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经探析《伤寒论》之发热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二、《伤寒论》辨病、辨证、辨症、治疗
<一>概念 (一)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 病理性概括,是对该病的本质性认识。 (二)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现阶段的病 理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判断。 自觉症状(主诉)① (三)症:症状的简称 它觉症状②
①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 ②是诊断、辨证的主要依据
(八)正邪相争说
祝味菊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是指正邪相争的 不同阶段。他在《伤寒质疑》中说:“太阳之为 病,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 病,元气愤张,机能旺盛,则抵抗太过也;少阳 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 力,未能长期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怯 懦,全体或局部之力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 邪相搏,存亡危机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三)标本中气说
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根据《内经》六气 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他们认为 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 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证,始则 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寒;寒邪郁于太阳之经,邪正之 争发热则是从标;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故“中见少阴 ”。陈修园甚至说:“六气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论《伤 寒论》。”(《伤寒论浅注·读法》)
(八)证治纲领说
董氏认为,伤寒六经是辨证纲领与证治纲领的高度统一, 它综合的反映与提示了病因、病位、病情、邪正力量的对 比和受邪的组织器官等具体情况,为决定治则、治法,进 行处方与遣药,提供了依据。
(九)症候群说
黄文东、金寿山、吕敦厚等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 实质是六个症候群。当然,这六个症候群是仲景把外感病 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症,根据病位、病程、病性的 不同而归纳划分的。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症候群,与西医的 概念不能等同。孙氏亦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一种症候分 类的方法,是张仲景总结了前人学说,加上自己丰富的临 床经验,从整体观念出发,创造性地将热性病在发展过程 中的许多症状,按照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盛衰,病情的进 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深浅,做全面的考虑,找出其一定的 规律,归纳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 个症候类型,作为热性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六经辨证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经方治疗发热的六经诊疗思路+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经方治疗发热验案
六经辨证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经方治疗发热的六经诊疗思路+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经方治疗发热验案六经辨证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所谓的各种变证、兼证、坏证,恰恰正是因失治、误治后导致了各经合病、并病等病机复杂局面的出现,而合病、并病并未出六经之轨,仍然可以运用六经辨证来指导。
使用合方时,一是必须在病人正发寒热时服药,若在两次发热间隙服用,效果不佳甚或无效。
二是对于已误用过寒凉药物,表邪郁闭甚深的病例,非大剂量麻黄解表难以得畅汗。
三是应辨清楚有汗还是无汗和兼夹。
在临床上,常有医者机械使用经方治疗发热无效者,但笔者在六经辨证指导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疗效非常好,往往能迅速顿挫热势,使病情向愈。
兹分述如下:六经皆有发热可以说,一部《伤寒论》即是一部发热的全程记录。
外感发热,多起自太阳,而循六经传变,故六经皆有发热。
诚然,《伤寒论》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三阳病多见发热,如太阳病麻黄汤、桂枝汤证,阳明病白虎汤、三承气汤证,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等。
但三阴病见发热的也不少,如太阴病的理中汤证、少阴病的四逆汤证、厥阴病的乌梅丸证等,皆可见发热。
故严格来说,《伤寒论》112方,每方都有治疗发热的机会。
六经合病、并病发热结合临床,笔者发现更多见的是各经合病、并病的发热,既可以是两经合病、并病,也可是三经,甚或四经的合病、并病。
如:病邪太重,正邪交争激烈,起病即现太阳、阳明合病;或抗力不足,正气偏虚,起病即现太阳、少阳合病,或太阳、少阴合病;或治疗不当,病势迁延,越过太阳藩篱,而致太阳、少阳并病;或太阳、少阳、阳明并病;或太阳、太阴、少阴并病等。
合病、并病状态下的发热,体现了临床病机的复杂性。
然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合病和并病在《伤寒论》里只用于三阳经病,三阴病没有用过这些词汇。
遂据此认为三阴经没有合病或并病,或者阳经与阴经没有合病或并病。
而且认为“判断是合病还是并病并不具有太大的临床意义,所以这些词汇在现代也不常用了。
伤寒论的发热总结
伤寒论的发热总结《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其中关于发热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并对发热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本文将对《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发热的基本概念《伤寒论》将发热分为两种类型:实热和虚热。
实热是指实际发热的病理过程,常伴有身体发热、头痛、口渴、大便干结等症状;虚热则是一种无实质性热量,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导致的热感。
在《伤寒论》中,发热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气侵袭、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其中,六淫邪气是指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入侵体内,导致体温异常升高。
发热的症状表现《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发热的症状表现,包括以下几点:1.发热:发热是发热病的主要症状,常伴有面红、汗出、口渴等症状。
2.头痛:发热时常伴有头痛,头痛的位置和性质可根据具体病情做出进一步分析。
3.其他症状:发热还可能伴随着口渴、胸闷、咳嗽、呕吐、腹痛等不适感。
发热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发热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排汗疗法:对于实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汗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使患者出汗,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2.温补疗法:对于虚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温补疗法,通过补养阴阳平衡来改善发热症状。
