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包括哪些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包括哪些内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二个层次:项目组内部复核和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1.项目组内部复核(项目组内部复核)(1)复核人员应由项目组内部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的工作。
(2)复核范围所有的审计工作底稿至少要经过一级复核。
(3)复核时间审计项目复核贯穿审计全过程。
①在审计计划阶段复核记录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的工作底稿;②在审计执行阶段复核记录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工作底稿;③在审计完成阶段复核记录重大事项、审计调整及未更正错报的工作底稿等。
(4)项目合伙人的复核项目合伙人应当对会计师事务所分派的每项审计业务的总体质量负责。
项目合伙人复核的内容包括:①对关键领域所作的判断,尤其是执行业务过程中识别出的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②特别风险;③项目合伙人认为重要的其他领域。
2.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项目组外部复核)(1)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解决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委派问题,明确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资格要求:①履行职责需要的技术资格,包括必要的经验和权限;②在不损害其客观性的前提下,能够提供业务咨询的程度。
例如: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合伙人,或专门负责质量控制复核的注册会计师等。
(2)质量控制复核范围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当客观地评价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以及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
①与项目合伙人讨论重大事项;②复核财务报表和拟出具的审计报告;③复核选取的与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得出的结论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④评价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并考虑拟出具审计报告的恰当性。
(3)质量控制复核时间。
只有完成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才能签署审计报告。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在业务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及时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而非在出具审计报告前才实施复核。
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不能减轻项目组内部复核的责任。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总体要求
目录
•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程序 • 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 •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与保存 •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使用
01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 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资料,用于记录 审计过程、证据和结论等。
作用
详细描述
审计工作底稿应覆盖审计计划、审计程序执行记录、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结 论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 进行编制,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记录清晰
总结词
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应清晰、准确,易于理解。
详细描述
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表述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的语言。同时,应采用合适的图表、照片 等形式辅助说明,提高表达效果。
合法性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符合法律法规、职业 道德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基本情况底稿、财务报表底稿、特定项 目底稿等。
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汇总分析底稿、支持性证据底稿、备忘 录等。
按涉及部门分类
可分为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外部审计工作底稿等。
0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程 序
审计终结阶段
汇总和分析审计结果
对收集到的证据和记录进行汇总和分析,得 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编写审计报告
根据汇总和分析的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对 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和建议。
归档和保管审计工作底稿
将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档和保管,以 便后续的查阅和使用。
03
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 求
内容完整
总结词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审计项目的情况,包括审计目标、范 围、程序、方法和结果等。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复核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复核管理制度范本1.底稿撰写(1)底稿编号-底稿编号根据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情况来确定。
-底稿编号应包括年度、月份和顺序号,例如:2024-01-001(2)底稿名称-底稿名称应简明扼要,能准确地描述该底稿所记录的工作内容。
(3)审计程序-底稿应明确所执行的审计程序,以及相应的抽样方法和样本选择依据。
(4)底稿内容-底稿应详细记录审计工作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并附上相应的工作证据。
-底稿中应包括所采用的文件和会计系统的具体信息,以便复核和追溯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2.底稿复核(1)复核人员-底稿的复核人员应为与底稿编制人员不同的审计人员,以确保底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复核内容-复核人员应对底稿进行全面的复核,确保底稿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并检查底稿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3)复核记录-复核人员应在底稿上签字并注明复核日期,以明确复核人员的身份和复核时间。
3.底稿管理(1)底稿保存-底稿应妥善保存,以确保底稿内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底稿应按照年度、月份和项目等方式进行分类和整理,方便查找和使用。
(2)底稿归档-完成审计工作后,底稿应按照文件归档的要求进行归档,并保留合适的审计工作底稿备份。
(3)底稿权限-底稿的访问权限应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进行设置,确保只有有关人员可以查看和修改底稿。
(4)底稿备份-底稿的备份应定期进行,以防止不可预见的数据丢失和意外损坏。
二、结语以上是一个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复核、管理制度的范本。
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工作底稿的撰写、复核和管理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才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底稿归档后的变动、保存期限和复核
