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合集下载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项基本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它主要阐述了国际贸易中各国相对优势的概念,即如果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最低的商品,所有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对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影响深远。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也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产品。

这是因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但它总是可以找到某些产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买家。

这样一来,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取得利润,从而实现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这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理念,也是其核心观点。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实际上是一种互惠的交换,各国通过生产和出口自己的特色产品,从而获得所需的其他产品。

这种分工与互惠的交换不仅可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意义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借助于其大规模的劳动力廉价,生产了大量的制造业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而一些欧洲国家则主要依赖其技术和管理优势,专门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

这些实践不仅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论证,也进一步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的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也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各国可以更好地确定自己的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

各国政府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贸易政策,以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一些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等领域。

比较优势理论通过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探讨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合作关系,为实现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假设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为读者对这一理论进行初步了解。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他在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与税收原理》中首次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

里卡多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的差异,会导致它们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即某些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和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贸易或合作与其他国家交换所需的产品。

这样,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比较优势理论依据一些基本假设展开,这些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资源禀赋假设: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即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某些国家拥有相对优势。

2. 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比较优势理论忽略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即在实际贸易中,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等并不是完全可以自由流动的。

3.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即没有垄断、壁垒和外部性等影响。

这些基本假设为比较优势理论的推导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使其能够在实际情况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以上局限性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实现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国际贸易、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比较优势理论是贸易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指出,那些在生产和贸易成本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高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进而实现经济增长。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在国际贸易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资源和技能,比较优势就是指利用这些资源和技能制造某些产品,同时可以实现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了参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因此能够利用内部资源生产出特殊的专业产品,参与国际贸易,进而获得贸易占有量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明确指出,比较优势是获得国际贸易机会的一种基础。

它也建议,一个国家减少贸易壁垒,发展进口和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比较优势分析方法,依据该方法,可以分析出一个国家在贸易中的优势,从而帮助国家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

比较优势理论也指出,不同的国家在生产及贸易成本上的优势会不断发生变化,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现在可能失去优势,而具有比较劣势的国家可能在贸易中获得优势。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调整贸易政策和结构的概念,从而促使国家调整自身的政策,以确保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假定每个国家的政策都是动态的,自由的,它没有考虑到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对外贸易可能会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阻碍。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假定所有国家都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国家由于社会结构、文化、经济政策等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对这种不对等性的国家间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能力有限。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它提供了一种分析贸易特征及比较优势的方法,可以帮助国家把握国际贸易机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生产要素的布局和组合特性以及使用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技能来获得经济上的竞争优势。

例如,德国在机器制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日本的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其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

作为一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投资领域。

比较优势理论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理论,更具体地指出了国家如何利用其资源和优势给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它把经济分析从单独的企业视角拓展成了整个经济体的角度。

虽然它的结论是建立在假设和条件之上的,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政府、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作出明智的决定。

此外,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只有通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推出新的技术和扩大国际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路径,使它们能够从贫困当中脱身、发展经济,从而实现更高的国民收入。

此外,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增进国家之间的了解。

比较优势理论建议,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贸易和投资。

比较优势理论提倡合作而不是敌意,为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它既可以帮助政府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也可以帮助新兴经济体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多支持,帮助他们利用这一理论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 里卡多在1817年提出的,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研究领域。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国际贸易应该根据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优势来进行。

本文将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原理及适用范围,并从实践中总结出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都有自己的优势。

这种优势可能来源于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使得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时拥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比较优势理论。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A国生产面包和牛奶都有比B国更大的优势,而B国则在生产铁矿石和石油上有更大的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A国应当更专注于生产面包和牛奶,并向B国进口铁矿石和石油;而B国则应当专注于生产铁矿石和石油,并向A国进口面包和牛奶。

这样一来,两国都能够在相对优势的领域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率,并通过互相贸易实现双赢的局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国际贸易使得各国都能够在相对优势的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由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产出效率也就不同,这就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能。

