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 .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 .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 .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2. (2分)“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是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 先汽化,后液化B . 先沸腾,后凝固C . 先液化,后汽化D . 先蒸发,后沸腾3. (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 用地膜覆盖农田B .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 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 .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4. (2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5. (2分)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 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 . 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 . 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6. (2分)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 . 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C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D . 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7. (2分)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较快的液态氯乙烷作麻醉剂。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温度的高低可以只凭感觉判断C.0℃的冰比0℃的水冷D.正常人的体温为35℃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缥缈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雕渐小4.哈尔滨是一座季节特征分明的城市,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6.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7.在寒冷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结冰也不易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8.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由新鲜蔬菜除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取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持其新鲜的味道。

中考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基础专训(北师大版)

中考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基础专训(北师大版)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基础专训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2.在下图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3.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给牙齿消毒4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下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5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D.为了解暑降温6.为了防止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A.蒸发吸热B.蒸发放热C.液化吸热D.液化放热7.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舞厅包厢里、饭店里、厕所里、汽车里等;能有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作用;使您的居室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A.汽化B.升华C.凝华D.熔化8.对如图所述解释正确的是()A.结霜是升华现象B.结霜是液化现象C.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0.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2.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如图甲;这利用了.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如图乙);这利用了.3.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儿;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而成的.4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和物态变化.5.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6.你听说“升华干燥食品”吗?其方法是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进行速冻;然后把速冻过的食品放在真空干燥机中.由于食物上的冰在低温、低压下;便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掉.7.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三实验题(1题7分;2题6分;共13分)1.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开始加热8分钟时;物质处于态;(3)在下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观察现象酒精(mL)水(mL) 酒精/混合液(V/V)12.5 12.5 1/2 -8℃未发现凝固12.5 50 1/4 -8℃未发现凝固12.5 75 1/6 -8℃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12.5 370 ≈1/30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12.5 750 ≈1/60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中分离出来(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四探究设计题(1题8分;2题4分;共12分)1.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1)实验器材:;(2)实验方法:;(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2.一次实验中;实验员不小心把一些碘和铁屑混在一起;你能够想出多少种办法把铁屑中的碘除掉;说出你利用的物理原理.五说理题(1题6分;2题7分;共13分)1.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白天烈日当空时;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到凉爽了.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1);(2).2.读信息;回答问题;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储存.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储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包装好后放人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储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两年之多)问:(1)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六阅读题(1题5分;2题7分;共计12分)1 吉林省吉林市;每年冬季平均有50多天都可看到雾凇.雾凇成为了吉林冬季一景(如图).吉林雾凇之所以出现次数多;是由于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汽条件.吉林市四面环山;松花江丰满水库排出的暖水流贯全市.江水蒸发;不断向空中输送水汽(看起来雾气腾腾)而空中的冷空气遇到岸边的冷树枝;在适宜的温度、风力条件下;水汽就会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并逐步加厚;从而形成雾凇.每当清晨雾凇形成时;放眼十里江堤;玉枝垂挂;银装素裹.近观柳条寒松;形如菊花怒放;待到旭日东升之时;树挂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扑朔迷离.美不胜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请回答:(1)“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在树枝上成的;(2)“雨凇”是过冷水滴滴在树枝上形成的.2“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高达100℃;远比皮肤的温度高.但是;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在海拔3km的高原;水的沸点为91℃;在海拔6km的山上;水的沸点为80℃;而在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只有72℃.在几万米的高空;水的沸点居然会低到11~18℃;那里“开水”的温度;比地面上冷水的温度还要低.因此;在高山会出现许多怪现象:“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开水”不消毒.请回答:(1)水的沸点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请你针对这一变化情况;提出一种猜想。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含解析、全国通用)-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含解析、全国通用)-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之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含解析.全国通用)【答案】1. D2. B3. B4. B5. D6. C7. I) & B 9. B 10. A11. C 12. B 13. A 14. D 15. D16. C 17. D 1& C 19. C 20. C21. A 22. C 23. B 24. C 25. B26. C 27. D 2& D 29. D 30. B31. A 32. A 33. B 34. C 35. D36. B 37. D 3& B 39. D 40. B41. B 42. B 43. D 44. A 45. A46. BC 47. AD48.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49.I); A;电;氢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水-"i!氢气+氧气;B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个数不变50.肥皂水;ab;汽化液化51.稀硫酸;浓硫酸;脫水52.三态变化;B;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过滤;蒸憾;A;水分子;氧气;7: 8; +6;节约用水;洗衣水拖地53.b; 2Mg+C02 2MgO+C;芦笋、萝卜;降低54.B;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55.压强;汽化56.落在地面上的雨水的分子获得太阳的能量后,运动加快,间隔变大,克服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变成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聚集形成雾,水蒸气遇冷后,失去能量,间隔变小,运动速率减慢,状态改变,变成雨或雪降落;过滤;颗粒大小;蒸发结晶;蒸憾;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氢气+氧气;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分别重新嘉和城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57.B;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引流;滤纸破损;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肥皂水;煮沸58.