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研究的新篇章——全国第三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桐城派的史学成就
115
安徽史学 2019年第 3期
于文名鼎盛,学界缺乏对其史学成就的系统总结。① 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作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校勘和评点了大量史学典籍
桐城派崇尚孔子、司马迁、班固和韩愈之文,因而对《春秋》《左传》和《史记》多有校勘和评点,笔 墨所及包括《尚书》《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新唐书》 《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等。
关键词:桐城派;史学成就;史学经世;因势而变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9)03-0115-09
就清前期史学而言,由黄宗羲开山的浙东史学,可谓名家辈出,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史学大 家,灿若群星。梁启超认为:“浙东学风,从梨洲、季野、谢山起以至于章实斋,厘然自成一系统,而其 贡献最大者实在史学。”①浙东学派的史学理论与实践成果,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万斯同撰写的 《明史》底稿,时人无能望其项背。其实,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是互有影响的。万斯同曾将《明 史》纂修大业托付于方苞,与方苞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交。② 戴名世与万斯同一样,反对官修史书,其终 生宏愿即在于能够独撰一部传之千秋万代的《明史》,他“常与季野及刘继庄、蔡瞻岷约偕隐旧京共泐 一史。”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很多史学思想与戴名世在其《史论》中的观点高度契合。④ 鸦片战争 以降,姚莹的《识小录》《东槎纪略》和《康?纪行》等著作将传统史学的研究视域拓展到边疆和异域, 曾国藩更是将史学经世与洋务中兴结合起来,吴汝纶和严复对进化论思想的传播,成为近代中国民族 觉醒的号角,其进化史观对中国新史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思想影响。民国初年,桐城派殿军马其 昶、姚永朴和姚永概均受聘清史馆,参与《清史稿》的撰修,姚永朴的《史学研究法》不仅是对传统史学 的总结,也是对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晚清民国时期,桐城派名家在史学领域的努 力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又是浙东学派所不可企及的。可以说,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是各有建树 的。近代以来,学界对浙东学派的史学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而桐城派由
近代桐城派研究浅述
《理论学习)20 7年第4期——61
2.曾国藩与桐城派。 曾氏扭转了桐城派“文弊道丧”、“浅弱不振”的文风,对“桐 在“曾门四弟子”中,薛福成、黎庶昌经常被一同提起,相同 城中兴”贡献颇大,但他对桐城派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修正,在 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湘乡派”。“桐城中兴”不是桐 之处比较多。张永芳认为,他们对桐城散文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进 一步开放性的变革。他们是洋务派的著名人物,后来又具有维新 变法思想,已经摆脱了桐城义法的桎梏。 城派的没落和衰亡,而是桐城派散文的近代化转型,是“中国散 文衍变史上一次自我蜕变的涅檗,是从古文发展到近、现代散文 的过程中极富有积极因素的一环”,曾氏在散文近代化过程中起 对张裕钊的研究文章很少,不再论及。 3.对林纾的研究。 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主要是在文本方面)。在曾国藩与桐城派 林纾发展了桐城古文。蒋英豪认为,林纾以古文“义法”来融
桐城派由方苞始 出历史舞 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近代桐城派研究浅述
张振羽
二、对近代桐城派其他作家的研究。 1.对“姚门四弟子”的研究。
的关系方面,很多学者 认为曾氏并不真心“以 姚氏为宗,桐城为派”。 张永芳认为,曾氏是利 用桐城古文的巨大影 响来赢得古文宗主的
62
与“被打倒”的关系,而是有着如河底暗流般的联系。近代桐城派 的变化是在古典文学内部进行的某些局部的变革,从文学革命 的立场看,它无疑是保守的;但从文学演变的立场看,它并不是 僵化的。绝大部分学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桐城派的冲突作 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近代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及其地位。 桐城派在近代得以存在并有所发展与它的开放性有关。桐 城派是个开放系统,因时而变,但桐城派的“变”只是量变而非质 变。曾光光从时代思潮角度来看桐城派的变化,晚清桐城派顺应 时代思潮变化来改造桐城理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来容纳新思 潮,晚清纷呈迭现的社会思潮中均有桐城派的身影。几乎每一位 桐城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桐城后学对前辈的文沦也 不断补充,近代桐城派还从诗论、小说论中吸收营养来促进古文 发展。 近十余年来,对晚清桐城古文地位的认识逐渐趋向客观。晚 清是“古文的回光返照与最后咽气的时期”,也是“文言文向白话 文过渡的转折时期”,晚清散文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别具面目的焕 然一新的大变革。但综观晚清文坛,白话文对文言文的斗争并未 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没能成为文坛主体。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 晚清桐城派在文坛的统治地位才算结束。桐城派对中国近代社 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对近代社会既有促进也有阻碍作用,桐城 古文“义法”对近代文学发展有积极作用。 近十余年来对近代桐城派的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摆 脱了过去研究近代桐城派时惯用的政治的、阶级的视角,以文学 的审美眼光来看待它,对它的研究趋向理智与客观,近代桐城派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一些本质问题得到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同 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一些观点上分歧颇大,没有形成定 论,如对近代桐城派的整体评价及对各个作家的评价,有些认识 不够全面,应实事求是地全面看待近代桐城派对中国社会和文 学的影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二是重复研究多,一些问题被 反复推敲,有老生常谈之感,期待一些有真知灼见、使人耳目一 新的文章出现。 师队伍是教学改革无法想象的。 第二,必须从学校各方面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工作,以营造良 好的德育环境。很多高校教师甚至领导在思想上并不重视德育 课教学T作,认为德育课可有可无的,是政治课或形势课,在师 资引进与进修等方面没有名额,而把工作重点放到专业课的教 学与科研上。导致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培养进修,课程教学质 量将无法保证,也就谈不上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再有,高校只有 努力营造重视德育的文化环境.才能培养m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德育的教学’T:作要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活动以及 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德育功能。试想,一个整体上 强调考研与各种通过率的应斌环境,德育教学怎么受到重视呢? 德育教学改革也只能在其次了。所以,必须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 重视德育教学丁作,实际上仍然搞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 第i。德育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德育课 不同与其它学科,它必须面对学生思想现状和社会现实。比如,在 关于学生的网瘾、放弃学业的传销以及同居等问题。回答这些问 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开设讨论同地。这些问题在书本上 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德育教师不拘泥于形式,勇于接受现实的 挑战,站在时代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切实可行教育方 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思想,这样德育的教学才有其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论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的桐城派书写及学术反思