通过国际贸易,每个国家都可以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获得相对更高的产出效率,并通过贸易互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效率,带动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接着,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适用比较优势理论。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规划全球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则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则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快实现经济转型。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核心:“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二、缺陷: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生产。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

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1、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

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

2、例:A国B国F商品 1 3C商品 2 6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3、静态: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于现有和传统遗留下来的优势,在既定的经济情况下,从静态的角度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注重由一国现有劳动生产率及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即期利益和资源在国际间合理配置的短期效应;强调自然赋予的生产要素,而忽视获得性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技术能力等)。

在他们的贸易模型中,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和技术传播,要素禀赋等也不发生变化,因而由此决定的专业化分工形式也就不会改变。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优势理论首次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优势。

根据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优势理论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势理论指导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国家可以根据其相对优势的产品来确定贸易政策的重点。

通过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家可以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实现经济增长。

其次,优势理论可以帮助国家确定其产业政策的重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领域,国家可以制定支持该领域发展的政策,如提供减税和减少监管等优惠措施,以促进该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优势理论还可用于分析和评估国际贸易协议和贸易安排。

通过比较各国的优势和劣势,可以评估贸易协议对各国的影响。

这有助于国家在参与贸易协议时做出明智的决策,以确保协议对本国经济有利。

此外,优势理论还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解释。

根据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增加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的生产优势,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的应用方面,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泛资源和劳动力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通过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根据优势理论,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

例如,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政府大力扶持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贸易,并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总的来说,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贸易、投资和其他国家间的财富分布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挥比较优势的方式可以让它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还能够从比较优势理论中得出一系列有用的经济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贸易换工”(The Theory of Exchange of Labor)理论,它认为,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产品,而不是努力追求完美的全能性。

根据“贸易换工”理论,每个国家必须通过贸易来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从而推动自身经济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罗斯(Robert Torrens)在1815年以《经济分析和论证》(A Treatise on Economics Analysis and Proof)一书中继续提出了“贸易换工”理论。

罗斯提出,通过贸易,一个国家可以把原本有限的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从而更有效地分配其资源,从而使得国家的总财富最大化。

此外,英国经济学家莱布尼茨(David Ricardo)也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他提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特定商品时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它在相对比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就有可能通过贸易来改善它的经济状况。

他还指出,一个国家的利润率会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而发生变化,它也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而增加它的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当今的国际贸易中。

它提出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间的贸易行为和投资趋势。

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有效的国际贸易体系,使得每个国家都能实现经济发展,从而使得各国财富更加公平分配。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间贸易关系以及国内外投资行为,从而为更好地管理经济活动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比较优势理论浅析论文

比较优势理论浅析论文

比较优势理论浅析论文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源自于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思想。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分工合作会导致他们取得更大的成果,而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则能让他们共同受益。

本文将就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浅析。

一、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在自己的最优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而不是企图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优势。

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的产品上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生产优势或成本优势时,就可以通过出口该产品来获得巨大的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精神是分工合作与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每个国家应该在自己的比较优势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以实现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比较优势理论,下面介绍一个实例。

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两个商品:鞋子和衬衫。

国家A的生产成本如下:生产一双鞋子需要2个小时,生产一件衬衫需要1个小时。

国家B的生产成本如下:生产一双鞋子需要3个小时,生产一件衬衫需要1.5个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A在制作衬衫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为它的成本比国家B更低。

相反,国家B在制造鞋子上有更明显的优势,因为它的成本比国家A更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贸易来实现分工合作可以使两个国家都受益。

比如,国家A可以生产衬衫,而国家B可以生产鞋子。

如果两个国家开始贸易,那么它们在相对优势商品的生产上会专注于生产更多,因此也能够通过出口获得更多的带回家的收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问题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有益的:唯有各国在生产上分工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大家都赢利。

