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流脑患者的护理

流脑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 膜炎。 主要表现突起高热、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概述 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严重可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和脑实质损害
1 病原学
2
3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治疗
6 护理
脑膜炎球菌,革兰氏染色阴 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人体,对 性,卵圆形或肾形 常成对
且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为突
出表现,可见面色苍灰,四肢厥冷,尿量减少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炎 表现可不明显。
流脑
以脑实质损害为主要 表现,除高热、毒血
脑膜脑炎型:
症瘀斑外,严重颅类内压为突出表现,出现剧烈头
痛喷射性呕吐、反复或持续惊厥、昏迷、血压升高、 锥体束征阳性,严重可发生脑疝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治疗
6 护理
1.病原治疗:
早期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 青霉素G 为首选药物,青霉素不 易透过大脑屏障,大剂量注射才 能达到有效杀菌浓度。青霉素G剂 量儿童为20-40万U/kg/日,成人 20万U/Kg
疗程5-7日。
磺胺 :中、轻型病人使用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 : 病情较重或青霉素过敏的病人
脑膜炎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和呕吐,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毒血 体温下降逐渐降至常 除高热和毒血症症状外, 症状。 70%-90%的病人出现皮肤粘膜 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神志逐渐清醒 出血点,其出现速度、范围及颜色与 普通型流脑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 低热、咽痛、咳嗽、鼻炎 出血点消失
病情有关,严重时有瘀点或瘀斑迅速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没有隐性感染者
9、流脑属于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婴幼儿不可能通过怀抱、哺乳 等密切方式传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1、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

2、休息:安静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舒适、安静。

3、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保证入量2O00-3000ml/d。

频繁呕吐不能进食及意识障碍者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及家属,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尽量满足患者所需以解除他们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

昏迷患者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5、病情观察:流脑发病急骤,在住院2 4小时内有从普通型转变为暴发型的可能,病情急剧恶化,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生命体征监测,早期发现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

(2)意识障碍是否加重。

(3)皮疹是否继续增加、融合。

(4)面色变化。

(5)瞳孔大小、形状变化。

(6)抽搐先兆及表现。

(7)记录出入量。

6、对症护理(1)高热:采取物理降温,可于头部、大动脉处冷敷、冰敷、头枕冰袋、冰帽、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但要避免长时间冰敷同一部位,以防局部冻伤。

若周围循环衰竭有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禁用冷敷和酒精擦浴。

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欠佳者,可配合药物降温。

高热惊厥者,可遵医嘱采用亚冬眠疗法。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头痛:头痛不重者无需处理,头痛较重者可按医嘱给以止痛药或进行脱水治疗,并向病人说明头痛原因。

(3)呕吐:呕吐者应采取侧卧位、呕吐后及时清洗口腔,及时更换污衣服、被褥,创造清洁环境。

呕吐频繁者可给予镇静剂或脱水剂,并应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表现。

(4)皮疹:流脑病人可出现大片瘀斑,甚至坏死,因此应注意皮肤护理。

①对有大片瘀斑的皮肤应注意保护,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并应防止尿液、粪便浸渍,也可用海绵垫、气垫等保护,尽量不使其发生破溃。

②皮疹发生破溃后应及时处理,小而积者涂以抗菌素软膏,大面积者用消毒纱布外敷,防止继发感染。

公共卫生重要知识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公共卫生重要知识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公共卫生重要知识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流行病学的部分知识以思考题的形式做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的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1)立即隔离治疗,同时报告疫情,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2)饮食方面,流质饮食为宜,保证足够液体量及电解质。

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

2.病原治疗
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

常选用以下抗菌药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型的治疗
1.休克型
(1)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

(2)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液体应晶体和胶体合理组合;纠正酸中毒,更好的选择5%碳酸氢钠;如山莨菪碱此类血管活性药物或多巴胺;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抗DIC治疗。

(4)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注意心率、尿量等。

2.脑膜脑炎型
(1)抗菌治疗:治疗同时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2)防治脑疝减轻脑水肿: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及时脱水治疗。

用20%甘露醇,如症状严重可加大剂量或缩短间隔时间。

(3)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有减轻脑水肿及颅内压作用。

(4)呼吸衰竭的治疗:吸氧,在脱水治疗的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如呼吸衰竭不好转,应尽早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并进行血气分析监测
(5)对症治疗:有高热并且有惊厥者应用物理及药物降温。

