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ppt课件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某些抗体可以抑制B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免疫应答。
免疫抑制细胞
如调节性T细胞,可以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自身免疫病中B淋巴细胞的作用
自身抗体产生
在自身免疫病中,B淋巴细胞可能错误地识别自身抗原并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组织损伤。
免疫病理损伤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
05
B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及免疫应答的
应用
疫苗设计和免疫预防
疫苗设计
利用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设计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疫苗,诱导机 体产生免疫应答,预防疾病的发生。
VS
免疫预防
通过疫苗接种,使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原 体的抗体,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传染 病的发生和传播。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和预防
肿瘤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利用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 异性识别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实现肿瘤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抗体的结构
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抗体是免疫球 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 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抗体的可变 区(V区)负责识别抗原,恒定区(C 区)负责与效应分子结合。
抗体的类型
根据抗体的功能和结构,可分为IgM、 IgG、IgA、IgD和IgE五类。不同类型 的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02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抗原的种类和特性
抗原的种类
抗原可分为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来自外界 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源性抗原来自自身的细胞或组织。
抗原的特性
抗原的特性包括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和抗原性。免疫原性是 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抗 原能够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是指抗原分子具有独特的 化学结构,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a
4
TI又分为TI-1和TI-2抗原。 1)TI1抗原特点: 如细菌脂多糖,有B细胞丝裂原和单一重复的B细胞
表位,因此可以使不成熟的和成熟的B细胞发生应答。 2)TI2抗原特点: 如荚膜多糖,仅仅由重复的B细胞表位(可被B细胞
a
8
a
9
B细胞激活
(激活B细胞可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
a
10
B 细 胞 对 病 毒 的 识 别 过 程
a
11
临床意义
某些病原体所带的TI-Ag浓度低,可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抗体,这种HI不需要Th细胞参与,故早于 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
大多数细菌有胞壁多糖,或荚膜多糖,这些TI-2 抗原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由TI-2Ag诱 导的抗体能迅速与多糖抗原结合而利于吞噬细胞 的吞噬消化。
表面受体或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相互结合的片段为B细胞 表位)组成。只能使成熟的B细胞应答。
a
5
B细胞对TI-Ag的识别
对TI-Ag识别 (一)TI-Ag 细菌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细菌的脂多糖LPS等 (二)识别
TI抗原不易降解,能激活初始B细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TI抗原主要激活 CD5+B1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由于无特异性T细胞辅助,TI抗 原不能诱导抗体类型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和记忆性B细胞形成。高剂量 TI抗原如LPS可非特异激活多克隆B细胞,故将其称为B细胞丝裂原。但低 剂量TI-1抗原(为多克隆激活剂量的10-3—10-5)仅激活表达特异性BCR 的B细胞。 1、高浓度TI-1抗原 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丝裂原受体结合,激活大多数 B细胞 2、低浓度TI-1抗原 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与BCR结合,激活结合TI-1抗原的 B细胞
第十六章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第十六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复习要点: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B细胞对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及分化的过程。
熟悉参与B 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的免疫分子,B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途径。
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 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 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D. 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E.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2.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A. 骨髓B. 胸腺C. 腔上囊D. 淋巴结E. 血流3.在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巨噬细胞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 释放IL-1促进淋巴细胞活化B. 释放IL-2调节免疫应答C. 摄取抗原D. 加工、处理抗原E. 产生协同刺激信号4.下列哪种摄取抗原的方式是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A. 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B. 非特异性吞饮可溶性抗原C. 借助抗原识别受体摄取抗原D. 被动吸附抗原E. 借助表面IgG Fc 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5.巨噬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不包括:★A. 吞噬体形成B. 吞噬溶酶体形成C. 抗原降解成抗原肽D. 