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和文化常识”专项练 教师版
课内文言文翻译知识梳理及练习-1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参考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部编版语文七下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教师版)修订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教师版)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作为理由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志士分别数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木兰诗》(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户:门2.不闻机杼声机杼:织布的梭子3.惟闻女叹息惟:只4.问女何所忆忆:思念5.昨夜见军帖帖:文告6.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数7.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8.旦辞爷娘去旦:早晨9.万里赴戎机戎:战争10.关山度若飞度:过11.朔气传金柝朔北方12.策勋十二转策: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13.赏赐百千强强:有余14.可汗问所欲欲:想15.愿驰千里足愿:希望16.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17.著我旧时裳著:穿18.雄兔脚扑朔扑朔:动弹19.雌兔眼迷离迷离:眯着眼20.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21.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对镜帖花黄通“贴”,贴上2.出门看火伴通“伙”,伙伴(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阿爷无大儿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2.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五)解释下列多义词。
1.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2.机万里赴戎机军机、军事不闻机杼声织布机3.买东市买骏马买欲买舟而下雇、租4.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通“贴”,贴上(六)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题
一、原文1.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二、翻译1. 当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
2. 人生自古以来,谁没有死过?只要留下坚定的信念,就能照亮历史。
3. 春风得意的时候,马蹄疾飞,一天之内就能看完长安城的花。
4. 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众山,它们在我眼中都显得很小。
5.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到来时,它会长出多少枝?三、分析1.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话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
翻译时要注意“王师”指代南宋军队,“北定中原”指代收复中原,“家祭”指代祭祀祖先,“告乃翁”指代告诉你们的父亲。
整句话的意思是,当南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翻译时要注意“留取丹心”指代保持坚定的信念,“汗青”指代历史。
整句话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谁没有死过?只要留下坚定的信念,就能照亮历史。
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话出自唐代孟郊的《登科后》。
翻译时要注意“春风得意”指代考试成功,“马蹄疾”指代马跑得快,“长安花”指代长安城的花。
整句话的意思是,春风得意的时候,马蹄疾飞,一天之内就能看完长安城的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话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
翻译时要注意“凌绝顶”指代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指代俯瞰众山。
整句话的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众山,它们在我眼中都显得很小。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句话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翻译时要注意“红豆”指代思念,“南国”指代南方,“发几枝”指代长出多少枝。
整句话的意思是,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到来时,它会长出多少枝?四、总结通过对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翻译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精心原创}高考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一1、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已知2008年是戊子年,那么2071年是年。
(辛卯年)2、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
(谥号)3、古人常使用一些词语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敝)(卑)4、古代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肖)5、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
古代男子一般在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礼。
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20) (笄)6、中国古代选拔人才,汉代实行察举(荐举)和征辟制,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
到明清考试分四级,县府的“院试”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省级的“乡试”及格者称,礼部主持的“会试”及格者称贡士,皇帝亲自主持的“”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一、二、三甲统称。
科举制秀才举人殿试进士7、我国古代授予官职为拜,调动官职为迁,免去旧职任新职为除,提升官职为,降职贬官为谪或左迁,罢官为,年老请求辞职为。
擢黜乞骸骨8,古人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与之相关的称谓来代替。
“”指未满周岁,“垂髫”指童年或儿童,“”指女子13—14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指50岁,“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指八九十岁,“”指100岁。
襁褓豆蔻知天命耄耋期颐9..“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佛教、道教、儒教10. 古代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各有不同。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教师用)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教师用)●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文言翻译的方法增:相对于文言省略句式而言换:将古代的说法换成现代的说法删:文言虚词、发语词、词头等留:古代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号、物名等移:相对于文言特殊句式而言,翻译时应调整语序。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⑶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使动)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文言文翻译专项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
(《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译文:【注释】①本节选自《植弓》下。
②陈子车:春秋时齐国大夫。
(3)大夫:为卿大大处理家务的总管。
下文的”宰”与此相同。
(4)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⑤已;止,终止。
(6)二子:指陈妻和家宰。
(7)弗;不。
果;果然,结果。
【译文】陈子车在卫国死了。
他的妻子和家宰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
两人告诉陈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
”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
尽管如此,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除了妻子和家宰外,谁还能做这事呢?如果不这样做,那正合我想法.如果要这样做,那我就想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
”于是,陈妻和家宰便没有用活人殉葬。
【答案】⑴夫子患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请让我们用活人(为他)殉葬。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莫”“请”的翻译、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句式)⑵尽管如此,但他患病应当去伺候的人,哪一个比得上他的妻子和家臣呢?(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虽然"的古今异义和固定结构“孰若”的翻译)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文化常识对点训练2教师版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化常识对点专练(二)(对点练+综合练)题组一对点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 AA项,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刺史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司”即“主管”“管理”。
