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
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
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哲眼看中医医统三才而立论,医道才能得其全。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天地不外阴阳,阴阳不离五行,日月为易道阴阳,阴阳者,天地之大本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三阴三阳之谓人。
人禀天地,命属阴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分阴阳,男女有别,老少各异。
《礼记》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三世者,《伏羲八卦》,《神农本草》,《黄帝内外经》是也。
为医者,上顺天和,以疗人患,非通三才之道,得往圣之心者不能医国及人。
治医首先要识人,试观人身,鼻之下曰人中,自此而上,耳目鼻皆偶,自此而下,口与二阴皆奇,三偶为阴,为坤,为地,三奇为阳,为乾,为天,地天合成一泰卦也。
泰者,太也,太也者,大也,天为一大,太为大一,一即天一生水之一,一,水也,坎也,肾也,气也,数也。
泰,上从大,下从水,水即一也,一是水,土下皆水,水是气,所以能载十,故从十从一而为土,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推而广之,人中之后为督,为诸阳之会,人中之前为任,为诸阴之海,偶窍开阳位,奇窍开阴位,阳之用在阴,阴之用在阳也。
故耳目鼻主精气神,为五脏之用,口二阴主传送出入,为六腑之用。
阳奇,故耳目鼻聚于一,阴偶,故大小二便与口分为二,五脏属阴,而精气神无形,乃为先天之阳,自内而出,六腑属阳,而水谷有形,乃后天之阴,自外而入。
观先后阴阳之用,而水火互藏之妙昭昭矣。
医家之术,神仙之道,天地之运,思过半矣。
龙马以河图启瑞,神龟以洛书效珍,剖混沌之先机,昭乾坤之大法,方以类聚,人以群分,河洛生成变化之道,圣人先知而不讲,百姓日用而不知,世道衰微,天机隐秘,故不通造化之妙,焉知仲景之旨,只有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方可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
乾为天,为圆,为阳,为父,坤为地,为方,为阴,为母。
人禀天地,命受父母,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精即人之命根也。
乾三阳,坤三阴,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三阳三阴者人也。
三阳从地生,三阴从天长,天地之道,不离乎五太,太者,泰也。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作者王琦陈庚一,《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多数学者认为是继承《内经》的理论。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以证之。
但其中尚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认为与《素问热论》等篇一脉相承《素问热论》篇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篇中并论述了六经的发病症候及其传变规律,因此,部分学者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整起来的。
1《伤寒论》教材亦多持这一观点。
如:程门雪强调,必须承认《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的一致性。
2 也有人认为《伤寒论》是从《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素问》六经学说的特点,掌握了六经传变的规律,《素问热论》篇所讲的传变,只是示范性举例。
3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伤寒论》六经理论实源于《灵枢经脉》篇,但不排除《素问热论》的影响。
4 也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与《灵枢经脉》的手足六经、《素问热论》的六经病症、《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六气与三阴三阳相配及阴阳气之多少、《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中见,都有一定关系.这是一种从经络、病证,气化诸方面全面继承的观点.(二)认为仅沿用《内经》六经之名,内容已非其实.三阴三阳本是哲学概念,由于所说明的事物不同,其涵义也随之而异。
《伤寒论》运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各类证型,仅仅是受了《内经》阴阳学说的影响,是基于阴阳是机动代名词。
《伤寒论》对《内经》的继承是以临床实践“平脉辨证”为出发点。
姜春华认为,《伤寒论》六经是张仲景总结前人学说,通过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起来的,只不过沿用了《内经》六经之名称,其内容已非经络之旧。
仲景是'因证分经,而不是以经定证',给旧名词赋予新内容,形成了新概念。
仲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乃古人于不得已中假设之代名词。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的解读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的解读三阴三阳的盛衰关系到十二经脉的相表里三阴三阳,是《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里论述的,把阴和阳各分成“三等”: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然后手、足各领三阴三阳经脉对应五脏六腑(增加了“心包”作为第六“脏”,对应第六腑“三焦”)形成十二经脉的理论,并定义其“相表里”关系:足太阳膀胱经(15:00-17:00)与足少阴肾经(17:00-19:00)相表里足少阳胆经(23:00-1:00)与足厥阴肝经(1:00-3:00)相表里足阳明胃经(7:00-9:00)与足太阴脾经(9:00-11:00)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13:00-15:00)与手少阴心经(11:00-13:00)相表里手少阳三焦经(19:00-21:00)与手厥阴心包经(21:00-23:00)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5:00-7:00)与手太阴肺经(3:00-5:00)相表里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开是显露,阖是收敛,枢是转换。
阴中阳升为少阳,升而不已化热则为太阳,阳极生阴为阳明。
阳中阴降为少阴,降而不已化寒则为太阴,阴极生阳为厥阴。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三阴三阳圆运动:三阴三阳又可以细分。
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艮立秋脾肺)肺,手阳脉大肠,足阳脉胃(兑春分阳明大肠胃),足太阴脾会到胸中。
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轮的循环就是太阴和阳明。
下面看第二轮的循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再次回到胸中。
第二轮是少阴和太阳。
第三轮则是最后一轮循环,不用看看,就剩下厥阴和少阳了。