抗原肽在内质网中加工修饰E. 抗原肽与MHC II 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6.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A. CD4 与MHC II 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 CD8 与MHC I 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 IL-l 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 IL-2 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E. 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7.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状细胞E. 中性粒细胞8.TI 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抗原需经巨噬细胞加工处理B. 可产生各种类别的免疫球蛋白C. 可发生再次应答D. 只引起体液免疫E. 可以引起细胞免疫9.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B. B-1细胞活化没有双信号刺激C.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Th细胞参加D. 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约E.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10.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B. 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 可直接作用于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D. 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E. 可形成记忆细胞11.抗体初次应答的特点是:A. 以IgG为主B. IgG与IgM几乎同时产生C. 抗体含量较高D. 为低亲和性抗体E. 抗体维持时间较长12.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 IgM 抗体显著升高B. 抗体产生维持时间较长C. 潜伏期较长D. 抗体浓度较低E. 抗体亲和力较低13.经DNP-OA免疫后又经BSA免疫的小鼠,对下列哪种抗原刺激可产生抗DNP的再次应答? ★A. DNP-BSAB. DNP-SPAC. DNPD. BSAE. OA14.除B细胞和Th细胞外,参与抗体产生的细胞还有:A. 巨核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巨噬细胞D. NK 细胞E. Tc 细胞15.在抗体类别转换时,诱导IgE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 IL-lB. IL-2C. IL-3D. IL-4E. IL-816.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组分子间的作用无关?A. BCR对抗原的识别和结合B. IL-2 对B细胞的作用C. IL-4 对B细胞的作用D. B细胞表面CD40与Th细胞表面CD40L的作用E. BCR对APC表面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17.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其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A. CD28B. CD40C. CD40LD. B7E. MHC II 类分子18.活化的Th细胞活化Bm(记忆性B细胞)细胞时,Bm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A. CD28B. CD40C. CD40LD. B7 E.MHC II 类分子19.T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 CD2B. CD3C. CD4D. Igα、IgβE. CD820.B 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CD2 B.CD3 C.CD4D. Igα、IgβE. CD821.B 淋巴细胞介导的再次免疫应答的APC 是:★A. 巨噬细胞B. DCC. BmD. T 淋巴细胞E. 内皮细胞22.T细胞活化时,只有第一信号,缺乏第二信号,其结果是:A. 导致T 淋巴细胞分裂B. T 淋巴细胞立即死亡C. T 淋巴细胞处于克隆无应答状态D. 导致T 淋巴细胞克隆扩增E. 以上都不是23.初次应答时,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A. B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BCR 识别抗原肽-MHCII 类分子复合物C. B 细胞上的CD40 与Th 细胞上的CD40L 结合D. B 细胞上的B7 与Th 细胞上的CD28 结合E. BCR 与抗原结合24.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抗原呈递细胞是巨噬细胞B. 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C. 抗体主要是IgM 和IgGD. 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E. TD 抗原和TI 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25.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抗原呈递细胞是BmB. 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C. 抗体滴度较高D. 所需抗原浓度低E. TI 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26.TI-Ag 激活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种细胞参与? ★A. 巨噬细胞B. Th 细胞C. NK 细胞D. T DTH细胞E. 以上都不是27.参与脂类抗原呈递的是:★A. CD1B. CD5C. CD10D. CD58E. CD8028.TCR 的双识别是指:A. 同时识别MHC I 类分子和MHC II 类分子B. 同时识别抗原分子的T淋巴细胞决定簇和B淋巴细胞决定簇C. 同时识别抗原肽和SmIg 的复合物D. 同时识别抗原肽– MHC I/II 类分子复合物E. 同时识别Igα和Igβ29.Th 细胞活化除需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外,还需要哪些细胞因子参与? ★A. IL-1 、IL-4B. IL-2 、IL-4C. IL-1 、IL-5D. IL-1 、IL-2E. IL 2 、IL-530.下列哪种受体的表达是Th 细胞活化的标志? ★A. IL-1RB. IL-2RC. TNFRD. IFNRE. IL-3R31.Th细胞活化所需IL-2 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 APC 细胞B. B 淋巴细胞C. Th细胞D. CTL 细胞E.Ts 细胞32.再次应答时,Th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A.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B.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C.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 类分子D.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IgE.Bm的CD40与Th的CD40L结合33.Th细胞TCR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TI -AgC. 外源性抗原D. 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E. 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34.BCR 识别抗原的特点是:A. 受MHC I类分子的限制性B. 