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应该得到充分的满足。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的物理课,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了解到光学原理,并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活实例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知道如何保护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照相机、眼镜、视力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图片和一张模糊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两张图片的差别。

然后,我向孩子们解释,清晰的图片就像是正常的视力,而模糊的图片则像是视力有问题的眼睛。

2. 讲解:我向孩子们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调整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来获得清晰的图片。

然后,我让孩子们亲自尝试调整照相机的镜头,感受调整过程中的变化。

3. 眼镜矫正:我向孩子们介绍眼镜的原理,如何通过镜片的曲度,来矫正视力问题。

我让孩子们试戴不同度数的眼镜,感受视力矫正的效果。

4. 视力检查:我向孩子们介绍视力表,并教他们如何进行视力检查。

然后,我邀请孩子们互相检查视力,并记录下自己的视力情况。

5. 实践活动:我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视力矫正方案,可以是制作一个放大镜,也可以是设计一个视力保护器。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彩笔、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完成自己的设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构成。

2.了解人眼的构造和视力的矫正方法。

3.掌握调节和矫正视力的基本原理。

4.学会使用照相机和眼球进行视力矫正。

二、教学内容2.1 照相机的原理和构成照相机可以将外界的光线通过光学装置聚焦到感光材料上,记录下来的光线模式形成影像。

照相机的构成主要包括镜头、快门、胶片(或传感器)等部分。

2.2 人眼的构造和视力的矫正方法人眼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而视力矫正方法主要有眼镜、隐形眼镜和激光手术等。

三、教学过程3.1 照相机的原理和构成1.引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照相机的兴趣。

2.讲解照相机的构成和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照相机的构成和光学原理。

3.示范演示:教师使用实际的照相机进行演示,让学生对照相机有更直观的认识。

4.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照相机的构成和原理,并汇报讨论结果。

3.2 人眼的构造和视力的矫正方法1.引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对人眼视力矫正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人眼的构造和视力的矫正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人眼的构造和不同的视力矫正方法,包括眼镜、隐形眼镜和激光手术等。

3.知识巩固: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3.3 视力的调节和矫正原理1.引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让学生思考视力是如何调节和矫正的。

2.视力的调节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视力调节的基本原理,包括晶状体的变焦能力等。

3.视力的矫正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矫正方法的原理。

4.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视力的调节和矫正。

3.4 实践操作:使用照相机和眼球进行视力矫正1.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成小组,一组使用照相机进行视力矫正的实践操作,另一组使用眼球进行视力矫正的实践操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江苏省苏州市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江苏省苏州市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

教学课题: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演示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照相机。

二、正课教学:
1、利用照相机和眼睛的实物模型,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知道它们的成像原理,使学生能对两者做一个比较。

2、借助器材和视频,介绍电影与视觉暂留的相关知识。

3、进一步研究眼睛的视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并通过教师
的演示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找到矫正视力的办法。

三、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习题巩固。

板书设计: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
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视力的缺陷
近视眼镜:凹透镜
远视眼镜:凸透镜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加注名人名言。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

3、知道用凸透镜或凹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培养从相关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会用一定的方法探究用凸透镜、凹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阅读活动和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阅读与探究等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置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通过对本节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个人用眼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①故意拿一台没有开盖的照相机,给学生拍照。

再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找另一位同学。

②引课大家看,照相机镜头盖打开后,它能把它看到的景物成像到底片上,保存下来,这就叫拍照。

而我们的眼睛似乎也有相同的功能。

出示眼睛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

③大家想不想学习照相技术?虽然同样是眼睛,我们常说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学习矫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二)开始新课1、照相机与眼球【学习与交流】1.观察:照相机成__________________像;眼睛__________________像2.如图,做一做,让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思考: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将_____凸透镜,光屏不动,应______________,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将_____凸透镜,光屏不动,应______________,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3.在甲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像后的大致位置,并标定此处为视网膜的位置。

在乙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像后的大致位置若使乙图中的像仍要落在甲图中所标的视网膜的位置,凸透镜不动,你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眼: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________(“厚”或“薄”),焦距变_________(“长”或“短”),像变________(“近”或“远”),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课时总课时:第课时备课时间:年月日(一)、引入新课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投影表格让学生填表。

提问:凸透镜的厚薄影响凸透镜的焦距吗?凸透镜的厚度越大,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你知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规律有什么重要应用吗?学生回答:用来照相。

指出:我们的人眼也相当于照相机,本节我们就来探究照相机和人的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学习矫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二)、学习新课内容1、照相机及与眼睛的成像原理(1)照相机构造:(投影)镜头、快门、光圈环、胶片。

