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小数乘法运算过程中的精度控制和计算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本3.教学道具(如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拿出一张地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地图上有哪些地方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两个小数相乘的例子,如:3.2×4.5和6.7×8.9。

2.学生观察例子,尝试发现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4.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课件中的例子,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2.3×6.7;4.5×8.2;7.6×9.3。

2.学生完成后,老师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点评。

3.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小组合作1.老师出示一道较复杂的题目,如:12.3×4.56。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小数乘法的精度控制和计算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即小数乘以小数的过程实质上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小数位数调整小数点的位置。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对乘法计算规律的概括,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合理灵活的计算以及提高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力目标: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合理构建知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难点是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准备的教学具:多媒体课件二、教法及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了“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采用猜测、验证、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组织教学。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自主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学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多媒体播放: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繁忙的情景,并加以介绍:2.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又分为2个环节。

(一):探索乘法结合律1.解决问题⑴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乘法交换律简介

乘法交换律简介

乘法交换律简介
乘法交换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乘数的顺序可以交换而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换句话说,对于任意两个实数 a 和 b,a 乘以 b 的结果等于 b 乘以 a 的结果,即 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在数学中是一条基本的运算规律,适用于整数、分数、小数等各种数值类型。

这一性质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乘法运算时所依赖的基础之一。

乘法交换律的简明表述为“乘法交换律:乘数的交换不变”,这意味着在乘法运算中,乘数的位置可以随意交换而不改变最终的结果。

这一性质使得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乘数的位置,方便计算和推导。

乘法交换律不仅在基础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代数、方程式的变形、数学推导以及实际问题的建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乘法交换律是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条运算规律。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知识点及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知识点及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章节知识点及练习题信息窗1一、知识点及需注意的问题:1小数乘整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算理:以“58.6×6”为例。

把小数58.6看成整数586,扩大了10倍,整数“6”不变,计算“586×6”得“3516”,因为从58.6到586扩大了10倍,所以58.6×6的积到3516也扩大了10倍,反过去58.6×6的积也就是3516缩小它的10倍所得的数,即351.6,由此可得“58.6×6=351.6”。

(2)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首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把所得的积从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书写格式要正确数位一定要对齐:有三种情况①小数中间有0的时候,列竖式时一般先写这个因数,下面写整数。

②当因数是整十整百的数时,列竖式的时候别忘记把整数末尾的0落下去。

③列竖式时先写数位比较多的数,便于计算。

3 小数乘积末尾的0可以省掉。

4别忘记最后的乘积要点上小数点。

二、重难点及考点试题1 直接写得数0.345×10= 0.345×100= 0.345×1000=1.25×8= 12.5×8= 0.125×8= 50×0.2= 0.5×20= 0.05×20=2 列式计算乒乓球拍每副29.5元,买三副,一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算:用乘法算:估算:3用竖式计算1.39×8= 5×6.4= 0.103×52=78×0.25= 1.237×30= 9×37.8=13.76×8= 4.8×25= 2.76×20=4 实际应用题豆角每千克4.60元,胡萝卜每千克1.63元,黄瓜每千克3.40元(1)小花买了3千克萝卜,需要多少钱?(2)买4千克黄瓜和2千克豆角共需要多少钱?。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够用口诀计算5的倍数的乘法,并且能够快速算出类似5×8、5×10、5×12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计算器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计算类似5×8、5×10、5×12这种和5倍数相关的乘法。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计算纸牌,随机抽出其中的数和5相乘,让学生用口诀口算得出答案。

教师将学生算出的答案录入黑板,并询问学生口诀的具体内容。

2. 给出乘法口诀1.“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教师展示口诀板书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

2.让学生观察口诀并解释口诀的含义。

3.教师反复抛出5的倍数的乘法形式,如5×8,5×10,5×12等,并让学生用口诀作答。

4.让学生比赛应用口诀算出上述乘法,并将用时较长的同学的计算时间记录在黑板上。

3. 让学生自学拓展1.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并记录5的倍数的乘法。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和口诀来解答这些乘法。

3.让学生联系写出口诀并讲出各种数的口诀。

四、教学提醒1.教师要在讲解口诀的同时,注重当堂练习,多以口算方式练习,提高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

2.教师应该在讲解后,让学生自行尝试口算,再进行比赛评选和评估。

3.教师要在教学后让学生期望更多乘法口诀的学习,并让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计算工具。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
(此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由学生讲说算理,老师引导)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a×_____= 25×_____ 9×____= b×____
a×4×25= ____×(____×25)
125×(a×____)=(____×8)×____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25×4 26×125×8
选做:基础训练P18你完成了会更聪明1、2
四、教后反思
单元
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
周课时
第4周第2课时
课题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信息窗2练习课
单元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教材P26-29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分配率,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材P24-25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分配率,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教学
重点
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
难点
运用所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00×6
=6000(本)
引导:(出示课件)这辆车每天行驶多少个25千米?
学生指出每天开5个来回,所以应该是10个25千米。
引导:如果求每天行驶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子?
学生指出25×5×2
引导:能用简便算法计算吗?

