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学生对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功和功率的相关公式及变形,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cosθ功的单位:焦耳(J)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 = F ×v ×cosθ功率的单位:瓦特(W)3. 功和功率的关系功和功率的区别与联系功率的变形公式:P = F ×v 和P = τ×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及应用4.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η= W_有用/ W_总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5. 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功和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功和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应用。

2. 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灵活运用。

3.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功和功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功率的单位,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

4. 通过例题,讲解功和功率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功率的变形公式。

5.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计算一个学生举重时所做的功和功率。

2. 请分析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和行驶过程中所需的功率,讨论如何提高汽车的行驶效率。

3. 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功和功率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功和功率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功、机械效率、功率》复习教学案

《功、机械效率、功率》复习教学案

第十五章《功、机械效率、功率》功1、判断是否有力对物体做功。

(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2)小明提着书包沿水平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

(3)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重力对苹果是否做了功。

(4)足球被踢出去以后,向前滚动了几米。

2、下列关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提着水桶站在原地不动,水桶受到提力的作用,水桶相对于地面有距离,则提力做了功。

B、重10N的木箱,在3N的水平拉力下使它水平移动了2m,重力做了功。

C、手提木箱上楼,提力对木箱做了功。

D、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惯性前进了10m,则摩擦力做了功。

3、体育课上,小明用500N的推力将重40N的铅球推出了8m,则小明推铅球做的功是()A、3200JB、4000JC、4320JD、无法判断4、起重机吊着重为9000N的圆木,将圆木匀速提高5 m,则起重机钢丝绳的拉力对圆木做的功是J,之后吊着圆木又水平移动了10 m,此时拉力做功为J在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是J4、小华在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200N的小车前进了10 m,当撤去推力后小车又前进了1 m,则小华做了多少功?除了克服物重做功外,还要克服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做功1、小明在用水桶提水时,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井里,现他要把水桶打捞上来,但桶中还有部分水,则他在打捞桶的过程中,对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做的功是额外功,对做的功是总功。

2、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1.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2.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4.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5.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相同( )6.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7.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8.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9、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功( )10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占总功比值大( )12算一算1、 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 的货物提高4m 。

物理:15.2《机械效率》15.3《功率》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5.2《机械效率》15.3《功率》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5.2《机械效率》15.3《功率》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机械效率功率机械效率课程标准要求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

重点难点突破(一)重点:机械效率1.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表达式η= 。

由表达式总有WW=η可知:(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 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η总 l。

拓展:由此推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①改进机械结构,减少机械自重;②合理使用机械以减少摩擦。

[例1] 用一个动滑轮把重800N的货物匀速提高4m,人用的拉力为500N,则人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机械效率=η。

分析:人对机械做的有用功等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JmNGhW32004800=⨯==有人做的总功等于人对机械做的功JmNFsW400042500=⨯⨯==总,(因为是动滑轮所以绳子末端上升的距离s是物体升高距离的2倍。

)机械效率=η%8040003200===JJWW总有。

答案:3200;4000;80%(二)难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区别人们在使用机械时,做的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人们有用的功,另一部分是对人们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1. 有用功:对实现目的 用的那部分功叫有用功。

当利用机械匀速提升物体时,有用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与升高的高度的乘积,即:GhW =有用。

当利用机械移动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时,有用功在数值上等于摩擦力与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即FsW =有用,其中s 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2021年物理中考复习之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2021年物理中考复习之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教案: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2021年物理中考中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章节包括: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功的计算及单位换算;2. 功率的计算及变化规律;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物理公式表;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学生分析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做了什么功?2. 知识点讲解:(1)功的概念及计算:介绍功的定义,展示功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2)功率的定义及计算:介绍功率的概念,展示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3)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同时,介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一个例题,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七、作业设计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计算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功率。

一个物体在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机械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应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知识的?可以举例说明。

专题21:功 功率 机械效率2 基本概念 讲义

专题21:功 功率 机械效率2 基本概念 讲义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一、复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知识要点复习和习题练习,理解功(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2、 理解公式W =FS 、P=W /t=F v 和η=总有用W W =nF G FS Gh ,并会运用它们;学会用其它知识(如P=UI 、W=mgh=ρgvh 、力的分析等)与本部分知识结合的综合解题能力。

