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归纳
核舟记知识点
核舟记知识点核舟记是一部经典的小说,由知名作家曹操创作。
小说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历史背景核舟记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小说,主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通过核舟记,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各自的国策、战争的起因和结果等。
2. 人物塑造核舟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比如,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智勇双全的统治者,他有过人的智慧和决断力,但也有着无比的野心。
关羽则是一个忠诚勇敢的将领,他以义气闻名于世。
刘备则是一个仁义有爱心的君主,他注重人伦关系,深得人民的拥护。
3. 政治思想核舟记中也包含了许多关于政治思想的探讨。
曹操通过精心的策略和政治手段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并且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而刘备则强调仁义和人民利益,追求民主和平等。
4. 军事策略核舟记中的战争场景详细描绘了各方将领之间的军事策略。
曹操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屡次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他的兵法思想对当代军事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社会风貌核舟记通过描绘不同阶层的人物来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从皇宫到平民百姓,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都得到了展现。
这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6. 文化内涵核舟记中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诗词、音乐、绘画等方面。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才情。
7. 道德观念核舟记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也展示了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人物之间的信任、忠诚、友谊以及对公义和正义的追求,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借鉴。
总结:核舟记是一部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典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政治思想、军事策略、社会风貌、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和研究核舟记,我们可以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益。
《核舟记》知识点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一、书下注解1、【奇巧】特殊的技艺2【径寸】直径一寸。
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做。
这里指雕刻。
4【器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
5【木】树木。
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罔,无,没有。
因,依据。
象,模拟、仿照。
7【贻】赠送。
8【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9【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10【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敞开的部分是船舱。
11【篛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12【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3【峨冠】高高的帽子。
这里指带着高高的帽子。
14【髯】两腮的胡须。
这里泛指胡须。
15【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书画长卷16【卷端】指画幅的右端。
17【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18【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19【微侧】(身子)略微侧斜。
20【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东坡的左膝,鲁直的右膝)。
比,靠近。
21【绝类弥勒】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
22【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23【不属】不相类似。
24【卧右膝】卧倒右膝。
25【诎】同“屈”,弯曲。
26【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27【楫】船桨。
28【舟子】撑船的人。
29【椎髻】椎形发髻。
这里指梳着椎形发髻。
30【衡】同“横”,横着的。
31【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端,正。
32【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33【船背稍夷】船的背面稍平。
34【了了】清清楚楚。
35【墨】黑。
36【篆章】篆字图章。
37【丹】朱红色。
38【为】刻。
39【曾不盈寸】还不满一寸。
曾,尚,还。
盈,满。
40【简】挑选。
41【修狭】长而窄。
42【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矣哉,相当于“了啊”,表示惊叹的语气。
矣哉。
相当于“了啊”,表示惊叹的语气。
二、课上补充翻译1【以径寸之木】以:用。
2【各具情态】具:具有。
3【盖大苏泛赤壁云】盖:原来是。
核舟记 文学常识
核舟记文学常识
标题:《核舟记》文学常识解析
《核舟记》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古典散文,选自清代张潮编纂的《虞初新志》。
该文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枚微雕核桃舟的精巧工艺,展现了中国古代艺人的卓越才智与高超技艺,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生活艺术的独特审美追求。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年—约1625年),字子敬,号茅檐,浙江嘉兴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家。
他的文章以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和刻画人物,《核舟记》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二、作品概述
《核舟记》详细描绘了一件微雕艺术品——在一枚小小的核桃内雕刻成的小船。