答案 C刺史,官职。
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使各地,不常置。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
:文言文翻译训练教师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教师用)(一)1.翻译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1)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2)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注]①太常:汉之官名,主管理乐的大官。
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参考译文】工之侨得到了非常好的桐木,经过砍削作成琴。
上弦一弹奏,发出金钟般的声响和玉磬般的共鸣声。
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献给太常乐官。
(太常)叫全国知名的乐工鉴定它,(乐工)说:“不是古琴。
”(于是就)退还给他。
工之侨把它拿回来,和油漆工商议,(求他在琴上)漆上裂纹。
又求能刻写篆字的技工,刻上古代的篆字。
装在木匣里,给它埋上土。
过了一年,把它抱到市上去(卖)。
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百金买去,献给朝廷。
乐官们互相传看,都说:“(这是)人间稀有珍品。
”工之侨听说后,感叹地说:“太可悲啦,这个世道!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2.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阙敌,使摩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召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召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召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参考译文】周武王消灭了殷朝之后,召来姜太公问他说:“将如何处置殷纣王的战士、百姓?”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谁如果喜欢一个人,那么连那个人屋上的乌鸦都喜欢;如果憎恨一个人,连那人的墙壁角落都恨到。
全部杀掉我们的敌人,让他们统统死光,怎么样?”周武王说:“不可以!”姜太公退出,召公入内,武王问他:“该如何处置殷纣王的战士、百姓?”召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释放,怎么样?”武王说:“不可以!”召公退出,周公入内,武王问他:“该如何处置殷纣王的战士、百姓?”周公说:“让他们各人回各人的家,各种各的田,从前现在没有什么变化,亲近那些有道德的人,别人有错,全是纣王的责任……”3.翻译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知识总结与专练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总结与专练考点1留【考点精讲】“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即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
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日:“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
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汆。
后淮北人饥,匆:请通汆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解析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其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他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
由“旧制……”和“后……”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
答案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渡河通商。
淮南闹饥荒,他上奏说应允许商贩到淮北买粮。
【参考译文】苏琼,字珍之,是武强人。
苏琼幼年跟随父亲在边境,曾去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
曹芝与他开玩笑说:“你想要当官吗?”他回答说:“设置官职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人来要求做官。
”曹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即委任他为府长流参军。
文襄帝以仪同三司的职位开建府署,让他任刑狱参军,经常对他加以勉励。
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渡河通商。
淮南闹饥荒,他上奏说应允许商贩到淮北买粮。
后来淮北闹饥荒,他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
2.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浑喊遣兵马使李朝窠将①兵戍定平。
精准突破:文言文文化常识词语突翻译师生版
译文: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檄,官府发文;摄,代理;除,授官)
5.(朱)寿昌言州近蛮,金冶若大发,蛮必争,自此边境恐多事,且废良田数百顷,非敦本抑末之道也。诏亟罢之。
译文:
11.刘显,南昌人。生而膂力绝伦,稍通文义。南京振武营初设,用兵部尚书张鏊荐,召令训练。擢署都指挥佥事。倭犯江北,逼泗州,鏊檄显防浦口。
译文:
12.(裴怀古)徙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长史,所至吏民怀爱。俄转幽州都督,绥怀两蕃①,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
【注】①光好棋,数召(崔)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译文:
8.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
译文:
9.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译文:
10.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张)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译文:后蜀平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子女、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
2.及大司马吴汉薨,(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译文:刘隆奉公守法,任职八年,交上将军官印,罢官,皇上赐给他自己饲养的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入朝请见。
译文:
18.(滕)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坐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
文言文实词与文化常识专项训练
文言文实词与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一、文言文实词的掌握1. 文言文实词的定义与分类文言文实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它们通常是能够表示实物、抽象概念或动作的词汇。
根据其词性和意义,文言文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类别。
对文言文实词的分类和辨析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2. 文言文实词的识别与运用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实词,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为了提高文言文实词的识别能力,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文言文课文、名篇来逐渐熟悉这些实词的用法,同时可以结合语法和词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只有深入理解了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才能在写作或翻译时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实词,使文章更富有文言特色。
3. 文言文实词的拓展与应用除了在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实词,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大阅读范围,了解更多古代文化常识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实词。
在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诗词歌赋、古文名篇等途径,来拓展文言文实词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修辞能力。
二、文化常识的积累与运用1. 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对于学习文言文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至关重要。
古代文化常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作品中的典故、习惯用语以及文化内涵,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2. 古代文化常识的分类与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历史、哲学、宗教、神话、艺术、礼仪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要全面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我国古代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注重历史事件、人物、名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学习,逐步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古代文化常识水平。