3、 熟悉这些年这部分知识的升学试题的特点,了解出题方向,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4、 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磨练出解题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复习知识要点:1、 功:(1)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2) 做功的实质:使物体的动能、势能或内能发生了变化。

(3) 功的公式:W =FS 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此略(4) 对功的适应性练习(以下内容在复习时插入讲课中,不需要停下课操作):A 、 判断是否做功问题:a 、用50N 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不动。

答: 。

b 、正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自个做匀速滑行的冰块。

答: 。

c 、小明满头大汗地举着杠铃,一动也不动。

答: 。

d 、搬起一块石头。

答: 。

e 、用水平方向的力把桌子推动了。

答: 。

B 、 判断做功的力问题:a 、 重为50N 的物体在1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水平运动。

b 、 足球在球场上快速运动,最后停了下来。

c 、 重为20N 的物体在15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下降了2米,落回地面。

C 、 简单计算题:a 、物体甲重为20N ,在15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米。

推力做的功为 J ;重力做的功为 J 。

b 、物体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3,在分别受到30N 和50N 的拉力作用下,均沿着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所前进的距离之比是5:3,则拉力对它们做的功的是 。

(5)功的原理:适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可以省力)。

2、 机械效率(1) 有用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秦岭中学:赵志恒2013-5-14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教材分析:《功、功率、机械效率》这部分内容历来是中考的一个热点,每年都要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查,分值在6-10分之间。

这一重点考点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复习目标: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的计算;2.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率的计算;3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4.会计算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复习重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复习难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定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功(W)——做功的多少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定义:物理意义:2、功率(P)——做功的快慢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推导公式:功率的单位:定义:3、机械效率(η)——做功的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二.【解题导引】1、判断对物体是否做功例1、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移动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2、功的计算例2、有一装着矿石的矿斗,总质量是3×103kg,用机器把它从100m深的井底匀速提到地面上。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对矿斗做的功为J。

练习重104N的马车,在马对它10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前进2×103m,则马对车做的功是()A、2×107JB、2×106JC、107JD、2×1010J3、功率的计算例3、一架战斗机重1.5×104 N,发动机用8×104 N的推力使飞机在10s内前进5000m,求发动机推力的功率。

4、机械效率的计算例4、如图,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50N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50N。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例5、如图,已知木箱A重G=400N,工人对木箱拉力F=75 N,斜面长s=4 m,斜面高h=O.5 m。

第一课时《功、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功、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学具:投影仪、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明确目标(首先引入新课,然后找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能利用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装欲望
重点:判断力是否做功,功、功率的计算。
难点:判断力是否做功。
判断力是否做功是本课复习的一个重点及难点,课堂中采用图解的方式,并利用做功必要的因素这个解题关键来突破它。使学生知道在判断做功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这样在计算功的题目时,学生们自然就会找到力的方向上的距离来参与计算,这样功的计算这个重点也被突破。在功率计算的复习中,让学生明确各字母的含义,并利用公式进行,并强调功与时间的匹配。
①;
②;
③。
4、课堂练习(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学生回答,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利用投影画图来解析)
分析以下事例中力做功的有:___________不做功的有:___________
(a) 女孩把一箱报纸搬起来,她的提力对箱子做功。
(b)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司机的推力对车做功 。
1、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功率:叫做功率。
3、功率的代表字母是,单位是符号是。1W=,表示的意义是。
4、功率的计算:P=,公式变形有或;
如果已知力和速度,可用公式:计算功率。
5、课堂练习(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老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予一定的讲解及评价)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初三物理《功和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功,并会计算2.知道功率,会算功率,能区分功和功率3.会用功和功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功的复习】一、回顾第一节功的基础知识:1.回忆什么叫功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利用PPT展示三幅图片同学们思考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教师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劳而无功”物体受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B “不劳无功”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C.“垂直无功”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留给学生时间消化理解复习的内容3. 回忆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单位的要求,学生动笔完成下面的内容教师再次强调功的基本内容,布置学生当堂完成的训练题二、学生完成当学堂训练的习题内容三、师生互动,对当堂训练的内容一一做答,教师针对疑难点给同学解惑答疑1.针对第3题利用ppt先分析小车的受力情况如图然后再分析水平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做功,重力和摩擦力不做功2.提重物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注意,分清上楼的高度计算,利用ppt展示如图给同学看三楼相对于地面的高度3. 同一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在桌面上从A到B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1,当在毛巾表面上从C到D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2,重点:帮助学生分析拉力关系?距离关系?做功的公式是什么?4.规范同学们计算题的解答过程:利用ppt板演计算过程和结果,学生更正。