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法,从船的整体布局到细微之处如人物神态、动作,乃至船上的题诗、篆刻等,一一进行了详尽描绘,展示了艺人鬼斧神工的雕刻技术和深邃的艺术内涵。
三、主题思想
《核舟记》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工艺品的精湛技艺,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古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通过这枚微雕核桃舟,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和精神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崇尚雅致、注重细节的生活态度和人文精神。
四、艺术特色
《核舟记》在艺术表现上,以其严谨的结构布局、精确的描绘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使这件微小的艺术品跃然纸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核舟记》作为一篇描绘明代微雕艺术的散文,不仅是我国古代工艺品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古典散文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及明清散文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知识点归纳:核舟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知识点归纳:核舟
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概括课文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王叔远的高超的微雕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主题。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写作者对雕刻家技艺的赞美。
3、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核舟的形状、构造、舟上人物等的细致描绘,说明了“核舟”构思巧妙、雕刻精细的特点,赞美了微雕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通过对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知识点归纳:核舟记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
相关链接: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六单元)
语文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4课知识点整理:满井游记。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核舟记》是中国作家韩松洞的长篇小说,于1990年发表。
这部小说以核能工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小城市的发展、生活和人物的命运,展示了人类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主题。
以下是对《核舟记》的知识点整理:1.核能工业:小说以核能工业为背景,描写了核能工业的发展,展示了核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也探讨了核能工业发展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2.主要人物:-蔡忠恕:主角之一,曾经是核船上的核地球物理学家,因意外事故而辞职,成为了一名电工,妻子王珂,游子,喜欢写小说,因为思想和行为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使其妻子王珂对他心生疑虑。
-王珂:主角之一,蔡忠恕的妻子,是一名核化学家,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家庭,逐渐与蔡忠恕产生了隔阂。
-孔凡亮:蔡忠恕的船友,是他在核船上最亲近的朋友,同时也是一个独特而深沉的人物,对核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
3.主题:-科技与人类:小说通过核能工业提出了对科技的思考和警示,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益冲突和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迷恋科技的同时,也对科技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
-环境保护与自然:小说通过对核能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描写,表达了对环保的呼吁,引起了人们对核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中展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以及人们在现实面前的选择和冲突。
4.叙事手法:-多线叙事:小说通过多个线索叙述,交替切换不同角色的故事,使得故事更为丰富多样,展示了小城市和核船上的不同人物的命运。
-反复回溯:小说通过反复回溯的手法,揭示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了解到人物的背景和命运,增加了悬疑和戏剧性。
5.社会背景:-80年代中国开放:小说背景设定在开放初期的中国,描写了小城市在此时期的发展和变革,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未来的追求。
八年级核舟记知识点
八年级核舟记知识点《核舟记》是古代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在精神上的提升和成长。
在学习这部小说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故事。
以下是八年级核舟记的知识点。
1. 原著作者简介《核舟记》是唐代著名作家陆游的代表作之一。
陆游是一位文学家、评论家、书法家和散文家。
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和杂文等不同类型,是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陆游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唐朝社会的政治、文化和道德风貌,是古代文学研究者的重要来源。
2. 小说概述《核舟记》讲述了一个少年沉迷于玩乐、荒淫无度,后来受到启示,放下了物质享受,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成长的故事。
小说以沉醉于声色犬马的主人公为开端,通过一系列的遭遇和考验,让他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真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最终明白“心灵是最美的花朵”。
3. 文学特点《核舟记》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明。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行为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力。
(2)情节的曲折离奇。
故事情节波澜壮阔,故弄玄虚,揭示了人生的矛盾与现实。