审计⼯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需要变动审计⼯作底稿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作底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1.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2.审计报告⽇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例外情况主要是指审计报告⽇后发现与已审计财务信息相关,且在审计报告⽇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实如果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前获知,可能影响审计报告。
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后才获知法院在审计报告⽇前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诉讼、索赔事项作出最终判决结果。
例外情况可能在审计报告⽇后发现,也可能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第四章“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的相关规定,对例外事项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
历年试题:2007年单选(⼆)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审计。
在编制和归整审计⼯作底稿时,B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7.B注册会计师对⼄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期为20×8年2⽉15⽇,⼄公司对外报出财务报表的⽇期为20×8年2⽉20⽇。
在完成审计档案的归整⼯作后,可以变动审计⼯作底稿的是()。
A.20×8年5⽉5⽇,⼄公司发⽣⽕灾,烧毁⼀⽣产车间,导致⽣产全部停⼯B.20×8年5⽉10⽇,法院对⼄公司涉讼的专利侵权案作出最终判决,⼄公司赔偿原告2000万元。
20×7年12⽉31⽇,该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由于⽆法合理估计赔偿⾦额,⼄公司在20×7年度财务报表中对这⼀事项作了充分披露,未确认预计负债C.20×8年5⽉15⽇,B注册会计师知悉⼄公司20×7年12⽉31⽇已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的舞弊⾏为D.20×8年5⽉20⽇,⼄公司收回⼀笔20×6年已经注销的应收账款,⾦额为1000万元【参考答案】C【解析】选项A和D是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的事项,注册会计师不需采取⾏动,不⽤增加审计程序,所以不涉及变动审计⼯作底稿;选项B由于在资产负债表⽇⽆法合理估计赔偿⾦额可以不计提预计负债,并且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审理完毕,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采取⾏动,不⽤增加审计程序,不涉及变动审计⼯作底稿;选项C属于在第三阶段发现的在资产负债表⽇前存在的事项,需要采取⾏动,提请被审计单位修改报表。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与归档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与归档在审计工作中,底稿的管理与归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底稿是审计师记录审计过程、审计发现以及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底稿管理与归档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与归档。
一、底稿管理1. 底稿准备在开始审计工作前,审计师需要提前准备底稿。
底稿准备包括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程序和计划,以及准备相关的审计工作文件模板。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底稿内容和格式。
2. 底稿编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师需要按照预定计划,根据审计程序逐步编制底稿。
底稿应当详细记录审计方法、数据来源、分析过程、审计发现以及相关的计算和推理过程。
底稿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完整的论证过程,以便后续审计工作的整理和查阅。
3. 底稿复核底稿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审计师在编制底稿后,应经过自我复核,并交由他人进行独立复核。
复核人员需要对底稿的内容、计算、推理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底稿修改在复核过程中,如发现底稿存在错误或不完善之处,审计师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修改底稿时,应记录下修改的内容和原因,并确保修改后的底稿能够反映审计工作的实质性变化。
二、底稿归档1. 归档分类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需要对底稿进行分类和归档。
底稿的归档应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时间及重要性进行分类,以便后续查阅和审计质量评估。
常见的归档分类包括年度审计、重点审计、特殊审计等。
2. 归档标识为了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归档的底稿应进行标识和编号。
标识和编号应明确底稿的归属、归档时间和归档分类等信息,以便审计师在需要时快速找到所需的底稿。
3. 归档保存归档的底稿应妥善保存,以免遗失或损坏。
常见的保存方式包括电子存储和实体档案存放。
无论是何种保存方式,审计师都应确保底稿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
4. 归档审阅定期对归档的底稿进行审阅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审计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知识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定义:复核包括项目组成员实施的复核、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详细描述:(一)项目组成员实施的复核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包括项目合伙人)复核经验较少人员的工作。
注意: 复核范围因审计规模、审计复杂程度以及工作安排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有时由高级助理人员复核低层次助理人员执行的工作,有时由项目经理完成,并最终由项目合伙人复核。
(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前,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审计项目组执行的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例题:1.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工作是业务性工作B.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委托业务,可将其归整为一份审计档案C.审计工作完成后,应于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归档D.未完成审计工作的,应于审计业务中止后90天内归档正确答案:C解析:选项A,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工作属于事务性工作;选项B,应归整为不同档案;选项C,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选项D,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60天内。
2.下列各情形中,属于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事务性变动的是()。
A.注册会计师删除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B.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C.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D.注册会计师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后实施补充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正确答案:A,B,C解析: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事务性变动,主要包括: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归档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归档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过程中重要的记录和证据,对于保证审计质量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后,需要进行复核和归档。