受MHC II类分子的限制性C. 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D. 直接结合游离抗原E. 受MHC样分子的限制35.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GB. IgAC. IgED. IgME. IgD36.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GB. IgAC. IgED. IgME. IgD37.抗体参与介导的靶细胞溶解机制是:★A. ADCC、CDRB. CDR、CDCC.ADCC、MLR D.CDC、MLRE. ADCC、CDC38.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 APC 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B. 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 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 T 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E.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39.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h与B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B.淋巴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APC表面的CM与T淋巴细胞上的CMR结合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之一D.MHC分子与外来抗原肽复合物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E.Ig的类别转换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40.关于DC呈递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DC是重要的专职APCB.FDC向B淋巴细胞呈递抗原-抗体复合物C.DC呈递外源性抗原能力强D.DC呈递内源性抗原能力强E.郎格汉斯细胞是位于肠粘膜淋巴组织的APC41.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A.调理作用 B.ADCC C.DTH 反应D.中和作用E.CDC42.TCR不能识别: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抗原肽-MHC I 类分子C.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D.线性决定簇E.肿瘤特异性抗原43.关于APC处理呈递抗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外源性抗原经APC处理,形成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CD4+Th细胞B. Bm将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Th细胞C. 类脂与CD1结合,由APC 呈递D. TAP参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的处理E. 内源性抗原经APC处理,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CD8+T细胞44.APC细胞与Th细胞间的协同刺激信号不包括:A.LFA-3 与CD2 B.VCAM-1 与VLA-4C. MHC II类分子与CD4分子D. ICAM-1、2与LFA-1E. CD40L 与CD4045.关于APC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专职APC呈递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提供第一信号B. 专职APC上的CM与T细胞的CMR结合产生第二信号C. 专职APC能分泌CKs,辅助体液免疫应答产生D. 非专职APC只有处理抗原与呈递抗原能力E. B细胞为非专职APC46.关于Th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h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B.缺乏活化第二信号的T细胞处于无能状态C.阻断活化第二信号,可人为抑制免疫应答D.给予活化第二信号,可人为增强免疫应答E.Th细胞的活化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47.关于B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BCR识别抗原分子中的线性决定簇B. Igα、Igβ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C. 活化Th与B淋巴细胞间的粘附分子结合提供第二活化信号D. CD40与CD40L是第二活化信号的主要分子E. 活化Th细胞分泌IL-4、5、6参与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48.关于再次免疫应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PC是BmB. Bm以与巨噬细胞相似的方式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C. Bm的BCR识别抗原的B淋巴细胞决定簇D. Bm的CD40与活化Th的CD40L结合产生第二活化信号E. Bm的激活不需活化Th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参与49.关于免疫记忆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Bm、TmB. 在免疫应答的分化阶段,小部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效应细胞C.记忆细胞表达CD45RAD.记忆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有改变E. 再次应答可引起比初次应答更强的抗体产生50.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A.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加工B. 抗体的合成与分泌C. 旁路途径激活补体D. 记忆T 淋巴细胞的产生E. 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51.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B.不会诱导记忆B 淋巴细胞的产生C.使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D.抗原经APC摄取、加工处理后,使B淋巴细胞活化E.LPS具促有丝分裂原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A. 抗体能中和抗原B. 抗体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 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D. 抗体中和病毒的毒素E. 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2.体液免疫的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不同点是:A.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再次应答的是IgGB. 再次应答有抗体亲和力成熟C. 再次应答产生IgG 的潜伏期明显缩短D. 初次应答的抗原呈递细胞是巨噬细胞E. 再次应答的抗原呈递细胞是记忆B 淋巴细胞3.TI-Ag 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所产生的抗体是IgG B.无类别转换C. 无抗体亲和力成熟D. 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E. 无免疫记忆4.有哪些细胞参与TD-Ag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A. 巨噬细胞B. Th细胞C. NK 细胞D. T DTH细胞E. B 淋巴细胞5.机体抗病毒的体液免疫机制包括:★A. 