调焦环上刻着的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光圈的作用——控制曝光量;快门的作用——控制曝光的时间。

(2)照相机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神奇的照相机——眼睛及与眼睛的成像原理提出问题: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1)构造:晶状体、视网膜引导阅读课文,投影图。

(2)原理讲解: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3、照相机与眼睛的比较•用凸透镜使距离凸透镜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u变v变)。

•而用眼睛看离眼睛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u变v不变),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相同点:原理相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同点:结构:照相机:镜头胶片↓↓眼睛:晶状体视网膜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物距和像距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眼睛是通过改变__晶状体的焦距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4、视觉暂留(1)指导学生阅读p91页“生活物理社会”(2)演示课本图4—25 观察结果:鸟在笼中。

(3)再观察一个视觉暂留图,体会。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更正教课目标1.认识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根源理。

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更正方法。

2.经过阅读相关资料,培育从相关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会用必定的方法研究用凸面镜、凹面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更正原理。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优异习惯。

教课要点视力更正教课难点视力更正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启示指引法、解说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①让学生把凸面镜对着窗户外面,用一张白纸做光屏,体验照相过程。

②找到窗外的运动着的云或人,体验摄像过程。

③让学生用一本书挡住射到凸面镜上的光,学生发现底片上的像不见了;下同。

①故意拿一台没有开盖的照相机,给学生摄影。

再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找另一位同学。

②引课:大家看,照相机镜头盖打开后,它能把它看到的光景成像究竟片上,保存下来,这就叫摄影。

而我们的眼睛仿佛也有相同的功能。

出示眼睛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

③大家想不想学习照相技术?固然相同是眼睛,我们常说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学习更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优异的帮助作用。

二、新课(一)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利用凸面镜能成减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面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眼睛:像一架奇异的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面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经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暂留。

(二)视力的缺点1、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光景,是由于经过调理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由于经过调理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边。

3、活动:视力的更正(1)把一个凸面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它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呈清楚的像,并标出光屏的地址。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1:播放视频:“正常人眼如何看到物体的”
3: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正常的人眼是如何看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
自主得出结论:
正常的人眼既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也可
教师概括:
远视眼:
:学生实验————
正常的人眼既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也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在于晶状体的
看近处物体,让晶状体变厚一些
看远处的物体,让晶状体变薄一些
:人眼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做个类比:
共同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不同点:照相机成像中,靠改变物距和像距,使像成在光屏上。

远视眼:。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能够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模型;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眼球的结构,解释视觉形成过程;(2)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结构图及视觉形成过程;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绘制眼球结构图,并简要描述视觉形成过程;2. 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3. 解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并提出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研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到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还包括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对照相机工作原理的探究,从而获得人眼成像的原理。

(2)组织学生通过对视力矫正的分析,来巩固有关透镜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照相机、眼睛原理【难点】视力的矫正原理及方法二、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当我们假期到其它地方旅游,都要带上照相机,随时随地的留下周围美好景色和美好的瞬间,那么照相机是如何帮助我们留下这美好的记忆的呢?今天我们和大家来探究一下?【练习】在使用照相机摄影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特点:(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离相机镜头的距离;(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照片上所成的像越;(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4)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2、探究眼睛的成像原理【提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这美丽的世界,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请问:人眼的凸透镜,光屏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一看】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

【提示】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小结】晶状体相当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提问】我们的眼睛又是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呢?【做一做】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这样的动作,把书本从离你稍远处慢慢靠近你的眼睛,看书本上的字,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议一议】看近处物体时,觉得眼睛很酸。

【想一想】师:同学们,你们的感觉也是这样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师:因为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是可以调节的,(投影)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与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缺陷及其矫正办法;3.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视力矫正问题,并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四节内容,是在介绍“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材处理上,本节将眼睛与照相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两者具有共同的成像原理,然后通过一个简易的模拟实验(学生的探究活动),说明视力的缺陷并揭示视力的矫正方法(或眼镜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

照相机是学生熟悉的物品,从照相机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将眼睛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对比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然后学生从自身的视力问题出发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学好本节课。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重点】照相机与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教学思路】从照相机入手展开本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比较和类比,展开有关“眼睛”的教学---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归纳近视眼视力矫正的方法—类比近视眼的缺陷和矫正学习远视眼的缺陷及矫正方法。

【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演示系统、自制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和凹透镜(眼镜)、光源、光屏、白纸2.学具:凸透镜和凹透镜(眼镜)、光源、光屏、白纸【教学方法】教师视频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注重信息收集与交流。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v >u 放大镜引入新课:其实我们的眼球(晶状体)就是一个凸透镜,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人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展示课题)新课教学: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展示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工作原理:u>2f 时, v ,成______________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我设计的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主题是“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使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孩子们了解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张有趣的图片,引发孩子们对眼睛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次活动。

