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重要命题

合集下载

哲学文言文题目

哲学文言文题目

哲学文言文题目一、中国哲学史命题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伯阳父的观点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

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

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注: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晏婴对齐景公的解释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矛盾双方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4、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

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

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

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
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主要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知行关系涉及到知识的获取、理解、应用和实践等多个方面,是哲学中认识论和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哲学中,知行关系被广泛探讨,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其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无间,知行合一。

他主张通过内心的体悟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并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知与行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事物,同时也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行动。

此外,中国哲学中的许多学派都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比如,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只有通过无为而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儒家则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知。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在实践中获取真知的重要性。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

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共3篇

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共3篇

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共3篇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1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44个,写作学习参考)中国哲学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哲学家和他们所提出的独具一格的哲学命题。

本文将介绍中国哲学史上的44位哲学家和他们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以期为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第一组:1.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

”2. 孟子:“性善者,必爱人。

”3.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 周敦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一组哲学家的命题涵盖了人性本质的讨论。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需要教育和修养,才能成为完美的人。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内在有爱的力量。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外在的道德强制才能让人表现出一定的善良。

周敦颐则提出了大学之道,“忠恕之道,天下之大经也。

”第二组:5.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6. 庄子:“逍遥游”。

7. 列子:“天地虽大,而柄于巧。

”8. 文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这一组哲学家的命题讨论了宇宙和人生的哲学问题。

老子提出了道家的哲学观,认为道是个万物之源,超越人类的思维。

庄子则认为人应该追求自在,放弃没有意义的追求。

列子则提出了司天命论,认为人命运受到天命的支配。

文子则提出了仁义的理念,即要有志向,并且不要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危害大义。

第三组:9. 墨子:“兼爱,非攻。

”10. 亚圣:“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11. 荀况:“伦理学”和“人各有所好”。

12. 韩非子:“法治”。

这一组哲学家的命题探讨了社会伦理和政治问题。

墨子提倡兼爱,反对以战争为手段解决社会矛盾问题。

亚圣则提出了君子的人生原则,强调稳固、自我克制与决策力的平衡。

荀况则系统阐述了伦理的分类和特点,认为“道德”是每个人的个人感受。

韩非子则提出了法治的观念,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一套法律规范,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和不能做的。

实事求是体现的哲学道理

实事求是体现的哲学道理

实事求是体现的哲学道理
实事求是包含的哲学原理有:物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词汇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对实事求是思想根源的研究,则主要从考据学的角度,溯源其文献出处,探讨其原本之义,主要是指面向书本的求真务实之治学态度。

从精神实质方面来看,实事求是思想主要包含了面向现实,一切从现实实际出发,将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经世务实之精神,并将其溯源至湖湘文化重视实践的经世务实传统。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与“实事求是”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
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实践”要义,但是,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之意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思想必然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在其未发表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中国古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古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古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1.注重“德”在政治领导上的作用在中国,从西周至春秋时代,并没有出现以“正义”为中心的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些特有的论述,如天和民、天和礼、天和德的关系等。

这些虽然还未形成为政治哲学的体系,但无疑已经是具有政治哲学意义的论述和命题;这些论述和命题构成了儒家古典政治哲学的背景和前提,和古希腊前期政治哲学形成了对照,对后世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民合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在古代政治哲学中,围绕统治与服从的问题,为了保持统治,始终注重君民关系。

如果说君臣关系的问题属于怎样统治,那么君民的关系问题就不仅是怎样统治的问题,而是关涉政治的终极合法性问题。

所谓“天民合一”的观点,认为任何君主或王朝的统治合法性来自天命,而天命以民意为其实质内涵3.天德合一“天德合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又一重要主题。

“天德合一”的思想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代表,指天以德为其意志,天对人世的眷顾和影响完全以“德”为转移。

孔子后来说“为政以德”,把西周以来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以更为明确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即道德和德性成为政治的基点。

