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编织社团课程纲要
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

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程名称:《毛线编织》任课教师:xx课程类型:传统艺术选修课程教学材料:自编纲要教学讲义教材课时安排:16课时/学期授课对象:7年级学生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毛线编织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认识毛线编织是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一门独特艺术形式;尝试各种毛线编织材料、工具并学习运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掌握毛线编织基本的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毛线编织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根据自身需要,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整体地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毛线编织活动的乐趣,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毛线编织——针与毛线的艺术第一节毛线编织是什么第二节毛线编织的产生——从妇女扎发开始第三节中国毛线编织的发展第四节毛线编织的魅力第五节毛线编织与十字绣的区别第二章毛线编织设备第一节原料第二节认识毛线编织工具第三节起针的方法第三章毛线编织技法第一节织上针第二节上针巩固第三节织下针第四节下针巩固第五节上下针第六节上下针巩固第七节拧麻花第八节拧麻花巩固第九节织图案第十节图案巩固第四章综合技法实践运用第一节织围巾第二节织手套第三节织袜子第四节织围巾四、课程实施说明指导学生选择和学习的策略:(1)受控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逐步掌握毛线编织的知识和技能。
(2)接受性学习学生在学习毛线编织过程中,一般是通过领悟教师的示范、讲解来逐步形成毛线编织技能。
(3)合作性学习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达到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承担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
教师选择执教的方式及课型:(1)新授课:适合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一般采用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
毛线编织课程纲要

表1 课程纲要【编号:】课程名称毛线编织适用年级5年级总课时14课时左右课程类型活力艺体课程简介(200字内)毛线编织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毛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 连接成毛线针织物的工艺过程。
毛线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根据织物的不同,毛线编织的基本针法通过加工创造,可以变幻成各种不同的花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背景分析(500字内)编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手工技术,毛线编织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编织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心灵手巧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我们学生大多时间生活在校园里,平时难得有机会自己动手编织自己喜爱的东西,开设这一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编织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未来。
毛线编织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人们灵活的巧手中不断变幻,课程目标孩子们在动手学习毛线编织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编织针法,能编织简单的织物,在获得劳动技能后,能运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同时陶冶情操,启迪聪明智慧,丰富精神生活。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研究主题内容实施要求初步了解毛线编织第一课毛线编织简介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对毛线编织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毛线编织基本针法第二课起针学习打活扣、起针第三课下针学习织下针第四课上针学习织上针第五课加针、减针学习加针、减针。
第六课收针学习收针第七课练习巩固练习各种针法简单织物第八课围巾织围巾第九课围巾学织围巾第十课小包学织小包第十一课小包编织美化小包第十二课手套学织手套第十三课手套学织手套第十四课手套学织手套评价活动/成绩评定1、学生对毛线编织学习自我认识、自我评价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上课态度、作品质量)3、教师观察、评价1、按时出勤、认真听讲程度2、积极参与编织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
手工编织社团教案

手工编织社团教案导语:手工编织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通过手指的灵巧和线与线的交织,创造出各种美丽的物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手工编织社团的成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心灵、发挥创造力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手工编织社团的教案,帮助社团成员更好地学习和享受编织的乐趣。
一、社团简介手工编织社团是一个由对编织艺术感兴趣的人们组成的团体。
社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手工编织技艺,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社团成员可以通过参与编织工作坊、分享个人经验和技巧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社团成员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不同编织技巧,掌握基本的编织方法。
3. 提高手工编织的技能水平,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编织作品。
4. 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能够设计和创作个性化的编织作品。
三、教学内容1. 基础编织技巧- 单钩编织:学习使用钩针编织基本的钩针编织针法,如链针、固定针、单钩针等。
- 手工织布:学习使用织布机或手工织布器进行基本的织布操作,掌握织布的基本原理。
- 手指编织:学习使用手指进行编织,如编织手链、编织帽子等。
2. 进阶编织技巧- 复杂花纹编织:学习使用不同的编织针法和线材,创作出各种复杂花纹的编织作品。
- 三维编织:学习使用编织技巧和线材,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编织作品,如编织花朵、编织动物等。
- 线与线的交织:学习使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线材,通过编织和交织,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编织作品。
3. 设计与创作- 色彩搭配:学习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掌握如何选择和搭配不同颜色的线材。
- 图案设计:学习如何设计和绘制编织图案,通过图案的选择和排列,创作出独特的编织作品。
- 创意编织:鼓励社团成员发挥创造力,自由发挥编织技巧和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编织作品。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编织的技能。
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计划

