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日本留在朝鲜半岛的罪恶
朝鲜皇室如何被日本灭族
朝鲜皇室如何被日本灭族90年前的3月1日,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这一运动的导火线之一正是李氏朝鲜王朝的废帝———高宗李熙突然暴卒,传遭日本人毒杀,因而激起朝鲜人民多年的积愤。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朝鲜王朝在1910年因日本吞并而“亡国”。
如同许多王朝走到尽头时的惨淡一样,朝鲜王朝的末代王室,同样无法避免悲情的命运……如惊弓之鸟,高宗潜逃出宫1919年1月,朝鲜王朝的高宗李熙突然驾崩,死因十分可疑。
据说是高宗计划向巴黎和会派遣密使控诉在日本统治下的苦难,但计划泄露,被日本毒杀。
事实上,此时的高宗早已在日本逼迫下退位多年。
高宗自从被逼退位后,一直默默哑忍,希望有朝一日能赶走日本人。
他悄悄进行了一些努力,可惜都没成功。
甲午战争后,朝鲜王朝对中国清政府彻底失去了依附的信心,他们日益亲俄,使俄国在朝鲜的势力越来越大,引起日本的不满。
在1895年阴历8月的乙未事变中,为清除亲俄势力,在日本驻朝公使的策划下,日本浪人袭击景福宫,残忍杀害了高宗的明成王后闵妃。
随后日本逼迫高宗下“断发令”,强迫朝鲜人改变习俗,易服断发,导致民怨沸腾。
如惊弓之鸟的高宗感到王宫待不下去了,就在亲俄势力主导下,于1896年2月潜逃出宫,躲进俄国驻朝公使馆待了一年。
1897年返回王宫的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然而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强迫韩国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剥夺其外交权,将其降为自己的“保护国”,后又设立统监府来直接统治韩国,伊藤博文担任了首任统监。
高宗为朝鲜王朝的命运忧心如焚,他一直悄悄进行着抗争。
1907年,他趁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之机,派李相卨、李准、李玮钟三人为密使前往海牙,向西方陈述本国悲惨处境,呼吁西方列强干预。
但未得到列强理睬,西方反而按照日本的要求拒绝密使与会。
三人悲愤至极,李准更含恨病逝于海牙,长眠异邦。
高宗此举惹恼了伊藤博文,他气急败坏地决定立即赶高宗下台。
朝鲜半岛分裂的历史原因与影响
朝鲜半岛分裂的历史原因与影响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分裂的民族国家。
其分裂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日本殖民时期,但直到朝鲜战争后才正式形成南北两个政治体系并分别独立存在至今。
本文将探讨朝鲜半岛分裂的历史原因、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亚洲开始扩张其殖民地版图,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朝鲜半岛。
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在《朴次茂协定》的基础上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外交,并在1910年将其正式并入日本的殖民地体系。
在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半岛遭受了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包括强制劳动、征收高额税收和禁用韩语等。
这些经历对朝鲜半岛的分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原因朝鲜半岛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被盟军占领,南北两个政治体系在盟军实行的38度线南北分界线上形成,并于1948年正式成立独立国家。
然而,南北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差异巨大,这是朝鲜半岛分裂的重要历史原因。
南韩是民众自由、多党制和市场经济的代表。
1950年之后,它得到美国军事和经济援助,逐渐富裕起来。
而朝鲜政权则倡导共产主义和集中式经济计划,以政治绝对权力为主导,几乎完全封闭国门。
其领导人通过鼓吹“自力更生”和“军事优先”政策,使得朝鲜的经济和社会体系越来越与全球其他国家脱离,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居世界倒数。
影响朝鲜半岛分裂对韩国和北朝鲜的影响巨大。
韩国在冷战期间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其现代化的制度和城市,为韩国提供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高于北韩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基础。
同时,民间社会自由度高和文化多元,也使韩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文化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北朝鲜则几乎落后于任何其他国家,尽管也存在数量众多的军队和核子武器,但这些武器在国内覆盖不了的广大民众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社会贡献差距,约20%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状况中。
此外,北朝鲜的政治生态非常严重和黑暗,国际社会对于北朝鲜的人权侵犯和外交行径表示了既不友好也不能容忍。
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韩国与朝鲜的分裂与对立
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韩国与朝鲜的分裂与对立现今的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存在着分裂与对立的地区之一。
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分裂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几十年的冲突与对立。
本文将重点探讨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并分析影响分裂与对立的原因。
一、日本殖民统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起源于日本殖民统治。
在1910年至1945年的日本殖民时期,日本对朝鲜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剥夺了朝鲜人民的权利与尊严。
这种殖民统治加深了朝鲜半岛上的矛盾与不满,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分裂。
根据盟军的协议,朝鲜半岛被临时分割成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区域,分别由苏联和美国管理。
这种分割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奠定了基础,两个政治实体的建立也引发了分裂与对立的局面。
三、冷战背景下的对立冷战期间,朝鲜半岛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地域。
北朝鲜与苏联及中国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而南朝鲜与美国结成了盟友。
双方在意识形态、经济制度以及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进一步加深了分裂与对立的程度。
