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走进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数学,走进生活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县也于2004年秋季开始了新的课程改革,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新课程的尝试者,深感责任重大,在将近6年多的新课程教学探索中,我对新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比较,我觉得最显著的特点是:数学生活化、活动化了。
新课程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
1、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不但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数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时,先给出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小明去商店买了1听果奶和4听可乐,又知道1听可乐比1听果奶贵0.5元,小明带了20元钱,找回3元,请同学们帮助算一算,1听果奶多少钱?由于课本中的例题接近了生活实际,加上学生都亲身买过东西,体验过买东西找钱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易于接受,从而对学习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
了。
2、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把一节课上得精彩,上得成功,师生皆喜,那么,就离不开课前的情境创设和美妙导入。
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精神,美妙的导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话可说。
它对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老三样:复习、新授、巩固练习。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如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发现和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这节课时,通过《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得知自己当了个弼马瘟,而赌气回花果山,操练猴兵,准备与天庭决战,但他想知道猴兵有多少而无法统计时,猴军师的建议让大圣眉开眼笑,从而得知猴兵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吗”这样一个故事引入,使学生精神振作,兴趣浓厚,“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这一问题也在学生们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了解决。
教学“日历中的方程”时,借助猜日期的游戏:“你告诉老师日历中横行上任意几个连续日期的数字和或者竖行上任意几个连
续日期的数字和,我就可以猜出这几天的日期是多少。
”从而引入
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节时,利用学生参加摸球游戏,体会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学生对本节课也有了兴趣。
在学习“灯光与影子”一节时,让学生自发地在大屏幕上做不同的手势形成各种各样的手影,并且播放皮影戏和手影戏片段,体会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种利用多媒体表演的方法,不但图文并茂,生动,而且表演力更强,使学生印象更深,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3、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据”时,事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明白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学生比家长更喜欢“娱乐节目”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回报交流的过程,也是数学交流和提高的过程。
在“配方法”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在一块长16m,宽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小组内积极讨论、交流,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方案。
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
活跃,数学的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4、数学问题活动化
在“灯光与影子”的学习中,让学生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和三角形、矩形纸片,用手电筒(或台灯)等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
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体会在点光源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
在概率与统计的“投针试验”学习中,事先给学生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后,同桌为一组,做100次试验,最后教师汇总全班结果,师生共同参与,得到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
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背景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的多姿多彩,以确定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5、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教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后,我让学生测量一下书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等,体验结果的精确性。
教学“截一个几何体”后,让学生用萝卜或土豆割一个正方体,然后割掉一个角,看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它的截面是什么图形?在学习完“太阳光与影子”后,让学生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原理测量校园中旗杆的高度。
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通过自己近六年多的探索实践,我的理解是: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该从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再去解决实际问题,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
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