一、复核复核是指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核对,以确保工作底稿准确、完整、规范、合规。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底稿清晰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清晰易懂,应该有明确的标题、编号、日期,以及相应的审计标准和程序。
在复核过程中,应检查底稿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笔误或错误,是否与客户提供的材料一致。
2. 底稿完整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完整,记录范围应该全面覆盖审计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点和审计证据。
在复核过程中,应检查底稿是否涵盖了所有的审计程序和结果,并且是否存在重要的漏洞或缺失。
3. 底稿合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遵守相关的审计准则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税收法律法规等。
在复核过程中,应检查底稿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存在不合规的情况,是否存在风险提示和处理等方面的建议。
二、归档归档是指将审计工作底稿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存储、管理、保管和备份,以便于审计工作的后续查阅、审查和复核。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储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范进行存储。
一般来说,应将底稿存放在安全、稳定、干燥、通风的环境下,避免受到火灾、水灾、盗窃等不可预见的灾害。
2. 管理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按照一定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应对底稿进行分类、编号、标记、索引等处理,以便于后续查阅、审查和复核。
同时,应对底稿进行分类存储,如区分账务处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不同的方面。
3. 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按照一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
一般来说,应将底稿保管期限设定为3-5年,以便于后续查阅、审查和复核。
同时,应对底稿进行备份和加密,避免遭受恶意攻击或数据丢失等情况。
总之,复核和归档是审计工作底稿的必要工作,对于保证审计质量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所记录下来的证据和信息,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进行三级复核。
一级复核由底稿编制人进行,主要是对底稿的正确性、表述清晰度、资料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底稿符合审计规范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级复核由审计组长或第一负责人进行,主要是对一级复核后的底稿进行全面审查和检查,确认底稿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确保审计组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三级复核由审计主管部门或审核部门进行,主要是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评估和复核,确认审计工作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可信度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三级复核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三级复核,才能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1 -。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归档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归档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中所制作的所有文件
和记录的总称,是审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底稿的复核和归档是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
1. 底稿复核
底稿复核是指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对所有底稿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检查和复核,确保底稿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底稿复核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全面性:涵盖了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审计的整个程序、各个环节的底稿等。
(2)系统性:按照审计程序的逻辑顺序进行检查和复核。
(3)严谨性: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和程序进行检查和复核,排除
一切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
底稿复核的目的是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遗漏,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2. 底稿归档
底稿归档是指将审计工作中所制作的底稿整理、分类、归纳、存储和保管,以备查阅需要。
底稿归档应具备以下特点:
(1)整理性:将底稿按照审计程序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和分类。
(2)分类性:按照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和内容将底稿进行分类。
(3)归纳性:将底稿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备查阅需要。
(4)存储性:采用适当的存储介质和方法,如电子文档、纸质
档案等。
(5)保管性:定期进行底稿的备份和保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底稿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底稿归档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审计人员进行后续的审计工作和处理审计事务,保障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会计审计底稿复核要点
会计审计工作底稿复核要点一、复核的总体要求:1、底稿复核的复核人应填制“复核意见表”,复核意见表应按要求填制,审计报告的项目经理和复核人要列明;2、复核人复核底稿完成后将“复核意见表”交给该项审计业务的审计项目经理,审计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补充修改,参与做业务的审计助理人员应积极协助项目经理补充修改底稿;二、复核的具体要求(一)年报审计复核时注意综合类底稿、实质性底稿等的编制日期:业务约定书的签署日期不能早于业务承接(保持)评价表的日期;管理层声明书(各项声明书)的日期一般应为审计报告出具日期;业务复核核对表的日期一般不能晚于审计报告出具日期,不能早于其他综合类底稿、实质性底稿的日期;综合类底稿、实质性底稿的日期一般介于业务约定书日期和业务复核核对表日期之间;1、综合类底稿综合类底稿至少应执行下列审计程序(1)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2)业务承接(保持)评价表;注意注册会计师是否签字或盖章,如签字为手签,签字日期不能晚于业务约定书的签署日期;(3)业务约定书(4)管理层声明书注意管理层声明书的签署日期为审计报告出具的日期(5)分析程序表(6)穿行测试表(7)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用鼎信诺总体审计策略表,附项目组成员独立性签名底稿;(8)企业提供的未审会计报表、试算平衡表、调整分录汇总表(9)审计报告(10)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核对表;(11)业务复核核对表(项目经理、项目负责合伙人(张萍))质量控制复核人(王敏)签字或盖章)(12)审计总结(13)报告签发单2、实质性底稿总体要求:各科目底稿应有程序表、审定表、明细表、抽凭表,底稿各表的审计说明项必须填写内容,不能空白。
各科目根据业务量大小,抽凭笔数早10~20之间;注意核对审定表的未审数和审定数、明细表的未审数和审定数、会计报表的未审数和审定数,之间的核对各科目具体要求如下:(1)货币资金:所有开户银行报表截止日银行对账单、余额调节表(如有未达账项)、银行存款询证函及现金盘点表(需相关人员签字盖章);(2)应收票据:填写并打印“应收票据监盘表”,并相关人员签字。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和保存年限的规定是什么