四、战争遗留的伤痕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分裂与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南北朝鲜之间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激烈战斗。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五、后续交锋与对抗战争结束后,南北朝鲜之间的对立并没有得到缓解,而是持续升级。
双方进行了多次边境冲突和敌对行动,包括木浦事件、海战事件等。
这些事件加剧了朝鲜半岛上的紧张气氛,使得分裂与对立进一步加深。
六、现代的对立与和解努力虽然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韩国与朝鲜的分裂与对立持续了许多年,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和解的努力。
例如,2018年朝韩首脑会晤以及南北朝鲜之间的高级别对话等。
这些积极的努力为缓解分裂与对立提供了希望,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仍面临着重大挑战。
总结起来,朝鲜半岛的历史之争源于日本殖民统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冷战背景、战争遗留的伤痕以及后续交锋与对抗则深化了两国之间的分裂与对立。
日本与朝鲜的千年恩怨
日本和朝/韩才是千年宿敌,中日根本算不上世仇先看一看日本与朝鲜之间爆发的战争次数真实性有争议的神功皇后三次征韩就不写了,因为按照传统说法,神功皇后是公元二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人物,但是根据现代研究认为,她应该活跃于公元四世纪。
所以时间上对不上。
345年—497年的152年时间里,倭人先后22次入侵新罗。
391年—404年的十三年时间里,高句丽与倭爆发了战争,高句丽人对这场战争的史料记载成了“倭寇”一词的最早出处。
最后高句丽获胜,但是倭人一度推进到了今天平壤所在的地方。
六世纪前中期,倭国在三十年时间里14次入侵新罗。
663年,倭国、百济联军与唐、新罗联军大战白江口。
倭国名义上是来援助百济复国,实际上还带有控制百济、重建朝鲜半岛南部统治范围的目的。
结果是倭国败退,新罗成为半岛上最强的国家。
811年—997年,来自朝鲜半岛的海盗先后四次袭击了日本九州的沿海地区,史称“韩寇”或“新罗入寇”。
日本的“神国”思想也由此催生。
1274年—1281年,高丽配合蒙古先后两次入侵日本九州。
高丽人在元朝军队中的比重非常大,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数量。
而且元军中的一些高级指挥官也是高丽人。
因此在日本有“蒙古高丽联军”的说法。
1350年—1391年,倭寇至少对高丽发动了303次入侵,一度让高丽没有任何还手之力,高丽首都开京的门户都一度被倭寇攻陷(这个时期的倭寇和后来明朝嘉靖大倭乱时期的倭寇有所不同。
入侵高丽的倭寇很多都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南朝势力下属的九州恶党,恶党是南朝与北朝作战时的主力,因此可以说是正规军当了回强盗。
)1389年,高丽入侵对马岛1396年,朝鲜入侵对马岛1419年,朝鲜入侵对马岛,终于迫使对马岛宗氏家族向自己投降称臣。
日本国内也一度因为朝鲜攻击对马岛的行为而风传“高丽将和蒙古再度入寇”的谣言。
1510年,三浦倭乱爆发。
已经成为朝鲜藩属的对马岛岛主再度派出4500人的倭寇发动入侵。
此后又爆发了楸子岛倭变、东莱盐场和蛇梁镇倭乱以及乙卯倭变。
朝鲜日本恩怨四百年
朝鮮日本恩怨四百年作者: 樊繁(推薦: 一讀者) 2002年10月20日從16世紀起,日本多次入侵朝鮮;1910年至1945年,日本變朝鮮為自己的殖民地,實行滅文滅種的殘酷統治。
日本與朝鮮同為亞洲東部的文明古國。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朝鮮半島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充當了中國文化進入日本的仲介。
同樣也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每一次向亞洲大陸的侵略擴張幾乎都是以朝鮮為跳板。
從倭寇之亂到豐臣秀吉侵朝日本從平安時代(794—1192)末期開始,向海外尋求發展。
部分日本商人、武士與中國不法商人相勾結,侵擾中國東南沿海以及朝鮮海岸,形成了明代中後期的“倭患”。
嘉靖年間,戚繼光等率兵蕩平中國倭患。
同時,朝鮮李朝與明軍遠征倭寇老巢對馬島,徹底根除了倭患。
1592年,統一了日本的權臣豐臣秀吉率軍入侵朝鮮,並計畫在佔領朝鮮後進一步侵略中國明朝。
由於這一年是夏曆壬辰年,因此在朝鮮史書中把這場戰爭稱為“壬辰衛國戰爭”或“壬辰倭亂”。
一開始,日軍的進軍非常順利,在釜山登陸後不到20天就攻陷了朝鮮國都漢城,接著又連克開城、平壤等地。
朝鮮在抵抗日軍侵略的同時,緊急向中國明朝政府求援。
5月4日,朝軍全羅左水使李舜臣與全羅右水使李億祺在巨濟島會合,擊敗由30艘戰艦組成的日本水軍。
29日,李舜臣首用“龜船”大敗日軍於泗川。
7月8日,李舜臣設計將日本水軍誘騙出閑山島,萬炮齊鳴,擊沉日軍大小船隻73艘。
朝鮮水軍從巨濟島到唐浦、閑山島的三麵包圍戰,牢牢地掌握了制海權,使戰局發生了逆轉。
從1593年至1597年1月,日朝之間進行了長達4年的和談交涉。
1597年2月,朝鮮國王聽信讒言,中了日本人的反間計,下令逮捕李舜臣,日軍趁機再次發動戰爭。
8月,朝鮮水師慘敗,幾乎全軍覆沒,朝鮮再次面臨亡國威脅。
大難臨頭,朝鮮國王被迫釋放李舜臣,重新任命他為水師統制使,並向中國明朝政府求援。
李舜臣複職後,鑒於朝鮮水師已遭嚴重損失的現實,決計避免與日軍正面交戰,在鳴梁以少擊多奇襲日軍,殲敵4000餘名、擊沉敵艦30餘艘。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那么,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是什么呢?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后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
1868年,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大肆向外扩张来解决这一矛盾。
这样,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背靠大陆三面环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列岛对峙,西濒黄海与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相望,北界中国,东北端与俄罗斯相接,它介于中、俄、日之间,地处东北亚核心。
朝鲜半岛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早已使日本垂涎三尺。
因此,日本要把朝鲜半岛作为其向亚洲大陆扩张的一块垫脚石。
首先占领朝鲜半岛——进而入侵中国的东北和整个中国——最终称霸亚洲,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中心内容。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当局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从此,对朝鲜入侵不断深入。
19世纪中后期,沙俄也加紧在东北亚地区扩张,从而加剧了俄国与日本的矛盾,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霸权,最终导致了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
日本获胜,排挤了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
这样,从1905年起,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从此,朝鲜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原料基地、商品市场,又是其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兵站基地。