在前孔子时代,这种把道德置于政治中心的立场是借助“天”的权威加以实现的,而天的权威又是被“德”所规定了的。

4.天礼合一“天礼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按照这种看法,人世社会的秩序与原则“礼”来自更广大的自然(天地),合乎自然界的本性和秩序,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所制定的“礼”是模仿、依照天地及五行六气的结构属性而形成的。

这一事实显然意味着,人的社会世界是广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受天地阴阳五行六气的普遍法则所支配或制约的,人应当自觉仿照自然世界的本性和节律制定制度和原则来生活。

天地四时五行所代表的自然的法则是更高的、更普遍的,支配一切的,这种古希腊后期称为自然法的普遍法则,在中国古代称为“天地之经”,亦称“天道”,人世间的政治规范、伦理原则和行为必须与之相一致,符合天之经、地之义。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涵盖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底蕴。

其中,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和仁义之道被认为是三个基本命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命题展开探讨。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性。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代表着自然界和宇宙,而人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的理念意味着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上,力求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此外,中医理论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体内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它主张政府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源于道家,强调万物皆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政府只需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让事物自然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耕种,政府不需要过多干预。

同样,在现代社会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体现在一些政策和管理上,如市场经济、环境保护等。

政府只需要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政策,让市场和环境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三、仁义之道仁义之道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仁爱和正义为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之道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石。

仁义之道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对邻居和朋友的关心等,这些都是仁义之道的体现。

白马非马的命题

白马非马的命题

白马非马的命题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假哲学命题,其实是一个诡辩论命题,诡辩家公孙龙以此诡辩论命题大胜大儒(孔穿)。

儒家文人不讲逻辑,只能败下阵来。

自古迄今,除了墨子曾经比较正确地认识到了“白马非马”的错误之外,基本上在中国人的心里,至今仍是一团雾水。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全都被公孙龙的“诡辩”征服了,即便觉得有问题,也没有能力驳倒公孙龙的诡辩;直到今天,恐怕也没有多少中国人能从逻辑的意义上说清楚这个问题。

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马是红马、黑马、白马的共性,白马是马里面的特殊情况,即个性,声称白马非马即把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

白马非马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一带的马匹曾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战马死亡。

秦国为严防瘟疫传入,便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遭到关吏阻拦。

公孙龙辩解说:“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

公孙龙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


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

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

所以白马并不是马。


吏越听越糊涂,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内容:几对哲学范畴:一与多(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一、整体与部分一与多1、含义这是一个同哲学的源头一样古老的命题。

先说中国的。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一分殊”。

佛家:“百川印月”。

《红楼梦》:“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唐朝大书法家张怀瓘:“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自然界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这是多。

把这千姿百态化为一种抽象的点和线,这是一)。

再看西方。

古希腊:万物的始基--寻找多中之一。

赫拉克利特:“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3页),“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

毕达哥拉斯:万物本是一。

巴门尼德:存在“是个连续的一”。

德谟克利特:原子是万物的始基,原子为一,万物为多。

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死手与活手。

早期人类试图寻找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稳定的原因,寻找多中之一。

两对范畴就是对这种探索的最早的哲学概括。

康德:知性范畴中的“一、多、全”;“全体或整体正是作为一的多”;整体的轮廓应当先于局部。

黑格尔有专门论述。

认为整体与部分都有其独立性。

整体具有反思的独立性,部分其有直接的独立性。

但它们“互为条件”,“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以致没有部分,它便什么也不是”。

反过来,“这个整体构成它们的关系;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

2、辩证关系:(1) 互相包含。

整体包含部分自不待言。

部分包含整体,是指部分包含了整体的基本因素,部分是一具体而微的整体,可以反映、代表、象征整体。

例:宇宙全息学,“管中窥豹”,原子核,太阳,基因,中医之耳轮、脚底穴位,家庭,团体等。

(2) 互相转化。

互相转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区分的相对性,二是指真实转化,即一个部分变成与它的整体并列的另一个整体或一个整体变成与它的部分并列的另一部分。