氢原子和氧原子;铁原子;碳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碳元素;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59.液化;挥发;加热试管,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60.液泡;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CO2能附着在杂质的表面,使杂质收到的浮力增大;NaHg+HCl二N3CI+H2O+CO2 f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解析】1.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o°c,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o°c,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D.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一达到熔点、继续吸热.2.解:A.水蒸气液化需要吸收热量,故错误;B.冰棍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正确;C.深秋,露水增多,露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错误;D.深秋,露水增多,露水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故选B.根据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吸热与放热情况来分析解答.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情况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解:A、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液氮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所以A错误;B、用液氮作增雨剂主要是利用液氮气化时吸热,周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所以B正确;C、液氮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降落的雨滴中不会含有大量的液氮,所以C错误;D、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污染环境,所以D错误.故选BA、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一种纯净物;B、液氮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C、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D、液氮气化成氮气进入空气中,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在现实生活中用于增雨剂的还有干冰、碘化银(Agl)等.其中,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同液氮的相似,但Agl用于人工降雨不同于干冰和液氮,一方面是因为Agl见光分解吸热,使云雾冷凝生成雨滴.另一方面Agl还可用于人工降雨作为“晶种”.这是因为Agl晶体很像云中天然的冰晶.若把Agl晶体撒入云中,水蒸气就凝结在Agl晶体上,等于增加了云中的冰晶,有利于雨滴形成.4.解: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 故选:B.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岀现,有时甚至岀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径流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的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带来了许多困难.该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和水的三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学习时要图文结合,记忆效果更好.5.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氧化物,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故选D.根据水的组成、存在状态、应用等分析.水是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物质,应加强对水的知识的学习.6.解:A、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7.解: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相互转化完成的,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故A说法正确;B、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B说法正确;C、蒸谓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所以净化水的方法中,蒸谓是水的净化程度比较高,故C说法正确;I)、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异味,故I)说法错误. 故选D.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相互转化完成的;B、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蒸馆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进行分析;D、根据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爱护水资源.&解: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故A正确;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而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故B错误;C、通过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形成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软水,故C 正确;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其中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D正确.故选:B.A、根据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进行解答;B、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C、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水的三态变化、过滤的原理、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解:A、给水加热时,水沸腾,有水蒸气生成,水蒸气遇玻璃片,有小水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黄色沉淀碘化银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蜡烛燃烧有水蒸气生成,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D、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根据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熄灭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蜡烛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0.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无色气体,都有三态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故选: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都有三态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氧气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解:水在自然界中以水蒸气存在,是气态,水是液态,冰、雪等是固态,故选C. 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存在状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解:A、“白气”是液态的,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电流过大时,电路中保险丝熔断一是熔化现象;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里的水吸收热量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的蒸发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I)、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是化学反应,不是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熟练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认真分析各种现象中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即可解答此题.13.解:A、热冰的实质是水应属纯净物,故此选项正确.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C、热冰与水同属一种物质,故化学性质相同,故此选项错误.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只要抓住热冰是有水凝结而成的也就是热冰的实质还是水,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物质本身并无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属物理变化.此题是对物质的三态变化进行的探讨,涉及到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14.解: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相互转化完成的,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故A说法正确;B、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B说法正确;C、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憾;I)、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除去水中异味用吸附的方法,故D错. 故选D.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液态、固态、气态的相互转化完成的;B、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考虑;C、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D、根据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水的循环、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方法,熟悉过滤操作除去杂质的类型.15.解: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空气中的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和蜡烛均具有可燃性,本实验无法证明白烟的成分,不能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C、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酚瞅试液变红,但是浓氨水和酚瞅溶液并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是氨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駄变红;浓氨水不变色,只能说明分子的活跃程度,但并不能说明酚駄分子不运动,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A、根据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蜡烛燃烧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6.