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经济评论第1期-“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合集下载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城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守好实现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底线,切实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弥合城乡差距、不断实现社会繁荣及公平正义、不断改进政府执政理念的理论深化和总结。

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内容重点推进,不仅要让农村转移人口有房住,而且要享受城乡居民平等的公共福利,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镇化是现阶段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而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城镇化的规律以及城镇化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关系,不断满足城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要加强城市的软硬件建设,构建层级有序、规模合理、分布协调的城镇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民众意愿、回应民众诉求、保障民众权益。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

慈溪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慈溪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2024年慈溪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进一步规范APP登载使用地图行为。

A.《关于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中登载使用地图行为的通知》B.《关于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中登载使用位置行为的通知》C.《关于规范移动APP应用程序中登载使用地图行为的通知》D.《关于严控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中登载使用地图行为的通知》【答案】:A2.024年3月19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正式启动()行动。

A.雷霆2024B.打虎2024C.猎狐2024D.天网2024【答案】:D3.2024年3月11日从中国石化获悉,四川盆地千亿方大气田——()全面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天然气达20亿立方米,同时还将产出13万吨硫黄,为我国西南地区以及川气东送沿线提供更多清洁能源支撑。

A.川西气田B.大港气田C.开平气田D.安岳气田【答案】:A4.2024年1月1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 15A.天宇一号02星B.天行一号01星C.天行一号02星D.天空一号02星【答案】:C5.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3月26日举行,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份旗舰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亚洲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预计为(),比2023年提高()百分点,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A.49%、0.5个B.35%、0.4个C.50%、0.5个D.40%、0.4个【答案】:A6.签发人标记要求用于()。

A.所有公文B.平行文C.上行文D.下行文【答案】:C7.唐代诗歌艺术成就辉煌,有“诗鬼”之称的诗人是()。

A.王勃B.李商隐C.李贺D.杜牧【答案】:C8.成语“墙头马上”出自唐朝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据此推断元朝的白朴所作《墙头马上》属于()杂剧。

2024公需科目-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助力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

2024公需科目-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助力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

2024公需科目-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助力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1()8月份开始,我国大陆民宿关注度与酒店持平。

[ 单选题:5 分]A 2013年B 2015年C 2016年D 2019年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2中国经济最早开放、经济体量巨大、居民消费能力强的区域是()。

[ 单选题:5 分]A 珠三角民宿区B 长三角民宿区C 京津冀民宿区D 滇西北与成都民宿区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3()后,我国大陆开始引入“家庭旅馆”概念,极大缓解了我国旅游旺季住宿紧张的困境。

[ 单选题:5 分]A 1988年B 2000年C 2003年D 2012年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4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以“()”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应然兴起。

[ 单选题:5 分]A 农家乐B 家庭旅馆C 汽车旅馆D 小型旅馆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5下列不属于民宿欧美起源说范畴的是()。

[ 单选题:5 分]A 民宿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朝圣之路B 民宿起源于公元43年至410年被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英国C 民宿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D 民宿起源于日本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62012年《纽约时报》旅游版评选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居第18位。

[ 单选题:5 分]A 浙江莫干山B 黄山西溪南古村落C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的“芭蕉村”D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7绝大部分的民宿应分布在景区周边()。

[ 单选题:5 分]A 20公里外B 10公里外C 3公里或5公里内D 1公里内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8我国国内民宿最为普遍的运营模式是()。

[ 单选题:5 分]A 独立运营模式B 专业化托管模式C 专业化酒店主导的连锁管理模式D 村委会/政府/协会主导的统一管理模式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9()是大陆民宿客栈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区域之一。

[ 单选题:5 分]A 长三角B 珠三角C 京津冀D 滇西北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10下行选项中,经济最活跃、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块是()。

“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作者:高敏王豫刚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4年第19期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头戏。

不仅是因为与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的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201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并指出,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

城镇化“短板”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3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3.7%。

从全球的城镇化发展规律而言,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30%以后,将会进入到加速过程,直到70%左右完成;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再者,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参与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他们与既有城市居民间的“城市二元结构”矛盾日趋突出。

有关统计表明,在2.6亿农民工中,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又出现城市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社会问题更加复杂。

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需要转移的就业人口较多,但在乡镇层面,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大量剩余劳动人口转向较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这是形成城市二元结构主要的原因之一。

同时,就业岗位不平衡也导致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缓慢,主要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多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导致中西部的农民向沿海等地区转移,也引发了春节交通问题。

现在城市安居才能乐业还是乐业才能安居?

现在城市安居才能乐业还是乐业才能安居?

