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9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优质课教案_22
(2)如果违法,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3.小组探究活动:找出上述三种违法行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完成表格。
课前发了导学案,给2分钟的时间给各个小组成员统一答案,挑选一个小组成员上台投映他们的答案,其它小组质疑或提问。教师提问,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引导学生思考平时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从此不能做出违法行为。
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小结
1.梳理知识点
2.家庭作业:完成学评5.1
感悟升华
树立法治精神,坚定不违法的底线。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四、教学方法
教法:先研后读,活动探究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引发学生思考,
4、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是行为
5、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行为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行为
7、开车闯红灯。行为
8、乱扔垃圾。行为
9、抢劫他人财物。行为
10、欠钱不还。行为
11、打架斗殴。行为
12、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行为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谈看完视频后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课件新人教版
14. (2021•陕西西安莲湖区期末)2020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网络购 物合同纠纷案件司法大数据报告显示,在网购纠纷案件争议焦点中,约三成涉食品 安全,超两成涉卖家虚假宣传或欺诈。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的正确做 法是( C )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②报复商家 ③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控告、举报 ④用诉讼方式维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权。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 维护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控告、举报,可以用诉讼方式维权等,①③④ 正确;②错误,报复商家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5. (2021•广东广州花都区期末)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 扬和敬佩。但是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 极易受到伤害。下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不恰当的是( D )
第三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课时
易错警示 【误区】 有人说,到法院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也有人说,到法院打官司的 人,都是违法的人。 【警示】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①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 的手段。②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 定只有通过诉讼才能维权,那么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 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③因此,这两种观点都是对打官司的误解,不利于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7. 观察下面漫画《小淘的遭遇》,回答下列问题。
小淘的遭遇
(1)漫画中的小淘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优质课教案_21
读
教
材
内容标准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尊严,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自觉规范自己行为、约束自己不良行为、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生跃跃欲试,想帮助老师,但是还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解决
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入课题,自然过渡,引入新课。
环节一:运用我的经验
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设置情境“小勤”的事例,让学生展开讨论,适时进行引导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知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教学资源
1、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
2、八上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教参;
3、多媒体投影
教学重点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
2、知道违法无小事,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教学难点
1、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解
大胆的谈自己这节课得到的收获或感受。
让学生自觉懂得遵章守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努力做守法公民。
课堂小结
教师寄语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我们每个人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板书设计
第五课第一节法不可违
一、违法无小事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优质课教案_15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判断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青少年怎样依法规范自身行为.2教学过程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违法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答对的同学小组长要做好加分记录。
好,接下来我和我的助手孟伟佳同学带给大家一个小故事。
一、导入新课由主持人上场介绍小明的家庭背景。
(在小明小的时候,因为家庭原因,妈妈离开了家,小明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爸爸后来重组家庭,他没有回到爸爸的身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难免会宠爱小明,如此一来小明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格)瞧,我们的主人公登场了--------活动一情景表演一小明在教室外喊报告,老师“请进,小明你怎么又迟到了。
”小明“唉,老师,这不怪我,都怪我奶奶,叫我叫的太晚了。
”老师:“你已经连续迟到三天了,再有下次就请家长来一下学校。
”“知道了,”小明不耐烦的走到座位上,老师还没有往下讲课,就有同学告小明上课睡觉。
小明还小声嘟嘟,闲同学多管闲事。
教师出示问题:情景一1.情景中的小明有哪些不良行为?2.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不良行为?学生用他们搜集到的资料举例回答,教师提醒小组长做好加分记录。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对这些不良行为老师希望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老师播放幻灯片,主持人上场,“快看,春天的操场绿意盎然,同学们正在跑操。
”情景表演二一天,在操场上跑步的小明捡到前面同学小贾掉的一块手表,立马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小贾发现手表丢了告诉了老师,老师通过监控发现是小明捡到的,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教师出示问题:情景二1.小明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吗?2.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依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情景表演三因为在学校多次迟到,并且旷课去网吧打游戏的小明越来越无心学习,爷爷奶奶也拿他没有办法,直至辍学在家,一天,小明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规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教材重点说明了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1)指引作用:即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2)预测作用:即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即法律通过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4)强制作用:即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作用。
(5)教育作用:即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义,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2.法律规范重要性: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4.违法行为的类别(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5.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6.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针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做法)(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优质课教案_13
八年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教学设计课题5-3善用法律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能力目标:逐步认识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重、难点诉讼的含义和类型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5分钟导入新课播放音频大家好,我叫路路,今年14岁,是西安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
