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合集下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01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03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02
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0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
饮食护理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瘦肉、蛋类、豆类等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等
水分补充: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正常代谢
皮肤瘀斑:皮肤出现瘀斑,颜色深浅不一
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等阳性表现
3
2
1
4
5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用于缓解疼痛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用于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感染病灶,减轻脑脊髓膜炎的症状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饮食和休息
手术方法:开颅手术、脑室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等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谢谢
发病原因
1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2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脑膜刺激征。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也可出现高热、头痛 、呕吐等症状,但脑脊液检查可明 确病原菌,且抗生素治疗有效。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有低热、 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脑脊液检查 可发现结核杆菌。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细菌学检查
外观呈米汤样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 数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 增高,糖和氯化物减少。
听力损失
部分患者可出现听力损失,严重者可导致耳聋。
智力障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 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接种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
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的症状,应立即就 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症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降低 颅内压、控制感染等。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可分为休克型、脑膜脑炎 型和混合型。主要表现为高热 、寒战、头痛、呕吐、皮肤大 片瘀斑、瘀点、休克、抽搐、 意识障碍等。
症状轻微,表现为低热、轻微 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脑 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无明显变 化,咽拭子培养可有病原菌。
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主 要表现为间歇性发热、头痛、 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可伴有 颅神经麻痹和肢体瘫痪等后遗 症。
脑脊液涂片可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细 菌培养可确诊。
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如补体结合 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
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显示脑膜渗出、脑组 织病变等。
03
治疗与预防策略
治疗方法及原则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三)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型不多见,成年患者较多。 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患者常有间歇性畏冷、寒战、发热 发作,每次厉时12小时后即缓解,相隔1-4日后再次发作。 无热期一般情况良好,在发热后常成批出现皮疹,以红色 斑丘疹最为常见,瘀点、皮下出血、脓疱亦可见到,有时 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疹,中心可有出血。皮疹多见于四 肢,发热下降后皮疹亦消退。关节疼痛较常见,发热时加 重,可为游走性,常累及多数关节,但关节腔渗液少见。 诊断主要依据发热期的血培养,常需多次检查才获阳性。 瘀点涂片阳性率不高。病程中有时可发展为化脓性脑膜炎 或心内膜炎而使病情急剧恶化。
• 本菌对寒冷、干燥及消毒剂极为敏感。在体外极 易死亡,病菌含自身溶解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 立即送检接种。脑膜炎球菌可用血清凝集试验加 以分群,可分为A、B、C、D、X、Y、Z、29E、 W130、H、I、K、L等13个血清群。脑膜炎球菌 在不同地区存在型的差异,在多数发达国家以血 清B和C群为主,而在中国和非洲撒哈拉周边国家 以A群占优势。国内除A、B、C、D与国外相同外, 另列了1889、1890. 1892. 319、1916. 1486、 1811血清群,相当于国外的Y.H、29E.W135、X、 I.K血清群。但90%以上病例由
【并发症与后遗症】
• 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在败血症期播散至 其他脏器而造成的化脓性病变,脑膜炎本 身对脑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以及变 态反应性疾病。继发感染以肺炎最为常见, 尤多见于老年和婴幼儿。
• 其他有压疮、角膜溃疡、尿道感染。化脓 性迁徙性病变有全眼炎、中耳炎、化脓性 关节炎(常为单关节炎)、肺炎、脓胸、 心内膜炎、心肌炎、睾丸炎、附睾炎。脑 及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而引起的损害中 包括动眼肌麻痹、视神经炎、听神经及面 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 能不全、癫痫、脑脓肿等。慢性患者,尤 其是婴幼儿,因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 连以及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 可分别发生脑积水或硬膜下积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成人 10~20mg 5~15mg 25mg 0.025mg 渐增至1mg
儿童 1~5mg 1/2成人量 10~1/2成人量 0.1~0.5mg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7页
思考题
怎样确定一个病人是否是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膜或脑实质感染、脑膜脑实质感染? ¨感染可能病原体是什么? ¨怎样确定?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 连续2-5天
