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数学课件:第八章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2.
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 0°的角; ③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它们所成的角是锐角.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已知直线 a,b,c,若 a⊥b,b⊥c,则 a∥c.( (2)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 l⊥α.( α,则 n⊥α.( 一个平面.( ) ) )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师生共研)
(2019· 青海模拟)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2, 底面积为 6,E 为侧棱 PC 的中点,则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 成的角为( )
A.60° C.45°
B.30° D.90°
【解析】 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中,根据底面积 为 6 可得, BC= 6.连接 BD, 交 AC 于点 O, 连接 PO, 则 PO 为正四棱锥 PABCD 的高, 根据体积公式可得, PO=1.因为 PO⊥底面 ABCD,所以 PO⊥BD,又 BD⊥AC,PO ∩AC=O,所以 BD⊥平面 PAC,连接 EO,则∠BEO 为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在 Rt△POA 中,因为 PO=1,OA= 3, 1 所以 PA=2,OE=2PA=1,在 Rt△BOE 中,因为 BO= 3,所 BO 以 tan∠BEO=OE= 3,即∠BEO=60°.
2 . (2019· 安徽省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BC=BB1,AB1∩A1B=E,D 为 AC 上的 点,B1C∥平面 A1BD. (1)求证:BD⊥平面 A1ACC1; (2)若 AB=1,且 AC· AD=1,求三棱锥 ABCB1 的体积.
解:(1)如图,连接 ED, 因为平面 AB1C∩平面 A1BD=ED,B1C∥平面 A1BD, 所以 B1C∥ED, 因为 E 为 AB1 的中点,所以 D 为 AC 的中点, 因为 AB=BC,所以 BD⊥AC,① 由 A1A⊥平面 ABC,BD⊂平面 ABC,得 A1A⊥BD,② 由①②及 A1A,AC 是平面 A1ACC1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得 BD⊥平面 A1ACC1.
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 0°的角; ③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它们所成的角是锐角.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已知直线 a,b,c,若 a⊥b,b⊥c,则 a∥c.( (2)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 l⊥α.( α,则 n⊥α.( 一个平面.( ) ) )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师生共研)
(2019· 青海模拟)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2, 底面积为 6,E 为侧棱 PC 的中点,则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 成的角为( )
A.60° C.45°
B.30° D.90°
【解析】 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中,根据底面积 为 6 可得, BC= 6.连接 BD, 交 AC 于点 O, 连接 PO, 则 PO 为正四棱锥 PABCD 的高, 根据体积公式可得, PO=1.因为 PO⊥底面 ABCD,所以 PO⊥BD,又 BD⊥AC,PO ∩AC=O,所以 BD⊥平面 PAC,连接 EO,则∠BEO 为直线 BE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在 Rt△POA 中,因为 PO=1,OA= 3, 1 所以 PA=2,OE=2PA=1,在 Rt△BOE 中,因为 BO= 3,所 BO 以 tan∠BEO=OE= 3,即∠BEO=60°.
2 . (2019· 安徽省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BC=BB1,AB1∩A1B=E,D 为 AC 上的 点,B1C∥平面 A1BD. (1)求证:BD⊥平面 A1ACC1; (2)若 AB=1,且 AC· AD=1,求三棱锥 ABCB1 的体积.
解:(1)如图,连接 ED, 因为平面 AB1C∩平面 A1BD=ED,B1C∥平面 A1BD, 所以 B1C∥ED, 因为 E 为 AB1 的中点,所以 D 为 AC 的中点, 因为 AB=BC,所以 BD⊥AC,① 由 A1A⊥平面 ABC,BD⊂平面 ABC,得 A1A⊥BD,② 由①②及 A1A,AC 是平面 A1ACC1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得 BD⊥平面 A1ACC1.
新高考数学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八章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 AB⊥DA.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23DA,求三棱 锥 Q-ABP 的体积.
图 8-5-3
(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90°,BA⊥AC. 又 BA⊥AD,所以 AB⊥平面 ACD. 又 AB⊂平面 ABC,所以平面 ACD⊥平面 ABC.
∵BC=2,∴CC1=2 2.
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22×2 2=8 2.
(1)如果 l⊥α,m∥α,则 l⊥m.正确. (2)如果 l⊥α,l⊥m,则 m∥α.不正确,有可能 m 在平面α 内. (3)如果 l⊥m,m∥α,则 l⊥α.不正确,有可能 l 与α斜交、 l∥α. 答案:如果 l⊥α,m∥α,则 l⊥m
考点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自主练习 1.如图 8-5-1,PA ⊥⊙O 所在平面,AB 是⊙O 的直径,C 是 ⊙O 上一点,AE⊥PC,AF⊥PB.给出下列结论:①AE⊥BC; 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 PBC.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_.
