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案例题(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土地的誓言》的主要内容,了解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誓言。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
3. 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情感与责任感,激发其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并掌握生词和词汇。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情感与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地的思考和关注。
2. 预读 (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整体内容和结构。
- 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和主题。
3. 理解与解读 (2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 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并进行词义理解。
- 分组合作,回答课文中的问题,讨论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 情感与态度培养 (10分钟):- 分组合作,讨论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土地的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责任感。
5. 拓展延伸 (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保护土地和环境。
- 分组进行小组设计环保宣传活动的讨论和展示。
6. 总结回顾 (5分钟):- 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2. 朗读训练: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感培养。
3.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1. 完整的《土地的誓言》课文。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粉笔。
评估方法:1. 学生课后写读后感,表达对土地的情感和思考。
2. 小组设计的环保宣传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案评估。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1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土地的誓言》,这是端木蕻良写的一篇__。
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题目是《土地的誓言》。
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__,这就是《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检查预习1、学生小组交流课下搜集到的作者及作品资料,小组代表介绍。
2、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用“这是一方的土地,表现在”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学生评说,教师整理:①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②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③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④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2、师:故乡真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呀!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会浮现美丽、富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四、细读课文,体味情感师: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处“泛滥”,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学生评说,教师整理:①思念家乡;②热爱、赞美家乡③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④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五、再读誓言,深化主旨师:面对这多灾多难的家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誓言?(生找出并齐读誓言部分)学生评说,教师整理:①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②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誓言中说:“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③作者要为故乡解放,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誓言中说:“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六、走出课文,延伸情感师:请同学们说一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学生评说,教师整理:①我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②我选的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师: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最新5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最新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最新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最新-《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优秀4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可爱的给家人们找到的《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优秀4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1、导语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二、整体感知1、范读2、学生自读三、品读精彩语句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
对于这些特殊的。
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A、明确该词的本意;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土地的誓言》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注重涵泳品味,把握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的抒情方式。
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品味本文激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主体间对话,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一)本文抒写的内容,其时代背景与学生相去甚远,因此教学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本文在主题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应用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可考虑播放音乐,历史短片作铺垫、补充。
(三)语言炽热、感情丰沛,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
老师在示范朗读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语言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字词的积累。
2、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3、熟读课文,尽可能读得有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课件展示美丽丰饶的东北景物图片)斑斓的色彩,丰饶的物品,好一片神奇的东北大地!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去感受一下那方神奇的热土!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质疑,教师简单板书学生的疑问。
)二、抽查预习:积累本课词语(ppt出示):炽痛嗥鸣斑斓谰语亘古镐头污秽默契三、研习新课:(一)一读,知内容:老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留给学生一个任务: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圈点勾画,并思考:这是什么样的土地?成果展示:(ppt出示两个描写性的语段)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土地的誓言》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理解“土地的誓言”。
(2)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重点词语,了解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耻,珍惜现在,振兴中华。
二、教学难点揣摩字词,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由“土地”二字导入。
(1)普通人对土地的感情。
(2)小学时学过的肖邦对土地的感情。
(3)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些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土地都是魂牵梦绕,充满深情。
而一个被外敌入侵被迫失去土地,离开故土的人对土地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2、整体感知板书:土地的誓言。
(1)问: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誓言?(2☆☆)播放“九一八”事变的影片。
并简介作者。
(3)他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勾画生字词和相关内容。
(4)解决生字词。
读出“土地的誓言”。
3、精读课文(1)学生朗读“土地的誓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学生朗读第一段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来。
问: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充满了什么感情?问:可是,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此时却在日本强盗的魔爪下呻吟,掺遭蹂躏。