审计⼯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和保存年限的规定是什么审计⼯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对其执⾏的审计⼯作所做的完整记录。
从⼀般意义上讲,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应属于执⾏该项业务的注册会计师。
那底稿的归档和保存有什么规定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作底稿归档的期限: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规定,及时将审计⼯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审计⼯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后60天内。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后的60天内。
如果针对客户的同⼀财务信息执⾏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其视为不同的业务,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在规定的归档期限内分别将审计⼯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审计⼯作底稿归档的保存年限: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审计报告⽇起,对审计⼯作底稿⾄少保存⼗年。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审计业务中⽌⽇起,对审计⼯作底稿⾄少保存10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连续审计的情况,当期归整的永久性档案虽然包括以前年度获取的资料(有可能是10年以前),但由于其作为本期档案的⼀部分,并作为⽀持审计结论的基础。
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于这些对当期有效的档案,应视为当期取得并保存10年。
如果这些资料在某个审计期间被替换,被替换资料可以从被替换的年度起⾄少保存10年。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作底稿。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审计实操经验】审计工作底稿复核
【审计实操经验】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众所周知,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工作记录和取得的各种文件资料。
它不仅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进行审计处理的直接依据,而且还是控制和监督审计质量的基础。
在项目审计工程中,由于单个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方面的有限性,以及被审计事项的复杂性,难免会在审计过程中发生判断、计算和其他方面的偏差。
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复核哪些内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部分基层审计人员对此认识不清。
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就此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审计实践谈一下肤浅的认识。
(1)复核人员必须是原工作底稿编制人员的上级或同级。
复核人员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应当非常熟悉,并且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
(2)复核人员应检查工作底稿内容是否完备。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事项、实施审计期间、实施审计过程记录、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摘要及其依据、索引号及页次、编制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复核人员的姓名及复核日期以及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据。
(3)复核人员应检查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如是否附有与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是否附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证、或者鉴定资料等、是否附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等。
(4)复核人员应检查工作底稿中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是否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资料是否前后矛盾而未予以说明。
(5)复核人员应检查审计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是否做到内容完整、观点鲜明、条例清晰、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6)三级复核时,不同层次的复核其重点和内容要有所区别。
如第一层次审计组长的复核是全面复核,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经过这一层次的复核:第二层次部门负责人的复核重点。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是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底稿复核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进行,应注重底稿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以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问题。
底稿的完整性要求所有必要的数据和信息都能够在底稿中找到,而非遗漏或遗失。
准确性要求底稿中的数据和信息都能够得到证实和验证。
合规性要求底稿符合所有适用的审计法规和准则。
逻辑性要求底稿中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被组织和呈现。
底稿复核的目的是发现底稿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并及时纠正这些问题或错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因此,底稿复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进行底稿复核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应该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应该注重底稿的逻辑性,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呈现是合乎逻辑的。
3. 应该注意底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所有必要的数据和信息都能够找到,且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4. 应该注重底稿的合规性,确保底稿符合所有适用的审计法规和准则。
5. 应该及时发现和纠正底稿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底稿复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以确保审计工作
的质量和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底稿复核时,应该注重细节,并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一、复核目的和要求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为审计报告的编写提供可靠的依据。
要求复核过程严格、全面、详细、准确,对每一项审计程序、工作底稿以及工作结果进行系统性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复核内容1.审计文件完整性复核・检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完整,包括工作底稿编号、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工作底稿记录、底稿归档等。
・核对审计文件与文件索引或目录的一致性。
・检查计算机化审计工作底稿的备份情况。
2.审计程序执行复核・核对审计程序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包括内部控制评价、风险评估、业务流程分析、账务核查、抽样测试、管理层沟通等。
・检查审计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针对风险点和重要事项进行充分测试。