解: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空气中的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和蜡烛均具有可燃性,本实验无法证明白烟的成分,不能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C、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酚駄试液变红,但是浓氨水和酚駄溶液并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是氨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駄变红;浓氨水不变色,只能说明分子的活跃程度,但并不能说明酚駄分子不运动,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I)、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故④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故选:D.A、根据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蜡烛燃烧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进行分析判断.I)、根据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7.解: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故说法正确;B>自然界的水通过天然循环,实现了自身的净化,同时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说法正确;C、明矶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故说法正确;I)、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故说法错误;故选:1)・A、根据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解答;B、自然界的水通过天然循环,实现了自身的净化,同时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C、明矶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D、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有关于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知识进行.18.解: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经过蒸发过程,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②水的天然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③水的三态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故说法错误;④土壤中的一些溶于水的可溶性的物质(例如:氯化钠等)随着水的天然循环也会进入到海洋中,所以海水的含盐量较大;故正确.故选C.水的天然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本题考查水的天然循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19.解: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都正确,③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故C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C.水的天然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本题考查水的天然循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20.解:A、粗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并且会溶解在水中,故A正确;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所以醋挥发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故B正确;C、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一定,在不改变溶剂的情况下食盐不会析出晶体的,故C错误;D、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故D正确;故选C.A、根据粗盐的潮解判断;B、根据醋酸有刺激性气味分析;C、根据温度一定,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分析;D、根据水结冰体积变大判断;正确的判断日常生活中岀现的现象正是对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检验,关键是我们平时对化学知识的积累.21.解:A、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有大量的可燃性的气体,说明了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原始地球的地壳已经完全形成,但火山没有停止活动,故B错误;C、原始地球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故错误.I)、原始地球炽热高温,有些物体是以液体或气体存在,但不是一切物质.故错误;故选A.根据原始地球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岀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始地球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解:A、纳米管水是水的一种新状态,是水,错误;B、纳米管水是水的一种新状态,是水,属于纯净物,错误;C、纳米管水是水的一种新状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正确;I)、纳米管水是水的一种新状态,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错误;故选C.根据纳米管水是水的一种新状态以及水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状态的水的表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知识进行.23.解:A、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水分子不相同,所以该固体物质和水不是同种物质,故A错;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物质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故C错;D、普通的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故D错.故选:B.A、同种物质,分子相同;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根据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D、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要注意理解.24.解:A、向切好的紫色卷心菜中倒入食醋,颜色发生变化-植物汁液与食醋发生了反应,正确;B、打开香油瓶盖,香气扑鼻,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C、菜刀钝了要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错误;D、揭开正在烧水的锅盖,看到“白汽”,是因为水蒸气液化的缘故,正确;故选C.A、根据指示剂变色的知识解答;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答;C、根据压强的知识解答;D、根据液化的知识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和化学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5.解:A.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了,分子体积没有改变,故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正确;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水具有分散性与温差大小无关,故错误.故选B.A.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来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水具有分散性的原因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26.解: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主要是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上,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故B正确;C、硬水、软水都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后即可得到自来水,故D正确.故选C.A、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进行分析;B、根据水的污染途径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I)、根据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相关知识,需加强记忆.27.解:A、物质存在三态,即固体、液体、气体,故选项A正确;B>海水中因为含有很多溶于水的盐,所以密度比淡水的密度大,故B正确;C、水经常作为溶剂,称为高度分散其它物质的试剂,故C正确;D、水在4°C时密度最大,故D错误.故选D.A、从物质的聚集状态角度分析;B、从海水的成分进行分析;C、从水的作用方面分析;D、从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角度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存在状态、水的密度及水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岀正确的判断.28.解:A、甲烷有可燃性,它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正确.B、在“土卫六”表面上甲烷呈液态,而在地球上甲烷呈气态,所以正确.C、根据信息“ “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判断,在该星球上存在甲烷的气-液转化,所以正确.D、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甲烷符合定义,为有机物,所以错误.故选D.A、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判断.B、根据“土卫六”表面上甲烷呈液态判断.C、根据“土卫六”上甲烷的物态变化判断.I)、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本题是一道以新科技为背景材料的试题,其实是考查有机物的定义、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做题时要抛开干扰信息,抓住甲烷的性质进行分析回答.29.解:A、冰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等于0°C,错误;B、冷冻室取岀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错误;C、通常采用加压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铜罐内,错误;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CO?气体,正确;故选D.根己有的物质的三态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三态变化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0.解:水是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体,水分子本身数量没有变,变化的实质是分子间隔由小变大,然后充满整个容器. 故选B水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态,水分子没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此题需要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了解液态与气体的实质,二是能读懂各选项的图示内涵,属基础知识考查题.31.解:物体在气态时间隔最大,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的向空间扩散,体积也最大,丙符合;在液态时间隔较大,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运动,体积也较大,乙符合.在固态时间隔较小,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体积也较小,甲符合.故选A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气态时间隔最大,在液态时间隔较大,在固态时间隔较小.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2.解: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都正确.。

