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复习版

合集下载

第11课《核舟记》知识点及练习

第11课《核舟记》知识点及练习

核舟记一句一一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一、文学常识【题解】《核舟记》选自清人张潮选编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县)人。

他的父亲魏大中在明熹宗时做过“给事中”的官,曾上疏弹劾魏忠贤,因此受魏忠贤及其党羽迫害,将他逮捕入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想营救他的父亲,可是其父终被暗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后,继续受到迫害,不久就死了。

学洢一生未做过官,他一生好学,长于为文,著有《芜檐集》。

本文以一条核舟为对象,精细地写出了古代工艺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民间艺人的高超卓越的艺术才能,是古代说明文中的名篇。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据传,王叔远生下来后,他父母根据乡村"抓周儿"的习俗在他面前摆了几件物品,叔远的小手偏偏抓住了那把小刀。

王叔远从小性格沉稳,平时沉默寡言。

他常常揣着小刀,跑到村北的森林里去,一去就是一整天。

那儿是他的天堂,他细心地观察各种鸟兽,把它们刻在树干上、石头上,他刀下的鸟兽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可是,毕竟刀法不娴熟,常常划破了手指。

每次回到家,爹娘见儿子指间有殷红的血迹,追问起来,他总是笑着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是锯草划破的。

【真题再现】《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是明朝的魏学洢。

三、原文逐字逐句解析【题目】核舟记【注释】1.核:果核。

2.舟:船。

3.记:记录、记述。

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文言文复习——《核舟记》

文言文复习——《核舟记》

文言文复习——《核舟记》《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这篇文章细致地描述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展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魏学洢。

他生活在明朝末年,父亲魏大中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

魏学洢深受父亲的影响,为人正直,文学造诣颇高。

《核舟记》开篇便介绍了王叔远这位技艺非凡的微雕艺人。

王叔远能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作品,实在令人惊叹。

文中对核舟的整体描述十分详细。

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从尺寸上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小巧。

然而,就在这小小的核舟上,船头部分竟雕刻着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人,他们的神情、姿态各异。

苏东坡“峨冠而多髯”,右手拿着卷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鲁直左手拿着卷末,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和东坡交流着什么。

佛印则“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二人不同,显得洒脱不羁。

三人的细微表情和动作,都被王叔远刻画得栩栩如生。

船尾部分,两个船夫的形象也刻画得极为生动。

一个船夫“若啸呼状”,另一个“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从他们的神态中,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喊声,感受到那份宁静。

核舟的船舱部分也不容忽视。

作者通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的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扇扇精致的窗户,以及窗户上的雕花栏杆。

文章还对核舟上所刻的文字进行了介绍,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足见王叔远雕刻技艺之高超。

在复习这篇文言文时,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字词的理解。

文中有不少生僻字和古今异义词,如“奇”“黍”“髯”“诎”等,需要我们准确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含义。

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像“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戴着高高的帽子”。

二是句子的翻译。

例如“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要理解“贻”是“赠送”的意思,整句话翻译为“(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三是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分析。

《核舟记》复习题(对比阅读含答案)

《核舟记》复习题(对比阅读含答案)

核舟记复习对比阅读(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一枚之中,刻罗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①者,荷杖者,入定于龛②中者,荫树趺坐③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

蒲团、竹笠、荼奁⑤、荷策、瓶钵、经卷毕具。

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⑥猿猱错杂其间。

初视之,不甚了了。

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⑦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褐⑧,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记桃核念珠》(注释)①课经:读经。

②龛;佛塔。

③趺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

④袒跣:袒胸赤足。

⑤奁:盒子。

⑥狻貌: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⑦梵相:罗汉的样子。

⑧絺褐:麻布短衣。

(1)解释。

①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__③以.山桃核为之________________ ④或.衣文织绮绣________________(2)翻译。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

(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

【来源】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1)①相类似②同“屈”弯曲③用④有的(2)①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粒粟米大小。