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计划
一、社团宗旨:
1.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热爱和兴趣。
2.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手工艺。
3.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社团活动内容:
1.编织:
- 钩针编织(围巾、帽子、挂饰等)
- 棒针编织(毛衣、披肩等)
- 绳结编织(手链、项链等)
2.刺绣:
- 十字绣
- 印花绣
- 剪纸绣
3.其他手工艺:
- 手工纸艺
- 手工布艺
- 手工陶艺
三、社团组织架构:
1.指导老师:邀请学校美术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担任指导老师。
2.社团干事:由社团成员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担任。
3.社团成员:对手工艺感兴趣的小学生。
四、社团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每周一次,周六或周日下午。
2.场地安排:学校教室或家长会场所。
3.活动形式:理论学习+实践操作。
五、社团考核与奖励:
1.按时出勤,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2.作品评比,优秀作品将获奖励。
3.社团年终将评选出优秀社员。
通过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传统手工艺,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耐心,收获成就感和快乐。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手工编织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它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物品,如毛衣、帽子、围巾、包包等。
手工编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制作物品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手工编织,以下是一份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一、目标和学习内容1.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熟悉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学习内容:-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和发展;-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习基本编织针法和结扎技巧;-制作各种编织物品,如毛衣、围巾、帽子等;-学习修补和改良编织物品。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和实践,讲解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实践活动,教授编织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改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过程:-第一阶段: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和发展;-介绍手工编织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享一些著名的编织艺术家和作品。
-第二阶段:学习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介绍编织针、钩针、细线、毛线等基本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和购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
-第三阶段:学习基本编织针法和结扎技巧;-示范和讲解基本的编织针法,如平针法、编织针法、双针法等;-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基本针法的练习。
-第四阶段:制作各种编织物品;-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编织物品,如围巾、帽子、杯垫等;-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五阶段:学习修补和改良编织物品;-介绍修补编织物品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改良自己的编织作品。
三、教学评估和反馈1.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小测验或考试,测试学生对手工编织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改进建议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四、课外拓展1.组织手工编织社团或小组,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团队合作和展示作品;2.组织手工编织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竞争;3.邀请编织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手工毛线编织活动方案策划

