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八章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sychology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2)人格: a.意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4.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2)研究患者心理特征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制(3)探索护患关系及其改善(4)探索优秀护理人才的心理特点,探索培养途径nursing care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患者健康或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活动。
第二章基础理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自我实现论(2)顶峰体验罗杰斯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巴普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及其社会认识论,自我效能理论3.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需要模仿的行为规范是基础(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被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4.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要点:(1)知觉疾病易感性:是个体对危险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疾病可能性的敏感程度(2)知觉疾病威胁:是个体对危险行为后果和疾病危险性的预期(3)知觉健康行为益处:是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能带来好处的预期(4)知觉行动阻碍:是对采取行动所付出代价和遇到的困难预期(5)行动线索:实现行为改变的策略(6)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者采纳建议,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的可能性高。
护理心理学 第8章 心身疾病
• 偏执:多见于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高 血压病人。
A型行为
• ①时间紧迫感:行为急促,速度快;办什么 事总想提前;脾气急躁,缺乏耐心,常因急 于考虑做什么事情彻夜不眠,甚至半夜起床 做事情;
(五)糖尿病
• 1、概念:以糖尿和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性 分泌—代谢障碍,是由胰岛素缺乏或靶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
• 2、病因
•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 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 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 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 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 3、心理特点
• 初患糖尿病新入院的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 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下,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糖尿 病心理障碍通常是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过度焦 虑、癔症性、恐怖、强迫和抑郁。
• 具体表现:与别人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 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 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 尽量回避各种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特 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等。
• 3、心理特征 • 1、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期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第六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 概述
一、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
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二、与其他病症的异同
1、与一般躯体疾病:
二者都有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 改变或病理生理过程,即都有生物学基础;但 病因不同,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我们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本课程应涵盖了当前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趋势等内容。
引导护理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理论框架,产生职业归属感,对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一、国外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0.5学时知识点: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理专业 0.5学时知识点:一、专业的特征与护理专业二、护士专业的工作范畴三、护士专业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护士角色及素质 0.5学时知识点: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章小结重点: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护理心理学定义特征:1.注重护理情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护理情境的探讨3.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护理对象(即患者)2.护士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理论任务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2.实践任务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和规范模式研究并解释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晤谈法或访问法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1.个案研究(档案研究)2.抽样研究3.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4.横向研究5.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第二章心理过程感觉的有关特性: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对比4.联觉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痛觉的特征:1.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3.