论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的桐城派书写及学术反思◎邓心强内容提要 桐城派在新文化运动的猛烈冲击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迅疾进入民国各类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中,为民国学者高度关注和研究,这是桐城派作为古文流派再次走向经典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国主要文论家聚焦桐城派,在书写内容、书写角度、书写方法等方面皆有创获,并染上了浓厚的时代印记。
他们重视清代学术思潮、文学作品和桐城派批评之间的关联,初步奠定了桐城派书写的内容与框架。
在学科开创之初,民国学者格外注重对桐城派材料的搜集与整理,能娴熟运用比较法、文本细读法展开论析,具有鲜明的书写特点和治学特色。
在个性追求、语体使用、延续传统、重视整体感悟、不断修订从而打造精品等方面,独具风貌、自成特色,值得今人重新审视并弘扬。
当下对其进行学术反思有助于深入把握桐城派发展和演进的范式脉络,管窥众多名家书写桐城派的学理逻辑。
关键词 民国 桐城派 文学理论批评史 书写特色 当代启迪〔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9-0103-09 一百年前,桐城派遭受风雨激变。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学术争鸣浪潮的到来,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严词抨击桐城派,斥它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百年来,桐城派从被否定、斥责、打倒一直到新时期重新“站立”起来①、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再次成为学术经典,经历了多个阶段,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
其中,既有新文化运动对承载旧有道统的古文流派之打击,也有新时期地域文化资源开掘与复兴的追求。
②我们认为,民国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界对其早期研究,初步奠定了其经典化的格局。
在它被激烈批判后的数十年间,以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岳为代表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在各自的文论著作中是怎样书写桐城派的?他们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如何看待、评价桐城派的?又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书写桐城派?其批评观点和治学方式又有着怎样的特点与风貌?这对当下学人之研究又有着怎样的启发?这些问题从现有文献看,少有涉及,值得深入探究。
桐城派百年研究
桐城派百年研究其昶、姚永概、姚永朴交谊深厚,但他的散文理论却与桐城派针锋相对,力辟文章宗派之说。
其《论桐城派》一文详叙桐城派源流,指出桐城末流仅重视起承转合、形式结构、文言虚词,不过是八股文的变种而已(注:《国粹学报》第49期。
)。
其后在致钱基博、陈含光、王翰芬、孙德谦、张江裁、王渥然等人的信中,屡屡抨击桐城派,影响甚大。
他人之匡正也”(注:陈独秀:《答胡适之(文学革命)》,《新青年》3卷3号。
)受其“十八妖魔”说的影响,曾为古文阵营大将的钱玄同反戈相向,致书陈独秀赞同文学革命主张,说“具此识力,而言改良文艺,其结果必佳良无疑,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
虽然,得此辈多咒骂一声,便是价值增加一分也。
”(注:《新青年》2卷6号。
)此后,钱玄同又多次重申“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之说,津津乐道,颇为自得。
稍后的傅斯年对此深表赞同,说“桐城家者,最不足观,循其义法,无适而可。
”(注: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新青年》4卷1号。
)新文化运动先驱对桐城派的全面批判与全盘否定,目的在于动摇古文正宗地位,推行白话文,建立“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在当时有其重大的拟由沈尹默整理的姚鼐、曾国藩的著作。
1922年3月他又发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其中一节专论曾国藩死后的桐城湘乡派,肯定古文是古文学中“最正当最有用”的文体,认为“唐宋八家的古文和桐城派古文的长处,只是他们甘心做通顺清淡的文章,不妄想做假古董。
”而且由于“桐城派的影响,使古文做通顺了,为后来二三十年勉强应用的预备,这一点功劳是不可埋没的”。
1935年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进一步发展了自己这一观点:“姚鼐、曾国藩的古文差不多统一了十九世纪晚期的中国散文。
”“古文经过桐城派的廓清,变成通顺明白的文体。
”他曾对学生魏际昌说:“桐城派出在我们安徽,过去叫它做‘谬种、妖孽’,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呢?希望能够研究一下”(注: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在新时代中桐城派文化传承的影响
在新时代中桐城派文化传承的影响桐城派文化在历史的波涛之中经久不衰,多层次地概括了时代环境和文化价值,始终保持着继承发展与创新的特质。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桐城派文化的传承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焕发出新的时代特色,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坚持传承桐城派文化,发扬桐城派文化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使桐城派文化在新时代中具有更多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标签:桐城派;文化传承;文化影响;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桐城派文化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我国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经过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
桐城派文化历久弥新,具有独特的新时代风貌。
结合现代社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挥桐城派文化对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不乏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方法。
一、丰富教育资源,赋予新时代文化特征面对桐城派文化的新崛起,应主动发挥其最大价值。
坚持古为今用,关注桐城派重大问题,多开展基础性研究,拓宽桐城派研究领域。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方便人们对于桐城派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在教育事业中,明确桐城派文化地位,打通人们与桐城派文化相隔岁月的壁垒,加强对于桐城派文化更深刻的了解,扩大桐城派文化的影响。
从细节出发,了解桐城派先驅人物和奠基人物的理论主张,并结合实际,加以创新和传承。
桐城派文化在清代散文中生机蓬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理论体系。
桐城派的主要思想,多是宣扬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在文章语言上力求表达简洁明了、反对冗杂的措辞,追求雅正清新,尤其是桐城派文化奠基人方苞提出的“义法说”、“雅洁”说,具有一定的纲领意义。
[2]他的主张明确了文章在有内容的同时,也要体现出逻辑、条理和技巧。
而师承方苞的刘大櫆,更是以“法”为主,对桐城派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其风格是基于“天、地、人”同构的思维,容纳了儒家的伦理情怀,道家的自然崇拜,释家的超脱人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学流派与学术变迁论桐城派与清代理学的流变
姚鼐是桐城诗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作品注重哲理思考和意境营造。《九 江赋》是姚鼐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九江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历史,表现了作 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