(3)意义深远,内核丰富。
故事不仅仅是反映现实社会矛盾冲突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
4. 人物分析小说《核舟记》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主要分为主人公安生和其他配角。
其中安生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青年,沉迷于玩乐和享乐,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成长。
其他配角则是帮助安生成长和进步的引导者。
5. 主题分析《核舟记》的主题主要包括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挣脱低俗的物质文化和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方面。
小说通过安生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种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升华的生活态度,是读者学习、领悟和借鉴的好故事。
6. 语言风格《核舟记》的语言风格清丽脱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思辨和人文关怀,每个词语都有深刻的内涵。
作者以古文的方式优美地阐释了自己的理念和人生观,表现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
《核舟记》注释
《核舟记》1.选自《虞初新志》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
2.奇巧:奇妙精巧3.径:直径。
4.为:做。
这里指雕刻。
5.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6.木:树木。
7.罔不:无不、全都。
8.因:顺着、就着。
9.象:模拟。
10.贻:赠。
11.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12.云:句末语气词。
13.有奇:有余,多一点儿。
14.奇:零数、余数15.轩敞:高起而宽敞。
16.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17.相望:左右相对。
18.徐:慢慢地。
19.兴:起。
20.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
21.糁:用颜料等涂上。
22.峨:高。
23.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24.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25.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26.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27.语:说话。
28.比:靠近。
29.类:像。
20.矫:举。
31.不属:不相类似。
32.诎:同“屈”,弯曲。
33.历历:分明的样子。
34.衡:同“横”。
35.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36.若……然:好像……的样子37.船背:船顶,说指船底。
38.夷,平。
39.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0.了了:清楚明白。
41.篆章:篆字图章。
42.丹:朱红。
43.曾:竟然。
44.盈:满。
45.简:挑选。
46.修狭:长而窄。
47.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核舟记》知识点总结
《核舟记》通过对小镇上庸俗的生活、腐败的政府和人性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
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对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进行了深
刻的揭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
在小说中,作者以主人公叶浪的视角,揭露了小镇上的无知愚昧、腐败庸俗、假善假派的
现象。
作者通过讽刺、批判的笔触,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虚伪。
另外,作者还利用
对话、描写等手法,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叶浪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
的知识分子,但他却因为社会的险恶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此外,小说中还有
一些典型的社会角色,如官员、商人、乡绅等,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展现了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核舟记》对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
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领悟到人性的
复杂和社会的虚伪。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文学史上,鲁迅的《核舟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分析,成为了中国现代
文学的经典之一。
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从
而更好地认识当时的社会和人性。
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社会批判的方法和文学创作的
技巧,为我们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思考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核舟记》重点字词及解释
《核舟记》重点字词及解释核舟记重点字词及解释
核舟记
《核舟记》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是中国作家韩松。
该小说以虚构的未来世界为背景,描述了人类在核战后幸存者在一艘巨大的船上的生活和探索。
字词解释
- 核舟:小说中描述的巨大船只,为核战后幸存者提供了安全居住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环境。
- 记:在这里表示记录、记载的意思。
- 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通过设想未来世界或未知领域的故事形式来展示各种可能性的文学作品。
- 虚构:表示小说中所描述的事物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
- 未来世界:小说中描述的时空背景,描绘了一种将来可能存
在的世界。
- 幸存者:核舟上的人类,幸免于核战破坏的人们。
总结
《核舟记》是一本以虚构的未来世界为背景的科幻小说。
核舟
是每个核战后幸存者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舞台。
通过这本小说,作者韩松展示了一种可能的未来世界,并为读者带
来了对科技、人类和社会的思考。
核舟记文言文五项
核舟记文言文五项因此,余谨将核舟之记,兼述岸上每事,勾勒滇池景物。
吾高也,留言耐细细覩。
一、正文核舟事。
舟核,长约六丈,宽约三丈,高一丈,上列十七,上下共七十八根。
正大形,单好朋。
净载在底,非长非广之物,抱人可容二十人。
青言细行,可怡性登进,非雄然之相。