教师放影片。
问:读了文章,看了影片,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你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哪些词语表现出了这样的感情?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品味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再读“土地的誓言”,揣摩、品味、朗读。
(3)由“坟前”引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加深理解作者“誓死夺回土地”的感情。
4、朗读艾青的诗小结。
(可以投影)四、拓展延伸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学生自由交流。
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学习文中语言运用的技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3、感悟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二、学生谈听后感受教师:“是的,歌声使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
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语境学习并理解本课中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及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2.带感情地诵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
重点和难点: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一.自主学习:( 说你行,你就行。
)1 .自学指导:读导语朗读课文。
(最少读三遍)查阅练习册36页有关作者及创作背景并从中提取重要信息。
积累生字词以及课下注释。
2.自学检测:老师进行表情朗读。
抽生进行配乐朗读或表情朗读。
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④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十周年。
九一八指的是在这一天。
文中所写的“关东原野”指的是二.小组学习:( 你读书真认真。
)1.请根据历史来描述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的生活状况。
2.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 请在文中划下来并说说富有怎样的感情 )3.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那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的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三.展示反馈:(你的思路很巧妙。
)1.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请你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2.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春天......河流浅浅的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土地的誓言》。
(2)能够分析并阐述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侵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歌的意象分析。
(2)诗歌的主题思想探讨。
难点:(1)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土地的誓言》。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年代。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分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土地”、“河流”、“风”等。
(2)学生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探讨主题:(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思想。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创作以“土地”为主题的诗歌。
(2)各组代表分享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诗歌理解: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能力、合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土地的誓言》。
2. 写一篇关于《土地的誓言》的读后感。
3. 收集其他描写土地的诗歌,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土地的誓言》原文。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土地的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土地的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测、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同学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测、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布置】1课时。
【公开课教案】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1、有一部电影叫《将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吞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
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____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
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2、老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同学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身的感受,创设情境。
三、配乐范读,同学朗读1、要求: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掌握和处置;画出自身深受震动的句子或词语。
2、同学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念、赞美、忧伤、愤怒等〕3、同学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刚自身所体悟到的情感。
然后老师正音并进展肯定评价。
四、自主研读与赏析1、同学结合课文内容和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老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
借此进一步掌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发生的根底,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2、老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同学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身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教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6篇)
教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6篇)《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录像:九一八事变资料介绍,(课前3分钟)让学生谈感受。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
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来聆听一下作者的心声。
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
三、课堂学习?研讨活动一:听一听,感受故乡美。
边听边思考:概括两段内容。
东北给你怎样的印象?(提示:划出各段中有关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然后概括,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东北的物产丰富,明确:(1)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2)故乡的美好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出誓言,为故乡母亲战斗牺牲。
东北物产丰富、美丽、丰饶(板书)。
小结:从图片中,我们欣赏到了东北的景物美、文化美。
而在作家端木蕻良的笔下则展示的更加具体形象。
活动二:读一读,感悟故乡美。
(小组合作学习)精读课文“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思考: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和物产?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描写这些景物和物产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有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等”。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要求:以四人或两人为一小组,每人说一个内容,先读段落,再交流讨论两个问题,然后班上集体评价,教师点拨。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2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土地的誓言》的背景。
分析并欣赏《土地的誓言》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誓言。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冰心的生平介绍及其文学地位。
《土地的誓言》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引入:介绍冰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土地的誓言》,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
展示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反馈: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2.2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展示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引导启发: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3.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写读后感等方式。