发烧、感染中毒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颅高压症状:猛烈头痛、频 繁呕吐、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 氏征和克氏征阳性
脑实质损害征象:谵妄、神 志障碍、抽搐
第17页
临 床表 现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高热及惊厥:物理降温与药品降温,及早使 用镇静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4页
预防
发觉治疗病人 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 防止被传染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 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 药品预防 亲密接触者 SMZco 2g/d,
儿童 50-100mg/kg/d×3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45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25页
天幕裂孔疝:为颞叶海马回或钩回 嵌入天幕裂孔,致脑干和动眼神经 受压,表现为昏迷,同侧瞳孔散大 及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 对侧肢体瘫痪,也可因呼衰而死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26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坏死性紫癜 炎性血管内血 栓形成 皮肤深部溃疡
第27页
临床表现
混合型 最严重 休克型表现 脑实质损害表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鉴别诊断 从国内发表的流脑误诊病例报告来看,流脑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前3位分别为上感、其它原因的败血症、各种原因的紫癜。而其它疾病误诊为流脑的,前3位分别为:其它细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从误诊病例的年龄分布分析,婴幼儿多为上感、高热惊厥、败血症、婴儿腹泻,在成年病人中那么多为其它细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近年来,流脑出现发病率与死亡率别离现象。
4、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抗原组分有四种 a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目前国外已分成A、B、C、D、X、Y、Z、29E、W135、H和L等13个血清群。其中以C群致病力最强。 b.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根据菌外膜蛋白组分不同,脑膜炎奈瑟菌各血清群又可分为假设干血清型,但A群除外,其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 c.脂多糖抗原 与大肠埃希菌间有交叉反响。 d.核蛋白抗原 无特异性,与肺炎链球菌者相同。 5、抵抗力 体外生活力、抵抗力极弱,对枯燥、寒冷、日光极为敏感。脑膜炎双球菌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菌株死亡。在运送样品或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20℃-36℃之间,切记不能低温运送〔检测抗体的血清标本除外〕。
六、 诊 断
1、疑似病例 1.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冬春季节发病〔2-4月为流行顶峰〕,1周内有流脑病人密切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既往未接种过流脑菌苗。 1.2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2、临床诊断病例 2.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 2.2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伴有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虽无化脑表现,但在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的同时伴有迅速增多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3、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根底上,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四、流 行 情 况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涉及全国城乡。但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流行菌株以A群为主,B群其次,C群少见,但近些年B群和C群有增多的趋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23
(二)爆发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 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 死率高。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24
1.休克型
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伴头痛、
呕吐及全身严重中毒病症,精神萎
糜、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全身皮
肤粘膜广泛淤点、淤斑,可迅速增
加并融合成片。休克是本型特征性
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指
33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亦 明显增高。并发DIC者血小板可减少。
34
(二)脑脊液检查
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见颅压升高, 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为 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 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 减低。但发病早期或败血症休克型病人 脑脊液检查可正常。必要时可复查脑脊 液,以免漏诊。
现或可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 呼吸道感染病症,咽拭子培养可阳性。 持续1—2日。
20
〔一〕普通型
2.败血症期 ①毒血症病症:起病急,高热寒战,伴头痛、 全身不适、乏力肌痛及精神萎糜等毒血症病症。 ②皮疹:最显著的体征是皮疹,约70%一90% 病人可有皮肤粘膜淤点或淤斑,大小1—2mm 至1一2cm,开始为鲜红色,以后为暗紫色,重 者淤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 持续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
激活内、外凝血系统
凝血物质下降
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14
细菌 CNS 脑膜炎症 颅内高压 脑疝 内毒素 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缺血缺氧 脑水肿
15
病理解剖
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血 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 出血。皮肤粘膜局灶性出血,肺、心、 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等脏器亦可有广泛 出血。