・检查审计程序执行的时间节点和程序流程是否合理。
・确认审计程序结果是否与工作底稿记录一致。
3.工作底稿编制复核・检查底稿编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规范。
・核对底稿中所引用的来源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查底稿中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是否正确。
・检查工作底稿的记录是否全面、准确、清晰,是否能够为复核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理解和参考。
4.审计工作结果复核・核对审计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审计结论有依据,推理过程正确。
・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是否得到妥善处理,是否有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核对工作底稿与最终审计报告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
・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评价,提出针对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三、复核方法和程序1.文件复核・对审计文件进行全面复核,核对文件的完整性、编号、归档等。
・检查文件的规范性,如文件格式、命名规则等。
・核对文件与索引或目录的一致性。
2.抽样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抽样复核,根据统计学抽样原理和方法选择样本。
・对样本进行详细复核,并与底稿记录进行比对。
3.交叉复核・复核人员互相交叉复核,相互核对工作底稿和结果,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复核结果和报告1.复核结果记录・对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和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描述、发现人员、时间、底稿编号等。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1. 完整性和准确性:复核人员应检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和证据。
他们还应确保工作底稿中的数据和计算准确无误。
2. 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复核人员应检查审计人员是否按照审计准则和公司的内部政策执行了适当的审计程序。
这包括检查审计计划、抽样方法、测试结果等是否符合要求。
3. 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复核人员应审查审计人员的分析和结论是否合理、充分,并基于所收集的证据。
他们应确保审计结论有充分的支持和依据。
4.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复核人员应评估审计人员所收集的证据是否足够充分和适当,以支持审计结论。
他们可以检查文件、记录、函证等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内部控制的评估:复核人员应审查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估是否准确和完整。
他们可以检查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和相关的工作底稿。
6. 审计报告的一致性:复核人员应确保审计报告中的内容与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信息一致,并且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与工作底稿中的发现相吻合。
7. 签字和记录:复核人员应在完成复核后,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字并记录复核的日期和结果。
这可以提供审计工作的可追溯性和责任归属。
通过有效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减少错误和遗漏,并增强审计报告的可信度。
这有助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并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一、引言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包括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的定义、目的、流程和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定义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是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结论、资料和文件进行重复核对和确认的过程。
通过对底稿的复核,可以发现底稿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不符合审计标准的情况,及时予以修正,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目的1. 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复核底稿,能够发现底稿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遗漏,及时进行修正,保障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能够确保审计工作在整体上的一致性,使得审计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
3. 辅助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复核底稿,审计主管能够了解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效果。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流程1. 初步复核:由初级审计人员负责对底稿进行初步复核,主要着眼于检查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确认所使用的资料和方法是否符合审计标准的要求。
2. 复核人员的指派:复核工作一般由资深审计人员或审计主管负责,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和底稿的复杂程度进行指派。
3. 审计工作底稿的详细复核:复核人员对底稿的内容、结论、资料和文件进行逐条详细的复核,检查底稿中的逻辑关系、数据符合性和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等。
4. 文件资料的核查:复核人员还需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所引用的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核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5. 复核意见的提出:复核人员根据复核结果提出复核意见,对于发现的问题或需要修正的地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6. 底稿修订:根据复核意见,初级审计人员对底稿进行修订,确保底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复核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复核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撰写、复核和管理过程,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审计工作。
二、底稿撰写规定1.底稿的命名规范:底稿应按照一定的命名规范进行命名,以便于查找和归档。
底稿名称应包含项目名称、审计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
2.底稿的格式规定:底稿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撰写,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标题应明确反映底稿的内容,正文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底稿的目的、方法和结果,附件应包含相关的金融报表、文件和其他证据。
3.底稿的撰写要求:底稿的撰写应遵循审计准则和规范,确保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底稿应准确记录相关的审计事项,包括审计过程、结果和对应的工作底稿。
三、底稿复核规定1.复核人员的要求:底稿的复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审计人员进行。
复核人员应对底稿的内容、结论和论据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2.复核的时间安排:底稿的复核应在底稿撰写完成后尽快进行,以确保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时间。
复核人员应在复核过程中记录复核的时间和日期,并留下复核意见和建议。