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一

信息窗1—看魔术教学内容:体验相同加数连加教科书2—4页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看仔细哦。

下面我们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魔术表演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观察情景图遇到的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1.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术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学生看图回答。

2.启发学生进行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分小组进行提问:每个小组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4.全班进行交流,总结出以下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一共有多少个灯笼?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图,围绕图发现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我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1.自主解决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a.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b.一共有多少个灯笼?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理解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精讲点拨1.小组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和算法为什么要用2+2+2呢?板书:2+2+2=6(朵)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想法:a.指名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板书:3+3+3+3+3=15(个)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9页“信息窗1”红点1。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3.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知识形成的乐趣,感受学好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交换律。

难点:结合乘法算式归纳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具、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口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口算题:12×5 5×14 25×425×9×4 8×17×125师生口算比赛,议一议计算那么快的原因?教师引导:计算快的原因是按照乘法运算的规律进行计算的。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的秘密。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乘法运算律的兴趣。

)二、猜想验证1.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律,你们能将加法的运算律说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说一说加法运算律的内容。

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说教师板书:a+b=b+a ( a+b)+c=a+(b+c)2.教师引导: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

学生进行猜测。

预设:乘法可能有结合律。

乘法可能有交换律。

……谈话导入:乘法是否具有你们猜测的规律呢?怎样确认自己的猜测?看看哪个小组能很快的验证猜测。

3.乘法交换律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结果汇报给大家?预设:(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例如6×5=5×6,0×20=20×0,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2)我们组也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8,也可以用8×4,。

这就说明4乘8等于8乘4.因此,乘法也和加法一样,也有交换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课件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课件 青岛版
交换律中:不变的不仅是运算符号和结果,还有 数字本身。变的是数字的位置。
第二关
小米做了6道数学题,小红做了8道,小丽做了5道, 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
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三关
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里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每层有30本书,请问四年级三班一共有多少本书?
几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青岛版数学 四年级
文字游戏:
≠ 我骑马 ≠ 猫钓鱼
马骑我 鱼钓猫
= 我和你 = 红与黑
你和我 黑与红
40 5 + - × ÷
活动要求: 1、用这两个数和其中一个运算符号列出所有算式, 2、把算式分类后填入表格, 3、算出结果后对比每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法:
乘法:
我的举例: 我的发现:
第一关 1、填一填:
1、56+375=375+( ) 2、45×102=102×( ) 3、已知328+379=707,
那么,379+328=( ) 4、已知23×25=575,
那么,( )×23=575
2、判断下列算式是否使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3+6=2+7 (2)34+43=34+43 (3)62×53=53×26 (4)128×46=46×1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新青岛版四下数学《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信息窗1)》教案

新青岛版四下数学《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信息窗1)》教案

《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信息窗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并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并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显示学生植树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生:植树节。

师:学校决定在植树节期间从苗木基地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来进行绿化美化校园活动。

请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冬青、柳树、杨树……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教师板书。

)生:一共要购进多少棵花苗?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这一问题好吗?(课件呈现冬青56棵、柳树72棵、杨树28棵的图片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评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植树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情境,通过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定向,明确探究目标。

】2.小组合作,探索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课件出示问题: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师:可以怎么列算式?(学生交流,教师板书:56+72+28。

)师: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独立试做。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生1:我先算冬青和柳树一共多少棵,再加上杨树,求一共购进多少棵。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作业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作业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姓名:预习方式预习内容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页----3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页----3页。

流利的朗读以下例题,并试着解答:1、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陆地约25平方千米,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3年、4年呢?2、目前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t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3、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想一想1、列出2年、3年、4年、n年的造地面积的算式,试着解释每一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2、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的表示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3、在“当t=8”中,t表示什么意思?t=8又表示什么意思?背一背试着背诵课本3页中的概念和结论。

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4页中的第1、2、3题。

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查一查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下有关“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方面的知识内容并记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交流一下。

说一说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随堂练习:1、一本《黄河掠影》m元,买3本需要()元,买18本需要()元,买x本需要()元。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7×m= a×6= a×b= b×x=3、大客车每小时行a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大客车多行20千米。

(1)a+20表示:(2)大客车2小时行的千米数:(3)小汽车5小时行的千米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姓名:预习方式预习内容看一看默读教材第8页----9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8页----9页。