202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致命后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增加,流脑的治疗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讨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已成为流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能够有效杀灭脑膜炎球菌,缩短病程,并降低病死率。

但是,由于脑膜炎球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对症治疗也是流脑治疗的重要方式。

包括使用退热药物,控制病情恶化,并给予营养支持等。

对症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症状,帮助其康复。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感染流脑,其中一部分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治疗。

这为流脑治疗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在北美地区,流脑治疗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报告,北美地区每年流脑治疗的费用达数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的医疗设施和技术相对发达,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高。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流脑治疗市场。

尽管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欧洲地区的流脑治疗市场预计将以稳定增长的趋势发展。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流脑治疗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由于人口众多和发展状况的不平衡,该地区的流脑患者数量较高。

预计随着该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关注的增加,亚太地区的流脑治疗市场将迅速增长。

市场竞争主要厂商目前,流脑治疗市场的主要厂商包括默沙东、辉瑞、法玛西亚等。

这些公司都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厂商们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例如,疫苗的研发和改良,可以帮助预防流脑的发生。

此外,一些公司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发展趋势疫苗接种率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疫苗接种率将逐渐提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一、疾病概述(一)概念和特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奈瑟脑膜炎球菌或称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播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很弱,对干燥、寒、热、阳光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菌体含自溶酶在体外很快溶解死亡,因此采集标本时注意保温并立即送检,防被日光照射和标本干燥。

传染源为流脑病人和带菌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15岁以下少年儿童多见,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终年散发,冬春季节多见,流行高峰为2~4月份。

(二)发病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细菌侵入人体后若机体免疫力明显低下或菌株毒力强,细菌从鼻咽部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暂时菌血症,此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皮肤瘀点;仅少数病人因细菌大量繁殖进入血液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

细菌侵入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因自溶或死亡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及免疫紊乱,局部发生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和血栓栓塞。

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都可引起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和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普通型、暴发型(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

轻型流脑主要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等症状,普通型流脑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婴幼儿表现为烦躁、惊厥、昏睡。

多数病人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黏膜。

病人常在1~3周内痊愈。

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精神极度萎靡或烦躁不安、惊厥、循环衰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昏迷等症状。

(四)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有: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五)治疗原则流脑除一般治疗外,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及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二、护理评估(一)流行病学史评估有流脑病人接触史。

(二)一般评估1. 病人的主诉有无发热、呕吐、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脑膜炎球菌,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

这种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传播,当人们密切接触时,如接吻、分享餐具和烟草等,都有可能传播。

母婴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和极端疲惫。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意识模糊和昏迷。

这些症状可能迅速出现,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脑膜炎球菌有多种血清型,这意味着它们根据表面的多糖抗原分为不同的类型。

目前,已知的血清型有A、B、C、W和Y等。

不同血清型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速度可能有所不同。

在我国,血清型B和C是最常见的。

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通常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这是一种通过脊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的方法。

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蛋白质含量也会增加,而糖含量则会降低。

细菌培养也是诊断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培养脑脊液或血液样本来确定脑膜炎球菌的血清型。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手段是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大多数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在我国,脑膜炎球菌疫苗已被纳入儿童免疫规划,通常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接种。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大学生、军人等,也应该接种这种疫苗。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脑膜炎球菌,缓解病情。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降温、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这些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传播,当人们密切接触,如接吻、分享餐具和烟草等行为时,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特别是通过垂直传播,婴儿在分娩过程中从母亲那里获得细菌。

感染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起病的症状,包括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部僵硬和极度疲惫。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病原学]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

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

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

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

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将本菌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

以A、B、C群为多见。

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

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近20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我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

但带菌者以B、C群为主,今后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

从60年代以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尤其以C群和B群最为严重。

A群耐药情况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异但,亦有增多趋势。

我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

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

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障碍等。
03
主要传播途径为 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传播。
04
易感人群主要为 儿童和青少年, 但也可感染成年
人。
发病原因
细菌感染: 如脑膜炎奈 瑟菌、肺炎
链球菌等
病毒感染: 如肠道病毒、 疱疹病毒等
免疫功能低 下:如艾滋 病、糖尿病

环境因素: 如空气污染、 水质污染等
流行病学特征
01
传染源:患者和携带者
和情绪困扰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逐步恢复身体机能
家庭支持:家属的关心 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过
程至关重要
生活质量影响
康复期间,患者可 能出现情绪波动,
影响生活质量
康复过程中,患者 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和康复训练,影响
正常生活和工作
康复后,患者可能 面临身体功能障碍,
影响生活质量
心、呕吐
03
肌肉酸痛:全身 肌肉酸痛,尤其
是背部和腿部
04
疲劳:感觉疲劳, 缺乏精力
05
皮疹:皮肤出现 红色斑点或丘疹, 通常在身体躯干
和四肢
06
颈部僵硬:颈部 肌肉紧张,活动
受限
07
意识模糊:可能 出现意识模糊,
甚至昏迷
08
癫痫发作:可能 出现癫痫发作, 表现为抽搐、意
识丧失等
典型症状
01
发热:体温升 高,通常在 38℃以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演讲人
目录
0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述 0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 0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和
治疗
0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后和 康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 述
疾病定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保持个人卫生
教育公众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 场所等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病毒传播 的可能。
避免接触患者
如有接触过流脑患者,应立即采取隔 离措施,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 治疗。
疫苗接种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 法,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接种。
控制策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监测
建立完善的流脑监测系 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
详细描述
某地区在冬季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病 例。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有效 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案例二:某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
总结词
校园疫情,及时隔离治疗
详细描述
某学校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病例进行 隔离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观察。在医护人员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 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 率较高。
流脑的预防主要依靠接种疫苗,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脑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案例三:某家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
总结词
家庭聚集性,注意个人卫生
详细描述
某家庭出现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由于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疫情在家庭内传播。经过及时就医和隔离治 疗,家庭成员逐渐康复。此事件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家庭卫生管理,避免疾病在家庭内传播。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相关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04
易感人群为儿 童和青少年, 尤其是5岁以下 的儿童
流行病学特征
01
传染源: 患者和带 菌者
02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03
易感人群: 儿童、青 少年
04
流行季节: 冬春季节
05
流行地区: 全球范围内 均有发生, 发展中国家 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升 高,持续时间 较长
头痛:头痛剧 烈,持续时间 较长
呕吐:呕吐频 繁,持续时间 较长
意识障碍:意 识模糊,持续 时间较长
皮肤瘀点:皮 肤出现瘀点, 持续时间较长
呼吸困难:呼 吸困难,持续 时间较长
2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的病因
病原体
01
病原体:脑膜 炎奈瑟菌