现在城市安居才能乐业还是乐业才能安居?正方:现代城市安居才能乐业反方:现代城市乐业才能安居从反方角度论证:一辩陈词:尊敬的主席、评委,观众朋友们,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现代城市乐业才能安居。

下面我为大家解释辩题。

现代城市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依托,以大量产业的聚集为主要特征。

安居是指安心居住;乐业是指愉快的工作或劳动。

才能即方才能够。

因此乐业与安居存在时间上的递进关系。

我放的标准是让居民生活的更安心更放心。

我方认为现代城市乐业才能安居的理由如下:第一,从个人角度,乐业是安居的基础,一个人只有首先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为自己找一个安定的住所,才能住着安心住着放心。

相反,没有了乐业,安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连个职业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没有,就是给你套房子,面对城市小区的物业费、水费、电费等等等等,您一家老小能安居吗?第二,从城市角度,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现代城市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独立的,他需要社会为之提供交通、教育等等一系列社会保障。

而各种社会保障的实施需要以从业人员的乐业为前提。

第三,和谐社会,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农民成了城市里的有房户,但是失去了他们时代生存的土地。

现实是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聚在一起参与赌博等不法行为,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乐业才能安居的观点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它鼓励每一个人通过自身奋斗,敬业、乐业、爱业,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并最终实现在城市安居的梦想。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现代城市乐业才能安居。

五个问题:反方:1.现代大学生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天降馅饼的方式实现先安居后乐业?2.对方辩友对安居的定义如何?3.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得到安居的场所,您住着安心吗?4.通过努力工作购房居住这种价值观是好是坏?5.那么对方辩友提倡的先安居才能乐业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变相的鼓励更多的人不劳而获呢?正方: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有一个舒适的房子是不是对个人身体身心更有益?2.那么有益的身体身心是不是对工作更有帮助呢?3.我们不否定辛勤劳动是一种美德,但是对方辩友把先安居后乐业看成是一种骄奢淫逸的恶习是不是太不合适呢?4.有一个舒适的居所在我们累了困了的时候提供休息的场所,醒了之后快乐工作这有什么不好呢?5.对方辩友一直强调先乐业后安居,试问对方辩友乐业到何时才能安居呢?四辩陈词:谢谢主席,我们来看看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第一,逻辑不清,对方辩友认为现代城市安居才能乐业,即安居是乐业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安居就不能乐业。

严控与激励并存_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_谭明智

严控与激励并存_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_谭明智


, 北 京 : 东 方 出 版 社 ,2 贺雪峰 :《 地权的逻辑 Ⅱ : 地 权 变 革 的 真 相 与 谬 误 》 0 1 3 年, 第
, 北京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 小农立场 》 1 7 7—1 9 1 页 ;《 0 1 3年,第9 8—1 0 2页。 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 , 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 ④ 渠敬东 :《 ,《 题》 社会学研究 》2 0 0 7 年第 2 期 。 ·1 2 6·
⑤ 乡镇财政有逐步走向 这些债务无 法 通 过 中 央 以 转 移 支 付 等 有 限 补 贴 来 解 决。
“ ⑥ 的趋势 , 而支出经费的口径依旧 , 因而有限的财力与无限的事权间的矛 空壳化 ” 盾愈发突出 , 很多乡镇完全陷入保工资 、 保 运 转 的 尴 尬 境 地 , 形 成 了 反 哺 时 代 乡 镇
严控与激励并存 : 土地增减 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谭 明 智
摘 要 :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 , 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 考量发现 , 近年来 , 土地 、 财政 、 金融 “ 三位一体 ” 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 , 土地成 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 。 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 理 , 但随着工业化 、 城镇化的 快 速 推 进 , 既 有 体 系 困 难 重 重 , 土 地 开 源 迫 在 眉 睫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 。 政策的演变与地方实施凸显了中央 — 地方和国家 — 农民关 系 的 新 变 化 , 展 现 出 政 府 行 为 与 基 层 社 会 错 综 复 杂 的 关 系 面 向 。 在此过程中 , 可以看到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变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关键词 : 占补平衡 增减挂钩 政策导向 中央 — 地方关系 国家 — 农民关系 ) 。 北京 1 作者谭明智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助理研究员 ( 0 0 0 3 5

2021-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日前,德勤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 ),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

A.100个B.200个C.300个D.500个2.全国县乡国税地税机构7月20日正式合并,所有县级和乡镇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

经过36天的努力,全国( )税务机构分步合并和相应挂牌工作全部完成。

A.县乡两级B.市县乡三级C.省市县三级D.省市县乡四级3.2018年6月25日是第二十八个全国“土地日”,目前我国耕地( )“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基本形成。

A.产量、规划、生态B.规划、区划、生态C.数量、质量、生态D.产量、质量、规划4.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公告,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自10日零时起,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制式服装配发前,原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警种学院人员统一穿着()的作训服,并在作训服左兜盖上方佩戴消防救援队伍身份标识牌。

A.无武警标识B.综合性消防救援标识C.现役军人标识D.行政编制标识5.夏天棉质的衣服容易染汗渍,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除去汗渍?()A.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10%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再用肥皂洗涤B.把生姜切成碎末,放在衣服汗渍上搓洗,然后用清水漂洗C.在汗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其挥发完后,汗渍也随之消失D.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铵和少量的食用碱,搅拌溶解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6.吴某近几年纠集一伙人,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窜作案,多次抢劫,打伤10多人,赃款数额高达人民币20多万元。