同时应尽早应用镇静剂。

亚冬眠疗法在必要时可以用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选择题1.脑膜炎球茵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单选题] *A侵袭力B外毒素C内毒素(正确答案)D荚膜E 芽孢2.流脑的传染源主要是:() [单选题] *A.病人B.带菌者(正确答案)C.猪D.鼠E.蚊3.流脑在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是:() [单选题] *A.普通型(正确答案)B.败血症型C.脑膜脑炎型D.慢性败血症型E.混合型4.流脑普通型败血症期特征性表现是:() [单选题] *A.畏寒高热B.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正确答案)C.惊厥D.脾脏肿大E.全身关节酸痛5.流脑暴发休克型的主要表现是. :() [单选题] *A寒战高热B.皮肤瘀点瘀斑C.休克(正确答案)D.脑膜刺激征E.严重颅內高压6.我国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是:() [单选题] *A.A群B.B群C.C群D.A+B群E.A+C群(正确答案)7.采集流脑病人的病原学检測标本后需要保暖并立即送检的原因是:() [单选题] *A.病情要求快速出结果B.细菌在体外极易自溶(正确答案)C.细菌在体外大量繁殖易引起扩散D.细菌易发生变异E.细菌在外界抵抗力很强8.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病原治疗首选:() [单选题] *A.磺胺嘧啶B.青霉素G(正确答案)C.氯霉素D.氨苄青霉素E.红霉素9.病房收治一流脑病人,医生进行腰椎穿刺术、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 *A.术前应先用脱水剂B.术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思想工作C.术后要去枕平卧2~4小时(正确答案)D.脑脊液标本要立即送检E.注意观察有无脑疝的表现10.流脑在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是:() [单选题] *A.普通型(正确答案)B.败血症型C.脑膜脑炎型D.休克型E.轻型11下述哪一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单选题] *A.脑脊髓膜刺激症B.颅内压升高症状C.脑脊液混浊或脓样D.脑脊液血性(正确答案)E.皮肤淤点和淤斑12流脑最常见的皮疹是:() [单选题] *A.脓疱疹B.斑丘疹C.玫瑰疹D.瘀点和瘀斑(正确答案)E.单纯疱疹13.流脑病人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密切观察病情B.给予冰敷降温C.可进行乙醇擦浴降温(正确答案)D.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剂E.高热伴反复惊厥者可给予亚冬眠治疗14.流脑病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首选磺胺嘧啶? :() [单选题] *A.流行时的普通型流脑病人(正确答案)B.有肝、肾疾病的病人C.暴发型败血症型流脑病人D.有休克少尿的病人E.暴发型脑膜脑炎型流脑病人15.婴幼儿流脑的特点常不表现为:() [单选题] *A.拒乳B.惊叫C.发热、皮肤淤斑D.脑膜刺激症明显(正确答案)E.前囟隆起16.暴发性流脑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患者、家属均可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案
毒素→微循环功能障碍
↘脑局部(脑炎型)
(2)休克型的表现特点
1)多发于学龄前儿童
2)病程在24小时之
3)出现休克和DIC
重中毒症状,急性寒战高热,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短时间出现瘀点瘀斑,可
迅速增多融合成片。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唇及肢端发绀,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速、
呼吸急促、血压显著下降,尿量减少,昏迷。
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
主要是脑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脑水肿所致颅压增高。
病理:主要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化脓性炎症
四、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1.传染源:带菌者、病人,以带菌者为主。
2.传播途径:
⑴呼吸道传播: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传播。
⑵日常生活接触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终生免疫,各群之间无交叉免疫。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5分钟
(二)病情观察 5分钟
(三)对症护理 10分钟
(四)用药护理 10分钟
(三)健康教育 10分钟
七、小结 10分钟
讲授
精讲、讨论
教授
精讲
精讲
讲授
讨论
精讲、讨论
精讲、讨论
讲授
精讲
精讲
精讲、提问
精讲、提问
讲授
讲授
教案
教材
参考书
多媒体教学
断诊断性测试
时间:15分(根据教学需要择用)
4.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六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概述 5分钟
二、病原学 10分钟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5分钟
四、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10分钟