四、小结刚刚的复习成果,然后引导同学有快慢之分,从而展开对功率的复习。

【功率的复习】一、回顾第二节功率的基础知识: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什么?(学生思考口答)2. 回忆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单位的要求,(学生动笔完成下面的内容)推导公式:W=__________ t =____________ 1W=____J/s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000W,表示汽车发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生互动利用ppt完成如图:甲乙两台机器做功与时间关系:P甲___P乙v4.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推导功率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如右图所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则力F做的功的功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推导过程:注意公式中V的单位必须是:_____(让学生会用这个推导的公式说出汽车减档上坡的道理)教师再次强调功率的基本内容,布置学生当堂完成的训练题二、学生完成当学堂训练的习题内容三、师生互动,对当堂训练的内容一一做答,教师针对疑难点给同学解惑答疑【拓展提高】根据当堂训练题8,思考如何测量人的上楼的功率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那些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率的最终表达式____________(师生合作完成)【测评反馈】根据课堂实际时间和学生的完成情况,选择几个典型的题目用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加以指导【总结本节重点】学生再看学案中本节复习的要点知识,看看是否都全部掌握。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第九课工作、动力和机械效率初三复习课第1课时2021-3-13一、教学指导本节内容是整个力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点和重分值点,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本节计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复习知识点为主,第二课时针对滑轮、斜面的计算总结专题。

二、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要点复习和习题练习,理解功(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2.了解物体不工作的几种情况;3.理解公式w=FS、P=w/T=FV和η=w有用w总=温室气体?GNF,并将使用它们;4、熟悉这些年这部分知识的升学试题的特点,了解出题方向,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中考分析显著比例:12岁占身体总分的12%,13岁占7%。

难度:都出现在最后一道计算题的最后两道题中。

(二)知识回顾1.工作:(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克服力所做的功。

)(2)无功的判断与分析举例:1.小明举着杠铃原地不动2.大车没有推3.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4.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5.一个人在水平地面上搬运重物。

用起重机水平搬运重物上楼梯8将图钉压入墙壁学生分析,总结不做功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相互垂直。

同时,解释一下你不工作就感到累的原因。

(3)功的公式:w=fs单位要求,同一性要求2、功率:(1)力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速度的物理量。

1/3(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3)公式:P=W。

公式中的单位要求1kW=10W。

T3。

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

用w有用表示。

(要做什么)(2)额外功:在对物体做功时,由于摩擦等原因额外增加的功,是不得不做的功。

符号:W额外。

(3)总功:w总=w有用+w额外(做了什么)(4)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四)重点难点突破例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重为5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20m远,则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A2000jb100jc0d无法确定拓展:甲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两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两次推力所做的功w甲w乙。

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初三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初三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初三复习教案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两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1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6、功的原理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7、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8、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 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二、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5、测量人体输出功率的计算式是: 。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掌握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 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功和功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功和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示例:给出几个功和功率的示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巩固知识点。

4.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功和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对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学生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第十一章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教案

第十一章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教案

功、功率与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寓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掌握简单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功、功率与机械效率公式的运用三、教学方法导入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练习巩固法四、学习内容与过程(一)功问:钓鱼杆和动滑轮属于哪种杠杆?其特点是什么?通过对不同机械的研究,我们发现:省力的机械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确费力。

那么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1、试验:探究斜面(斜面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实验说明:现在我们想把小车利用斜面送到一定的高度。