3.清热疗法:根据《伤寒论》的理论,热病属于实证范畴,因此对于实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清热疗法,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4.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发热的治疗很重要,可以多摄入寒凉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缓解发热症状。
总体而言,《伤寒论》对于发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为医学界对于发热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借鉴。
然而,《伤寒论》写作于古代,对于现代医学的发热诊断和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对《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内容进行的梳理和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发热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六经理论 渊源于《 黄帝 内经 》《 问 ・ 论 》 外 ,素 热 将
感热病 临床症状 的部 位分 布 同六 经循 行 路线 联 系 起
来 , 出了外感 热病发病后 依太 阳、 提 阳明 、 阳 、 阴 、 少 太
体属 纯阳 , 热病最 多 。如何采取 更多样 有 效 的干预 措 施 治疗热性 疾病 , 临床 医师 面 临 的关 键 问题 。《 是 伤
通 讯 作 者 : 静 ,1 0 9广 州 , 州 市 黄 埔 区 中 医 院 。 张 502 广
【 要】 张 仲 景 在 《 问 ・ 论 》 经 分 证 理 论 的 启 发 下 , 造 性 地 把 外 感 疾 病 错 综 复 杂 的 证 候 , 其 摘 素 热 六 创 及
演 变 的 规 律 加 以总 结 , 成较 为完 整 的 六 经 辨 证 体 系 ; 对 外 感 热 病 的 发 生 、 展 和 辨 证 论 治 , 出 了切 合 形 并 发 提
许 华 , 张 雪 丽 , 张 静
作 者单 位 : 14 5广 州 , 500 广州 中 医药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儿 科 ( 华 , 许 张雪 丽 )5 0 2 ; 10 9广 州 , 州 市 黄埔 区 中 医 院 ( 静) 广 张
作 者 简介 : 华 (9 5 ) 女 , 授 、 任 医 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D 液 病 、 许 16一 , 教 主 博 dJ血 消化 系统 疾 病 、 疫 系 统 疾 病 的诊 断 与 治 疗 。 免
ma o xc l20 9 1 4( ) 1 — . c lTo io , 0 , 0 1 : 7 21
中 国 中 西 医 结合 儿 科 学 2 1 0 2年 2月 第 4 第 1 卷 期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十六)抽象说
牛元起认为,《伤寒论》六经是证候的抽象。伤 寒三阳是正盛邪实,表热实证的概括;三阴是正 气衰减,里虚寒证的代称。所以化而为三,意在 标识其盛衰程度的差别。
(十七)时空说
岳美中指出,伤寒六经在生理病理上都是时间和 空间的综合概括,六经各有一定的病和当令之时, 值其欲解之时,可以不施治。
(十二)阳明胜复说
杨雪帆、时振声等认为,《伤寒论》六经辩证的理论基础 是阴阳胜复(消长)。用阴阳胜复来解释伤寒六经辨证, 是从整体出发,从动态变化看问题,比较符合外感病是全 身性疾病,外感病有阶段性这两个特点。
(十三)病证结合说
徐荣斋认为,所谓六经辩证,是后人注疏《伤寒论》的评 语,注疏者强调了辨证的一面,而忽略了辨病的一面。其 实伤寒的六经是辨病和辩证的结合。《伤寒论》中提纲挈 领的“辩××病脉证并治”篇名,都说明了《伤寒论》辨 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是相结合的。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病性 阳 阳 阳 阴
(二)脏腑说
以李时珍、高学山为代表。李氏在《本草纲目》中指出: “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 不行。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 肺主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 也。”高氏在《伤寒尚论辨识》中亦指出:“足太阳与手 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太阴阳气之 公署。”
六经辨治《伤寒论》之发热初探
六经辨治《伤寒论》之发热初探段春梅1,胡永东2,李娜1*,姜光萍1(1.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二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02;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发热作为一种常见病症,临证所见错综复杂,六经病变中皆可出现发热,但因其病性、病位、病机不同而使得临床表现各异:如太阳病以发热与恶寒并见,其热型可见翕翕发热;阳明病不恶寒反恶热,其热型可见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少阳病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太阴病手足自温而身不热,热型可见手足烦热;少阴病身反不恶寒,热型可见手足尽热;厥阴病厥热进退,厥热胜负,热型可见微热、外寒里热。
因此仅从发热一症无法探寻疾病本质,本文旨在从六经病变角度探析发热之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治疗,具有指导临床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发热;六经;辨证论治;伤寒论《伤寒论》中论述发热症状的条文多达一百多条,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六经病皆有论述,且各有其特点,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亦将发热列于诸症之前,可见古代医家对发热之症十分重视。
笔者就《伤寒论》中六经发热的辨证治疗做一浅述。
1太阳病发热太阳病发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为特征,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表郁轻证之别。
1.1太阳伤寒《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该条给出了太阳伤寒的脉症提纲,其病机在于寒邪束表,卫气被遏,营因郁滞。
《伤寒论》35条则给出了太阳伤寒的本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治疗当以麻黄汤治之,以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对于外有风寒,内有郁热,表里俱实,临床症见不汗出而喘者,当以大青龙汤治之。
1.2太阳中风《伤寒论》第2条给出了太阳中风的脉症提纲:“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论》12条则给出了太阳中风的本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六经辨证治疗发热的学术思想研究
中医中药180六经辨证治疗发热的学术思想研究陈妙琪 李家庚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摘 要】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对各种发热进行归纳,各医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发热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热;六经辨证;各家学说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37.2℃),或自觉身热不适。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发热的六经分证,《伤寒论》在其基础上将其发展为六经辨证,提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不仅将致病邪气由热邪扩大为伤寒、中风、湿痹、病温等六气,又运用内经脏腑、虚实表里等理论将其发展为具有理法方药的完整辨证体系,为后人认识发热及临床治疗发热的灯塔。
1 发热的六经辨证1.1 太阳病发热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此为太阳经证的基本症状。
由于人体卫气强弱不同,太阳表证可分为表实和表虚证;前者由于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可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身骨节疼痛、苔白薄脉浮紧,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后者除恶寒发热还可见汗出(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用桂枝汤疏风解肌、调和营卫[1]。