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假设生产成本不变,仿佛一个国家只有一种产品可以生产。

国际业务联系建立在这种情况下的,可能会使一些国家清贫,从而根本不能共同受益。

2. 国际贸易的优势可能会受到国内结构性问题、政策干预等因素的影响,这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削弱或失去。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述评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述评

年来 比较优势理 论研究的最新发展 , 总结了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 外生 比较优势到 内生 比较 优势 , 静态 比较 从 优势到动 态比较 优势的基本转向 , 后讨论 了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 的实践意义 。 最
关键词 : 比较优势 ; 区域经济 ; 国际贸 易 中图分 类号 :0 4 2 F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87 20 )5—0 0 —0 17 —2 1 {0 6 0 05 5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5 9 期
20 o 6年 1 月 0
西 安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Xia n t ueo Fia c n dEcn mi o r a o ’ n Isi t f n n ea t oo c s
Vl .9 No. 0 1 1 5 Oc .0 6 t2 0
比较优势理论 的发展有两条线索 : 斯密关注分 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 用 , 开辟 了内生 比较优势学说 的先河 , 李嘉图等学者则从 区际或国 际间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解释 比较优势 , 形成了外
主要包括 以李嘉 图外生技术 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 、 俄林为代表的禀赋 比较优势说 , 以及与之有关的另 外三个贸易定理 : 要素价格均等化( P f t r e F E, c r i ao pc eulao ) 理、 托 普 尔 和 萨 缪 尔 森 定 理 qazt n 定 i i 斯
势研究 由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拓展 , 反过来 , 动态 比较优势又往往 由比较优势的后天因素 即内生 比较 优势理论来解释, 这样 , 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和动态化
研究出过相关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中的后天 因素 , 在对上述问题的研究 中, 经济学家们还特别关注 了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首次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生产的最有效率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以便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和利润。

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和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特定服务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了比较优势。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更擅长的产品,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试图做到最好。

这种专业化生产的方式可以让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从而产生更多的价值。

比较优势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国家A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更低,而国家B生产机械设备的效率更高。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门生产棉花,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机械设备,而国家B则专门生产机械设备,并通过贸易获取棉花。

这样,两国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其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便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不如其他国家那么擅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更擅长的产品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国家在某些方面劣势明显,它也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来实现双赢。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优势互补”,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比较优势理论也为国际贸易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鼓励自由贸易,并且避免实施过多的贸易限制和关税壁垒。

这样可以让各国在生产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经济的最大化效益。

事实上,许多经济体的贸易政策都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的,它成为了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还对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资源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更有效地配置。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性 矛盾仍然没有解决。长期以来 ,我 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 和资源察赋 差异形成 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 的 , 这 种单纯 的以 低成本和资源优势确定 的国际分 工格局最 终会落 入 “ 比较优 势陷 阱” 。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最终陷入被动和落后的境地。其次 ,单纯 以低 成本为优势的竞争力难 以长期维系: 一方面长期以出 口 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往往会陷入 “ 比较优势陷阱” ,这是经济后进国家必然面对的风险,也是必 须解决的矛盾。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集团化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和表现形式,由此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足以抵消来 自中国出 口产品低成本的优势 ,低成本的竞争力也就变得不再有意义。 2 .加入 WT O为我 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 的机遇和挑战 ,要求 我国 转变外贸增长方 式 ,使我 国的商品在 国际竞 争中获胜 。加入 W T O,为 我 国扩大出 口和引进外资 ,引进 国际先进技术 、设备和管理经 验提供便 利 ,有助于促进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品质量提高 ,从而增强 国际竞争 力 。不仅如此今后 ,我 国会面对更为 直接和激 烈 的竞 争 , “ 优胜 劣汰 ” 将成为市场规则 ,这无疑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加压 力,迫使他们发 展科技 、加强创新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 在 竞争 中求得生存 。 3 . 已经形成 的大 国经 济是 逐 步形 成 国家竞 争 优势 的 必 要 条件 。 2 0 0 7年我国 G D P 将近 2 5 万亿元 ,这意味着客观上我国已经走向大 国经 济 ,尤其从我 国对外贸易规模上可 以得到验证 :2 0 0 7年全 国外贸进出 口 总额已达 2 .1 7 万亿美元 。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意 味着 能够对国际上某 些 重要商 品的价格 产生 影响。另外 ,作为 一个拥 有 l 3亿 人 口的大 国 , 国内需求也 同样 巨大 ,可以充分利用 国内巨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 求 ,促进 国内企业竞争产生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在 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因此 ,我国已经形成的大国经济为外贸增长方式 的 转变提供 了支撑 ,成为 国家竞 争优势形成的必要条件。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王诺贝;段愿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09(23)6
【摘要】文章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的系统梳理,从理论脉络上勾勒其基本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各种理论对比较优势原理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对比较优势的形成原因、作用、内涵等有不同的解释,这是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随经济发展而演变的反映.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转换本国的比较优势,从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本国产业结构、培养国家竞争优势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页数】4页(P139-142)
【作者】王诺贝;段愿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4.2
【相关文献】
1.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中外柑橘国际竞争力的文献述评 [J], 何劲
2.比较优势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研究——兼议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的争论 [J], 赵向莉
3.房地产市场:从理性追问到情绪化争论——2006房地产市场交易、舆论与政策变化述评 [J], 陈标金
4.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述评 [J], 胡健;董春诗
5.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贸易战略中的应用——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J], 孙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优势理论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功不仅依赖于能力与技能,还取决于如何运用和发展自身的优势。