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最近几日我遇到了很多身边的事情,这些事让我觉得很难过,对这些受害者也很同情,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同学们,你们能给我一些建议吗?下面是路路写的日记:2017年10月5日阴国庆假期本来是美好的,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了邻居小梅身上。
小梅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独自在家附近玩,不料房东家10多条狗扑向她,小梅被发现时还被狗叼着,浑身是血,伤口数都数不清。
小梅的父母都是从外地来这里打工的,面对巨额的医疗费欲哭无泪……问题:1、如果你是小梅的父母,你会怎么做?2、你觉得谁应该承担小梅的医药费?学生听音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音频的播放,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思考。
7分钟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问题导读自主预习。
导读问题:1、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做?2、当我们不了解法律时我们应该怎么办?3、打官司时要去哪里?4. 诉讼的含义是什么?一般分为哪三种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阅读教材P57~62,整理基础知识。
要求:1、学生会听课,记好笔记。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独立解决各题。
自主学习方法不一定得当。
措施:深入到小组中,遇到问题点拨、指导。
5分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整理,疑难问题可组间合作。
深入组内巡视并点拨指导。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 作业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二、连线题 10.★将下列四项行为进行连线归类。
三、简答题 11.★(2021·毕节模拟)中学生小多平时喜欢给同学们起绰号,言行张 狂,“借”同学钱物不归还,同学们渐渐地躲着他……感到孤单的小多转 向校外寻找“知音”,最后受校外“大哥”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 网。后来小多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受到法律 制裁……
(2)请你分析青少年犯罪持续攀升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从两个角度回 答) ①青少年自身性格缺陷,自我调控能力差;②家庭忽视对未成年人良好 品格的教育;③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④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⑤青少 年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⑥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等。
(3)材料二给你什么警示?(回答两点即可) ①不良行为不可小视;②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③勿以恶小而 为之;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 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等。
【防微杜渐 健康成长】 12.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案件持续攀升。青少年犯罪主要 集中在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这四类犯罪。据公安部去年的数据显示, 在 16—17 岁的青少年犯罪中,85.1%涉及以上四类犯罪;在 14—15 岁的 青少年犯罪中,该比例更是高达 92%。
材料二:观察图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选择题
1.(2021·无锡改编)你认为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A.不说谎
B.不违法
C.不抱怨
D.不推诿
( B)
2.(2021·杭州)某些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
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该违法行为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0
预防未成年犯罪一、教学目的: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一)客观原因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文化垃圾也污染着未成年人的心灵,文化市场虽然多次清理整顿,但出于牟取暴利迎合低级趣味,还是有及少数经营者公然出售大量不健康的宣扬暴力和污浊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
这样的文化市场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二)主观原因1、性心理逐步形成,但性道德观念相对薄弱,意志力不强。
2、客观上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易受外界不良社会意识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情绪冲动,缺乏理智,自控力差。
4、不良的交际关系引发错误的“义气”心理。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课件新人教版
14. 八年级(2)班的学生小浩,偶然跟同学进入网吧,但玩了一两次后他逐渐有了网 瘾,经常放学后沉溺于网吧,后来发展到迟到、旷课。由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有限,小浩 就把手伸进了同桌及同班同学的口袋。老师、家长多次对其进行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去邻居家偷窃被派出所拘留。最终他因欠网吧老板许多钱不还,屡次持刀抢劫未成 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观察,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 民事C责任 B. 行政责任 C. 刑事责任 D. 违宪责任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知识点2 加强自我防范
5.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 最凶险 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 生活,认清 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1. 刑法是 惩治犯罪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
是 犯罪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刑罚 。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2. 犯罪是具有 严重社会危害性、
严重 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违和法性
应受刑罚处是罚犯性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
为开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违法无小事,有些人对不良行为不加节制与警惕,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 全然不知已经违法。我们应该提高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从 杜绝不良行为开始,③说法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不良行为不一定发展为违法犯罪 行为,②说法太绝对,排除。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优质课教案_19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依法维权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能力,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恰当的途径获得法律帮助,并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采取恰当的方式维护正义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知识目标:了解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知道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方式维权;明确诉讼的含义及分类;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的责任;知道青少年应采用恰当的方式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学情分析作为初二的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具备一定的维权意识。
但由于其自身社会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有时在面对非法侵害时,不会选择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在维护社会正义时,有时会过于莽撞,使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
在合法权益受侵害后,由于对于社会上提供法律服务于帮助的机构不甚了解,往往不能有效维权。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掌握维权的途径,并学会正确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合法权益的机构和方式;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教学难点: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四、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法、情境分析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播放法治宣传视频《做自己的大英雄》,请学生谈谈对于两段视频的看法,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视频中的主人公是靠什么变成了自己的大英雄的?2.视频中的侵权行为是第一次发生吗?3.为什么侵权行为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法律为什么没能及时发挥作用呢?引入新课:《善用法律》板块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活动一:我来当编剧视频中的被侵权者是怎样化身为自己的大英雄,惩治侵权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的情节补充完整。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学生活动4:阅读教材P61“相关链接”
观看视频:“公安部:见义勇为 奖励和保障意见公开 征求” 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5: 观看视频《愤怒的小孩》片段,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怎样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 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 正当权益。 2、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危害 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 灵活的方式作斗争。
(四)应用新知