(3)从大小、容量、人物形态情态等方面作答均可(两方面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

注意识记“属(类)、或(有的)”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注意“诎”是通假字,通“曲”,弯曲的意思。

《核舟记》复习

《核舟记》复习

1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满 1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17、能以径寸之木

3 、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不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 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神正注视着茶壶,神色宁 静,好像在听壶中的水开了没有。
(3)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

刻着作者的题款姓名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
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启壬(ré 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清楚明白 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 篆 (zhuà 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整体感知:
1.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归纳每部分的意思。
作者高度赞叹雕刻家精湛的技艺,首尾呼应。 我们学习了文章的首尾,那么猜猜中间会写些 什么呢?删去中间的内容不一样可以看出王叔远雕 刻技艺的精湛吗?
同“又” 高起宽敞的部分。
零数
大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îu)奇(jī),高可二
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î)篷覆之。
打开窗户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
一、通假字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还有零头。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
二、一词多义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零数、余数。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方式,从整 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 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描述。 一、(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出 了核舟所雕刻的内容。 二、(2-5)介绍核舟的各部分。

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核舟记》

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核舟记》

【一词多义】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向:(1)寻向所志:从前【古今异义】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加上,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核舟记对比阅读复习过程

核舟记对比阅读复习过程

《核舟记》《鼠画逼真》比较阅读答案【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佛印绝类弥勒()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③逮举轴()④令怪之,黎明物色()2.下列句中的“之”与“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无丝竹之乱耳C.持就火炀之D.至之市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分)⑵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2分)4.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1分)【参考答案】1.①像②同屈,弯曲③等到,及④以……为怪2.C3.⑴(2分)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⑵(2分)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4.作者没有直接议论评说画的逼真,而是借助猫的错觉从侧面来烘托的.初中《核舟记》周辉《刻木巧匠》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回答18~20题(共12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八年级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复习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复习,希望大家喜欢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 (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 (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 (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

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23 核舟记复习课件

23  核舟记复习课件
考点
1、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一词多义、 (1)实词解释: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 )实词解释:主要指一词多义 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2)虚词解释:“其”、“以”、 )虚词解释: ”“者 “之”“者”、“于”、“而”等。 2、句子的翻译。 、句子的翻译。 3、课文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 、课文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
6、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汝心之固 .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惧其不已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寒暑易 D.河曲智叟亡以应 没有。 .河曲智叟亡 亡:通“无”,没有。
(2010)《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 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6、说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说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借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点 、本文借苏轼前后《赤壁赋》 出游览地点和核舟四周的景色, 核舟” 出游览地点和核舟四周的景色,使“核舟” 的艺术空间广阔。 的艺术空间广阔。 B、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描摹舟中人物 、语言平实、洗练、 的情状栩栩如生。 的情状栩栩如生。 C、本文介绍核算舟的主体部分时,是按照 、本文介绍核算舟的主体部分时, 船头——船中——船尾这样的顺序写的。 ——船中——船尾这样的顺序写的 船头——船中——船尾这样的顺序写的。 D、作者在观察核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进 、作者在观察核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 行了艺术的再创造,弥补了素材的不足。 行了艺术的再创造,弥补了素材的不足。

核舟记复习

核舟记复习

夷:平
为:刻有 盈:满 修:长
了了:清清楚楚
曾:尚、还(加强语气) 简:同“拣”,挑选
重点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易错字:
罔 贻 篛篷 糁 峨冠 髯



壬戌

篆章


啸呼
文学常识: 《核舟记》作者是(明末)魏学洢。 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加点字
奇:奇特 为:做,此指雕刻 因:根据 贻:赠 奇:零数、余数 启:打开 兴:起 居:处在 绝:极 矫:举 诎:同“屈”,弯曲 径:直径 罔:无,没有 象:模拟 泛:泛舟,坐船游览 轩:高 徐:慢慢地 糁:涂 比:靠近 类:像、类似 属:类似 历历:清清楚楚
第三段:介绍了船头部分,着力表现了苏黄、佛印的神情与位置等。
1、黄庭坚是宋代文学家,字(

