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 唱响为“三农”服务主旋律
浅谈农职院校如何服务三农
浅谈农职院校如何服务三农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凤英刘文革摘要:“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是农职院校的宗旨。
农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技术、人才、模式中不断的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职院校;三农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三农的关注由来已久,三农关系着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关注三农的核心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长和农村的稳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关系着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与时俱进的制定了三农工作政策,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基础,出台了一号文件,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针。
一、农职院校与“三农”农职院校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基础上,面对农业从业者及后备劳动者等需要的现代农业知识、农业生产技巧的人进行农业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信息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农业这一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
农职院校设立的目的即是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农业从业者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可以说农职院校的本源和设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服务于农业,以辅助发展农业为己任,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是农职院校存在的意义。
我国的农职院校几乎遍布各个省份,自从党中央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以后,农职院校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活力,为农职院校更好的服务于三农提供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三农”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产业化问题。
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业,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的农业,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而实现规模经济的农业。
以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以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者:潘永圣来源:《唯实》2024年第05期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农业职业教育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既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农林职业院校要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
农业职业教育具有规模大、特色强、接地气等特征,承担着服务人才培育、服务乡村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等重要职责,是助力“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职教育规模较大,有力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一方面,农职院校数量可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有158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3所),其中涉农高等职业院校(指开设农牧渔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294所,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总数的18.6%。
39所涉農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占比19.80%。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01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名单中,共有55所高职院校入选,占比达到54%。
另一方面,农职院校在实用性人才培养上同样具有广泛规模。
全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农业职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
且农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紧盯基层急需,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知识扎实、适应性强、创新精神突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农业农村一线工作比例高,毕业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2022年全国涉农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第一产业就业11.23万人,开展社会培训574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90.33万人次。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的人才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职科研应用性强,有效助推农业科技发展。
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从职教集团到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都是强调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职业教育在三农环境下发展的价值论文
职业教育在三农环境下发展的价值论文关键词:三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困扰我们多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问题,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全局性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想办法、出点子、拿措施。
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为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更为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一、“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快解决“三农”难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应相应的得到提高,而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科教事业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勇挑重担。
