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和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工具,如纸、笔、剪刀、胶水等;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教学内容:五、六年级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思考;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确定解题思路,合理选择解题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2.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具有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对解题策略价值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理一理谈话: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使用一定的策略,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1.列表。
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便于分析数量关系。
2.画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如: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问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还可以用一一列举、还原、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练一练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出不同的围法,然后交流,再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刚原来有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送给弟弟,后来又买了18张,这时共有47张画片。
他原来有画片多少张?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
3.王老师买了8个网球和1个足球,正好用去360元。
足球的单价是网球的4倍,足球和网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学生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4.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学生用假设法来解决,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5.超市里有白糖和红糖48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三分之五,红糖有多少千克?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三、补充练习1.小明有5元和2元两种人民币若干张,他要拿37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2.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3.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军,自己还剩25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六年级数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解决问题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理解问题: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意思和要求。
2.建立模型: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设定变量和关系式。
3.求解问题:根据模型,使用数学方法求出解。
4.验证答案:用语言或数学方法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5.总结问题: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 找规律法找规律法是指通过观察一组数或一些实例,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找出规律、推广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整数1,2,3,4,5,6,7,8,9中,选取其中三个互不相同的数,排成三位数,问共有多少个?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法来得出答案。
解题步骤如下:•思考自然数1~9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每个选法可以组成3位数的6个排列,例如选择1、2、3,可以组成的3位数有123、132、213、231、312、321。
•所以一共有9种不同的选法,每种选法可以得到6个不同的排列组合,共计54个不同的3位数。
2. 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通过寻找矛盾,推出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如果要证明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无理数,可以使用反证法。
假设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有理数,那么可以表示为p/q(其中p和q互素)。
即p2=q2a,a为正整数。
因为p2是q2的倍数,所以p也是q的倍数。
假设p是q 的k倍,那么q2a=(kp)2,即q2是k2a的倍数,k2a是一个正整数,所以q也是p的倍数,但p和q是互质的,矛盾。
所以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无理数。
3. 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是指将问题分成几种情况加以讨论,从而得到解答的方法。
例如,有4个白球,3个红球,2个蓝球,从中任选2个球,求球的颜色可能的情况。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苏教版秋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苏教版秋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节六年级上数学复习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
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我们将会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复习教材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章节,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验结果等环节。
这些策略对于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难点是如何将这些策略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准备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大家一起分析和解决,同时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大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然后,我会和大家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执行计划,检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大家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接着,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运用刚刚学到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大家解题的过程中,我会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内容,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验结果等环节。
我会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示来展示这些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大家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进行解决。
这些问题的难度会根据大家的掌握程度来进行设计,既能够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挑战大家的思维能力。
作业题目:1. 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1. 小明和小华一共有8个苹果。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够多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准备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0元,书店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小明最后实付了50元,请问小明是怎么买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学校买了20盆花,其中12盆是红花,8盆是黄花,请问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盆?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解题方法单一,思路不清晰。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3.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时策略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购买一件商品原价100元,如果购买两件及以上,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0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算式求值、列式计算和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简单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的方法。
2.难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旅行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小明吃了几个,剩下的水果数量是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基本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以便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习。
3.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已知的信息解决问题。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家有15个橘子,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策略。
本单元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一种策略,缺乏灵活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策略接受能力较强,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和掌握策略。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策略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策略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计算物品的总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教学内容主要概念:理解并运用比例、分数、小数等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结合例题详细讲解。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策略的运用。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核心概念和策略的图示化展示。
重要例题的步骤分解。
学生练习题的展示和解答。
作业设计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策略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详细说明教学重点策略的多样性:教学中应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