外邪自表而入,先犯太阳,卫气与邪气交争;卫气浮盛于外故见发热,卫气被风寒遏,不能温煦分肉,故见恶寒,所以太阳病发热特点是与恶寒并见。
若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抗邪不及,可见恶寒重于发热;若风寒较轻,则卫气可以及时抗邪,则发热早于恶寒;无论迟早,太阳病有发热,则必有恶寒[2]。
太阳病经证可以分为寒证和热证,寒证可以分为伤寒、中风、风湿,热证可以分为温病和中风,其中第六条“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启发了后世医家对温病的研究[3]。
1.2 阳明病发热气亦是实施补泻手法的关键,可直接决定治疗效果,一般来说,针刺后采取提插、捻转补泻手法仍不得气时,可采取搓针法,一般多可较快得气。
《伤寒论》太阳病篇发热辨治规律研究
参考内容二
《伤寒论太阳病篇》学习心得
《伤寒论太阳病篇》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篇 文章将分享我学习《伤寒论太阳病篇》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伤寒论太阳病篇》主要论述了外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尤其是 对于太阳病的治疗,有着详细的论述。该篇论著的作者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其思想影响了后世中医的发展。
然而,太阳病发热辨治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首先,对于病邪性质的诊断,需 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其次,对于患者体质的评估,需要 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此外,对于不同治法的 选择和方药配伍的严谨性,也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术和临床经验。
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伤寒论》太阳病篇发热辨治规律应用于治疗多种发 热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例如,对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我们采用桂枝汤 加减治疗,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对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则采用银翘散加 减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同时,我们还结合实际案例,对太阳病篇发热 辨治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一些实用的辨治经验。
实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比较两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我们选 择了50例湿病患者,分别给予《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案。经过两个 星期的治疗,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温病条辨》组的改善程 度略高于《伤寒论》组。这表明,《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案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具 优势。
总之,学习《伤寒论太阳病篇》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太阳病 的诊治方法,领悟到了中医理论的精髓,以及张仲景医术的博大精深。未来,我 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将《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更 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论《伤寒论》六经病的寒化热化问题:
论《伤寒论》六经病的寒化热化问题:医圣张仲景先师,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极尽阴阳辨证之能,尽显矛盾论思想光辉。
几十年来究心于此,益发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叹。
有一些浅薄无知之徒,竟妄图桀犬吠日,对《伤寒论》也来评头论足,说三道四,适足以暴露其无知。
对《伤寒论》的研究,不少人存在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三阳病都是热证,三阴病都是寒证,这是一个错误观点。
抱有这种观点的人,並不少数。
细看仲景原文,就会知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太阳为寒水之经,太阳病不仅有麻黄汤的寒实证、桂枝汤的阴阳俱虚证、桂枝加附子汤的表里俱虚证,更有麻杏甘石、及大青龙、葛根汤的热化证。
少阳化火,主方为小柴胡汤。
再热化的有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寒化的有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阳明病,是伤寒阳经化热的极期阶段。
热化的主方为白虎汤、承气汤。
但是阳明病,也有寒化的,如吴茱萸证。
仲景明白指出,“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
今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免虚,脉乃数也……,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那种认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这点最宜注意。
三阴也有热证实证:太阴病,寒则“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热化则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这条是说太阴可热化为阳明热实证,少阴寒证最多,无人不知。
但是少阴也有热证,却多被人忽视。
这是伤寒论研究中的一个普遍性错误,最宜提出讨论。
少阴病有几条急下证,就是少阴热化的明证。
最有趣的是张锡纯氏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专篇论述少阴热化问题,题目为《论少阴伤寒病有寒有热之原因,及无论凉热脉皆微细之原因》,及《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对少阴热证的阐发,最为详尽。
锡纯氏实为仲景之大功臣。
凡欲研究中医者,不可不读。
至于厥阴篇,也是有寒有热。
既有四逆汤证的寒厥,也有“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口伤烂赤”的热厥,及“脉滑而厥者,白虎汤主之”的热厥。
基于六经辨证谈发热的证治(一)
基于六经辨证谈发热的证治(一)一、太阳病太阳病,属表证、卫分证、上焦病。
特征:脉浮+发热、或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项僵直不舒。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1.风寒外袭特征:太阳病+恶寒、无汗、身痛、指尖-外劳宫-阳池-外尺肤发凉。
脉象未必浮紧。
或浮数,或浮缓。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舌淡红者,单纯风寒;脉浮滑、舌红者,外寒里热(太阳阳明合病);脉浮弦、舌淡红者,外寒里热(太阳少阳合病);脉浮细、舌红者,风寒阴虚(太阳少阴合病);脉浮无根、舌淡红或淡者,风寒阳虚(太阳少阴合病)。
医案1:发热----感冒----风寒外感----麻黄汤崔某某,男,55岁。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
2015年3月7日(正月十七日)。
主诉:“发热、周身疼痛、恶心2天”。
劳累、应酬后突然发病,恶寒、发热、无汗,周身疼痛,热峰40℃,输了两天液无效,服泰诺感冒片、布洛芬片不会出汗,痛苦异常,晚九点家人电话求诊,问曰“手足冷暖?”“手心热,手背冰凉。
”“苦口否?”“不苦。
”“急躁否?发脾气否?”曰“否!”辨证:告之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太阳风寒,疏麻黄汤一剂,辛温解表当愈。
处方:麻黄15g 桂枝15g 杏仁15g 炙甘草10g 生姜10片、葱白7寸。
1剂,水煎服。
二诊(2015年3月8日):电话吿曰:“服药一料,酣畅汗出,热退身和,此药还服么?”再服一次,改方中麻黄、桂枝各8g,另加红枣8枚,两剂即可。
医案2:发热----感冒----风寒阴虚----柴葛大青龙陈某某,女,3.5岁。
南阳市公安局职工子女。
2012年11月18日二诊。
代主诉:“发热9天,加重3天”。
伤寒论—六经皆有发热如何鉴别?