中和抗体IgG 的中和作用B. ADCCC. CDCD. 调理作用E. 中和抗体SIgA的中和作用6.BCR 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A. 能识别蛋白质抗原B. 不需APC 摄取、处理抗原C. 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蛋白质抗原D. 无MHC 限制性E. 识别的是构象决定簇7.树突状细胞的特点是:A. 能活化未致敏T 淋巴细胞B. 高水平表达MHC II 类分子C. 抗原呈递效率高D. 高效呈递低浓度抗原E. 具很强的吞噬功能8.B 淋巴细胞能呈递下列哪些抗原? ★A. 半抗原B. 大分子蛋白质C.微生物抗原D.自身抗原E.病毒蛋白9.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A. 通过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直接捕获抗原B. 吞噬C. 胞饮作用D. 被动吸附E. 调理作用10.B淋巴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A. 通过BCR 直接摄取抗原B. 吞噬C. 胞饮作用D. 被动吸附E. 调理作用11.活化的Th细胞分泌哪些细胞因子有利于Bm细胞的活化? ★A. IL-2B. IL-4C. IL-5D. IL-6E. IL-1012.关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能识别异己B. 有记忆性C. 有特异性D. 有MHC 限制性E. 有多种细胞参与13.免疫应答的类型有: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免疫缺陷D.正免疫应答E.负免疫应答14.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A. 抗原识别阶段B. 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C. 免疫细胞的膜攻击阶段D. 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E. 免疫记忆形成阶段15.关于B淋巴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高浓度TI-1型抗原使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B. TI-2型抗原使单克隆B淋巴细胞产生应答C. TI抗原的部分决定簇直接与BCR结合D. TI抗原的丝裂原结构与B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E. B淋巴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需要巨噬细胞参与16.TD 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有哪些分子参与?★A.SRBC受体B.SmIg C. 抗原识别受体D. MHC 编码的产物E. CD4 分子17.免疫记忆可表现为:★A. T 淋巴细胞产生的IL-2增加B.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机体产生抗体快C. 只产生IgG抗体D.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E.抗原致敏的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18.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包括:A. 中和作用B.ADCC C.调理作用D.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E. 迟发型超敏反应19.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 以IgM为主,可产生免疫记忆B. 可发生Ig的类别转换C. 为高亲和性抗体D. 抗体效价低E. 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20.可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 IL-1B. IL-4C. IL-5D.IL-6 E.IL-821.BCR 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线性决定簇C. 连续决定簇D. 抗原肽-MHC复合物E. 内源性抗原三、填空题1.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免疫学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活化的Th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重点)
第一信号 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抗原无须 APC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第二信号 CD40/CD40L可诱导静止期B细胞进入 细胞增生周期。它在B细胞活化、针对TD抗原的 抗体产生、Ig类型转换、记忆B细胞和生发中心的 产生、阻断B细胞凋亡等发挥关键作用。只有活化 的Th2表达CD40L。 B细胞活化的增强信号:细胞因子
一、TI-1抗原--脂多糖,结合丝裂原受体
二、TI-2抗原--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具有高度 重复的结构。
生理意义:多数胞外菌含有胞壁多糖成分,能 抵抗吞噬;TI-2直接诱导抗体产生,抗体与细 菌结合后易于被杀灭。
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重点)
1、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抗原首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 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分化
四、B细胞在分化中心的分化成熟(了解)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 入初级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
抗原受体的编辑:二次重排会修正编码能与自 身抗原应答的重链和轻链蛋白基因,以此消除 自身应答性B细胞。
体细胞高频突变:在抗原的诱导下发生的。 IgV基因中编码IgV区中互补决定区的核苷酸序 列容易发生突变,增加多样性。
抗 体 与 补 体 联 合 的 调 理 吞 噬
ADCC
小结:适应性免疫应答
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
提呈给T细胞,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并通过B7与 CD28的作用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1.抗原识别和内化 产生活化第一信号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
B细胞激活
(激活B细胞可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
.
B 细 胞 对 病 毒 的 识 别 过 程
.
临床义
某些病原体所带的TI-Ag浓度低,可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抗体,这种HI不需要Th细胞参与,故早于 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
大多数细菌有胞壁多糖,或荚膜多糖,这些TI-2 抗原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由TI-2Ag诱 导的抗体能迅速与多糖抗原结合而利于吞噬细胞 的吞噬消化。
.
B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的特点
BCR可直接识别多种天然抗原物质(天然蛋 白、多肽、核酸、多糖、小分子化合物等)
BCR识别抗原无需APC的提呈 BCR识别抗原不受MHC限制
.
抗原种类
(1)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 胞的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为TD抗原,也称胸 腺依赖性抗原。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小组成员:
.