1.1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贡献受长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弱势群体。
职业教育如何为三农服务
职业教育如何为三农服务作者:吴井奎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摘要:园艺专业课做为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骨干专业课,要适应社会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送教下乡,服务“三农”。
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从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当地特色农业服务,把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和农民,指导学员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校要成为科研和生产实践之间沟通的桥梁等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如何与当地“三农”嫁接服务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农业职业教育不仅要面向城镇,面向工商业、服务业,还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服务“三农”是大有作为的。
园艺专业课做为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骨干专业课,要适应社会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送教下乡,真正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与当地“三农”嫁接服务的问题。
一、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当地特色农业服务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当地农业生产,普及和推广适合本地特色的种植、养殖或其他项目的相关科技知识,用农业知识帮助农民致富,助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推广南国梨的种植技术为例,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地处朝阳市建平县山区,本地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极为适合南国梨的生长,南国梨色泽金黄味美,经济收益高,南国梨的种植也有相当的规模,因此本地有南国梨之乡的美誉。
但是当地很多种植户并不懂得的南国梨种植技术,南国梨的田间管理仅是简单借用其他果木的经验,产果率不稳定,经常欠收,渴望得到系统的培训。
同时还有很多农民担心亏损而不敢种植。
过去职校的课程设置当中没有涉及到南国梨方面,现在考虑到农村的实际需求,学校组织骨干教师通过外聘专家、走访农户,外派学习等方式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南国梨的种植知识,专门编写出校本教材《南国梨种植技术》。
该校本教材在本校园艺专业的常规教学和专门针对周边农业知识普及的送教下乡活动中作为正式教材推广使用,参加本校送教下乡的农民学员每期多达800余人,已经持续举办了6期,由此使得该技术能够广泛传播。
职业教育要积极为“三农”服务
、
当前我 国职业教 育 的发展现 状
随着 我 国社 会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无 论 是 企 业 还 是 农 村 、
农业对技能型劳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 对技能型劳动人才 的综合能 力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为了适应我 国经济发展礼
会 的 客 观 需 要 ,近 年 来 罔家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也 越 来 越 重
视, 投入 也越 来越大 , 这给我 职 业教育的发展带来 了广阔
的发展天地。改革开放以来 , 特别是 9 0年代后我 国职业教育
的 发 展 如 同雨 后 春 笋生 机 蓬 勃 , 但 就 在 我 国职 业 教 育 一 片欣
欣向荣的景象 中亦存在不和谐的一面 ,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2 4
职业教育为“ 农” 服务 , 是 实 现 农 业 现 代 化 和 加 快新 农
为“ j相不适应 ” : 不适 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新 形 势 , 不 适 应 国 家对 人 才 培 养 的新 要 求 , 不 适 应 人 民群 众 的新 期 待 。“ 相不
适 应” 总结性地概 括了 当前我 国职业 教育存在 的问题 , 并 为
关键 词 : 职 业教 育 ; 积极 : 服 务 中 图分 类 号 : G 7 1 9 . 2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2 9 — 0 1 1 6 — 0 2
职业教育是面 向人的教育 , 是 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是服务社会 的教育 , 特别是我国农 民 占绝大多数 , 职业 教育也就离不开农业 、 农村 、 农民的“ 农” 问题。 职业教育为 “ 一 j 农” 服务是职业教育 自身发展的需要 , 更是实现农业 现代 化和建设和谐新农村 的迫切要求。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浅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浅析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是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
目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面临供需错位、理论与实际结合松散、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达到双赢,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乡镇村三方应从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政府;乡镇村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决策。
乡村振兴是实现五个振兴,包括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
要全面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振兴,势必会产生的人才需求和产业新形态,而这个恰好职教改革的趋势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相契合。
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社会服务,推动乡村发展的优势在于其人才培养优势,另外职业院校多属于地方办学,与当地乡村发展联系紧密。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院校一直是参与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的同时已经逐步开始主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尽管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已经有所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政府角色的部分缺位、职业院校职教改革未得到深化、乡镇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对标党中央要求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服务【作者简介】乔敏攀, 1987-,女,河南郑州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职业教育改革。
乡村振兴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寻找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应结合新的历史局面,从政府、职业院校、乡镇村三方面进行探索。
1、政府层面1.1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针对院校毕业生去往农村择业意向不强,农村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意愿不高的问题。