议一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1.如何理解法律? 2.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 2.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歌)
听完这首歌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5: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1.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预防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做?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 防范于未然。
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3、应受刑罚处罚性(前两者的必然法律后果)
活动3:观看视频《杭州保姆纵火案罪犯莫焕晶被执行死刑》
思考:莫焕晶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 附加刑?
学生活动4: 讨论: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 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青少年怎样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做到自觉守法、遇事守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框 善用法律
小莫—可以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或有关社团等进行投
诉、申诉、申请调解,也可以到人民法院控告继父的虐待行为 (诉讼 途径),鉴于小莫受伤害程度的严重性,最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 哪种维权方式最正规、最权威?
诉讼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加强自我防范
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 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 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观点一:小周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我 们应该向他学习。 观点二:如果他在与歹徒搏斗时把歹徒撞伤了,他就不会获得光荣 称号了。
帮助的机关是( C )
A.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2. 七年级学生小涵在网上连载自己的原创小说时,无意中发现有人 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在某著名文学网站上以原创名义进行发表,对
此,小涵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C )
➢ 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 • 遇到类似情形,我会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非法方式,更不 能以牙还牙、以恶制恶。 • 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 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 律维护自己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 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 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 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 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 获得1.7万元赔偿。
课堂小结
善 用 法 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依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诉讼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优质课教案_17
《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北京青年报:郎永淳醉驾被拘:酒桌文化喧嚣下守法意识何在?”的案例思考:央视名牌主持郎永淳因醉驾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引出课题《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
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学生情景剧表演,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教师讲述:教师总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总结:目标导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四)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P49“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教师总结:材料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略)教师讲述: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活动五: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学生了解教材P50“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活动六: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教师总结: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教案新人教版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法律概念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定。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问题充满好奇,希望能够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上,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阅读理解,有的喜欢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法律的概念和规定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和接受。其次,学生对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不够清晰,难以将法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理解遵守法律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判断和处理问题。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学习者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用法的人。
②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③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③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④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①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法的种类。
②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③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④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二、课时3课时教材分析导入:第46页第一段第46页“运用你的经验”:法不可违。
一、法不可违1.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①明确告知人们……②法律还告诉人们……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过渡: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违法行为第47页“探究与分享”①含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类别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③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第48页行政制裁:行政处分第48页行政处罚第48页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49页“探究与分享”:违法治安管理的行政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①含义,种类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第49页2.民事违法行为第50页“探究与分享”。
典型的民事侵权行为第51页第一段合同违法行为第51页第二段3.如何遵章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①要认识……自觉……②要分清……严格遵守……③要依法从事…… 第52页“拓展空间”。
小结:略。
作业第49-52页。
反思:课堂轻松活跃,但真正掌握了的估计不多,下堂课检验一下。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第1课时法不可违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二、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人民的名义》(片段),回答: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这段视频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法不可违》。
【讲授新课】一、违法无小事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答案提示:(1)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
(2)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小勤可以多了解法律,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2.教师: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活动一: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和P48相关链接,分小组讨论并回答:(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别?答案提示:(1)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公开课课件_5
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小贴士㈠
1、求助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法律服务机构。
2、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 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还可以向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问题。
环节 (二) :善于斗争讲智慧
当遇到如此待遇,你会怎么办?