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部分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基本情绪的分类:保罗艾克曼将其分为:快乐、惊讶、愤怒、厌恶、恐惧、悲哀、轻蔑七种基本情绪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应激表情动作的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情绪的生理理论: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2.丘脑情绪理论(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1.两因素理论(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2.认知评价理论(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拉扎勒斯进一步扩展)情绪的调控:1.调整行为目标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3.改变或转移环境4.心理防御或应对5.自我控制与求助情绪与护理:1.把握自己的情绪2.感知他人的情绪第三章个性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3.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结合4.社会和生物的双重属性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特质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2.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因素论3.艾森克(英国学者)的人格维度论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弗洛伊德):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期行为主义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发射作用,认为人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学习形成的。
《护理心理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ABCD
提供心理支持
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应为护士提供心理支持,如 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培训等。
加强团队协作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护士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06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与展望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语言 、表情等来了解其心理状态 ,是护理心理学中常用的研 究方法。
良好的沟通技巧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
A 稳定的情绪
护士应具备稳定的情绪,能够应对 工作中的压力和紧急情况,保持冷
静和沉着。
B
C
D
敏锐的观察力
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 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需求,为患者提 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总结词
心理生理学理论关注心理活动与生理反应之间的联系,认为情绪、认知和行为都会影响个体的生理状 态。
详细描述
心理生理学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等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态和生理反应,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03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 理中的应用
提高心理护理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培训专业护理人员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培训,提 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合作, 共同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完善护理设施
定期评估与反馈
提供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以及必要的 心理疏导设备。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06
个性心理与护理
个性倾向性与护理
需要
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满足其基本和高级需要。
动机
分析患者的行为动机,引导其形成积极的 康复动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兴趣
关注患者的兴趣爱好,通过兴趣相关的活 动,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个性心理特征与护理
01
02
03
气质
了解患者的气质类型,提 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 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护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从早期的经验总结到现代的科学研究 ,护理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心理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对护理心理学的影响
01
心理学为护理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促进了护理
心理学的发展。
护理心理学对心理学的贡献
02
护理心理学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和
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 查法、心理测量法等,以 收集数据、分析现象、验
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02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 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
心理现象的实质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 识
CONTENTS
• 绪论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认知过程与护理 • 情感过程与护理 • 意志过程与护理 • 个性心理与护理
01
绪论
护理心理学概述
护理心理学的定义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活 动、心理特征及其与护理行为关系的 学科。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第八章
第六节 常见心理问题评估及护理措施 【焦虑】 ▼过分担心了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 果的一种心境、也是一种主观的情绪反应 威胁来源:现存的、潜意识内的 ▼症状和体征: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相关因素:健康状况改变、对疾病的恐惧、 角色改变、人际交往危机、文 化环境危机、生活价值取向冲突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病人认识焦虑、 引导病人应对压力、使用放松技术、鼓励 活动、严重者给予抗焦虑药物
