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潜心会文本情意共提升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主题班会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主题班会【实用版】目录1.班会主题: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2.班会目的:鼓励同学们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促进个人成长3.班会内容:a.介绍阅读的重要性b.分享阅读经验和方法c.展示阅读成果和收获d.组织阅读活动和比赛4.班会效果: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促进个人成长正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提高阅读能力,促进个人成长,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开始,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
她说,读书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
同时,阅读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只有多读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接下来,班会进入了分享环节。
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方法。
有的同学说,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主题,有的同学说,阅读时要注意细节,还有的同学说,阅读时要学会跳读和速读。
这些分享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要尝试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班会的第三个环节是展示阅读成果和收获。
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学到的新知识,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得到的新思考,还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取得的新进步。
这些展示让同学们看到了阅读的巨大作用,激发了大家阅读的热情。
最后,班会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阅读活动和比赛。
班主任宣布,我们将组织一次阅读比赛,同学们可以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一系列阅读活动,如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等,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阅读。
这次班会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提高了大家的阅读能力,也促进了大家的个人成长。
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说”的训练
支老师 的课 堂除 了一 支粉笔 , 还是一 支粉笔 , 没有华丽 的 词藻 , 没有令人炫 目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 对于这一课 的教学 , 大
自然段时 , 简单朴素 的教学过程 : 出描写生命力顽 强的段落 找 读一读一找 出其 中最重要 的一句话读一读一找 出这 句话 中最 关 键的词语读一读 , 这三读不但落实了《 新课标 》 中对语文教学 提出 的“ 体会 课文 中关键词句在 表达情 意方面的作用” 这一 目 标, 帮助学生轻松掌握 了由段到句再 到词 的品读方 法 , 而且在
果 。因此家长从 孩子 出生 的那一天开始 , 就要注意他的 良好学
习习惯的培养 ;家庭成员之间要取得对孩子教育 的一致性 ; 从 生活 中最简单 、 最基本的小事做起 , 持之 以恒 的从细微处要求 ; 对孩子提 出的要求只要正确 , 就要坚持不放松 ; 对孩子的正确 的学 习行 为及 时给予鼓励 , 对不 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 必要时
《 新课标》 指出 : 工具性 与人 文性的统一 , 语文课程 的基 是 本特点。支老师的课 堂就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融合 , 既上
出了语文味 , 又在品词析句 间帮助学生形成 了正确 的价值观和 积极 的人生态度 。 如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 习描 写飞蛾 、 香瓜 子 、 跳这三个 心
反 复而得法 的品读中感受到 了生命 的力 量。
多数教师都会依据《 教参》 引导学生 “ 懂得珍爱生命 , 尊重生命 ,
善待生命 ,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 出无 限的价值 ” 即止 , 但是支老师 却通过段落 、 事例的横 向比较解 读出了不 同的滋味 , 引导学生 明 白了人类 的生命掌握在 自己的手 中, 有了这个层面 的理解和 认识 , 前面谈 到的教学 目标也 自然达到 了。
语文研修主题
语文研修主题:让学生学会“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冯坡中心小学韩俊光每次听到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把一篇篇课文诵读出来,总觉得是一次心灵美的熏陶,即使是自己去诵读也是情感的升华。
小学高年级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中都明确指出“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可见,在语文教学里,读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读、熟读、读通、读好,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读书的过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的过程。
平时我们看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以“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为研修主题来谈谈自己对如何去引导学生在“读中觅情”的一些浅易见解。
一、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阅读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不但要读,而且要扩大阅读的范围,为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可让学生掌握不同方式的读,既可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同时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释疑解惑,并在语境中领会词句的感情和用法。
注重阅读的方法,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有体验的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传情达意的读”,有兴趣的读、创造性阅读等。
还要做到预习中的查读、课堂上的多种读、课后的巩固读。
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授古诗《春夜喜雨》时,以“读”为主线展开教学,诗人杜甫生活在晚唐时期,动荡不安的年代造就杜甫诗歌的基调以“忧国忧民”为主,难得这首《春夜喜雨》恰恰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所以要让学生在读中寻觅到“喜悦”情感,读出诗人心中之“喜”,读出诗人为何而“喜”?整首诗有八句,主要抓住这场春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
老师如果一味讲解那么学生的收益其实不大,虽然老师的讲中也会带“读”,甚至到最后学生也能够把诗背熟,但这种读与背时在老师“讲”的挤压下完成的,学生根本没有从容地对古诗进行品味与感悟,情虽有但不够浓烈。
