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九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学习目标1、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对比观察《中国地图》,分析现在中俄东段边界与《尼布楚条约》签订时的边界有何不同,培养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了解到对外交往中各国既可以和平共处,也会兵戎相见,增强国防意识。

学习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2、雅克萨之战3、中俄尼布楚条约学习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一、西方殖民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2、西班牙、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二、郑成功收复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2、郑成功收复台湾三、雅克萨之战1、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2、雅克萨之战3、中俄尼布楚条约一、课前回顾历史上曾经有哪几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的中央政权?二、预习交流※课本导读: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西方殖民者侵扰我国西南沿海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世纪开始,欧洲的、、等殖民者相继侵入我国东南沿海。

葡萄牙于年占据澳门。

2、西班牙、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相继占领台湾和,后来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修建城,独占台湾。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他收复台湾是把台湾作为。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进攻台湾。

第二年,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台湾人民称他是“”。

三、雅克萨之战1、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明末,沙俄侵入我黑龙江流域,在和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2、雅克萨之战1685年和1686年,帝派清军两次重创沙俄军队,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3、《尼布楚条约》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江和江流域,包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三、展现提升(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名战例
.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
B
)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课后延伸加强自律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
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导学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掌握其表现和影响。

2.知道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状况,理解其原因和影响。

【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1.背景(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顺治、康熙等诸位帝王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1)耕地面积: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________得到开发。

(2)水利兴修: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________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3)作物种植①粮食作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花卉等作物的________不断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________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合作探究】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减免租税)为急。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1)材料反映了统治者怎样的治国思想?(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为了贯彻上述治国思想,清政府实行了哪些措施。

(3)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基础梳理】1.手工业(1)特点: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表现:丝织、________、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

2.商业(1)形成了由________、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晋商、________等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课题:第 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2.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提问: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②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介绍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①展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及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②组织学生讨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3)人口的增长①展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状况。

②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3)材料四反映出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推行又带来了哪些问题?
答案:(1)耕地面积增长速度远远不及人口增长速度。粮食危机。(2)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3)推行垦荒政策。大量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2)人口增长的表现: A.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B.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C.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带来的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高达10亿亩,明代初期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鼎盛时期达到1亿多,清代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材料二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材料三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材料四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老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宣,自垦自报。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早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
D.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4、清朝前期,王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有【B】
①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②有利于扩大经济作物的产区③直接导致资本主义前芽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七年级第19、20课历史导学

七年级第19、20课历史导学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
2.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3.知道淝水之战这一史实,分析双方胜负的原因。
4、培养学生综合认识纷繁和较长时段历史过程的能力。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A.317 B.383 C.420 D.439
2.下列称谓不属于同一人的是()
A.拓跋珪B.拓跋宏C.元宏D.孝文帝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不包括()
A.学说汉语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D.继续穿胡服
4.推动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A.民族融合的出现B.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朝。
2、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迅速发展。
3、江南地区的开发
背景:
意义:
影响:
知识超市:
“八王之乱”
西晋惠帝时(291—306年),在统治集团内部,即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个诸侯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最高权力,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审核: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一目,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七年级历史下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第19课导学案《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①清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②清朝前期,政治清明,政权稳定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2.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兴修水利方面,大量兴修水利③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发展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表现:①丝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宁著名的机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五万人。

2. 商业发达表现: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商业网。

②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④在商业活动中,___________________,如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_____,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_____。

(影响:这些商帮活动,对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清朝商业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使__________发展,______ _____增强,社会安定。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9课 [预习导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9课 [预习导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朝织布图》等,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3.初步感受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通过网络或书籍,搜集有关晋商、徽商的资料。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梳理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耕地面积
兴修水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学习任务三】高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任务四】宋朝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清朝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任务五】清朝前期的手工工场有哪些特点?
【学习任务六】晋商主要贩卖、经营什么?徽商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学习任务七】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什么弊端?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清朝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初一历史19课导学案新

初一历史19课导学案新

题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姓名:____________
审核人
编号:____19___
______组_____号
课型 展示交流课
学科:七年级历史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环节
班级:______
初一历史组 授课时间
1、掌握西晋的建立、灭亡以及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学生活动与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 10 分 钟)
1、结合 109 页《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讲解少数民族内迁的 方向、内迁民族等情况及带来的影响;
背景: 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目的:为了躲避战乱 合 开始:_______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作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探 第二子目:淝水之战 究 1、317 年,皇族___________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 (8 分钟) 2.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作用: 几个历史典故: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 ________
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长江以南很多地区还很落后,而 到南朝时江南已是“地广野丰”“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发展?
(2)经济发展的表现又有哪些?(标在书上) (3)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展示交流 ( 15 分 钟)
明确目标 2、关键是要抓住重点知识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2 分钟)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学习目标,特别注意要掌握的知识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 认真阅读课本 P102-----P106 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教案
1.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2. 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能够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准备:
教材:《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教具:图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并提出问题:你知道科举是什么吗?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
二、讲解科举制度(15分钟)
1. 命题人:皇帝或皇宫中的命题官;
2. 设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庙试、乡试和会试;
3. 内容:主要考察文才和诗赋。