B淋巴细胞的亚群
B1(表面标志CD5+) 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有自我更新能力,长寿细胞 主要位于胸腹腔、肠道粘膜固有层 接受碳水化合物抗原刺激,产生低亲和力IgM 针对自己抗原产生天然抗体,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B2(表面标志CD5-) 产生于出生后,定位于淋巴器官; 是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 接受蛋白质抗原刺激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2)TI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胸腺辅助直 接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TI抗原,也称胸腺 非依赖性抗原。
.
TI又分为TI-1和TI-2抗原。 1)TI1抗原特点: 如细菌脂多糖,有B细胞丝裂原和单一重复的B细胞
表位,因此可以使不成熟的和成熟的B细胞发生应答。 2)TI2抗原特点: 如荚膜多糖,仅仅由重复的B细胞表位(可被B细胞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PPT课件
.
2
B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的特点
BCR可直接识别多种天然抗原物质(天然蛋 白、多肽、核酸、多糖、小分子化合物等)
BCR识别抗原无需APC的提呈 BCR识别抗原不受MHC限制
.
3
抗原种类
(1)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 胞的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为TD抗原,也称胸 腺依赖性抗原。
表面受体或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相互结合的片段为B细胞 表位)组成。只细胞对TI-Ag的识别
对TI-Ag识别 (一)TI-Ag 细菌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细菌的脂多糖LPS等 (二)识别
TI抗原不易降解,能激活初始B细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TI抗原主要激活 CD5+B1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由于无特异性T细胞辅助,TI抗 原不能诱导抗体类型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和记忆性B细胞形成。高剂量 TI抗原如LPS可非特异激活多克隆B细胞,故将其称为B细胞丝裂原。但低 剂量TI-1抗原(为多克隆激活剂量的10-3—10-5)仅激活表达特异性BCR 的B细胞。 1、高浓度TI-1抗原 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丝裂原受体结合,激活大多数 B细胞 2、低浓度TI-1抗原 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与BCR结合,激活结合TI-1抗原的 B细胞
.
8
.
9
B细胞激活
(激活B细胞可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
.
10
B 细 胞 对 病 毒 的 识 别 过 程
.
11
临床意义
某些病原体所带的TI-Ag浓度低,可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抗体,这种HI不需要Th细胞参与,故早于 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
大多数细菌有胞壁多糖,或荚膜多糖,这些TI-2 抗原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由TI-2Ag诱 导的抗体能迅速与多糖抗原结合而利于吞噬细胞 的吞噬消化。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过程TI-Ag和TD-Ag免疫应答的不同特点初次
ZAP-70
GEFs激活的小G蛋白
RasRac
Ras
细胞特异转录因子
BSAP
NFAT
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T细胞给抗原特异应答B细胞予服装 毛细血管高内皮静脉
CD L
活
40
化 的
Th
B
,
辅2
助细
细 胞 活 化
胞 分 泌 细 胞
因
子
及
表
达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抗体形成细胞 (antibody forming cell, AFC)
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Ag的识别机制
• TI抗原可分成TI-1和TI-2两类。 • TI-1与丝裂原受体结合,多克隆激活B细胞;低浓 度时可单克隆激活。 • TI-2高度重复决定簇与B细胞高亲和力BCR形成广 泛交联而直接活化B细胞
B细胞对TI-Ag免疫应答的特点
• TI-Ag刺激B发生免疫应答不依赖T细胞 • TI-Ag只能刺激B细胞产生IgM • B细胞对TI-Ag不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免疫损伤机制
• 导致I、II、III型超敏反应 • 引起超急移植排斥反应 •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作用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免疫应答(primary response)
概念——机体第一次接触某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特点—— 潜伏期长
主要是IgM,含量较低,持续的时间短 高浓度的抗原(TD-Ag 、TI-Ag )
(一)B 细胞对TD-Ag 的识别阶段:双信号
①抗原与BCR的交联 ②TH2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抗原与BCR的交联
初级信号转导分子Igα/Igβ把第一活化 信号转导入胞内
第十六章适应性I B对抗原的识别及IR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IR(HI)主要由B细胞介导
步骤概述:
BCR对Ag特异性识别及两者的结合,启动B细胞激活信号
信号传入胞内,在协同分子产生的第二信号作用下诱导细胞激活、 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浆细胞合成分泌Ab/Ig
发挥HI效应
B细胞识别的Ag:TD- Ag、TI- Ag; 对TD- Ag的应答需要Th的辅助
(因抗原而异)
• • • •
抗原刺激 潜伏期 抗体浓度 平台期
(速度高度长度)
二次应答 第二次(再次相同Ag刺激) 短(2~3天) 高 快、高、长
• 下降期 • Ig类别 • Ig亲和力
缓慢 ,几d~几w IgM IgG 低
持久,数m~数y IgG为主 高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全过程均需Th辅助
IL-6R、IL-10R、IFN-γ R„„
分泌CK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1、抗原受体修正?(定义?)