伤寒论—六经皆有发热如何鉴别?发热一症在伤寒论书中明文提到的共有103条,占全文四分之一,深究发热一症之病理,不外乎邪犯六经之表、里有热而外蒸、阳复病愈、虚阳外越等病机所致,而发热的程度、部位、时间,亦由热势、病位、病机的差异而显见多种证象。
发热一症在伤寒各经所出现的比例实有偏重,太阳、阳明、厥阴论述偏多,无外乎太阳以表为主,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而易出现正邪斗争于表之病机,故而常见风寒犯太阳之表、卫阳郁而发热;阳明以里实热为主证,故而常见里热外蒸之发热;厥阴以阴阳交接为生理之常,病易阴阳不交而产生斗争,阴阳相争则厥热并发,或厥热胜复,或纯阳无阴则从其热化。
而太阴病以里寒湿为常,发热之证少见。
少阴为里虚寒偏重,虽有热化证如黄连阿胶汤类,但论中重寒略温,多述寒邪之病,寒中阴经则无力发热,纵有发热,或为少阴表证或为虚阳外越之征兆。
至于少阳相关条文,论中所述较少,少阳三焦内含水火,病易动火,发热一症应也常见。
说明:论中明文未提到发热之症仍不在少数,本文暂不讨论,或仅举例而略过。
一、六经表证发热(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发于阳。
(解析)病发于阳经之表,则发热恶寒,发于阴经之里,则无热恶寒。
然病发于阴经之表,如太阴之桂枝汤证,厥阴之中风于表借用小柴胡汤证,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亦有发热。
(鉴别)伤寒发于阳经之表,则恶寒而发热,伤寒发于阴经之里,则恶寒而不发热。
1太阳表1.1太阳主证——太阳伤寒(原文)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桂枝本为解肌。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
(120)太阳病。
医发汗。
遂发热恶寒。
(153)(解析)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发热一症是由于寒犯太阳之表,而卫阳被寒郁、卫阳蓄积而发热,卫阳蓄积发热需要时间,故太阳伤寒之初或并无发热,随着卫阳蓄积而必现发热之症,麻黄汤为太阳伤寒代表证,从其症状可以看出,寒邪甚重,症现多端,故发热一证列为必然证。
以六经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症体会
第17卷第10期·总第306期2019年5月·下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其综合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
辨证是辨病因、病位、病机。
辨证的基础是做症状的鉴别诊断。
临床辨证外感发热证,以经典为理论依据,结合患者体质,进行直接病因、间接病因分析;结合主症、舌、脉和伴随症状分析其病位、病所、病性;依据疾病发展过程判断其病势;综合分析进行六经辨证,确立病机,紧扣病机选用方药。
方法简单,疗程短,疗效显著。
下面以发热病历分析说明。
1太阴风湿表证合阳明经热发热案陈某某,女,25岁。
主诉:发热3天。
患者3天前因吹空调后,自觉发热,自测体温39℃,无恶寒,无汗,伴头沉、头晕,四肢沉重无力,胸中燥热,手足自温,脘闷纳差,小便黄。
无恶心、呕吐,无流涕,无咽痛,无咳嗽。
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涩。
辨证:太阴风湿表证合阳明经热。
治法:发汗解表,祛湿清热。
方选麻杏苡甘汤合葛根芩连汤。
生麻黄6g ,杏仁10g ,生薏米30g ,炙甘草6g ,黄连6g ,黄芩10g ,葛根15g 。
颗粒剂3付,每日1付,每日2次。
嘱其中病即止。
服药后反应:下午服药后无明显反应,睡前服1袋,夜间出汗较多,晨起热退身轻,停服中药。
按语:突然发热多为表证,外邪郁闭卫阳,邪正相争所致,长夏季节多挟湿,吹空调为风寒之邪,多为汗后当风,考虑以风湿为主,风湿袭表郁闭卫阳,阳气奋起抗争故发热;手足自温为病在太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1],湿性重浊,太阴脾主肌肉四肢,湿邪阻滞足太阴脾经,则四肢沉重无力,湿邪中阻则脘闷纳差,清阳不升则头沉、头晕。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
[2]风、寒、湿邪同时直中阳明,“阳明之上燥气主之”[2],外邪入阳明经随即有化热之势,热扰胸膈故胸中燥热;脉细涩为湿邪致病特点。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中图分类号】R2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61-01发热病于伤寒者,首见于《素问·热论》曰:“今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伤于寒也,则病为热”。
而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更为详细。
其所著伤寒论用的六经辩证,是以发热贯穿绐终的,而其所述发热者更详于三阳经,而对于三阴发热,则仲景只设少阴二条,谓之反发热也,即“少阴病使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由此可见,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是详于三阳经,而略于三阴经的。
对于伤寒发热的状态,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已有确切的描述:“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然散而成热是也。
”明确地说明了太阳发热是发于皮肤之间,所谓翕翕发热。
对阳明发热,即所谓烦燥者在内为潮热之热,是有时而热,不失其时是蒸蒸发热也。
少阳之热是谓寒热之热,是寒极而热,相继而发是寒热往来也。
以上是指三阳本身的热态,除此之外尚有三阳之热与邪气互结之热,即太阳之热与水邪互结的太阳热结证。
是日哺小有潮热。
阳明之热与燥邪互结的阳明热结证,是日哺所发潮热。
少阳之热与气互结的少阳热结证,是热与气结而致郁郁微烦。
因此,本人根据仲景伤寒所述发热之旨,对其总结如下:太阳发热,伤寒论所述最为详细,但全面看来,可总结为三个汤证,即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大陷胸汤证。
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其病机为邪热客于阳经,郁而阳蒸,争则蒸而为热,因此把邪之居于阳而阳郁发热的证候,归类于此。
谓之太阳伤寒发热证,如青龙汤等证。
桂枝汤主治“太阳病,阳强而营弱,阳强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其病机为太阳被风邪所伤而致阳强阴弱发热,所以将有类似病机的病证归于此,谓之太阳中风发热证,如桂枝加芍药汤等证。
《伤寒论》经方治疗外感发热案例析义