)。
”一个动作和
2、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 的神态看出来。 (抚 如有所语) 3、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豁达洒
脱) 4、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陶醉于艺术和美景的神情, 暂抛尘事,悠闲豁达的心态,照应首段罔不因句,说明构思巧技艺高)
第二段:介绍了核舟的总貌及船舱部分。
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
点, 说明雕刻的精巧。(灵活精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短文两篇》《核舟记》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短文两篇》《核舟记》复习

助词,不译。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助词,的。
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 形容词,指距离长。 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很少
芳草鲜美
鲜艳
一词多义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轩敞者为舱
• 东坡右手执卷端 •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奇妙 零数
• 4、《核舟记》一文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文章主题部分按照什 么样的顺序来介绍的?请具体说明。
明确:结构是总——分——总 1段总述技艺奇巧, 2-----5段详述核舟之 “奇巧”, 6段赞美雕刻技艺奇巧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船正面(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面
限时训练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节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 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 告奉温。是时少时,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 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 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节选自《子刘子自传》)
•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2课和23课复习
复习目标
• 1.能分类总结出这两课的重点字词,并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 2、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说出文章表达作者 的思想
感情。
复习目标一:能分类总结出这两课的重 点字词,并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 复习指导一 • 内容:22、23课中的重点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核舟记(含解析)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核舟记(含解析)

核舟记明末·魏学洢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诎右臂支船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2. 一词多义(1)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____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2)木:①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______②以至鸟兽、木.石 ______________(3)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______________②其人视端.容寂 ______________3. 重点实词(1)径.寸之木径:______________(2)为宫室、器皿..、人物器皿:______________(3)罔不因...势象.形罔不: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象:______________(4)各具.情态具F:_____________(5)尝贻.余核舟一贻:______________(6)盖大苏泛.赤壁云泛:______________(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奇:____________(8)高可二黍许.许:______________(9)箬篷..覆之箬篷:____________(1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11)石青糁...之石青:____________糁:_____________(1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____________ 峨:______________髯:______________(13)如.有所语.如: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14)其两膝相比.者比:______________(15)佛印绝类.弥勒类:______________(16)矫.首昂视矫:_____________(17)神情与苏、黄不属..不属: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18)珠可历历数...也历历: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__(19)居.右者椎髻仰面居F:_____________(20)其船背..稍夷.船背:____________夷:______________(21)勾画了了..了了:____________(22)又用篆章..一篆章:____________(23)其色丹.丹:______________(2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______________盈:_____________(2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______________修狭:______________4. 文言虚词①能以.径寸之木 ______________(1)以②以.至鸟兽、木石 ______________①能以径寸之.木 ______________(2)之②箬篷覆之.______________①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___(3)为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4)盖.大苏泛赤壁云______________①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5)可②珠可.历历数也 ______________①中轩敞者.为舱 ______________(6)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①启窗而.观 ______________(7)而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8)雕栏相望焉.______________①其.两膝相比者 ______________(9)其②其.人视端容寂 ______________(10)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11)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___(12)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13)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14)则.题名其上 _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复习课教案

《核舟记》复习课教案

《核舟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核舟记》的主要内容,能够概述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能正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古代雕刻艺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翻译。

三、教学难点1. 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古代雕刻艺术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对《核舟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核舟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梳理(10分钟)讲解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核舟的雕刻手法、形象塑造等方面,加深对核舟雕刻艺术特点的理解。

3. 重点句子翻译(10分钟)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欣赏和评价课文中提到的核舟雕刻艺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以及学生在翻译和欣赏方面的进步。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翻译重点句子,并选择一幅古代雕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核舟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核舟记》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概述核舟的雕刻艺术特点。

2. 评价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是否能够正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评价学生对古代雕刻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核舟记期末复习题答案

核舟记期末复习题答案

核舟记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_________所著,记录了_________的事迹。