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政策宣传,大力倡导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待遇水平,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校地合作,立足专业优势服务“三农”的实践
校地合作,立足专业优势服务“三农”的实践作者:廖帆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5期[摘要] 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方针,积极践行农业职业学校服务“三农”,探索服务路径,运用抓手,建设机制和服务平台,把学校科研、教学、实践和“三农”对口帮扶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科研、育人质量、教学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同提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宗旨;专业优势;服务“三农”[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5-0121-01一、实施背景(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职业教育农科教结合、服务…三农‟”重要职能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四条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第十六条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农科教结合、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因此,职业学校服务“三农”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期盼。
(二)实现“五个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服务“三农”是我校落实“五个对接”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主要目标服务“三农”实践活动,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学服务双促进的目的。
1.探索服务“三农”途径,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2.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3.以实践为阵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活动的开展(一)以项目为依托,以科研为途径,建设服务队伍和科技资源库抓住四个关键:一抓项目申报,积极组织、鼓励教师申报、参加各级科研项目;二抓项目团队建设,确保结构合理,每个项目由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若干学生助理组成研究团队,实行项目负责制,在学校和项目发布单位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三抓项目进度,适时监控,过程督查,确保高效有序;四抓成果应用,建立成果档案和推广应用机制。
高举职教旗帜 服务乡村振兴
高举职教旗帜服务乡村振兴作者:徐向暹郭成芳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0年第04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托农村产业发展,而产业要发展、要兴旺,必须依靠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带头人,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作为一所农业类高等职业学校,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积极服务甘肃“三农”事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广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立足“三农”,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农业职业院校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农业职业教育。
学院面向全省,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兰州、天水、平凉、庆阳、定西、陇南、临夏、甘南等市(州)23个县、29个村产业发展实际,以“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为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村干部、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与管理、家禽家畜养殖、动物疫病防治、中药材栽培技术、果蔬栽培技术、农民创业指南、农业法规与政策等方面的培训。
在对口帮扶村挂牌建立了“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一方面,选派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和省的各项惠农政策、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和措施,宣讲农业农村实用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思想,开展乡风文明教育;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在种植和养殖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与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向帮扶村“农家书屋”赠送种植养殖技术学习资料,把知识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养殖户猪羊圈舍、农户家中,使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宣传教育融为一体,不断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质。
面向“三农”办职教 办好职教促“三农”
职业教育 的因素 。 近些年职教的滑坡 , 对优秀师资人 1培养面向农业的职业技术人才 要培养服务农 才缺乏吸引力, 、 而农民职业培训就更难吸引人才了。 业 的现代农 民, 就要积极培养青 年后继农民, 培养一 因此,职业院校要注重面向农民职业培训的教学改
大批 既懂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职业人 革 , 农 民职 业 培 训 的专 业 设置 和 课程 设 置 , 对 要适 应 才, 使更多的有文化知识 、 技能 的青年为 “ 农 ” 三 服 农民职业多元化倾向的需求, 立足于当地农业经济的
动力, 富余 10 万左右, 60 且每年还要新增加 5 多万 0
2 —— — —— — —— —— — —— 2 — —— — —— —— — —— — —一
、'一,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 ,既制约了现代农业 的发
2 6 第2 农 业职业教 育 0年 期 0
维普资讯
、
面向“ 三农 ” 办职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打工 , 从而决定 了他们只能实现低层次的转移 , 且收
入水平偏低 。02年, 20 我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
1培养现代农民, 、 是统筹城 乡发展的根本措施
2 5 ,初 中文化 程度 为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 现代化和农村城镇 小 学 以下 文化 程 度 的 占 2 .% 0 1%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 为 1.% 大专及以上文 64 , 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今天 , 农业劳动者素质 6 。9 ,
这一 目标, 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
2发 展 劳务 经 济 , 当前农 民增 收 的有效 手段 、 是
站住脚 , 获得就业机会 , 甚至找到高报酬的工作, 就必