3. 古代文化常识的应用与拓展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注释、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参观古代历史遗址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古代文化常识。
我们也可以结合当下社会、文学创作和语言运用的需求,将古代文化常识与现代生活、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7 字词解释篇(教师版)
专题07 字词解释篇(教师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
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①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解词方法文言实词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文言实词。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③遵循四个原则:1.联(联系课内,知识迁移);2.组(链字组词,结合现在);3.转(转换表述,转换词性);4.猜(联系上下,大胆猜测)。
文言文文美好的意思。
言表述,记载等意思。
文作品、文章等意思。
美好的语言文章1(2023·浙江金华·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为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袭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节选自《书林记事》【注释】①行:赶路.②索靖:晋朝书法家,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④布裘:展开皮衣。
⑤因:于是。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唐欧阳询尝.行 ____________ ②数百步复反.____________ ③.及.疲 ____________ ④三日方去.____________ 【答案】1.曾经 返回 等到 离去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唐欧阳询尝行”意思是欧阳询曾经有一回骑马赶路。
尝:曾经。
“数百步复反”意思是走了几百步又返回来。
反:返回。
及疲:等到疲劳的时候。
“文言文翻译和文化常识”专项练 教师版
“文言文翻译和文化常识”专项练(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己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译文:(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译文:(3)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译文:参考答案:(1)(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山民愿朴”前省略“会稽这个地方”,“颇为官吏所扰”前省略主语“他们”,且是“为……所……”的被动句,需要翻译成带“被”的语句)(2)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发求”,委派官吏搜求;“绝”,停止;“或”,有时;“竟夕”,一整夜)(3)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及”译为“比得上”,“勤苦”是偏义复词,偏在“苦”,且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辛苦”) 参考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
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
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中考语文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专项测试文言文翻译40题 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专项测试文言文翻译40题一、填空题1、文言文翻译。
(1)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3分)(2)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3分)2、(1)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6、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9、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10、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15、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文:▲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潭中鱼可百许头(2)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子在川上曰()(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迷津欲有问()20、翻译下面的句子。
教师考试文言文翻译题目
题目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题目二: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失道的人则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得很少的时候,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得多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凭借天下人的支持,去攻击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在必要时可以不战,但一旦战,必然能取得胜利。
”题目三:原文:《出师表》诸葛亮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先帝开创的大业尚未完成,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已经疲弱不堪,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
然而,在朝廷内外的侍卫大臣们不懈努力,忠诚有志之士在外忘我工作,这都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
实在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志之士的士气,不应该轻视自己,引用不恰当的比喻,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题目四:原文:《岳阳楼记》范仲淹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说:“到了第二年,政治通畅,人民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恢复。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把唐代贤人以及当代人的诗赋刻在楼上。
托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题目五:原文:《醉翁亭记》欧阳修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初中老师文言文翻译题库
一、单选题1. 下列句子中,字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沛公军霸上,未战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B.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 吾欲之南海,何如?D. 逸才独步,高情远致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B.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C. 逸才独步,高情远致D. 举匏樽以相属二、判断题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中的“贰”是指“背叛”的意思。
()2.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中的“收藏”是指“收藏的宝物”的意思。
()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中的“贰”是指“背叛”的意思。
()三、翻译题1. (文言文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2. (文言文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翻译)3. (文言文原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绝其产。
(翻译)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下列句子中,字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血气未定B. 及其壮也C. 及其老也D. 狎大人(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君子有三戒B. 少之时,血气未定C.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D. 君子有三畏(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君子有三戒B. 少之时,血气未定C.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D. 君子有三畏(4)根据文意,下列对“血气”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指人的情绪、性格B. 指人的精神、意志C. 指人的体力、精力D. 指人的才智、能力。
教师考试文言文翻译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舍瑟何求?”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 非曰能之,愿学焉。
4. 吾与点也!【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1. 摄乎大国之间2. 因之以饥馑3. 端章甫4. 莫春者【小题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1.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小题4】简要概括文中人物形象:2. 曾皙3. 公西华【答案】【小题1】1. 以我一天比你们年长,不用因为我年纪大就不敢说话。
2. 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3. 我并不是说能做,愿意学习。