2. 核舟记中的主人公_________,以_________为生,他制作的核舟_________,技艺精湛。

3. 核舟记中的核舟,长不盈寸,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栩栩如生。

二、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A. 苏轼B. 王安石C. 魏学洢D. 欧阳修2. 核舟记中,主人公制作的核舟上的人物是:A. 孔子B. 老子C. 苏东坡D. 李白三、简答题1. 请简述《核舟记》中主人公的技艺特点。

2. 《核舟记》中,核舟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其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 论述《核舟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核舟记》中所体现的匠人精神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五、翻译题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舟人以核为舟,以桃核为舟,其小如粟。

”2. “舟中人物,衣冠楚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六、综合分析题1.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创作动机及其对艺术的追求。

2. 结合《核舟记》的背景,探讨作者对当时社会工艺水平的认识和评价。

七、写作题1. 以《核舟记》为灵感,写一篇关于当代手工艺品的短文,阐述手工艺品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一、填空题1. 魏学洢,苏东坡2. 舟人,以核为舟,其小如粟3. 人物衣冠楚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二、选择题1. C2. C三、简答题1. 《核舟记》中主人公的技艺特点是精细入微,能在极小的桃核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景物,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2. 核舟的制作材料是桃核,其艺术价值体现在精湛的雕刻技艺、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论述题1. 《核舟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显著,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工艺艺术的赞赏,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工艺人才的重视。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工艺艺术的推崇和对匠人精神的传承。

中考语文文言文《活版核舟记》复习导引

中考语文文言文《活版核舟记》复习导引

《活版》复习导引一、文学常识作者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代表作《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

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的坐标”。

二、重点字词解释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板:同“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尚:还;盛:大规模;为: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始:才;已:同“以”;为:是。

3、又为活版。

为:发明。

4、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为:刻;火:名次作状语,用火;令:使。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以:用;和:混合;之类:这;冒:蒙、盖;之:代词,代铁板。

6、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乃:于是、就;为:成为;就:靠近;炀:烤。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如果;止:同“只”,仅;为:算是。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已:已经;自:另外。

9、此印者才毕,贝y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毕:完成; 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10、贝y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以:用;帖:用标签标出;为:做;帖:标签;贮:贮存。

1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奇字: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时;旋:随即;成:完成,成功。

12、不以木为之者。

以:用;为:刻;者:,,的原因。

13、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若:像;讫:终了、完毕;火:名词做动词,用火烧。

14、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殊不:一点也不。

1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为:被;三、重点句子翻译。

1、板印书籍,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五代的时候才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6民间技艺类第39篇核舟记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6民间技艺类第39篇核舟记
文言文阅读 六、民间技艺类 第39篇 核舟记
• [2024厦门二模改编16分]核舟记(类文练
习)
·
• 李叔詹常识一范阳山人,停于私第,时语 休咎必中,兼· 善推步①禁咒②。止半年,忽谓
李曰:“某有一艺将去欲以为别所谓水画也。
·
”乃请后厅上掘地为池,方丈,深尺余,泥以
麻灰,日没水满之。候水不耗,具丹青墨砚,
分,句意通顺1分)
1
2
34
• 4.范阳山人制作水画有哪几个步骤?请简要概 答案括:。挖(池4分、灌) 水、绘图、拓绢。(每点1分,意对即可)
1
2
34
• 词语迁移
• [1]备
• ◀课内篇目迁移▶
详尽
• ①前人之述备· 矣(《岳阳楼记》) •完_备_____
• ◀古诗词迁移▶
• ③犹得备· 晨炊(《石壕吏》) •准_备_____
• D.某有一/艺将去欲/以为别所/谓水画也
1
2
34
• 2.参考表格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
分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时语休咎必中 关联教材。休·祲降于天(《唐
·
雎不辱使命》)
(1)休:_吉__祥___
候水不耗· 无不备·也
查阅词典。 耗· :①少;② 消耗;③音信,消息 联系上下文推断。
当作告别的礼物,这个技艺就是所说的水画。”于是他就请李叔詹在后厅
上挖了一个池子,面积一丈,深一尺多,用麻灰涂抹(水池),每天(水池里
)没水了就把水注满。等水不再消耗,就准备好丹青墨砚,(他)先拿笔敲牙
齿,(想了)很久,然后在水面上挥洒笔墨。靠近观看,只看见水色浑浊。
过了两天,就用四幅细绢拓印,一顿饭的工夫,把细绢拿起来看,古松、

