控制的难度也因此而加大,无论哪个环节的风险爆发,都有可能导致银行自身的经营危机。
2 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作为银行业务的一种,表外业务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
结合表外业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表现为:
(1)信用风险。
表外业务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未能履行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最常见的风险,各种表外业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风险。
例如,担保类的表外业务,当客户出现违约或资金断链等情况,无法履行合同时,银行则不得不用自有资金进行垫款,代为赔偿,从而造成损失,发生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表外业务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欠缺的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表外业务自由度大,形式多样,受限制较少,银行从事表外业务不像传统业务那样受到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加大了银行违规违约操作的风险。
同时一些高质量的表外业务,如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对人员和系统的要求比传统业务更高,在系统和人员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更增加了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的范围很广,运营、法律、流程、结算、人员、系统、执行、管理、内控等风险均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3)市场风险。
表外业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导致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例如在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当利率、汇率等因素发生不利于银行的变动时,就会使银行面临市场风险。
在金融自由化、国家化、证券化的趋势下,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4)流动性风险。
表外业务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表外金融工具不能以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的价格迅速转让变现,而使银行面临资金头寸短缺或低价转让资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方面,很多工具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在市场上难以定价或出售,流动性有限;另一方面,在市场发生危机时,人们都想转嫁风险,同时抛售金融工具,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
(5)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期和长远的影响。
一些商业银行认为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中介服务业务不动用银行的资金,只是收取中介费用,不承担任何资金的风险,因此对银行来说,不存在任何风险。
然而,如果银行在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服务态度不好或者柜台人员业务不熟练,特别是对一些理财或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不了解,不能正确解答客户的问题,那么必然会大大影响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使银行声誉受损甚至导致客户的流失。
上述风险是各类表外业务均可能面临的风险,但由于不同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操作模式、技术要求、市场环境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每类表外业务面临的风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中介类业务主要面临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担保、承诺类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其他两类业务相对大一些;与金融衍生类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风险是市场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因此表外业务风险同表内业务相比也具有自己的特性,概括来讲,表外业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透明度较差、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自由度较大、潜在风险大、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突出。
正是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上述特点,使得某种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中国农业银行已于2010年7月
15日和16日分别在A股和H股成功上市,至此我国的“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登陆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更为深远地影响国民经济。
表外业务的高风险性是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研究[J].金融会计,2002(4):15-17.
[2]关新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