【题后反思】(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 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寻找与论证,往 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
(2)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转化为证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的 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线线垂直的 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面几何条件.
(3)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 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线面角.
由(1)B1C1⊥平面 A1AMN,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第5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文ppt
解析:选 B 由题意得 BC⊥AC,因为 VA⊥平面 ABC,BC⊂平面 ABC,所以 VA⊥BC. 因为 AC∩VA=A,所以 BC⊥平面 VAC.因为 BC⊂平面 VBC,所以平面 VAC⊥平面 VBC. 故选 B.
5.设平面 α 与平面 β 相交于直线 m,直线 a 在平面 α 内,直线 b 在平面 β 内,且 b⊥m, 则“α⊥β”是“a⊥b”的________(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基础自测‖ 一、疑误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 l⊥α.(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3)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4)若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β 内的无数条直线,则 α⊥β.( )
②中,连接 A1C1,EC1,在△A1EC1 中,∠EA1C1 不是直角,所以 A1E 与 AC 不垂直, 所以②不正确;
③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BD⊥平面 ACC1A1,而 A1E⊄平面 ACC1A1,所以 A1E 与 BD 不垂直,所以③不正确;
④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BC1⊥平面 A1B1CD,A1E⊂平面 A1B1CD,所以 A1E ⊥BC1,故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④.
解析:选 A 因为 DD1⊥平面 ABCD,所以 AC⊥DD1. 又因为 AC⊥BD,DD1∩BD=D, 所以 AC⊥平面 BDD1B1. 因为 OM⊂平面 BDD1B1,所以 OM⊥AC.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2, 则 OM= 1+2= 3,MN= 1+1= 2, ON= 1+4= 5, 所以 OM2+MN2=ON2,所以 OM⊥MN.故选 A.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理
第十一页,共59页。
4.空间四边形 ABCD 的四边相等,则它的两对角线 AC,
BD 的关系是( )
A.垂直且相交
B.相交但不一定垂直
C.垂直但不相交
D.不垂直也不相交
答案 C 解析 取 BD 的中点 E,连接 AE,CE.因为 AB=AD=BC=CD, 所以 AE⊥BD,CE⊥BD.所以 BD⊥平面 AEC.又 AC⊂平面 AEC, 所以 BD⊥AC.故选 C.
=
1 2
×
4
×
4
×
3 2
×
6
-
12
3=
12 3. 【答案】 ①略 ②12 3
第三十五页,共59页。
★状元笔记★ (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两平面垂直常转化为线面垂直,利用判定定理来证 明.也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平面角为直角,利用定义来 证明. (2)面面垂直的性质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时,过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一点作交线的垂 线,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此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于 是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由此得出结论:两个相交平面同时 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第三十四页,共59页。
②解:四棱锥 A1-EB1C1C 的高为 h=4sin60°=2 3,底面 为直角梯形,面积为 S=12×(3+6)×4=18,得 VA1-EB1C1C=13 ×2 3×18=12 3,故几何体 AA1EBC 的体积为 VAA1EBC=
VABC
-
A1B1C1
-
VA1
-
EB1C1C
第三十一页,共59页。
(2)(2018·四川成都二诊)如图,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 中, AB=4,AA1=6,E,F 分别为 BB1,AC 的中点.
高考备考指南理科数学课件第8章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理科数学
【解析】(1)证明:设BD的中点为O,连接AO,EO,如图所示.
因为AB=AD,所以AO⊥BD.
又E为BC的中点,所以EO∥CD.
因为CD⊥BD,所以EO⊥BD.
又OA∩OE=O,所以BD⊥平面AOE.
又AE⊂平面AOE,所以AE⊥BD.
(2)由已知得三棱锥D-ABC与C-ABD的体积相等. 因为CD⊥BD,平面ABD⊥平面BCD,
(2)由(1)得AD⊥BD,所以S△ADB=12×2×2 3=2 3.
因为三棱锥B-ACD的高BC=2 2,S△ACD=12×2×2=2,
所以13×2 3h=13×2×2 2,解得h=236.
栏目索引
所以三棱锥C-ABD的高为2
3
6 .
第八章 立体几何
高考备考指南
理科数学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2)求三棱锥C-ABD的高.