手工毛线编织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的和背景手工毛线编织活动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活动,通过编织毛线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手工作品,如毛线围巾、帽子、手套等。
这种活动可以提供参与者良好的放松和创造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毛线编织也是一种可以跨代传承的手艺,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二、活动对象和范围本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通过家庭参与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周末,选择一个全家都能参加的时间,如周日上午。
活动地点:可以选择一个室内场所,如学校的多功能厅或是社区活动中心。
四、活动内容和流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活动开始前,可以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慢跑、体操等,以提高参与者的活动意识和身体素质。
2. 毛线编织技巧介绍(20分钟)由专业的手工艺人员进行技巧介绍,讲解毛线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演示一些简单的编织方法和手法。
3. 毛线编织实践(2小时)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编织项目,如编织围巾、帽子、手套等。
为了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织技巧,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辅导和交流,让有经验的编织者帮助新手。
同时,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和挑战,如比赛谁编织得最快、最美观等。
4. 评选和展示(30分钟)活动结束后,可以对参与者的编织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
通过评选和展示,可以激发参与者的创作潜力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5. 结束活动(10分钟)活动结束时,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小奖品和纪念品,以表彰和鼓励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
同时,也可以邀请参与者留下他们编织的作品,作为展览或是送给所爱的人,以增加这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五、活动保障措施1. 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准备:提前确认好活动地点,确保活动场所的宽敞、明亮和安全,同时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毛线、编织工具等。
2. 活动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准备:提供一些相关的教材和书籍,以供参与者参考和学习。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致力于教授学生基本的手工编织技巧和知识,培养学生对编织艺术的兴趣与创造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会使用不同的编织工具和技巧来创作精美的编织作品。
二、课程目标1.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课程内容1.基本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介绍;2.基本编织技巧的讲解和实践;3.不同编织图案和纹理的学习和实践;4.创作编织作品的规划和设计;5.编织作品的完成和修饰。
四、教学流程1.引入阶段-向学生介绍手工编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手工编织的应用领域和创作价值。
2.知识讲解阶段-分类介绍不同的编织工具和材料;-详细讲解和演示基本编织技巧;-讲解不同的编织图案和纹理的制作方法。
3.实践操作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编织实践,采用步骤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织图案和纹理,培养创造力。
4.作品创作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创作个性化的编织作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与他人合作创作大型编织作品。
5.作品修饰阶段-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和工具来修饰编织作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趣。
6.总结反思阶段-帮助学生总结编织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编织作品,提供互动和反馈。
五、评价方式1.学生编织作品的成品质量;2.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3.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手工编织教程;2.编织艺术书籍和杂志;3.编织相关的网络资源。
七、教学资源1.不同类型的编织工具和材料;2.大型编织构架和展示架;3.装饰材料和工具。
八、课程实施建议1.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织技巧和图案,培养创新能力;3.定期举办作品展示和评比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发展动力。
编织工教学大纲

编织工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编织工是一门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术,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将线、纱、布等物品编织成各种实用或装饰性的工艺品。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编织工技能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品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编织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2. 掌握常见的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 学会基本的编织工技巧和纹样;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鼓励他们设计和制作独特的编织工艺品;5.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加强合作和交流。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编织工基础知识1. 编织工的定义和分类(2学时)- 介绍编织工的概念和范围;- 分类编织工为手织、机织、编织装饰等。
2. 编织工具和材料(3学时)- 介绍常见的编织工具和材料;-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选择适当材料。
第二章:基本编织工技巧1. 直线编织技巧(4学时)- 介绍直线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演示直线编织的不同纹样和变化。
2. 曲线编织技巧(4学时)- 介绍曲线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演示曲线编织的不同纹样和变化。
第三章:高级编织工技巧1. 网眼编织技巧(4学时)- 介绍网眼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演示网眼编织的不同纹样和变化。
2. 色彩与纹样设计(3学时)- 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演示如何设计和应用不同的纹样。
第四章:编织工艺品制作1. 实用编织工艺品制作(6学时)- 指导学生使用所学技巧制作实用的编织工艺品,如布包、钱包等。
2. 装饰性编织工艺品制作(6学时)- 指导学生使用所学技巧制作装饰性的编织工艺品,如墙挂、饰品等。
四、考核方式1. 课堂实践表现(40%):包括课堂练和项目作品的完成情况;2. 个人作品展示(30%):学生个人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技巧;3. 团队项目评估(30%):团队合作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合作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编织工具和材料的示范;2. 编织工艺品的样本和范例;3. 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资源。
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指南

