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角色、转变、实践经验、教育环境引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评价以及专业发展。

教学设计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不再是只专注于知识传授,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课堂管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管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已经过时,应该转变为学生参与型课堂。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引导,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评价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例如作品评价、表现评价、项目评价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情况。

专业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学习和反思,保持与时俱进。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研讨会、阅读相关教育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软件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源的质量。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教师角色转变以往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哪些转变?(一)变知识传授者为知识促进者如今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知道的多。

学生获取知识是多渠道的:在信息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如今,我们教师不在是知识唯一拥有者。

所以,要求教师教学行为必然发生变化。

1、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以往重视知识传授,中国双基教学成功,基础教育扎实,我们应扬弃教学难度太大,许多学校为达到教学要求,靠加时、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许多好孩子都与学校、家长陪伴孩子终身。

据资料统计:中国有200万研究生流向外国,相当我国年有100亿资金流向国外,不适应国内教育环境。

中国孩子太苦,初中早6点多上课到晚6点多,毕业班到9点、10点。

加拿大学生2:50放学,学生放学后上网,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区办得特别好。

北京22中孙维刚老师教数学,50%北大、清华,100%上大学,学生常不留作业,不靠加大劳动强度达到效果。

有人听他的课说,孙老师的课没法听,学生没法教。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因此教师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活化知识的能力,能力伴终身。

2、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结论,忽视知识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只重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的思维断层。

3、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教,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正如叶老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教师。

”4、旧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师中师生关系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学生完全由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那大中心校王圣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唯一的主宰,而是知识的转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促进学生开发课程的引导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这样的定位就是把学生看成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新课程“以人为本”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从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组织者转变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中是共同参与、平等互动的,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

为此课堂设计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其间首先要随时洞察和把握学生的思维情境,及时调整施教导向,并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

其次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寓教于乐,力求生动活泼,并能敏锐捕捉住学生思维中的瞬间火花。

再次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能有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张弛自如,不能听任学生信马由缰。

二、从教学的权威者向教学的引导者转变“师者,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职业最典型的诠释。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

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引导者。

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

其要旨应该是引而不发,导而不露。

要充分信任学生,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因人施教,点面结合。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实施素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互动式、开放式、对话式探究与发觉式的教学实践。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第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

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看起来达到极限,教育再也无法实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

”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积极主动学习。

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础教育正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

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基础教育要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因此,尽快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作到以下六“变”。

第一、变“教案”为“学案”。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差不多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备课成了“背课”,上课成了“课本剧”的演出,一切均为教师的教服务。

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学而教。

教师应该致力于了解、研究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以利于在教学中充分表达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备课中,一定要充分表达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发觉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要克服备课中就设计好教师如何样问,学生只能如何样答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

第二、变讲授式为座谈对话式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同意者,而是知识猎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转变”策略初探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

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深刻变化,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审视教师的角色:1、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帮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由“良师”向“益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都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3、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已经过时,这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去“挖泉”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4、由“蜡烛”向“阳光”转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蜡烛”。

蜡烛的光太弱,能照多久?教师应将灿烂的阳光散布到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茁壮成长。

这灿烂的阳光就是爱生之心,有了爱心,你才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爱”之种,扎下“爱”之根。

而不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5、由“辛勤的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辛勤的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辛勤的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园丁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业务学习材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2.课堂组织者3.知识传授者4.学生发展指导者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要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要放弃“独奏者”的角色,不再将课堂视为自己的舞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课堂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4.学生发展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必须历经三个转变: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从讲师到导师的转变;从教者向学者的转变。

一、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经师是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师,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

新课程中的人师是指用自身的言行对学生造成影响的教师,他注重身教,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人师是指人格魅力的教师,而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

(一)师德高尚育新人师德是人格的本质。

高尚的师德包括爱国、爱生、敬业、正气、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代意识。

爱国是做人的底线,要时时以“我是一个中国人”来激励自己。

爱生就是要热爱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指学生也是有尊严的人,要时时刻刻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牵挂他们、赞赏他们,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创新思维。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要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某一方面一般齐是不可能的,参差不齐是永远的,对待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明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教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当教鞭轻轻落下,我用小棍轻轻一档,大家笑了,她也笑了,教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今天读来仍然亲切感人。

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竟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师爱胜过母爱,他不仅用爱关怀学生、感化学生,同时还能指引和带领学生走上成人成才之路,教师要敬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不为利益驱动。