2、体细胞性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定义?)
导 致 体细胞高频突变
免疫应答
第二节 B细胞对TI-Ag的IR(自次应答和二(再)次应答的比较 初次应答 第一次 长(5~10天) 较低 慢、低、短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掌握: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Th细胞的辅助作用; B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涉及的分子以及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熟悉: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过程 中需要的信号分子;亲和力成熟;Ig同种型转 换;记忆性B细胞的产生;TI-1和TI-2抗原的异 同。 了解: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辅助方式: Th细胞分泌CK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
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
B细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结合各种不同的抗原表位,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抗原表位是指抗原分子上与B细胞受体结合的区域,也是B细胞识别特定抗原的主要依据。
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筛选和选择,只有能够有效结合特定抗原表位的B细胞才能够生存和增殖。
因此,了解和研究B细胞的抗原表位识别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能够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对B细胞的抗原表位识别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新药研发和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新的启示。
- 1 -。
第7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四)Ig类别转换(class switch)
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 其子代细胞均表达同一个IgV 基因,但在受到抗原刺激而 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IgC基 因的表达是可变的。
每个B细胞开始时表达IgM, 随后可表达IgG, IgA或IgE。
Ig类别转换受T细胞分泌的细 胞因子调节。
初始淋巴细胞能特异识别任一抗 原的细胞仅占1/(104-106),抗 原特异的B细胞和抗原特异的T 细胞相遇的几率只有10-8-10-12。
旁邻B细胞(bystander B cells)
Th细胞由于细胞-细胞直接接触分泌 的细胞因子可以给其他抗原致敏的 旁邻B细胞以辅助。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 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 心(约1周)。
B细胞在生发中心每6小时分裂1次, 称生发中心母细胞(centroblast)。
不发生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 成冠状带(mantle zone)。
B细胞在生发中心继续分化发育:
抗原受体的编辑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Ig类别转换 产生记忆B细胞
思考题
B细胞的特点与功能。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B细胞对TD、TI-1和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免疫应答。 黏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第七章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及应答
主要内容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 B细胞的亚群 B淋巴细胞的功能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黏膜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
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
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
B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类型,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识别和结合抗原表位来产生抗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抗原表位是指蛋白质、多糖等复杂物质上具有识别免疫细胞的特定结构或序列。
B细胞识别抗原表位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依靠对抗原上线性或四面体结构的亲和性基团的结合。
这些亲和性基团通常由某些氨基酸残基、碳水化合物或核苷酸构建而成,它们会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免疫反应。
此外,B细胞还可以通过对抗原表位的立体结构进行识别。
事实上,抗原表位的三维空间结构通常比其线性结构更为关键,因为只有三维空间结构正确的抗原表位才能充分暴露其免疫学特性,进而被B细胞识别。
除了线性和空间结构,B细胞还可以通过对抗原表位上的翻译后修饰化学基团的识别来产生免疫反应。
例如,人体免疫球蛋白M(IgM)可以通过识别多糖类抗原表位上的磷酸化基团来发挥免疫作用。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的抗原表位识别通常需要和T细胞的协同
作用才能完成。
T细胞通过识别和结合MHC类分子上的抗原肽,为B 细胞的抗原呈递提供支持,从而有效提高识别抗原表位的效率。
此外,T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
更多的抗体。
总之,B细胞的抗原表位识别是人体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
过对抗原表位的多种识别机制,B细胞可以产生多样性、高特异性的
抗体,从而帮助人体有效地应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B细胞和T细胞受体对抗原的识别