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指南1. 简介劳动课《毛线编织》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课程。
通过研究毛线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毛线编织的兴趣和热爱。
- 研究基本的毛线编织技巧,如编织针的使用、编织基本针法等。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编织作品。
-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编织作品。
3. 教学内容3.1 基础知识- 介绍毛线编织的历史和发展。
- 研究不同类型的编织针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2 基本技巧- 研究编织针的握法和基本编织动作。
- 研究不同的编织针法,如平针法、钩针法等。
3.3 制作实践- 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毛线小动物、毛线花等。
-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编织作品。
3.4 团队合作- 安排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编织作品。
- 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方法- 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研究。
-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时间,让他们不断巩固和提高编织技巧。
-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支持。
- 定期组织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研究。
5. 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 综合考虑学生的编织技巧、创作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 鼓励学生参加编织比赛和展览,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6.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使用编织针时的注意事项。
- 鼓励学生爱护和保管好教室的编织工具和材料。
- 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对毛线编织的兴趣和热情。
以上是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指南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研究,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享受毛线编织的乐趣。
手工编织教学方法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方法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掌握基本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学习基本编织图案的制作;4.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二、教学内容:1.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基本编织技巧的讲解和实践;4.编织图案的制作方法;5.编织作品的设计和创意。
三、教学步骤:1.引入:介绍手工编织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对编织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手工编织的分类:扁编、系编、编织结等;(2)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同种类的编织工具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技巧讲解与实践:(1)基本编织技巧的讲解:包括扁编、系编、编织结等;(2)示范操作和学生实践: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跟随实践,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4.创意与设计:(1)编织图案的制作方法:教授基本编织图案的制作技巧,如直纹、对角纹等;(2)创意编织作品的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个性化的编织作品。
5.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编织技巧;2.示范法: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跟随实践;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互动讨论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5.课堂展示法:学生展示编织作品,进行评价与分享。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手工编织教材;2.相关编织技术书籍和教学视频;3.网上教学资源。
六、教学评估:1.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编织作品,并提交作业;2.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价;3.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七、教学资源与保障:1.提供充足的编织工具和材料;2.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3.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编织》校本课程纲要

《编织》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有了手工编织物,各种精致的手工编织发展至今,编织艺术已经是一门综合艺术。
编织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也承载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美的创造。
在编织过程中,手脑并用,两只手的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肌肉都参与了运动,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了上肢关节的功能,并且大脑和双手巧妙结合,是开发右脑的学习活动,从而会有明显的健脑作用,这对于青少年的大脑发育有着良性的帮助。
同时,在编织过程中,需要聚精会神地选材、立意、构思、配色等,可排除杂念和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能够缓解心理压力,让青少年从繁重的学习生活学会疏解压力、自我调节。
更重要的是,在编织每一件作品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我设计和创新,因此可促进思维和记忆,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制作时,可以培养他的动手、动脑、观察、表现等能力。
在增强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这些对于青少年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课程目标1. 通过篮子编织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分辨各种编织材料、各种编法,学会和掌握编织的基本手法,会编织简单的篮子,提高队员对手工活动和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2. 了解并学会处理编织篮子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3. 了解编织篮的基本制作方法,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队员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感。
4.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队员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让队员享受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通过编织,使队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激发队员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编织简介第一章什么是编织?第二章编织的历史第二部分开始编织第一章安全问题第二章编制材料第三章编织方法第四章编织篮的几种类别第三部分实用的编织作品第一章所需材料——选取适合编织的材料第二章如何编织方形篮第三章如何编织圆篮第四章如何编织轻便折凳第三部分少数民族编织第一章少数民族对篮子演变的影响第二章应急篮四、课程实施1. 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劳动课程计划:《编织毛线》教学策略

劳动课程计划:《编织毛线》教学策略1. 课程背景1.1 课程定位《编织毛线》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毛线编织的基本技巧,提高生活技能,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1.2 课程目标- 掌握毛线编织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强化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动手能力2. 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毛线编织的基本手法,如起针、织针、加针、减针等;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2.2 教学资源- 毛线、针、剪刀等编织工具- 编织样品和图解资料- 辅助教学软件和视频教程2.3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毛线编织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手法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毛线编织的基本手法练习。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3.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如编织技巧、创新意识和审美水平。
-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4. 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的特长。
-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学习。
-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毛线编织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规划

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1. 了解毛线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掌握基本的编织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安排
1. 毛线编织的起源和发展
2. 毛线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基础编织方法的教学
4. 制作简单毛线编织作品
教学活动安排
1. 观看毛线编织的相关视频和图片
2. 制作毛线编织的实物示范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毛线编织实践
4. 学生自由创作毛线编织作品
教学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的研究态度和专注程度
2. 评价学生的毛线编织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性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
1. 毛线编织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2. 各种毛线编织的工具和材料
3. 教师准备的毛线编织示范作品
教学安全注意事项
1. 使用毛线编织工具时要小心谨慎
2. 防止学生使用毛线编织工具发生意外
以上是劳动课《毛线编织》教学规划,希望可以顺利实施,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毛线编织社团课程纲要