三、护士应有的心理品质 ●认知方面:* 敏锐的观察力 * 独立的思维能力 * 良好的注意力(稳定性) * 良好的记忆力(准确) ●情感方面:情绪稳定、情感表达适度、遇 事沉着、镇静、宽容、谅解 ●意志方面:果断性、坚定性 ●气质和性格:积极热情、忠实负责、实事 求事
第四节 一、概念
护患心理沟通
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彼此痑交流
【恐惧】 ▼是以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 恐惧情绪。 个体通常认为自己无力克服这种危险而采 取回避行为 恐怖症患者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场合 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情,不能自控地尽量回 避,使别人难以理解
▼相关症状和体征:心理方面、生理方面 ▼相关因素: 感觉自己有病、与疾病诊断和预后有关 与特殊检查、诊疗有关、特殊环境刺激、 相关知识缺乏或一知半解、交流障碍 ▼护理措施:
●服务和支持的原则 以医院为中心兼顾社会、家庭、社区等全方 位,对病人实施全面综合性服务 ●启发和针对性的原则 同情、理解、鼓励病人、针对性地采取相应 的措施和对策 ●自我护理的原则 既要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恢复健康,又要帮 助、启发和指导病人尽可能地进行自我护理
方法: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促进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合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全国护理大专《医学心理学》自考第八章心身疾病
第八章心身疾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型行为特征的是A、争强好胜B、办事急躁C、中度敌意D、时间紧迫感2、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将会从医疗中获益”的期望会引起A、改变环境B、安慰剂效应C、规律进食D、良好休息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十二指肠溃疡B、恶性肿瘤C、原发性高血压D、肺结核4、下列心身疾病治疗中,特别适合使用自我调整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B、支气管哮喘C、恶性肿瘤D、消化性溃疡5、心身疾病是指A、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机能紊乱B、广义的神经官能症C、心理因素参与的躯体器官的器质性变化D、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性躯体机能障碍6、某中年人,童年生活受挫折,个性克制,情绪压抑,经常焦虑、抑郁,又不善于宣泄,过分谨慎,强求合作与调和。
他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的躯体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脑出血C、冠心病D、癌症7、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A、药物治疗B、心理治疗C、心身相结合的原则D、培养健全的人格,获取社会支持8、心身疾病是指( )A、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C、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性改变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官能症9、《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表示,LCU超过150的人中可能出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脏病发作的比例是( )A、50%B、60%C、70%D、80%10、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下列疾病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站立性调节障碍D.大叶性肺炎11、某患者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老屈从让步,说话慢条斯理、缺乏主见,常和他人的意见保持一致。
该行为类型属于( )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12、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多与儿童对母亲的强烈依赖有关的心身疾病是( )A、头痛B、溃疡C、支气管哮喘D、类风湿性关节炎13、下列各项中,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的是( )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特殊检查明确器质性改变B、疾病的发生有相平行的心理社会因素C、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D、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14.下列各项中,符合心身疾病特征的是()A.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无关B.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C.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D.病程往往有痊愈的倾向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1、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________或________。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
两者的合作与互动
护理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需要相互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
30
2024/1/24
谢谢聆听
31
社会心理学对护理心理学的启示
01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为护理心理
学提供了理解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视角。
护理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02
护理心理学关注患者在医疗环境中的社会心理需求,运用社会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
两者的互动关系
03
护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和实践上存在互动关系,相互
促进、共同发展。
29
护理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对护理心理学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护理心理学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 思路和方法。
护理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护理心理学关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实践经 验。
2024/1/24
03
预测和控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04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024/1/24
7
护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萌芽阶段
古代医学中的心理护理思想。
形成阶段
南丁格尔等先驱者的贡献,心理学与护理学的结合。
2024/1/24
8