这包括但不限于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逆向思维等。
每种策略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学生需要学会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最合适的策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全汇总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全汇总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解决问题的策略1.引导学生掌握用“替换”(或置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例1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借助示意图,思考怎样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小杯替换成大杯。
教学例2时,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思考。
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打开教材,看一看“西红柿”“青椒”“萝卜”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替换”“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4.重视检验过程,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求出的结果进行检验,看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的已知条件,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时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第68、第6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3、第9~14题。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并进一步发展推理和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1.用等量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2.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课件。
谈话:我们每天写作业都要用到钢笔,请拿出你最喜欢的钢笔,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教师选择一支钢笔,问:你这支钢笔多少钱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问:老师这支铅笔值()钱。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常见的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分析问题和策略选择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如何选择最优的购买方案等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关于行程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两个人相遇的时间。
在呈现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介绍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不够强,容易陷入解决问题的困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购物问题、路线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为后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如购物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问题情境,运用所学的策略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教案(共3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总量不变)授课时间内容教科书P68~69例1,“练一练”及P72 1-3题,《补充习题》P50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的策略。
难点: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练习本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铺垫,建立联系1.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什么?(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回顾以前我们学习过的策略)2.准备题1、2:(课件展示)(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以下9个小杯,正好都倒满。
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以下3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每个小杯的容量又是多少毫升呢?独立解答,指名汇报二、自主探究体验感悟1.改编题目,启发思考提问:这里还有一道题,你能解答吗?样画出表示1个大杯容量的线段?为什么表示1个大杯容量的线段要和表示3个小杯容量的线段画的同样长?从图中可以看出,720毫升果汁正好倒满多少个小杯?思路三:列方程解。
提问: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1个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样表示?可以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3)列式解答反馈解答情况。
(4)检验。
谈话:我们的解答对不对呢?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
指名口答。
如果学生只说出满足一个条件,教师就顺势引导:这才满足题目中的一个条件……,还要满足另一个……还要用……三、回顾交流收获提升1.反思:回顾解答例1的过程,开始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后来怎样解决这一困难的?追问:假设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2.比较:假设全倒入大杯和假设全倒入小杯这两种假设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假设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完整板书课题),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在假设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替换的策略。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能依照具体情形灵活采纳最优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替换的策略。
复习过程:一、整理回忆谈话: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你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吗?二、差不多练习:巩固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8倍,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1支钢笔,一共用去8.8元,那么钢笔与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先引导学生摸索:你预备如何样想?如何样替换?学生交流摸索过程。
在这题中,学生可能采纳的方法是将1支钢笔替换成8支铅笔。
可追问:你们什么缘故不将3支铅笔替换成钢笔?将摸索过程用算式表示,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小结:当两种物品存在着倍数关系时,能够将一个大物品替换成几个小物品,也能够将几个小物品替换成一个大物品,然后再运算。
在替换时为了运算方便,往往采纳大物品替换成小物品的情形比较多。
2、工程队动用了5辆大卡车和14辆小卡车,预备一次性运输105吨石子。
已知大卡车的载重量比小卡车多2吨。
那么每辆大卡车与小卡车的载重量各是多少吨?先引导学生摸索:你预备如何样想?如何样替换?学生交流摸索过程。
可能全部替换成大卡车,也可能全部替换成小卡车,两种方法差不多简便。
让学生用算式表示替换的过程。
指名上黑板板演,边写边说明替换的方法。
同桌各选一种方法连续说替换的过程。
小结:假如两种物品存在着差比关系,那么在替换时往往依旧一件换一件,但在替换后要在总数中增加或减少替换后的总差额。
3、出示教材上第120页上第31题这题能够如何样想?组织学生交流:方法可能有(1)用假设法解决:假设全是硬席票或假设全是软席票。
(2)列表调整。
三、巩固用方程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谈话:刚才这3题假如用方程解,你会吗?先独立摸索2-3分钟。
2、组织交流:围绕如此几个问题提问:这3题都有两个未知数,一样这种情形将如何样的数设为未知数?另一个数如何样表示?方程如何样列?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独立解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与反思。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在理解问题、制定计划等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能够清晰地表达问题。
2.培养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引导学生进行检查与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理解问题的实质,制定合适的解决问题的计划。
2.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解题策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2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2 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苏教版教案内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设计这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复习了数与代数2章节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式与方程的解法,包括代数法、图解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能够理解和运用式与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和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问题解决实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
2. 讲解与演示:我将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并给出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 巩固与拓展:我将给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将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并尝试用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策略解决。
2. 请选择一道练习题,运用代数法或图解法解决,并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方面有一定的掌握,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应用。
在课后,我建议学生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苏教版)
考点精讲练
考点03 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典例精讲】(2022秋•灌云县期末)小明把 770毫升果汁倒入 3个小杯和 1个大杯,正好倒满。已知小杯
容量是大杯的 1 ,大杯容量是( )毫升。 4
A.110 B.220 C.330
解:770÷ 1 (×3+1)
4
=770÷ 7
4
=440(毫升)
D.440
考点精讲练
考点02 鸡兔同笼问题
【真题强化2-2】(2022秋•鼓楼区期末)“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孙子算经》是这样记载的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认为结果是( )
A.鸡23只兔12只 B.鸡12只兔23只
C.鸡14只兔21只
解:(94﹣35×2)÷(4﹣2), =(94﹣70)÷2, =24÷2, =12(只).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故选:A.
