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制度2011
第二章 货币制度
原因:规避“劣币驱逐良币”
19世纪70年代世界银价大跌,金银名义比价已经日益脱离市
场比价,“劣币驱逐良币规律”驱使着货币制度倒退至银本 位制,限制银币的自由铸造就是保证货币制度不倒退的措施 之一;
第三,有限法偿性。即限制其一次交易的支付金额,在一次支付行为中,在 一定的金额内可以用辅币去支付,如果超过一定金额,卖方有权拒绝接受。
如美国规定,10分以上的银辅币每次的支付限度为10元;铜镍所铸造的辅币,
每次的支付限度为 25 分。也有国家没有具体规定辅币是否具有无限法偿性,
如中国。
第四,自由兑换性。法律规定,辅币可以按固定比例与本位币自由兑换,就 保证了实际价值低的辅币可以按名义价值流通。
第二,大规模交易的需要,白银体重价低不适合巨额支付,而
黄金相对白银的同单位体积的价值大得多, 19 世纪后期各国逐
渐舍弃白银而采用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
(二)金银复本位制
银、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金需求增加的时候,银并没有
立即消失,两者共存了一段时间,出现了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 币制度,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并在市面上平行流通。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 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一般以贵金 属金作为发行准备,也叫金准备制度;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在现 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仍然保留着发行保 证制度,作为发行准备的资产有黄金、 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人类已有百余万年的历史,而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开始的事情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物物交换古埃及的壁画中国古书的记载:神农氏的时候,“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通过媒介的交换畜牧、贝--司马迁《史记》古代货币起源说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亚里士多德:“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收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钱币就应运而生了。
”古代货币起源说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管子·国蓄》: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物品为货币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司马迁《史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行焉。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
所以私人的产品必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
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在两种商品相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样,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必须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价值形式:1头羊=2把斧头扩大的价值形式:1头羊=2把斧头,或者一袋粮食,或者几捆烟叶等等一般价值形式:2把斧头80斤小麦=1头羊2匹布3克黄金货币的产生从扩大价值形式阶段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说明为交换而生产的关系,也即商品生产关系,在经济生活中日益确立。
第二章货币制度
三、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流通程序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定期的债务
凭证。 最初的银行券由许多大银行各自发行, 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改由中央银行集 中发行。 纸币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发行与流通的 价值符号。当今世界各国流通的都是不 兑现的信用货币,即按信用程序由中央 银行统一发行和调控的纸币,所以在纸 币流通条件下,如信用发行程序控制不 好,就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现 象。
☆本位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1)本位币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自由铸造。这 种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 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造币厂代铸货币,不收 或只收少量的铸造费。 (2)规定本位币有磨损公差。为了保证本位币的名义 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防止磨损过大而实际价值减少 的货币充斥流通领域,国家规定当本位币流通一段时 间以后允许磨损的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公民可 以持币去向政府换取新的铸币。例如,英国在1870年 规定1镑金币的标准重量是123.27447格令,磨损后的 铸币重量不得低于122.5格令。
货币名称:目前世界上的货币名称有100多种,其中用 元、镑、法郎作为货币名称的较多。据统计,用“元” 作为货币名称的国家有52个,如人民币元、美元、日元 等;用“镑”作货币单位的国家有12个,入英镑、苏丹 镑等;“用法郎”作货币单位的国家有32个,如法国法 郎、瑞士法郎、马里法郎等。 ☆货币单位及其划分:在确定货币名称的同时,还要确定 货币单位,也就是价格标准。例如英国的本位币单位为 “镑”,镑以下为“便士”、“先令”等,我国人民币 的单位为“元”,元以下有“角”、“分”等。
一、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哪种或哪几种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 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 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 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 体系。
(二) 本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主 要内容: 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 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 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和 特点,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过 程和原因,掌握劣币驱逐良币的规 律。
3.重点掌握我国现行货币制度的 内容与特点,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程 序。
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 掌握牙买加体系的内容与利弊。
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 发展过程,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等几 种主要的区域性货币制度。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货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自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之后
7.如何看待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 度?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 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 盟制度、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制度、 欧洲货币制度等。
▲按照“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采用 区域性货币制度对于协调与稳定区 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汇率机制的作 用具有积极意义。
(1)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 以作为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 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和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 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 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 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了解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内容及其利 弊?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 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 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为国际经 济活动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为各国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自主性; 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灵活性。