流脑的隔离措施

流脑的隔离措施

流脑的隔离措施概述流脑,全名为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脊髓膜炎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脑脊髓膜炎球菌是一种潜伏在许多人的鼻咽部的细菌,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传播。

为了应对流脑疫情,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是必要的。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流脑隔离措施,以及个人和社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个人隔离措施个人隔离措施是每个人都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流脑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隔离措施: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钟,特别是在接触嘴、鼻子、眼睛和食物之前。

2.避免接触口鼻分泌物: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饮水杯和毛巾等物品。

3.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避免将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

4.避免拥挤场所: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是感染者较多的地区。

5.佩戴口罩: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尤其是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

医疗机构隔离措施医疗机构是最可能接触到流脑感染者的地方,因此严格的隔离措施对阻止疾病传播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医疗机构常用的隔离措施:1.单独隔离病房:将流脑患者单独隔离在特定的病房中,以减少与其他患者的接触。

2.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3.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源和接触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消毒措施:对医疗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社区隔离措施在出现流脑疫情时,社区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以遏制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区隔离措施:1.封锁措施: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实施封锁措施,限制进出人员和交通。

2.大规模检测:加强社区的流脑检测工作,尽早发现感染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教育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预防流脑的知识,如手卫生、咳嗽礼仪等。

4.社交距离:鼓励社区成员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总结流脑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为了减少其传播和保护公众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

流脑患者的护理

流脑患者的护理

脑膜炎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和呕吐,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毒血 体温下降逐渐降至常 除高热和毒血症症状外, 症状。 70%-90%的病人出现皮肤粘膜 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神志逐渐清醒 出血点,其出现速度、范围及颜色与 普通型流脑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 低热、咽痛、咳嗽、鼻炎 出血点消失
病情有关,严重时有瘀点或瘀斑迅速
是带菌者和病人。
传染源
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流脑隐性感染率高,所以带菌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传播途径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特征
从年前11月份开始,次年3、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
9、流脑的分布规律是:( ) A、只见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B、只见于贫穷国家和地区 C、世界范围流行,局部地区高发 D、和乙脑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 10.流脑的传染源是:( ) A、人是唯一传染源 B、人和感染的猪 C、哺乳动物 D、蚊子和苍蝇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性传播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高发人群:( A、6个月以前的婴儿 B、6个月至2岁儿童 C、成人高发 D、老年人高发 )
且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为突
出表现,可见面色苍灰,四肢厥冷,尿量减少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炎 表现可不明显。
流脑
以脑实质损害为主要 表现,除高热、毒血
脑膜脑炎型:
症瘀斑外,严重颅类内压为突出表现,出现剧烈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和特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奈瑟脑膜炎球菌或称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播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很弱,对干燥、寒、热、阳光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菌体含自溶酶在体外很快溶解死亡,因此采集标本时注意保温并立即送检,防被日光照射和标本干燥。

传染源为流脑病人和带菌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15岁以下少年儿童多见,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终年散发,冬春季节多见,流行高峰为2~4月份。

(二)发病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细菌侵入人体后若机体免疫力明显低下或菌株毒力强,细菌从鼻咽部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暂时菌血症,此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皮肤瘀点;仅少数病人因细菌大量繁殖进入血液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

细菌侵入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因自溶或死亡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及免疫紊乱,局部发生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和血栓栓塞。

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都可引起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和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普通型、暴发型(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

轻型流脑主要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等症状,普通型流脑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婴幼儿表现为烦躁、惊厥、昏睡。

多数病人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黏膜。

病人常在1~3周内痊愈。

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精神极度萎靡或烦躁不安、惊厥、循环衰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昏迷等症状。

(四)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有: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五)治疗原则流脑除一般治疗外,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及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二、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史评估有流脑病人接触史。

(二)一般评估1. 病人的主诉有无发热、呕吐、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隔离期限一般为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

三、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昏迷者应用鼻饲。

五、急性期病人,特别是入院24小时内,病情有突然恶化的可能,必须做到经常巡视。

下列情况提示病情在恶化,应及早发现并通知医师。

1、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迅速加深;2、躁动不安或频繁呕吐3、面色苍白或灰暗;4、脉搏过速或过缓,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5、呼吸深慢或节律异常。