栏目索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
高考备考指南
理科数学
【解析】(1)证明:由已知得AC=2 2 ,BC=2 2 ,又AB=4,所以AC2+BC2
=AB2,所以AC⊥BC.又因为平面ADC⊥平面ABC,所以BC⊥平面ACD.所以 AD⊥BC.
又AD⊥CD,BC∩CD=C,所以AD⊥平面BCD.
理科数学
【考纲导学】 1.以立体几何的有关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 直、面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相关性质定理. 2.能运用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定理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 的简单命题.
栏目索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航
01 课前 基础诊断
02 课堂 考点突破
栏目索引
所以CD⊥平面ABD,BD= BC2-CD2=2 3.
2018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课件:第八章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1.直线与平面垂直 项目 图形 条件 结论
a⊥b,b⊂α(b 为α内的任意直线)
判定
a⊥α
a⊥m,a⊥n,m,n⊂α,m∩n=O a⊥α a∥b,a⊥α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b⊥α
课堂总结
(续表) 项目 图形 条件 结论
a⊥α,b⊂α
性质
a⊥b
a⊥α,b⊥α
a∥b基础诊断来自考点突破∴AP⊥CD.因此 AP⊥BE.
∵四边形 ABCE 为菱形,
∴BE⊥AC.
又 AP∩AC=A,AP,AC⊂平面 PAC ,
∴BE⊥平面 PAC .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规律方法】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
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通过直线与平
面位置关系的不断转化来处理有关垂直的问题.出现中点时,
考点分布
考情风向标
2011年大纲卷第8题考查直二面角的有关 1.垂直是立体几何的必 计算; 考题目,且几乎每年都 2011 年新课标卷第 18 题 (1)以四棱锥为背 有一个解答题出现,所 景,证明线线垂直; 以是高考的热点,是复 2012年新课标卷第19题 (1)以三棱柱为背 习的重点.纵观历年来 景,证明面面垂直; 的高考题,立体几何中 2013 年大纲卷第 11 题考查线面所成的角; 没有难度过大的题,所 2013 年新课标卷Ⅱ第 18 题考查直线与平 以复习要抓好三基:基 面的位置关系; 础知识,基本方法,基 2013年新课标卷Ⅰ第19题(1)以三棱柱为 本能力. 2.要重视和研究数学思 背景,证明线线垂直; 2014年新课标卷Ⅰ第19题 (1)以三棱柱为 想、数学方法.在本节 背景,证明线线垂直; (2)考查线面位置 中“化归”思想尤为重 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及求三棱柱的高; 要,不论何种“垂直” 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8题(1)以四棱锥为 都要化归到“线线垂直 背景,证明面面垂直; ”,观察与分析几何体 2016 年江苏卷、天津卷考查平行与垂直 中线与线的关系是解题 的证明 的突破口
高考文数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③若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 互平行; ④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 这个平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B )
A.1 B.2 C.3 D.4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⑦ 平行
⑧ a ⇒ a ∥ b ⑨ b
与“直线与平面垂直”有关的结论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常常逆用,即a⊥α,b⊂α⇒a⊥b.
(2)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
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判定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② 两条相交直线 都 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③ a、b ④ a b O ⇒ l ⊥ α ⑤ l a ⑥ l b
性质 定理
∴AB∥l.
(3)∵C'D⊥BD,C'D⊥DE,ED∩BD=D, ∴C'D⊥平面BDE.
S C= C 'F , 1 ∵ = ' DF S
0, 2 .
3.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 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 别作 平面角. 垂直于棱 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 两个半平面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
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课件 文
12/11/2021
所以 A1C1⊥B1D1. 又 B1D1∩BB1=B1,所以 A1C1⊥平面 BB1D1D. 又 BD1⊂平面 BB1D1D,所以 A1C1⊥BD1. 同理,DC1⊥BD1,DC1∩A1C1=C1, 所以 BD1⊥平面 A1C1D.② 由①②可知 EF∥BD1.
12/11/2021
12/11/2021
由 AC⊥平面 DBE,易知 AC⊥BD,故②正确; 因为 DE 为三棱锥 D-ABC 的高, 所以 V 三棱锥 D-ABC=13S△ABC·DE =13×12×1×1× 22=122,故③正确. 答案:①②③
12/11/2021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
2.(必修 2 P69 例 3 改编)如图,AB 是⊙O 的 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 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1)求证:平面 PAC⊥平面 PBC; (2)若 PA=AC,D 为 PC 的中点.求证:PB⊥AD.