三、讨论科举的影响(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并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科举的作用和意义(10分钟)
老师总结科举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进入士子阶层。

五、课堂作业(5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人物,通过调查和查询资料,了解他是如何参加科举考试,并最终成为功名显赫的士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能够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导学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导学案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导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牲和历史脉络的走向。

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以祖国的统一为主线索,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挖掘本课零散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课文中人物图片分析历史事件,通过收集信息来了解文物造型图案特点、建筑风格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导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导学难点】多个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人名、地点、封号较难掌握也难理解【导学过程】请同学们阅读P109-113页有关内容及相关材料,完成新知预习:1、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的封号。

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的封号。

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的册封。

1727年,清政府设置,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批准。

2、乾隆帝平定了的叛乱。

清政府设置,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地区。

3、土尔扈特的一支,明朝时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来受到的控制和压迫。

土尔扈特部众在杰出首领的领导下,胜利回归祖国,得到的妥善安置。

4、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西北达,北接,东北至以北的的和,东临,东南到及其附属岛屿、等,南至,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合作探究】1、简单归纳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

2、解释“册封”、“驻藏大臣”的含义。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导学案
(4)白居易生活在之时,他主张诗作明白流畅,通俗易懂,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二、宋词
1、兴起于。
2、中期,著名词人扩展了词的容量,推进了宋词的发展。苏轼突破“”的传统,创造出
的名篇,提高了词的品格,为词坛别开生面。
3、南宋词坛大家,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词风,在作品中表现抗金主题,寄寓的情怀,显示出,深受后人赞叹。
预学方法环节细节说明
1、在课本中圈画批注。2、阅读课本中的图片获取历史知识信息。
3、背记重点内容知识趋势分析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豪放清雄
元曲
关汉卿
元朝
《窦娥冤》
——
明清
小说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
明代中期
《西游记》
具有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曹雪芹
清朝
《红楼梦》
我国成就最高的古典长篇小说
预学重点
提醒
诗人李白、杜甫及其诗的特点;词人苏轼、辛弃疾。四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三、元曲
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是《》。
四、明清小说
1、约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2、约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3、明代中期,著名小说家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4、清代创作的《》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19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19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目标】识记清朝在对西藏、新疆和蒙古地区所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

【教学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及清朝的疆域【教学难点】识记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清朝时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

1.措施:①确立册封_______、________的制度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_________________的封号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_________________的封号②1727年,设置___________,代表中央政府同_______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_________的管辖。

(2)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清朝时如何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的。

1.措施:①平定______________的叛乱。

A回部:在西北________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_______________族人,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B背景:__________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C经过:__________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_________,管辖包括_____________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___________,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清朝时如何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辖的。

1.措施:_______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_________带领下回到祖国,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三、自主学习——绘制清朝疆域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课堂小结-正确归纳清朝皇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功绩【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九课导学案
(课题: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备课:罗忠良审核:历史备课组编号:13x0619)
月日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激发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学习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学习过程:
一、课前小测:(温故知新)
A、明朝后期,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的是;1636年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洲的是;1644年,迁都北京的是;建立军机处的是。

为了实行思想文化控制和防范、压制反清思想,清朝大兴。

B、清朝统治者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有:①设立②大兴。

军机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进一步加强。

1644年清朝统治者大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后,迁都到。

二、新知探究(在书上相应地方画记)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西方殖民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16世纪开始,欧洲的、、等殖民者相继侵入我国东南沿海。

葡萄牙于1553年占据。

2、西班牙、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
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相继占领台湾的和,后来赶走西班牙人,独占台湾。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3、 1661年,郑成功率军进攻台湾。

1662年,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台湾人民称他是“”。

三)、雅克萨之战
4、明末,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清军入关之后,又强占和等中国领土作为侵略的据点。

5、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帝派清军两次在重创沙俄军队,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6、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个边界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江和江流域,包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7、《尼布楚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尼布楚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它的签订有何意义?(在书上画记)
三、基础演练
()1、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2、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张骞
()3、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林则徐
()4、最早侵入我国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沙俄
()5、下列关于《尼布楚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是中俄两国第一个边界条约。

D、该条约签订于1689年。

()6、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领土?
A、黑龙江流域
B、乌苏里江流域
C、库页岛
D、外兴安岭以北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8、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是在
A、1661年
B、1662年
C、1683年
D、1684年
四、整合提升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材料二 1662年,荷兰总督向郑成功投降。

⑴材料一中的“一代英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⑵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⑶元朝设置什么机构管理台湾和澎湖
⑷郑成功和康熙帝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2、阅读以下材料:
“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

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

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这个条约的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这个条约签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告打败?
(3)这个条约的作用是什么?
五、教学反思(只有反思才会进步)
1、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了()自卫反击战,大败沙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