优势理论对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优势理论进行评价。

首先,优势理论着重强调个体的优势发挥,这与传统的弱点补强思维形成了鲜明对比。

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天赋,只有发挥和发展这些优势,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

这种理念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其次,优势理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倾向于发现和补强员工的弱点,忽视了其优势的发掘和发展。

而优势理论则鼓励管理者关注员工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工作中。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同时,优势理论也提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发挥作用。

这种更关注员工优势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提高整体组织的绩效。

再次,优势理论也能帮助组织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

优势理论认为,发挥个体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果,还能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因为工作中的成功和成就感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组织可以通过鼓励员工发挥优势,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另外,优势理论在招聘和人才发展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应用意义。

招聘时,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求职者的优势上,能更好地匹配求职者和工作要求,提高招聘的准确性。

而对于现有员工,优势理论可以指导组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工在优势领域更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

虽然优势理论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也存在一些批评。

首先,优势理论过于强调个体的优势,有时会忽视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性。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弱点也同样重要,不能完全忽略。

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

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

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一、引言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一条经典的理论,探讨了国际贸易中的双方获得的利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的一次突破,成为国际贸易运作的基础。

但是,在现代经济学中,该理论受到了一些分析师的质疑和挑战。

本文将展开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分析,包括优势理论的起源以及它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的适用范围。

最后,我们将通过5个案例来证明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际有效性。

二、论文报告1.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比较优势理论是在18世纪提出的,主要探讨国际贸易中双方的获利情况。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他们的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收益。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努力生产别的国家做得比它好的产品,因为这样只会浪费生产资源和时间。

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贸易中的传统思路,造成了观点的分歧,但还是被多数人所接受。

2.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现代经济学中,说比较优势并不能解释一切,因为现今全球的贸易经常涉及到许多因素,和当年斯密生活的条件不同。

然而,这不代表比较优势理论就不适用于现代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是国际贸易的关键。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批评声音,大家可以钦定,优势理论的有效性得出自他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3.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范围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依赖于许多因素,比如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成本、市场需求等。

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但并不能涵盖全部国际贸易体系。

知道什么情况适合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很重要。

比如在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时,且生产过程中没有外部性,商品之间交换时没有运费,这样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理论就会完美适合。