从1910年到1945年,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的35年时间里,日本用强盗的方法不仅大肆掠夺朝鲜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为了保证从朝鲜通往大陆的军需输送和战时通讯的畅通,大规模扩建铁路,在战略要地疯狂地新建或扩建飞机场。
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朝鲜才从日本殖民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但与此同时,朝鲜半岛又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舞台。
浅谈日本近代史
浅谈日本近现代的发展日本的古代史也许称不上辉煌,但日本的近现代史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也算是叱咤风云了。
然而,日本的近代化对于东亚地区来说却是重大的灾难,现在的辉煌与这百年历史是分割不开的。
一、文明的曙光当日本进入德川幕府的时候,欧洲国家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地理大发现,正当欧洲人的脚步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东方的巨龙——中国,和周围的邻藩小邦却更加的固步自封。
1639年,德川幕府下达“锁国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全副武装的四艘黑色蒸汽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史称“黑船事件”。
然而在此之前的日本人对世界的局势并不是一无所知,日本贵族通过唯一的一个开放门户长崎,一边了解东方的巨龙中国,另一方面通过十七世纪的海上霸主荷兰学习近代科学和了解西方世界。
1840年的大清帝国败于日不落帝国,这也给日本人敲响了警钟。
正如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所言:“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
”因此,识时务的日本幕府敞开了国门迎接这位米国来的海军准将。
佩里将军在炫耀武力同时,用蒸汽机、钟表、电报机、大炮向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官员真正的感受到了自己同米国的差距。
1854年3月31日(嘉永七年三月三日)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本国米利坚合众国和亲条约》,此后的欧洲各国纷纷涌入日本,与其签订条约,在日本开辟市场,争得利益。
1867年,27岁的涩泽荣一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到达法国参加了巴黎万国博览会,西方的工业产品让涩泽荣一目瞪口呆,他决定留在欧洲学习西方的产业发展和制度。
此时的日本刚刚经历倒幕运动,1868年,武士们打着“王政复古”的口号扶持14岁的明治天皇登基。
内忧外患的日本已经处于亡国的边缘,1868年4月15日明治政府颁布了维新变法的总纲领——《五条誓文》,其中立下了维新之志“求知识于世界,大拯皇基”。
九一八事变与朝鲜分裂的关联
九一八事变与朝鲜分裂的关联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开始。
这一事件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朝鲜半岛的分裂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与朝鲜分裂之间的关联,并分析这一事件对朝鲜半岛历史进程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东北,并建立了伪满洲国。
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然而,对于朝鲜半岛而言,九一八事变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局势。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朝鲜半岛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
自1910年起,日本开始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剥夺了朝鲜人民的权利和尊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通过强制推行日本化政策,试图将朝鲜半岛完全纳入日本帝国的统治之下。
然而,九一八事变后,朝鲜人民的抵抗意识逐渐觉醒。
他们开始组织起来,秘密地进行反日活动,争取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这一时期,朝鲜独立运动逐渐兴起,成为朝鲜半岛上一股强大的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而苏联则试图通过支持朝鲜独立运动来削弱日本的影响力。
这使得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和苏联之间的争夺区域。
在这一背景下,朝鲜半岛的分裂逐渐显现。
苏联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一个以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权,成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
而在南方,美国则支持成立了一个以右翼势力为主的政权,成立了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由此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政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九一八事变对朝鲜半岛的分裂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后,朝鲜半岛的抵抗运动得到了加强,朝鲜人民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其次,九一八事变使得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和苏联之间的争夺区域,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创造了条件。
最后,九一八事变后,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南北对峙的局面成为朝鲜半岛的现实。
然而,九一八事变只是朝鲜半岛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内外因素,也包括历史和政治因素。
日本鬼子的罪行
日本鬼子的罪行16世纪倭寇前期侵犯前期倭寇是以日本海盗为中心,主要攻击范围为当时臣服于元朝的高丽。
由于先前臣服于元军的高丽军,在元世祖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的军事行动中,对日本的对马、壹岐、松浦、五岛列岛等地的居民进行屠杀,因此前期倭寇以这些地区的残存者为主要构成份子,对于朝鲜沿海进行含有报复式的海盗行为,目的一方面在于夺回被俘的岛民,一方面则在掠夺粮食以弥补因遭虐杀而下降的农业生产力。
朝鲜史取对马岛、壹岐岛、平户岛三地之名,称为“三岛倭寇”。
清朝的徐继畭所著“瀛环志略”,以及朝鲜的安鼎福所著“东史纲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于朝鲜人(高丽人)配合蒙古侵日行为所引发的报复。
后来日本进入南北朝的动乱状态,倭寇的活动也由于政府管制力减弱而加剧。