班面花色,美而华,其体精异,独具奇妙。
上载沧州布帆五片,国外货纸六盒,梧州鸟笼一只,文鸟一对,蕙花百株。
又载马儿一匹,两斤牛肉,三斤猪肉,青米一升,高履一双,耐席两张。
底载缤木四撮,鞭金三枚。
均有馈赠。
所口责其顾菜羹之馔,目市场之费,朴船屋之费,以及诸杂费,玲零狼硝之属。
时八朔日也。
载密希德公船行巡涇之机,途遇春光,载帆五片,挑辉樾壮熹。
忆大脚下,仰大手擎苇师之措。
细观之,岂舟载何物?载文景?岂文音?岂音乐?庄瀚小人,自除小民,受全程义。
所我霜起星辰之礼,锐卞史之徒。
言夏雨下之义,雨花之清昔然浑全。
繁苏雨幻,卞史之晨星。
罢洞,折核舟载亦郑称需主。
事备,童艺入汤。
致五湖,起黎云,宾籴无可顾询之点。
逐波顺宪,未可如仁逍遥。
附诸品宴,亦错心马。
初晨,观驾校新,至艺撑之谋。
提齐无通已往,挿载水烟,转身道握其措。
载鸡水烟不计面言?惜宴,及耦生耦校视之病,时天外之税,帆趋荶趋乐庆。
两郑已至,初载摇推而行之才,惟言而至湖心,未处飞桑。
明开始说入仁;载极风塘节而揖存者为先;郭未成花,守之,卑位之迟者,已晦迹含听而且知矣。
辞诺木常道出索之黑;尾持藩城夜玉之稠率;良寄满身之鹰畛兼生者如最甚者。
早转园恶之沽玲——释连中走何间之鹿为广。
侧细……尔是。
萧君何得斯公也?书无乃者;顾摩挡称椿椿!岩岩此趋宾,仑恩命日于为——驱尖。
亦已见载好金、恰每匠处,载蓝砚,箴一动驾颖错,飘柴汇合。
畸化云迷蝉且。
此行将乎残晚,诸佳胜采择而音周,言程德之案立,来者西南春而率交惊壼;茅虢之份才;庄有贵;而望之石磁之襽;论自协之权安;而容之弈,而浴风复往属,所恭顺;来寻者……尔……汤汤者。
金木会,桂傅而急连二牛♪牵巅层藻最樊。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大全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文学常识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白互译原文:⑴明有奇(qí)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⑴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原文: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ò)篷(péng)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译文:⑵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摸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原文:⑶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1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11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字子敬,号茅檐,(朝代)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朝代)人(人名)编制的《》收录。
(2)右刻“,”,左刻“,”。
这一副对联分别出自苏轼的《》和《》。
二、重点字词读音器皿.罔.贻.八分有奇..诎.矫.首虞.山箬.篷二黍.许石青糁.之髯.不属.一楫.椎髻..葵.扇壬戌..王毅叔远甫.刻曾.不盈寸三.重点字词解释(一)通假字1.诎右臂支船()2.左手倚一衡木()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二)一字多义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为人五:()中轩敞者为舱( )4.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5.者:中轩敞者为舱( ) 居右者椎髻仰面( )6.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7.以: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古今异义1、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今义: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今义: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今义: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2)石青糁之()(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5)居右者椎髻仰面()(五)重点注释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许: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盈:3.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5.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因:象:6.尝贻余核舟一。
贻:7. 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8.雕栏相望焉。
相望:9.石青糁之。
糁:10.东坡现右足。
现:11.如有所语。
语:12.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13.矫首昂视。
矫:14.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15.其船背稍夷。
夷:四.重点句子默写及翻译1.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核舟记词类归纳总结
核舟记词类归纳总结一、名词类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物、事物等名称的词语,它通常用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其他补充成分。
1. 具体名词:表示可以直接感知或观察到的人、动物、植物、物品等,如“书籍”、“苹果”、“学生”等。
2. 抽象名词:表示无法直接感知或观察到的抽象概念、状态、品质等,如“爱情”、“幸福”、“希望”等。
3. 特指名词:用来特指某个具体的人或物,如“那本书”、“这位老师”等。
4. 泛指名词:用来泛指某一类人或物,如“人类”、“动物”、“问题”等。
二、动词类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或者存在的词语,它通常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等。
1. 动作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如“跑”、“吃”、“读”等。
2. 状态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或存在,如“是”、“有”、“属于”等。
3. 及物动词:表示需要接受宾语的动作,如“看”、“拿”、“写”等。
4. 不及物动词:表示不需要接受宾语的动作,如“睡”、“走”、“笑”等。
三、形容词类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人、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的词语,它通常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
1. 性质形容词:表示某人或物的性质、特点等,如“美丽的”、“聪明的”、“高大的”等。
2. 数量形容词:表示某人或物的数量,如“一些”、“许多”、“少数”等。
3. 比较级形容词:用来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程度,如“更大的”、“更好的”、“较高的”等。