4.比较优势理论的弱点比较优势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它无法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动态和静态效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保护等因素。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 5]
的阶段比较 优势 理论 认为, 经 济的 迅速 发展 会
通 过文 献综述 和证 明, 认 为自 己推 翻了 贸
导致一国要素禀赋 的变 化, 进 而使出 口商 品构 成的 比 较优势发生变化。经济 发展 的 初期, 一 国 的要 素禀 赋 在于劳动力和自然 资源, 出口 产品的 比较 优势 在于 劳 动密集型 和自 然 资源 密 集型 产 品, 随 着 经 济的 发 展, 一国的要 素禀 赋 会发 生 变化, 在 出口 商 品 的构 成 中,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产品 会增 加, 出口 产品 的比 较优 势 将发生变化。因此, 动 态 比较 优势 在解 释 产业 内贸 易 的形成以及贸易与 经济内 生增 长之间 的关 系等 方面 具 有重要意义。 但反对者也提出 根据 动态 比较优 势可 能带 来的 后 果。林毅夫
139
# 非比较优势贸易观 ∃ 的否定性挑战, 自 20世 纪 70 年 代末 80 年代初, K rugman
[ 1- 3 ]
有研究者指出比较 优势 本身 就是 动态 的理 论。比较 优 势呈现出动态化的 特征, 主 要 表现 在生 产要 素, 尤 其 是高级生产要素的 变数 特征, 既是 可以 改变 的、转 移 的, 也是可 以培 养的, 尤其 是技 术提高 和创 新、劳 动 力素质的提高对一 国的生 产和 贸易结 构的 影响 更为 显 著。这 些 无 疑 给 发 展 中 国 家 带 来 了 新 的 希 望, 巴 拉 萨
[ 8]
3 .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之争
相当一部分竞争 优势 理论 的追随 者将 竞争 优势 与 比较优势看作是两 个相 互对 立的 范畴, 或 者认 为提 出 竞争优势理论的目 的就 是为 了取 代比 较优 势理 论。林 建红和徐元康 易明与杨曦

比较优势理论的个人看法

比较优势理论的个人看法

比较优势理论的个人看法在未接触国际贸易这门学科之前,对于我来说,比较,顾名思义,就是两种东西进行观察对比,继而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物品。

现在,我对于比较优势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不仅仅局限于小范围。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成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简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熟练理解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讲问题清晰化,大方面来说,能够更好地看清国际贸易的一些问题,小方面来说,能使生活中的小问题层次化,便于解决。

作为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

然而,我对传统外贸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是有所质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学说虽然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分析不尽相同,但具有共同的理论特征:以优势分析为基础,以价格分析为切入点,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且具有理论上的继承性;同时它们也表现出共同的致命缺陷———将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为僵化的、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方法。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特征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作为一种理论,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国际社会交换关系和贸易竞争状况,符合并且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斯密和李嘉图的优势理论揭示了在资源禀赋相同而劳动生产率或技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资源禀赋论则以劳动生产率或技术不变为假设,揭示了资源禀赋差异对比较优势的决定作用。

尽管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分析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其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具有许多共同的理论特征。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优势理论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发现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

该理论由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和战略规划中。

下面将对优势理论进行评价和讨论。

首先,优势理论强调了专注于个人和组织的优势。

传统上,人们往往会关注和强调纠正错误和弱点,而忽视了个人和组织的优势。

优势理论倡导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和组织的优势上,通过发挥优势来实现成功。

这种以优势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个人和组织建立自信和自尊,提高工作表现和创造力。

其次,优势理论强调了个人和组织的多样性。

优势理论认识到每个人和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这种多样性的认识有助于个人和组织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优势。

通过充分发挥每个人和组织的优势,可以实现协同合作、创新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再次,优势理论强调了与市场的匹配。

优势理论认为,个人和组织的优势只有在与市场需求和机会相匹配时才能实现价值。

这意味着个人和组织需要不断了解市场和竞争环境,并将自身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只有在与市场的有效匹配中,才能实现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优势理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动力。