护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护理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和广 泛应用。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当感到无法应对工作压力或情绪困扰时,及 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
18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04
用
2024/1/24
2012《护理心理学》习题集1答案要点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关于护理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E、护理学的重要分支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病人B、亚健康状态的人C、健康人D、社会工作者E、护士3、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A、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B、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C、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D、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E、研究心理行为的人类学基础6、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具有的特点A、强调心身统一B、运用心理疗法开展心理护理C、开展量性和质性研究D、增加心理学课程比重E、以上都是7、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A、研究成果显著B、临床应用实效性强C、教材的编写和出版D、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E、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广泛应用8、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正确的观点为A、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B、心身是相互联系的C、人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D、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中有能动作用E、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9、现代护理观主要体现在A、从疾病护理转变为心身整体护理B、护理理论与实践拓展到心理、行为、社会C、护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0、护理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不包括A、临床心理护理方法B、临床心理护理评价C、心理健康教育D、心理保健策略E、心理治疗技术11、为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生理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E、医学心理学12、用于研究心理生理机制的学科是A、普通心理学B、神经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医学心理学13、毕生发展心理学包括A、婴幼儿童心理学B、青少年心理学C、成年心理学D、老年心理学E、以上都是14、教育心理学不包括A、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B、知识技能的掌握C、心理的个别差异D、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E、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D4.C5.E6.E7.C8.E9.D 10.E 11.C 12.E 13.E 14.D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理论一.选择题1.认为行为是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只有行为才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的观点属于A.狭义行为的概念B.生物医学的概念C.广义行为的概念D.行为主义的概念2.认为行为不仅包括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的观点属于A.行为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C.广义行为的概念D.狭义行为的概念3.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巩固具有促进作用的经典条件反射称为A.强化B.形成C.泛化D.巩固4.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些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称为A.超强化B.泛化C.强化D.类似5.如果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车为A.恢复B.消失C.消退D.潜伏6.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的根源是A.本我与超我关系的不协调B.超我过高的要求是重要的原因C.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所造成D.自我无法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形容的是A.认知的联想性B.认知的发展性C.认知的先占性D.认知的整合性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形容的是A.认知的多维性B.认知的相对性C.认知的联想性D.认知的发展性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的是A.认知的多维性B.认知的相对性C.认知的联想性D.认知的整合性10.埃里斯的ABC理论中的B因素是指A.行为因素B.信念因素C.生物因素D.中间因素11.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是A.生活事件的性质B.生活事件的量C.个体的认知因素D.个体对刺激的反应12.广义的认知概念中,认知的接受过程与传统心理学中的哪些心理活动有关A.感觉,知觉,注意,记忆B.感觉,知觉.动机,性格C.知觉,动机,记忆,思维 D,感觉,知觉,智能,性格13.马斯洛需要层次由高到低,第四层是A.安全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A2.C3.A4.B5.C6.D7.C8.B9.A 10.B 11.C 12.A 13.A 其它题型答案略第三章人的心理活动1选择题[A1型题]1.人的心理实质是A.心脏的功能 B.思维的结果 C.脑的机能 D.个性的反映 E.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关于人的心理的实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 B.心理是人脑对现实主观的反映 D.心理是人脑对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E.有了人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人的心理现象3.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4.人的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改变 E.丧失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由于人的嗅觉的感受性A.提高了 B.降低了 C.适应了 D.迟钝了 E.以上都不是6.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7、8章
病人主要焦虑种类
(1)期待性焦虑:面临即将发生又未 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 未明确诊断的病人 初次住院的病人 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