三、桐城诗派的影响
桐城诗派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清朝后期文学中,桐城诗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 文学流派,对当时及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桐城诗派也为近代文坛 树立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标准。在当今的文学研究中,桐城诗派依然备受, 其文学作品和理论思想不断地被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桐城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 品
晚清时期,桐城诗派代表性人物主要包括方苞、刘大櫆、姚鼐等。
方苞是桐城诗派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见长。 《采石矶》是方苞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采石矶的自然风光,赞美了自然的 鬼斧神工和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刘大櫆是桐城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丰富、细腻入 微著称。《游黄山记》是刘大櫆的代表作之一,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优美、清新明快。
综上所述,晚清桐城诗派作为清朝后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注重情感表达 和意境营造,提倡“清真雅正、含蓄委婉”的文学风格,对当时及以后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晚清桐城诗派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后 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发展。
感谢观看
而清代理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个人修养、道德完善以 及思辨性和哲学性的追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清代理学在某些方面过于强 调规范和道德的遵守,而对于人性的探究和个人权利的则不够充分。此外,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清代理学的权威性逐渐受到质疑,这也是它所面临的 局限性之一。
参考内容
清代理学研究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路海洋【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3页(P166-168)【作者】路海洋【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桐城派研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1985年全国第一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其中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达敏«姚鼐与乾嘉学派»(学苑出版社,2007年)等,尤为学界所推崇.近年来,桐城派研究“持续升温”,俞樟华、胡吉省«桐城派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用编年的形式来反映桐城派的发展历程,记述桐城派上千弟子的事迹和成就”.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则突破前人藩篱,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即扼要分析萧著的特点和学术建树,谈谈它对推进新世纪桐城派研究的贡献.如果将萧著放在桐城派研究史发展历程中进行考查,不难发现,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第一次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系统论述.近百年来,研究桐城派的成果可谓夥矣,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近代桐城文派一直被“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光焰所淹,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此,萧著明确指出,目前学界“对于桐城派的认识尽管已经不囿于清代前期,但是学术界很少深入关注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过程”,而实际上“自道光至于宣统,近代桐城之文先后相继,贯穿于整个近代”.基于这样的观念,萧著总体按时间先后,系统描述、探讨了近代桐城文派从兴起到衰微的整个过程.书首两部分为前言、引言.前言为全书精义之总说,引言则是对全书研究对象的内涵、外延界定及对既有研究文献的综述,为全书之缘起.主体部分共五章,依次论析了近代桐城古文的渊源、背景、传承途径与空间分布、风貌与质性嬗变轨迹,以及近代桐城古文从新范式建立到中兴、衰微的具体历程,由此构成了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比较完整的体系.萧著的全面性或说体系性,突出体现在对近代桐城文派“内涵”的立体探研上,即既从渊源、背景层面分析了近代桐城文派兴起、嬗变的文学与文化动因,又从理论观念、文学创作、文学影响层面论述了近代桐城文派内在递嬗的轨迹、面貌.尤其在对作家作品的观照上,范围和深度都较前人有所拓展、深化.萧著在引言部分概括“目前研究桐城派的困境”时提到,“近百年来学者所涉及的作家中,多关注文学大家的研究,对于与之有密切关联的作家尚未深入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萧著依据地域将近代桐城文派分为七个主要支派,即岭西派、上元派、湘乡派、莲池派、新城派、武夷派和后桐城派,并对这七个支派的大部分代表作家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论述.萧著这方面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近代桐城文派作家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归类”;其二,对这些作家的作品风貌、特点作了更加细致的分析、揭示.这是对李详«论桐城派» (1909)、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 (1924)以来学界相关研究积累的接续和合理深化.可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萧著第四章论述以张裕钊、吴汝纶、贺涛、王树枏等为代表的北宗桐城文派,其有两点值得肯定:第一,明确拈出“北宗桐城古文”的概念,并对各代表作家的生平、创作作了比较深入、贴切的分析,同时“对于与之有密切关联的作家”李刚己、赵衡、贾恩绂、刘春霖、宫岛大八诸人作了扼要的论析、介绍;第二,在“北宗桐城古文”内部,又将张裕钊、吴汝纶为首的莲池派与贺涛、王树枏、李刚己等北宗其他古文家区分开来.对照吴孟复先生的名著«桐城文派述论»来看,吴著将萧著提到的“北宗桐城古文”归为湘乡派的支流或说延伸,并认为“有些人过高地估价了湘乡派”,但从张、吴、贺、王等人古文创作的内在特点来看,其与曾国藩之文已有了一些内在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将“北宗桐城古文”与湘乡派古文等分开来审视,似更合理、更细致一些.可以说,萧著中此类细致研究,是对桐城派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推进.梅曾亮在«答朱丹木书»中有一段话,学者经常引用:“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其实,“随时而变”或说因时适变,不但是梅曾亮的古文观,也是方苞、姚鼐、曾国藩等人比较一致的观点,俞樟华、胡吉省«桐城派编年»对此就有简要概述,正如周中明«桐城派研究»所论:“桐城派绵延长达二百余年,其所以有如此长的生命力,重要的内因之一,就在于它没有凝固僵化,而是不断注入活力,使之处在发展变化的动态之中.”萧著则不但将因时适变视为近代桐城文派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而且全书的论述都紧紧围绕这个特点来展开.为了把握桐城文脉因时适变的特征,萧著从文学史的高度对近代桐城文派的发展进行了俯瞰式的考察.如在论桐城“义法”之嬗变时,萧著首先指出,“自桐城派之初创,到桐城之文之陵替,‘义法’说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演变”;其次,分三个阶段依次概括了桐城“义法”的演变,即初创时期的以辨理论事为宗、定型时期的翰藻义理兼备、分化时期的涵融各体之文,这一分析是符合实际的.“义法”是桐城古文的核心概念,“义法”内涵的丰富、演变对应着创作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的转变,萧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的主体部分,作者就以此作为内在理路,比较清晰地展示出了道光以降桐城古文流变的面貌.其中对以梅曾亮为代表的道咸上元派、岭西派古文的论析,颇具典型性.萧著认为,梅曾亮是推动近代桐城古文实现内在转变的第一位宗师,他引骈入散、写作诗化的古文,建立了桐城古文的新范式:“近代古文新范式实始于梅曾亮化雅从俗之文.”