传统的管理理论往往是问题导向的,强调纠正错误和避免失败。

然而,优势理论强调发现和发挥优势,鼓励个人和组织关注积极的方面,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动力。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动力有助于个人和组织迎接挑战,推动创新和变革。

然而,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过度强调优势可能导致忽视个人和组织的弱点。

虽然重点放在优势上是有益的,但忽视弱点可能会导致无法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优势理论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估和发现个人和组织的优势。

这就要求个人和组织在实施优势理论时需自行探索和实践。

综上所述,优势理论在管理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它强调个人和组织的优势,多样性,与市场的匹配以及积极的心态和动力。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与其他管理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使用。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源于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于1817年提出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一些国家
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上相对更具优势。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各国
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禀赋存在差异,一些国家拥有一些资源的丰富和高效利用;二是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一些国家在
一些产业上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原理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根据比较优势
理论,每个国家在生产中应该专攻自己相对更具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
通过国际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国家相对更具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种分工与合作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并通过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也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它基于假设了完
全竞争市场和均衡资源配置的情况,与现实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
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偏重于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
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最后,由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地区贸易协定的兴起等,这给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之一,通过解释资源禀赋
和技术差异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导了国家间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也需要与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相结合,以更好地指
导国际贸易的实践和政策制定,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张永生垆1通过文献综述和证明,认为自己推翻了贸
有研究者指出比较优势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比较优
势呈现出动态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尤其
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既是可以改变的、转移
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技术提高和创新、劳动
力素质的提高对一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的影响更为显
著。这些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巴拉
论能够成立。
比较优势的坚定拥护者通过理论论证、实证检验 的方法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当前贸易发展中的正确 性和生命力。杨森林¨u从要素价格的国际差异与国际 分工关系两方面论证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 正利用拥有的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优势主宰国际 经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仍然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江小涓n21坚持外
贸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普适性,并以重要商品出口 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预测,推断比较优势是决定
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2.静态论与动态论之争 针对反对者所抨击的比较优势分析静态分析, 一140一
万方数据
能替代比较优势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的是二者 的同一性。部分研究者承认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存在 一定的联系,但更多强调的是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 的转换。 也有研究者认为虽然二者存在同一性,但从动态 的角度看,二者的对立性会日益加剧。袁向东m1认为 二者在内涵、来源、变化速度和所揭示利益方面有所 不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参与国际经济方面是 否得利,要说明的是国际经济的和谐;而竞争优势理 论更为综合,并用引入了国家(民族)利益这一特殊 的福利因素。周小洪忙¨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比较优势 的资源拥有状况是先天决定的,属于决定竞争优势的 生产要素中的基本要素,培育竞争优势必须以比较优 势为基础,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促使比较优势向竞争 优势转化。但同时又认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
[摘要]文章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的系统梳理。从理论脉络上勾勒其基本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各种理论对比较优势原理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对比较优势的形成原因、作用、内涵等有不 同的解释。这是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随经济发展而演变的反映。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 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转换本国的比较优势,从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本国产业结构、培养国家 竞争优势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战略;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09)06—0139—04
赋的配置状况,但二者均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
技术的差别。Robert首次提出“比较成本”的概念,
后由Ricardo完善,认为各国问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相
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相
[收稿日期】2009—04一10 [作者简介】王诺贝(198l一),男,湖北英山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段愿(1981一),男,湖北英山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迸过程的结果。认为 伴随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是世界经济演进的唯一稳态。 洪银兴一1认为今天所说的比较优势是在产业升级基础 上创造非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在特定产品或产业 环节上的比较优势。王文先¨训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 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多国多产品、关税及其他人为贸 易成本、运输费用等十个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结