4. 我赞同曾皙的看法。
【小题2】1. 夹在大国之间2. 随后发生饥荒3. 穿着礼服4. 春天【小题3】1. 对比:将子路治国与曾皙治国进行对比,突出子路的勇敢和曾皙的谦逊。
2. 比喻:用鼓瑟的声音比喻曾皙的言辞,表达出曾皙的才华和气质。
【小题4】1. 子路:勇敢、有胆识、有志向。
2. 曾皙:谦逊、有才华、有修养。
3. 公西华:聪明、好学、有担当。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译文: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3.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4.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译文: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译文: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其……欤?:兼表反问)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译文: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和文化常识”专项练(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己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译文:(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译文:(3)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译文:参考答案:(1)(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山民愿朴”前省略“会稽这个地方”,“颇为官吏所扰”前省略主语“他们”,且是“为……所……”的被动句,需要翻译成带“被”的语句)(2)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发求”,委派官吏搜求;“绝”,停止;“或”,有时;“竟夕”,一整夜)(3)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及”译为“比得上”,“勤苦”是偏义复词,偏在“苦”,且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辛苦”) 参考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
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
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他)四次迁升后担任豫章太守,又多次升迁后担任会稽太守。
(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
他被征召任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发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
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长者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
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
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
”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1)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译文:(2)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译文:参考答案:(1)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根据语境,“田野辟”前应补出“只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前应补出“于是我知道”;“左右”应译为“侍候的人”,且“是……也”为判断句,需要翻译成带“是”的语句)(2)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
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前省略“齐威王下令”,且为定语后置句,需要调整语序为“烹阿大夫及尝誉左右者”;“强于天下”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于天下强”) 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
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
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
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译文:(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译文:(3)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译文:参考答案:(1)秦王朝政治失策,陈涉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多得数也数不清。
(省略句的翻译;蜂,名词作状语,像蜂一样)(2)(他)自己炫耀自己的功勋,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
(省略句的翻译;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经过五年战争,最终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己将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
(省略句的翻译;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而不自责”为宾语前置句的翻译,代词“自”作动词“责”的前置宾语,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而不责自”)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从周先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
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怎么兴起得这么突然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涉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多得数也数不清。
可是项羽并没有什么根基(包括土地和权势),而是乘天下大乱的形势在民间起事,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楚外的五国反秦武装)灭秦,分割天下的土地,封赏王侯,一切政令都由项羽颁布,号称“霸王”。
“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可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念楚国(而东归),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干了这些失策失人心的事,)却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想要成就霸业就很难了。
(他)自己炫耀自己的功勋,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最终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己将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
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欧阳玄,字原功。
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
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译文:(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译文:(3)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译文:参考答案:(1)(道士)说完就离开了,(张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但已不知他到哪里去了。
(省略句的翻译)(2)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中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阻挠者非常多,他尤其竭力争取。
(“事有不便者”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有不便事”;“集议廷中”为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于〉廷中集议”)(3)史官中有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起笔删改订正其不当之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
(“口舌”代指言辞,此处应该意译,“援笔窜定之”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上“玄”)参考译文:欧阳玄,字原功。
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他《孝经》《论语》《小学》等书,八岁能背诵,开始跟随同乡的先生张贯之学习,每天能记几千字,即能写文章。
十岁时,有一位道士凝视欧阳玄,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凭借文章冠绝当世,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道士)说完就离开了,(张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但已不知他到哪里去了。
(朝廷)征召欧阳玄为国子博士,升任国子监丞。
致和元年,升任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官。
当时正值有战事,欧阳玄领印代理国史院事务,每天在内廷值班,参与决策机要事务,凡是远近的征调,(都由他)起草诏令、檄文。
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中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阻挠者非常多,他尤其竭力争取。
(朝廷)下诏修编辽、金、宋三史,召欧阳玄为总裁官,他制定凡例,使论撰者有所依据;史官中有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起笔删改订正其不当之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