“梅曾亮的古文继承了江南文化中的诗性感悟、宣城诗文中诗画之境.甚至弹词之情韵与明清小说中细腻的表现方式也在其古文中得到了体现,古文体式倾向骈偶化与诗境化.”而道咸之际文风之丕变,无疑与梅曾亮引骈入散、引俗入雅、以诗入文的古文范式相关涉,萧著«前言»所谓“岭西朱琦、龙启瑞、王拯、彭昱尧与龙继栋等山水之文得其(梅曾亮)诗境之美”“梅曾亮与邵位西、孙衣言等人酬答,文辞不废绮丽,许宗衡以情韵之文主盟京师文坛,与朱琦、叶润臣、冯鲁川、杨汀鹭、潘祖荫、孙衣言等人文酒宴会,切磋艺文,为上元文章嫡传.”甚至曾国藩的时务之文与梅曾亮之文也有内在的关联.由此,梅曾亮在桐城古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影响,基本得到厘清.事实上,结合萧著对道咸以降各阶段桐城古文发展的论述,我们基本能够把握近代桐城古文对清代前期桐城之文的“内涵更新”问题,这一研究比前人走得更远.当然,萧著对近代桐城文派因时适变性质的考查,并未仅局限于桐城古文系统本身,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希望从古今文学演变的角度,揭示桐城古文向现代白话散文嬗变的内在可能性,这在全书的“结语”中有清楚体现:“纵观中国近现代散文之嬗变,在近百年间,散文经历了从桐城古文、逻辑文到现代美文的演进;在嬗变中伴随着语言形式由古文、俗语到白话的渐变,文章主旨由表达群体意志、叙述客观现象向抒写个人情思转变;表明散文精神经历了由道德法则、逻辑祈向到审美维度的演进,近现代散文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近代散文在向营构意境的美文嬗变过程中,注入了现代人文精神,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客观地讲,萧著对桐城古文尤其近代桐城古文向现代散文嬗变趋势的分析,是全面、细致、公允而值得充分重视的.近代桐城文派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维面相的文化现象,要想深入揭示这一现象的面貌和意义,仅从文学的视角来探研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学界共识.近百年来,桐城派研究者们已经从文学及学术文化、社会政治与文学关系等角度,对桐城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对桐城派学术渊源的梳理、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对桐城派与学术及人文地理关系的考查、周中明«桐城派研究»对桐城派与清代文化政策、学术思想及程朱理学关系的论析,都比较有代表性.萧著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视角,这首先体现在从地域和家族文化的角度,立体观照近代桐城文派.书中对江南文化包括书院传授、地域性文酒之会助益近代桐城文学发展的扼要考查,对不同地域古文圈的“归类”、分析,对梅曾亮古文创作家族文化背景和姚濬昌家族古文传承的探研,都有代表性.如在对梅曾亮古文濡染家风的研究中,萧著简要梳理了梅曾亮的“家学文章”,指出梅氏先祖梅鼎祚、曾祖榖成、祖文鼎、伯祖鉁、父冲、母侯芝、外祖侯学诗、舅侯云锦等所形成的家族门风,对梅氏古文兼擅骈俪之美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对曾亮母侯芝“骈俪生色”的弹词创作之于梅氏古文骈俪倾向影响的分析,尤有新意.应当说,萧著对梅曾亮古文家族背景的分析,超迈前人、成效显著.萧著的研究视角除了地域、家族文化,当然也包括前人已经涉及的社会政治、学术文化、师友传承等.比前人做得更好一些,主要是通过师友传承梳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了近代桐城古文文脉传衍的面貌,这在萧著主体部分有充分展现,不详述.如果将前面讲的“多维度”从研究视角扩展到广义的研究思路、方法角度,那么我们还能看出萧著的另外一些特点.这里重点说一个方面,即历时性论述与共时性总结相结合.历时、共时考查相结合,是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过要想做到得当、有效的“结合”并非易事,萧著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好的.就框架结构而言,«近代桐城文派»大体分为两部分,前言、引言、第一章是一部分,第二到第五章是另一部分.前者厘清研究对象内涵、渊源、背景及总体风貌、特点,属共时性考查,后者具体呈现近代桐城古文嬗变历程,为历时性考查;前者既展现出后者发展、演变的“历史语境”,又总结出后者推衍的内在依据,后者则既不断回应前者,又具体印证、发挥前者的论断.如此前后结合、“双管齐下”,使读者对近代桐城文派的内、外两方面的面貌、特征有了颇为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合”确实得当而有效.总的说来,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第一次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研,视角新颖、视野宏阔、方法得当,抓住了近代桐城文派嬗变的关键特征,揭示出一些在以前隐而未彰的事实,得出了一系列客观、可信的结论,解决了不少重要学术问题.在继承中有新拓展、新建树,将近百年以来的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罗时进教授在«序»中有这样评述:“作为近代桐城派研究的新创获,相信在桐城派学术史上,在近代文学研究中,这本专著自会引起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指出了萧著在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本文所论萧著的全景式的风貌、俯瞰式的描述、多维度的演绎正是这一评述的注释.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或有其不足之处,然其优点与建树人所共见:它不只是开辟了桐城派研究的崭新视阈,无疑也是二十一世纪桐城文派研究的一部力作,标志着桐城文派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起源于清末民初时期。
该派代表作家以桐城为根据地,主要包括吴祖光、茅盾、冯雪峰等知名文学家。
桐城派的文学理念主张“以民族性为基础,以现实主义为手段”,注重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倡导文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广泛传播,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特点以及经典文章的代表作品,探讨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桐城派经典文章的基本架构以及主要内容分布情况。
可以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此外,也可以说明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章整体的逻辑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旨。
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桐城派经典文章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桐城派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总结桐城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独特价值。
在展望桐城派在当代的意义方面,可以探讨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促进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发展。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传承和弘扬桐城派文学精神,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和传统的传承。
2.正文2.1 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之一,起源于宋代。
它的创始人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王禹偁,他在桐城郡(今安徽省无为县)创建了一个文学社团,成员包括诗人、文学家等。
桐城派的发展经历了明、清两代,并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桐城派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上。
桐城派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儒家思想为题材,具有清新淡雅、含蓄内敛的风格。