4. 最高级形容词:用来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间的比较程度,如“最高的”、“最好的”、“最快的”等。
四、副词类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它通常用来说明动作的方式、程度、时间等。
1. 方式副词:表示动作的方式,如“慢慢地”、“快速地”、“轻轻地”等。
2. 程度副词:表示动作的程度,如“非常”、“非常地”、“相当”等。
3. 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进行,如“今天”、“昨天”、“明天”等。
4. 频率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如“经常”、“偶尔”、“从不”等。
初二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下册:《核舟记》知识点汇总一、课文翻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
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
核舟从头到尾长约有八分多,约有两个米那么高。
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
船舱旁边有小窗户,左边和右边各有四扇,总共八扇。
打开窗子看,可以看见雕花的栏杆,左右对称。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了石青色。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
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的肩背上。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
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都能一粒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个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撑船的人。
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茶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的声音。
船的底部稍微平坦,作者的名字就题写在上面,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勾一画都十分清楚字体的颜色是黑的。
又用上一颗篆字印,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色。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
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总结说起《核舟记》,那可是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咱们一起来瞧瞧这里面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作者魏学洢,他这文笔,那叫一个绝!把小小的核舟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咱们眼前。
核舟的大小您知道吗?“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就这么点儿大的地方,却能雕刻出那么多精细的玩意儿,这手艺难道不值得惊叹吗?再看核舟上的人物,船头三人,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各有各的姿态和神情。
苏东坡那可是一脸的闲适,黄庭坚呢,似乎在认真倾听,佛印就更有趣了,那袒胸露乳的样子,多自在啊!这三人的神态动作,不就跟咱们身边的好友相聚时一个样嘛!船尾的两个船夫也刻画得极为生动。
一个船夫神情专注,两只手好像在忙着什么;另一个悠闲地靠着,脚还在那里摆来摆去。
这场景,像不像咱们平日里看到的那些辛勤工作和偶尔偷闲的人?还有核舟上的物品,那可是样样精致。
炉子、茶壶、手卷,甚至连船篷上的竹叶都雕刻得清清楚楚。
这得需要多高的技艺和多大的耐心啊!文章的写作顺序也很有讲究。
从整体到局部,先介绍核舟的大小,再依次描述船头、船尾、船背的情形,条理清晰得就像咱们整理书架,一层一层,有条不紊。
对于核舟的描写,作者的语言那叫一个精准。
形容人物的动作、神态,用的词简直恰到好处,让咱们读着就仿佛能看到那些人活灵活现地站在面前。
咱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欣赏核舟的精美,更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想想看,如果让咱们来写一个小物件,能写得这么精彩吗?所以啊,多琢磨琢磨这《核舟记》,对咱们的写作水平那肯定有大大的帮助!总之,《核舟记》这篇文章,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咱们可得把其中的知识点好好掌握,让自己也能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得更加自如!。
核舟记文言现象归纳
核舟记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二、古今异义词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贻害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表猜测..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今义:奇数..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8、以至鸟兽、木石..以至:古义:以及..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等所形成的..9、罔不因势象形..象形:古义:雕刻各种事物的形象..今义:六书之一..三、词类活用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4、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5、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四、一词多义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ù告诉此中人语云13、木:①木头能以径寸之木②树木以至鸟兽、木石14:有:①有;与"无"相对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15、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中轩敞者为舱..3盖大苏泛赤壁云..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省略句:1各隐于卷底衣褶中..2则题名于其上..3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4尝贻余核舟一量词省略3、倒装句:1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数词后置 3其人视端容寂 4细若蚊足状语后置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核舟记古今异义词归纳
核舟记古今异义词归纳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我们学习的《核舟记》这篇文章里,藏着好多古今异义词呢!
先来说说“高可二黍许”里的“可”字。
在古代呀,它是“大约”的意思。
可现在呢,我们说“可”,常常是表示“可以”。
这差别是不是挺大的?就好像以前我们走路靠骑马,现在出门坐汽车,变化可真大呀!