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吴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一案例表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2023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前点题卷一

2023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前点题卷一

2023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但集聚的要素(江南博哥)中不包含()。

A.空间B.建筑C.人D.信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单选题]2.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规划思考,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是()。

A.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B.合理地架构城市空间C.土地资源的配置D.促进区域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规划思考,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土地资源配置,目的是控制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可能产生的消极外部效应(特别是环境影响,所以城市规划将在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各国规划师的广泛关注,C选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优势区位应优先开发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对于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要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B.物流仓储业C.建筑业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类,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类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称为第三产业。

物流仓储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因此不属于第二产业。

[单选题]5.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性质与规模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

泰州专业技术人员继教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96分答案

泰州专业技术人员继教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96分答案

1.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新型城镇化的()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

A.作用B.定义C.特点D.要求2.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

A.中等城市B.大城市C.特大城市D.小城市3.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流动这一结构性变动。

A.城市向农村B.农村向城市C.海外向农村D.台湾向大陆4.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

A.中等城市B.大城市C.特大城市D.小城市5.()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A.城镇化B.计划生育C.无为而治D.大力发展农村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A.农业B.纺织业C.畜牧业D.房地产7.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的着力点不包括()。

A.推动城镇体系优化与城市群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B.推动产城融合,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C.不允许制度创新D.推动制度创新,促进人的城镇化8.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在()以上。

A.10%B.15%C.20%D.75%9.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A.毛泽东B.邓小平C.李克强D.习近平10.()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A.城镇化B.乡村化C.商业化D.边缘化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城镇化既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又要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形成()的新局面。

A.以产兴城B.以城带产C.产城融合D.城乡一体2.推进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在边境地区推进潜力型城镇以产聚人、战略支点型城镇以城聚产,打造()的边境一线城镇廊带。

A.以内陆邻近的大中城市为辐射源B.以边境县级市及地级市市辖区为枢纽C.以边境口岸和小城镇为节点D.以边境特色小镇为散点3.城镇化的意义包括()。

高级管理会计考题-湖大MPAc仅供参考

高级管理会计考题-湖大MPAc仅供参考

高级管理会计考试题目1.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每股收益(EPS)?(教材P68)2.如果说每股收益归股东所有,那么经济附加值归谁所有?(教材P68)3.如何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启发?(教材P101)4.成本计算追求的是相关性还是精确性?(教材P130)5.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老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老酒”?(教材P130)6.结合中国企业案例,进一步讨论“多元化经营是陷阱还是馅饼”这个命题?(教材P162)7.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学习与借鉴邯郸钢铁(集团)公司的经验?(教材P194)8.人们普遍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当今世界竞争的武器”,对此,您有何评论呢?(教材P214)9.会计信息的需求果真是“众口难调”吗?(教材P293)10.国企(民企)职工持股可促进和谐吗?11.激励机制的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要考虑哪些因素)?12.如果企业实施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那么,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如“债权转股权”、“配股获得资金置换债务”等行为的“利润效应”又如何呢?1.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每股收益(EPS)?(教材P68)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

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

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

从算术角度说,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

EVA 是对真正 "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2021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试题答案

2021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试题答案

2021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试题答案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1、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地域性、()、开放性。

A、发展不平衡性 B、不稳定性 C、隐蔽性2、区域经济中的基本定理中的“外部性理论和极化效应理论,有助于解释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的形成”指的是哪一方面?()A、自然禀赋差异性定理B、集聚经济效应定理C、区域文化差异性定理3、江苏苏北振兴经验中“以东龙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实施梯度转移”指的是() A、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加快城市化进程4、区域经济中的基本定理中的“种族经济学,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区域相联系,不同的地域,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不同,对特定区域的经济主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指的是哪一方面?() A、自然禀赋差异性定理 B、集聚经济效应定理 C、区域文化差异性定理5、“小城镇为节点,强调分散城市体系,推进城乡要素流动”是国际上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的模式中的() A、城市化、工业化“双引擎”模式 B、小城镇群发展模式 C、农村综合发展模式6、区域经济的特征中“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是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局部的概念”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A、地域性B、开放性C、发展的不平衡性7、区域经济既包含本身的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也包含系统的运行、结构、组织以及增长与发展,同时还包含系统内外的()。

A、经济联系B、政治联系C、市场联系 1、浙江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中的以经济生态化推动生态经济化指的是“发展生态工业,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

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园区。

提升产业结构,打造生态旅游业。

” ()对错2、区域经济的特征中“既专业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

A、地域性 B、开放性C、发展的不平衡性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以()为核心。

申论热点冲刺: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

申论热点冲刺: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

申论热点冲刺: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1、新型城镇化最早2007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定义和发展模式,最早出自一篇文章: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作者张荣寰,在生态文明理论中提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2014年1月20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修改完毕并上报,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传统的城镇化,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

