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试卷 湘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B.①②③
C.①②⑤D.①④⑤
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建材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
答案 1.C 2.A
解析第1题,沙坡头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设
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第2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等,但不适合发展建材产业。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4.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严禁过度放牧⑤防治水土流失A.①②⑤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答案 3.A 4.B
解析第3题,从结构图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形成的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高温多雨和水土流失),另一类是人为因素(人口增加和滥伐森林),再结合结构图的关联性即可得出结论。第4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不是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故①④错误。
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都要在每年的6、7月份进行一次调水调沙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流水搬运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
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7.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5.A 6.B 7.D
解析第5题,黄河调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第6题,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提供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第7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读图回答8~10题。
8.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B.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起伏较大
9.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10.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
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
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
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
答案8.D 9.B 10.D
解析第8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流域为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从甲、乙、丙位于干流的位置看,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再流向西北,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第9题,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植被破坏不会使甲地河水泛滥;乙地位于中游丘陵地带,植被破坏会使植被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丙地区地势平坦不易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但植被破坏会导致丙地河水泛滥;水污染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密切。第10题,甲地位于河流发源地,应以保护植被生态为主;乙地区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可发展航运、发电、防洪等;丙地区位于河谷平原,生态保护是重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是全流域梯级开发。
下图是“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据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该区域尖锐的人地矛盾,如果继续按照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C.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12.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农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