职高农学专业如何服务当地三农
职高农学专业如何服务当地三农作者:王旭东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9期摘要: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涉农产业发展需要实用技术来支撑,农民从事生产需要专业技术来提高效益。
职高农学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服务当地三农关键词:农学专业服务当地三农职高农学专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人员优势,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坚持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首位,以培训农民实用技能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专业办学理念,在人才培训、社会服务、信息技术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民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一、创新培训形式,普及专业技术对当地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实现专业知识的普及是农村职教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农学专业应该依托国家的培训政策,在农民培训上大做文章,为确保培训效果,可以在培训形式上进行如下尝试:1.基地培训,就是依托国家的培训政策和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把农民请到学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组织学员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并获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员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上门培训,为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各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进行上门培训。
根据实际农民需求,学校自编培训教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上门服务,同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大棚下、菜地里指导农民实地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让农民看得见、听得懂、学得好、用得上。
3.订单培训,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远离农村到城市出卖廉价劳动力,出现了“留守妇女问题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
而农村的很多产业发展有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来支撑,为此,学校联合行业和种植基地组织订单培训,学员参与培训之后安置到各大养殖基地或乡镇做技术人员。
4.跟踪培训,对安置就业的学员采取“一次培训,负责到底”的培训原则,实施跟踪培训制度。
新形势下电视台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
新形势下电视台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作者:庞广振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三农”新闻报道不断推陈出新,在新的发展机遇之下,电视台对“三农”的新闻宣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分析新形势下电视台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以期更好地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三农”报道;电视台;新形势;新闻报道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的新闻报道,能够有力地在社会当中形成良好的重农、互农、支农氛围,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如今广大农村已经实现了电视普及,电视台通过做好“三农”新闻报道工作更能够深入基层立足实际,摸清农村的新形势状况,掌握第一手新闻资料,制作出有时代特征的“三农”报道。
一、“三农”报道工作内容要推陈出新对于电视媒体而言,首先应该意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陛,认识到农业工作当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识到新的形势之下“三农”工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对于“三农”报道内容,应该做到推陈出新。
新闻报道工作首先应该立足实际,了解当下农民的真正需求,在新的环境之下,农民在合作医疗,土地保护,农村生态教育等方面都有着新的需求,首先电视媒体应该关注农民的新需求,真正走到农村;其次,在“三农”报道当中应该宣传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到农村投资,挖掘农村新的经济方式以从事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引导城乡一体化;农业报道应该立足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动向,当前电视台关于农村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所以提高农村科技发展水平,培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村技能培训等,都应该成为电视台报道的主题。
二、“三农”新闻报道领域不断拓宽“三农”工作的报道应该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首先应该设定农业专栏,唱响农业主旋律,立足于农业的实际情况,反映农村的真实现状,贴近农民的真实心声。
所以电视媒体在做好三农报道的同时应该积极拓展新的领域,发现农业新的问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好新闻报道,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报道一些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改革热点,例如农民就业问题,农村户籍改革制度以及农村针对经济补偿等问题。
唱响科技创新的主旋律——记“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贵州行”活动
场 自发成立的辣椒营销协会会长 。他说 ,现在虾子 亿元大 关,20 年上缴税金3 3 亿元 ,跻身全省纳 06 .9
镇 的 小辣 椒 已经 漂洋 过海 ,远 销 日本 、韩 国 、缅 税 企业 二十 强之 列 。 ” 甸、尼 泊尔、印度 等1 多个 国家 ,真正成 了农 民的 O
“ 色银 行”。 红
可回收的高分子材料,对气体的密 闭性能很好 ,还
抗震 、耐 压、耐水、保温 ,并耐腐蚀 、耐老化 。基 本不用养护 ,使用寿命超过2 年 。” 0 随后 , “ 科技 列车 ”专 家又 来 到遵 义县 虾子 镇。 “ 这是 一座 快速 崛起 的辣椒 城 。 ”见证 了全 镇 1 多年 发展 的虾 子镇前党 委副书记彭成友这样形 马不停蹄赶到 了遵义钛业股份有 限公司进行考察 。 O 容道 。除 了原材料 的交 易,原椒 深加 工在 当地也蓬 该 公司 是 国内最大 且唯 一 的海绵 钛全 流程 冶炼 企
观光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增强农业技 获得环保 外援 。
术 集成创新和科技示范 ,促进农业 由生产型 向生态 型 、产 品型向服 务型转变 。
改革 开放 以来 ,贵 州省 委 、省政 府 始终 把坚 持发展作 为第一要 务,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探 索一
条符合贵州省情 的新型 工业 化道 路,在一穷二 白的 基础上 ,建成 了全面 的、具有相 当规模 和水平 ,以
设 。贵州省委 、省政府每年都将 “ 村沼气项 目” 农 列为 “ 0 1 件实事 ”之一 。此次 “ 科技列车 ”送 去的 由北京三农科技发展有 限公 司研制 的新型 沼气 发生 器,为当地农 民改善生活条件送去 了福音 。据 公司 总工程师 肖庭介绍 : “ 我们用的是无毒 、无污染 、