工艺美术社团活动实施方案-----编织课程一、课程背景随着计算机家庭化,儿童、少年、青年甚至成年人,将大量业余时间用于上网、玩游戏、聊天,自己亲手动手的事情和氛围越来越少,连钉钮扣、洗衣服等这些最基本、简单的事都消声匿迹了。
毛线编织是最基本的手工劳动,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的心情太浮燥,没有耐心,恒心就不用说了,所以开展毛线绣教学很有意义,并且深受不同情况的各种学生的喜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编织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好途径之一。
通过毛线编织社团的开设,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毛线编织中学习、成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人生的哲理,同时不断创新、实践,用手中的针和线,绣出一片广阔天地,为自己的未来描绘一副美好的蓝图。
二、课程简介:毛线编织是当前较热门的一项手工劳作,它与传统刺绣工艺相比,在刺绣工具、材料的选择上更为灵活,绣成的质地粗细可按作品的要求而定。
它具有以下这些特点:1、简单易学。
只要在白布上使用毛线,用针法绣出即可。
2、创意新颖。
有各种类型,丰富多样。
3、修身养性。
既能增强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又能陶冶性情。
三、课程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毛线编织的历史意义及它的起源、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编制原理,能看懂操作示意图,以及走针路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创新、技术评价等技术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精神,培养经济意识、审美意识、环保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让学生劳动过程中有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态度,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课程内容:1、认识毛线编织,作品欣赏。
2、学习基本针法。
3、学习毛线编织的技法。
(1)穿针(2)起针(3)收线(4)勾边4、练习。
5、完成一至两幅作品。
重点在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毛线编织的针法与技巧。
五、课程计划:六、课程实施建议: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已有经验以及个别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
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

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程名称:《毛线编织》任课教师:xx课程类型:传统艺术选修课程教学材料:自编纲要教学讲义教材课时安排:16课时/学期授课对象:7年级学生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毛线编织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认识毛线编织是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一门独特艺术形式;尝试各种毛线编织材料、工具并学习运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掌握毛线编织基本的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毛线编织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根据自身需要,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整体地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毛线编织活动的乐趣,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毛线编织——针与毛线的艺术第一节毛线编织是什么第二节毛线编织的产生——从妇女扎发开始第三节中国毛线编织的发展第四节毛线编织的魅力第五节毛线编织与十字绣的区别第二章毛线编织设备第一节原料第二节认识毛线编织工具第三节起针的方法第三章毛线编织技法第一节织上针第二节上针巩固第三节织下针第四节下针巩固第五节上下针第六节上下针巩固第七节拧麻花第八节拧麻花巩固第九节织图案第十节图案巩固第四章综合技法实践运用第一节织围巾第二节织手套第三节织袜子第四节织围巾四、课程实施说明指导学生选择和学习的策略:(1)受控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逐步掌握毛线编织的知识和技能。
(2)接受性学习学生在学习毛线编织过程中,一般是通过领悟教师的示范、讲解来逐步形成毛线编织技能。
(3)合作性学习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达到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承担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
教师选择执教的方式及课型:(1)新授课:适合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一般采用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毛线编织