第二章 货币制度
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金单本位制 的国家。
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铸币本位制。 除此之外,先后还实行过金块本位制和金汇 兑本位制。前者又被称为“富人本位制”或 生金本位制;后者被称为“虚金本位制”。 这两者都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其 中,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
(一)金币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的特征: (1)金币可自由铸造。
(2)金币可自由流通,代用货币可自由兑换 为金币或黄金。 (3)黄金可自由输出输入
2、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 因为: (1)国内价值稳定,能自发地适应商品流 通的需要; (2)对外汇率基本稳定,能适应国际贸易 的需要。
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机制: 在铸币平价汇率的 基础上,一国外贸顺差,会导致黄金输入,由 于需求增加导致商品的国内售价上升,即使在 汇率不变时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会 上涨,从而导致需求减少,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过多 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机制:顺差引起本国 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应增加,在外汇需求不变 时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即使出口商品的国内 价格不变也会引起其国际价格的上扬,从而出 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5、未来的电子货币
又称为数据货币,是 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 储存和处理的电子存 款和信用支付工具, 公众的收支都可以在 电子卡片存储金额的 增减中得到体现。
• 现实存在但完全独立 化地发挥作用还很遥 远。
启示:
货币要想稳定的发挥作用,必须具备: 价值稳定性 普遍接受性 供给富于弹性
2章货币制度
2章货币制度第二章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2-2 货币制度的演变2-3 我国的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以铸币的流通为前提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1.货币金属(币材)的确定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什么币材作为本位币;“本位”是货币制度的一个术语,它表明以什么材料作为标准货币的币材。
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
2.货币单位的确定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3.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包括本位币和辅币⑴本位币,亦称主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本位币特点:①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
②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和超差兑换。
③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属于无限法偿币。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不得拒收。
⑵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币值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用。
辅币的特点:①辅币一般由贱金属铸造;②辅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是非足值货币;③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④辅币实行限制铸造。
即不能自由铸造,只能国家铸造。
⑤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所谓有限法偿,是对辅币规定的,指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辅币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无权拒收。
思考:为何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而辅币实行限制铸造和有限法偿?①自由铸造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②规避“格雷欣法则”4.准备制度: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的发行要以黄金作准备,所以,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第二章_货币制度.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 内容包括: 1、以白银为本位币的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具有强制的流通能力。 2、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 量的白银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 3、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 4、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银本位制从1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但到19世纪末各国 基本放弃了银本位制。原因是: 1、白银大幅度贬值。如伦敦金银市场价变动情况是: 1860年,1∶15;1900年,1∶33;1932年1∶73.5。 2、白银已不便于大宗交易。 11
•
2
一、货币制度及其形成过程
1、货币制度
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形成过程
货币和货币流通在资本主义以前就产生了,但当时没有典 型的货币制度,货币流通极其紊乱。表现在(1)造币权分散; (2)铸币不断变质,即重量减轻,成色降低。 货币流通的紊乱,不利于正确计算成本、价格和利润,不 利于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用联系,阻碍着商业的扩展和统一的 民族市场的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对货币 流通提出了变分散为统一,以定型代替紊乱的要求。 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以法律的形式对货币流通的程序 作出了种种规定,这些规定都叫货币制度。
3、金汇兑本位制
又称虚金本位制。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市场 上没有金币流通,而流通银行券,居民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 一战之前的一些殖民地和战后的战败国实行。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1) 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没有金币流通。金币本位制所具备的自发地 调节货币流通量、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机制不复存在。(2) 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削弱货币的稳定性。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这两种货币制度的崩 溃。 18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有:
1.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可同一切商品交换。
2. 突出一般使用价值,弱化特殊使用价值。 3. 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尺度,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的内在尺度。 4. 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商品完全脱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1
(3)足值货币本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基因。足 值货币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 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 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中介过渡
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内在价值低于额定 价值,但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典型的表征货币 是银行券。
对货币的本质理解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 误。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 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相关包含排列的 一种技术方法 。