学生合作探讨能力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等方式。
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评价: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感悟和思考能力的评价。
3.2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学生对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感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对教学评价和反思的改进措施。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教材:《土地的誓言》文本。
参考资料:冰心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辅助材料:相关文学作品或作者的其他作品。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土地为主题的小作文。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或分享,增加学生对文学的了解和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或相关展览,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篇一【课型】新授【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是鲁迅先生的文章。
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
文章几乎是按生活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
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导语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板书标题、作者,(二)作者介绍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四)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掳悚煌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烦琐惧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土地的誓言》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附练习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土地的誓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提高学生对我国土地政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土地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4.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土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土地政策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法学原理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土地法律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问答法:回答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土地的誓言》及相关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1.2 提问:你们对土地有什么认识?土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 讲解课文内容2.1 讲解课文《土地的誓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背景、主旨等。
2.2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如土地的公有制、土地使用权等。
2.3 讲解土地政策的相关知识,如土地管理法、土地征收补偿等。
3. 案例分析3.1 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土地问题的实际应用。
3.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思考。
4. 课堂小结4.2 强调土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土地。
5. 布置作业5.2 选择一道与土地法律相关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5.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练习1. 选择题(1) 《土地的誓言》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
A. 王安石B. 邓小平C. 毛泽东D. 周恩来答案:C(2) 下面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B. 土地使用权可以随意转让C. 土地使用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让D. 土地使用权转让无需经过审批答案:C2. 简答题(1) 简述课文《土地的誓言》中作者对土地的观点。
《土地的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土地的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土地的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土地的誓言》的内容与中心思想2. 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3. 能运用阅读策略和成语典故对文本进行简单分析4. 能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小说《土地的誓言》的故事情节。
2. 掌握通过成语和典故充实文本的阅读策略公式。
三. 教学过程:1. 预读环节教师用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这个话题。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并汇报,完成预读教学活动。
2. 精读环节通过分析《土地的誓言》的基本情节和逻辑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人与自然”的话题,引导学生阅读中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3. 应用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策略公式进行文本分析,并将其中的成语和典故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永不落幕的“绿色奥运”;呼吁大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惜资源,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等。
4. 拓展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观生态公园、植树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其环保意识。
四. 设计理念:1. 视野拓展,知足常乐。
2. 积累阅读策略,培养人生能力。
3. 紧扣实际,把握课堂主线。
五. 教学反思:《土地的誓言》是一篇优秀的中学生读物,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朴实无华,文学性和实用性兼备。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为学生们打开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是一篇值得推荐的课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土地的誓言》的内容和主旨,进一步了解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积累了阅读策略和人生能力。
同时,本次教学活动着重紧扣实际,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学习,既提高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土地的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土地的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言:《土地的誓言》是一篇以土地为主题的散文,作者神秘的宣誓告诉我们,土地是充满神秘力量的大自然,而我们是有使命和责任去保护它的。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质6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质6篇】《土地的誓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解答学生预习中的疑惑教学过程:1.出示系列风景图片:请看,这里有……(白桦林、红高梁、人参、貂皮、鹿茸),更有广袤的黑色的土地。
知道这是哪里吗?明确:东北。
2.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叫端木薮良(板书),他的家乡就在东北。
他怀着对家乡土地的一腔深情,写下了一篇抒情散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土地的誓言二(板书,领读文题)3.解读文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起哪些问题呢?(谁的誓言?什么誓言?)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地方画出来,并放声朗读。
4.交流品读,初获感知刚才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相信你对这片土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现在请你来说:这是一片的土地!5生各抒己见。
(暂不展开)(3人左右)认识土地的美丽、丰饶4.首先我们来领略一下她的美丽、丰饶。
(板书)文中哪些地方描绘了这块土地的美丽、丰饶呢?描绘到的语句是不是比较多?那你就告诉大家在第几段,从哪一句开始到哪一句结束吧?(请同学找)(有没有补充?)5.这么美丽、丰饶的土地,这么丰富的景色描写,我们以第一段中的文字为例,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美感呢?(自己朗读,体会一下)请你选择自己读起来感觉最好的一两句,给大家读一读。