前者如胎儿的发育、成长等,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过程中都含有此种转化。

例:磁铁取其半,水蛭截其半。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

几对重要哲学范畴内容:几对哲学范畴:一与多(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一、整体与部分一与多1、含义这是一个同哲学的源头一样古老的命题。

先说中国的。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一分殊”。

佛家:“百川印月”。

《红楼梦》:“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唐朝大书法家张怀瓘:“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自然界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这是多。

把这千姿百态化为一种抽象的点和线,这是一)。

再看西方。

古希腊:万物的始基--寻找多中之一。

赫拉克利特:“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3页),“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

毕达哥拉斯:万物本是一。

巴门尼德:存在“是个连续的一”。

德谟克利特:原子是万物的始基,原子为一,万物为多。

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死手与活手。

早期人类试图寻找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稳定的原因,寻找多中之一。

两对范畴就是对这种探索的最早的哲学概括。

康德:知性范畴中的“一、多、全”;“全体或整体正是作为一的多”;整体的轮廓应当先于局部。

黑格尔有专门论述。

认为整体与部分都有其独立性。

整体具有反思的独立性,部分其有直接的独立性。

但它们“互为条件”,“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以致没有部分,它便什么也不是”。

反过来,“这个整体构成它们的关系;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

2、辩证关系:(1) 互相包含。

整体包含部分自不待言。

部分包含整体,是指部分包含了整体的基本因素,部分是一具体而微的整体,可以反映、代表、象征整体。

例:宇宙全息学,“管中窥豹”,原子核,太阳,基因,中医之耳轮、脚底穴位,家庭,团体等。

(2) 互相转化。

互相转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区分的相对性,二是指真实转化,即一个部分变成与它的整体并列的另一个整体或一个整体变成与它的部分并列的另一部分。

前者如胎儿的发育、成长等,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过程中都含有此种转化。

例:磁铁取其半,水蛭截其半。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

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

属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强调只有相互差别、矛盾、斗争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完全相同反而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

3.史墨:“物生有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耦(配偶)。

”注: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

属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

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

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5.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

注: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可见上述命题包含了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6.《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固予之”。

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

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

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3、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

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5、南宋朱熹:“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6、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册解答

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册解答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小学教育一、简答题(15%*4=60%)1、古人对于天与天道的不同理解。

答:天是由神创造的,由道而生成的,由气演化而成的。

天指无所不好,无所不容,无所不屈,无所不及,无所不化,无所不新者。

(1)在殷周之际,把天看作是最高的人格神,主宰着人间的一切。

人间的最高统治者是受命于天的,是替天行道的,所以后世就把皇帝称之为“天子”,老天爷是天上的最高主宰,天子是人间的至尊,是受天命而降于世的。

(2)到春秋战国时期,天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

①儒家思想,有天命主宰和决定论的思想“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②墨子讲“天志”,他所谓的天的意志是“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墨子以天志作为推行兼爱思想之准绳。

③道家的自然之天思想。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明确自然之从无生的思想。

子在《逍遥游》中提,之苍苍,其正色邪至极”,指出天之苍茫浩瀚,并从无生有,“天道运而无积,故万物成”。

2、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有哪些?答:(1)性善说,代表人物为孟子。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充分发挥了性善论的思想。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四者是仁、义、礼、智等美德开端。

这些都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求其放心”,恢复人的先天本性,以达到“尽心、性、知天”的境界,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他特别注重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工夫。

(2)性恶说,荀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出发,提出性恶论的思想。

(3)性无善无恶说,从孟子与告子有关人性的争论中,可以把告子归之为性无善无恶的主张者。

(4)性有善有恶说,主张人性同时存在善恶的,可以世硕与扬雄作为代表。

(5)性三品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斗箾之性”,是只能为恶的;“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教育只能在中民之性上用功夫。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特有的命题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进行分析。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核心命题主要包括仁爱、礼仪、忠诚和孝道等。