划分依据:流动性即金融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
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 成的购买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 。
货币的产生
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经济根源是私有制; 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结果。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的
原则。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适应经济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足值货币:(实物货币) 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
赵国“铲币”
秦国半两钱
楚国蚁鼻币
齐国刀币
空首布
第2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二、
货币
经 形态
济
学 院
的演
变
1、 足值 货币
2、 表征 货币
3、 信用 货币
4、 电子 货币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计量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
经 济
M0 = 流通中现金
学
院
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短期票据等。
经 济 学 院
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 的小额通货,供小 额周转使用,通常 用贱金属铸造。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 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
偿力。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中国的辅币
经 济 学 院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制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关系。
5、现代信用货币按照其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M0、M1、M2等 不同的层次,各国对不同层次货币规定的口径有所不同。不同层次 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对科学分析货币流通状
况、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6.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确 立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3500多 年。 中 国的先秦 时期,牲 畜、兽皮、 珠玉、贝、
1500年, 商代已有 铜贝币; 早在殷商 时代,金 属货币就
800年, 春秋初期 已有青铜 铸造的布 币和刀币;
2章 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2-2 货币制度的演变2-3 我国的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以铸币的流通为前提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1.货币金属(币材)的确定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什么币材作为本位币;“本位”是货币制度的一个术语,它表明以什么材料作为标准货币的币材。
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
2.货币单位的确定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3.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包括本位币和辅币⑴本位币,亦称主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本位币特点:①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
②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和超差兑换。
③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属于无限法偿币。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不得拒收。
⑵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币值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用。
辅币的特点:①辅币一般由贱金属铸造;②辅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是非足值货币;③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④辅币实行限制铸造。
即不能自由铸造,只能国家铸造。
⑤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所谓有限法偿,是对辅币规定的,指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辅币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无权拒收。
思考:为何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而辅币实行限制铸造和有限法偿?①自由铸造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②规避“格雷欣法则”4.准备制度: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的发行要以黄金作准备,所以,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第二章 货币制度
历史上,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 货币制度,延续了100多年,促进了经济的 快速发展。之所以稳定,是因为: 1.能保持国内货币数量适当; 2.能保持对外汇率稳定。
金本位制削弱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黄金的稀缺性; 2.其次是分布的不均衡性。
在金本位制下,汇率取决于铸币平价。 所谓铸币平价——即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三)纸币的特点
1.本身无价值,不能与贵金属自由兑换; 不兑现是其基本特征。 2.不能自动退出流通,因而不能自发调 节货币量; 3.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只具有积累 和储蓄的功能; 4.不能超越国界流通,因而不具有世界 货币职能。
(四)纸币制度的内容
1.由国家授权央行垄断发行; 2.央行发行的纸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具 有无限法偿力; 3.纸币不能兑现,即不能兑换黄金; 4.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
我国的一元硬币,属于金属货币制度吗?
(五)货币流通规律
1.(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又称货币 必要量规律。内容可表述为:一定时期内 所必需的货币数量(M)与商品价格总额 (W)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V) 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P.8) M = PQ / V = W / V
2.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是货币金属 的价值符号。纸币流通规律可表述为: 纸币的发行总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需的 货币金属量。用公式表示为: 一元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 中所必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 总量
辅币的铸造与流通也有三条规定: 1)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2)规定辅币有限法偿; 3)规定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换。
规定辅币限制铸造的意义: 1)保证铸造收入归国家所有; 2)保证与主币的固定比例不被打乱。
(2)纸币制度下,辅币的三条规定 均被保留沿用。
第2章货币制度
•
三、 金本位制
1. 金币本位制 2. 金块本位制 3. 金汇兑本位制
• 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
• (1)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发调节 货币的流通量),具有无限清偿能力
• (2)自由储藏、自由流通(自发的稳 定物价),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可同 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成金 币
• 人民币的主币的“元”是我国经济中 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具有无 限清偿能力。人民币辅币的货币单位 有“角”和“分”两种, “元” 、
“角”和“分”均为十进制。人民币 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 管理。
• 二、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比较特殊。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的方 针,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 回归祖国以后,继续维持原有的货币 金融体制,从而形成了(一国四币) 的特殊货币制度.