第一轮的运行,是阴阳气的起始,阴气和阳气刚开始运行,自然阳气盛,阴气盛,所以命名为阳脉和太阴。
第二轮阴阳气稍弱,就命名太阳和少阴,而第三轮阴阳气衰,则命名厥阴和少阳。
“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三阴三阳的时、位、性:三阴三阳的哲学基础是“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的有机结合“一分为三”是古人的宇宙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12柴瑞震,陈业兴(1.运城市中医医院,山西运城044000;2.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1100)“六经脉”,摘要:《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病”。
“六经”《伤寒论》“六经”《伤寒论》。
应该使用不见后面的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并不等于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于“三阴三阳六病辨证”“六病辨证”,《伤寒论》或简称才符合的原义。
》;“六经”;“六病”;张仲景关键词:《伤寒论中图分类号:R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2)04-0397-03《伤寒论》“六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确实系历代医家《伤寒论》所争论之焦点,亦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
大家都“六经”。
《伤寒知道并不是从《伤寒论》中提出的中医术语“六经”论》无之说,用“六经”来解释《伤寒论》三阴三阳六。
“六经”病,是宋代朱肱、庞安时等人的认识的内涵是什么?“六经”就是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呢。
长期以来对少阴经脉、厥阴经脉等六经脉,简称“六经”“六经”《素问·热论》的争论,使我们的理解有误。
在中,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指的是六经脉,《素问·热论》“经脉”篇中省略了后面的二字,并非三阴三阳这六个概念就是经脉的专有名称,后人及许多中医书籍都:“六经是指太阳、,说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其实:“六经是是误解。
其中漏掉了“经脉”两字,正确的说法是指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少阴经脉、厥阴”经脉而言。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不是专指六经脉。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探讨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探讨(河南·新乡·申景旺)提起三阴三阳,一般人首先就会想到六经,三阴三阳几乎成了六经的专属名词;只有个别人还可能联想起《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六气。
二阴二阳是从阴阳演化而来,但三阴三阳是否是从二阴二阳演化而来呢?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有:“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阳”。
这明显是医经家根据“天人相应”、“人副天数”的思想演绎出了阳明、厥阴二经,并非三阴三阳的原始意义。
《脉经·扁鹊阴阳脉法》曰:“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上,动摇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
阳明之脉,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状如科斗,其至跳;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阴之脉紧细,动摇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阴之脉、紧细以长,乘于筋上,动摇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这里一日六时与一年六气的排列顺序,明显不同!其中一年六气的顺序应该是: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
在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补入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中,将三阴三阳与天之六气、人的五藏对应,把天地之气分为主、客二气,推演一个甲子(六十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每年可能出现的疾病。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经病提纲】白话文
【《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经病提纲】白话文世界万事万物皆可分为阴阳,一身亦可分为阴阳。
张仲景认为,人体有三阳病,三阴病。
三阳从表到里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阳是表,阳明是里,少阳是半表半里。
三阴从表到里分别是少阴、厥阴、太阴;少阴是表,太阴是里,厥阴是半表半里。
三阳有三阳的系列病证,三阴有三阴的系列病证。
疾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由阳及阴,由表入里,病情是逐渐加重的,反之则反。
人体疾病可以概括分为六经八纲之病。
何谓六经八纲?六经,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
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是辩其大纲,表里是辩其病位,寒热是辩其病邪性质,虚实是辩其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仲景所谓的六经并非经络名称。
1、太阳病第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的脉象是浮,发烧怕冷,头项僵痛,出汗或者不出汗,怕风或者不怕风,嗓子痛或者不痛,咳嗽或者不咳嗽,流清鼻涕或者不流,吐清痰或者不吐,身上困或者不困,四肢酸痛或者不痛,胸满或者不满,鼻子流血或者不流血,大小便正常,饮食正常。
太阳病就是民间俗说的冻着了,典型的外感病。
太阳病的共同特征是脉浮,发烧怕冷。
根据是否头脖子肩膀僵痛,可以细分为桂枝汤和葛根汤病,根据是否出汗,可以分为桂枝汤和麻黄汤病。
脖子不痛,就是桂枝汤,出汗,也是桂枝汤,如果头和脖子肩膀僵痛,就是葛根汤,如果不出汗,就是麻黄汤。
其他都是或然症状。
太阳病属于三阳病的表病,对于表病,要采取的施治方法是发汗。
(不能采取其他施治方法?其他方法都属于误治?)自从明清以来,医生害怕热药,只要一看到发烧,就认为是热病,就使用大量寒凉药物清热,导致疾病越施治越严重,这一陋习亟待改正。
临床只要看到病人脉浮,发烧怕冷,再加上其他一些或然症状加以佐证,就可以证明是纯粹是太阳病,就要使用温热药去寒,代表方子就是桂枝汤、葛根汤和麻黄汤。