6.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热爱、怀念的感情,想象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读一读这些绘声绘色的文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读认识土地的欢乐、耻辱7.同学们,作者热爱、怀念着这片土地,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个美丽、丰饶的地方吗?(提示:作者还描写到了这块土地上的什么情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有必要的话(家乡生养了他,家乡的土地上印下了他无数的脚印)文中哪些语言再现了他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呢?8.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来回忆这些生活场景的呢?(学生思考时)(快乐)9.这部分描写中好像有一个词与“快乐”的氛围格格不入,发现了吗?(“埋葬”)一般用于什么?用在这里恰当吗?为什么会用“埋葬”?(“九一八”)过渡10.知道“九一八”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学生说,老师补充:1931年9月18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土地的誓言》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 握重点和难点。
表达这种情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语言特点
文章的语言较为独特,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 式,可能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扰。
重点
主题理解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的誓言》的主题,包括对战争的反思、对土地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
写作技巧
分析并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与 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 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 然、珍惜土地资源的思想感情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部分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土地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土地面临的 危机,从而引出课文主题。
课文解析
总结词
深入理解、分析思考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评价
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能否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 对《土地的誓言》主题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情感体验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 应,是否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
感和思想。
七年级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七年级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土地的誓言》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学习描述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土地是什么、为什么土地对人类如此重要。
2.感知文本
通过朗读或播放录制好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小说《土地的誓言》的节奏以及情感色彩。
3.独立阅读
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以安静的方式独立阅读小说,并在英语笔记本上记录一些关键点。
4.小组活动
将学生组成小组,每组四人。
让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分享他们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关键点。
小组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开始独立思考和表达。
5.全班讨论
教师参考学生的笔记本记录,将学生的观点以及对人物的描述进行讨论。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
6.词汇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会提供新词汇。
建议教师将这些英文单词和词组板书出来,并要求学生尝试在课下自己完成翻译和语法的练习。
7.练习
提供与小说有关的练习卷,包括填空、选择题、解释和简答题等等。
三、教学反思
阅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挑战和刺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鼓励学生的讨论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土地的誓言》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附练习及答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和现状,认识到保护土地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土地的概念与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到土地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2.2 教学内容2.2.1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定义土地的特性2.2.2 土地的分类耕地草地林地城市建设用地湿地沙漠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土地的利用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利用方式,掌握土地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3.2.1 土地的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3.2.2 土地的保护土地保护的意义土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土地保护的措施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土地资源的价值与现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增强学生保护土地的紧迫感。
4.2 教学内容4.2.1 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直接价值土地资源的间接价值土地资源的环境价值4.2.2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土地资源的总量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数据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保护土地,从我做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地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5.2 教学内容5.2.1 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土地节约用地垃圾分类植树造林5.2.2 青少年如何参与土地保护参与环保活动宣传土地保护知识提出土地保护的建议5.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小组活动、分享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案例分析土地利用与保护的成功案例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题(本部分共8个题,每题2.5分,满分20分)第1题 (单选题)关于推广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2.5分)A.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B.教育技术素质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关系不大C.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人才D.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第2题 (单选题)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A )。
(2.5分)A.电化教育B.网络技术应用C.计算机辅助教育D.虚拟教育第3题 (单选题)对于"教育技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D)。
(2.5分)A.只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帮助B.只包含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投影机、计算机、摄象机等硬件设备C.发展机器与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使其在应用于教学时更方便D.既包含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又包含方法与技能等第4题 (单选题)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上的学习,它具有( B )。
(2.5分)A.自主独立性、异步性、统一性三个基本特点B.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C.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同步性三个基本特点D.自主能动性、异步性、可控性三个基本特点第5题 (单选题)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在某些要求较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学习场合(例如,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情形)采用( A )学习方式更能凑效,也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2.5分)A.协作学习B.自主学习C.接受学习D.掌握学习第6题 (单选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充分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
这体现的教学策略是( B )。
(2.5分) A.多种感观参与学习策略B.自主探究学习策略C.习作强化学习策略D.寓教于乐学习策略第7题 (单选题)教学媒体选择的目标控制原则主要是指( B )。
(2.5分) A.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B.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C.不同的学生年龄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D.不同的教学策略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第8题 (单选题)关于教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2.5分) A.教学评价只能由教师来进行B.教学评价量表都是教师自己制订的C.开展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自身教学中的不足D.学生测验成绩是获取教学评价数据的唯一来源第二部分:案例题(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说明】请您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完成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课题为“土地的誓言”。