• 2. 双本位制
• 金银两种货币按照法定比例流通 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为金币银币规 定了固定兑换比率。
• 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 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
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 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 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 3. 跛行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 日开始发行,这是中国货币制度的开始。 人民币属于信用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 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 和银行存款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 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 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 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的总量和结构进 行管理和调控。
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形式
四、货币的职能
❖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具有交易媒 介、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三大基本职能。
1、交易媒介
❖ 物物交换——贱金属——金银等贵金属——纸 币——电子货币
物物交换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 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从普通
商品中独立出来,成为商品交易的媒介。 金、银等贵金属,即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 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可以用来进行借贷和其它的资
而也有一些货币继续保持了原有的货币单位, 但却与货币的重量完全没有关系,如英镑的 “镑”。
3、价值储藏手段
❖ 储存未来的购买力,当需要的时候即可用来支付或购 买。
❖ 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和房地产、耐用消费品不仅能 够储藏价值,而且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 货币持有,特别是现金持有,不能够给持有者带来收 益。那为什么人们偏爱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易于分割性,便于与具有不同价值的商品交 换
易于保存性,可避免或减少保存期的价值损 失
易于携带性,便于在更广大的地区使用。
金、银等贵金属因更具有这些特性,因 而逐步取代其他实物货币成为最终的实 物货币。
2、铸币
❖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以块状流通的,这很不方便。因为每 笔交易都要称重量、鉴成色,甚至还要进行分割,使用 成本较高。
第三节 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不断演变,货币职能的有效发挥是 与货币制度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在信用货币时 代,没有完善的货币制度的法律保障,正常的 货币流通秩序将难以保证。
一、货币制度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 1.货币制度定义:是指一国以法律所确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与流通结构,简称币制。
❖ 2.货币制度分类: ❖ 根据货币制度存在的具体形式,可分为金属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
货币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第2章货币制度第二章货币制度本章重要概念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
②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2.货币制度
自从产生了货币,货币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就扮演 着重要角色,并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币流通的结 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在资本主义制度建 立后,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便 产生了货币制度。
11:46
1
第一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一、银单本位制
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以银币为本 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它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实施 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制度。 银单本位制最大的缺点是白银价值不稳定。由 于白银产量较多,容易贬值,因而不能保持其价值 的相对稳定。到了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 已经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
11:46 9
11:46
22
金单本位制的缺点:
黄金存量有限,各国拥有的黄金不均衡,价值 符号无法兑现,无法满足商品经济规模日益扩大 对黄金的需求。
11:46 13
四、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 它废除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规定。银行券代替金 币流通。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金块,但兑换的起点很高。实行 金块本位可以节约黄金的使用,暂时缓解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 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 能与外汇兑换,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黄金。从本质上讲,金 汇兑本位制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一般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所 采用。
二、金银复本位制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法律规定金银都是铸造 本位币的材料。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都可以 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力。金银都可以自由输 入输出。 金银复本位制的三种形态: (一)平行本位币制 平行本位币制就是金币和银币按照它们所包 含的金银实际价值进行流通,也即金币和银币是按 市场比价进行交换。其缺点是金银市场比价的波动 会导致商品双重价格比例的波动,不利于商品交易。
定第二章货币制度教材第一章4节
(1)名称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
该国货币的名称; 几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货币单位,则在前面加上
国家名,如法国法郎、瑞士法郎。
中国有些特殊,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
(2)币值 ①当铸币流通时,就是确定每单位包含的质
量和成色。 ② 当流通中只有不兑现的货币而尚未与黄金
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
(中国的称量货币——金、银。)