作品中常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目录一、桐城派文学概述 (2)1. 桐城派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2. 桐城派文学的特点与风格 (3)3. 桐城派文学的代表作品 (5)二、哲学思想对桐城派文学的影响 (6)1. 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7)(1)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 (8)(2)中庸之道与文学表达 (10)2. 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11)(1)自然无为的思想 (12)(2)道法自然的文学表现 (13)3. 其他哲学思想的影响 (14)三、桐城派文学中的哲学思想体现 (16)1. 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思考 (17)2. 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18)3. 文学批评中的哲学标准 (19)四、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 (20)1. 哲学思想对文学的渗透与融合 (21)2. 文学作品对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2)3.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相互推动 (24)五、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现代意义 (25)1. 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26)2. 对现代哲学思考的价值 (27)3. 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 (29)六、研究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意义与方法 (30)1. 研究意义与价值 (31)2. 研究方法与路径 (32)(1)文献研究法 (33)(2)文本细读法 (34)(3)跨学科研究法 (35)3. 研究展望与趋势分析 (36)一、桐城派文学概述桐城派是清代中叶以安徽省桐城为中心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没想到学问专治于经”为思想根基,注重文以载道,主张文章要“诗言志”,强调文风朴实自然。
该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经三次发展阶段:第一次指向明末清初的奠基期,以戴名世为代表人物;第二次则是在清朝中叶盛行的鼎盛期,成员中著名的有姚鼐、方苞、刘大櫂等人,他们提出了“义正、辞严”的文学观;第三次则是在晚清时期,以曾国藩、裘江为代表的桐城派作家为缓和儒学与国际知识间张力的尝试而展开的创新实践。
桐城派文学强调诗文创作的审美情感和社会价值,倡导文学应兼具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时代精神的广度。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1. 引言1.1 研究背景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前期作家在古代散文理论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和影响。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散文一直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古代散文理论则是对散文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的总结和提炼。
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反映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理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轨迹。
研究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理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对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古代散文理论中的地位和贡献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背景】的展开,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的影响和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古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分析他们如何在传承古代散文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超越,以及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启示。
通过研究桐城派前期作家的散文创作和理论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古代散文领域中所做出的贡献,揭示他们的文学影响力以及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也可以对古代散文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拓展了古代散文理论的研究视野。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古代散文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深入理解古代散文理论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探讨了古代散文与现代文学的联系和传承。
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整合和超越的过程中,不仅将传统文学的精神传承下来,同时也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散文作品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在实践中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了整合,并在创作中融入个人风格和情感。
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超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家的创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坛,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古代散文的贡献,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桐城派前期作家、古代散文理论、整合、超越、散文作品、实践、影响、意义、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论文主题桐城派是清代文学领域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前期作家在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成就。
本文将针对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的探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古代散文理论方面的贡献和创新。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散文作品特点、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在散文创作中的实践以及对古代散文的影响与意义进行系统的论述,旨在揭示桐城派前期作家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还可以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2 解释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通过对他们的散文作品特点、理论整合及超越、实践经验以及对古代散文的影响与意义进行分析,来揭示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古代散文领域的重要性和独特贡献。
该研究意义在于丰富了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历程的理解,揭示了桐城派前期作家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有助于拓展对古代散文创作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促进中国传统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桐城派前期作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演变过程,从而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学术界对古代文学的深入探讨,推动中国传统文学的繁荣发展。
试论桐城派和清代乾嘉时期的文统之争
试论桐城派和清代乾嘉时期的文统之争阮宏玲清代诗坛有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肌理派之争,清代词坛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之争,与之对应,清代文章领域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亦颇为壮观。
乾嘉年间,戴震、章学诚、姚鼐、阮文等纷纷为某一类“文”争正宗地位,一方面表明对文章美感特征的界定尚存争议,另一方面也是特定作者群不同文化宗旨的体现。