假设用手直接把重为G 的物体提升h高度,所用拉力等于G,手移动的距离等于h。

如果利用斜面完成同样的任务,所用拉力F和G、手移动的距离s和h之间有什么关系?(2)提问:A.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才能解决我们探究的问题?(小车及砝码的重力、匀速拉动小车时的拉力、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B.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平行于斜面,匀速拉动)(3)实验步骤:每次在小车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

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重力G、上升的高度h,并记录在小表中:次数F(N) G(N) s(m) h(m) Fs(N·m) Gh(N·m) ①②③提问:A为什么要测量三组数据?(通过多次实验,排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使总结的结论更加科学可靠)B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拉力F总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重G,而小车移动距离s总大于小车上升高度h)C如果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它们的乘积,又能发现什么结论?(学生计算后回答:Fs与Gh近似相等)D因此,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方法使小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呢?(4)总结:实验表明,如不考虑摩擦等阻力的影响,使用其它机械也能得到与上类似的结论。

即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2、功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

初中物理_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时] 1课时[课标相关内容]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2.3 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如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1.通过搬水桶的视频与图片的展示,复习功的必要因素、功与功率的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含义、机械效率的计算,提高了运用和估测能力,渗透将小事坚持做到底的意识教育。

2.通过复习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体会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3.通过“人力”、“机械”“电动”等不同方式的搬水桶活动,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将科学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辨析、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具]大桶水、钩码、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讲故事:有一天一个桶装水公司要招聘一名送水员,很快就来了一名应聘者。

播放视频:招聘。

师:如果你是经理,你会聘用这个人吗?如果被聘用,被聘用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会聘用,因为他一次性扛得水多。

师:从物理学的角度说,这个人做的功多,效率也高。

今天我们就来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进行一下专题复习。

二、“功”的理解与领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展示图片:同学扛水上楼图片(2)观看视频,出示题目:视频一:“水官”同学将水桶搬起。

思考:“水官”同学将水桶搬起的过程中,他对水桶做功了吗?分析:因为有力作用在水桶上,水桶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水桶做了功。

思考:“水官”同学扛着水桶,一动也不动时,他对水桶做功了吗?分析:光有力没有距离,所以不做功。

视频二:水桶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

思考:水桶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水官”同学是否对水桶做功?分析:“水官”同学没有施加力,所以不做功。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功率和效率》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了解简单的滑轮组,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重、难点:1.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认识简单的滑轮组,会计算其机械效率。

三、教学思想:由于三年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在上课前小组教研确定复习版块,把教材重新组合,力求高效。

一般在教学前让学生做复习提纲,通过做复习提纲,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并记忆,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中招题进行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备战中招)版块一:功教师先提问并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课件列举没有做功的例子:如“搬而未动”是有力没有距离;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因为有距离没有牵引力;吊车吊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没有做功,因为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题中给的距离与拉力垂直,没有关系。

然后让学生练习: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对货物做了功;D. 小明把书从地面上捡起来,小明没有对书做功;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

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300JB.做功10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3.小明将放在水平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

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

版块二:功率教师先举例两个学生比赛爬楼,问在这个过程中做功没有?做了功,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他们体重相等,让他们爬上同样的高度,比较时间;也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内看谁上的高;假如体重不同,上的高度、用的时间都不同,只能分别计算,比较他们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doc

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doc
2、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你用到 了几个公式,它们都是在什么条 件下使用?
3、组内交流你的收获,代表发言。
【检测】
讨论交流
练习并展示交流
思考回答
总结交流,相互补充
交流
检测
发现比值定义法的 用处,与前课内容 联系,发现知识间 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两个概念的建 立,理解概念源于 解决问题的需要, 渗透科学知识是有 用的是人们需要的 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 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功和功率的概念分析
2.功率和机械效率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概念辨析
2.机械效率计算
教学手段
实验、PPT、小组合作学习
演示教具
物理课本、钩码、弹簧,物块
做功的多少:功W=FS(S为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联系学过的能量转
能量转化的过程。
例如:钩码从空中下落,重力做
一起分析,加深理解。
化的过程,加深理
功的过程: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 能的过程;弹簧把物块弹开,弹 力做功的过程:把弹性势能转化 成动能的过程。
练习并展示交流