12/11/2021
证明:(1)设⊙O 所在的平面为 α, 由已知条件 PA⊥α,BC 在 α 内,所以 PA⊥BC. 因为点 C 是圆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AB 是⊙O 的直径, 所以∠BCA 是直角,即 BC⊥AC. 又因为 PA 与 AC 是△PAC 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BC⊥平面 PAC. 又因为 BC 在平面 PBC 内, 所以平面 PAC⊥平面 PBC.
2.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平面 BAD⊥ 平面 CAD,∠BAD=90°.M,N,Q 分 别为棱 AD,BD,AC 的中点. (1)求证:CD∥平面 MNQ; (2)求证:平面 MNQ⊥平面 CAD.
所以 A1C1⊥B1D1. 又 B1D1∩BB1=B1,所以 A1C1⊥平面 BB1D1D. 又 BD1⊂平面 BB1D1D,所以 A1C1⊥BD1. 同理,DC1⊥BD1,DC1∩A1C1=C1, 所以 BD1⊥平面 A1C1D.② 由①②可知 EF∥BD1.
12/11/2021
12/11/2021
由 AC⊥平面 DBE,易知 AC⊥BD,故②正确; 因为 DE 为三棱锥 D-ABC 的高, 所以 V 三棱锥 D-ABC=13S△ABC·DE =13×12×1×1× 22=122,故③正确. 答案:①②③
12/11/2021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
2.(必修 2 P69 例 3 改编)如图,AB 是⊙O 的 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 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1)求证:平面 PAC⊥平面 PBC; (2)若 PA=AC,D 为 PC 的中点.求证:PB⊥AD.
12/11/2021
证明:(1)设⊙O 所在的平面为 α, 由已知条件 PA⊥α,BC 在 α 内,所以 PA⊥BC. 因为点 C 是圆周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 AB 是⊙O 的直径, 所以∠BCA 是直角,即 BC⊥AC. 又因为 PA 与 AC 是△PAC 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BC⊥平面 PAC. 又因为 BC 在平面 PBC 内, 所以平面 PAC⊥平面 PBC.
2.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平面 BAD⊥ 平面 CAD,∠BAD=90°.M,N,Q 分 别为棱 AD,BD,AC 的中点. (1)求证:CD∥平面 MNQ; (2)求证:平面 MNQ⊥平面 CAD.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高中数学精品课件PPT)
返回
5.已知 PD 垂直于正方形 ABCD 所在的平面,连接 PB,PC, PA,AC,BD,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7___对. 解析:如图,由于 PD⊥平面 ABCD,故平面 PDA⊥平面 ABCD,平面 PDB⊥平面 ABCD, 平面 PDC⊥平面 ABCD,平面 PDA⊥平面 PDC,平面 PAC⊥平 面 PDB,平面 PAB⊥平面 PDA, 平面 PBC⊥平面 PDC,共 7 对.
∴四边形 MEFD 是平行四边形,∴EF∥MD. ∵PD=AD,∴MD⊥PA.∵AB⊥平面 PAD,∴MD⊥AB. ∵PA∩AB=A,∴MD⊥平面 PAB, ∴EF⊥平面 PAB.
考法(二) 证明线线垂直
返回
[例 2]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P 为 D1D 的中点, O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求证:B1O⊥AP.
这个平面. 4.若一条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都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
平行.
5.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 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返回
[小题查验基础]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
(2)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
平面 α 互相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定和义性中质强定调理的是:“任意一条直线”,
它与“所有直线”是同义的,但与
文字语言
“无图数形条语直言线”不同符,号定语义言的实质是
判定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 面内的两条相交直 线都垂直❷,则该直
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a直,线b⊂都α垂直.
a∩b=O
2016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八章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由AA11BB11⊥ ⊥BB11CB1, ⇒AB1CB11⊂⊥平平面面BBCCCC11BB11., ∴AB1CB11⊥⊥BB1CC1., ∴BC1⊥平面 A1B1CD. ∴A1O 为 A1B 在平面 A1B1CD 内的射影. ∴∠BA1O 为 A1B 与平面 A1B1CD 所成的角. 在 Rt△A1BO 中,A1B= 2a,OB= 22a, 则 sin∠BA1O=AO1BB=12.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九分。
1.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 定义 ___垂__直___,那么该直线与平面垂直
直线 判定 1 a 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α
与平 面垂 判定 2
⇒l⊥α
直 判定 3 a∥b,a⊥α⇒b⊥α
判定 4 α⊥β,α∩β=l,a⊂α,a⊥l⇒a⊥β
图 D38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九 分。
BD⊥AC, ∵BD⊥AA1,
AC∩AA1=A
⇒BCDH⊥⊂平平面面AACCCC11AA11,
CH⊥BD, ⇒CH⊥C1O,
BD∩C1O=O
⇒CH⊥平面 C1BD. ∴∠HDC 为 CD 与平面 BDC1 所成的角.