由于前期倭寇对于日本与明朝、高丽贸易造成破坏,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对日本南朝发出讨伐倭寇的要求,随后敕封讨寇有功的南朝将军“日本国王”的称号。
之后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后,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再度进行讨伐,随后受封为新的“日本国王”。
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因为讨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势力,后来进行政变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
之后随著明朝与日本间勘合贸易的盛行,以及对马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开放,前期倭寇也逐渐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
后期倭寇明成祖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据说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合作,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未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葡萄牙人入侵发生了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鱼业、手工业、造船业、贸易)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乱。
亚洲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抵抗
亚洲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抵抗亚洲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抵抗在历史的长河中,亚洲战争是一段残酷而深刻的记忆。
尤其是在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本文将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亚洲各国的抵抗为主线,探讨这段黑暗历史。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日本国家主义思潮与帝国主义野心逐渐兴起,成为亚洲地区的霸权力量。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战争扩张,试图控制亚洲的经济资源和政治命运。
1. 侵略朝鲜半岛1895年,日本与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
此后,日本以“保护国家利益”为借口,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政策,压迫朝鲜人民,并对朝鲜经济进行利益剥削。
2. 侵略中国东北1931年,日本制造了著名的“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建立伪满洲国。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日本进一步侵略了中国其他地区,控制了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战略要地。
3. 侵略东南亚1941年,日本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激发了全球性的战争。
随后,日本侵略了东南亚国家,例如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等,极大地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秩序。
二、亚洲国家的抵抗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亚洲各国纷纷展开了抵抗斗争。
虽然力量悬殊,但这些勇敢的国家和人民坚决捍卫了民族独立与自由。
1. 中国的抗战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之一,自1937年开始,中国人民以抗日战争的形式进行全面抵抗。
中国军民英勇抵抗,抗击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对日本侵略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中国的抗战不仅促进了国内的民族团结,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东南亚的游击战在日本侵略东南亚国家的同时,当地的游击队也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例如,菲律宾的游击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为反抗日本的统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韩国的独立运动韩国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度过了长达四十多年的黑暗时期。
但是,韩国人民从未放弃对独立的追求。
日本的千年耻辱史
看日本的千年耻辱史:从史实上看,日本从古到今一直都极端屈辱和悲惨。
日本只是依仗岛国和大海阻隔才免于更惨的下场,甚至如果不是逮到朝鲜人衰落的空子,日本这个民族甚至连朝鲜人也打不赢!盲目夸大日本如何牛,根本不符合史实,也是一种极度自卑和愚昧!1、公元前50年到公元500年,日本趁着朝鲜半岛三国内战,入侵其中最弱小的新罗30余次,4次围攻新罗首都,皆告失败。
日本一度趁新罗忙于应付百济与高句丽的威胁,在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取得了一小片立脚点,建立“日本府”,但最终一个偌大的日本还是不敌小小新罗,公元562年新罗灭“日本府”彻底驱逐日本势力。
日本举国深以为耻。
2、公元400年,新罗要求中国东北的地方政权高句丽援助,高句丽以五万大军击倭,大破日本。
当时朝鲜南部“倭满其中”,高句丽大兵到,如摧枯拉朽,日本军队一败涂地,惨败溃逃。
高句丽一直追到“任那伽罗,从拔城,城即归服”。
4年后,日本不服,又骚扰高句丽南疆带方地界,中国的高句丽再次出击,日本大败,被中国的高句丽军队“斩煞无数”日本在朝鲜半岛经营了长达6个世纪,最终仍以完败告终!尤其是与朝鲜半岛的第一强国、中国东北的政权高句丽两度交锋,日本更是不堪一击!当时高句丽使者在日本态度极度傲慢和骄横!而日本朝廷只能忍气吞生,日本人在他们的史书上,留下了对高句丽使者恨恨不平的记载。
3、公元663年,日本企图救援被中国大唐灭亡的百济国,先后派出四个梯队5万多日军入驻百济,抵抗唐军和新罗军。
唐朝当机立断,将日本赴华使团全部扣押,严令海外唐军打击日本。
唐三品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以少胜多,大破日军于百济之古沙夫里城,一举克城。
唐高宗为纪念这次胜利,特将这块位于今韩国公州除近的重城命名为“平倭县”。
随后,唐将刘仁轨又仅以170艘运粮战舰,大破日本1000多条战舰于今韩国之白村江,杀得日本人“海水尽赤”,焚日舰400余,万余日本人丧命大海。
战后,日本在半岛之陆军闻风丧胆,纷纷逃回,驻百济抵抗中心的周留城日本军队,全部向唐军投降。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朝鲜半岛,在近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被大国环绕,朝鲜半岛长期受到中日两国的争夺。
其中,日本在20世纪初对朝鲜半岛展开的殖民统治,给朝鲜半岛的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并追求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及其资源富饶成为了日本垂涎已久的对象。