B细胞和T细胞受体对抗原的识别为了识别和清除机体接触到的广泛病原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已经进化到可以识别来自于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等各种各样不同的抗原。
B细胞的抗原识别分子为免疫球蛋白。
这些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具有广泛的抗原特异性,而每一个B细胞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其特异性是单一的。
B细胞表面作为其抗原受体的膜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即为B细胞受体。
具有相同抗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由B细胞的最末分化状态——浆细胞所分泌的。
分泌的抗体在机体内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结合,这是获得性免疫应答中B细胞的主要效应功能。
抗体是特异性免疫识别中第一个被确定的分子,也是被了解最为详细的分子。
抗体分子具有两种独立的功能:第一就是特异性地结合病原体中引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分子;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招募其他细胞和分子来杀伤病原体。
例如:被抗体结合而中和的病毒或标记的病原体可以被巨噬细胞和补体所破坏。
这些功能是由抗体分子中的不同结构域承担的,其中有些分子的结构域是用来特异性地识别并与病原体或者抗原结合,而另外的结构域则涉及不同的效应机制。
不同抗体分子间的抗原结合区域其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被称为可变区或V区。
这种抗体分子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抗体能够结合各自不同特异性的抗原,而一个个体产生的总的抗体库就足以使他能够识别任何实际存在的结构。
而抗体分子中负责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效应功能的区域并不像可变区那样多变,我们称之为恒定区或C 区。
它们主要以五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分别特异性激活不同的效应机制。
膜结合型的B细胞受体由于其C区插入并维持在B细胞膜上,因此这些受体不具有这些效应功能。
它们仅仅是通过暴露在细胞表面的V区去识别和结合抗原,发挥其受体的功能,从而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引发B细胞的活化,最终导致细胞克隆扩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T细胞的抗原识别分子只存在膜结合型的蛋白形式,只能发挥转导信号并激活T细胞的功能。
b细胞识别抗原过程
b细胞识别抗原过程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以应对外来抗原。
B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抗原识别、激活和分化等阶段。
以下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基本过程:抗原识别:抗原是一种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分子,通常是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其他分子。
B细胞上表面有特异性的抗原受体,称为B细胞受体(BCR)。
BCR与抗原结合:当抗原与B细胞表面的BCR结合时,这触发了一系列信号传导事件。
BCR 的结合特异性是由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生成的。
内外信号传导:BCR与抗原结合后,B细胞内外部的信号传导途径被激活。
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包括磷酸化、激活蛋白酶等,最终导致B细胞的激活。
内吞作用:激活的B细胞通过内吞作用将抗原摄取到细胞内。
这一过程有助于B细胞对抗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抗原呈递:处于淋巴组织的B细胞可以将内吞的抗原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特殊的抗原呈递分子将抗原的片段呈现在细胞表面。
辅助T细胞的参与:B细胞需要与辅助T细胞相互作用,以便进行更有效的免疫应答。
这通常涉及到T细胞识别被抗原呈递的MHC类分子。
B细胞激活:辅助T细胞的帮助下,激活的B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
这导致B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抗体产生:分化后的效应B细胞开始合成和分泌抗体,这些抗体具有与原始抗原相同的结合特异性。
抗体的产生是B细胞应对抗原的最终结果。
记忆B细胞的形成:一部分激活的B细胞会发展成为记忆B细胞,它们具有长期免疫记忆,以便在未来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响应。
B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步骤,它使机体能够迅速而特异性地应对各种病原体。
这一过程的正常功能对于免疫系统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
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两类细胞,也是免疫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的两大核心系统。
T细胞活跃于细胞免疫,既可促进机体的免疫反应,又能够分辨是否有外来的抗原,而B细胞则则在抗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其特异性的抗原识别机制来筛选出外来抗原,并合成出特异性的抗体以将其击垮。
因此,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作用对于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进攻是至关重要的,而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
B细胞特异性抗原识别机制首先在B细胞表面拥有多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抗原接受体,这些抗原接受体分别特异性结合特定的外来抗原靶点,将外来的抗原有效地靶定,从而为免疫应答做好准备。
此外,由于传统的抗原接受体能够识别多种体外来抗原,因此B细胞还有一种极具特异性的抗原接收体——嗜碱性蛋白酶(lysozyme),其可以识别体内特季性抗原,由于其嗜碱性特性,lysozyme抗原接受体还能识别击穿脂质外壁的细菌抗原。