【真题强化1-3】(2021•东海县)体育室里有三盒乒乓球(只有橙、白两色),每盒30个,第一盒有 是
5
橙色乒乓球,第二盒的白色乒乓球和第三盒的橙色乒乓球同样多,这三盒乒乓球中一共有( )个白色
乒乓球。
A.30
B.36
C.54 D.84
1 解 =: 303×0×4(1+﹣305 )+30
5
=24+30
易错点拨
1.用一种物品替换另一种物品,使数量关系单一化时,一定要注意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在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时,要分清所求结果是哪一个量。
考点目录
【考点01】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考点02】鸡兔同笼问题 【考点03】假设法解题(代换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基本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画图策略、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列表策略和猜想-归纳-验证策略等。
这些策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们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图、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列表和猜想-归纳-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策略。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策略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展示问题和策略。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购买一个商品原价100元,如果购买两个及以上,每个商品的价格将打9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画图等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能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策略。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需要策略。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策略。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策略。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
教案)
教学内容:五、六年级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思考;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确定解题思路,合理选择解题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2.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具有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对解题策略价值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理一理
谈话: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使用一定的策略,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1.列表。
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便于分析数量关系。
2.画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如: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问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还可以用一一列举、还原、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练一练
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学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出不同的围法,然后交流,再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刚原来有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送给弟弟,后来又买了18张,这时共有47张画片。
他原来有画片多少张?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
3.王老师买了8个网球和1个足球,正好用去360元。
足球的单价是网球的4倍,足球和网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学生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4.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学生用假设法来解决,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5.超市里有白糖和红糖48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三分之五,红糖有多少千克?
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题,然后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小结。
三、补充练习
1.小明有5元和2元两种人民币若干张,他要拿37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2.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3.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军,自己还剩25张。
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4.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
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5.食堂运来一批煤,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9,第二次用去1000千克,这时用去的煤与剩下的煤同样多。
这批煤原有多少千克?
6.一套西服84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5。
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课后反思:
本课时内容与后一课时内容合并为一课时进行了复习。
从复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以前学习的这些内容。
难度不大的有关找规律或是用假设、替换等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也都能正确解答。
在运用假设法或替换法解决实际问题后,检验也很重要,课上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我请学生在列式计算后再进行检验,看看是否符合已知信息。
和沈老师一样,感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复习中学习困难生就感到困难重重,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
课后反思: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完成的不错,补充习题的第3题和第4题学生错的比较多,可以理解,在之前学习的时候,第3小题也是学生有错误的。
而第4小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分倍数和差数关系,题中如果告诉我们的是倍数关系,则总量是不变的,如果是差数关系,则总量要发生变化。
另外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判断不出用替换还是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则可以让学生用列方程来解答。
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采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在没有明确用哪种方法解答时,这也未尝不可。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