一、桐城三祖与汉学派、史学派鼎立的是桐城派。
其古文统系脉络清晰:唐代的韩、柳,宋代的欧、苏、王、曾,明代的唐宋派。
桐城派以辞章为依凭,自会将“文人之能事”摆在首位。
它的第一任盟主方苞曾以“义法”论文。
从顺序来看,方苞置“义”于“法”之前,似乎更重作品的义理,其实,他心里看重的还是“法”,还是文体对写作的规定和限制。
徐珂《散体文家之分派》云:“苞尝与宸英论行身祈向,曰:‘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继韩、欧之间。
’故其论文严于义法。
今约举其大旨如下:一、非阐道翼教,有关人伦风化,不苟作。
二、凡所涉笔,皆有六籍之精华。
三、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
”三点“大旨”中,第一点属于“义”,但视为“法”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仍属制约古文题材选择的体裁规范。
第二、第三两点更只能作为“法”来理解。
桐城派的第二任盟主刘大櫆将方苞潜在的重“法”意图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他在《论文偶记》中以“神为主”取代了“理为主”的习惯说法。
“理为主”是理学派的基本思想;“神为主”才真是桐城派的心得所在,且已偏于对一种韵味的感受,显然与诗论相通。
桐城派以前,韵味论大体属于诗学的范畴,何以将之纳入古文理论中来?这是受到理学派和史学派挤压的缘故。
当“义理”和“事”这两个古文要素被理学派、史学派攫取之后,留给桐城派的便只有辞章了。
以辞章为焦点,他论“神”、“气”、“势”,格外注重音节。
按照通常的看法,语言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讲述性语言,一是歌唱性语言。
讲述性语言旨在表意,故较为朴实、明了,发音平缓,声调变化幅度不大,同时以规则性的旋律一以贯之。
创新表现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生命r——以桐城派为研究例案
创新表现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生命r——以桐城派为研究例案唐小晶【摘要】桐城派有着辉煌的历史,是晚清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个文学流派,清代散文也因此取得超越元明、比肩唐宋的崭新局面.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席卷而来的"世变"挑战面前,受桐城派作家的生平际遇与才情所限,再加上没有应时而变,桐城派最终走向没落.从创新表现形式的角度提出两大策略:一是实施黄梅戏"精品"工程;二是借助动漫元素.通过整合多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最终达到弘扬桐城派的目的.【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2页(P192-193)【关键词】桐城派;黄梅戏;动漫;结合【作者】唐小晶【作者单位】安徽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安徽桐城 23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0关于桐城派的开宗立派,历来认为,由于钱澄之、方以智等人的开拓,上继归有光及唐宋八家之文,在接受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清初由戴名世、方苞开创,经刘大櫆阐发,至姚鼐集大成派。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器友在《桐城派的开宗》一文中认为,综合传统、时代和地缘因素,秉承“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的原则和路径,经过戴名世和“桐城三祖”等人的努力,尤其是姚鼐居功甚伟,桐城派得以在清代前期创立[1]。
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灵魂人物,方苞、姚鼐、曾国藩等文学名士的政治地位则是促成桐城派相延不绝的重要因素,如方苞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一职;姚鼐也曾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要职;曾国藩更是晚清中兴四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与众多桐城派先辈一样,在曾国藩的幕府军帐延揽了一大批海内名士,门下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皆名重一时。
这些名士凭借自身的政治地位创办书院著书立说培养人才,最大程度上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一时形成所谓“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全盛格局。
桐城派的末流时期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9年“五四” 运动。
桐城派在上海
桐城派在上海
吴永甫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桐城派是清朝文坛的著名学派,因为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世人把他们及其弟子称为桐城派.其兴盛时期为乾隆年间
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时,以姚鼐及其弟子的影响最大.在众多弟子中,姚莹、管同、梅曾亮、方东树为"姚门四杰",其中,多人与上海的关系甚密,写了有关上海题材的作品,作为范文流传至今.同时,在宝山、松江、嘉定等地有本籍的桐城派学子,这种状况,反映了海上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的特性.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吴永甫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桐城派研究的新篇章——全国第三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徐成志
2.“桐城派三祖”论科举与时文——以“桐城派三祖”序跋为例 [J], 程嫩生;陈苗苗
3.桐城派作为古文学到新文学的过渡——朱光潜对桐城派的评价 [J], 任雪山;
4.桐城派在上海 [J], 吴永甫
5.桐城派语文教育思想探赜——以桐城派四祖为例 [J], 周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泽东与桐城派
毛泽东与桐城派
王达敏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0)006
【摘要】毛泽东在求学阶段有六年时间浸润于桐城之学,其思想、文艺观念、审美趣味和创作风格等方面皆受到桐城派影响。
他通过研读桐城诸家之作和具有桐城派气息的严复译著,接受了儒家思想和进化论,重视文以载道和艺术技巧,在欣赏和创作中推崇阳刚之美等。
1949年之后,桐城派结束了,但桐城之学中的一些元素则借助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文采风流而走进无数读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曲折地得以存续。
【总页数】7页(P64-70)
【作者】王达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9
【相关文献】
1.桐城派研究的新篇章——全国第三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2.从清代前期学术流变看桐城派与"汉学"关系——"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二
3.“桐城派三祖”
论科举与时文——以“桐城派三祖”序跋为例4.桐城派作为古文学到新文学的过渡——朱光潜对桐城派的评价5.桐城派语文教育思想探赜——以桐城派四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学遗产2022年2期目录
文学遗产2022年2期目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反思错误思潮的新立足点刘方喜(4·4)文学经典:建构、传播与诠释普慧(4·15)出土文献“大文学”研究与坚定文化自信徐正英(4·26)研究中国文学须有中国思维查洪德(5·4)梁启超“新民说”格局中的史学与文学革命关爱和(5·15)“两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刘京臣(5·25)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艺思想通史笔谈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元代文艺思想的独特性郑永晓(3·4)浅谈唯物史观在文艺思想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李瑞卿(3·7)中国文艺源泉论的历史发展杨子彦(3·10)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词学问题李飞跃(3·14)专题研究《鄂君启节》与屈原研究相关问题张树国(1·4)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文关系刍议韦春喜(1·19)赋序的生成与文体特征的确立马黎丽(1·29)魏齐之际文士交游新论庄芸(1·36)唯识三类境与王昌龄诗学三境说[美]蔡宗齐(1·49)文学史视野中的杜甫排律莫砺锋(1·60)唐人诗文及史书中之“商颜”考——兼与下定雅弘教授商榷尚永亮(1·73)“修故事”