《核舟记》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11课】

《核舟记》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11课】

《核舟记》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11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默写注释:1、【奇巧人】。

2、【径寸之木】。

径,。

3、【为】。

4、【木】。

5、【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

因,。

象,。

6、【贻】。

7、【盖大苏泛赤壁云】。

泛,。

云,。

8、【有奇】。

奇,。

9、【高可二黍许】。

10、【中轩敞者为舱】。

11、【箬篷】。

12、【雕栏相望】。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

兴,。

14、【石青糁之】。

糁,。

15、【峨冠】。

峨,。

16、【髯】。

17、【手卷】。

18、【卷端】。

“卷末”,。

19、【如有所语】。

语,。

20、【其两膝相比者】。

比,。

21、【各隐卷底衣褶中】。

22、【绝类弥勒】。

类,。

23、【矫首昂视】。

矫,。

24、【不属】。

25、【诎】。

26、【可历历数】。

历历,。

27、【舟子】。

28、【衡】。

29、【视端容寂】。

30、【若听茶声然】。

若……然,。

31、【船背稍夷】。

夷,。

32、【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

33、【了了】。

34、【篆章】。

35、【丹】。

36、【曾不盈寸】。

曾,。

盈,。

37、【简】。

38、【修狭】。

39、【技亦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

二、重点句子翻译: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翻译: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翻译: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翻译: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翻译:8、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9、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核舟记复习课课件

核舟记复习课课件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以: 用
为:雕刻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
象:雕刻
尝:曾经
贻: 赠送
盖:原来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
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 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石青糁之。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多髯:浓密的胡须
居: 位于处于
执: 拿
抚:轻拍
现: 露出
其:他们的
比: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 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绝:极很 属: 类似 支: 支撑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类:相似像 诎:通屈弯曲 倚之:指竖起的左膝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 的主角
6、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7、第四段主要写了舟子的哪几个方面舟 子各有什么特点?
动作、神态
右边的性格粗犷悠闲 左边的神态专注、平静
讲义、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 山苏高轼月小水落石出是__________中的后句赤子壁;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是___________中赤的壁句赋子。
诎右臂之船: 通屈弯曲 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
右手攀右趾: 通扳bān往里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头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了了
好象 清楚明白 黑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 又用篆章一,文曰: 人”,其色丹。 其色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 (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 笔画清清楚楚的, 笔画清清楚楚的,它的颜色 是黑的。 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文图 文字是“初平山人” 章,文字是“初平山人”, 它的颜色是红的。 它的颜色是红的。
其船背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题名其
顶部 平 就 指船的顶部
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 毅叔远甫 毅叔远甫刻”。
同“父”,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 就在它的上面刻着作者的姓 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径寸之木 助词,的。 助词, 之 代词,代核舟。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代核舟。 其两膝相比者 其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他们的。 那。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不根据木头原来的形状, 没有不根据木头原来的形状,摹拟 那些东西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那些东西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⑵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神正注视着茶壶, 那人眼神正注视着茶壶,神色宁 好像在听壶中的水开了没有。 静,好像在听壶中的水开了没有。
• • • • • • • • • •
15.矫首昂视 矫首昂视( ) 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神情与苏、 ) 神情与苏 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珠可历历数也( ) 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居右者椎髻仰面( ) 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 其人视端容寂( 其人视端容寂 )( ) 20.若听茶声然 若听茶声然( ) 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其船背稍夷( ) 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钩画了了, )( ) 钩画了了 其色墨( 23. 曾不盈寸( 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 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 黄鲁直不相同。佛印平放着右膝, 黄鲁直不相同。佛印平放着右膝, 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 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 的左膝, 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 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 左膝 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 出来。 出来。
印极像弥勒菩萨,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
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 奇妙。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零数。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宫室、器皿、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为人五; 为人五;为窗八
有。 通“又”。 雕刻。 雕刻。 是。