(2)分离性焦虑:离开自己熟悉的环 境和家人时的焦虑反应;
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人
(3)阉割性焦虑:自我完整性的破坏 或受到威胁时的心理反应。 手术切除某脏器或肢体的病人
舒适的需要
人一旦患病会产生 许多不舒适的感觉, 而且舒适是一种主观 感觉,护士应当加强 观察,及时发现病人 的不舒适及其原因
归属的需要
病人离开了熟悉的家 庭和工作环境,再加上 疾病的折磨,病人比任 何时候都更需要家庭、 社会、医院及医护工作 人员的支持,需要得到 新环境人际群体的接纳、 认可、欢迎,需要有人 与之“同病相怜”、 “患难与共”。
意志和人格行为的改变
1、被动依赖 2、自卑自责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 理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的心理特征
• 年龄小,对疾病缺 乏深刻认识 • 心理活动多随疾病 的发展与治疗情境 的变化而迅速发生 变化 • 儿童病情变化快, 缺乏主诉内容
注意力容易转移
活泼
自控能力低
好动
年龄小
注意力不集中
(五)心理护理
(1)解除心理危机 (2)观察心理行为 (3)调整认知 (4)调动社会支持
自杀的动机
• 解脱 把自杀看做逃避现实的手段 • 自罪自责 对做错事进行补偿 • 报复 用自杀惩罚对方
第二,心理矛盾冲突阶段。 产生自杀动机后,由于求生的本能 又会使自杀者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 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 威胁别人等直接或间接的表现自杀企图 的信号。
第三,表面平静阶段(自杀行为选择阶段) 已从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 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 式,做自杀准备。
护理心理学第八章-上课
护士甲:十分同情、关注该病人的处境,想 用满腔的热情帮助病人减轻意外打击造成的 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侧重为病人采用了“树 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宣教。 护士乙: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引用心理护 理的基本技术,用“解释、安慰、保证”的 方法,苦口婆心的劝慰病人,用“早期可以 治愈”的话语给病人增添生存心态
(一)确定病人基本心理状态的性质
(二)确定病人消极心态的基本强度
第五步 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病人的人格类型 (二)外部事件
第六步 选择适宜的干预对策
针对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对策 根据病人的人格特点选择对策 探索适用的规范化临床应用模式
讨论
目前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保 证营养供给,解决进食渠道是当务 之急。面对这样一位患者,要从把 握其心理活动入手,在收集资料的 基础上评估其身心状态,分析“拒 绝合作”的原因,找出问题才能提 供有效的帮助。
采集心理信息——患者主诉:
“我是由于偶然不慎而误将假牙吞入….人们 一旦住上医院,就意味着从正常生活的轨道上甩 了出去,而将人推到了一个更加严峻的生活角度 去对待一切,既便是健康时的平凡小事,也都归 结到“活”还是“死”这样一个哲理中去… 。 我心急如焚地期待着尽快手术,同时也反复思索 着:手术能成功吗?会不会遇到万一呢?也许弄 不好很快就会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了……。经过 钡餐检查发现食道还有问题,我泄气了,悲观的 情绪占了上风,有时甚至失去了治疗的勇气”。 “对我最大的挫折莫过于插鼻饲管了,从鼻腔插 管到胃里,直观上看是很可怕的,因为它改变了 进食的正常渠道,因而在思想上就产生了紧张。 我询问过护士,她们说不痛。但实际操作时,我 实感难忍而无法抑制地痛哭流涕,而越发怀疑我 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呢?无奈只好拔出”。
《护理心理学》第八章
(三)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尽早识别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是 心理护理的关键。心理护理的措施开展得越早,效果越好。
1.2 心理护理的目标
3.1 患者角色
2.患者的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是指求医行为发生以后,患者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遵医行为分为完 全遵医行为和不完全遵医行为。完全遵医行为是指产生求医行为后,患者服从医 护人员的指导安排,配合做好诊断治疗工作。不完全遵医行为是指患者不能全面 地遵从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安排,甚至拒绝诊断治疗。
1.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使之处于最佳康复状态; ② 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 ③ 帮助患者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④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护理; ⑤ 协助医生促进心身疾病、人格障碍、神经症等患者的康复。
(六)尊重的原则 患者在人格上一律平等,护理人员在与其交谈时要一视同仁、语气温和、诚恳而
有礼貌,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切不可用轻视、嘲讽、耻笑的态度伤害患者的自尊 心。
心理护理的 基本程序
第二节
2.1 心理护理评估
(一)信息收集的内容
① 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② 生理信息:包括食欲、睡眠、疾病症状、残疾缺陷等。 ③ 心理信息:包括认知、情绪、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等。 ④ 行为信息:包括攻击行为、退缩行为、无助行为、遵医行为,以及影响疾
2.3 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8第八章 患者心理 《护理心理学》课件
5.抑郁
抑郁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
临床表现:消极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下降,自信心丧失, 有自卑感及无用感;行为方面,活动下降,言语减少,兴趣减 退,回避他人等
易发生的情景:重危疾病,病情加重,严重器官功能丧失, 预后不良,疗效不佳,疾病对工作生活有较大影响等。
(三)患者的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
当个体感觉不适时其可能的反应是:忽视或否认、自我治 疗和求医。
1.求医行为
求医行为是指在个体感到某种不适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1)求医行为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 被动求医行为 强制求医行为
(三)患者的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
1.求医行为
(2)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 年龄 ❖ 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 个性因素 ❖ 文化教育程度 ❖ 社会经济状况
8.退化心理
❖ 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紧张和焦虑时,自我退回到较早期、较幼 稚的心理发展阶段,从而出现相对较为幼稚的语言和举动。
❖ 其主要特征有: ①高度的自我中心 ②兴趣狭窄 ③依赖别人 ④对自身状况的全神贯注
依赖心理
❖ 患病后患者大都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患者往往对自 己日常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为变 得被动顺从;情感脆弱;一向独立、意志坚强的人也变得犹 豫不决;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畏缩不前等。