Samuelson尖锐地指出尽管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局限性,
将发生变化。因此,动态比较优势在解释产业内贸易 的形成以及贸易与经济内生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但反对者也提出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可能带来的后 果。林毅夫u副指出,提倡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的政 府或经济学家,他们想要发展的行业通常是今天没有
2.School ofEconomic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570028。Chm)
government.The
result finds that
o-
presenting the basic research
on
比较优势,也许要10年、15年之后才有比较优势的产
但它是经济学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那些忽视比较优 势的国家在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方面会付出沉重的代
价。新贸易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Krugman也承认新贸
易理论并没有抛弃传统贸易理论的真知灼见。 温和的改进者结合时代特点,在比较优势内涵等
方面提出一些修正意见,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解释成 本的含义。Clarida、Findlay分析了政府对比较优势和
to to
just have different explains about the
due
the development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The
verall considera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is benefic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dvantage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简单回顾 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直占据重 要地位,该理论起源于对不同国家间发生贸易关系原 因的思考,并回答了各国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问题。 400多年前的重商主义是贸易理论的摇篮,在对其 “奖如限入”、“贸易是零和博弈”等命题的系统批判 的基础上,以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Ricardo的比较 优势理论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形成。Smith强调分工
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Ricardo关注资源禀
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但比较优势理论自身局限性和贸易实践的变化,
导致了贸易理论的诸多争论和进一步发展。Harberler
用机会成本代替相对成本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rug认为这是成功的运用现代一般均衡理论的语言重 新证明了古典比较优势理论。Heckscher、Ohlin和Sam- uelson创立并完善了要素禀赋学说,从要素禀赋结构差 异及其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 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 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就是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蓝本的。 二、理论争论 1.比较优势过时论 比较优势理论所受的质疑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
2009年06月
善暮l蓄l奢乍键
East China Economic
Jun.,2009
(第23卷第6期)
Management
(V01.23,No.6)
●理论述评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09.06.032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政策应用争论述评
王诺贝1,段愿2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2.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570028)
指出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反 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徐建斌、尹翔硕陋1则认为由 于合成谬误山的存在,落后国家不能简单利用现有的比 较优势,特别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外生比较优势,提出 应采用战略性利用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即推动技术
进步,利用内生比较优势改变自身在长期中的总的比
较优势,在动态中改变比较优势等级,从而在较优的 国际分工地位上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 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政府角色论 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争论和斗争一直伴随着贸 易和国际分工历程,政府角色该如何定位。Ricardo之
际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p’。张小蒂和李晓钟o” 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 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Fisher、Kakkar【81
竞争力。 3.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之争 相当一部分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将竞争优势与 比较优势看作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或者认为提出 竞争优势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比较优势理论。林 建红和徐元康n73坚持认为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 优势理论的超越,是对当今国际贸易现实的迫近。吴 易明与杨曦¨驯提出应采用竞争优势理论代替比较优势 理论来指导贸易战略的制定。蒋瑛和谭新生H"认为按 照当今贸易发展趋势,创新可能一开始就与比较优势 脱节。而以非价格竞争优势的形式出现,提出中国引 进FDI及外贸发展模式应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即将比 较优势和新技术优势发展模式结合。 反对者则指出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完全割裂、 相互对立的观点基本上是错误,虽然在进一步研究中 又有不同意见,但在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有 了比较优势不一定就有了竞争优势这一点上达成了基 本一致。林毅夫u副等人认为比较优势是一国资源禀赋 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只 有当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之后才能形成真正的出 口竞争力。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 的,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并不
the pure theories and policy applic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by
remarking such heated debates 8.8 competitive the opponents
advantage,the
reason
choi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role of
业,产业中的企业建立起来以后,在竞争的市场当中
没有自生能力,结果是延缓了这个国家在这个产业具
有比较优势的时间,成了永远需要保护的幼稚产业。
傅朝阳和陈煜¨刮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整个产业或行业 的发展上根本谈不上竞争力,但是可以在某个产业链 中的零部件或产品的深加工环节上挖掘并创造潜力和
贸易的贡献。Grossman、Maggi分析人力资本配置对国
萨¨^“1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 导致一国要素禀赋的变化,进而使出口商品构成的比 较优势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国的要素禀赋 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 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