1. 仁爱仁爱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核心命题。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建立和谐社会。

在儒家思想中,“仁”被视为人类最高尚的品德,也被视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2. 礼仪礼仪是儒家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

它指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定规范和礼节,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

在儒家思想中,“礼”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一种道德准则。

3. 忠诚忠诚是儒家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

它强调人们应该对国家和社会保持忠诚,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在儒家思想中,“忠”被视为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品质之一。

4. 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命题。

它指出了子女应该尊敬父母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服务,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在儒家思想中,“孝”被视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命题主要包括无为而治、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等。

1.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核心命题。

它强调政府应该采取不干预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政策,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在道家思想中,“无为”被视为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2.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

它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相融合,以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

在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

3. 自然至上自然至上是道家思想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命题。

它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与物的关系 中国哲学

人与物的关系 中国哲学

人与物的关系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思想的观念,发生是很早的。

当然有不同的类型,比如我们熟知的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样一个万物一体的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的哲学基础上,泯除事物的差别性后所得到的一种结果。

万物一体思想在先秦其他的学派里也有,如名家的惠施也讲过:“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篇》)。

特别注意的是,他的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不是从认识论上来讲的,也是联系到泛爱万物。

当然他的这个命题比较简约,没有做阐发,我们不能够很详细的具体的了解他的思路。

不过若从“泛爱万物”来讲“天地一体”,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未尝不可以作为天地一体思想的来源之一。

事实上,如果我们看宋明理学,我们可以说在宋明理学的发展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在先秦儒墨思想对话中,那种尖锐的对立。

就是说,兼爱思想和差等原则的那种尖锐对立,我们在宋明理学当中已经很难看到了,也就是说在相当程度上它已经化解了。

这化解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北宋时代已经明确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

所以后来杨时向程颐讨教说:既然已经这样讲了,那儒家跟墨家的区别应该就不存在了吧?程颐当时是用“理一分殊”来回答的。

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

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

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白马非马论,又称为“白马是非马”论,是一种哲学思想,探讨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该论点最早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并在后来受到了西方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发展和阐述。

白马非马论的核心观点为,语言是一种描述现实的工具,但语言无法完全捕捉或呈现现实的所有细节和复杂性。

本文将对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白马非马论的起源和发展,探索它在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渊源,并介绍维特根斯坦对该理论的发展。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一,解释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不完全对应关系。

然后,我们将引入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二,探索语言的局限性和无法准确表达事物本质的问题。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哲学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分析白马非马论对于认识论的影响以及其对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该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我们希望读者对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能够意识到语言在描述现实时的局限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世界和探索真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进一步地,我们希望通过对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的思考,能够促进我们对自身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的反思,以更加准确、清晰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

第一部分,引言部分,将对白马非马论的概述进行阐述。

我们会简要介绍白马非马论的起源和发展,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

首先,我们会回顾白马非马论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它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会探讨白马非马论的哲学原理一,即对命题的否定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将详细说明这一原理的含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

“和而不同”古今论

“和而不同”古今论

“和而不同”古今论夏福英【摘要】“和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现代学者则从文化观方面来讨论。

从自然观上说,世界最根本的特点是差异性,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和而不同”。

因此,承认世界是万有不齐的差异性的和谐统一,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

在政治上,君主应善于用“和而不同”的观点,吸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做出万全之策。

在伦理观上,人们可以从“和同”观上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文化观方面,“和而不同”命题可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

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与文化,人们应采用世界有识之士所共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而非“文明冲突论”。

【关键词】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文化观;和而不同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7)03-0148-07作者简介:夏福英,湖南郴州人,(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哲学博士后。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