算一算根据漂流队每天漂流情况记录表,列式解答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想一想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背一背背一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画一画1、试着画一个长方体图形,用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宽。

2、画一个正方形图形,用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P19-20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3.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思。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和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拟定提纲,自主预习。

1.创情板题。

(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师: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的运算律?引导回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师: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运算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2.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2、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3.出示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有信心吗?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指一生读)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9-20页第一个红点上面的内容。

重点看19页情景图和下面红点中的计算方法。

思考:(1)你能根据情景图下面的信息窗提出哪些问题?(2)19页第一个红点中这种计算方法是乘法计算中的规律吗?你能举例验证吗?(3)什么是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3)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5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好,并能正确计算与例题类似的题。

4.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信息窗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时

信息窗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信息窗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第3课时一、谈话导入: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乘法运算律,研究了如何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这样一来,“乘号宝宝”可骄傲啦!“除号宝宝”不高兴了。

你瞧,他那难过的样子,咱们一起来安慰安慰他吧!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一)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师∶同学们还记得吗?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我们在二年级学的根据乘法口诀四八三十二咱们就能写出四道算式,指名口答。

2、出示35÷7=5,根据这道除法算式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35÷5=7 5×7=35或7×5=353、根据780÷13=60独立写出一道除法算式和一道乘法算式,指名交流。

4、每人根据刚才的样子,多写一些这样的算式,小组交流。

5、根据c÷b=a,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

6、通过以上例子,你发现了什么?7、教师小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交流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二)探索除法运算规律1、师:知道乘除法之间存在这么密切的关系“除法宝宝”脸上露出了微笑,可是他又有新的问题了,出示:乘法有那么多运算律,我们除法有没有运算规律呀?2、出示课本22页第7题:猜一猜两边的算式会有什么关系?然后独立计算,比较两边算式的大小。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5、利用这个规律计算22页第7题第2小题三、巩固练习运用规律1、23页第8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说一说怎样算的?2、补充练习:生活中的数学⑴四年级一班有12个小组,每组有4人,每人能做5个手工制品,这个班的同学一共能做多少个?⑵玲玲家有一个房间长4米,宽3米,用面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3、开放题第23页第9题独立思考,交流解题策略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最后出示除号宝宝的笑脸。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信息窗1(第1课时)加法结合律、交换律课件使用说明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信息窗1(第1课时)加法结合律、交换律课件使用说明
“加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律、交换律”课件使用说明
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加法运算律——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类型:ppt
图标按钮交互链接情况说明:
序号
说明
首页
设有四个交互按钮,点击进入本课四个相应环节(情境导入、合作探索、自主练习、回顾反思)
2——15
这几页设有返回首页按钮,教学过程中需要返回首页,可点击返回首页按钮。
3
设置了4个交互按钮,单击按钮“方法一”链接到第4页,呈现按顺序计算的方法。单击按钮“方法二”链接到第5页,呈现简便的计算方法。单击按钮“等式”链接到第6页,两种方法的比较与联系。单击按钮“继续”链接到第7页,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7
设置了4个按钮,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机点击使用。
16
为“回顾反思”环节。筐中有五个苹果,根据上课需要也任意点击每一个苹果。

2-1-2除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2-1-2除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乘法运算律》信息窗1第二课时——除法运算律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标记重点※难点○分层目标△)(可以根据新课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三方面来写)※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除法运算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简算。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猜想规律—举例验证—总结概括”的过程,充分体会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探究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与此同时,在运用所学规律进行简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化运算、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常规,发展其创新意识。

○3、能用较规范的语言描述规律,并能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含作业设置)(一)回顾总结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2、简算练习125×32;15×12×253、简算方法总结:一看(观察数字特点,观察运算符号),二想(如何结合或拆分),三算(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创设情境)1、出示信息图,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板书):(1)先求每人每天完成几个,再求需要几天:60÷5÷2(2)先求所有人一天能完成多少个,再求需要几天:60÷(5×2)验证结果,用等号连接两式:60÷5÷2=60÷(5×2)2、观察等式,猜想规律。

(小组合作)(1)多例列举,合情猜想。

完成书22页第7题,验证平衡是否平等。

(2)引导学生观察等式,思考交流:等式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猜想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相当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板书:?)3、举例验证。

(小组合作汇报)4、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相当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引出课题:除法运算律)(2)用字母表示规律。

(板书:a÷b÷c=a÷(b×c)b,c不等于0,a可以等于0)(3)用规范语言描述规律。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信息窗1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信息窗1

信息窗1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84-85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小纸板。

教学过程:课前口算:41×20= 61×30= 11×80= 12×40= 50×20=640÷8= 140÷7= 280÷7= 350÷7= 120÷6=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