:宋人的制度考古意识与文学活动陈元锋(1·81)从书仪到活套:南宋文章文本生成中的近世转型叶晔(1·95)明代台阁文学中的快乐图景与抒情文化张德建(1·119)李攀龙“诗可以怨”说探论孙学堂(1·133)清代对立文风融合论潘务正(1·144)陈维崧骈文经典地位的形成与消解吕双伟(1·156)小说文体之争的一段公案——“才子之笔”与“著书者之笔”综论刘晓军(1·169)从《儒林外史》传播接受看近代小说的演变姜荣刚(1·180)“圆照”:从佛教术语到诗学概念锺仕伦(2·4)双声叠韵对与“梵语诗”关系刍议范晶晶(2·11)以注为论——由《文心雕龙·论说》论魏晋注体的文体价值刘雅萌(2·21)《后汉书·文苑传》的成立苗壮(2·31)中唐诗乐关系及其社会功能的理论重构——以《箧中集》《新乐府》诗论转变为中心张之为(2·44)惠洪《筠溪集》源流考——兼论《石仓宋诗选》对作品的删改许红霞(2·53)理学知识场域与北宋六家散文经典系统的建构裴云龙(2·67)晚明文法汇编的编刊与文章学演进龚宗杰(2·81)竟陵派的书画游艺与诗学观念袁宪泼(2·93)光宣诗坛的蒙古族创作与蒙汉诗学思潮米彦青(2·104)赋学义理批评谫论孙福轩(2·117)论志怪与古代博物之学——以“土中之怪”为线索王昕(2·128)唱赚新论廖奔(2·141)四库体系中的曲学思想辨证何宗美(2·154)题目与诗:从清言到手笔——谢混《诫族子诗》及其诗史意义新论程章灿(3·18)贾谊奏议的文本形态与文献意义——兼论《新书》《汉书·贾谊传》与《贾谊集》的材料来源余建平(3·27)黄用中注《新刻注释骆丞集》十卷本考杜晓勤(3·37)“花间别调”与晚唐五代蜀粤商贸活动李定广(3·49)论宋代的日记体诗马东瑶(3·58)论南宋祠官文学的多维面相:以周必大为例侯体健(3·69)“叙事”语义源流考——兼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谭帆(3·83)论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分回叶楚炎(3·97)元明北曲集曲的文体形态学考察许建中(3·116)时间与空间错位中的甲申诗歌朱雯(3·126)沈德潜诗学的文化品格及历史定位蒋寅(3·139)《石遗室诗话》的连载与出版窦瑞敏(3·149)“不执一端而圆”思想渊源考辨与比较分析田淑晶(3·162)代拟琴歌与先秦人物故事的汉代演绎廖群(4·38)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刘顺(4·48)杜甫七律语序阐微孙立尧(4·62)韩愈《毛颖传》新论孙羽津(4·75)论宋诗对俳谐传统的吸收与抒情转化——以“俳谐式拟人写物”为中心姚华(4·85)苏门山文人群与元代的“通经显文”创作取向邱江宁(4·96)晚明戏曲的“戏剧化”倾向——以部分稀见剧本为例廖可斌(4·109)论邢侗古文的多元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李慈瑶(4·121)诗论史的出现——《诗源辩体》关于“言诗”传统之省察陈广宏(4·134)近代传教士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移用现象探析宋莉华(4·148)冯衍的骈文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汪春泓(5·34)汉赋用《易》与赋体艺术田胜利(5·44)张衡《二京赋》文体发微黄燕平(5·54)徐陵的诗文创作与佛教经论何剑平(5·64)苏轼诗中的西湖镜像肖瑞峰(5·80)关于婺刻《三苏先生文粹》所载策论朱刚(5·91)陆游记梦诗解析伍晓蔓(5·98)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刘培(5·108)遗民之外:诗歌史上的月泉吟社慈波(5·124)明清时期的“私人作传”之争林锋(5·135)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的早期版本及接受现象许建业(5·145)明“教坊编演”杂剧中的院本插演黎国韬(5·158)《聊斋志异》异名、异称的嬗递及其意义李小龙(5·172)从《邺中集》到《拟魏太子邺中集》——曹丕书写建安文学史的历史意义许云和(6·4)歌终而语——语的礼乐形态研究吴建国(6·18)西晋时期玄学与文学不兼容现象之构成徐樑(6·28)南朝宣佛志怪小说与思想界论争探析张庆民(6·39)自注“来诗”与诗歌空间的扩容崔媞(6·50)新出土“大历十才子”耿湋墓志及其学术价值胡可先(6·60)宋代图像传播对唐代诗人与作品的经典化形塑罗时进(6·71)灵壁兴替:宋代文学中的小县镇与大时代李贵(6·85)朱子的“格物游艺”之学与“中和”之美张毅(6·100)晚清桐城派中的王安石文风——兼谈《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的意义周游(6·113)晚清的时艰与士人的情感表达杨雄威(6·125)论晚清民国王次回诗歌的流行耿传友(6·138)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四重内涵段江丽(6·152)学者研究“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程千帆先生诗学研究的学术史意义张伯伟(4·158)学术广角“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文学交流——以《穆天子传》为核心韩高年(2·164)论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的文学史阐释陈文新(3·170)西方理论与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张万民(6·168)读书札记嵇康集之“录”“序”“注”小解刘明(2·174)王维为蒲州猗氏人考陈铁民(2·176)张炎北游事迹发覆孙虹(2·179)《弇州山人四部稿》的最早版本与编纂过程许建平(2·183)左思《吴都赋》之“吴都”辨析陶慧(3·184)夏侯审、夏侯孜家世事迹新考黄清发(3·187)《阙子》书名及相关文献问题考辨尹玉珊(4·173)韩愈、白居易《与陈给事书》考辨陈才智(4·177)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序言、批语、卷名及题辞探微郭健(4·180)三种稀见刘大櫆《小称集》及其文献价值汪孔丰(4·185)《乐府诗集》歌辞本诸歌录考何江波(5·184)张惠言事迹新证朱德慈(5·187)王世贞雅慕白居易脞论贾飞(6·181)读者·作者·编者魏晋“题目”与官员选拔制度关系再议孙立涛(6·185)学术信息“第一届古代小说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综述(1·190)“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17年年会暨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研讨会”综述(1·191)“2017青年学者词学学术研讨会”暨词学青年学者同人会召开(2·52)“经典形塑与文本阐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2·92)“文体、文本与文章经国”文体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召开(2·127)“汉魏六朝集部文献专题研讨暨中古文学读书会”召开(2·175)“第三届清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读书会”综述(2·188)“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一届年会”综述(2·189)“第三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190)“桐城派研究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3·138)“杜甫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研讨会”召开(3·148)“第一届汉唐注疏思想沙龙”召开(3·183)“新视野与新途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综述(3·190)“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前沿问题中青年学者座谈会”综述(3·191)第五次“杜甫读书会”召开(4·74)“实物·图像·文本:早期中国文本研究的多维思考与探索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周秦汉唐读书会”召开(4·147)“扬雄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纪念扬雄逝世两千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4·189)“第四届中国古代文章学学术研讨会”召开(4·191)“纬书研究的文献与方法问题”学术研讨会召开(4·191)“对立与融合: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雅和俗”国际学术会议召开(5·79)“2018词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暨词学青年学者同人会召开(5·97)“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理念学术研讨会”召开(5·107)《曹道衡文集》出版座谈会综述(5·191)“第十五届中国散曲暨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召开(6·84)“201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6·167)“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选》学: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6·187)。