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正式占领朝鲜半岛,并在1910年将其正式并入日本帝国。
这标志着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开始。
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朝鲜半岛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日本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日本的经济需求。
许多矿产资源被日本掠夺,朝鲜人民的土地被征用,农田被转换为工业区,致使农民失去了生计。
同时,朝鲜半岛的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朝鲜人民的劳动力被剥削殆尽。
朝鲜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困境可想而知。
其次,日本对朝鲜的文化进行了压制和改造。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和措施,禁止朝鲜人民使用朝鲜语,强制他们使用日语。
同时,日本将自己的教育系统强加给朝鲜人民,对他们进行日本化的教育。
这导致了朝鲜文化的丧失,对朝鲜人民的文化认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日本还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军事统治。
他们对朝鲜人民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大规模镇压反抗行动。
同时,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中日两国之间,日本将朝鲜半岛作为军事基地使用,并将其作为对中国的威胁进行军事扩张。
这导致了朝鲜半岛长期在战争的阴影下生存。
然而,尽管日本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殖民统治,朝鲜人民并没有接受他们的统治。
长期以来,朝鲜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他们组织了反殖民运动,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保持了自己的朝鲜文化,并对日本统治表达了坚决的不满。
殖民统治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朝鲜半岛也因此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被迫放弃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朝鲜半岛分裂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日本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本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屠杀了几千万中国人、朝韩人、东南亚人和美国人。
在占后日本政府没有向受害国人民进行赔礼道歉,没有真心实意的痛改前非,还把二次大战日本的甲级战犯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右翼分子们不顾受害国人民的劝告和抗议,一意孤行,一次次的到靖国神社去进行参拜。
在战争期间,日军使用各种残忍手段大量屠杀中国人,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赌的,真是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不容抵赖,事实不容抹杀。
日军设在齐齐哈尔“516”生化武器部队,“731”细菌部队,日军投降时还在中国北满草原上撒下细菌,想杀光中国人,是40天的大雨才救了中国人,日军在南京屠杀杀死30万中国人,在桂林用毒气弹一次熏死国民党军八百壮士。
在柳州杀死5059人,杀伤33378人,战亡8672人,失踪4350人,其中一人叫田鸿浦的,在光天化日下惨遭日军的毒手。
田鸿浦蒙难记田鸿浦吉林省公主岭市(原怀德县)毛城(区)乡榆树林村田家屯人。
1903年生,民国十七年(1928)在北京师大法律经济系毕业,之后在唐山市古治区辐轮学校任教。
1944年在柳洲盐务局(现盐业公司)任总会计师,日军大举犯柳洲,11月8日田鸿浦等人押解运粮食、食盐等生活物质南撤时,在柳洲南(小杨)站遭遇到日军第六方面军,第三十三军104师一六一联以第三大队先遣队的截击。
日军强迫在场人员从火车上向下卸货往日军的气车上装,田鸿浦不从,并高喊:“不当亡国奴!”因反抗而遭遇到俩名日军在男鸿浦的头上身上砍杀十五刀,日军将田砍成重伤,日军抢空火车上的货物后还将火车炸毁。
日军离开后,从日国手中逃脱出来的柳洲邮局鱼身山支局局长梅党铭将田鸿浦搭救到旁边大鹅山的一个洞口内,为他熬稀饭充饥,阴冷潮湿,不有灯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这一封信,在洞里一个星期天,后一年零三个月到东北因无医无药救治。
当月14日中午田鸿浦牺牲了,时年42岁,梅觉铭将自己带的一点米分给在场的俩个人,请他俩协助掩埋了田鸿的尸体。
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这些战争和统治的罪行深深刺痛着被侵略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的心,成为历史上难以磨灭的伤口。
本文将从事变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一、背景在20世纪初,日本迅速进行了现代化进程,加强了军事力量并崛起为一股强国。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逐渐壮大,开始渴望通过领土扩张和殖民统治来实现国家利益。
这种国家利益观念的转变,为后来的侵略战争埋下了伏笔。
二、主要事件1.侵略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可以追溯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
此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数次战争,如乙未战争、日俄战争等。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制造了一起假借中国军队袭击而发动侵略战争的事件,为全面侵略中国开启了序幕。
2.侵略朝鲜日本在1910年非法并强行吞并了朝鲜半岛,将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日本通过残酷的统治和强制的现代化政策,将朝鲜人民置于深重的痛苦和奴役之中。
3.侵略东南亚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等。
日本军队对这些国家采取了残暴手段,广泛实行了战争罪行,包括屠杀平民、强征劳工、性奴待遇等,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三、影响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千千万万的生命被夺去,许多家庭被拆散。
而且,侵略战争还导致了广泛的文化破坏和精神创伤,深远地影响了被侵略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
对日本帝国主义罪行的铭记是对历史的警醒,是对和平的珍视。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弘扬和平,以此来纪念那些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流血牺牲的人们,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只有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我们才能够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稳定、繁荣的未来。