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2、16日,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目的在于造福百姓,让百姓真正融入现代文明,共享中国乃至人类发展的成果。

神经精神问卷(NPI)

神经精神问卷(NPI)

目录一、房地产概论 (1)一房地产概论····················································二房地产业包括内容············································二、房地产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一房地产业是整个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三、房地产现状及问题··················································一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二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四、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影响·····················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影响······································二土地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三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制·····························四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不大的原因························五、完善政府对房地产的政策··········································一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对策···········································二加强房地产的价格管理··········································三盘活存量调整供需买卖结构···································四完善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六、结论······························································房地产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最近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理论和实践证明;房地产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50多个相关产业部门的兴旺;进而引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甚至可能导致全国性金融危机..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干预与调控..笔者认为;政府对房地产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与调控主要应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运转;弥补房地产市场的缺陷;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够过快成长;又不可过度打压..因此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当中;政府既要帮助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也要考虑民生问题..政府政策在房地产的整体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房地产概论一房地产概论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房产主要包括住房房产和营业性房产;地产主要包括土地和土地资本..土地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和社会的有效需求等特点..土地资本是为使土地达到一定的使用标准而进行的开发投资;这种投资要转化为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本身必然具有商品属性..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二房地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的开发和再开发;如征用土地、拆迁安置、委托规划设计、组织开发建设、对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等;2.房地产经营;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和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等活动;3.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估价和经纪代理、物业管理..4.房地产的调控和管理;即建立房地产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价格;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以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目前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主要有直接购买、设立独资公司、购买股权成立合资公司三种方式..二、房地产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房地产业以住宅开发、经营为主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房地产业提供的商品和劳动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性;它既是人民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作为整个商品经济体系中的要素经济;它是任何社会活动;特别是城市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基础性物质条件;所以房地产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经济的运行过程关系着国民经济中一大批相关的产业和行业..一房地产业是整个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社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中都离不开房地产;它是这些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载体和空间条件..土地不仅是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生产的直接作用场所;是这些生产劳动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对象;而且在其他产业中它仍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前提..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建筑物或构筑物;而建筑物或构筑物总量建立在某一地理方位的土地之上..除了必须使用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其地基外;还必须使用与这些活动相适应的场地和交通用地..没有土地;没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没有一定的空间作为条件农业生产无法实施;工业活动无法开展;第三产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也无法进行..住房作为房地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生产14和其他经济活动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主体一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以至于当今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企业的竞争基本上演化成了价值规律、劳动力素质的竞争..住房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它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因为吃、穿用等消费活动都离不开房屋;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文化、教育、福利等用房也要房地产业提供才行..由此可见;房地产既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它是城镇国民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从形象上看;城镇就是由无数房产和地产所构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要建设;城镇经济要发展;房地产必须首先发展起来..开工厂要先有厂房和仓库才行;开商场如果没有营业厅和货栈无疑是在建空中楼阁;搞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先要开发土地;搞好“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然后再建造工商业用房、办公大楼和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场所等..从当今社会经济状况来看;一个城镇其经济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城镇房地产规模、结构、布局和水平..