① 铸币税: 朝廷铸造重量轻、成色差的铸币并
强制百姓按铸币面值接受,从中就可形 成财政收入。这样的收入被称为“铸币 税”。
②自由铸造: 指公民有权把经法定确定的货币金属
拿到国家的铸币厂铸造成铸币,也有权把铸 币熔化成金属块收藏起来。
③自由铸造的意义: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起蓄水池的作用。 即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
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为非 法的。(我国的辅币具有无限法偿,不能拒 收)。
我国目前的主币是1元,1元以下是辅币。
5、 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以补充为主) ⑴ 银行券(又称为代用货币): 代表金属货币使用的纸制货币。 ① 特点:可自由兑换(完全兑换)。 持币人有权随时要求发行单位兑换等 量的贵金属。
价值保持一致。因为铸币的市场价值如偏 高,人们会把贵金属运到造币厂,要求铸 成铸币,流通中铸币数量增加;如偏低, 人们会把铸币熔成金银锭,流通中铸币数 量减少。
4、 本位币和辅币 ⑴本位币(主币)
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 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
① 特点: 第一,在金属货币条件下,主币是
定第二章货币制度教材第一章4节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和
回本章
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制度本章重要概念货币制度铸币本位币辅币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无限法偿有限法偿格雷欣法则银行券纸币准备金通货膨胀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联系汇率制国际货币制度铸币平价黄金输出入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议》浮动汇制度特里芬难题欧元欧洲货币体系本章讨论四个问题。
一是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构成要素,二是货币制度的演变,三是我国的货币制度,四是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的结构、货币的发行流通程序与组织体系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
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包括货币单位的确定、通货的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有关信用货币流通和创造、准备金比例确定、其他信用工具的监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随着金融业务的扩大和创新,货币制度的内容会不断扩大和更新。
1、货币制度的形成过程货币作为一种系统的制度,是在资本主经济制度产生之后形成的。
这些规定包括以下几今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统一和集中的货币发行体系,垄断货币发行;二是就货币单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征货币制度的稳定;三是就充当货币的金属作出规定。
西方国家政府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为克服币两流通混乱的状况,将已颁布的本位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发行准备等法令和条例集中起来制度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又货币制度的形成过程。
2、金属铸币流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各自先后出现了铸币流通。
所谓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的含量)并检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最初的金属铸币是富商大贾铸造发行的。
后来逐步演变为由国家统一铸造发行。
这一时期的铸币流通有以下几个特点:(1)材料价值较低。
前资本主义黄金还不是主要的货币材料。
(2)铸造分散,流通具有地方性。
(3)铸币不断变质。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般由以下四大要素构成:(主要指金属货币制度)1、货币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黄金工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组织了专家 论证,提出5年生产黄金1300吨、新增黄金 基础储量3000吨至3500吨的发展目标。
中国外汇储备(亿美元) 年份 1978 1979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外汇储备 1.67 1050.49 1398.90 1449.59 1546.75 1655.74 2121.65 2864.07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外汇储备 4032.51 6099.32 8189.00 1.07万亿 1.53万亿 1.95万亿 2.4万亿 2.84万亿
特点:是金银均为主币,有固定兑换比 率,但是限制银币铸造。美国1873年实行的 复本位属于跛行本位。其他国家(法国、意 大利、瑞士、希腊、西班牙) 1878年实行。
(三)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理论上,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与货币一般 等价物的本性相矛盾。(独占性与排他性)。
实际中,平行本位制,市场商品会出现 不断波动的双重价格,货币不能很好地发挥 价值尺度职能。双本位制下会出现“劣币驱 逐良币”的规律。
银币:袁飞龙
西欧13世纪前用银或铜。希腊一开始 用银。银本位实行的时间不长。20世纪初 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如 印度、中国、墨西哥等国。
中国实行银本位的情况 中国从汉代开始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金属 货币,但属于秤量货币制度,直到清末尚未 进入法货制度。货币流通混乱既有新式银元、 纸币,也有旧式铜钱。清末全国货币总额中, 外国货币占很大比重,超过30%。 1910年4月正式颁布“币制则例”实行银本 位。但是,银圆银两并用。
2006年在滇(云)黔(贵)桂(广)、陕甘川等 地区探明黄金储量超过650吨,2007年至2008年初, 中国境内陆续发现5座大型、特大型金矿。 冈底斯雄村铜金矿,储量120吨 东昆仑青海大场金矿,储量115吨 秦岭甘肃省甘南地区阳山金矿,储量308吨 山东省莱州市寺庄金矿,储量51.83吨 海南抱伦金矿;储量158.26吨
(2)主币的无限法偿 国家法律赋予本位币无限的支付清偿能力
(3)本位币的磨损公差(±0.05%)
2、辅币的限制铸造与有限法偿 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零星交易和 找零用。 辅币的特点:
用贱金属制造;是不足值的货币; 规定辅 币按名义价值流通 。 辅币的特点,决定其限制私人铸造,具有限 的法偿能力。
(一)什么是货币制度(23页)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 结构和组织形式。由国家关于货币和货币流 通的法令和条例综合构成,使货币流通的各 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货币制度产生的背景
前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世 界各国先后出现了铸币流通。 铸币是经过国家证明具有一定成色、形状、 重量的金属货币。 最初的金属货币是原始条块形状流通。很不 方便。后经大商人标注的金属条块,就有了铸 币的雏形。但是流通受到地域限制,后来由国 家统一铸造。
指两种货币均按各自包含的金属实际价值 流通的制度。1663年英国的金币“基尼”和 银币“先令”同时流通。 2、双本位制 指国家法律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两种货 币按法定比价流通。
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实行双本位。1792 年美国规定金银比价1:15。
3、跛行本位制 是复本位制向本位过渡时期的实行的货 币制度。
2009年债券发行量
债 券 国债 政策性金融债券 央票 短期企业融资债 其他 总计 金额(万亿) 1.3 1.2 1.0 0.86 0.16 4.5