传播途径:飞 沫传播、接触
传播
03
感染人群:儿 童、青少年
04
症状:发热、 头痛、呕吐、 颈部僵硬、意
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
针对并发症进 行对症治疗
加强护理,保 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提高 免疫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 质,提高抗病能力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 地方,减少感染风

4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的预防与控制
疫苗接种
01
接种对象:易感 人群,如儿童、 老年人、免疫力
低下者等
02
接种时间:根据 疫苗类型和接种
计划进行接种
03
接种方式:肌肉 注射或皮下注射
04
接种效果: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
卫生习惯
0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 赫伟丽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菌从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 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 征和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在各种化脓性脑膜炎中,流脑发病率最高。
颈强
克尼格征:病人取仰卧位,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均呈直角,医生以一手按握 膝关节上方另一手托住足跟部并向上抬举使膝关节被动伸展,正常人大腿 与小腿可成角大于135°;如伸展小腿与大腿夹角小于135°,或大腿后屈 肌紧张有明显抵抗并伴有痛即为阳性。
布氏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的后脑稍,另一手按在 患者的胸前,当头向上弯曲时,双大腿和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实验室检查
(一) 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多在20×109/L以上,中 性粒细胞增高(>80%)为主。暴发型有DIC者血小板 减少。
(二) 脑脊液检查
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见脑脊液压力升高, 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升高,达1 ×109 /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 高,糖含量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但发病早期 ( 1~2天)或败血症休克型患者,脑脊液检查除颅 压增高外,其他检查均可变化不明显。应于12~24 小时后,复验脑脊液,以免漏诊。
(二)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病原菌通过咳嗽、喷嚏等形成的飞沫直接从空气 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2米以内的接触者均有被感染 的危险。 因本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玩具及日用品 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 但同睡、喂奶、接吻等密切接 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通常称作流脑,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它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这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分为若干血清群,其中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有A、B、C、W和Y型。

脑膜炎奈瑟菌具有一定对外环境抵抗力,能够在干燥痰液中存活数小时,但加热至56℃仅需30分钟即可灭活,同时对常用消毒剂如酒精、甲醛等亦敏感。

流脑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散播到周围环境中。

病原体也有可能通过皮肤损伤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所有人都对这种病菌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该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尤其是3月至4月是高发期。

地理分布上,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北方,城市和农村均有可能出现病例,但农村地区疫情通常更为严重。

流脑的临床表现包括突然的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和黏膜上的瘀点、瘀斑以及脑膜刺激征。

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休克、脑积水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

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可能会出现再次恶化,医学上称为“复发”。

流脑的流行规律方面,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的比例约为10%至20%,这些感染者在传播病原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流脑疫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隔几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流行。

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发病率差异,南方地区较高,北方地区较低。

为了预防流脑,推荐广泛接种疫苗,流脑疫苗已被纳入我国儿童的免疫规划之中,建议在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时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也很重要,如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疫情监测、隔离治疗确诊和疑似患者、以及健康教育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策略。