设 AA1=2AB=2,则 OC=A2C= 22,
又 AE=AB,则 ABCE 为菱形. ∴O 为 AC 的中点.
图 D37
又 F 是 PC 的中点,∴在△PAC 中,PA∥OF. ∵OF⊂平面 BEF,且 PA 平面 BEF, ∴AP∥平面 BEF.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二十九分。
(2)由题意知,ED∥BC,ED=BC,
∴四边形 BCDE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 BE∥CD. 又 AP⊥平面 PCD, ∴AP⊥CD,因此 AP⊥BE.
2020版数学新攻略总复习课标通用课件:第八章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又O为AC的中点, 所以OB⊥AC,OB= 1AC=2.
2
由OP2+OB2=PB2知,OP⊥OB. 由OP⊥OB,OP⊥AC,OB∩AC=O知,PO⊥平面ABC. (2)作CH⊥OM,垂足为H,又由(1)可得OP⊥CH, 所以CH⊥平面POM. 故CH的长为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
栏目索引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
的判定与性质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教 1.直线与平面垂直
材
研
2.平面与平面垂直
读 3.与垂直有关的四个常用结论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考 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点 突 考点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考点突破 栏目索引
1-2 如图,AC是圆O的直径,点B在圆O上,∠BAC=30°,BM⊥AC交AC于 点M,EA⊥平面ABC,FC∥EA,AC=4,EA=3,FC=1. (1)证明:EM⊥BF; (2)求三棱锥E-BMF的体积.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答案 C 对于选项A,α⊥β且m⊂α,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A 不成立;对于选项B,α⊥β且m∥α,可得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B不成 立;对于选项C,m∥n且n⊥β,则m⊥β,故C正确;对于选项D,由m⊥n且n∥ β,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D不成立.故选C.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一点 二十三分。
(1)证明:PO⊥平面ABC; (2)若点M在棱BC上,且MC=2MB,求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
第八章 第5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pptx
a∩b=O ⇒l⊥α
____ab__⊂_⊂___αα______
____ab__⊥⊥____αα______⇒a∥b
3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焦突破
@《创新设计》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直__二__面__角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
知识衍化体验
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 (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 因此AB1⊥A1B. 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 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 所以AB1⊥平面A1BC. 因为AB1⊂平面ABB1A1, 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28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焦突破
@《创新设计》
考点三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
【例3-1】 (2018·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
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
(1)求证:PE⊥B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 (3)求证:EF∥平面PCD.
5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焦突破
[常用结论与易错提醒] 1.垂直关系的转化
@《创新设计》
6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焦突破
@《创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8-5-4
(1)证明:由已知∠BAP=∠CDP=90°,得 AB⊥AP,CD⊥PD. 由于 AB∥CD,故 AB⊥PD ,从而 AB⊥平面 PAD . 又 AB⊂平面 PAB,所以平面 PAB⊥平面 PAD . (2)解:如图 D60,在平面 PAD 内作 PE⊥AD,垂足为 E,
图 D60
由(1)知,AB⊥平面 PAD,故 AB⊥PE,可得 PE⊥平面 ABCD.
又 AE=AB,则 ABCE 为菱形. ∴O 为 AC 的中点. 又 F 是 PC 的中点, ∴在△PAC 中,PA ∥OF. ∵OF⊂平面 BEF,且 PA 平面 BEF, ∴AP∥平面 BEF. (2)由题意知,ED∥BC,ED=BC, ∴四边形 BCDE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 BE∥CD. 又 AP⊥平面 PCD,
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如本题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取 BD 的 中点为 O,可证四边形 OG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 FG∥
OE. (2)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转化为证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
的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而线线垂 直的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可由余弦定理解 出∠ADB=90°,即 BD⊥AD.
设 AB=x,则由已知可得 AD=
2x,PE=
2 2 x.
故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VP-ABCD=13AB·AD·PE=13x3.
由题设,得13x3=83,故 x=2.
从而 PA=PD=2,AD=BC=2 2,PB=PC=2 2.
可得四棱锥 P-ABCD 的侧面积为
12PA·PD+12PA·AB+12PD·DC+12BC2sin 60°=6+2 3.
2013 年新课标Ⅱ第 18 题考查直线与平面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题,立
的位置关系;
体几何中没有难度过大的
2013 年新课标Ⅰ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题,所以复习要抓好三基:
景,证明线线垂直;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
2014 年新课标Ⅰ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本能力.