2、少阳病第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的脉象是弦细,身体指征是口苦,咽干,目眩。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校修、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素问》、《灵枢》中的理论进行注解,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就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和五运六气派;到了清末、民国时,因为西学东渐和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又出现了中西汇通派。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研究《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在解放前就已出现了十几种学说;但近几十年来,一些研究《伤寒论》的青年学者试图用现代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进行解读,于是又涌现出了三十多种学说,因此使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其实,这个问题正如有位某位人类学家所言:只要“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
一、汉唐时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根据先秦、两汉时与中医有关的史料和考古可知:在秦汉之际,中医仍处于零散的经验积累状态;西汉时统一、稳定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中医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西汉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医的经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西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柱国在校方技时,将医书分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原人血脉经络、阴阳表里,以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而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通过内服汤药治疗疾病。
至魏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
“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将岐黄之术与针灸、张仲景与后世所谓《伤寒论》的渊源讲得非常清楚。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辩证六经,是后世医家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
三阴三阳原本是阴阳学说中的术语,《黄帝内经》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的诞生,就是因为地球上有阴阳二气平衡、稳定的得交替运动。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地球上万事万物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所以在研究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时候,自然要用到阴阳学说。
吧事物分阴阳,是对其性质的区分,将阴和阳各分为三,也就是三阴三阳,则是对阴阳的气量的多少的区分。
太是大的意思,太阳是言阳气的强大,为三阳,也就是三份阳气,故有巨阳之称;明是显著的意思,阳明是言阳气显著,为二阳,也就是二份阳气,故有盛阳之称;少是小的意思,少阳是言阳气弱小为一阳,也就是一份阳气,故有小阳、幼阳、稚阳、嫩阳之称;太阴为三阴,是三份阴气,阴气量最大;少阴为二阴,是二份阴气,阴气量较少;厥阴有极、尽的意思,厥阴为一阴,是一份阴气,也就是阴气少到了极点。
在自然界,昼属阳,夜属阴。
昼分三阳,夜分三阴。
少阳主时寅卯辰,正值清晨,阳光初照,其阳气不亢不烈。
太阳主时巳午未,阳光当头照,阳气盛大。
阳明主时申酉戊,太阳已偏西,阳气渐收。
太阴主时亥子丑,正是阴气最盛之时。
太阴主时子丑寅,夜半子时一阳生,阴气渐减,阳气渐出。
厥阴主时丑寅卯,阴气将尽,少阳已出。
《黄帝内经》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既然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就是天地的子女,因此人便于天地之气相应。
所以《黄帝内经》就是根据脏腑经络阴阳气的多少,分别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腑经络。
于是大自然有三阴三阳,人也就有了三阴三阳,简称为六经。
六经各分手足,经络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阴阳,通行气血,流布津液,因此六经实际上是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
虽用“六经”命名,并非专指经络。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三阴三阳和六经,伤寒论六经非经络六经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三阴三阳和六经,伤寒论六经非经络六经先生谈的第二个基本概念是“三阴三阳和六经”。
主要阐述了三阴三阳的产生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重点论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及由此带来的以词害义问题。
先生指出: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六经就是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中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
后来由于只分阴阳,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不同的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而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阴阳一分为三,是如何区分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基于怎样的哲学思想?三阴三阳用到中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太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心与肾,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
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内经》中是如何运用的?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
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次序,三阳传变次序
《伤寒论》六经次序,三阳传变次序三阳次序三阴的次序为太阴、少阴、厥阴,这在《伤寒论》和《黄帝内经》都是一致的。
但是关于三阳的次序问题,《伤寒论》原书的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还是太阳、少阳、阳明,到底哪个是正确的?《黄帝内经》上关于三阳次序的记载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太阳、阳明、少阳,依据为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依次阳气渐衰《伤寒论》原书的三阳次序即是太阳、阳明、少阳。