《伤寒论》经方治疗外感发热案例析义摘要】《伤寒论》是一部外感病专著,更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其独特的六经辨证及汤方辨证,对临床诊疗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笔者几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现以典型案例为引,讨论经方在外感发热疾病中的应用心得,阐述运用经方的辨证思路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从而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主症,伴有头痛、关节酸痛,烦躁、脉数等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外感病专著,更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其独特的六经辨证及汤方辨证,对临床诊疗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笔者几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现举几个典型案例以资讨论。
一、麻黄汤证初春季节,患者,女,45岁,形体偏瘦,恶寒发热1天,恶寒尤重,头痛无汗,周身酸痛,纳差,二便调,寐安,舌淡苔薄,脉浮数。
测体温38.9度,查血常规:WBC:3.8×109,N:53%,L :34%。
投以生麻黄12克、桂枝10克、苦杏仁10克、生甘草6克,两剂。
嘱其加水三大碗,大火煎开,小火煎成两碗水左右。
初服半碗,卧床覆被休息,如药后不得汗,两小时候后再服半碗,若汗出热退,不需再服。
若仍不汗出,再继上法服用。
若一剂服必,无汗热不退,再煎二剂依上法服用。
次日电话回访,患者当日服用一碗半汤药后,热退病愈,诸症消。
按:《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该例患者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周身酸痛,具有典型的太阳伤寒证,投以麻黄汤立竿见影,麻黄汤的服药方法是取效的关键之一!外感发热出现典型的麻黄汤证,只要原方应用,不需加减,无论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一般均可一剂而愈。
有关文献报道,麻黄汤用于治疗肾性水肿、银屑病、荨麻疹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二、大青龙汤证立冬季节,患者,男,28岁,形体壮实,恶寒发热2天,无汗,头项痛,周身酸软,咽痛咳嗽无痰,口干心烦,纳尚可,溲黄便调,寐欠安,舌淡苔薄黄,脉浮数。
伤寒六经辨证发热
伤寒六经辨证发热伤寒六经辨证发热1.太阳病阶段主要常见两个症状群,其他情况⽐较少见:(1)太阳中风:脉浮缓、头痛、怕风、⾃汗,桂枝汤为主⽅。
咳嗽咽痛加桔梗、姜半夏、炙⽢草改为⽣⽢草;服药后再喝热稀粥⼀碗,盖被微汗。
另外,⼥⼈坐⽉⼦期间出现的发热,也以桂枝汤证最多见。
桂枝汤:桂枝20、⽩芍20、炙⽢草15、⽣姜5⽚、⼤枣3枚。
(2)其实现在的⼈们体质普遍偏寒、偏湿,浮脉相对⽐较少见,脉沉的反⽽⽐较多见。
如果出现头痛、颈部僵硬、关节肌⾁痛、畏寒轻、发热、怕风、⾃汗,但脉沉、沉细、沉软⽆⼒等,那就是桂枝加附⼦汤证。
(3)太阳伤寒:脉浮紧,头痛剧烈、颈项僵硬、发热⽆汗、畏寒严重,关节既然疼痛明显。
⿇黄汤主之。
但是我个⼈觉得此时⽤葛根汤加味更好,葛根对颈项僵硬是专药。
咳嗽咽痛加桔梗、姜半夏、炙⽢草改为⽣⽢草;感冒初期打喷嚏、流清涕的很多,清涕已经说明了,这是个寒湿证,可以加茯苓利湿;(4)如果患者有上述感冒症状,⼜伴有尿少或者尿路刺激征,就⽤五苓散:桂枝、⽣⽩术、茯苓、泽泻、猪苓。
解表利湿。
(5)特殊的太阳阳明合病(感冒发热并伴有腹泻)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2.阳明病阶段。
此阶段是由于⼈体内⽕旺导致的阴虚。
(1)⼀般发热或⾼热,但不畏寒,多汗,⾯红,脉洪⼤有⼒,⾆红,苔⼲黄。
⽩虎汤:⽣⽯膏、知母、⼭药、炙⽢草。
(2)⼀般发热或⾼热,但不畏寒,多汗,⾯红,⼝渴喜欢喝凉⽔,脉洪⼤有⼒,⾆红,苔⼲黄。
⽩虎加⼈参汤。
(3)⼀般发热或⾼热,但不畏寒,多汗,⾯红,⼝渴喜欢喝凉⽔,脉洪⼤有⼒,⾆红,苔⼲黄,⼤便⼲结数天不解,腹痛或压痛,⽆反跳痛。
根据实际情况⽤三承⽓汤。
3. 少阳病阶段。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后半夜发热,有⼈认为这是厥阴病)、咽痛(包括化脓性扁桃体炎)、呕吐(有时候患者只有发热或畏寒或不畏寒,但伴有明显的呕吐)、头痛(两侧为主)、眼胀或眼红、⼲,伴有或没有⽿鸣(痛),或后半夜咳嗽,有或没有⿐塞、流清涕(由清涕转为黄涕或黄⼲涕是疾病马上要好的表现),脉沉紧、弦、⾆淡红,薄⽩苔或薄黄苔。
《伤寒论》六经方证辨治心悟(22)发热,心悸
《伤寒论》六经方证辨治心悟(22)发热,心悸(22)发热,心悸刘某,女,51岁。
2012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心慌乏力20余天。
病史:患者20天前因感冒输液后曾大汗淋漓,此后一直不稳定性发热。
每天于上午9点左右便开始发热,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逐渐退热,体温最高38.6℃,最低37.5℃,热起时即感心慌难受异常,曾多方治疗无效,求治。
刻诊:发热,体温37.8℃,心慌不适,无胸闷,无头晕头痛,身痛,身困乏力,无精神,时畏风,虚汗阵作,轻度干咳,纳可,眠可,口苦咽干,心烦,无干呕恶心,大便可,小便黄,舌暗苔白水滑,脉数,双寸浮,左关尺弦,右关弦尺沉。
X片示:两肺纹理增粗。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96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
心肌酶谱无异常。
六经脉证解析:定时发热,虚汗,口苦咽干,心烦,小便黄,脉弦数,为少阳中风证。
心慌,身困,无精神,虚汗,干咳,舌苔白水滑,脉沉弦,为太阴病。
定时发热,身痛,畏风,虚汗,脉寸浮,为太阳中风证。
六经辨证:少阳太阳太阴合病。
病机:邪犯少阳,表里不和,营卫不和,水饮上逆,湿饮蕴表。
治疗:柴胡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柴胡40g,茯苓40g,黄芩15g,党参15g,旱半夏20g,炙甘草20g,生白术20g,桂枝30g,白芍30g,生姜30g(切片),红枣8枚(掰开)。
3剂,每日1剂,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600mL,分3次服。
二诊:药后体温逐渐趋于正常,心慌、身困痛等症明显减轻,又服3剂痊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该案系外感误治,大汗后表证未除,又入少阳,并伤及中焦太阴,以致营卫不和,枢机不利,水饮内停上逆并蕴于肌表。
脉证合参,既有邪犯少阳、表里不和的少阳病,又有邪仍在而表未解、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又合有湿饮蕴表的太阴中风证,并伴太阴水饮上逆于上焦之证。
主证为少阳病。
《伤寒论》第146条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证病机为:表邪未解,邪犯少阳,表里不和,营卫不和兼夹湿饮蕴表。