三四年级组教研活动主题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荣: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从袁娜老师这节课来看,她在授课前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研读,确定了这节课交给学生什么,从授课过程看,袁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情感。
比如理解“纷纷”一词时,想象有哪些人走出家门,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瑞士人民对燕子都很关爱。
这里处理得很细致,也很清楚的看到袁娜老师课前用心解读文本的影子。
我们只有在课前对文本用心解读,我们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荣:袁老师这节课的很多环节上都可以看到她精心设计每一问题: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作为政府官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学习居民们救助燕子时,让学生思考有哪些人纷纷走出了家门,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角色反复朗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燕子”一句,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居民们为了救燕子不辞辛苦,不怕困难。
这些情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文中,感受到人和动物间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课文。
还有在读写结合训练时,虽然备课的时候收到了冯校长的一点点启发,但是备课时袁老师在这里也绞尽脑汁,努力让阅读和习作教学有效结合,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高效。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荣:对于语文课堂学生感兴趣,自己积极主动去学才是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堂要运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袁娜老师这节课制作的幻灯片很好的帮助孩子理解课文,比如皑皑白雪覆盖的大地上躺着很多冻僵的燕子,让我们的内心不禁很伤感,也很痛惜,袁娜老师用语言感染学生,她说正当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策?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引入课文深处,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
阅读_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与对策[1]
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不断地进步,高尔基“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成就了一代世界文坛巨匠。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相关调查表明,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源自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自己的学习“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这说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认知能力、知识面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
一、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目前的教育模式,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平衡发展的素质教育。
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首要的就是扩大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但是,由于老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小学生课外读物数量众多,但多数属于“文化快餐”,与儿童成长的需要存在一定距离。
文学类的如《(儿童版)三国演义》、《(儿童版)西游记》等,这类书籍都是对原版进行删辑而儿童化的,保留的是故事梗概,丧失的是细节的优美,然而只有优美的细节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描述与描写能力。
2.信息渠道广泛,读书兴趣欠缺。
电视、网络等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尤其是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发展,将“自我定制电视节目”成为现实,可以随时点播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
电视是语言、图片结合的信息渠道,看电视,不必思考,也不必担心生字词,轻松、活泼与自由的程度远远超过阅读,其吸引力也远远超过课外阅读材料。
因此,小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被电视霸占,这是造成阅读兴趣欠缺的最重要原因。
3.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不足。
文化快餐、电视网络等存在大量的语言不规范、思维不严谨现象,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脑筋急转弯”;其次是故意使用错别字现象严重,如用“神马”表示“什么”等等,还美其名曰“网络用语”。
“脑筋急转弯”以不规范的思维方式、不严谨的语言表达,将人的思考引入混乱,成年人对此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单纯,对其思维方式的冲击作用难以想象。
语文教研活动读书交流
一、活动背景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我校于近日组织了一次语文教研活动读书交流会。
本次活动以“提升语文素养,共话教学之道”为主题,旨在通过阅读交流,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活动内容1. 读书分享环节在读书分享环节,我校语文教师们纷纷推荐了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一些教师的分享内容:(1)李老师分享了《语文教学的秘密》一书,她认为这本书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强调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张老师推荐了《语文教学设计》一书,她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案例,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王老师分享了《教育的艺术》一书,她认为这本书从教育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互动交流环节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就各自分享的书籍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一些交流内容:(1)针对《语文教学的秘密》一书,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策略。
(2)针对《语文教学设计》一书,教师们分享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
(3)针对《教育的艺术》一书,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将教育哲学融入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感悟1. 提升自身素养,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通过本次读书交流会,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素养,还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2. 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在读书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们都在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使我认识到,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黄鹤楼教学设计