可见三阳的次序对应了三阴的,第二种是少阳、太阳、阳明。
《灵枢·终始》“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
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伤寒杂病论》记载六经为病欲解时的次序也是少阳、太阳、阳明。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为凌晨3点至早晨9点;“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为早晨9点至下午3点;“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为下午3点至晚上9点。
第三是太阳、少阳、阳明。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既然三阴按照开、枢、阖的次序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按照开、枢、阖的次序就当为太阳、少阳、阳明。
这从三阴三阳的传变规律上也可以看出来。
太阳病的传变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循经传,太阳传少阳,由少阳化热再传人阳明。
第二种是越经传,太阳直接传人阳明,多见于素体热盛之人。
还有就是太阳病误治,如阳明病篇说的“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也有“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对于越经传,太阳之后就是阳明。
可见从外感病的复杂程度与重要程度而言,当是太阳、阳明、少阳。
如果出现越经传,太阳之后直接是阳明;从一日内人的阳气由内出外而言,是少阳、太阳、阳明;从疾病自身的传变规律而言,是太阳、少阳、阳明。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解析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等作为重要的理论渊源和基础,谱成《伤寒论》。
故通晓《内经》中有关六经的理论,有利于把握《伤寒论》的原意。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乃是本,是《内经》解释脏腑、气血、经络、药物等等的基本说理要素,然阴阳虽然涵盖一切,但是涉及到具体的医学问题,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单单用“阴阳”就显得宽泛而不能深入具体探讨病机演化。
故《内经》在阴阳的基础上又继续细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故要明白六经的内涵,先要明白三阴三阳的概念内涵。
《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故我们可以认为,三阴三阳的分类标准是“气”的多寡,从“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又可知“气”又含阴阳之气两方面,即三阴三阳是根据阳气阴气的多寡来分属命名的,这也是三阴三阳最基础的意义。
由于当时对外感疾病传变规律认识的局限,六经几乎是一切外感病公认的主要传变方式,如《伤寒论》中就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中暍,太阳风温等的记载。
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正寒”之邪的致病特点,谱成了《伤寒论》,伤寒病因为正寒之邪,主伤人体阳气为主,其恰好符合六经三阴三阳按阴阳气之多寡的分类标准,故以六经理论来归纳伤寒病的传变规律在理论上是吻合的。
然单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寡来粗略地理解《伤寒论》中六经病临床具体内涵又是不够全面的,也无法细致分析探讨《伤寒论》中的病证病机。
因伤寒病毕竟是作用于人体的外感病,既应该考虑本病病因自身的致病特点,更需要结合人体结构、物质、功能基础而谈及病的发生、传变。
三阴三阳在被灵活运用于临床的同时,与之有关的理论也被充分利用以解释病机,如三阴三阳虽然是根据阴阳之气多寡来命名的,但其还包含经络之义,《内经·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肠次指之端,循指上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故六经中还应该包含经络走行之义,这从张仲景症状归类中就可见一斑,如太阳病中之“颈项强急”,“一身尽疼”,“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其中都含有经络走行之义。
《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
《內經》三陰三陽理論與《傷寒論》六經病[转] (2009-09-20 23:10:3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太极物理作者:吳明珠(注: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规律如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顺序,分析人手足三阴三阳经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从里面往外面顺次一圈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正好与疾病传递规律阴阳相反,即依次太阳对太阴,阳明对厥阴,少阳对少阴,太阴对太阳,少阴对少阳,厥阴对阳明,这应该不是偶然的,人与天和而不同)摘要本文說明了《傷寒論》中大部份六經病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開樞闔從《內經》所云之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講是指人體氣體的出入問題。
並明說《傷寒論》六經病是合理繼承《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基礎,結合《熱論》六經傳變理論而形成的。
關鍵詞:三陰三陽、六經病前言張仲景原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見張仲景著述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內經》的影響。
《內經》對人體三陰三陽的論述見於多篇,從人體分部、陰陽氣的多少、生理功用等方面作了不少闡發。
六經辨證作為《傷寒論》的重要學術成就,其六經病即以三陰三陽作為其理論基礎。
一、六經病主症與三陰三陽分部《陰陽離合論》對三陰三陽的分部作了闡述,其原則是“外者為陽,內者為陰”。
以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為少陰,少陰之上為太陽,根起于至陰;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為太陰,陽明位於太陰之前,根起於厲兌;厥陰之表為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
太陰根起于隱白,在沖脈之上,少陰根起于湧泉,在太陰之後;厥陰根起於大敦,在少陰之前。
綜上,三陰三陽在人體有確定的分屬部位,大致與足六經相同。
《傷寒論》大部分六經病之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
如足太陽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下項,夾脊,故太陽病有頭項強痛。
足陽明經下膈屬胃,故陽明病以胃家實為主。
《内经》里的三阴三阳,到底和《伤寒论》中的哪不一样?