岛原之乱的起因是什么
岛原之乱的起因是什么岛原之乱是1638年日本人民在对幕府和诸藩横征暴敛,以及迫害宗教信仰的行为难以忍受之后,进行的大反抗行动,虽然最后在各方镇压下失败了,但它的失败也促成了幕府锁国体制的最终完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岛原之乱的起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岛原之乱的原因日本幕府时代历史十分久远,其统治时间长达近六百八十年左右,共出现了三个幕府,分别是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在每一个幕府统治时期均出现过不同规模的反抗运动,其中具有标志性的动乱当属江户幕府时期爆发的“岛原之乱”。
那么岛原之乱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乱,岛原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岛原之乱为何发生?岛原之乱的原因是有哪些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通过了解岛原之乱的原因,可以看出日本发展如何?岛原之乱是一场日本当局镇压内部群众的战役,对抗双方分别为江户幕府的朝廷军队和岛原农民组建的人民军队,岛原之乱最终以起义失败为最终结局。
岛原之乱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内乱,但引起这场内乱的原因又不仅局限于内部,总体而言,岛原之乱的爆发原因有如下两个。
第一、这个原因可以说是岛原之乱爆发的外因,但是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前,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许多国家经商必经日本,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中国等等,列国在经商之余也将一些思想传播到日本,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于天主教的宗教思想,宗教信仰既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追求自由者的理论指导,岛原之乱前,因天主教的进入,日本民众们有不少成为天主教的虔诚教徒,他们开始崇尚自由,开始反抗日本幕府的统治。
第二、内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对反抗人民施行残酷的刑法,致使天主教徒们团结一心,开始坚决的反抗。
通过弄清岛原之乱的爆发原因,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统治者实行高压统治,未能够顺应时代变化而有所改变,这也是日本后期被列强欺侮的重要原因之一。
岛原之乱发生在哪一年任何一个国家在它既定的发展历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动乱,西方国家如此,东方国家亦是如此,16世纪末期,日本的室町幕府结束了近两百六十年的统治,时隔五年后的1603年,日本进入到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幕府时代,江户幕府。
为何韩国人这么恨日本?一组老照片再现日军残酷暴行
为何韩国人这么恨日本?一组老照片再现日军残酷暴行
1919年3月1日,全世界弱小民族掀起了独立运动的热潮,朝鲜半岛爆发了激烈的抗议行动,史称“三一运动”,日军虽然镇压下去,但抗日团体纷纷逃往海外,在海外成立了数个临时政府,直到二战结束后,他们才又纷纷回到了韩国。
日本统治韩国36年间,对于韩国人民的杀戮暴行,已成为战前主要的战争罪行之一。
01 日军处决朝鲜抗日志士
1905年,日军对抗日的朝鲜志士进行处决,身穿白衣的朝鲜志士被蒙上双眼,这是日军在朝鲜犯下暴行的第一幕,也是由日军自行拍摄,对于韩国民族而言,36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残杀,逐步揭开的序幕。
02 残酷的绞刑
这张照片非常著名,是日军将朝鲜抗日分子当众吊死的画面,照片也是由日军自行拍摄,是韩国近代史悲伤的一幕。
03 伊藤博文罕见的画面
1905年,首任日本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罕见的画面。
伊藤博文是明治天皇身旁的重臣,担任首相推动现代日本的建设与进步,他被派任为首任驻朝鲜总督,反映日本对于朝鲜地位之重视。
尽管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内呼吁并吞朝鲜的声浪从未停止,但伊藤博文却反对躁进的行为。
1909年,伊藤博文遭朝鲜志士安重根刺杀身亡后,隔年即加速了日本并吞朝鲜的脚步。
漏网的侵华战争的南朝鲜战犯
漏网的侵华战争的南朝鲜战犯朝鲜的王公贵族在日本占领期间为“天皇尽忠”,麾下的子民也不甘落后,一大批“朝鲜精英”争先恐后地闯入中国的土地上,留下可耻的脚印。
这里仅将其中的代表人物摘要揭露如下。
一、南朝鲜总统朴正熙曾参加侵华战争提起朴正熙,在整个朝鲜半岛可是威名赫赫。
即使中国40-50岁的中年人也对他感到不陌生。
因为他靠兵变上台,把持南朝鲜的军政大权达18年之久,是南朝鲜分治以后第一个铁脘独裁统治者。
对于他的过去,中国人所知甚少,翻开他的历史,竟然是一个在中国抗日战场犯下战争罪行的刽子手,能不深感愤恨和震惊吗!且看朴正熙的生平履历。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的龟尾(今大邱广域市附近),出身农民,经自己努力,考进大邱师范学校,1937年3月25日从师范学校毕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朴正熙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狂热的影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高木正雄。
在当了2年教师后,辞去工作来到中国长春——伪满洲国的“首都。
”他决心参加“大日本皇军”争取建功立业。
找到关东军大佐有川诉说自己的心愿,得到有川大佐的赏识,推荐他去报考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
凭着关东军大佐的亲笔信,1940年4月朴正熙成为伪满陆军军官学校的二期学生。
由于极度崇拜希特勒,他的言行受到校长南云亲一郎的重视,收为义子并让儿子南云克郎与他结拜兄弟。
1942年,在日本顾问的建议下,溥仪还接见并送给他一块金表。
之后朴正熙被作为优等生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44年6月毕业,被授予日本陆军少尉军衔。
之后被分到日本关东军齐齐哈尔635部队。
10月担任伪满洲第6军管区少尉副官,1945年1月随部队“清剿”抗日武装力量,在战斗中得到日军上司“果断处理对抗大日本帝国的破坏分子”的高度评价而晋升中尉。
尽管没有详细史料记载他在中国抗日战场究竟杀害多少中国的抗日军民志士,但从日军对他在作战行动中的嘉许评价看出他的双手沾满了中国抗日军民的鲜血,是不折不扣的战犯。
韩日独岛历史恩怨难了
韩日独岛历史恩怨难了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7期文顾育豹2013年2月22日,日本岛根县在首府松江市举行“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活动,对这个韩日争议的岛屿宣示主权。
从2005年开始,岛根县每年都举行“竹岛日”活动,但此次尤其高调,日本中央政府也派高官参加。
当天高调的宣示主权活动激怒韩国。
韩国媒体称,韩日关系因此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图/东方IC)一韩日两国之间有一座小岛,韩国称为独岛,日本称为竹岛。
长不过200米,全是礁石。
这座小岛在韩日关系中的地位,犹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