2.患者角色的适应
角色行为缺如 角色行为冲突 角色行为减退 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行为异常
(1)角色行为缺如 即未进入角色。 疾病早期虽然被医生诊断为患者,但是患者否
认有病,根本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自己是患者。
在有些情况下,患病意味着贬低自身价值,并 影响就业、入学及婚姻等,故可能使患者不愿承担 患者角色。
护理心理学第八章
病人角色:也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病人角色的特征:1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职责2病人对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3病人有恢复健康的责任4病人有寻求适当帮助的责任角色适应:是指病人的心理与行为和病人角色的要求基本符合角色适应不良的分类:1角色行为冲突2角色行为缺如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5角色行为异常求医行为:指的是人们感到某种躯体或心理等的不舒适时寻求医护帮助的行为,对人类的健康维护有重要作用求医行为的原因:1生理需要2心理需要3社会需要求医的类型: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1疾病因素2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3医患关系4治疗和护理方案本身的因素病人的心理需要: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病人的情绪反应:1焦虑2恐惧3抑郁4愤怒焦虑:焦虑是人们感受到威胁或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是人们面对危险情境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抑郁:是一种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以情绪低落为特征愤怒:是人们因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感受到挫折时出现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病人的意志行为反应:1意志变化2依赖行为3退化行为心理干预:指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临床护理心理干预种类:1团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干预2障碍性心理干预和发展性心理干预3参与性,影响性,非语言性心理干预4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和人本心理干预支持疗法:全称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指护士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
支持疗法分类:1倾听技术2共情技术3安慰与开导技术4解释,建议和指导技术5积极的语言技术6暗示倾听的方法:1非语言关注2重述3重读4询问5情感反应倾听的注意事项:1倾听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2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3理解病人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4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做道德或正确性的判断5不要轻视病人的问题6不要干扰,转移病人的话题共情的定义:指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患者角色
3.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行为强化一般常发生于由患者角色向日常角色转化时,仍然表现为患者 角色,对自我能力怀疑、失望,对原来承担的角色恐惧。它表现为多疑、依赖、 退缩,对恢复正常生活没有信心。
3.1 患者角色
4.角色行为消退 角色行为消退是指个体已适应了患者角色,但由于某些原因,使其突然必须 转向常态下的健康角色,承担常态角色下的义务。 例如,患病的母亲因孩子突然患病住院而将其“母亲”角色上升为第一位, 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职责,此时她自己的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3.1 患者角色
5.角色行为异常 角色行为异常多见于患不治之症或慢性病而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患者无法 承受患病的压力和挫折,感到悲观、绝望,从而导致行为异常,如表现出拒绝 治疗,或者对医护人员进行攻击,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等。
3.2 患者心理需要及心理护理
(一)认知转变疗法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饮食、呼吸、排 泄、睡眠、躯体舒适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受到妨碍或威胁,不仅直接 影响生理功能,对心理也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若得不到满足,患者多会表现 出焦虑不安或惊恐,危重患者尤为明显。
一般来说,门诊患者、症状轻的患者、神经症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不遵医情况较 多,而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患者、器质性疾病患者不遵医的情况则较少。
不遵医行为多表现为怀疑检查结果或拒绝诊断,自行中断诊断治疗,不遵照医嘱 规定的剂量、时间、次数服药,擅自改变治疗方案,不听劝阻坚持不良行为习惯 等。
3.1 患者角色
2.3 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二)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的实施,是落实各种方案与 护理干预措施、将心理护理计划付诸 行动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严 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在执行中随时注 意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2.4 心理护理评价
心理护理的评价是对心理护理效果的评判和总结的过程,包括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 阶段评价是对心理护理各阶段的评价,如对评估阶段信息收集情况的评价,对诊断
另外,通过患者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同室病友,以及患者的医嘱、 化验单、检查单等,都可以收集到患者的信息。
2.1 心理护理评估
(三)信息收集的方法
护理人员可通过观察、交谈、倾听、座谈、体检等手段,来收集患者的心 理状态信息。
在记录信息时,主观资料应尽量用患者的原话,客观资料应使用专业术语。
2.3 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3.制订心理护理计划的注意事项 ① 一个心理护理计划虽然可以选择多种技术和方法,但只能确定一个目标; ② 所选择的心理护理技术和方法应符合护理对象的特点; ③ 选择心理护理技术和方法时,应考虑护理对象的接受能力; ④ 选择心理护理技术和方法时,应考虑在本医院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护理人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1.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使之处于最佳康复状态; ② 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 ③ 帮助患者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④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护理; ⑤ 协助医生促进心身疾病、人格障碍、神经症等患者的康复。