《内经》里的三阴三阳,到底和《伤寒论》中的哪不一样?
《素问·热论》之三阴三阳,涵盖经络、脏腑,非为经络系统独受病。
其中三阳病以经络、六腑受邪为主,为阳病;三阴病以五脏精气本病为主而又受外邪,为阴病。
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深受其影响,《伤寒论》之三阴三阳系统也是包含经络脏腑在内人体整个气化结构之全部,其中三阳病篇之太阳病、少阳病以经络病候为提纲,阳明病以腑病病候为提纲;三阴病以五脏阴精阳气虚衰的病候为提纲,即三阳病为病在经络、六腑,三阴病为病在五脏。
《素问·热论》与《伤寒论》特点比较如下:
1
二者皆以三阴三阳为主线,即以人为本。
《素问·热论》中三阴三阳的顺序和《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顺序一样,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2
三阴三阳分三对三部,《素问·热论》中有明确论及,《伤寒论》隐喻其中。
每一对阴阳之间为一体,内外、表里、出入一体,是气机流转、病情转归的要害之处。
3
《素问·热论》中三阳的主证同于《伤寒论》三阳病的提纲,三阴主证不同于《伤寒论》三阴病的提纲,后者以五脏阴精阳气的亏虚为提纲而不以三阴经的经脉病候为提纲,这样使三阴病的病机更为明确。
4
死证都是主要出现在三阴病中,同时二者皆重视胃气的重要性。
《素问·热论》《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体系皆包括人体经络脏腑之全部,皆有经络、脏腑之用而不以其名为纲纪,独以三阴三阳统之。
此不仅是认识《素问·热论》的法眼,也是认识《伤寒论》六经的法眼。
《伤寒论》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不朽盖因经络脏腑皆统一在三阴三阳之下。
得天地阴阳者,得中医。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
别?
《黄帝内经》分成《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整体论述了生命和天地、疾病的关系,并从经络角度指导了用针的方法,它的三阴三阳是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分类整理,并结合五运六气论述了外界环境对生命个体的不同影响。
而《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总结归纳了《汤液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用药组方思想,用六经辩证法对外感病进行了分类,其三阴三阳更着重于人体脏腑对疾病的症状诊断,而对经络腧穴的论述较少。
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是针灸治病的主要依据,其细化到六经经络的每一个穴位,甚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考虑进去了。
但是《伤寒杂病论》是借用了三阴三阳对病位进行了分类,并主要按疾病的症状表现细化了用药组方的方法,所以我们说《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
以上是我对两者之间区别的粗略理解,不妥之处望各位不吝赐教。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本来只是每个学中医者都应该明了的一些基本概念,现在却成了困扰人们、议论得莫衷一是的难题,难怪中医没落到今天面目全非、几近消亡的境地,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败光祖先遗产,到了不明真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经验的地步,愧对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在天之灵!关于本题提问,我们须先对《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两部经典之学术地位作个界定。
当前中医界绝大多数人把这两部经典置于同等地位,混浠了中医源、流之别。
这种对源、流的混淆,使学界只重应用、发挥,失却了朔源明理之学术态度、迷失方向,最终导致中医到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应用发挥经验的地步。
连基本概念都无法理解,流行的一套成为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中医恐将亡,中医学子,醒醒吧,不然我们将以何面面去见我们的古圣先贤!与《道德经》全面解《易》不同,《黄帝内经》是侧重从生命学角度解《易》之作,她以文字形式从生命真相角度解读伏羲开天之作《易》,属中医学术源头经典,而《伤寒论》只是根于诸源头经典的应用发挥,而今日之自称经方派诸大神把仲景置于中医学术至高无上地位,机械套用,不思朔源明理,严重偏离仲圣之衷,顽固地当起猪队友,在中医衰落进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本人绝无否定仲圣功绩之意,但是求求大神们,放过中医吧,不要阻碍中医复兴而不自知,行吗?回归正题,《黄帝内经》、《伤寒论》都出现太阳、少阳、阳明和少阴、厥阴、太阴三阴三阳概念,源、流差异,其概念函盖还是有所不同的。
作为中医源头经典之《黄帝内经》,其三阴三阳全面函盖了自然界阴阳化生之气化阴阳(也称六气)、自然界气化阴阳在人生命产生、存续的不同存在、运作方式、六经运作及经气;而作用中医学术应用经典之《伤寒论》所提三阴三阳,直接体现的是六经和经气概念,而六气在六经中如何存在、运作没有很直接的表现。