六经方证辨治发热–经方派
六经方证辨治发热–经方派周某,女,2岁。
2013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发热烦躁5天。
病史:5天前,患儿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发热37℃以上时,其家长又是让医生打针,又是喂口服退热药,致使患儿频频出汗、退热,但旋即又烧起来,后来体温渐高,最高39.3℃。
患儿还不断烦躁哭闹。
去医院检查排除了脑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要求静脉点滴治疗,患儿家长不愿叫小儿输液,求治。
刻诊:发热,下午及夜间较高,不时哭闹,不断要水喝,无鼻塞流涕,无呕吐,服退热药时汗出多而热退,旋即又烧,纳可,无恶寒,二便可,舌淡,苔薄微黄滑,指纹紫红,过风关未及气关。
体温38.9℃。
触诊腹部较热。
六经脉证解析:高热,汗出,烦躁,饮水多,无恶寒,无鼻塞流涕,指纹紫红,苔薄黄,为阳明外证。
六经辨证:阳明病。
病机:里热津伤。
治疗: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2包(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相当于饮片30g),知母2包(相当于饮片20g),人参1包(相当于饮片10g),炙甘草2包(相当于饮片6g)。
3剂,每日1剂,以粳米30g 煎汤取汁120mL,将颗粒剂融入,分6次服。
嘱患儿母亲给患儿多喂温开水,汗出时避风,体温不到39℃以上时,不要再服用任何退热西药。
二诊:患儿的母亲说,服一剂药后,夜间体温就没有再超过38℃,已经不太烦躁了。
三剂药服完,体温降至正常。
问还用不用再开几剂药?我说停药观察,嘱其避免患儿受凉,今后患儿再感冒发烧,热度不高时不要随便打针,特别不要服地塞米松等激素退烧。
一般感冒发热是一种自身防御反应,过度用退热药或用激素退热会降低小儿免疫功能,损伤小儿正气。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该案患儿是因外感过度退热而伤津液,病由太阳传入阳明,一派阳明外证的证候表现。
《伤寒论》第26条说:“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第170条说:“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若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第222条说:“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六经发热治法大全】
【《伤寒论》六经发热治法大全】六经发热治法大全太阳病的发热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阳明病的发热(伤寒)传经在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
不差,与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发热潮,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大者,宜发汗。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辈与之。
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
少阳病的发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谈谈学习《伤寒论》发热的体会
谈谈学习《伤寒论》发热的体会《伤寒论》中,载有“发热”的条文计有一百余条,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张仲景形象地将发热进行了几十种描述,如翕翕发热、蒸蒸发热、往来寒热、寒热如疟、时发热、潮热、灼热、烦热、微热等,丰富而生动,不仅体现着传统文化之美,体现着中医经典的语言之美,而且至今仍作为临床诊断和施治的标准,对今天的临床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笔者试就《伤寒论》中有关发热的描述谈谈学习心得,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翕翕发热为表热证的特有热型。
翕者,鸟合羽也;翕翕发热者,犹如羽毛覆盖身上温温发热之貌,形容发热之轻微。
方有执说:“翕,火炙也,团而合也,言犹雌之伏卵,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
成无己谓:“翕翕者,熇熇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
”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发热第一》说:“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
……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
”2蒸蒸发热是经证(腑证亦可见)的发热特点。
形容高热汗出并见,发热如热气上蒸,蒸笼蒸物之热势蒸腾,从内腾达于外,轻按肌肤和重按均觉热甚,手近之即感有热。
成无己说:“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薰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
……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
”3往来寒热本症是少阳病热型标志。
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发热恶寒交替出现。
此热型为邪在半表半里之特有证候,从病机上讲,它是邪正分争而互为进退之征,是人体抵抗力与病邪相搏而产生的反映。
成无己谓:“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故往来寒热。
”4寒热如疟即寒热发作有时,此种寒热如疟证,论中有数处提到,其热状既不同于疟疾,亦不同于往来寒热,可分见于三阳经病中。
5烦热烦热为自觉症状,烦者苦恼之意,烦热为自感苦恼有热而不能自安之意。
烦热病机,郁热多在心胸之间,《伤寒杂病辨证》谓“烦热者,热之苦烦者也,其证在心胸之间,如蒸如焮,热气怫郁,烦忧不能安静也。