若该城镇房地产发展规模适当;结构与布局合理;质量好;就会较有力地促进该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反之;若该城镇房地产发展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在结构上存在问题;房地产业的管理状况不佳;粗放经营的特点明显;该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就会受到较明显的不利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房地产业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这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与投入;人力、物力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发展经济的前提都是先要投资建设配套的房产..由于房地产商品的行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一般这个周期平均需要4年的时间;所以对于某一行业而言;要想发展就要提前规划房产的建设..同时;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又会引起其他许多行业的需求;对其他相关行业的生产起到了带动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先导性;主要反映在房地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生活资料消费品的增长..成思危副委员长在2002年用一组数字说明了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房地产业每投入100元可创造相关产业170到220元的消费需求;商品房市场每实现100元销售可带动130到150元的其他商品的销售;住宅建设每增加10个百分点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据有关专家测算;在我国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保持较强的相关性..三、房地产现状及问题一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一个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地产转让;租赁、抵押和中介服务在内的房地产和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据有关资料显示;“八五”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1991年到199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3025.5万平方米增加到约7950万平方米;累计约达2.9亿平方米;交易额从243.9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市场行为从原来单一的买卖;发展到现在的拍卖、招标、租赁、抵押和中介服务等多种形式..目前全国建设配套齐全的房地产固定市场约有1500家;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前些年交易有市无场的问题;而且其建设水平也在普遍提高;并出现了一批功能全、信息多、服务好的固定市场;促进了交流;同时也使房地产交易制度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支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中;理论和观念上否认房地产的商品属性;房地产业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因而不存在房地产市场..改革开放后;随着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房地产市场得以培育和不断走向完善..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很晚;发展又极为迅猛;因此房地产市场从培育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具体现实问题;有待于人们去克服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商品房屋的预销售及存量闲置主要表现在:一是交房误期..消费者从交房款开始;短则一年;长则二至三年才能拿到钥匙;而且真正按期交付商品房的可谓廖廖无几..二是自设合同..当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置各地出台的商品房预售暂行规定于不顾;另行设置各自的合同;对售房者和买房者的责任规定实欠公允;遇到买主因卖方违约而提出退房时;往往只还本金不付利息;或不予办理..三是合同违约;价格多变..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任意加价;约定不兑现等..四是隐瞒条款;质量达不到标准..五是大做虚假广告;且不按规定收取代收费用..与此同时;我国商品房屋目前还存在有较大数量的空置;而造成空置的原因既有前几年过热带来的后遗症;也有发展投资不当;以及因资金、市场变化等因素..据调查;1994年商品房屋的空置面积占当年竣工房屋面积的25.5%..由于推向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总量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使投入房地产业的资金难以进行良性循环;又导致盲目设立的开发区因资金等原因;无法开工建设;土地资源被闲置..造成了资金、资源的巨额浪费;给国家和投资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因商品房滞销;资金难以周转;迫使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破产或退出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的发展很快走向“低迷”状况;房地产市场走向疲软..短短七、八年间房地产业出现了“过热”和“低迷”的大起大落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纵观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发展需要本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自身条件;同时也还需相应的环境条件..单纯地由本产业来推动本产业;必然起落无常;而社会、经济相关环境条件的造就主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随时掌握房地产起落趋势;及时通过价格、控量等手段;以及其它有关政策措施来实现其调控功能..房地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不致于大起大落..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供需严重失衡;是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缺乏宏观调控手段直接相关的..2. 房屋价格居高难下我国目前商品房的主要购买者;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即公家购房;二是部分非一般工薪阶层所能比的高收入者..这两者购房均未能真正体现住房商品化的本来目的..单位购房分配给职工;同多年来的福利型住房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商品属性未能充分体现..而高收入者由于在城市居民中所占比例很小;其购房虽使住宅以商品原有的形式进入消费领域;但对推行住房商品化的作用不大..商品房价格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就很难实现住房商品化的目的..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近三年全国有500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等售;这些商品房即使以每平方米售价1000元人民币计;积压资金也高达500亿元;而每年付出利息就高达60至70亿元;由于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属公有制;故商品房积压造成的欠债;只得由国家负担..与此同时;大陆城镇却有400多万户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时下过高的房价;有成本上升的正常原因;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收费、摊派、片面追求高回报率所致..从目前商品房价格的构成看;出让金、征地费用、拆迁安置费等约占25%;配套工程、市政设施、商业网点、教育设施配套;以及其他税费占30%—50%左右..再加上一些中介机构在交易中买断、整买零卖;加价出售;加上房地产商过分追求高利润;使得楼价负担更重..这种高额利润实际上通过房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虽然一时获利;却不利于长远发展..3.房地产市场中政策因素的不明朗、操作中的不规范;为房地产市场蒙上了深层阴影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中;有苦于政策因素的不明确和操作中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安居工程”实施的走样为了解决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改善并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我国内地城市推行了“安居工程”平价房;为了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居民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文规定国家将采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建设部还颁布了《建设部1994年实施“安居工程”意见》;就实施“安居工程”需具备的条件、优惠政策、住宅价格和销售对象、施工质量和物业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然而;“安居工程”在实施中却走样了..某些实施“安居工程”的房地产开发商虽享受了政策上的优惠;却并没有按“安居工程”的需求;提供质优价廉的安居房;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开发安居房为名;反而继续扩充商品房屋的供给总量;购买安居房的消费者也不是真正的低收入者;从而挤占了业已空置的商品房屋的有效需求..2.商品房屋的价格竞争策略难以在市场中完全施展..由于各项不合理的收费和摊派打入商品房价成本过多;其在商品房屋成本构成的比例较高;且各开发商之间并非处于完全平等地位;还存在诸多不公平之处;使各开发商推向市场的商品房的价格竞争策略难以施展..3.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不配套..房地产市场的发育与完善是以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为依托的..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不够大;与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不配套..