独岛是一个面积比较小的群岛,分为东西两个主岛,由36个岩岛和暗礁组成。
距韩国东海岸215公里,距日本岛根县海岸212公里。
就是这样一个既小又不适合人居住的岛屿,却是日韩两国的必争之地,矛盾起源于经济利益。
资料显示,由于独岛周边为寒流与暖流的交叉水域,所以海底暗礁里鱼类、贝类等海洋产品极为丰富。
同时,虽然还没有被开发但根据鸟粪的遗迹而形成的磷矿大约可推定为16万吨。
特别是加级鱼和明太鱼等黄金渔场位于独岛东西侧16公里的地方,其大小相当于郁陵岛的两倍。
并且,独岛的深海地带具有“锰”层,所以可以推定这里有大量的矿物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独岛处在韩国和日本之间海域的中间位置,所以对韩日两国的国防乃至东北亚的安全都有着战略意义。
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增加了两国解决争端的难度。
独岛一直是韩日关系的历史心结。
2005年本来是“韩日友谊之年”,不料,日本驻韩大使一番“竹岛是日本领土”的发言却又引爆了埋藏在韩日关系中的地雷,使得朝鲜半岛三千里江山反日情绪再次高涨,也因此,韩国总统第一次公开向日本提出战争赔偿的要求。
二韩日两国关于独岛领土主权的纷争由来已久。
20世纪初,日本在并吞朝鲜半岛后,将该岛纳入日本版图,并派兵驻守。
1952年,韩国宣布恢复对该岛主权,并在1953年驱逐了岛上日军,开始常年派驻警察,保持对该岛的实际控制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前日本留在朝鲜半岛的罪恶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韩日关系承载了太多历史恩怨带来的政治包袱张键8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谈话,对100年前日本吞并韩国表达歉意,就日本过去对韩国实行的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
他还承诺,在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当天,他和日本内阁阁员都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的道歉声明在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引起了激烈争论。
日本首相的道歉赢得了韩国政府的赞赏,却招致韩国媒体和民众更大的怒火,他们提出了日本政府应该赔偿慰安妇、归还全部文物的要求。
百年前武力吞并朝鲜半岛今年时逢韩日合并100周年,而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1873年就开始了。
1873年,日本军舰进入朝鲜汉江口,武力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2年日本开始在朝鲜长期驻军。
1894年,朝鲜爆发内乱,朝鲜朝廷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
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
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
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
1905年签订的《乙巳保护条约》使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与之签订《韩日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对朝鲜半岛开始了殖民统治。
日本将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拥立朝鲜纯宗。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朝鲜半岛人民的大规模反抗。
1919年3月1日,柳宽顺等青年学生在汉城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
朝鲜民众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遭到了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
这些独立活动唤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意识,史称“三一运动”。
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国外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从1932年起,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
韩日关系正常化一波三折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
后来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半岛,经历了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日本的关系主要是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的双边谈判。
从1951年10月20日韩日举行预备会谈开始,到1960年10月25日止,韩日双方共举行了五轮谈判,但是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由于两国在关键性问题上斗争尖锐、互不让步,从1959年1月起,韩日会谈在“旅韩日国人北送”问题上开始陷入僵局,加之1960年韩国爆发了“4·19革命”,韩日谈判随之中断。
这一时期的韩日谈判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韩国方面来说,刚经历了殖民统治的国民对日本存有极强的不信任感,政府在同日本进行谈判时经常受到国民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政治压力和干扰。
并且,韩国在历史认识问题、领土归属问题、日本赔偿问题、在韩日侨法律地位等问题上和日本存在巨大分歧。
对日本而言,当时并不存在与韩国建交的急迫性,于是,日本把美国的东亚战略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对韩政策结合起来,因此经常周旋于谈判桌、严守自己的国家利益、以拖待变。
1961年5月16日,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少壮派军官发动了“5·16军事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
韩国“军事政权”上台以后,出于种种目的积极采取措施缓和韩日关系,对韩日会谈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使得上世纪60年代初韩日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961年10月20日,韩国与日本举行了第六次韩日会谈,由于双方的分歧和各自国内的反对,会谈被拖延。
1961年11月,朴正熙访美后曾在日本作短暂停留,双方就加速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达成共识。
1962年10月,朴正熙派金钟泌访日,与日本外相交换了有关备忘录。
1965年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
同年6月22日,韩日正式在东京签署一系列关系正常化协定。
同年8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了《韩日基本条约》。
12月8日,韩日两国举行了韩日会谈批准文书交换仪式,从而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此以后,韩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范围的经济合作得以实施。