景,证明线线垂直;(2)考查线面位置判定 2.要重视和研究数学思想、
(2)证明:在△ABD 中,AD=1,AB=2,∠BAD=60°,由 余弦定理可得 BD= 3 .
进而可得∠ADB=90°,即 BD⊥AD. 又因为平面 AED⊥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平面 AED∩平面 ABCD=AD, 所以 BD⊥平面 AED. 又因为 BD⊂平面 BED, 所以平面 BED⊥平面 AED.
∴AP⊥CD.因此 AP⊥BE. ∵四边形 ABCE 为菱形, ∴BE⊥AC. 又 AP∩AC=A,AP,AC⊂平面 PAC , ∴BE⊥平面 PAC . 【规律方法】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 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通过直线与平 面位置关系的不断转化来处理有关垂直的问题.出现中点时,平 行要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垂直要联想到三角形的高;出现圆 周上的点时,联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3)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 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面的垂线:过点 A 作 AH⊥DE 于点 H,则 AH⊥平面 BED,从而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 角即为∠ABH.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正弦值.
【互动探究】 3.如图 8-5-7,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各棱长都相等,侧 棱垂直于底面,点 D 是侧面 BB1C1C 的中心,则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解:因为 EF∥AB,所以直线 EF 与平面 BED 所成角即 为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角.
过点 A 作 AH⊥DE 于点 H,连接 BH,又因为平面 BED∩ 平面 AED=ED,由(2)知 AH⊥平面 BED.
所以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角即为∠ABH.
在△ADE 中,AD=1,DE=3,AE= 6,
A.α∥β,且 l∥α B.α⊥β,且 l⊥β 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 l 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 l 解析: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作图,如图 D58.由图可知α与β 相交,且交线平行于 l.故选 D.
图 D58
考点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 1:(2014 年山东)如图 8-5-2,在四棱锥 P-ABCD 中,AP
定理、性质定理及求三棱柱的高;
数学方法 . 在本节中“化
2015 年新课标Ⅰ第 18 题(1)以四棱锥为背 归”思想尤为重要,不论
景,证明面面垂直;
何种“垂直”都要化归到
2016 年江苏第 16 题、天津第 17 题考查 “线线垂直”,观察与分
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析几何体中线与线的关系
2017 年新课标Ⅰ第 18 题考查面面垂直及 是解题的突破口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 垂直于它们交线的 直线垂直于另一个 平面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l⊂β, l⊥α
⇒α⊥β
α⊥β,
α∩β=a, l⊂β,
⇒
l⊥a
l⊥α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在平面内,那么直线与平面所 成的角等于 0°. (2)如果直线和平面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 90°. (3)平面的斜线与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其范围是(0°,90°).斜线与平面所成的 线面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 的角.
3
图 D61
4.(2016 年安徽皖南八校联考) 四棱锥 V-ABC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的腰长为 3 的等腰
【规律方法】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 的常见类型.
①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②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③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④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 明线线垂直.
【互动探究】 2.如图 8-5-5,在立体图形 D-ABC 中,若 AB=CB,AD= CD,E 是 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 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 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2011 年新课标第 18 题(1)以四棱锥为背
景,证明线线垂直;
1.垂直是立体几何的必考
2012 年新课标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题目,且几乎每年都有一
景,证明面面垂直;
个解答题出现,所以是高
2013 年大纲第 11 题考查线面所成的角; 考的热点,是复习的重点.
答案:C
考点 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 2:(2017 年新课标Ⅰ)如图 8-5-4,在四棱锥 P-ABCD 中, AB∥CD,且∠BAP=∠CDP=90°. (1)证明:平面 PAB⊥平面 PAD ; (2)若 PA =PD=AB=DC,∠APD=90°,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
A.A1E⊥DC1 C.A1E⊥BC1
B.A1E⊥BD D.A1E⊥AC
3.如图 8-5-1,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下列结论中正 确的个数是( D )
图 81;③BD1⊥B1C.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4.(2013 年新课标Ⅱ)已知 m,n 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 ⊥平面β.直线 l 满足 l⊥m,l⊥n,l α,l β,则( D )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考纲要求
考点分布
考情风向标
1.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 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
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 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
相垂直. 2.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 证明.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 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 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
4.二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象叫做二面角.从 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 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平面角是 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D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2.(2017 年新课标Ⅲ)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C )
⊥平面 PCD,AD∥BC,AB=BC=12AD,E,F 分别为线段 AD,
PC 的中点.求证: (1)AP∥平面 BEF; (2)BE⊥平面 PAC.