从自然观说,自然界本是万有不齐,和而不同,从而构成一幅幅和谐而美妙的世界图景。

从政治观说,天下事本非一人意见,何可强同?必定相成相济,集思广益。

从伦理观说,和同二字判分君子小人,君子尚义则“和”,小人尚利则“同”。

现代学者将“和而不同”命题引入文化观的讨论,用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创造性诠释与发展,前景广阔。

当今世界,人类由于国别、民族、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差异,在许多时候会爆发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以致于可能发生导致使人类彻底毁灭的核战争。

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对立与冲突。

那么有没有一种使人类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悲剧的方法呢?中国哲学家的回答是:人类应该在文明的、宗教的乃至意识形态的相互了解与对话之中,寻求一种沟通的渠道和途径。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让哲学成为哲学(代序)韩震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哲学似乎有些过分沉寂了。

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疏离。

哲学的沉寂,除了外部原因外,主要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研究哲学、讨论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

让哲学成为哲学,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的必然要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此,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结构性转型,必然引出文化和意识方面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该在根本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另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世界各民族多姿多态的文化在相互激荡过程中,相互磨砺和相互促进,这也为哲学的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

可是,目前哲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哲学教育也没有对当代青年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讨论和哲学教育的地位甚至无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在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启动了改革的列车,再一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哲学特别是学院派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的行进速度了,似乎出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成反比的现象。

当然,市场经济初期可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压倒哲学家的思想徘徊的脚步声。

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

窗外的世界太精彩了,人们很难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

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埋怨时代忽视哲学思维,相反地,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应当从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去找。

人们之所以对哲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哲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

如果时代冷落了哲学,那么主要是因为哲学不仅没有成为时代前进的先导,甚至还跟不上时代行进的步伐。

这就是说,哲学话语的相对沉寂,是哲学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结果。

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首先是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落伍了。

哲学概念名称

哲学概念名称

哲学概念名称
哲学概念名称有天人、道器、体用、名实。

1、天人:天本指人的头,后引申为自然的天、主宰一切的
超自然社会的人格神、支配主宰人事的神秘力量以及神仙上帝居住的地方、客观的自然界及其规律。

天人之概念是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是古代哲学一个重要命题。

2、道器:道,本指人走的道路,引申为天与自然走的道路,
后指宇宙事物的规律和法则。

器,本指容器、器皿,这里指与道相对而承载道理的具体可感知的事物。

3、体用:体指有形的身体、物体和实体,后又指抽象的整
体和本体;用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功用和性能。

4、名实:名,指名称、概念、语言,是对事物实情的表述
和概括;实,指客观事实,也指宇宙的本体。

名实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主要探讨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怎样相符的问题。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解释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

“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

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

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

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

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重要命题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2.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
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是宋代“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哲学观点。

其特点是把宇宙与心合一,哲学立场是用主观精神取代或抹杀客观存在的事物。

这和张九成的“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刘宗周的“通天地万物于一心”一样,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4.执两(两端)用中
这是孔子的矛盾观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两即两端,也就是承认事物都有他对立面的矛盾,但空子的解决方法与史墨不同,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采取折中的办法,无过之,无不及,不要做的太过也不要作的不够。

可见史墨强调的是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而空子强调的是维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这是二人的根本差异。

5.物生有两
这是《左传》中记载的史墨的观点,含义是说任何事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对立的矛盾,而且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主次两个方面构成,他们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

从马哲的角度分析,上述观点是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

将矛盾上升到事物的普遍原则,有相当的认识水平。

这种矛盾的对立观在哲学史上必然发展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

6.动静皆动,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这是明末清初辩证法大师王夫之的观点。

肯定了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

7“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这种变化日新的观点也是王夫之提出来的。

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哲学思想,并把它看作是宇宙的基本准则,到了近代这种发展进化的观点成了资产阶级哲学的法则。

该命题提出了新陈代谢的理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因为前者要“荣”,而后者则“枯”,是一个较为简明深刻的哲学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