北师大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试卷水、水汽和冰三态及其转换精选汇总

北师大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试卷水、水汽和冰三态及其转换精选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
重点知识精选
物理基础打好,公式原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水、水汽和冰三态及其转换
水是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当它受热的时候,会变成气体散逸到空气中,这种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叫做水汽,这个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汽的过程叫做蒸发。

水、水汽、冰之间转换的物理过程
当液态水遇冷且温度降到0°C以下时变成固态的冰,这个过程叫做冻结。

在某些情况下,水到了0°C以下还保持液态,叫过冷却水,过冷却水在雨、露、霜、雪的形成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当冰遇热而温度达到O°C以上时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融化。

在某些情况下,冰可以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为气态的水汽,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当温度高于O°C时,气态的水汽遇冷而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当温度低于0°C 时,水汽遇冷而直接凝聚成冰晶,这个过程叫凝华。

通过蒸发、冻结、融化、升华、凝结、凝华这些物理过程,可以把地球上的水从这里搬到那里,从一种状态转变到种状态。

雨、露、霜、雪就是通过在大气中发生的这些物理过程而产生的。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2024年中考物理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1+物态及其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1+物态及其变化

1 物态及其变化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累分人得分注意事项:共四大题23小题,70分,物理与化学的作答时间共120分钟。

中考对接点考向1实验室温度计的原理与读数(10年2考)考向2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考查形式:近10年主要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能够识别自然界和生活生产中的物态变化的现象,分值2分。

备考时主要辨别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现象,同时了解晶体熔化和水的沸腾特点。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同条件下,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图示为水的态分子模型。

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比如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4.2022年夏季,我国多地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人工降雨时,将干冰送入云层,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使云层温度降低。

5.冬天,北方人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凝固时(选填“吸”或“放”)热,以保护蔬菜不被冻坏。

6.2022年2月17日,合肥普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其中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

7.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8.2022年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完成推进剂加注,问天舱踏上“问天”之旅。

火箭的推进剂选择了密度小、热值大的液氢,液氢是通过氢气降低温度和的方法液化的。

9.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温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温度。