本试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教学内容】“土地的誓言”(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对象】初一下学期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要求】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给定的教学环境,恰当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案设计、资源准备、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及反思。
教案设计(本部分共7个题,每题4分,满分28分)在进行“土地的誓言”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下面是一份“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方案设计,请阅读该方案并回答相应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一、概述“土地的誓言”是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抒情散文。
本文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时所写。
文章抒发了流亡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呼喊出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奋战到底的铮铮誓言。
文章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即以倾诉性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和浓重的情感打动人心。
本文教学需要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端木蕻良。
(2)知道呼告手法。
(3)能够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第9题 (单选题)本课教学目标分析中,"过程与方法"部分的分析以下表述中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C)。
(4 分)A.运用多种诵读方式,体会作者情感B.揣摩精彩句段,感受本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和语言魅力C.运用多种诵读方式,了解呼告的运用手法D.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感受呼告及排比的艺术效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第10题 (单选题)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下表述中恰当的一项是()。
(4 分)A.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B.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C.通过本文的学习,更多地了解九·一八事变D.通过本文的学习,见识新的写作手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初一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生词,具备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并在阅读中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形成观点的能力。
2.由于年龄所限,学生几乎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因而他们很难体味作者内心的愤怒、悲痛、忧伤和思念。
但是学生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只要努力唤起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激情澎湃的语言的卷袭下,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11题 (单选题)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时,"初一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生词"所体现的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角度以下提法中恰当的是( )。
(4 分)A.认知风格B.知识基础C.非智力因素D.学习态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创设情境:展示东北原野富有个性的景物,唤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播放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视频,用最真实的声音和画面撞击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对侵略者的怒火,激荡起他们爱国爱家的感情。
2.反复诵读:采取自读、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诵读和表情诵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反复朗诵课文。
五、教学资源✧✧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有关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三省、东北流亡人民生活的视频资源。
✧✧专门为这堂课制作的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一)“作者姓名”导入,释疑解惑教师活动:介绍“端木蕻良”这一笔名的由来,释疑解惑,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活动:了解作者笔名的由来,从中感受他对家乡浓烈的爱。
设计意图:由于阅历的局限,学生可能不知道“端木”是一复姓。
“端木蕻良”这一特别的四字姓名,会让学生好奇,也会让学生产生疑问:这四字姓名是否与日本人有关系?适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并让学生从作者为自己取的这一笔名中感受他深厚的家乡情结,为学习课文,理解作者情感作铺垫。
(二)疏通字词,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字词。
2.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学生活动:1.疏通字词,为进一步诵读和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2.自由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体会情感的起伏。
3.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1. 疏通字词是阅读的前提,是进一步理解和鉴赏文章的必要准备。
字词的积累在初一的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
2. 让学生自由诵读,感知课文,是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文章进行自主解读和独立思考,然后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不断纠正和提高认识,深入理解课文。
(三)创设情景,诵读品味教师活动:1.介绍写作背景。
[PPT]展示东北大地特有的景物图片。
第12题 (单选题)教师用PPT展示东北大地特有的景物图片所体现的数字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是( )。
(4 分)A.作为评价工具B.作为协作工具C.作为演示工具D.作为研发工具2.播放“九·一八事变”、“日本屠杀东北军民”和“歌曲‘松花江上’”三段视频。
第13题 (单选题)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日本屠杀东北军民"和"歌曲‘松花江上’"三段视频所体现的媒体作用是( )。
(4 分)A.演绎原理,启发思维B.欣赏审美,陶冶情操C.提供示范,正确操作D.创设情境,引发动机3.指导诵读:学生个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诵读指导。
4.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生活动:1.了解写作背景。
2.观看视频,联系已有知识,简要说说自己对日本侵华史实的了解,对东北流亡人民生活境况的认识。
3.调动情感,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课文研读,品析语句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2.指导学生品析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词语,提高学生品评语言的能力。
(1)汇集学生认为最能打动自己或不理解的句子、词语,选择有代表性的师生共同评析。
(2)教师补充句段。
3.在对语言的赏析中,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和独特的抒情方式。
学生活动:1.在教师指导下,理清文章结构。
2.细读课文,品析语句。
(1)找出自认为精彩的或不理解的语句语段,自品、交流并告知教师。
(2)对教师补充的语句语段进行赏析。
3.在诵读与对语言的赏析中,体会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和独特的抒情方式,了解什么是“呼告”,感受文中密集的色彩丰富的意象,体会密集的意象及排比手法的效果,认识作者情感的变化也导致了其叙述方式的改变。
第14题 (单选题)在"课文研读,品析语句"环节,学生的总体学习方式以下表述中较为恰当的是( )。
(4 分)A.研究性学习B.接受学习C.交互式学习D.机械学习(五)拓展阅读教师活动:提供阅读文本“我爱这土地”,指导学生从“土地”切入,在文章主题、语言等方面与本文作比较阅读。
学生活动:阅读诗歌“我爱这土地”。
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与本文作比较。
设计意图:“我爱这土地”与“土地的誓言”属于同一时代,同类主题的文章。
二者情感相通,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从主题、语言角度将二者作比较,能帮助学生从更广的视野审视课文,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主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
第15题 (单选题)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在"拓展阅读"环节,教师提供"我爱这土地"文本让学生阅读是为了让学生获得( )的经验。
(4 分) A.做B.表演C.旅行D.抽象七、教学评价设计(一)基础知识1.给蓝色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亘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默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怪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炽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