“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张西茹农业和农村面临挑战,需要职业教育的科技武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种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加工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兴农业的出现,给农业注入了全新的观念和内容,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
就目前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而言,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比,差距甚大。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只有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的经济战略性调整,我们才能在严峻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而实现这一战略性调整,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在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现代农业信息的传播,现代农业知识的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职业教育是一块最好的阵地。
加强这块阵地,充分利用这块阵地为农业和农村服务,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离开职业教育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后劲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职业教育的就业培训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超过3亿。
这些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
由于这些人没有受过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劳动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要求。
那些外出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也只能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低的传统部门干粗活脏活,即使有少数所谓技术工,也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木工、泥瓦工、油漆工之类。
这样低素质的劳动力,无论是到乡镇企业还是进城打工,都是很难获得高工资的。
浅析新时代农民职业教育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新时代农民职业教育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刘洋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9期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时代,如何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关系到未来农村如何更好地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我们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总体概况,现代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农民职业教育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农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而从我们国家目前的国情来看,农业自古以来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素质与教育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农民实行职业教育应该是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当前我们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总体概况目前我们国家农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函授、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干部组织传播等等。
学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形式,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函授教育是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的重要补充,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远程教育又是函授方式的一个拓展,通过网络教学,使广大学员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受各种信息;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见效快,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除了这些渠道以外,农村的村干部和技术员通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传递信息等也起到了农业科技教育的作用。
无论是哪一种农民职业教育,都是建立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所有的优势和特点。
二、现代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1.形式多样现代农民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或者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培训方式。
例如学历教育可以让农民获得正规的学历证书,短期的培训能够使农民尽快地掌握某一种专业技能;农民技术推广使农民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科学种田的知识和内容以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网络教学更是极大地拓宽了农民参与沟通学习的视野和渠道。
让农业职业教育成为提升三农工作的动力源
让农业职业教育成为提升三农工作的动力源【摘要】农业中职学校在服务“三农”上,担负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责。
如何适应当前新的形势,调整办学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是摆在当前农业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办学渠道;转移培训;创新机制一、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当前三农工作中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
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
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入手,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人口受教育和接受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职业技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快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第一生产力中第一生产力。