黄鹤楼教学设计黄鹤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本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本课时教学目标: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本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黄鹤楼送别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想学到什么呢?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
(板:依依惜别)2、李白把这一情景写成了一首诗:(1)课件出示诗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2)配乐范读。
(3)你喜欢这首诗吗?自己读读看。
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这样设计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同时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这首古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
3、初步理解诗句:(1)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句子并划出来。
(2)读:汇报学习体会,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与语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4)说:谁愿意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课件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我们设计成网页形式,可选性强,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2023年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演讲稿范文600字(通用11篇)
2023年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演讲稿范文600字(通用11篇)2023年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演讲稿范文600字(通用11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在这翠柳成荫、榴花红艳的火红五月,__实验小学迎来了第一届“朗读大赛”!迎来了“书香校园”建设中的首枚青苹果!首先,我要对参与此次活动的组织单位与组织教师、参赛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是由于你们赛前的积极准备和辛勤工作,才使得今天我们济济一堂,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我们都知道,与书籍为伴,我们将不再空虚;与阅读为友,我们将不再浮躁;与文化为伍,我们将不再贫寒。
拥有了书籍,我们便拥有了充实,拥有了高尚,拥有了美好的人生!今天,让我们以美妙的语言,抒发最纯真的感情;用纯真的感情,朗读我们喜欢的文字;用我们喜欢的文字,渲染绿意盎然、书香弥漫的校园!让你们魅力十足的声音,响彻在延小上空;让你们热爱朗读的热情,点燃每一个延小人阅读的兴趣!“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将通过这次活动,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让我们在饱含深情地朗读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感受朗读的幸福,接受语言的熏陶,受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今后,学校会更多、更好的开展有益于同学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在素质教育这个大平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施展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也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终身发展为培养目的,耐心指导,辛勤耕耘,让延小走出去的学生都能腹有诗书,器宇轩昂,知书达理,胸怀感恩。
为我校的素质教育踏上更高的台阶增光添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我们共同的期待。
最后,我祝愿每一位参加朗诵会的小选手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祝愿本次的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2023年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演讲稿范文600字(通用11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一缕阳光透过书窗洒在我身上,风轻轻拂过,翻起书来“沙沙”作响,如同交响乐一般,清脆悦耳。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主题班会教案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初中生培养阅读习惯,了解阅读对心灵的润泽作用,以及阅读对人生的丰富意义。
通过讨论、分享和互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阅读对心灵和人生的积极影响。
掌握一些经典著作和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丰富内心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对心灵的润泽作用。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有些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习惯,需要引导和激发。
部分学生对经典著作和作家的了解较少,需要提供相关知识。
学生普遍喜欢互动和分享,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成功人士的阅读经历和感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主题讨论,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4.视听辅助法: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本经典著作的图书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展示《红楼梦》的封面,或播放一个与阅读相关的视频片段,描述人物阅读的场景或介绍知名作家的短片等。
2.情景呈现分享一位成功人士的阅读经历和感悟,鼓励学生思考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选择一位名人或成功人士的故事,描述他们如何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
例如,可以讲述爱迪生或李安等人的阅读故事。
在情景呈现环节,分享李安导演的阅读经历和感悟。
李安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电影导演,他以《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作品而闻名。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笔记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笔记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笔记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笔记南市中学朱跃光1.语文教学:课堂要包含情意,充满人文关怀。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辛弃疾《贺新郎》)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