从上文可以看出,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特有的抗原识别机制能够有效识别击穿脂质外壁的细菌抗原物质,并分辨体外与体内特异性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保护机体的功能。
一种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的方法
一种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的方法
一种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的方法是通过B细胞受体(BCR)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
BCR是位于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分子。
具体的识别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抗原:BCR通过其可变区域与抗原结合。
BCR的可变区域是其抗原结合部分,它有着高度多样性,能够识别多种抗原。
2. 内部化:一旦BCR与抗原结合,B细胞会将抗原-BCR复合物内部化,这是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
3. 抗原呈递:细胞内的抗原会被加工并结合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上。
MHC分子是一种膜蛋白,负责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4. T细胞辅助:抗原-BCR-MHC复合物会在B细胞与T细胞之间形成稳定的接触。
T细胞受体识别BCR-MHC复合物,同时分泌细胞因子来激活B细胞。
综上所述,B细胞通过BCR与抗原结合,并通过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抗原的识别。
这种识别机制是免疫系统中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0/2020
6
TI-Ag诱导B细胞的激活
4/30/2020
7
B细胞对TD-Ag的识别
对TD-Ag识别 (一)TD-Ag 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和血清蛋白等 (二)识别 1、B细胞表位(蛋白质半抗原)→与特异性BCR结合 2、T细胞表位(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
表面受体或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相互结合的片段为B细胞 表位)组成。只能使成熟的B细胞应答。
4/30/2020
5
B细胞对TI-Ag的识别
对TI-Ag识别 (一)TI-Ag 细菌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细菌的脂多糖LPS等 (二)识别
TI抗原不易降解,能激活初始B细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TI抗原主要激活 CD5+B1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由于无特异性T细胞辅助,TI抗 原不能诱导抗体类型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和记忆性B细胞形成。高剂量 TI抗原如LPS可非特异激活多克隆B细胞,故将其称为B细胞丝裂原。但低 剂量TI-1抗原(为多克隆激活剂量的10-3—10-5)仅激活表达特异性BCR 的B细胞。 1、高浓度TI-1抗原 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丝裂原受体结合,激活大多数 B细胞 2、低浓度TI-1抗原 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与BCR结合,激活结合TI-1抗原的 B细胞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小组成员:
4/30/2020
1
B淋巴细胞的亚群
B1(表面标志CD5+) 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有自我更新能力,长寿细胞 主要位于胸腹腔、肠道粘膜固有层 接受碳水化合物抗原刺激,产生低亲和力IgM 针对自己抗原产生天然抗体,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B2(表面标志CD5-) 产生于出生后,定位于淋巴器官; 是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 接受蛋白质抗原刺激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细胞表面→TCR识别→Th细胞活化→辅助B细胞活化
4/30/2020
活B细胞可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
4/30/2020
10
B 细 胞 对 病 毒 的 识 别 过 程
4/30/2020
11
临床意义
某些病原体所带的TI-Ag浓度低,可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抗体,这种HI不需要Th细胞参与,故早于 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
大多数细菌有胞壁多糖,或荚膜多糖,这些TI-2 抗原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由TI-2Ag诱 导的抗体能迅速与多糖抗原结合而利于吞噬细胞 的吞噬消化。
4/30/2020
12
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谢谢
4/30/2020
13
4/30/2020
2
B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的特点
BCR可直接识别多种天然抗原物质(天然蛋 白、多肽、核酸、多糖、小分子化合物等)
BCR识别抗原无需APC的提呈 BCR识别抗原不受MHC限制
4/30/2020
3
抗原种类
(1)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 胞的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为TD抗原,也称胸 腺依赖性抗原。
(2)TI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胸腺辅助直 接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TI抗原,也称胸腺 非依赖性抗原。
4/30/2020
4
TI又分为TI-1和TI-2抗原。 1)TI1抗原特点: 如细菌脂多糖,有B细胞丝裂原和单一重复的B细胞
表位,因此可以使不成熟的和成熟的B细胞发生应答。 2)TI2抗原特点: 如荚膜多糖,仅仅由重复的B细胞表位(可被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