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而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农业教育,特别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前农业科技含量低、科技普及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低的现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农业科技存在的“四低”问题,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成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力。
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质量和效益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中等职业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效益谋发展。
发挥农职院校优势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发挥农职院校优势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作者:王素芬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3期王素芬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在培养“三农”人才方面,农业院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学科和教学资源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农业院校就是要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上下功夫。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让线上销售模式井喷发展。
十九大报告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人才缺口这个要害,要确保村干部有人懂、致富带头者有人通、电商创业有人干,加强本土电商人才培养才是根本就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职院校;资源优势;农村电商;送教下乡;教学培训;跟踪辅导在培养当地“三农”人才方面,农业院校具有雄厚的师资、贴近的学科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农业院校就是要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上下功夫。
社会服务是地方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作为2010年合并建校的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由原60多年办学历史的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的强大师资加持,多年来为济宁培养了大批的农村人才,他们现在大都身处在农业服务一线,分布在县乡镇各农业相关部门,为本地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立足本校优势专业资源、师资力量,以开展农村电商为载体,助力济宁电商的发展,助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呢?一、电商师资下乡,服务地方农民,把电商知识送到农民田间地头电商师资下乡,要立足人才培养。
我校把电商师资派到农村作为打造农村电商人才的有力抓手,把电商知识送到农民院里、送到田间地头,从而做到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适合农民胃口。
特别是要把理论落实到实处,手把手上网示范,上机操作,在实用性上下功夫,努力培养一批“电商能手”,使广大农民群众确实能学到真东西,不能只会听不会操作。
李克合:扎根农村服务“三农”
李克合: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作者:山东省农广校章丘区分校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9年第10期“出生在黄河岸边,生长在黄河冲积平原上,中国农村的贫穷、农村的苦从小就印在骨子里,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改变贫穷,这就是我的理想”。
回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李克合平静地说。
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学历教育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李克合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济南市章丘区分校(当时是章丘县分校),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教育工作者,一干就是27年。
作为山东最好的经济类大学毕业生,同学们大都分在了财政、税务或金融单位工作,全班49名毕业生,李克合是唯一分配在农口工作的。
但是,既然选择了与农民农村打交道,就无怨无悔,27年的工作经历也证明了一句谚语“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工作伊始,正赶上全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制度财务法规大改革,与世界经济接轨,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尤其是农业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全国推出“会统审”专业教学,培养新型农业知识人才。
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李克合主动承担起“会统审”教学的重任,在山东省率先招收初中或高中毕业中有兴趣学习这一专业的学员,脱产专业学习知识,在教学中,李克合与学员同吃同住,既教给他们专业知识,也尽力为学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引领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因教学任务重,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李克合有时一天承担八节课的教学任务,他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凡是他上课,都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每一堂课都深受学员的欢迎,教学效果特别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克合心血没有白费,经他教过的学员大都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在一线教学的同时,李克合没有忘记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提高,他自学了大量财经类书籍,在全国和省市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虚心向高水平专家求教,博采众长。
李克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在濟南市农广校系统教学评优中名列前茅,1996年他被推荐参加山东省首届“教学能手”比赛,不负众望荣获山东省农业厅表彰的“教学能手”一等奖,1999年代表山东省参加中央农广校“教学能手”比赛也载誉归来。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三农的方式与途径何伟威张季中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三农的方式与途径何伟威张季中作者:高秀杰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期何伟威张季中高秀杰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服务“三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全省农业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大职能,根据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实施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发展战略和中国优质、稳定、可靠的“大粮仓”要求,服务“三农”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旨在为农业高职院校提供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
几年来学院服务三农采取以下方式与途径。