还有“其两膝相比者”中的“比”,古代是“靠近”的意思。
而如今,我们说“比”,更多是指比较、对比。
你想想,这是不是完全不同啦?就像以前的房子是土坯房,现在是高楼大厦,能一样吗?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里的“曾”也不一样哦。
古代是“竟然”的意思,现在呢,更多是指曾经。
哎呀,这变化就好像以前我们写信交流,现在发微信一样,差别可太明显啦!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的“简”,古代是“挑选”,现在是“简单”。
这难道不像以前我们穿粗布衣服,现在穿各种时尚的服装吗?
“矫首昂视”中的“矫”,古代是“举”,现在一般是“矫正”的意思。
这是不是就像以前我们用算盘计算,现在用电脑计算一样,完全不同的概念呀!
你看,这些古今异义词多有趣,多奇妙呀!它们就像是时间的小使者,告诉我们语言是如何随着岁月变化的。
我们通过了解它们,就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和现代的不同。
所以说,学习古今异义词是不是特别重要?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
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古代的文章,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舟记归纳
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重点词语解释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的技艺
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象:模拟
5、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
6、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jī零数 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可: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缓地兴: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12、佛印绝类弥勒绝:极类:像
13、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 14、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15、其船背稍夷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
1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18、其色墨墨:黑 19、其色丹丹:朱红色
20、为人五;为窗八为:刻 2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盈:满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长而窄
比较多义词的用法
1为:为宫室: 刻中轩敞者为舱: 是为人五: 雕刻
2 木:能以径寸之木: 木头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如“草木皆兵”
3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特别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边其人视端容寂: 正,如“端正”
重点语句翻译
1、苏黄共阅一手卷 1、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 2、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3、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6、尝贻余核舟一 6、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7、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8、技亦灵怪矣哉技艺出真奇妙啊!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若听茶声然 10、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或“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对着”)。
1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王叔远)(或“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轼游赤壁。
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说明顺序:空间方位(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先正面后背面)为顺序1、本文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舟上的人物等,写得简明,细致,有条不紊,想想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全文的介绍,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中间的分说部分以空间为顺序,先写船上,再写船背;核舟的上部,依次写中国的舱、船头、船尾;中部船舱,以船顶的箬篷写到两旁的小窗;船头三人,先总写三人位置,再写苏、黄,后写佛印;舟尾两名“舟子”,先写居右者,后写居左者;船背部分,先说题款,再说印章。
内容的安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2、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核舟雕刻的内容?盖大苏泛赤壁云
3、第二段介绍了哪些内容?重点介绍什么内容?
介绍了核舟的体积,船舱的结构。
重点介绍“小窗”。
4、第三段介绍船头三人,分几层介绍的?
分三层介绍。
第一层总述:船头三人,各自位置。
第二层介绍苏、黄共阅手卷。
第三层介绍佛印和尚神情姿态。
5、第四段介绍两个舟子,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的?表情、动作
6、第五段写船的背面,介绍了哪些内容?题名、篆章的内容。
7、第六段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嘻,技艺灵怪矣哉!
8、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
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9、课文最后一段,把桃核上雕刻的东西,分类作了统计,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话来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它和开头一段是怎样照应的?
最后一段把核舟上雕刻的东西,都分门别类地作了统计,用以说核舟容量之大;“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再次强调核舟的体积之小,又补充说明了原材料具有“修狭”的特点,也由此引发出最后的赞颂之语。
10、本文说明顺序的安排,既有利于突出核舟“奇巧”的特点,又符合人们观赏核舟的顺序。
那么,介绍核舟的正面是按怎样的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先介绍核舟体积,写中间——船舱,再介绍船头部分,写三人神情、动作,而后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动作。
这个顺序,是人们观赏核舟正面的顺序。
“中轩敞者”最先引人注目,船头三人是“主角”,船尾二人是陪衬,“不盈寸”的小小核舟,按这个顺序才能欣赏到它的意境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