流脑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传染病。

通过掌握其流行特点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减少这种疾病对社会健康造成的威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免疫疗法
对于严重病例,可以考虑使用免疫疗法,如注射 免疫球蛋白。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时, 应注意观察可能的副作用,如
过敏反应等。
预防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如心脏疾病等。
心理支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 会排出带有病原体的飞沫 ,易感者吸入这些飞沫后 即可被感染。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 物品,如门把手、玩具等 ,也可能导致传播。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后可经胎盘感染 胎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
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康复情况
详细描述
某患者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后,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经过及时诊断 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康复出院。
案例三
总结词
预防效果、安全性、接种策略
详细描述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多种疫苗可选择,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政府应制定合 理的接种策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咨询
在接种前应向医生咨询,了解疫 苗的种类、接种对象、接种程序
等信息。
避免禁忌症
如有过敏史、免疫系统疾病等禁 忌症,应避免接种或咨询医生后
再决定。
观察反应
接种后应留观一段时间,如有异 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分为:( C )
A、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
B、类感冒型、类乙脑型、混合型3种类型
C、普通型、暴发型、轻型、慢性败血症型4种类型
D、普通型、暴发型、轻型、重型4种类型
2、在流脑的几种临床类型中,普通型占全部病例比例约是:(D )
A、30%
B、50%
C、60%
D、90%
3、流脑的特征性表现是:( A )
A、皮肤淤点或淤斑
B、皮肤荨麻疹
C、带状疱疹
D、皮肤瘙痒
4、典型流脑临床特征中的脑膜炎症状体征为:( B )
A、剧烈头痛、恶心、嗜睡、肌肉僵硬,血压升高
B、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意识不清、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C、剧烈头痛、发烧、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
D、头痛、发烧、口渴、烦躁不安、四肢发软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化验时:(A )
A、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B、白细胞总数下降,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C、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
D、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增加
6、典型流脑病例脑脊液检查的表现是:( A )
A、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含量低于2.2mmo1/L
B、白细胞减少,蛋白升高,糖含量高于2.2mmo1/L
C、白细胞减少,蛋白正常,糖含量正常
D、白细胞增多,蛋白降低,糖含量高于2.2mmol/L
7、流脑的细菌学检查主要包括:(C )
A、尿样沉渣、痰培养和血培养
B、脑脊液培养、咽拭子、大便培养
C、脑脊液沉渣、皮肤淤点涂片和血培养
D、血培养、咽拭子、尿沉渣检查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 B )
A、高热畏寒、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
B、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鉴别诊断
C、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白细胞计数,尿沉渣镜检
D、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抽搐,颈项强直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史是指:(B )
A、与恢复期患者共用餐具,夏季流行
B、发病前7天内与潜伏期或传染期患者密切接触
C、与头痛发烧病人密切接触
D、20天前曾经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
10、诊断流脑的流行病学资料应主要包括:( A )
A、冬春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B、夏秋季节流行,发病前半月内有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C、夏秋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没有密切接触史,多见成人
D、冬春季节,流感流行区内,发病前有曾经看到过发烧病人
11、典型流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D )
A、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健忘失眠、呼吸困难
B、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划痕阳性、肌肉痉挛
C、突发高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烦躁不安
D、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淤点、脑膜刺激征
12、流脑实验室确诊的依据是:(A )
A、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
B、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
C、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脑脊液呈现浑浊表现
D、尿样、大便、发现革兰阳性细菌
13、关于流脑的病原体正确的描述是:( B )
A、革兰阴性杆菌,在外环境中生命力特强
B、革兰阴性双球菌,在体外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C、革兰阴性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强,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
D、革兰阳性双球菌,在外界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14、流脑的流行季节性:( A )
A、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
B、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
C、只有夏秋季节发生,其他季节不发生
D、只有冬春季节发生,其它季节不发生
15、流脑的分布规律是:( C )
A、只见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B、只见于贫穷国家和地区
C、世界范围流行,局部地区高发
D、和乙脑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
16.流脑的传染源是:(A )
A、人是唯一传染源
B、人和感染的猪
C、哺乳动物
D、蚊子和苍蝇
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性传播
18、流脑的潜伏期一般是:( A )
A、1~7天
B、7~10天
C、10~15天
D、15~20天
1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高发人群:( B )
A、6个月以前的婴儿
B、6个月至14岁儿童
C、成人高发
D、老年人高发
(二)判断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V )
2、目前,青霉素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

(V )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时,人群可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V )
4、接触过流脑病人的易感者可预防性服用磺胺类药物。

(V )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性特强,属于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

(X )
6、流脑病人应自发病之日起隔离10天,或自发病之日起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

(V )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对外环境特别敏感,因此不需要终末消毒。

(X )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没有隐性感染者。

(X )
9、流脑属于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婴幼儿不可能通过怀抱、哺乳等密切方式传播。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