这样一来,相信仲圣至上者会不明六经六气运作基理、不明疾之传变顺逆何因!内经所述三阴三阳,对应老子《道德经》中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无为无极,即道,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三阴三阳即六气,万物为五行,五行有形之物之各有差异而呈万物之现象。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让草药郎中告诉大家吧,素问六经与伤寒论六经是有本质的区别:素问六经是一病共具六经,素问是因热病而原及六经,伤寒杂病论六经是异病分部六经。
张仲景是设六经以尽赅众病。
《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为什么呢?听江湖郎中细细道来。
张仲景撰写《伤寒论》时,引撰《素问-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阳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又“今夫热病者,皆伤于寒之类也。
”创立了六经论治体系,又引撰古《汤液经》阉割去掉了本经五行进行脏腑辨证补泻理论,写成了一本专门治疗外感热病的医学专著。
重药证对应,它只辨病,不辨证,讲究药证对应。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实质,是于患者人体证候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究疾病的通治方法。
即《伤寒论》只根据疾病反应的症状治病。
不再应用《内经》的五行、五运六气推衍辨证。
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论述在内经里非常多,辨证特别重视患者所处的地域、民族人种、发病的季节性以及阴阳二十五种体质类型的人的特性等等,都是辨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汤液经》讲究用五行理论指导五脏辨证用药,特别注重用五味应对脏腑之外泻,而在伤寒杂病论引撰汤液经的方剂中,已不见了具体适应证有五行与脏腑的概念。
从此伤寒一派就彻底抛弃了五行五脏理论,跳出五行外而主张用八纲辨证,全本《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是以六经辨证(病)和辨方证(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根本就不再用五行生克的理论了。
内经是以五脏五行、经络治病为生理基础,论病则以五脏五行及六气变化为主,重视五行,五运六气,五脏与五行等,是从天人感应立体多维论述病因病机的,治疗不但治本脏腑,还考虑生克的脏腑。
临床辨证是五元论的,内经重病因,伤寒重症状,内经临床注重于病因病机辨证;伤寒论是依据人体感病反应的症状特点、病情、病性形成的证来治病。
至此,你也就明白《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是源流有别,体系各异的两个系统。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阴阳之三,就是我们说的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阴阳之气各有盛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所以才有了三阴三阳的称谓。
之所有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一阳、二阳、三阳所具有的数不同,数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时间决定的。
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两阳合明则阳盛。
阳之盛也。
在《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篇》提到∶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曰阳明。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两阴交尽,此为阴之极也。
同样也是在《阴阳系日月篇》提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
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通过文意,可以指导,幽位阴极之象;明为阳极之象也。
我们可以看一张图:五运经天图图中辰巳位于东南方向,戌亥位于西北方向。
东南炎热为春夏之际,西北寒凉为秋冬之时。
一寒一暑,与幽明相配。
所以《阴阳系日月篇》以辰巳为阳明,戌亥为厥阴。
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这里提到了四个节气,分别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什么是至,就是到达了极点。
热极则凉生,寒极则温生,所以我们经常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所言的二分二至日,实际上是对五运六气之中的六气进行划分: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之气(主气),主春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也就是在春分之前。
二之气则居春分之后。
所以这里春分秋分,实际上是对一二之气和四五之气的一个划分。
春分前昼短夜长,秋分后昼短夜长。
就是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中国古人确立了二分而至日,并以此分辨阴阳变化属性,得出了三阴三阳之数。
