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一般情况下,一年中河流R( )

A.有两个汛期

C.只有秋汛

D.秋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2.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不利条件是( ) A.粮食总产量低B.复种指数低

C.交通不便D.机械化水准低

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的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C.粮食商品率较低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答案1.A 2.B 3.C

解析第1题,河流R(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春季,因为积雪融水的作用,形成春汛;夏季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故选A。第2题,图示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所以作物一年一熟,复种指数较低。故选B。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该地区主要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准高,机械化水准高,商品率高。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4~6题。

4.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

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

5.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6.当前有利于促动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湿地

答案4.B 5.A 6.D

解析第4题,图示三江平原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丙类土地为主,可判断丙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湿地;但2000年丙类土地大面积减少,而乙类土地利用类型大面积扩大,可判断乙类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说明该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长期开垦湿地;而甲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于山地,判断为林地。第5题,因为湿地的大面积减少,导致湿地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故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导致旱涝灾害增加。第6题,针对该地区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过度开垦湿地,可知促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湿地。

双塔灌区,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7~8题。

作物类型

用水定额

/(m3/hm2) 单方水净产值

/(元/m3)

单位面积净产值

/(元/hm2)

作物种植面积

/hm2

小麦8 700 0.13 1 164 1 414 棉花8 700 3.62 31 493 5 390 蔬菜12 300 1.81 22 313 5 393

瓜类 4 500 5.30 23 861 604

7.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

A.昼夜温差大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

8.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 A.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实行光合作用,利于作物的有机质积累,故品质优良。答案选A 项。第8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图中数据可知,当前,瓜类种植面积较小,单位面积净产值较高,用水定额小,单方水净产值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瓜类作物。答案选C项。

(2018·河南省新乡市期末)林下经济是以林地和森林环境为依托、以循环发展为目的的“立体复合种养”模式。预计2020年我国林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读“林下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示产业链中的生态旅游属于( )

A.森林景观利用B.林下养殖

C.林产品采集加工D.林下种植

10.我国发展林下经济突出的自然优势是( )

A.森林面积广,土壤肥沃

B.气候复杂,森林多样

C.动物数量多,水源充足

D.疆域辽阔,以山地为主

11.我国倡导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②解决林区的能源资源短缺③增加林业资源的附加值④优化林区产业结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9.A 10.B 11.C

解析第9题,产业链中的生态旅游是利用森林特色景观发展旅游业,属于森林景观利用;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产品采集加工是农业和工业,不是旅游业。第10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森林多样,发展林下经济种类多,有明显优势;我国疆域虽广,但森林覆盖率低;是利用森林发展特色经济,而不是利用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选B准确。第11题,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所以发展林下经济利于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多种经营模式增加林业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林下经济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不能解决林区的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读表,回答12~13题。

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表

12.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②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3.该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发展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动劳务收入增长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