毛线编织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巧手学编织》课程类型:选修一、课程简介:1. 毛线编织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盛行的手工艺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喜爱和重视。
毛线服装既具有美观、轻柔、保暖、耐穿、弹力强等优点,更是一种具有装饰美的衣着;毛线编织物柔软、光洁、润滑,既可以是装点家居美化生活的理想装饰,还可以是车上和人们随身携带的精美小饰品。
2. 毛线编织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心灵手巧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平时难得有机会自己动手编织自己喜爱的东西,开设这一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编织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未来。
二、课程目标:1.通过丰富多采的毛线编织,使学生能初步分辨各种毛线、各种编针,学会和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针法,会编织简单的饰品。
2.通过毛线编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3.通过毛线编织,使学生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享受劳动的快乐感,同时家长需在物质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三、课程内容:1、认识毛线编织,作品欣赏。
2、认识各种编针和各种毛线3、学习编织的基本针法(1)起针(2)基本针法(3)收针(4)花样的编织4、练习并编织简单的围巾。
5、完成一至两幅作品周次日期计划进度节数实际完成情况备注1 编织材料及必备材料的展示12 毛线编织欣赏,棒针的编织——起针 13 棒针基本针法的编织14 学习、练习平针的打法 15 学习平针的加针、减针 16 巩固练习加针、减针17 学习花样的编入,欣赏 18 练习花样的编入 19 收针 110 编织围巾。
欣赏 111 学习编织围巾作品 112 练习编织围巾 113 编织围巾 114 作品展总结体会 1四、课程实施1、方法:视频欣赏,教师示范、辅导,学生练习。
趣味钩织 课程纲要

趣味钩织
课程目标
了解毛线钩织的起源、文化、历史意义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钩织原理,学会读懂钩织示意图;培养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相关的技术能力、技术素质。
培养细心、耐心精神,培养审美意识、团结合作精神。
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观念以及习惯。
课程内容
1.走近毛线钩织,了解毛线钩织的起源、文化、用途以及发展前途,以及毛线钩织作品赏析。
2.准备毛线钩织的材料和工具,挑选钩织工具。
3.毛学习线钩织基本针法:
4.练习并自主完成一幅作品。
课程实施
由学校组织,教师拟定课程计划,选定活动场所;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计划按时参加活动,代号活动所需物品,在教师带领下,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操作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毛线钩织的学习,在活动中认真记录、交流,及时完成任务。
课程活动
课程评价
新课程中指出,不仅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
而毛线钩织课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结果的评比中,将学生的完成作品的耐心与毅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要将学生自评、家长和同学互评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同时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校本课程《编织》模板

第三步:练习反针(即上针),不要求编织成围巾。(共1课时)
第四步:练习正反针,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混合编织方式,学习收针。(共2课时)
第五步:在熟练掌握正反针的编织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情况,编织单元宝、双元宝、情侣扣、菠萝花等图案的围巾。(共10课时)
背景分析
(500字内)
手工编织需要两手同时协调活动,这就锻炼了右脑半球。
编织时手脑并用,两只手的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肌肉都参与了运动,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了上肢关节的功能。
手工编织不仅款式及图案可由自己随心所欲安排,而且是一种休闲、轻松及美的享受。
孩子们在完成每一件作品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我设计和创新,因此可促进思维和记忆,活跃脑细胞。那色彩斑斓、式样新奇的作品,可给人新鲜感,促使人克服惰性。
备注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1、发展原则。评价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尽可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2、自主原则。评价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
中原区华山路小学《编织》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编织
适用年级
4-6年级
总课时
16
课程类型
手工课
课程简介(200字内)
手工编织与人的动手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手工编织教学要以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为基础,并贯穿于手工教学的全过程。手工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不同针法的特点和相应的编织技巧,提高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使学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为自己、为父母家人编织一条心爱的围巾。
巧手编织社团教学计划

巧手编织社团教学计划课外编织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编织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为了给爱好编织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编织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编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编织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双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编织班。
3、编织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编织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编织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编织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织常识知识(钩针的基本编织方法和技巧)。
2、以钩针编织主,以自己创作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编织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有工作能力、纪律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三下午组织一次。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编织学习。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编织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活动安排第二周:学会线的拿法。
第四周:学习短针的钩织方法。
第六周:学习中长针的钩织方法。
第八周:学习长针的钩织方法。
第十-----十四周:钩线围巾。
毛线编织教学大纲