同义词 约——可 ——可 大约
历历——了了 历历——了了 清清楚楚 状——然 ——然 的样子
并且(表示并列) 并且(表示并列)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
是 (带着)高高的 带着) 帽子 胡须
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
……的人 ……的人
左。
船头坐着三个人,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 戴着高高的帽子、 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 须的人是苏东坡, 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 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 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 绝类弥勒
极,非常 像 非常 举,抬 抬
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 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
类似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同”屈”,弯曲
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数也
代左膝 分明可数的样子。 分明可数的样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 视端容寂, 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
若听茶声然。 听茶声然
好象……的样子 好象 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 葵扇,左手抚着炉子, 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 有个壶, 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 茶炉,神色平静, 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 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赠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曾经 我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句尾语气助词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 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 ,(刻的 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 应当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的 情景。 情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 有奇 二黍许 二黍许。
上下 通“又”, 用来连接整 数和零数 零数 大约
则右刻“山高月小,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指代窗户 缓缓地
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刻着字的凹处
水波不兴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石青糁之。
起 用石青 涂
关上窗户,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 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 的凹处。 的凹处。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精巧 用
径寸之木, 宫室器皿人物, 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 之木
的 木头 雕刻 模仿, 模仿,这里是 指雕刻。 指雕刻。 顺着, 顺着, 就着
至鸟兽、 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树木 没有, 没有,无
各具情态 情态。 各具情态。
神情姿态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名叫王叔远, 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 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 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 以及鸟兽、树木、石头, 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 没有一个不是按照材料原来的 形状雕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形状雕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1.有奇巧人 有奇巧人( ) 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因势象形( )( 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大苏泛赤壁云 ) • 5.高可二黍许 高可二黍许( )( 高可二黍许 ( )( ) • 6.启窗而观 启窗而观( ) 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箬篷覆之( )( )( ) 箬篷覆之 ( • 8.雕栏相望焉 雕栏相望焉( ) 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徐来, )( )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之( 石青糁之( 石青糁之 )(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中峨冠而多髯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 )( ) • 12.如有所语( 如有所语( 如有所语 ) • 13.其两膝相比者( 其两膝相比者( 其两膝相比者 )( ) • 14.佛印绝类弥勒 佛印绝类弥勒( ) 佛印绝类弥勒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
船桨 撑船的人
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 椎髻仰面
梳着椎形发髻
倚一衡 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右手攀右趾,
同“横” 好象
状。
……的样子 的样子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 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 人。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 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 仰着脸, 右手扳着右脚趾头, 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 大声喊叫的样子。 大声喊叫的样子。
通假字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有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弯曲。 诎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 衡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男子美称, 多附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挑选。 简
虚词 表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 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 表承接,不译。 而计其长,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表转折, 但是。
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 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 超技艺, 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 越成就。 越成就。
结构图示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 核 舟 记 船体设计的大小和格局 详述核舟 之精妙 船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船背技师的题款和着色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
通计一舟, 人五;为窗八;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雕刻
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 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 卷,为念珠各一; 为念珠各一;
总计一条船上,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 刻有窗户八扇; 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 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 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 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 壶、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
主要是运用空间顺序 中间即船舱 船的正面 船头刻游览者 船尾刻舟子
箬篷、 箬篷、小窗 东、佛、黄 一人仰面, 一人仰面,一 个俯听茶声
船的背面
题名(十四字)和篆章(四字) 题名(十四字)和篆章(四字)
给下列句子用“ 给下列句子用“/”划出朗诵节奏。 划出朗诵节奏。 ⑴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 / / ⑵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 /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
和 同“又”,还有
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核
可是 指船 竟然 满 原来是 挑选
桃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
长而窄 的桃核 也
哉!
有加重惊叹 语气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