图 8-5-2
证明:(1)如图 D59,
图 D59 设 AC∩BE=O,连接 OF,EC. 由于 E 为 AD 的中点, AB=BC=12AD,AD∥BC. ∴AE BC.∴四边形 ABCE 为平行四边形.
(1)证明:取 BD 的中点为 O,连接 OE,OG. 在△BCD 中,因为 G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OG∥DC,且 OG=12DC=1. 又因为 EF∥AB,AB∥DC, 所以 EF∥OG,且 EF=OG, 即四边形 OGF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FG∥OE. 又 FG 平面 BED,OE⊂平面 BED, 所以 FG∥平面 BED.
图 8-5-7
解析:如图 D61,取 BC 的中点 E,连接 AE,DE,则 AE ⊥平面 BB1C1C.所以∠ADE 为直线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
设三棱柱的所有棱长为 a,
在 Rt△AED 中,AE= 23a,DE=a2. 所以 tan∠ADE=DAEE= 3, 则∠ADE=π3. 故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为π3. 答案: π
图 8-5-5 A.平面 ABC⊥平面 ABD B.平面 ABD⊥平面 BDC C.平面 ABC⊥平面 BDE,且平面 ADC⊥平面 BDE D.平面 ABC⊥平面 ADC,且平面 ADC⊥平面 BDE
(1)证明:由已知∠BAP=∠CDP=90°,得 AB⊥AP,CD⊥PD. 由于 AB∥CD,故 AB⊥PD ,从而 AB⊥平面 PAD . 又 AB⊂平面 PAB,所以平面 PAB⊥平面 PAD . (2)解:如图 D60,在平面 PAD 内作 PE⊥AD,垂足为 E,
图 D60
由(1)知,AB⊥平面 PAD,故 AB⊥PE,可得 PE⊥平面 ABCD.
又 AE=AB,则 ABCE 为菱形. ∴O 为 AC 的中点. 又 F 是 PC 的中点, ∴在△PAC 中,PA ∥OF. ∵OF⊂平面 BEF,且 PA 平面 BEF, ∴AP∥平面 BEF. (2)由题意知,ED∥BC,ED=BC, ∴四边形 BCDE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 BE∥CD. 又 AP⊥平面 PCD,
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如本题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取 BD 的 中点为 O,可证四边形 OG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 FG∥
OE. (2)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转化为证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
的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而线线垂 直的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可由余弦定理解 出∠ADB=90°,即 BD⊥AD.
设 AB=x,则由已知可得 AD=
2x,PE=
2 2 x.
故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VP-ABCD=13AB·AD·PE=13x3.
由题设,得13x3=83,故 x=2.
从而 PA=PD=2,AD=BC=2 2,PB=PC=2 2.
可得四棱锥 P-ABCD 的侧面积为
12PA·PD+12PA·AB+12PD·DC+12BC2sin 60°=6+2 3.
2013 年新课标Ⅱ第 18 题考查直线与平面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题,立
的位置关系;
体几何中没有难度过大的
2013 年新课标Ⅰ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题,所以复习要抓好三基:
景,证明线线垂直;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
2014 年新课标Ⅰ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本能力.
景,证明线线垂直;(2)考查线面位置判定 2.要重视和研究数学思想、
(2)证明:在△ABD 中,AD=1,AB=2,∠BAD=60°,由 余弦定理可得 BD= 3 .
进而可得∠ADB=90°,即 BD⊥AD. 又因为平面 AED⊥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平面 AED∩平面 ABCD=AD, 所以 BD⊥平面 AED. 又因为 BD⊂平面 BED, 所以平面 BED⊥平面 AED.
∴AP⊥CD.因此 AP⊥BE. ∵四边形 ABCE 为菱形, ∴BE⊥AC. 又 AP∩AC=A,AP,AC⊂平面 PAC , ∴BE⊥平面 PAC . 【规律方法】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 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通过直线与平 面位置关系的不断转化来处理有关垂直的问题.出现中点时,平 行要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垂直要联想到三角形的高;出现圆 周上的点时,联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3)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 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面的垂线:过点 A 作 AH⊥DE 于点 H,则 AH⊥平面 BED,从而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 角即为∠ABH.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正弦值.
【互动探究】 3.如图 8-5-7,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各棱长都相等,侧 棱垂直于底面,点 D 是侧面 BB1C1C 的中心,则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解:因为 EF∥AB,所以直线 EF 与平面 BED 所成角即 为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角.