经济因素拉近韩日距离在战后韩日关系史上,韩日邦交正常化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朴正熙政府在当时不顾国内反对,急于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有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因素。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的“革命政权”急切地需要其他国家政府的承认与支持。
重开韩日会谈可以强化了军事政权的合法性。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骤减,韩国急需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援助,而实现韩日邦交正常化则可以极大地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当时基于寻求与日本关系的突破,也有对抗朝鲜和“反共”的战略需要。
对日本来说,在当时同韩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完全符合当时日本的国家利益。
日本意识到了韩方正处于经济危机非常渴求资金,完全可以利用韩国急切地在谈判桌上压价,迫使韩国让步而轻易使日本得利。
从1965年签署的《韩日基本条约》中可以看出,日本并未就其过去的殖民统治作出道歉。
双方就核心问题———战争索赔问题签署的《韩日索赔权协定》表明,日方给予的8亿美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赔偿金,而是“经济合作资金”。
上世纪70年代的韩日关系由于受到“金大中绑架事件”和“文世光事件”的影响而一度陷入低谷,但都并未导致两国关系的破裂。
1974年8月15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与夫人陆英修正在首尔国家剧院出席光复节29年纪念仪式,被旅韩日侨文世光枪击,朴正熙躲过杀身之祸但陆英修则中弹身亡。
此事件导致韩日关系在外交正常化后进入了最坏的局面,两国一度到了面临断交的地步。
美国主导下的韩日关系上世纪80年代的韩日关系发展比较平稳,尤其是全斗焕总统的访日开启了韩日关系的新篇章。
与日本联系较少的全斗焕在1981年2月通过间接选举当选韩国总统,使得当时日本政界对韩日关系普遍持怀疑和悲观态度。
而当时全斗焕政府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和本国经济开发需要日本借款等考虑,执政伊始就积极推动韩日关系的改善。
1981年上半年,日本通过美国向韩国表达了与韩国改善关系、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
为此,全斗焕政府与日本举行了“韩日外长会谈”,在会谈中,韩方提出了借款60亿美元的要求,而日方表示为难。
1982年末,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后表示要推动韩日关系向前发展。
1983年1月11日,中曾根康弘访问韩国,与韩国达成了协议,按照该协议,日本承诺向韩国提供4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
全斗焕总统于1984年9月6日访问了日本。
由此,韩日关系明显改善。
冷战时期的韩日关系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到宏观性定位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韩日关系得以重新定位并逐步全面改善。
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和卢泰愚总统实现了互访,当时两国间已经出现了加强双边对话与合作的迹象。
日本细川护熙政府成立后,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并首次发表了关于随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报告。
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发展与韩国关系的重视。
1993年11月细川首相在访问韩国过程中,韩日双方就韩日美共同解决朝鲜核开发、俄向日本海倾倒核废料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这可以被视为韩日关系全面回暖的一个标志。
1998年10月,新当选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访问时,两国表达了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建立面向21世纪的韩日新伙伴关系的希望。
韩日两国决定扩大两国对话渠道,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首脑会谈,同时,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了反省和谢罪,而日本出口银行决定向韩国提供30亿美元的融资,韩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韩日关系日渐成熟,但分歧依旧。
卢武铉上台前后,韩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
以2002年韩日共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为契机,两国文化和国民交流逐渐增强,两国关系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2003年6月,卢武铉总统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举行了东京首脑会晤,并发表了《东京共同宣言》;在同年10月的“东盟+3”会议期间和随后的“APEC会议”期间都举行了韩日首脑会晤。
2004年7月,卢武铉总统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韩国济州岛西归浦举行了首脑会谈。
2005年是卢武铉任期韩日关系的转折点,当年韩日间“独岛主权之争”升级,同时日本教科书问题进一步发酵。
韩国总统卢武铉于2005年3月发表了《就韩日关系告全国国民书》,这被认为是卢武铉上任以来最强硬的言论,自此韩日关系急剧冷却并逐渐恶化。
2005年6月20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首尔的会面没有就历史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最终不欢而散。
总地说来,卢武铉时期的韩日关系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的演化过程。
2008年李明博总统上任以后,韩日关系全面回暖。
韩日间既有的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李明博与前任的执政风格明显不同,李明博胜选后几次主动对美、日方面提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观”,这在卢武铉政府很少出现过。
并且从个人生活经历来看,出生于日本大阪的李明博与日本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虽然李明博与其他韩国政治人物一样,也曾发表一些反日言论,但他的对日政策明显整体趋于温和。
他上任后与日本领导人频繁互访,甚至被媒体称为韩日首脑的“互访外交”,韩日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后,东北亚安全局势可谓波谲云诡。
从7月25开始,美韩在日本海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第一阶段演习于7月28日结束,日本首次派出4名海上自卫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