维护正义小分队
情景模拟:请小组成员分角色模拟此时的你们就在这辆大巴上, 遇到强制消费的导游,看到同行的团友被导游威胁、赶下车,你们会怎 样机智应对?
要求:角色分工(导游、团友、你) 准备时间:三分半钟 音乐结束展示交流
小分队行动手册
• 遇事一定要冷静 • 保全自己真聪明 • 歹徒信息记心中
• 时刻不忘110
智慧锦囊 (二)
环节 (一):法律求助有门路
终于我们安全抵达了昆明,准备到宾馆旁边的超市买些零食路 上吃,出来时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过来询问并强制要 求我们脱下衣服接受检查。我们不愿意却又不让我们离开,最终因 没有发现任何物品,才让我们走。
提问:1、你对超市保安的行为 怎么看?
提问: 2、当权益遭受侵害时,我们可以向哪些 法律服务机构来寻求维权帮助呢?
人生和旅程一样,既会有沿途的美丽风 景,也会遇到过程中的坎坷与荆棘。作为青 少年,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我 们不仅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还要在校园、 社会生活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 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 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 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2
八上第五课第2课时预防犯罪一、备课理念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中的重中之重。
为此,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设定学习目标,努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课标要求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1、了解违法与犯罪的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三、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法律后果及分类、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
教材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入手,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预防犯罪,远离不良行为,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辨明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遵纪守法。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六、教学方法情境表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七、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是第二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师总结、过渡: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首先要巩固提高的的内容。
引出课题《预防犯罪》。
环节一复习:了解刑法与犯罪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总结: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件
的法律,阳阳的行为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纪行为
答案:D、B、B、C
(五) 延伸拓展,生活链接
学生活动5:探究分享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 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 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 警告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
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2、犯罪的三个特征 3、刑法的种类 二、加强自我防范
1、认清犯罪,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创设情景 引趣导入
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
学生活动3: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54“探究与分享”,分析为什么要对暴力 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
刑罚含义及种类: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 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 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题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1.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刑罚的含义、种类学会辨识犯罪。
2.知道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做遵纪守法的人。
【学习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远离犯罪行为。
【学习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明确目标
三、学习新课
第一幕:学法识罚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2-54,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内容,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3.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5.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教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二幕:用法析案
互动交流:阅读案例,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镜头一:王某初中尚末毕业就辍学在家,多次因打架被公安机关教育处理。
由于好吃懒做,无法维持生计的他,想通过抢劫他人财物来供自己挥霍。
某日,他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某逃走。
王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
1.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其中构成犯罪的是?理由是
2.抢答:除了案例中的犯罪行为,你还知道哪些犯罪行为?
镜头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王某最终落入法网,被判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0000元
对王某的刑罚中主刑是什么?附加刑是什么?
镜头一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违法行为:1.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辍学在家;打架斗殴2.将出租车开走理由: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镜头二学生回答,教师讲述: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其中判有期徒刑2年是主刑,处罚金10000元是附加刑。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师生总结:主刑和附加刑的具体内容
第三幕:依法导行
辨一辨:有同学认为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你认为呢?
通过阅读相关链接让同学们知道作为未成年人如果犯罪,触犯刑法,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警惕同学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演一演:
请几名同学上台表演我们身边的某些不良行为,请大家猜一猜,这些是什么不良行为。
通过表演让同学们知道那些是不良行为,那些是严重不良行为,从而懂得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说一说: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有关系吗?
镜头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
他刚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
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
2.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
教师讲解: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3)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
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五、当堂检测(3个单项选择题,1个材料分析题)
1.年满16周岁的徐某放学回家时,在一条狭窄小路上与别人互不相让,激烈争吵后,徐某拿起一块石头猛击路人头部。
致使其当场死亡。
最后徐某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这个案例说明()
A.只要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B.未成年人的成长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不会承担法律衡任
C.犯罪对他人不利,但对自己有利
D.未成年人如果犯罪,触犯刑法,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2.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 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賭博行为的占44. 3%,看过黄色书糖和淫秽录像制品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感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2016.甘肃定西中考)国家禁毒委的权威发布显示:当前我国23
4.5万名吸毒人员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吸毒人员呈低龄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表演法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