一、《农经大讲堂》惠及丹江百万农民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座落在牡丹江市,2007年7月,学院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签约,共同策划推出了由学院出师资、以新闻传媒集团的公共频道为平台,推出了〈县域传真〉特别节目《农经大讲堂》,每周一期,已经播出120期,现已经成为牡丹江市180万农民朋友自己的“百家讲坛”。
该栏目由学院农技专家教授授课,通过“依农时、传农技、解难题、保丰产、促丰收”等系列讲座和现场指导、现场示范、单独传授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朋友传授农业科技和经济管理等前沿知识与实操技能。
通过节目互动及时、有前瞻性的预防、防治、解决突发病、虫害等问题,解决农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管理以及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使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科技知识,有效的减少牡丹江市农业生产的损失,扶助农民增收。
二、知名专家打造惠农科技成果学院多年来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专家。
并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品牌。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转化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李钟学教授是学院的水稻专家。
培育出水稻优质米新品种-农粳一号。
2010年该品种推广面积已超过20万亩,并在2003年延迟型冷害与障碍型冷害严重发生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抗低温特性,每公顷产量仍保持在7750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在农林厅 的主持 下,将拥有 注册 06 资本400 0万元的江苏中江种业 股份有 限公 司整 体划拨 给我 院,这无 疑又为我 院服务 “ 三农 ” 平添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学院为中江公司的发展 提供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持 ,同时,利用 中江公 司的多家分公司、子公司和遍布全国的6 0多家 0
联系 30 0 家专业对 口的企业。特别是校企订单培 养人才也 获得较快发展。20 04年 ,学 院与 南京 红太阳集团联合 ,在学校设立 了 “ 红太 阳” 班,
投资建设 600 0 万元。初步建成了生物技术研发 中心 、“ 小梅山猪” 国家级育种中心、 “ 彩叶苗
木 ”示 范基 地 、“ 无土 草 毯 ” 生 产 示 范 区 、林 木
直销网点 ,进一步放大学院科技培育出优势产业 的辐射范围。
近年 来 ,我 们 先 后 引 进 农 林 牧 良种 20多 0
多年来 ,我院始终 坚持贴近农业生产实际、 贴近农民致富开展科研活动,重点开发能迅速致 富农民的 “ 短、平、快”科技项 目,成果转化率 高,开发和推行了 5 0多项农林科技成果 ,其中 6 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为全面提升学 院的科研 水平 和为 “ 三农 ”服务能力,学 院先后成 立 了
住 、用得上 ”的技能型人才 ,培训 了数 以万计 的懂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农 民;另一方面 ,也为
道, 托起了两个致富农民的产业——草坪业和彩
色苗木绿化业 。学 院通过 对 “ 土草毯专利技 无
术 ”进行 了产业化开发 ,经过 多年推广,这项 技术已被推广到全 国除西藏以外的大部分省市。 彩色苗木是我院近几年开发的又一个地方农业支 柱性产业。为了更好地 推动这项致 富农 民的产
一
5 — 0
维普资讯
尹汉 学 :发挥农 业职 业教 育优 势
唱响 为 “ 三农 ” 服务 主旋 律
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我院筹划了校地共建江苏省 农林科技示范园方案 ,得到了属地句容市委市政 府的积极支持。园区核心 区约 2 0 0亩,辐射带 5 动周边农户 8 0 多亩,形成万亩联片的农林牧 0 0 科技示 范 基地 。学 院通 过 “ 地加 农 户 ” 的 基 “ 支农扶农 ”模 式 ,几年来 我院在 全省建 立 了 50多亩以上规模的基地 6 共 900多亩 ,带 0 处 0
业 ,我院绿苑公 司推出了 “ 彩色苗木 ‘.. ’ 1 11
工程计划” ,带动周边1 0 多个农户 ,10个苗 0 0 0 圃企业 ,l 个 国家重点绿化工程。 0
江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
发挥 科技优势 ,通过产业推广 ,搭建
服务 “ 三农”平 台
个, 推广农作物 良种面积 600多亩,推广优质 0 良种猪 2 0万 头 ,推 广 国外 引进 良种 波杂 山羊
6 0 多头 ,推广优质牧草近万亩 ,为农民增收、 0 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二 、校地 共建农林科技示范 园,孵化科技 成果 ,增强服务 “ 三农” 能力 为进一步放大学院产学研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实体。这些企业和经济实体群的建立 ,成为我院 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 ,服务农村、致富农 民的主 要途径。长期以来 ,我院以校 内产业实体为主渠
( 收稿 日期 】20 0 3 0 7— 5— 0
【 作者简介 】尹汉学 (99 ) 14 一 ,男,江 苏宜兴人 ,江 苏农林 职业技术学 院院长。研究方 向: 育管理 。 教
我院与 “ 集团” 成员之一 的南京青龙 山生 态园 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合作办学共识 :在该
公 司开发的南京青 龙 山 “ 人居森林 ”项 目区 内
一
建设江苏农林职业技 术学完 工 ,现 有250 名学 0 多
、
生在 校 区学 习生 活 。
四、校 企联 合 ,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 ,为 服 务 “ 三农 ”提供 智力支持
动农户 1 0 000余户,年产 生效益近 3 元。园 亿
区经过三年的项 目集成和资金投入 ,已累计完成
为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提升毕业生就 业竞争力 ,学 院制定 并实施 了 “ .. ” 工 程, 3 33 即发展三所境外高校 ,挂靠三所省 内名牌高校,
种质基 因库 、草坪草基 因库 、容器栽培区、乳 品 加工厂 、有机茶生产区、设施农艺区、休闲观光 区等。落户园区的国家级项 目 :国家南方牧草 有
尹汉学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句容 2 20 ) 140
【 中图分类号 】G 1 【 7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7 — 22 (07 O一 00 0 61 75 20 )S 05 — 2
多年来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 “ 三农 ”为 宗 旨、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 的办 学理 念 ,积极探索与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和 人才培养模 式 ,坚持 以产业 为平 台、科 技为支 撑 ,一方面为江苏农业 农村培养 了大批 “ 留得
“ 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草坪草研究中心” 彩 、“ 、“ 叶苗木研究中心” 小梅山猪育种中心” 园林 、“ 、“
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五个院内研究机构。 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 “ 三农 ” ,学 院
先后创办了 “ 江苏省星火草 坪公司” “ 、 绿苑园 林 绿化 公 司” 等 1 功 能相 对 独 立 的校 内产 业 4个
维普资讯
第2 1卷 增 刊
20 0 7年 8月
北 京农 业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unl f e i gi l rl oa o o ee o ra o in A r ut a V ctnC l g B jg c u i l
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 唱响为 “ 三农”服务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