田合禄:《内经》阴阳、《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五运六气”关系
田合禄:《内经》阴阳、《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五运六气”关系导读:本文是上医举行与田老师的一次访谈,文中用简单几个问题,将《内经》阴阳、《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五运六气”关系阐释的深刻清楚。
问:【内经中太多阴阳,三阴三阳,怎么理解这些不同场景中的阴阳?】答:【三阴三阳】阴阳在《内经》当中有多种层次的不同提法,比如三阴三阳,有天道的三阴三阳,有地道的三阴三阳,有人道的三阴三阳,所以在历代注解《伤寒论》中,他们不懂得天地人,不懂得三阴三阳的层次,因此在注解当中非常混乱,弄得大家不清楚。
问: 1)试问五运六气中提到的三阴三阳和手足十二经络中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关系?2)手足均有三阴三阳,例如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您在书中提及“太阳心主外主表,太阴脾主里的奥秘,扬弃了太阳膀胱主表,阳明胃主里说”,请问太阳为何对应心而不是小肠?那为什么称小肠经为手太阳小肠经?答:【五运六气之三阴三阳与经络三阴三阳的关系】1)五运六气中的三阴三阳和经络的三阴三阳不在一个层次上,五运六气中的三阴三阳是讲天道或地道中的三阴三阳,也就是天道三阴三阳是主“客气”,地道的三阴三阳是主“主气”,还有加上《伤寒论》中的“六经欲解时”的三阴三阳次序,所以伤寒论中有三套三阴三阳次序。
五运六气中提到的三阴三阳与脏腑十二经络之间是两个层次,一个属于形体本身脏腑所固有的,一个属于天道阴阳多少的次序来划分的,所以这两个不是一个层次,要分开论述。
2)再如,阳明的问题,运气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这个燥气属肺系统,而不属于胃,怎么能说阳明是胃呢?阳明肺主宣发肃降,肃降出了问题,就会导致胃家实、脾家实的情况,根据“六经欲解时”,太阳主巳、午、未三个时辰,是属于夏,属于心所主,而人体卫外的是阳气,阳气最盛的是夏天,内经说“心部于表”,这个阳气才能卫外而固,而膀胱经是寒水之府,那么,这个寒气怎么能卫外而卫固呢?是不可能的,所以主表的不是膀胱寒水这个经。
问:【天地之阴阳之气“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与人之阴阳之气的盛衰关系是用什么纽带联系?是五气入鼻,五味入脾吗?】答:【气之阴阳】人摄入的是五气五味,五气五味在肠胃化生为人的神气,在这里指化生为营气、胃气,所以说天地之气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表现在人体当中,这个气味《脏气法时论》中说是“补精益气”,这里“补精益气”通过厥阴从中气这个关系,就导致了阳生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體陰陽氣的多少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陽明陽氣最盛,《至真要大論》曰:“兩陽合明,謂之陽明”,因此,陽明病多邪正交爭劇烈,以裏熱實證為主;厥陰為兩陰交盡之處,《陰陽類論》曰:“一陰之厥作朔晦”,為陰盡陽生之處,故其病多寒熱夾雜。
六經病的治療也應當固護三陰三陽之氣,如太陽陽明陽氣充盛,故治療上太陽病採用辛溫發汗,如麻黃湯、桂枝湯;陽明病以清下為主,如白虎湯和承氣湯,總之,共治則總以去邪為要。少陽陽氣較少,故治療應以和解為主,小柴胡湯為代表方劑,其用人參、甘草、大棗皆因病入少陽,正氣有衰,故以此益中氣,和營衛,助正抗邪。三陰病中太陰較少陰正氣充足,仲景提出“當溫之”的治療大法,以溫中健脾為主,採用理中丸、四逆湯等一類方劑。少陰病機體抗病能力明顯減退,正氣大虛,故治療當急溫之,附子、乾薑為必用之藥。厥陰病用藥一般應遵循寒熱並用的原則,不可使藥性有所偏盛。張仲景在六經病治禁中對此有明確的提示,如在少陽病中指出不可發汗、吐下,以免耗傷氣血,出現變證。少陽病中也提出不可汗下,以加重陰陽之虛。他之所以在多處條文中反復強調這些問題,皆因少陽、少陰本是陰陽二氣初生之處,故治療中應扶正加以去邪。
張仲景並沒有機械地繼承《熱論》日傳一經之論,而提出靈活的六經病傳變規律,正是受了《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的啟迪。如以陽明為例,《熱論》提出“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但《傷寒論》對陽明病傳變規律的論述更加詳盡,並能有效地指導臨床。97條“血弱氣盡,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說明少陽病變可傳入陽明。187條“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說明太陰病可轉出陽明。這些論述均是以陽明為闔為理論基礎的。
四、六經病傳變與三陰三陽排列