其主要表现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跟不上;5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福利性的..四、政府与房地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影响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我国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房地产价格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猛增;土地收益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究其原因;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决定政府对房地产进行干预的必然性..当然;由于管理职能和目标函数不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是不同的..地方政府既是房地产市场最直接的管理者;又是房地产发展的受益者;这种双重地位决定房地产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内生性..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偏离;与地方政府不当干预或过度干预所导致的政府职能失灵分不开..本文重点分析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行为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二土地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在城市国有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中;财税的外在压力使各级地方政府产生扩张用地的内在动力..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并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土地所有权收益预决算体系;地方政府在此环境下将该项收益中的大部分进行“体外循环”;可以更为灵活地进行地方财政支出安排;而不受中央财政的约束..这样;地方政府不仅充当房地产市场的“裁判员”;而且活跃地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作为土地要素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主要有土地征购、出让定价与实物地租转嫁等权限..1.土地征购一般说;土地出让的市场价格往往达到补偿价格的几倍乃至10倍以上..但由于集体产权人的缺失;农民集体始终处于征购谈判的劣势地位;仅能获得较低的土地补偿..如;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占地补偿一般是每亩5000~8000元;工商业占地对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2至3万元..而目前关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格局为:出让金30%上交中央财政;70%归地方政府;土地划拨的收入及税费收益则完全归地方财政所有..据测算;土地增值溢价在农地所有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比例接近为1:1.47:3.44..而且;随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实施;各城市普遍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手段出让土地;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大多会超出底价..由于溢价出让土地的收益分配目前没有成熟的制度规定;作为土地出让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实际获得了由于城市增长带来的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2.土地出让定价由于中央政府通过GDP等经济指标来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实现和维护地方经济利益的动机..因此;地方政府容易产生短视行为..其中;存在通过大量出让土地以获得更多财政收入的内在冲动..一些城市土地批租与城市规划严重脱节;出让地块不仅缺乏详细规划;有些甚至连总体规划都没有..在不规范引资和“低门槛”地价的刺激下;导致土地出让市场失控;加上执法不严和管理上的漏洞;引发大规模的土地投机和寻租行为..在土地招标和拍卖出让的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双方博弈..对开发商而言;土地报价越高;中标的机会越大;但其中标后的收益也就越小..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将使地方政府获得更大的收益..对地方政府而言;土地竞买参与人数越多;地方政府能得到的价格就越高..可见;土地资源需求缺乏多元市场选择余地;在我国单一国有土地产权供给的地方政府垄断市场上;以招、拍、挂等方式出让的土地总体规模较小;价格较高;且大多是在外延式扩张的增量土地中实行这种机制..为使土地出让毛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通过限制土地供给量;造成两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表现为土地价格的提高..3.实物地租转嫁房地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地方政府税收;同时也会带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包括对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新增人口福利的支出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支出等..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提供;但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绝对垄断;使地方政府有条件将房地产开发的负外部性转嫁给开发商..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出让时;往往会将该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作为附加条件..如果土地出让的名义价格固定;附加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就改变土地出让的实际价格..一方面;地方政府努力寻求将财政性支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负担转移给房地产开发商;要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某项目时必须对周围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如;房地产企业必须代建一定数量的道路、绿地等基础公共设施;才能获得土地使用权;这无疑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开发商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愿承担由房地产开发而带来的外部性;只有在能将这种附加成本顺利转嫁给消费者的情况下;开发商才愿意接受这种成本分摊..三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制在土地市场中;地方政府行为主要通过激励机制来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增强开发商的市场垄断力量;使房地产市场波动呈现强幅波动和逆周期的特征..地方政府凭借对土地市场的“事实垄断”;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手段有:1.通过控制土地出让规模;实现土地出让的垄断高价;进而掌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形成..一方面;由于大型楼盘易产生规模效应;地方政府倾向于借助房地产开发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风险;推动区域内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出让的地块面积越来越大;这决定只有那些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开发商才具有能开发..开发商一次性获取上千亩甚至几千亩开发地块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有些开发项目的圈地规模多达万亩以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土地一律实行“价高者得”的供地方式;没有对普通商品房与高档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加以严格区分..这造成开发普通商品房的中小开发商难以获得土地;被挤出开发市场..市场供给以大开发商的“高端产品”为主体;与广大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错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造成整体房价居高不下..如;北京市在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招标挂牌出让77宗土地中;溢价出让的为33宗;而且自2005年12月以来;北京市招标挂牌出让土地的溢价趋势明显..而且;单宗土地出让面积和溢价幅度成正比例关系;楼面地价成交价随土地规模增大而大幅提高..单宗土地出让面积规模过大造成的后果:一是土地出让单宗规模较大;开发商基于房价上涨的预期;可延长开发期变相囤积土地;以分期开发、分期销售的方式在项目开发后期获得土地增值;弥补前期成本..二是单宗土地出让面积越大;开发商对土地利用的调整空间和余地越大;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就增加..这样不仅会放大区域内土地的稀缺程度;造成单个开发商对区域市场控制程度的提高;间接助长开发商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操纵行为;还会削弱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供应调控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能。