2. 讲解:通过视频和模型,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实践: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眼睛的构造和视力矫正的工具,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2.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孩子们了解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眼科医院,亲自体验视力检测和矫正过程,进一步了解眼睛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难点。

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可能对眼睛的复杂结构和工作原理感到困惑。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照相机的构造;了解眼球的构造(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会探究近视眼的原因视力的矫正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近视眼的原因”的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的基本技能和精诚合作、善于交流、乐于探究、综合推理的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探究出“探究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教学过程照相机及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2、照相机里的胶片相当于:光屏3、成像原理: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调节照相机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清晰像落在底片上,调节镜头往前或往后移动,即改变像距的大小。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球像神奇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用照相机拍照时,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大于__(填“大于”或“小于”)镜头的两倍焦距,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凸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类似的,眼睛也是利用物体在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总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光学系统,能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中,像距不变,焦距根据物距发生相应的变化。

近、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眼睛的工作原理正常人的眼睛,是一个精密的凸透镜当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成的像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提出问题远近不同的物体为什么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工作原理晶状体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甲)。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

视力的矫正
、知道用凸透镜或凹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他们的求知欲,进行用眼卫生保护视力的情感教育。

照相机、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
相机和眼睛如何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工作
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了解眼睛的构造(教材P9
晶状体—镜头(凸透镜);视网膜—胶片(光屏)
能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
清晰的像。

乙图
3.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下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下面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八上物理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八上物理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题§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型新授课课时备课组成员主备审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矫正视力的方法。

(2)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2)增强学生自学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设想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视力的矫正方法及照相机的原理。

教法:教学准备凸透镜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周围远近不同的物体?导语二师:当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必须佩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佩戴一个老花镜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照相机【看一看】一身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猜一猜】物体经照相机拍摄后,所成像的性质是怎样的?【议一议】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1)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②成像的范围:f<u<2f(2)照相机的调节:应在范围u>2f内调节,即:U↓→v↑→像↑【小结归纳】(板书)1、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拓展应用】如果要使得照相机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减小),则照相机的镜头应该与拍摄景物间的距离,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选项:“增大”、“减小”或“不变”)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1.一台水压机大活塞的半径是小活塞半径的2倍,如果在小活塞上加500牛顿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的重量为()A.1000N B.2000N C.250N D.125N【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大小面的半径之比是2∶1,故其面积之比是4∶1,已知小面压力F1是500N,据帕斯卡原理可知P1=P2,据P=FS,则500N 1=2 4 F大活塞承受的压力为F2=2000N。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了解照相机的构造,明白它的成像原理了解眼睛的构造,明白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

2.进程和方式通过探讨分析如何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面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说明有关现象,取得初步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二、教学要点1.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2. 难点:眼睛的调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三、教学方式:探讨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四、教具:一般照相机;视力表;实物投影仪,小气球,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五、学具: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面镜、凹面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面镜;火柴(四人/组)六. 教学进程(一)引入:同窗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可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看周围丰硕多彩的世界?咱们很多同窗都喜爱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如何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出色的刹时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咱们一路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板书)(二)展开:一、实物投影书本照相机,请同窗回答出物体可通过镜头(凸面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学生)依照这回忆出凸面镜成像规律而且依照同窗日常体会得出照相规律:物远,像那么近,像越小;物近,像那么远,像越大。

(板书)2、咱们一路来观看咱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什么缘故能看见物体”那个问题。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窗们一路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一起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面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它集聚成像在视网膜上(相当于智能的光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教学目标:①了解照相机和眼球成像的基本原理。

②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③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视力矫正教具:凸透镜、近视眼镜、多媒体、光具座、蜡烛、自制水透镜、自制照相机、毛玻璃教学过程:引入课题先通过自制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凸透镜)、底片(光屏)组成。

学生实验:利用凸透镜和毛玻璃来模拟照相机体验用照相机调焦拍照过程。

(由于材料限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治一个照相机,所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来模拟照相机调焦拍照过程,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用毛玻璃作为照相机底片,教师演示一下怎样操作,让学生体验照相过程。

)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得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那么人眼是怎么看到物体的呢?一、照相机与眼球1、首先通过动画图片来了解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成像作用,视网膜布满感光细胞相当于光屏。

播放照相机成像视频和眼球成像视频,让学生起来交流从两段视频中发现了什么信息.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