6、肢端发凉或皮肤发花;7、自发性或于刺激后出现肢体发紫现象8、淤点、淤斑继续增多、融合;9、血压升高或降低10、瞳孔形状改变、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

六、协助医师做腰椎穿刺,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脑脊液标本迅速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穿刺后让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避免搬动。

七、注意口腔清洁,口唇干裂者涂液体石蜡。

如有口唇疱疹,涂以1%龙胆紫。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淤斑被抓破感染。

八、高热时头部冷敷或放置冰袋,亦可用25%安乃近滴鼻或给予退热剂。

呕吐时宜取头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九、头痛、烦躁、或惊厥者,加床档以防坠床,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脱水剂。

有尿潴留者采用腹部膀胱区按摩加压排尿,必要时导尿。

十、暴发型病人应由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详细记录。

病人取平卧位,氧气吸入。

按医嘱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扩容、纠正酸中毒、抗凝及强心等抗休克治疗,或给予镇静、止惊及脱水等降低颅压治疗。

分别执行休克或昏迷护理常规。

十一、应用磺胺药者必须给足够水分和适量的碱性药物,每日检查尿液,如有磺胺结晶、血尿或尿少时,及时通知医师。

应用青霉素者应注意过敏反应,应有氯霉素者需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两种脑膜炎的总结乙脑(已经猪脑子)流脑季节夏秋季(天热)冬春季(天冷)传染源猪人(亲出来的)传播途径蚊子呼吸道易感人群2~6岁儿童6个月到2岁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透明浑浊特征意识障碍皮肤瘀点瘀斑共同点脑膜刺激征病因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好发人群小儿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临床特点起病急、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季节冬春季节为主发病机制病原体入呼吸道→呼吸道炎症,少数感染者入血发烧败血症→侵犯脑膜易感人群6个月到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二、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平均2~3天。

临床症状轻重悬殊,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四种类型。

那医学观察几天?分型亚型特点普通型(最常见,占90%)呼吸道感染期传染性最强,表现为上感败血症期皮肤瘀点瘀斑是本期特征性表现。

病情危重者瘀斑迅速增多脑膜炎期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三、辅助检查四、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对症及支持治疗。

五、护理问题六、护理措施七、健康指导向家长讲解有关流脑的基本知识;教育家长要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居室应经常通风换气,被褥勤换、常晒。

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经典例题患儿男,6岁。

8小时前突然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

查体:体温39.5℃,血压100/70mmHg,躯干部皮肤可见瘀点、瘀斑。

下列该病人皮肤护理措施不当的是A.防止尿液浸渍瘀点、瘀斑处皮肤B.用海绵垫保护瘀点、瘀斑处皮肤C.按摩瘀点、瘀斑处皮肤D.避免压迫瘀点、瘀斑处皮肤E.定期观察瘀点、瘀斑处皮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应保持皮肤完整,较大瘀斑坏死让其自行脱落,避免划破皮肤,C选项描述错误。

流脑患儿的皮疹特点是A.斑丘疹B.斑疹C.荨麻疹D.丘疹E.瘀点、瘀斑『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皮肤瘀点、瘀斑是流脑患儿的皮疹特点。