过点 A 作 AH⊥DE 于点 H,连接 BH,又因为平面 BED∩ 平面 AED=ED,由(2)知 AH⊥平面 BED.
所以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角即为∠ABH.
在△ADE 中,AD=1,DE=3,AE= 6,
A.α∥β,且 l∥α B.α⊥β,且 l⊥β 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 l 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 l 解析: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作图,如图 D58.由图可知α与β 相交,且交线平行于 l.故选 D.
图 D58
考点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 1:(2014 年山东)如图 8-5-2,在四棱锥 P-ABCD 中,AP
定理、性质定理及求三棱柱的高;
数学方法 . 在本节中“化
2015 年新课标Ⅰ第 18 题(1)以四棱锥为背 归”思想尤为重要,不论
景,证明面面垂直;
何种“垂直”都要化归到
2016 年江苏第 16 题、天津第 17 题考查 “线线垂直”,观察与分
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析几何体中线与线的关系
2017 年新课标Ⅰ第 18 题考查面面垂直及 是解题的突破口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 垂直于它们交线的 直线垂直于另一个 平面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l⊂β, l⊥α
⇒α⊥β
α⊥β,
α∩β=a, l⊂β,
⇒
l⊥a
l⊥α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在平面内,那么直线与平面所 成的角等于 0°. (2)如果直线和平面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 90°. (3)平面的斜线与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其范围是(0°,90°).斜线与平面所成的 线面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 的角.
3
图 D61
4.(2016 年安徽皖南八校联考) 四棱锥 V-ABC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的腰长为 3 的等腰
【规律方法】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 的常见类型.
①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②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③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④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 明线线垂直.
【互动探究】 2.如图 8-5-5,在立体图形 D-ABC 中,若 AB=CB,AD= CD,E 是 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 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 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2011 年新课标第 18 题(1)以四棱锥为背
景,证明线线垂直;
1.垂直是立体几何的必考
2012 年新课标第 19 题(1)以三棱柱为背 题目,且几乎每年都有一
景,证明面面垂直;
个解答题出现,所以是高
2013 年大纲第 11 题考查线面所成的角; 考的热点,是复习的重点.
答案:C
考点 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 2:(2017 年新课标Ⅰ)如图 8-5-4,在四棱锥 P-ABCD 中, AB∥CD,且∠BAP=∠CDP=90°. (1)证明:平面 PAB⊥平面 PAD ; (2)若 PA =PD=AB=DC,∠APD=90°,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
A.A1E⊥DC1 C.A1E⊥BC1
B.A1E⊥BD D.A1E⊥AC
3.如图 8-5-1,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下列结论中正 确的个数是( D )
图 81;③BD1⊥B1C.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4.(2013 年新课标Ⅱ)已知 m,n 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 ⊥平面β.直线 l 满足 l⊥m,l⊥n,l α,l β,则( D )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考纲要求
考点分布
考情风向标
1.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 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
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 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
相垂直. 2.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 证明.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 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 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
4.二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象叫做二面角.从 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 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平面角是 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D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2.(2017 年新课标Ⅲ)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C )
⊥平面 PCD,AD∥BC,AB=BC=12AD,E,F 分别为线段 AD,
PC 的中点.求证: (1)AP∥平面 BEF; (2)BE⊥平面 PAC.
图 8-5-2
证明:(1)如图 D59,
图 D59 设 AC∩BE=O,连接 OF,EC. 由于 E 为 AD 的中点, AB=BC=12AD,AD∥BC. ∴AE BC.∴四边形 ABCE 为平行四边形.
(1)证明:取 BD 的中点为 O,连接 OE,OG. 在△BCD 中,因为 G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OG∥DC,且 OG=12DC=1. 又因为 EF∥AB,AB∥DC, 所以 EF∥OG,且 EF=OG, 即四边形 OGF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FG∥OE. 又 FG 平面 BED,OE⊂平面 BED, 所以 FG∥平面 BED.
图 8-5-7
解析:如图 D61,取 BC 的中点 E,连接 AE,DE,则 AE ⊥平面 BB1C1C.所以∠ADE 为直线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
设三棱柱的所有棱长为 a,
在 Rt△AED 中,AE= 23a,DE=a2. 所以 tan∠ADE=DAEE= 3, 则∠ADE=π3. 故 AD 与平面 BB1C1C 所成的角为π3. 答案: π
图 8-5-5 A.平面 ABC⊥平面 ABD B.平面 ABD⊥平面 BDC C.平面 ABC⊥平面 BDE,且平面 ADC⊥平面 BDE D.平面 ABC⊥平面 ADC,且平面 ADC⊥平面 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