蔡继明:城镇化化的是人不是地

蔡继明:城镇化化的是人不是地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 所以我们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吸收就 业人口最多的是中小企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破产、 死亡的速度非常快,有关专家测算,其平均寿命是 2.9 年,而欧美国家是 12.5 年,日本是 30 年。如何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延长我国 中小企业的寿命,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还涉及农村宅基地制度 改革,如果不改革,入市就是空谈。农村宅基地制 度怎么改?现在的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 家庭,使用权只能在集体所有制内部转让,不能在 集体所有制之外转让。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无权购 买或租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住房和宅基地。如果严 格限制占农村建设用地 70% 的宅基地的流转范围, 那么集体建设用地该怎么入市?所以,三块地的改 革应该是三位一体,而且是城乡互动的。
3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其次,要改善和调整我国人口迁移政策。农民 要进城,进入哪些城?要不要对一些城市加以人口 限制?这就涉及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如 何合理布局的问题。
十六大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 在我看来,协调发展不是同步发展,要有先、有后、 有主、有次。从人口流动曲线看,农民工进城优先 选择的是大城市。人们什么时候会青睐中小城市? 欧美国家现在出现了“逆城市化”,我国估计要到 2020 年之后,甚至更远一点到 2050 年,城镇化率达 到 80% 左右之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才会达到满 负荷。换言之,目前我国特大、超大城市的数量和 规模都有扩大的空间,我不赞成限制特大、超大城 市的人口数量,这里集中了最优质、数量最多的公 共资源,应该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特别是户籍人口城 市化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一味地强调在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落户,并不符合世界人口迁徙和城市化的 一般规律,也会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举个简单 的数据,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为 9%,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 62%,而农业产值相同的 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却只有 5%,最多 10%。我国农 村人口和农业产值不成比例,意味着存在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只有这些数据大体匹配之后,工业 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才算基本完成。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5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

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答案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答案

1.1【单选题】目前我们的家园面临以下哪些问题?()∙A、资源问题∙B、环境问题∙C、生态问题∙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D【单选题】生态学ecology和经济学economics都有个共同的词头“eco”,它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

∙A、家园∙B、生态∙C、宇宙∙D、自然我的答案:A【单选题】中国从南至北横跨了大约()纬度。

∙A、30°∙B、40°∙C、50°∙D、60°我的答案:C4.【判断题】“世界屋脊”指的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我的答案:√1.2【单选题】京津唐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包括以下哪点?()∙A、海河河水资源短缺∙B、人口压力∙C、湿地面积少∙D、经济压力我的答案:C【单选题】“黑河—腾冲线”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提出来的。

∙A、周廷儒∙B、竺可桢∙C、吴传钧∙D、胡焕庸我的答案:D【判断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

()我的答案:×【判断题】印度的恒河平原面积超过了我国东北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面积之和。

()我的答案:√1.3【单选题】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人是()。

∙A、马歇尔∙B、泰勒∙C、贝克尔∙D、舒尔茨我的答案:D【单选题】关于“贫困陷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困条件下的高生育率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B、高生育率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C、应该使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为0,才能避免贫困陷阱∙D、生态退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贫困我的答案:C【判断题】舒尔茨认为,人类无法减少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因而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

()我的答案:×【判断题】发展问题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两方面要素是能源的开发和土地的利用。

()我的答案:√2.1【单选题】人类文明的高度,就是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驾驭程度,这一观点与以下哪个定律有关?()∙A、墨菲定律∙B、怀特定律∙C、瓦伦达效应∙D、鸟笼效应我的答案:B【单选题】文明社会的分类不包括()。

家园治理环境科学概论终极整理版

家园治理环境科学概论终极整理版

1.1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1、中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2、如何才能摆脱“贫困陷阱”。

1 【单选题】生态学ecology和经济学economics都有个共同的词头“eco”,它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

A 家园 B 生态 C 宇宙 D 自然2 【单选题】目前我们的家园面临以下哪些问题?() A 资源问题 B 环境问题 C 生态问题 D 以上都有3 【单选题】中国从南至北横跨了大约()纬度。

A 30° B 40° C 50° D 60°4 【判断题】“世界屋脊”指的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5 【判断题】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丘陵、戈壁、沙漠、冰川(×)1.21 【单选题】关于“黑河—腾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B 它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C 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D 以上说法都正确2 【单选题】“黑河—腾冲线”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提出来的。

A 周廷儒 B 竺可桢 C 吴传钧 D 胡焕庸3 【单选题】京津唐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个观点?()A 河海河水资源短缺B 人口压力C 湿地面积D 经济压力4 【判断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

(×)5 【判断题】印度的恒河平原面积超过了我国东北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面积之和。

(√)1.31 【单选题】下列物资中,有“软黄金”之称的是()。

A 小麦 B 鳗苗 C 小龙虾 D 海胆2 【单选题】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人是()。

A 马歇尔 B 泰勒 C 贝克尔 D 舒尔茨3 【单选题】关于“贫困陷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贫困条件下的高生育率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B 高生育率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C 应该使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为0,才能避免贫困陷阱D 生态退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贫困4 【判断题】发展问题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两方面要素是能源的开发和土地的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评论
密切关注城镇经济领域热点问题
2013年1月4日第1期总第4期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列为新“四化”之一,并将其作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的战略。

新一届中央决策层对城镇化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成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中央虽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但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突破点到底在什么方面?地方尚未有相应的具体方案,据国家有关部门介绍,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

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纷纷出台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多期望通过以城镇基建项目为载体的投资拉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对新型城镇化的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消费升级,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制度转型,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中小城市,有的将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有的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等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客观地看,各级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均有可取之处,但还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尚缺乏一定的共识。