3.复核意见的记录与反馈:复核人员应将复核意见记录在底稿上,并向底稿的撰写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撰写人员应及时修改底稿,并在修改完成后通知复核人员。
四、底稿管理规定1.底稿的归档:底稿应按照一定的归档规范进行归档,以便于查找和审计事项的追踪。
底稿应按照项目、年度和审计程序的顺序进行编号和归档,且应分类存放,确保底稿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底稿的保密措施:底稿应加强保密措施,确保客户的信息和审计资料的安全性。
底稿应妥善保管,不得外传或泄露。
只有经过授权的审计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底稿。
3.底稿的备份与保存:底稿应进行定期备份和保存,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底稿的保存期限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合理的规定,且应妥善管理保存的底稿。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查为了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设置专门的审查机构或审查组织,对底稿进行审查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核
主任会计师或主管合伙人进行最终复核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
审计组织对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妥善保管,防止泄密,其 保管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种。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会计师事务所应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 保存10年; 若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期限为审计业务终止日后的60天内,会计师事务所应自 审计业务终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5.1 审计证据
收集、鉴定、综合审计证据过程
评价经济活 动形成审计 意见和结论
收集证据
综合
充分证明力
证据
现实证明力
鉴定
证据
潜在证明力
审计过程
审计证据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 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 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基本要素
1 被审计单位名称 2 审计项目名称 3 审计项目时点和期间 4 审计过程记录 5 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6 审计结论 7 索引号及页次 8 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 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10 其他应说明事项
5.2 审计工作底稿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按内容的稳定 性和使用期限
当期档案,
如组织管理、试算编报、金额验证、内部管理制度考核等。
永久性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章程、有关内部控制系统副本等。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工作事项表 内部控制测试表 试算表工作底稿 调整工作底稿 分析、计算表 盘点表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 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人员记录、编制和收集的与审计事 项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等。 如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 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说明书、核对表、有 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等。 对于具体的审计事项,由于性质、目的、要求、采取的方 法的不同,与之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也不尽相同。
双重性
强:存在(数量)
弱(需要另 行审计)
①证明不了所有权 ②不能反映实物质量 ③不能反映价值 ④取证范围有限
5.1 审计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书面证据(收集的最多、易被篡改,可信度要比实物证据差)
①外部
外部 外部
CPA手中,如询证函 被审计单位手中 CPA,如银行对账单
内 ②内部(如内控制
第五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特性和分类 以及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作用以及编制、复核和保管的方法,为指导审计工作过程打下 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审计证据的分类,掌握审 计证据收集和审计证据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 工作底稿的含义、作用、以及内容和格式;掌握审计工作底稿 编制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掌握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和保管 的理论和方法。
5.1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 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 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的一切资料。
5.1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特性
客观性 (先决条件) 相关性 (必要条件) 合法性
同时具备
5.1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分类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 • 完整性原则 • 重要性原则 • 真实性与相关性原则 • 责任性原则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5.2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注册会计师复核(技术性),在每份审计工作底稿完成后进行 三
个
层
项目负责人复核,在审计业务接近尾声时实施
次
内部
经第三方确认 外部流转
容
度不健全CPA不能 过多信赖)
内部
内部—经不同部门审核签章且连续编号 内部—单个部门、领导审核签章
③ CPA动手编制—计算表、分析法、测试表
内部证据内 会计记录
容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属于可靠性较低)
其他书面文件
5.1 审计证据
5.1 审计证据
5.1 审计证据
5.1 审计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 按获取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口头证据 环境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自然证据 加工证据 基本证据 辅助证据 矛盾证据
5.1 审计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实物证据 (如现金、存活、固定资产等) 最有证明力证据,只能说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审计证据的收集
监盘 取得实物证据最有效的途径,不能保证所有权 观察 用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守执行、资源利用等的观察 询问 函证 检查 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和有形资产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贯穿于收集审计证据的整个过程
5.1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鉴定
审计证据的真实性 审计证据的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影响审计结论的程度有关) 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与提供证据的来源有关)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适当性(数量、质量的衡量)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在上述几点的基础之上)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成本效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