阶段信息分析情况的评价,对计划阶段目标确定和技术选择的评价,对实施阶段执 行情况的评价等。 综合评价是对心理护理效果作整体评价,如患者心理状况有何变化、达到了哪些心 理护理目标、解决了哪些问题等。 对于那些未达到或未解决的问题,可将其作为新的信息,放入下一次的心理护理实 践中。
患者的一般心理
(四)自我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要帮助和指导患者尽可能
进行心理的自我护理。良好的自我护理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1.3 心理护理的原则
(五)保密的原则 由于心理护理过程经常涉及有关患者的隐私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护理
对象的隐私权,对其隐私要保密。另外,患者不愿意陈述的内容不要追问。
3.1 患者角色
2.患者的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是指求医行为发生以后,患者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遵医行为分为完 全遵医行为和不完全遵医行为。完全遵医行为是指产生求医行为后,患者服从医 护人员的指导安排,配合做好诊断治疗工作。不完全遵医行为是指患者不能全面 地遵从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安排,甚至拒绝诊断治疗。
2.2 心理护理诊断
(一)信息分析
① 心理、行为有无异常:通过信息分析,判断患者有无心理、行为异常存在,其主 要通过将患者当前的心理与以往心理对比、与健康人对比,以及与同类患者相比 而得出结论。
② 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根据收集的信息分析异常心理、行为产生的原因。 ③ 心理、行为异常的趋势:即异常心理、行为的发展趋势,是向严重的方向演变,
3.1 患者角色
2 被动求医行为
被动求医行为是指患者自身无能力寻求医护帮助,而由第三者代为求医的 行为。例如,昏迷患者、婴幼儿等,一般在其亲友、家长的帮助下求医。
3 强制求医行为
强制求医行为是指公共卫生机构或患者的监护人为了维护人群或患者的健 康和安全而强制给予治疗的行为。它的实施对象一般是严重危害公众安全 的传染病、精神病患者等。
2.3 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2.选择心理护理技术
① 一般支持技术:包括耐心倾听、有效疏导、详细解释、积极帮助、给予安 慰等。
② 心理治疗技术: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 疗法等。
③ 其他技术:包括想象术、应激中介干预术、注意转移术、动机冲突缓解术 等。
④ 除上述方法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心理氛围、增强社会支持等 方法和技术也可用于心理护理。
病康复的不良行为习惯等。 ⑤ 社会信息: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经济状况,以及近一年来所发生的
对患者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等。 ⑥ 三史:包括患者的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治疗史。
2.1 心理护理评估
(二)信息收集的途径
患者本人是信息搜集的主要途径,通过患者本人的陈述,或通过患者本人 的绘画、手工、文章等,都可以了解到患者本人的一些信息。
1.2 心理护理的目标
(一)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尊重患者,平等相待,对患者 的诉说应认真倾听,从而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一种安全感及信任感,以利于 患者康复。
1.2 心理护理的目标
(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还是趋于好转。 ④ 心理与躯体症状有无关联。
2.2 心理护理诊断
(二)诊断确定
1.诊断的范围
1 心理需要
患者有无心理需要或有什么需要,其强烈程度、满足时间如何,由什么原 因引起。
2 心理问题
患者有无心理问题或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其严重程度如何,由什么原因引 起。
2.2 心理护理诊断
3 不良行为
性),其程度如何(定量),引起的原因是什么(归因)。
2.3 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一)拟订心理护理计划
1.确定心理护理目标
护理人员应首先按心理、行为问题的轻重缓急选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 为计划的心理护理目标。然后确定针对该问题经过心理护理将要达到的解决程 度。
此外,在确定目标时,还应考虑实现目标的可行性,估计可能出现的意外, 并制订相应的措施。
心理护理
| 第八章 |
目录
1 心理护理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护理 5 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概述
第一节
1.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知 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 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 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 的方法和手段。
(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患者角色享有的特殊权利包括享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权利、对
疾病诊治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的权利、监督自己医护权益实现的权利等。 同时,患者也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尽可能地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
寻求有效的医疗帮助,遵守医嘱,医疗中应与医护人员全面合作,遵守医院的各 项医疗规章制度,支付医药费用,病愈后及时出院等。
(六)尊重的原则 患者在人格上一律平等,护理人员在与其交谈时要一视同仁、语气温和、诚恳而
有礼貌,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切不可用轻视、嘲讽、耻笑的态度伤害患者的自尊 心。
心理护理的 基本程序
第二节
2.1 心理护理评估
(一)信息收集的内容
① 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② 生理信息:包括食欲、睡眠、疾病症状、残疾缺陷等。 ③ 心理信息:包括认知、情绪、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等。 ④ 行为信息:包括攻击行为、退缩行为、无助行为、遵医行为,以及影响疾
(二)启迪的原则 护理人员是心理护理的主导者,应充分认识到患者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与每个个
体的特殊性,必须用科学的道理、通俗的语言、灵活的方法,启迪和教育护理对 象。
1.3 心理护理的原则
(三)针对性的原则 护理对象因其年龄、性别、职业、心理特征、文化或病情的不同,心理反应也有
千差万别,所以,在心理护理中应做到“因人因地而宜,因事因情而异”,消除 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其对疾病的错误观念和认识。
6 神经症
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诊断将围绕着影响患者痛苦、康复等的症状展开。
2.2 心理护理诊断
7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诊断也是围绕一些症状展开,并针对这些症状进行心理层面的 护理。
2.2 心理护理诊断
2.诊断的格式 心理护理的诊断格式包括定性、定量和归因3个部分,即判断有什么心理问题(定
需要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了解和分析患者的不同需要是心理护理的基本 要求。当护理人员及时、恰当地了解到患者的需要并帮助其满足时,会令 患者感到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