流行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4. 血清学检查 如荚膜多糖抗原的免疫学试验、抗体的免疫学试验,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
一、护理评估
(四)心理与社会状况
• 本病起迅速出现精神委靡。
• 评估时注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及预 防等方面的认识情况。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其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 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普通型 约占90%。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和恢复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患者并不产生任何症 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咽痛、咳嗽、鼻 塞等。持续1~2 天。
一、护理评估
(五)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1.普通型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给予流质饮食,昏迷者宜鼻饲。
血培养常为阳性。本型易并发DIC。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脑膜脑炎型:亦多见于儿童。以脑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为主 要表现。除具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外,患者可见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反复惊厥,迅速陷入昏迷、有锥体束征阳性及两侧反射不等 、血压持续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脑疝,昏迷加深,瞳孔明显缩小 或散大,或忽大忽小,瞳孔边缘也不整齐,对光反射迟钝。双侧 肌张力增高或强直,上肢多内旋,下肢呈伸展性强直。呼吸不规 则,或快慢、深浅不匀,或暂停,或为抽泣样,或点头样呼吸, 或为潮式呼吸,进而出现呼吸衰竭。
(2)败血症期: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乏力、 肌肉酸痛和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有哭啼吵闹、烦躁 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70%左右的患者课出现皮肤黏 膜的淤点、淤斑,是本期特征性表现,病情严重者淤点、淤斑 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发生大片坏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用尿布 ,换 洗方便,尿布须经过高压灭菌 ,利于保持皮 肤清 洁干燥 ,防止 感染 ,尿布应勤更换 。婴幼儿勤剪指
甲,必要 时戴手套,避免抓伤皮肤 。皮肤瘀斑破溃处 , 外敷鸡 蛋内膜 ,防止失去水分及 感染,1 d ~2 更换 1 。 次 对 于皮肤瘀斑 破溃深达肌 层的,先用无菌等渗盐水清洗 创面 , 再用 百多邦外敷 , 后用无菌纱布包好 2次 /天 。 最 换药前用红外线灯照射创面 1  ̄2 m n 5 0 i,利于创面干燥 、
例 ,治 愈 率 达 9 . %。 57 3
2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床铺整洁 ,平坦 . 5 柔 软,并避 免对患者 的拖、拉 、推等动作 ,以免摩擦皮 肤 ;避免大小便浸泡 ,需要勤换洗衣裤 。衣裤及尿布要
柔 软干净,用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法 ;患者每次大小便 后,臀部需用温开水洗净 ,软布擦干 ;重症婴幼儿最好
动力 ,人性化服务是护 理文 化的核心,这一点在精神科 病房的护理实践中 已得到了充分 的证 明。⑦
( 本文 校对 :徐 国彬 收稿 日期 :2 1-81 ) 000 .0
关键词 :流 行性脑 脊髓 膜 炎 ;护理学
d i 036 /i n17-7 92 1. .0 o:1.99 .s. 227 . 01 16 js 6 0 9 文 章编号 : 17—7 9 (00 1—15O 6 227 2 1 )-90 2一l
第 8卷第 l 9期 ・ 总第 9 9期 21 0 0年 1 0月 ・上 半 月 刊
与实践 ,病人 的满意度有 了较 大的提 高,实施人性化护 理 的病 区 了得到 了病人 的青睐 ,取得 了社会和经济 效益 的双丰收 ,同时也提高 了护士 的人文素质及专业 知识。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 的导向和 内在

流脑病人的护理PPT

流脑病人的护理PPT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便于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流脑病人的基本护理 保持病人舒适
使用适当的枕头和床垫,保持病人舒适和安静。
避免强光和噪音,有助于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流脑病人的基本护理 合理营养支持
根据病人情况,提供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流脑病人的精神护理
流脑病人的精神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
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 求。
帮助减轻焦虑和恐惧感,增强病人的信心。
流脑病人的精神护理 帮助病人认知病情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流脑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
提升他们对疾病的理解,有助于配合治疗。
流脑病人的精神护理 鼓励适度活动
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鼓励其进行轻微的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恢复能力。
流脑病人的出院护理
流脑病人的出院护理。
确保病人具备自我照顾能力,能够安全离院。
流脑病人的出院护理 制定出院计划
根据病人的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护理计 划。
包括后续随访和家庭护理指导。
流脑病人的出院护理 关注复发风险
教育病人和家属注意流脑复发的迹象和症状。
了解流脑及其影响 流脑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
早期识别症状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了解流脑及其影响 流脑的传播途径
流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密切接触感染者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流脑病人的基本护理
流脑病人的基本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流脑病人的预防护理
流脑病人的预防护理 接种疫苗
接种脑膜炎疫苗,特别是高风险人群。
疫苗是有效预防流脑的重要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

有痒刺感时,避免抓破皮肤
翻身时避免擦伤皮肤,防压疮 床褥保持清洁、平整,衣裤柔软、宽松
2. 结核性脑膜炎 多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 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盗汗、 消瘦等症状,皮肤粘膜无瘀点、瘀斑。脑 脊液检查颅压升高明显,脑脊液外观混浊 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在0.5×109/L以下, 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增加,氯 化物及糖含量减低,放置12~24小时有薄 膜形成,薄膜和脑脊液沉淀涂片抗酸染色 可检出抗酸染色阳性杆菌