江西桐城派传衍考述_李阳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7,No. 2阳,徐国华
(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学报
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 社会科学版··········Social%Sciences
第2 期
李阳阳,徐国华: 江西桐城派传衍考述
·81·
《〈欧阳生文集〉序》云: “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 有新城鲁仕骥絜非,宜兴吴德旋仲伦。絜非之甥为 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 乡人 化 之,多 好 文 章,硕 士 之 群 从,有 陈 学 受 艺 叔、 陈溥广敷,而南丰又有吴嘉宾子序,皆承絜非之风, 私淑于姚先生,由是江西建昌有桐城之学……由是 桐城宗派,流衍于广西矣。”[1]这段话专谈桐城派在 江西和广西的传播。目前,对广西桐城之学的整体 研究已有张维博士的《岭西五大家研究》,而对江西 桐城文学的整体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甚至对这些人 的个别研究也很少,只有关于鲁九皋( 鲁仕骥) 、陈 用光两人的研究,而吴嘉宾、陈溥( 陈广敷) 、鲁鸿、 杨希闵、刘庠、李联琇等知名桐城派作家皆江西人。 他们通过家学、师事、私淑、书院教学这些传统教育 方式,来宣扬 推 崇 桐 城 文 学,对 桐 城 派 在 江 西 的 发 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家学传授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单线传承,而 江 西 桐 城 派 文 学 面 貌 的 呈 现 及 传 承, 多依赖于新 城 著 族 鲁、陈 两 个 文 学 世 家 的 生 发,这 促使成员之 间 建 立 起 血 缘、姻 亲、师 生 相 交 错 的 复
桐城派与汉宋学术之争
桐城派与汉宋学术之争程嫩生【期刊名称】《学术界》【年(卷),期】2023()2【摘要】桐城派是文派,也是学派,桐城派的发展与汉宋学术之争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朝廷重视程朱理学,而桐城一些世家的祖籍又源于徽州--徽州婺源是朱熹祖籍所在地,于是桐城之地逐渐形成了推崇“宋学”这一牢固的学术传统。
桐城派文人进行的汉宋学术之争在方苞那里就已出现,后来姚鼐、方东树等人又将争辩愈演愈烈,其内容主要涉及儒家道统的承接、“汉学”与清代“汉学”的区分、为学动机的选择等方面。
总体来看,桐城派文人在汉宋学术之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其争辩还是有着积极意义:他们矫正清代“汉学”学者反对“宋学”之枉,有利于促进学术的正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学术在正反力量的猛烈拉拽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张力作用;他们推崇非功利性的“宋学”,有利于维护“宋学”的本真,为后来的“宋学”复兴奠定了基础。
由于在女子守贞节的问题上深受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影响,桐城派文人推崇“宋学”也给自身思想打上了鲜明而又不良的时代烙印。
【总页数】13页(P174-186)【作者】程嫩生【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相关文献】1.试论桐城派与嘉道时期的理学复兴之势--围绕“汉宋之争”进行的考察2.从清代前期学术流变看桐城派与"汉学"关系——"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二3.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4.从尊宋到崇汉——论姚鼐建立桐城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5.汉宋之争视域下桐城派对韩愈文道观的承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6卷第 5 期
桐 城 派 研 究 的 新 篇 章
— —
全国第三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徐 成 志
( 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所所长、 中文系教授 , 安徽 合肥 203 ) 30 9
2O O7年 6月 2 日至 2 日, 国 第 三 届 桐 城 0 3 全 派学 术 研 讨会 暨安 徽 省 桐 城 派 研 究 会 第 二 届 年 会 在安徽大学 与桐城 市举行 。 本 次 会 议 的 中心 议 题 是 桐 城 派 与 明 清 学 术 文
或 谓 得 力 于 桐 城 的 自然 人 文 环 境 , 有 认 为 出 于 还 桐城文 士的 职业 选择 , 城 程 根荣 先 生 归 纳有 六 桐 种 , 些 说 法 皆从 不 同视 角 提 出 了各 自的见 解 。 这
用。中 国社科 院文 学所 王达 敏 在其 《 张裕 钊 与清 季 文 坛 》 文 中 以 大 量 材 料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观 点 一
现 代文学 和学 术 史 的一 些 学 者 , 在进 化史 观 笼 每
化 。参 加会议 的有 中 国社 科 院学 部 委 员 、 文学 所 研究 员杨义 、 京大 学教授 卞孝 萱 、 东师 大教 授 南 华
刘学 照 、 汉 大学 教 授 陈 文新 等 来 自全 国 十多 个 武
省市 的专家 学 者共 七 十余 人 , 到 与会 代 表 提 交 收 的学 术 论 文 五 十 三 篇 。会 议 开 幕 式 上 还 为 “ 徽 安
微观 方 面 论 析 了清 廷 不 同时 期 学 术 宗 尚对 于方
城派古文 、 论 到桐 城 派 诗 歌 、 论 l 桐城 派作 文 诗 从 家作 品 、 章理论 到桐城 派古 籍文 献整 理校 勘 ; 文 从 桐城 派名 家 、 作 到 桐 城 籍名 族 、 人都 有 论 及 。 名 名
分 析 了 张 裕 钊 、 汝 纶 共 同 开 创 “ 池 派 ” 就 大 吴 莲 造 批 才 杰 的 历 史 贡 献 , 章 尖 锐 地 指 出 :治 中 国 近 文 “
此 次 会 议 匕 杨 义 先 生 从 清 代 文 化 中 心 的 转 移 和 , 清代文 化结构 的大背 景上考 察桐 城派 , 为 “ 城 认 桐
维普资讯
2∞ 年 9 0 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 a a , q g ecesC lg (o i c neEi n or lf ni ahr ol eSc l i c d i ) n 4 nT e aS e t o
S p .0 f e t2 0 7 V 1 6N . o. o 5 2
不少 文章 和发言对 当前 桐城派研 究有 所 突破 和刷 新 , 桐 城 派 研 究 成 果 的 新 发 展 。 其 中值 得 注 意 是 的创 获 有 以 下 几 点 :
1 对 桐 城 派 发 展 与 成 功 原 因 的探 讨 进 一 步 深 .
Hale Waihona Puke 苞、 姚鼐 、 国藩 三位 代表 人物 文论 和选 本 实践 的 曾
合起 来 , 文 统 蕴 含道 统 , 道统 支 撑 文 统 , 唐 用 用 把 宋 以来 的 文 章 道 统 和 — 个 新 王 朝 治 理 国 家 结 合 起 来 , 到 了对整 个 社 会 的导 向作 用 。二 是 宗师 相 起 承 , 拓 创 新 。方 苞 的 时代 是 寻 找 正 宗 的 时 代 , 开 他 把 自己 的“ 法 ” 跟 《 秋 》易 经 》 系起 来 , 义 说 春 《 联 就 是说 我是从 儒 家 五 经 里来 的 ; 来 刘 大 榭又 加 入 后 “ 气 音 节 ” , 真 正 使 正 宗 文 章 学 形 成 体 系 的 神 说 但 是姚 鼐 。三 是 姚 鼐 的 文 章 论 。姚 鼐 的 “ 理 、 义 考 据 、 章 ” 三 纲 ,神 、 、 、 、 、 、 、 ” 辞 为 “ 理 气 味 格 律 声 色 为 八 目, 提 倡 阴 阳刚 柔 、 依 为 用 , 是 清 代 文章 又 相 这 理 论 的 重 要 里 程 碑 。 四是 创 办 书 院 培 养 人 才 。姚
大 学 桐 城 派 研 究 所 ” 行 了简 短 隆 重 的 揭 牌 仪 式 。 举 会 议期 间 , 者 们 围 绕议 题 展 开 了广 泛 而热 学 烈的研讨 活 动 。从 桐城 派 开 宗 传衍 形 成 发 展 , 到 近 代 桐 城 派 与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关 系 ; 桐 城 派 从 与清代汉 宋之 争 到 乾嘉 年 间 的文章 正 宗 之 争 ; 从 方 苞 的 古 文 义 法 到 姚 永 朴 的 《 学 研 究 法 》从 桐 文 ;
不 同影 Ⅱ 南 京 大 学 中文 系曹 虹教 授 则 探讨 了清 向; 帝训 诰倡 导 的“ 真 雅正 ” 文 统理念 与 桐城 派文 清 的 章风 格形成 的关 系 , 一 个 角度 揭 示 出桐城 派 开 从 宗 传 衍 的 背 景 。他 们 的发 言 和 文 章 从 微 观 上 深 化
了对 桐 城 派 发 生 、 展 的研 究 。 发 2辨证地 对待 桐城 派 与 “ 文化 ” 关 系, . 新 的 正 视 桐 城 派在 新 旧 文 化 转 换 中 的 历 史地 位 和 积 极 作
入 。关 于桐城 派在 清 代 得 以发 展 和 成 功 的原 因 ,
历来有 多种 说 法 。或认 为是 清 王 朝 的政 治 需 求 ,
鼐在 书 院 四十多 年 , 养 了 大批 弟 子 。总 之 ,桐 培 “
城 派 源 流 很 正 , 子 很 多 , 目清 楚 , 以 能 够 不 弟 纲 所 断 发 展 。他 的 这 些 论 述 从 宏 观 高 度 概 论 了 桐 城 派 ”
传衍发 展 的原 因。而北京语 言大学 王兵 教授 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