“情”忌加外,忌矫揉造作,忌滥。
“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对它们所传递的情和意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会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
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
2.语文教师:有些国文教师以为教学国文就是把文章一句一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的文句翻译成口头的语言。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发挥,可是发挥不一定集中在所讲的那篇文章。
有些国文教师忧世的心情很切,把学生的一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肩膀上。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称赞选文,未讲以前,先来一阵称赞,讲过以后,又是一阵称赞,而所用的称赞语无非一些形容词或形容语,如“好”,“美”,“流利”,“明彻”,“典丽矞皇”,“雅洁高古”,“运思人妙”,“出人意表”,“情文相生”,“气完神足”之类。
有些国文教师喜欢出议论题教学生作。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愈多,愈感觉满意。
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点,于是整段勾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
有些国文教师看学生所写的文章,不问那个地方该用句号或该用读号,都打一个圈,表示眼光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跳过。
3、关于“美读”: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诸如此类。
教学设计论文“以读为本”:感悟离别情——《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教学解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胡传路(江苏省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223911)《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此文属于“文包诗”,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诗歌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
《黄鹤楼送别》一文共5个自然段,其中,1~3自然段描写了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描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作者凭借语言表情达意,读者凭借语言倾听作者心声。
阅读教学则需凭借文本的语言,引领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根据“文包诗”的特点,《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中,我力图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整体感知时的略读,突破难点时的品读,升华情感时的引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中华古诗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渲染气氛(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课件播放古筝乐曲《高山流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指名读。
)师我们已经初读全文,哪位同学尝试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在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白于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送行,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当孟浩然的行船消失在天际,李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即兴创作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凄婉惆怅的乐曲《高山流水》,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入文本。
“读好词语—概括内容”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小试牛刀”,为进入文本作准备。
]二、朗读话别,感悟深情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表达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内心情感的一个词语。
生依依惜别。
(教师板书。
)[解析: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从整体入手的教学理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把最能体现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语文教研活动通讯稿:书墨尽染时,更待满园香
语文教研活动通讯稿:书墨尽染时,更待满园香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月22日,xx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书墨尽染时,更待满园香”为主题的班级阅读指导经验分享研讨会。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不同年级的五位教师带来班级阅读指导经验交流分享。
xx老师做了《趣味导读,学读并举》的经验交流,提出“文学教育应该是先由阅读产生兴趣,再由兴趣深入去理解其中的韵味”,结合班级“课外阅读分享会”的活动,明确了兴趣在学生阅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xx老师带来《沐浴书海,香溢校园》的分享,利用晨午间诵读、课前五分钟分享、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形式激发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定期在班级群中推荐好书,让孩子们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xx老师的《兴趣引领,有序推进,浅品书香》则从四个维度进行阅读培养。
首先“催生兴趣,引领孩子主动阅读”,接着“任务布置,牵引孩子规律阅读”,然后“后测奖励,助推孩子持续阅读”,最后“推荐书单,鼓励孩子海量阅读”。
xx老师结合班级阅读打卡进行了“悦读”分享,从一开始班级群中的阅读汇报登记,到采用在线编辑形式让孩子家长主动打卡,班级学生阅读量大幅度提升,为方便孩子进行阅读登记,如今采用了纸质打卡与网络打卡“并肩前行”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最后由xx老师带来《持续阅读的点滴做法》,章老师从班级的小古文阅读入手,搭建了“班级阅读分享会”、“课前两分钟展示”、“每晚半小时阅读坚持”等平台进行监督评价,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读后感等形式定期进行阅读分享。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全体语文教师在听取了五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后,针对学生阅读方式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助推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最后,xx副校长充分肯定各位老师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举措,希望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特点,持之以恒,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准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师应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自己走进文本,以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能够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强化文本主体意识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本 教 学 适 度 超越 的 有 益 实践 。 邦 俊 老 师 的《 域 文 化 杨 地