”6潮热为阳明腑证的发热特点,形容发热犹如潮水定时而至,有定时增高的现象,日只一发,发有定时,下午3~7时热势最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杜欢欢,孙增涛.咳嗽病考镜源流[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5):6.[5]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02.[6] 孟凡范,刘宏岩.《金匮要略》虚劳病研究现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64.[7] 陈慧娟,朱凌凌,梁尚华.《临证指南医案》“虚劳篇”辨证论治特色管窥[J].中医杂志,2017,58(9):802.[8] 毛峪泉,吴蕾,林琳.“培土生金”治法的历史源流及其发展初探[J].中医杂志,2016,57(10):815.[9] 刘子号.叶天士脾胃分治理论临床运用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103.[10] 赵力,张建荣.仲景对虚劳病的辨治特色[J].光明中医,2016,31(10):1375.[11] 高思华,张珍玉.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6(2):11.[12] 李大治,阮诗玮.关于肺肾相互关系的中医学探讨[J].光明中医,2013,28(12):2457.[13] 韩顺平,杨幼新,王富雄,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建中汤方证辨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5):450.[14] 谭蔡麟,杨永宏,王先兵,等.叶天士“胃阴学说”的临证价值[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8):37.[15] 王婕琼,李泽庚,彭波,等.叶天士治咳经验管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29.第一作者:姚鹏宇(1994—),男,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学专业。
通讯作者:赵家有,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zhaojiayou 520@ 收稿日期:2018-04-02编辑:吕慰秋发热是一种常见临床病症,病因复杂,见于多种疾病。
现代医学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依据体温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及超高热,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之分,病因和诊断明确是控制发热和改变疾病整体预后的必要条件,然而临床上大约有15%的“不明原因发热”,且现代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
《伤寒论》全文载有“发热”的条文占了三分之一,足以看出仲景对发热的重视程度。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体系为基础,在继承《内经》热病的病因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由轻而重、从表入里、由热到寒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加以总结,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治原则,长久以来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1]。
现从六经入手,探析六经病发热特点,对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发热性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1 发热及发热类型《说文解字》曰:“热,温也。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发热第一》言:“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熇熇然而成热者是也。
”所谓发热,指患者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2]。
《伤寒论》中,根据发热的特征,有“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潮热”“寒热往来”“里寒外热”;根据热势的高低,有无大热、微热、壮热、小有潮热、热甚、身灼热;根据发热部位,有手足自温、表里俱热、一身手足尽热;根据伴随症状,有发热恶寒、热利、厥热交替、烦热等;根基于六经探析《伤寒论》之发热王丽琴 李赛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摘 要 发热作为一种常见病症,临证所见错综复杂。
《伤寒论》全文398条,论及发热的条文103条,然非独三阳病有发热,三阴亦可见发热。
六经病变中皆有发热之症,但因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迥异。
从六经病变角度探析发热的机理、临证表现特点及治疗,具有指导临床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发热 伤寒论 六经 中医病机中图分类号 R 222.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 (2018)11-0011-03据与有形实邪相结,有热结在里、瘀热在里。
2 发热的基本病机中医认为寒热乃正邪斗争中的反应,正邪互有胜负,正气胜邪则热,正不胜邪则寒。
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此阴阳更胜之变也”。
指在人体阳气偏胜、机能亢进时,抗御疾病的发热,即正胜则热,邪胜则寒。
《伤寒论》在太阳篇提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钱潢认为该条提纲挈领,统论阴阳,当冠于六经之首。
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
从病因来看,多寒邪为患,“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发热为感受寒邪后的反映,寒为因、热为果,然亦有因风邪,或因温邪而致病的。
此外当疾病向愈、阳复则热时,伴随机体全身症状好转,可见手足微热,亦当识别。
从病机来看,有卫阳闭郁、里热内炽、阳气内郁、虚阳外(上)越、阴虚内热、阳复邪退之不同。
从病变发展来看,反映了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由实至虚、由简单到复杂的病理演变过程。
3 六经病发热特点3.1 太阳病 太者,大也,太阳者,巨阳也,主统摄体表营卫二气。
作为六经之藩篱,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
太阳病均自外感风寒,风寒入腠,卫气抗邪于表,阳气闭郁而发热,如《伤寒明理论·发热第一》说:“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
”发热以恶寒发热并见为特点,即寒时亦有热、热时亦有寒。
病理特点为风寒袭表,卫外不和,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为开,治宜解表。