随堂练习1:全班展示。
图片展示(人工挖掘和挖掘机挖掘
小组讨论,报到
引发冲突,发现本
)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到做功不仅有 多少而且还有快慢,进而体会功率概 念的建立意义(概念源于解决问题的 需要)。我们怎么表示做功快慢的 呢?
展不实验

我们看两个做功过程:
这种定义方法叫比值定义。
为什么要比值定义?
追问:比值定义的概念我们还学 过哪些?
可不可以反过来定义,功率数值 越小,做功越快,速度数值越小, 运动越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初三复习课 第1课时 2014-3-13
一、教学说明
本节内容是整个力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点和重分值点,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

本节计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复习知识点为主,第二课时针对滑轮、斜面的计算总结专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要点复习和习题练习,理解功(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2、知道物体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3、理解公式W =FS 、P=W /t=F v 和η=

有用W W =
nF
G FS
Gh
,并会运用它们;
4、熟悉这些年这部分知识的升学试题的特点,了解出题方向,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中考分析
比重大:12年占物理总分12%,13年占7%。

难度大:都出现在最后一个计算题的最后两问。

(二)知识回顾
1、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举简单例子,并解释克服力做功情况。

) (2)不做功情况判断分析
举例:1.小明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2.人推车却没有推动
3.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
4.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
5.一人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前进
6.吊车水平搬运重物
7.提着重物上楼梯
8.将图钉按进墙内
学生分析,总结不做功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相互垂直。

同时说明不做功却感觉到累的原因。

(3)功的公式:W =FS 单位要求,同一性要求 2、功率:
(1) 功率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 公式:P=t
W 公式中的单位要求 1kW=103
W 。

3、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

用W 有用表示。

(要做什么) (2) 额外功:在对物体做功时,由于摩擦等原因额外增加的功,是不得不做的功。

符号:W 额外。

(3) 总功:W 总=W 有用+ W 额外 (做了什么)
(4) 机械效率:η=

有用W W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四)重难点突破
例1:一学生用100N 的力将重为5N 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20m 远,则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2000J
B 100J
C 0
D 无法确定
拓展:甲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两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两次推力所做的功W甲 W 乙。

(填“>”、“=”、“<”)
解析:在W =FS 中,W 、F 、S 三者要一一对应。

例2: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做功多; B 、功率大做功时间少; C 、功率小做功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3:功率为100kw 的汽车在公路上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少?
解析:由此例题引出功率的另外计算式P=W /t=F v ,同时强调单位及其使用条件。

例4: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3)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6)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练习(《领跑中考》P39-41)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
D.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A,易错原因是认为拉力大的速度大。

甲、乙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如图2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 m高的
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 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 kg,动滑轮的质
量为2 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 N。

(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3.(2013·资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小区都配备了
健身房,小明每个周末回家都会到健身房锻炼,如图6所示是小明最喜
爱的用于锻炼臂力的健身拉力器结构示意图,如果小明每次向下拉动拉
杆时,拉力F=250 N,在0.4 s内使质量为m=20 kg的配重块匀速升高到
h=40 cm后放手让其自由落下,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g取10 N/kg,求:
(1)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P;
(2)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η。

(五)教学反思
1. 本节涉及的计算比较多,一节课中没有安排太多的计算,有意的健全学生的负担和反感,有利于课堂的开展。

2. 举例多个实例总结不做功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对不做功情况的理解,因为这是常考点和易错点。

特别是力和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时不做功情况,在分析各种运动中重力做功情况常出现错误。

3. 例题2的安排显得难度突然增加,例题2的安排旨在得出功率的常用另一计算式,但因单位的问题和没有做好过度问题,显得唐突。

应将单位简单化之后再适当过度。

4.学生在本节习题中常见的错误是公式中的各个物理没有一一对应,在教学习题讲解引导上,应加以重视。

(六)教学评价(科组教师评价)
1.复习思路清晰,知识点把握到位全面。

2.重难点突出,用练习巩固知识点做得好。

3.教学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基础,且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

4.例题2安排有待改进,显得唐突,学生在忘记知识后很难做出。

应该有过度的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