教 育进 入 语 文 课 程 的 尝 试 》 文 就 介 绍 了 他 的 一 次 成 一 功 开 拓 。 过 参 访 名 人 故 居 、 拜 文化 建 筑 、 访 文 化 通 参 寻
遗 址 等 方 式 . 溯 历 史 长 河 . 摸 宜 都 积 淀 千 年 的 厚 重 漫 触 文 化 , 穿 倾 听 、 话 、 读 、 作 等 语 文 元 素 . 育 效 贯 对 诵 写 教
源 , 助孩子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震 涛
新 课 程 实 施 以 后 . 读 教 学 中 这 样 的 情 况 却 还 屡 阅
见不鲜 : 边是语文老师绞尽脑汁备课 。 一 费劲 心思 制作 精美课件 , 文课堂花样翻新 , 有 “ 如一夜春风来 . 语 大 忽 干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蓬 勃气 势 : 一 边 是 学 生 热 热 闹1 的 另 嗣
果 十 分 显 著 。 之 , 文课 程 是 规 模 宏 大 的 。 所 不包 , 总 语 无
教 育资 源 就 在 我 们 的 生 活 点 滴 当 中 . 文 教 师 应 有 大 语
语 文 的 胸 怀 。 追 求 文 本 教 学 的适 度 超 越 是 语 文 课 堂 而
措 , 加 引 导 , 至推 波 助 澜 — — 不把 功 夫 用在 吃 透 课 不 甚
课堂的主阵地 ; 度超越也要围绕语言 、 适 文章 、 学 、 文 文
地 上 了 一节 课 , 收效 甚微 . 没 有 掌 握 一 定 的阅 读 技 却 既
巧 , 没 有 因 此 对 文 学 作 品 产 生 浓厚 的 兴 趣 . 也 更没 有促
进 学 生在 知识 、 力 、 感 、 造 力 、 维 与 实 践 能 力 等 智 情 创 思
主题教育读书班 交流研讨
主题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
近日,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我校在图书馆举办了一次读书班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的教师、学生代表参加,旨在通过分享读书经验、交流阅读心得,增强大家的读书兴趣和文化素养,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
活动中,与会者先后分享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一位教师表示,通过阅读一些名家名作,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体会到了作家们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对自己的思想和教学都有很大的启发。
一位学生代表则分享了自己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她认为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通过阅读和欣赏诗歌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除了分享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会者还就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培养阅读兴趣需要个人的自觉和坚持,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引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要注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
此次读书班交流研讨活动不仅增加了与会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阅读热情和求知欲望,为我们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 1 -。
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
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和自己不断的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也是如此。
那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班会怎么准备一份新颖的教案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篇1】[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拉萨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将学生的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2、承接歌词讲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拉萨所在的位置)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浓郁的民族音乐,优美的藏族风光,一下子将学生的心带到了遥远的西藏,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3、出示课题:7、拉萨的天空(齐读课题)4、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二、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研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反思
教 研 争 鸣都市家教 126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2001年中的小学骨干教师反思意识的调查中显示,100%的小学骨干教师认为反思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认为反思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这个调查也说明反思对教师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
故我认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途径之一就是反思。
一、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不能仅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去进行教学活动。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策略1.对备课的反思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
对备课的反思内容主要是指反思有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有没有精心设计上课的全过程等。
2.对上课的反思对上课反思的内容主要是教学目标(知情意行)是否达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了吗?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吗?教学效果怎样,对教材的讲解是否正确,层次是否清楚、重点是否突出,教学过程设计得好不好,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时间分配合理吗,课堂气氛如何,还存在哪些应该改进的问题,怎样改进,课后及时总结了吗,这节课成功吗?为什么成功?如果不成功,原因是什么?这节课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学生学得怎样?学生学到了该学习的内容吗?采用什么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等等。
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和自己不断的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也是如此。