因《伤寒论》中详于寒而略于温,故根据感邪性质、腠理疏密、病理变化之不同,着重讨论太阳病本证的三种证候类型。
3.1.1 太阳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者,以翕翕发热为特点,翕翕指表热不甚,如羽毛之拂。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发热第一》说:“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
……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
”病机为外邪侵袭,腠理疏松,卫强营弱。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主外,两阳相搏则热,故太阳中风不待闭郁而热自发,风性轻扬开泄,营阴弱则见汗出,因被风邪所伤、卫气不利故淅淅恶风,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宜桂枝汤。
3.1.2 太阳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伤寒者,以恶寒发热为特点,因寒邪最易伤阳气,卫阳被伤必恶寒,且恶寒先于发热,根据正气的强弱发热可出现或不出现。
柯韵伯曰: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热者,盖寒邪凝敛,热不剧发,非若风邪易于发热耳。
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
成无己亦在《注解伤寒论》云: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
病机为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伴无汗而喘、体痛、呕逆等症,治以祛风散寒,宜麻黄汤。
3.1.3 太阳表郁轻证 表郁轻证者,以发热恶寒如疟状、热多寒少为特点,系太阳表证日久,表邪未解,邪气渐轻,郁于肌表之证,寒热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病理特点是表证日久,邪浅证轻,治以小发其汗。
3.2 阳明病 阳明,两阳合而为明,明者,彰显也,阳明的阳气最盛。
阳明经多气多血,邪入阳明,导致肠胃功能失调,以阳热充盛,胃肠燥热为主要证候。
从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可见发热为阳明经病的常见表现,性质为里实热证。
阳明病发热的特点为但热不寒、恶热汗出,病机为阳明热盛。
根据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及病理因素的异同,主要分为有热无积阳明经热证、有热有积腑实证、阳明燥热与寒湿相合之发黄证。
3.2.1 阳明经热证 发热以无形邪热弥漫全身为特点。
热型虽有蒸蒸发热、表里俱热、身大热、无大热之不同,实均反映阳明气分热盛,邪热充斥内外的病理机制。
病之初,以身大热、大汗为主,随着汗出过多,可见时时恶风之症,至无大热(169条“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缘为热邪逼迫津液外泄,久则伤阳损阴,热势渐减兼有表气不畅,治宜清解。
当出现微恶寒时,需从阳明病反汗出不解,而太阳病可得汗而解鉴别。
3.2.2 阳明腑实证 发热以潮热为特点,系热邪与胃肠糟粕相结,腑气不通所引起的非弥漫性里实热证。
潮热提示邪热内结,腑实已成。
尤在泾谓:“有潮热者为胃实,热不潮,为胃未实。
”如208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所以阳明腑证的热型为潮热,于阳明主时日晡为甚,伴腹满痛或绕脐痛、大便不通、手足濈然汗出等证。
然日晡潮热非独为阳明腑实证所见,亦可见于热实结胸证、风湿病、女劳病、真阴亏虚证、小儿肺火郁结证、瘀阻血室等证[3]。
3.2.3 阳明湿热发黄证 以身热不扬伴身黄为特点,因阳明燥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性黏滞,二者胶结难解。
热受湿邪牵制而不得外越,湿受热邪牵制不得下泄,故见身热不扬,实为阳热之气郁遏在里外出不畅,治宜清热利湿,所谓热去则湿邪无地自容也。
3.3 少阳证 少者,小也,少阳者,一阳也。
少阳外连太阳,内临阳明,居半表半里之间,转枢内外。
病至少阳,机体抗邪力弱,正邪相持,正胜则热,邪胜则寒,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特点,伴见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胆火内扰之症。
寒热往来者,寒来则热往,热来则寒往。
如《伤寒类书·寒热》说:“寒热往来者,阴阳相胜,邪正交争而作也……若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则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出入无拘,所以乍往乍来,而间作也。
大抵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相半。
”因病邪已离太阳之表,未入阳明之里,病机为少阳失和,枢机不利,治宜和解。
3.4 太阴病 太阴寒湿之土,为三阴之屏障,病入三阴,太阴首先受邪,病变以里、虚、寒、湿为特点。
关于太阴发热,《伤寒论》并无明文记载,太阴为至阴,本无热可发,即使发热亦为低热,发热特点为手足自温而身不热,涉及发热有两种情况。
一为太阴中风之四肢烦疼,太阴,脾也,风,阳邪也,脾主行气于四肢,风淫末疾,出现四肢烦热而疼痛,如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二为太阴寒湿欲解、阴证转阳,出现手足自温伴暴烦下利,利可自止。
因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末,脾为胃行其津液以灌溉四傍,太阴阳气回复,散布阳气于手足而热,阳充则阴邪不能自容,虽烦下利必自止,如278条“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3.5 少阴病 少阴为三阴之枢、阴阳水火之脏,病可从寒或热化。
少阴病以全身性阴阳衰惫为特点,是外感病发展过程的极期阶段,病情危重。
发热有太少两感而发热、阴寒内盛而发热、阴虚内热、阳气回复而热。
(1)太少两感发热: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少阴始得,本无热,外连太阳则发热,以邪在表,必应于里也;(2)阴寒内盛发热:实为“真寒假热,里寒外热”,因少阴阴盛于内致阴阳格拒,格阳于外见外热、下利清谷,格阳于上见两颧潮红、咽痛但不红;(3)少阴阴虚发热:为真阴亏损,水不制火,少阴内藏真阴真阳,《类经》认为:“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伴心烦失眠、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4)少阴阴邪渐退、阳气回复而热,邪出膀胱伴见便血、一身手足尽热或手足反温伴吐利等诸症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