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总结: 物体经晶状体成的像要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物体。

(结合眼球面像示意图说明)思考: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先来回忆刚才拍照时,我们怎样使底片上成清晰像的。

为了拍出清晰的照片,摄像师会根据景物的远近来调节照相机的镜头,这个动作叫调焦。

【问】调焦是调节照相机镜头焦距吗?(可让学生结合刚才照相机实验来回答,教师用视频演示照相机调焦过程并加以引导)【答】照相机是通过调节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来使景物的像清晰的呈现在底片上。

调焦实际上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以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那么眼球也是这样调节像距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吗?(显然不是)2、学生实验:目的:探究眼球是如何让远近不同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步骤:(1)用自制水透镜(用玻璃片、橡胶圈、透明塑料薄膜、塑料板、长尾夹、输液管、针筒做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水和吸水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来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点燃蜡烛移到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4.4《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4.4《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四节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2)知道眼镜的作用,预防和保护眼睛【教学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镜的光学作用【教学难点】眼镜的光学作用【教学过程】【要点1】 眼睛的构造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要点2】 眼睛的工作原理结合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填写下表【提示】与照相机对比晶状体 角膜底片物像 镜头进行说明(补全表格)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要点3】眼球的自动调节【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重点强化】①物距一般都大于.②成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要点4】近视眼的形成原因①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②找到近视镜,摸一摸镜片,它们是有什么光学仪器构成的?能不能分析其中的道理?③近视眼的矫正:【要点5】远视眼的形成原因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远视眼又该如何矫正呢?【要点6】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 必须用m作单位).【要点7】眼睛的保护【问题】近视眼的问题在我们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也得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即使有更先进的技术,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眼镜,也不如我们自已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请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常识.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新版)苏科版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照相机、眼睛的异同体会规律的应用价值,通过类比归纳出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探究像不在视网膜上的原因
【教学突破】
本节课从测视力的活动开始,近视的同学不戴眼镜看不清楚,戴上眼镜就能看清,引出戴眼镜怎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知道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清晰地落在了视网膜上,看不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没有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

通过对人眼晶状体的了解,知道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都成像,那么像去哪儿了?让学生分组探究。

接着以怎么办才能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让学生类比分析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正。

最后以让学生设计照相机来了解照相机的原理。

让学生感受到眼睛与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
课件、三个焦距不同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眼球模型等。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利用照相机的构造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复习:u>2f,成像情况?
活动:照相机的构造
让同学分析照相机的成像原

再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构

引出问题:照相机的各个部件相
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哪些
器材?
学生了解照相机的构

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
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
课,并引出问题。

二、了解眼球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活动:拆眼球模型,看结构
提供眼球模型,让学生拆一
拆,看一看,对比图片,认识眼
球结构。

影响眼睛看物体的最主要部
分是什么?其实与前面学过的
什么相似?
学生拆模型,看结构。

学生介绍结构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通过对眼睛图片的分
解,让学生知道与凸
透镜成像实验的相
它们有什么作用?成什么像?
分析看清物体时,像是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

似。

进而模拟眼睛的成像,便是凸透镜成像的器材来实验。

三、看不清的原因
看不清时,分析是晶状体发
生了问题。

(变厚了或变薄了)
既然两种情况成像,像又没
有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那像去
哪了?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晶状
体厚度变化了,像的位置在哪?
演示实验:晶状体厚度变化
了,像的位置的变化。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
完成学习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让学生去猜想晶状体
的厚度变化了,像的
位置是怎么发生变
化的。

从而知道人眼
看不清物体的原因。

四、看不清的解决方法
针对第一种情况,想办法让
像回到视网膜上,并能说出原
理、实施方法、验证的实验方案。

让学生评价方案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案?
让学生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
归纳:像落在视网膜前,是
近视眼。

近视眼是可能由于生活中用
眼不卫生造成的。

让学生平时保
护眼睛。

那还有一种像落在了视网
膜后,是什么眼?怎么矫正?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如何使像
重新回到视网膜上,
让学生充分讨论,小
组合作,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

并在汇报过
程中,学生自主评价,
自主设计,自主来完
善实验方案。

五、视力的矫正实验:
在u>2f时,使凸透镜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别在凸透镜前加凹
透镜、凸透镜,观察像的移动情
况。

结论:
1、加装凹透镜的作用?
2、加装凸透镜的作用?
近视眼、远视眼分别怎么矫正?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讨论、回答
提出问题,如何使像
重新回到视网膜上,
让学生充分讨论,小
组合作,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

六、小结总结本课的知识与思路。

学生评价以交流的方式进行课
堂总结。

【收获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