那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班会怎么准备一份新颖的教案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学语文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重点: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吞吞吐吐、皱着眉”等词语。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学习使用语气词:吗、吧,说话。
教学过程:一、朗读感悟课文2——4自然段:过渡语:上节课啊,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读出了林园园的舍不得。
(一)学生自学2——4自然段: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二)沟通: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四句话。
2、学习第一句:(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
(说话不爽快,很犹豫的样子)从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边说边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吞吞吐吐的说话。
你还能从哪里发现林园园不愿意借?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你能把林园园的不愿意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林园园画的树叶,你觉得怎么样?假如你就是李丽,这时的你看到这么漂亮的绿树叶,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会怎么说?(3)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是怎么对林园园说的,读第二段,找一找,读读李丽的话,你觉得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 》《 国演 义》 、三 以及 名人传 记等 历史 、 文化题材 的 中
外 文学读 物等 ,这些课外 阅读材料极大 地丰富和开 阔
了孩子们 的视野 。 当然 , 泛读并 不代表 翻开 书看 了, 合 上书忘 了。为了让泛读不流于“ , 泛”组织学生对看过的 书进行概括总结或者写读后感 。 精读 与泛读 、 内与课 课 外 的有机结合 , 既提高 了学生 阅读效率 , 也增加 了阅读 的深度与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阅读 由心而发 , 小学生课外 阅读存在的 问题是 由于多方 面因素共 同影 响造 成的 , 细心呵护 , 耐 心 督促 , 同家长共 同努力 , 协 秉持 一贯 的信念 , 引导学 生 读书 , 好 书 , 学生 由衷 地爱 上 阅读 , 阅读 伴随 读 让 让
一
、
质兼备 , 在优美 的言辞 中表达 高 尚的道 德情操 。因此 , 引导学生积极 阅读 , 探究 感悟 , 使其 在学 习积累优美语 言 的同时 , 思想情感 、 品德情操定会 起到潜移 默化 的净 化 和升腾。深入阅读 , 体会感情 。每一篇 文章 的阅读都 能让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有所 体味 ,只要学 生深入 阅 读 , 师引导到位 , 生一定会结合 自己的亲身经历 和 教 学 实践 经验 ,去 主动 积极地理解课 文 ,从 而获得思想启
情 感达到共 鸣。我在教 学《 记金华 的双龙洞》《 、草原》 等
课文时, 采用 导游 的形式 , 引导 学生荡 舟漓江 , 驰骋草 原 。小学生 的思维 以形象思维 为主体 , 我把课文所 描绘
观点 , 才能悟 出文本 内涵 的多 姿多彩 , 能使 课堂体 现 才
生命的活力 。
探究感悟 , 体会情感 小学语 文课 本 中所 选 的文章 大多是 名 家名 篇 , 文
— 一 。十 ’ 。十 。十 十 。十 十 — 。— 。 十一。 十 — 十一。 一。— 一 。 一 十 —t ' —十 。十 。— 1 I,— t一 t一‘ :r一 —r …
行精读 。我选 了《 小学 生必背古诗7 首》 0 等作 为课外精 读 材料 , 每周安 排一 个早晨 让学 生读 、 , 在寒 暑假 背 并 时安排 学生进 行复 习回顾 。经过近 五年 的课外 精读训 练, 现在大部分学生可熟练掌握 。
这句话围绕绝不能让学生思考美国人到底会怎样百般阻挠钱学森回国呢会用哪些方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会给他丰厚的待遇有的学生说会用金钱美女来收买他有的学生说会把他囚禁起来有的学生说会把他杀了??学生走进了课文的情境与文本实现了对话对钱学森能够回国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深地体会到了他的爱国之情
I 你说我说】
与浮想联翩 。没有学生的静思默想 , 就不可能对文本产
的语言, 与具有视听效果的多媒体相结合, 结合文章进 行 形象化 教学 , 学生 更容 易接受 , 情感 更容易被 激发 , 心灵深处也得到更 大的震动 , 到了热爱祖 国、 受 热爱 大 自然 的熏 陶。在教学《 钱学森 》 这篇课文时 , 了让学生 为 理解钱学 森 回国的难度之 大 , 我紧 紧抓住 “ 钱学森无论 走 到哪里 , 都抵得上五个师 ,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 国” 。这 句话 , 围绕“ 绝不能 ” 让学 生思考 , 国人 到底会怎样百 美 般 阻挠钱学森 回国呢? 会用哪些方法呢? 石激起千层 一 浪 , 的学生说 , 给他 丰厚 的待 遇 , 的学生 说会用 有 会 有 金 钱美女来收买他 , 的学生说会把他 囚禁起来 , 的 有 有 学 生说会 把他杀 了……学生走进 了课 文的情境 ,与文 本实现 了对话 , 对钱学森 能够 回国 , 了更 深层次 的 产生 理解 , 更深地体会到 了他 的爱 国之情 。 三、 品读感悟 。 情意共鸣 教师 用融进 自己感情 的朗读 和范读 ,往往 能让学 生也 随着在这种渲染 的情景 中得到另一种的感受 。《 第
阅读 : 心会文本 潜
曹茂文 ( 江苏省镇 江市蒋乔小学 , 江苏
情意共提 升
镇江 220 ) 10 2
摘要 :语文课 程标准》 《 中明确指 出“ 文是重要的交 际工具 , 语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统一 , 是语 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阅读教 学是语文教 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不仅仅是工具性 的体现 , 还应 该是人 文 性的体现 。人文性 突现 了感性 因素和情感 因素 , 因此人 文性在 阅读教 学中的重要性也昭然若揭 了。 关键词 : 阅读 ; 情感 ; 人文性
迪 , 所感悟 , 有 受到情 感熏陶 。
二、 潜心会文 。 意共生 情 叶圣 陶先 生说过 : 者胸有境 , 作 入境始 于情 。说 的 就是教 学要引领学生 进入描写 的情 境 ,感受 作者 的感 情, 与作者产生共鸣 。“ 神与物游 , 心与理合 ”要想引导 ,
学生披 文人情 ,就离不 开教学过程 中学生 的静思默想
《 文课程 标准》 出 : 语 指 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 为 ,
不应 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替学生 的阅读 实践 。应 让学生 在 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活动 中 , 深理解 和体验 , 加 有 所感 悟和思 考 , 到情 感熏 陶 , 得思想 启迪 , 受 获 享受 审 美乐趣 。 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 语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 都包含 着浓厚 的感情色彩 ,只有在教 学实践 中让学生 “ 自己” 通过 体味 和推敲 重点词 句 , 系 自己的体验 经 联 历, 才能达 到与作者心灵 的沟通 , 从而碰撞 出思想 的火 花。只有尊重学生 的个性 化表现 , 鼓励 学生亮出 自己的
生个性化 的体验 与解读 , 也就谈 不上 “ 一千个读 者就有
一
千个哈姆雷特” 了。而没有浮想联翩 , 我们也就无法
体会 李 白“ 君不见 黄河 之水天 上来 , 奔流 到海不复 回”
的豪迈 ; 感受 王维 “ 山新雨后 , 空 天气 晚来秋 ” 的意境 ;
也就不 可能读 出“ 草原 ” 天涯碧 草” “ 塞腰鼓 ” 的“ ;安 的 “ 奇伟磅礴 ” ……我们只有 紧紧地抓住作 品中蕴藏的丰 富内涵 , 充分发挥学 生的静思默想 与浮想联翩 , 调动起 学生的有效 的情感 体验 ,才能使 学生的情感与文本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