4、国民财富变相流失 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和投资美国政府 支持的房地产基金公司或存在美国银行,这些钱 又转给美国的企业重新到我国来投资。外资在我 国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在15%左右,而外汇储备购 买美国国债只有5%的收益率”。二者的差价实际 上是国民财富的变相流失。 截止2009年底,我国大约用8948亿的美元外汇储 备购买了美国债券,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占外汇储 备总量的比率,约占总储量的68%。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国 内银行大约购买了3万多亿的美国债券 。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43-47页)
(一)规定货币材料
这是建立一种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的材料虽然是国家规定的,但是使用哪种 币材,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迄今为止,各国使用过的币材: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
(二)规定货币单位(44页) 指本位货币的名称及其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1美元=0.888671克 (1934年) 1 英磅=7.97克 (1870年) 1银圆=0.648两(1910年)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单位只有名称的意义。 1973年,美国规定:1美元=0.736662克 1967年,英国规定,1英镑=2.13281克,只是 形式。
(三)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1、本位币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 本位币即主币。是一国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 基本通货。特点: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 (1)自由铸造 居民可以请求国家造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 位铸造货币,不限量,也可自行熔化。 经济意义: 保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 使铸币流通量自发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近代的铜元: 1900年广东造币厂铸造内地最早的铜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湖北省造大清铜币
开 国 铜 元
辛亥革命后1912年 设计发行民国新式 铜元,“开国纪念 币 袁世凯死后停造
古 布 图 铜 币
1933年废两改元后, 国民政府規定禁止一 切地方铸造铜元,只 有上海的中央造币厂 有铸币权,铸造一分、 半分两种古布图的銅 元。
“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又称“格雷欣法则”。(49页)(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现象。以英国 财政大臣格雷欣命名。 是指在双本位制下,两种铸币按规定的比 价同时流通,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 (良币)必然会被溶化收藏或输出国外而退 出流通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 (劣币)会充斥市场。
第二章 货币制度
本章包括四节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进
第三节 人民币制度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一体化
重点是第一、二、三节
重点掌握:
货币制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类型 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及其稳定性 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 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外汇储备过多对经济的影响
1、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2、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大量投机资本流入 3、货币供给过多,加大了央行的调控成本
高额的外汇储备导致央行被动地、大量地投放基础货币, 为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对冲”政策。由 于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已降到了最低,所持政府债券数 量有限,因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方已没有太大的主动性的情 况下,只能对负债方进行调控,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 行票据。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要付出成本。目前央行票据 已成为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券种,央行的利息负 担不断加重。
金属块
布 币
刀 币
圜 钱
铸币流通有以下特点 : 1、币材主要是贱金属
土耳其公元前7世纪开始铸造铸币 以后希腊和波斯开始铸银币 西欧各国13世纪前用银或铜,13世纪以后意大利和英国开始 铸造金币 印度、日本、朝鲜欧洲的罗马等国先铜后银。 中国公元前1500年开始铸造铜币。 公元前1200年前,中国殷朝已能使用金、铜、锡、铅四种金 属。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并出现镀锡的 铜器。 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已广 泛流通,除饼金是黄金外,其余都是青铜。
黄金/外汇储备 吨 8135.5 75.9 3422.5 62.9 2709.0 57.4 2451.8 65.8 765.2 1.8 1.2 1054吨 (2009)
中国的黄金产量:
1995年100吨;1998年170吨;2002年189.81吨; 2008年270.49吨,世界黄金产量第一的南非272吨;
重半两 (24铢为1两)
重量不断减轻,民间私 铸的不到1铢。
(三)货币制度的形成
铸币流通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
表现:(42页) ●不利于计算成本价格和利润 ●不利于建立广泛的信用联系 ●阻碍了商业的拓展和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 新兴资产阶级修订和颁布了货币流通条例, 建立了货币制度。
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才实行银元流通。
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
(二)银本位实行较短的原因
1、白银价值低不利于大宗交易需要
2、白银价值不稳定
伦敦市场金银比价变动情况
年份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30 1932 金银比价 1:15 1:15.5 1:18 1:19.7 1:33 1:39 1:53 1:73.5
1978-2010国家外汇出储备(万亿美元)
合理的外汇储备
相当于5-6个月的进口用汇+全部短期债务和到期 的长期债务和预留安全规模。按此标准我国8000亿 美元即可。
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 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 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进出口相抵,贸易 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的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 元,比上年增长13.6%。QFII批准98亿,使用70亿。
2、铸币铸造权具有分散性
奴隶社会的希腊有1500-2000个造币局 德国中世纪600多所造币局 中国:北京:十足银、上海:二七宝银、天津: 白宝银 3、铸币不断变质 铸币变质是指重量减轻,成色降低。后来被统 治阶级利用,有意铸造不足值的铸币,弥补财政 赤字,货币流通极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