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不会沸腾,原因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D.刚温好牛奶的温度12.下列自然现象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B.炎热的夏天,池水干涸——凝固C.深秋早晨的“露珠”——汽化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13.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定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14.图1是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图2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选用量程为10~110 ℃的水银温度计B.图2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2乙是水沸腾后的现象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说明水的沸腾有时不需要加热15.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对这句话里包含的科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A.汤水沸腾后,加火会使汤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糊锅B.加盖只是为了防止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落入锅里C.加盖只是为了使汤水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去D.加盖可以使汤水沸点升高,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16.“双减”之后,合肥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

【备考2020】科学中考3+2一轮复习第11讲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备考2020】科学中考3+2一轮复习第11讲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备考2020】科学中考3+2一轮复习第11讲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9•苏州物理)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 .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 .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 .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 .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答案】C【解析】解: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

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

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

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2.(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科学卷6)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D.天然气取代燃油汽车,不会造成环境问题【答案】C【解析】【设计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雾霾,液化现象,分子运动,环境保护。

3.(2010•湖州)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答案】B4.(2017中考复习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四)(2017新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第1 页,共9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 . 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C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D . 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2. (2分)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一个容器中,不一会儿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用镊子将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霜是凝固现象B .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 .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D . 白雾是水蒸气3. (2分)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 .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 .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 .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D . 以上说法都正确4. (2分)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B .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C . 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D . 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5. (2分)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A .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B .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C . 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 . 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道理6. (2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7. (2分)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A . 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B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C . 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D .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8. (2分)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D . 该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是0℃9. (2分)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 干冰升华B . 雾淞形成C . 水汽凝结D . 钢水转成钢件10. (2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固体被均匀加热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此固体的内能不变B . 此固体是晶体C .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大了D .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小了11. (2分)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 .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 .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 .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2. (2分)春季,深圳会出现“回南天”现象,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这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 . 液化B . 升华C . 汽化D . 凝华13. (2分)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 . 冰是非晶体B . 冰的熔点为0℃C .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二、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4. (4分)如图所示为冰箱的工作原理图。

冷凝剂是热的“搬运工”,把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

工作时,冷凝剂在蒸发器里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根据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剂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___(选填“低沸点”或“高沸点”)。

15. (2分)去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的;(2)液态氧可由气态氧经过________而形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2分)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 后________ 。

17. (3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现象.18. (3分)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____(物态变化名)过程,需________(吸/放)热.此时在现场快速奔跑是非常危险的,衣物的剧烈摩擦会导致火灾,原因是________.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__(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

19. (3分)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请结合图象写出两个相关物理知识点:a________;b________ .20. (3分)生活中处处科学。

(1)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将海水先汽化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由此可判断蒸馏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的冰棍周围会有“白气”,是因为________。

(3)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更凉,风就是从这一面吹来的,试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________。

21. (2分)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2. (9分)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________樟脑丸用久了会变小。

________用湿布擦黑板,一会儿后黑板上的水消________失了。

三、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3. (5分)生产生活中,有的人利用潲水油、地沟油烹饪食品损害人类健康,有的人则利用它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化学式CH3OH)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

生物柴油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可代替石化柴油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不但性能优于石化柴油,而且价格更低,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靖想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

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________。

(2)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小明想对它进行研究,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测出其体积为0.5L,则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潲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使用生物柴油具有的好处有________。

(请写出1点)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4. (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999999999…(1)若要将实验器材组装成图甲所示,应按照________(“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顺序进行;(2)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________。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应和小皓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5. (6分)张芬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记录的使用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80848892969898989898(1)由上表数据可知,当时大气压________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实验结束后,小组间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认为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26. (3分)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________。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4-1、15-1、15-2、16-1、17-1、18-1、19-1、20-1、20-2、20-3、21-1、22-1、三、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3-1、23-2、23-3、23-4、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 24-1、24-2、24-3、24-4、25-1、25-2、26-1、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