毛线编织教学大纲毛线编织教学大纲毛线编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艺术性的手工艺术,它通过纺纱、织布和编织等工艺,将毛线变成各种精美的物品。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编织者,掌握一份完整的毛线编织教学大纲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综合性的毛线编织教学大纲,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毛线编织技巧。
一、基础知识1. 毛线的种类和选择:介绍不同种类的毛线及其特点,帮助学习者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毛线。
2. 编织工具:介绍常用的编织工具,如编织针、钩针等,并指导学习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二、基础技巧1. 毛线的起始与结束: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地开始和结束编织项目,避免出现松散或脱落的情况。
2. 基本编织针法:介绍最基本的编织针法,如平针法、织线法等,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
3. 增减针法:介绍如何进行增减针,以达到编织物形状的变化。
4. 图案阅读与理解:指导学习者如何读懂编织图案,并理解其中的符号和指示。
三、进阶技巧1. 编织花样与纹理:介绍不同的编织花样和纹理,如花纹、提花、针织花等,帮助学习者增加编织的变化性和美感。
2. 高级编织针法:介绍一些高级的编织针法,如交叉针法、双面针法等,帮助学习者提升编织技巧和挑战更复杂的项目。
3. 编织技巧的修正与调整:指导学习者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编织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如何调整编织的紧度和松度。
四、项目实践1. 编织小物件:从简单的小物件入手,如手机套、杯垫等,帮助学习者熟悉基本的编织流程和技巧。
2. 编织服饰与配件:介绍编织各类服饰和配件的方法,如帽子、围巾、手套等,让学习者能够制作出实用而又美观的编织品。
3. 编织家居用品:指导学习者如何编织家居用品,如毯子、靠垫等,让他们能够为家里增添一份温暖和个性。
五、创意设计与应用1. 创意设计思路:引导学习者开发创意思维,提供一些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设计出独特的编织作品。
2. 应用与推广:介绍如何将编织作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礼物赠送、装饰品制作等,同时鼓励学习者将自己的作品推广给更多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线编织社团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随着计算机家庭化,儿童、少年、青年甚至成年人,将大量业余时间用于上网、玩游戏、聊天,自己亲手动手的事情和氛围越来越少,连钉钮扣、洗衣服等这些最基本、简单的事都消声匿迹了。
毛线编织是最基本的手工劳动,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的心情太浮燥,没有耐心,恒心就不用说了,所以开展毛线绣教学很有意义,并且深受不同情况的各种学生的喜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编织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好途径之一。
通过毛线编织社团的开设,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毛线编织中学习、成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人生的哲理,同时不断创新、实践,用手中的针和线,绣出一片广阔天地,为自己的未来描绘一副美好的蓝图。
二、课程简介:
毛线编织是当前较热门的一项手工劳作,它与传统刺绣工艺相比,在刺绣工具、材料的选择上更为灵活,绣成的质地粗细可按作品的要求而定。
它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1、简单易学。
只要在白布上使用毛线,用针法绣出即可。
2、创意新颖。
有各种类型,丰富多样。
3、修身养性。
既能增强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又能陶冶性情。
三、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毛线编织的历史意义及它的起源、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编制原理,能看懂操作示意图,以及走针路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创新、技术评价等技术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精神,培养经济意识、审美意识、环保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让学生劳动过程中有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态度,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课程内容:
1、认识毛线编织,作品欣赏。
2、学习基本针法。
3、学习毛线编织的技法。
(1)穿针(2)起针(3)收线(4)勾边
4、练习。
5、完成一至两幅作品。
重点在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毛线编织的针法与技巧。
六、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已有经验以及个别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
主要学习手段:
1、师生互动、交流、展示、引导。
2、现场作品展现提示。
3、现代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4、制作作品。
主要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引导进入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
3、传递资料信息,使学生们了解毛线绣的文化与功能。
4、语言交流技巧。
新课程中指出,不仅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
毛线绣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学生完成作品的耐心与毅力作为评价内容之一。
同时发挥评价的多元化,把学生自评、家长和同学互评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具体方法:
按学生完成作品的技术含量评定等级。
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及格,D为不及格,A为85分-100分,B为75分-85分,C 为60分-75分,D为60分以下
评分标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