3.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病季节多在7~9月,患者多为10岁以下 儿童 临床表现以脑实质损害为主,昏迷、惊厥、 肢体瘫痪多见,皮肤一般无瘀点。脑脊液 较澄清,细胞数大多在0.5×109/L以下, 蛋白量稍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免疫学检查如脑脊液及血清中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
治疗
普通型
1.一般及对症治疗
2.脑膜脑炎型
(1)抗菌治疗 同时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减轻脑 水肿 (2)减轻脑水肿防治脑疝 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 及时脱水治疗。用20%甘露醇,如症状严重可 加大剂量或缩短间隔时间,在间隔期可用50% 葡萄糖液40~60ml静脉推注,同时注意补充 电解质
(3)糖皮质激素 有减轻脑水肿及颅内压作用。常 用地塞米松,成人每日10~20mg,儿童0.2~ 0.5 mg /kg,分1~2次静脉滴注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 2. 3. 4.
体温过高 与肺炎双球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有关
组织灌注无效: 与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PC: 惊厥、脑疝、呼吸衰竭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内毒素 损伤皮肤小血管有关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有无抽搐、惊厥先兆;记录24h出入量。发现颅 内高压、脑疝的症状体征,及时通知医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一、概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

本病除流脑和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外,还包括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眼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二、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颅内压增高或合并脑疝。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或昏迷有关。

4、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三、护理措施1、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被污染物品宜消毒处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皮疹、瞳孔、意识等变化。

注意成人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

3、一般护理:卧床休息,能进食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

4、高热护理:积极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将体温控制在 38.5℃。

5、循环衰竭的护理:吸氧,平卧位,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道,备齐各种抢救药品配合抢救。

6、呼吸衰竭的护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脱水剂者应详细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平衡。

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常规护理。

7、皮肤护理:经常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

淤斑要注意保护,尽量不使其破溃。

皮肤破溃发炎继发感染者定期换药。

8、预防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及肺部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可分为13群及20多个血清型,其中A、B、C三群最常见。

A群是我国的主要流行菌群,占90%以上,脑膜炎球菌仅存在于人体,可自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瘀斑中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细菌在外界生存力很弱,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极易自溶而死亡,对干燥、冷、热和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温度低于30℃或高于50℃时也难以存活。

脑膜炎球菌侵入人体后大多被迅速杀灭或呈无症状带菌状态,部分感染者可产生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并因此获得免疫力而不治自愈,少数情况下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毒力较强,脑膜炎球菌可自鼻咽部粘膜侵入血流,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多数获得免疫力而自愈;仅极少数病人发展为败血症,或进而通过血脑屏障继续侵入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出现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与脑膜炎球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导致急性微循环障碍有关。

临床类型以普通型多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预后良好,大多于1—3周内痊愈,并发症及后遗症少见;暴发型流脑预后差,死亡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流脑病人治疗以抗菌和对症处理为主。

青霉素G以其高效、低毒、价廉而常为首选抗菌药物,但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须大剂量使用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成人剂量为每日20万U/kg,儿童每日20万一40万u/kg,分2—3次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疗程5~7日。

其他可酌情选用磺胺嘧啶或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

对症处理包括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和应用退热药物;颅内压增高者应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以脱水降低颅内压,成人每次1--2g/kg,儿童每次0.25g/kg,可间隔4—6小时1次。

暴发型流脑中以休克型多见,除尽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外,抢救病人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是:①迅速纠正休克,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山莨菪碱以改善微循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措施等;②抗DIC治疗,及早应用肝素,剂量为每次0.5一lmg/kg,加入10%葡萄糖100m1内静脉滴注,4~6小时可重复1次,一般1~2次即可见效。

脑膜脑炎型,则应加强脱水治疗,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发生。

[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脑的传染源以带菌者为主,流脑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日内具有传染性。

病原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排出后随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侵入易感者体内,2岁以下婴幼儿常可通过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亲吻等方式受到传染,发病与否及病情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人体防御功能和细菌毒力。

人群普遍易感,10岁以下儿童多见,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本病多见于冬春季,3--4月为发病高峰。