十八大报告已将新型城镇化列入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
新型城镇化已列入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为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倒逼我国经济增长的力量必须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向刺激国内消费;从
投资上来看,自2008年以来,一系列大规模政府主导性投资在有效的缓解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弊端。

在当前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压力之下,农村城镇化又成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在动力。

从当前的城镇化来看,2011年,我国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达到51.3%,但在统计的6.91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着约1.8亿左右的外出农民工,在房价高涨的现实背景下,进入城镇的农民工根本无力购买房子;同时,受制于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问题,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也并不能真正享有城镇居民在就业、保障房等方面应有的权利,直接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因此,十八大报告将新型城镇化道路列入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
顶层设计,是党和国家总揽国内外大局,探寻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安居”和“乐业”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是“人”由农村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的过程,既不是城市面积的扩张,也
不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是在以“安居”和“乐业”为引领,逐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及农民市民化后的收入、消费、保障能力的过程。

“安居”是让由农村迁移到城镇的居民能够在城镇里住有所居,与片面的过于重视商品房、道路等外在形式和感官效果的建设有所不同,“安居”同时将教育、养老、就业、文化娱乐、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统筹考虑,将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与维护其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权益相结合,要求在城镇保障房、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乐业”是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职业身份转换的同步推进,稳定和扩大农民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保证其有稳定的职业和相应的收入来源,避免陷入贫穷的困境。

乐业需要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就业、产业支撑等方面,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以“安居”和“乐业”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解决农民转为市民的后顾之忧后,也将通过收入增长和消费转
换效应为解决内需不足、缩小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优化投资消费结构等方面提供新的契机,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以“安居”和“乐业”为核心新型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目前可以培育的空间因素,涉及拉动内需、产业支撑、劳动就业、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教育、土地权益、城乡协调、收入分配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求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其系统性、联动性和配套性,不能急于求成。

分步解决入城农民的住房问题。

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的公共服务将产生巨大的需求。

在现行税制模式下,受制于城镇地方财力的限制,入城农民工的安居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个地方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和计划,逐步的解决农民入城后的安居问题。

此外,从短期来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一体化管理尚需要一定的改革历程。

因此,应在现
有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和既定制度体系下,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农民进城后的“安居”“乐业”设计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新型城镇化进程由政府主导的向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转变。

传统城镇化模式是以土地为核心、以地方政府大量投资为主导、以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粗放型扩展模式。

近年来,这种模式在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调控及城镇土地资源日渐稀缺之下,不仅地方财政困难逐渐显现,也催生了失地农民和城市拆迁的种种问题,造成了较大的社会隐患,且在制度性约束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短期内强行加大对农民的住房保障也会对城市的整体福利产生影响。

因此,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拉动不可持续的状况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从善治和多中心参与的角度,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等团体通过多种合法手段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保证适宜的住房来源、提高进城农民的住房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逐步的改善农民在城镇的住房条件。

推进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入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

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是联结广大农村,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入城农民工“安居”“乐业”的战略支点。

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实现“乐业”,既需要城镇经济发展产业对劳动就业的需求,又需要农村劳动者在城镇有就业能力。

因此,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市、小城镇转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会在区域内创造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

同时,政府也可以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门类,建立企业、政府和农民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培训投入机制,整合资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农民工入城后的安居就业能力。

逐步推进有条件城市产业功能区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区转型。

产业集聚区企业众多,是一个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但限于功能及处于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业集聚区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一般相对中心城区较差,既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又制约了城镇化的有效推进,紧抓“安居”和“乐业”两大核心问
题,应首先从城市条件较好产业集聚区入手,通过中心城区各种文化服务、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城市服务的扩散,逐步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一个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和城市的新功能区,使之成为积聚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入城农民工实现“安居”和“乐业”的重要载体。

深化城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在现行的分税制模式下,存在市县政府事权较多,财权较少的弊端,围绕逐步提高城镇的财政支持能力,一是应尽快推广开征房地产税、土地税等税种,健全城市税体系,解决城市建设资金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二是提升对中小城市的转移支付和税源汲取能力,将原有一些征收能力和税源广阔的税种由国税转换为地税。

三是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进程,支持中小城市依托投融资平台,推进城市投融资平台融资模式和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探索良好的公私合作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利益分享机制,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金融支持。

推进城乡文化和观念的融合发展。

农村文化具有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气息,而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两者之间的文化与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既可互相影响,又可以彼此借鉴。

不断推进城乡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消除因城乡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实现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

城乡文化的融合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而是城乡文化在彼此相互吸收、相互借鉴汇中逐渐形成新的城镇文化内涵的过程。

因此,推动城乡文化的融合,既需要发挥城镇文化的辐射性,通过人口流动和现代传媒逐渐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和进城农民的自身文化素养,又需要发挥乡村文化的独特性,使城镇居民充分领略感受乡土文化的清新之美和淳朴之韵,在城乡文化的互动中逐步促进城镇人文化观念的更新与融合,营造出包容创新的城镇精神,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的文化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