教师要树立一身正气,只有教师身上有正气,邪气才能矮你三分,己不正,正何人?对待学生应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过失要宽容,对待自己的过错应不肯原谅。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师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基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需要怎样去做呢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2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快的发展;3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如果仅仅是教那么几本教材,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学生有更快发展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要自己去开发一部分教材,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5、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难以出现师生都很愉悦的教学情境;而课程改革以后,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6、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想开创出教育教学新领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要想成为科研型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学生尽快成长的规律,寻找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2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澳大利亚有一个曾经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过:“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这位物理教师的话是他实践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就是他不断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智慧结晶;3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按教学进程进程可以把反思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仔细斟酌一个问题如何提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老师的意思,这种对提问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就是教学前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指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教育的角度讲,反思性教学能够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4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现问题后努力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前进动力,这样问题就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就会促使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研究硕果;5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仅仅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你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下若干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关键是你会是否把它们整理了出来,你是否把它作为自己资源库里的宝贵资源了,如果还没有,请你马上行动;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变化1.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变为教育引导者2.从单向教学变为互动式教学3.从注重分数到关注全面发展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育质量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教师如何适应新角色定位1.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2.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3.不断学习和创新,适应教育变革正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教师逐渐转变为教育引导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转变对提高教育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的变化体现在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变为教育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从单向教学变为互动式教学。

这意味着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空间。

再次,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注重分数到关注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成长。

教师角色转变对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为了适应新角色定位,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适应教育变革。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以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教师即增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教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增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进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期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者。

强调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是因为: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进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刻里把所教学科的全数知识教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教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第二,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取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教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再也不是只教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学会如何按照熟悉的需要去向理各类信息的方式。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类能力和踊跃个性的培育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增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的增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以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缘,而且即便有机缘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新课程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

新课程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需要扮演更多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

随着新课程的出现,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需要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励,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组织者向合作促进者的转变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班级中心的存在,学生依赖教师提供的一切。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促进者。

他们需要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传授知识向培养品格的转变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

教师需要通过关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主性,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新课程的出现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扮演更多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育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与时俱进的教师角色。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转变一: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

转变二:教学者到学习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中的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转变三: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

转变四:单一教师到合作教师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不再独自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学习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五:评价者到引导者在新课程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转变六:专家到学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强调专家身份和专业知识,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知识和教学。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和探索,与学生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共同成长。

转变七:规划者到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学的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目标不断努力和提高。

转变八:教育者到启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

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转换角色 ,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高 中生物学教 的多元化学 习方式 。
师 ,面对课改 自己如何改变呢?
学习方式转变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个是 由他主学 习
一 、 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转向 自主学 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另一方
生物学新课程要求教师 由传统 的知识传授者 .转 变为学 面是改变传统 的被动接受学习 ,使学 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
罄甄 0 j l ≮l||1. || :ll ll_ll鼍
毫强曩薯 j强一:l ≮薯 皇 t ? 2013 ̄ i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丁爱珍
(新 郑 市 第二 中学分 校 ,河 南 新 郑 451100)
随着新课程 的实施教育 观念和教育 方式也发生 了巨大
传统 的以“讲授 “为 主单一 、被 动 、陈旧的教学方式 和学
氛 .有利于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 的求知欲望 。 学风格来吸引学生 ,达到最佳 的教学效果。
首先课堂教学是思维教 学 .必须 突出一个 “思 ”字 .要给学生
首先 .教师要有教学 气质 ,教学气质不仅体现在衣着 与
充分思考的时 问。每个学生思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需 外貌上 .而且教师充沛 的精力和饱满感情 就会给学生 良好 的
生学 习的促进者、创新思维 的培育者 。作为新型的“学生学习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继承传统的
促进者”的生物学教 师 .一定要 从“知 识传授 者”这一 角色中 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 .增加 自主性学 习、探究性学习 、合作学
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 习能力为重点 的学 生整 个个性 和谐 、健 习、体 验性学 习和实践性 学习 :例如新课程必修 I中“酶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刘艳嘉
来源:《当代教育》2009年第02期
新课程改革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到学科本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依据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知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迫切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各个层面做出战略性的调适。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知识的讲授,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教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由传统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自由,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3)教师由统一的衡量标准转变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得到发展。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应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新课程理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论,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在兴趣方面,思维方式和理解掌握知识深度等方面的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练习和作业,同时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学习上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各展其长,各尽其能,更有利于培养各方面所需人才。

由于各种不同因素,学生在各科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发展他们的才能。

(4)教师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媒体也在不断地提高层次,使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拓宽为多媒体的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化学,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化学情景,典型灵活的化学问题和及时,准确的评价信息,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于计算机能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教师用语言、图像很难表达清楚的化学问题的情景。

因此,可大大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信噪比,增大教学的信息密度,从而达到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5)教师由忠实的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

在充满个性的课程中,创造性是具体的。

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差,教师的创意不见得都是好的。

在创造性面前,学生与教师都是平等的,应在参与中引导学生探索,在参与中帮助学生提高。

教师应改变过去教学中唱独角戏的角色,真正地走入学生的世界,获知学生的感受,在愉快的合作式教学中体验教学的快乐。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教学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

只有这样,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才能伴随新课程的健康成长而成长。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变化,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摆脱旧课程体制的束缚,激发自身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