应注意评估近期内是否有类似病人的接触史、预防接种史、既往流脑病史及其体质情况等。

(二)身心状况
潜伏期为1—10日,一般为2—3日。

1.躯体表现
(1)普通型流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及咽痛、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多数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升至39—4012,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症状,重者昏迷、
抽搐。

体格检查可见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脾大,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婴幼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症状常不典型,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表现为烦躁、尖叫、嗜睡、惊厥、前囟门饱满或隆起,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和拒乳、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暴发型流脑:起病急,病势凶险,病死率高。

可分为3型:①休克型,多见,有高热寒战,伴头痛、呕吐及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性瘀点、瘀斑,可迅速融合成片伴中央坏死;早期即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血压下降等;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无;或有DIC表现;②脑膜脑炎型,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识障碍加深乃至昏迷,反复惊厥,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呼吸衰竭而死亡;③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2个类型的临床表现。

2.心理状态本病起病急,症状重,病人因不了解病情及治疗效果、担心预后等,可有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评估时应重点询问起病方式、发热及伴发症状,有无嗜睡、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惊厥等症状,体检时应注意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其消长情况、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等。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多在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达80%以上。

并发DIC时血小板可明显下降。

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呈米汤样,白细胞计数常>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明显减少。

3.细菌学检查刺破皮肤瘀点取少量组织液、、或取脑脊液离心沉淀后直接涂片染色镜检,亦可取血或脑脊液做细菌培养,可查及脑膜炎球菌。

因脑膜炎球菌体外极易自溶,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

4.免疫学检查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细菌抗原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呈阳性。

5.其他近年研究发现流脑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明显增高,且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与脑膜炎球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内毒素作用于皮肤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现瘀点、瘀斑,或昏迷、卧床及局部受压等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脑疝
[预期目标]
1.体温维持于正常范围。

2.皮肤无破溃,瘀点、瘀斑消失。

3.血压稳定,组织灌注量正常。

[护理措施]
1.按呼吸道隔离要求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后3日,病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流通,病人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向病人解释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保证每日入水量2000—3000ml;高热、频繁呕吐者适当增加摄入量。

进食不足者静脉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昏迷者给予鼻饲。

4.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头部或大动脉,32—36℃温水擦浴,注意观察微循环状
态,有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禁用冷敷和乙醇擦浴;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剂量及出汗情况,避免大汗导致虚脱;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5.观察和评估瘀点、瘀斑的部位、大小及消长情况,加强皮肤护理:①床褥应保持清洁、平整,内衣裤应柔软、宽松、勤换洗;②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③瘀点、瘀斑应加以保护,尽可能避免受压和摩擦,必要时使用气垫或空心圈等;④剪短病人指甲,避免抓破皮肤;⑤如有破溃,应及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后涂以抗生素软膏,以防继发感染,其污染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⑥昏迷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以防发生压疮。

6.按医嘱使用有效抗菌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如使用青霉素者,应注意用药剂量、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疗程及过敏反应等;如使用磺胺类药物,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至少2000ml,保证尿量每日在1000ml以上,按医嘱使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注意尿量及其颜色变化,每日或隔日复查尿常规,以防血尿或磺胺结晶。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发现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片;或早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按休克病人进行护理,按医嘱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备好肝素和鱼精蛋白,及时按医嘱进行抗凝治疗,肝素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缓慢,并且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必要时按医嘱输注鲜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②发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或有抽搐先兆等颅内高压症状或脑疝征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迅速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8.行腰穿术后的病人应去枕平卧4—6小时,采取的脑脊液标本送细菌学检查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保温,并立即送检。

[预防和健康教育]
1.开展有关预防流脑的宣传教育,如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外出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流行季节前进行广泛预防接种,应用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0.5ml皮下注射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2.流行期间应着重宣讲流脑的主要临床表现、预后等,提醒社区群众如在冬春季节发现小儿有感冒症状,尤其是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皮肤瘀点等,应及时就诊;病人应住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日,或不少于发病后7日;密切接触者可服用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日2g,儿童每日50一l00mg/kg,分2次口服,连服3日,并进行医学观察7日。

3.对于少数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应指导其家属帮助病人进行切实可行的功能锻炼和按摩等,以促进病人尽早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