六經病的排列順序一直是歷代醫家研究的重點,從《傷寒論》原文來看,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與《素問?陰陽離合論》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排列不同,其區別在於少陰、厥陰的順序不同。而與《素問?熱論篇》“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完全一致。但《熱論》三陰三陽不言開闔樞,只言經絡循行,而《傷寒論》六經病不僅包括了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也包括含了開闔樞功能失常導致的病理變化。因此,可以說《傷寒論》六經病是合理繼承《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基礎上,結合《熱論》六經傳變理論而形成的。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以看出,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四肢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傷寒論》大部分六經病之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如足太陽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下項,夾脊,故太陽病有頭項強痛。足陽明經下膈屬胃,故陽明病以胃家實為主。足少陽經起於目銳眥,入耳中,故少陽病見目眩。足太陰經入腹,屬脾故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足厥陰肝挾胃屬肝,上貫膈,布胸脅,故厥陰病見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可見,《傷寒論》六經病與《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均是以足六經為基礎。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东南之位)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南偏东之位),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注:因此阳明可能指东、南两阳)。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西北之位),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北偏西之位),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注:因此厥阴可能指西、北两阴)。”
三、六經病病機與三陰三陽開樞闔
統觀六經病與《內經》三陰三陽雖以足六經為其結構基礎,但並不能說就等於足六經。《陰陽離合論》在敘述三陰三陽後,特別強調了其功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並云三陰三陽分言之“三經者不得相失”,而為一陰一陽。合言之“陰陽衝衝,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對於三陰三陽開樞闔的問題,後世有多種解釋,一般認為於陰陽氣的運行有關。開指氣機發於外,闔指氣機蓄於內,樞指氣機可出可入。以上說明,《內經》所云之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講是指人體氣機的出入問題。
陽明厥陰皆為闔,《傷寒論》指出:“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此從生理上說明陽明為陰陽氣所歸之處。病理上病邪,不論寒熱,一旦入于陽明,則也無所複傳,形成“胃家實”。厥陰病為六經病之最後階段,《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可見厥陰不僅是陰盡之處,又主陽之生,故張仲景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揭示其熱化之機,而又以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說明其陰寒之本。
手 足 手 足
太阴(肺经脾经)-阳明(大肠胃经)
少阴(心经 肾经)-太阳(小肠 膀胱)
厥阴(心包 肝经)-少阳(三焦 胆经)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实际上三阴三阳之说暗合正反合或者入、证、合的基本规律,其基本规律类似附设六脉的过程,两阳合明之“阳明”对应三阳之阴阳相合之灵,两阴交尽之厥阴,对应三阴之阴阳相合之灵,从这点意义上来说阳明和厥阴分别对应太极两鱼眼,这从内经将人体以腰部为界划分为上下阴阳两部分也能看出端倪。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规律如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顺序,这并不妨碍内经所谓以少阳、少阴为枢的理论,其中枢乃是因为入证合之“证”作为关键,而对应附设六脉之实位脉,是本底之脉。阳明和厥阴正应“明本非明”.之所以少阳、少阴为枢,主要是因为二者阴阳气机都比较弱小,有向多个方向发展的潜力,而枢的作用恰恰如此,可左右转,就阴阳的质量而言:少阳最弱,太阳最强,阳明次之,因为阳明是已经合之阳,三阴也与此类似)。
摘要
本文說明了《傷寒論》中大部份六經病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開樞闔從《內經》所云之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講是指人體氣體的出入問題。並明說《傷寒論》六經病是合理繼承《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基礎,結合《熱論》六經傳變理論而形成的。
關鍵詞:三陰三陽、六經病
前言
張仲景原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見張仲景著述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內經》的影響。《內經》對人體三陰三陽的論述見於多篇,從人體分部、陰陽氣的多少、生理功用等方面作了不少闡發。六經辨證作為《傷寒論》的重要學術成就,其六經病即以三陰三陽作為其理論基礎。
《內經》三陰三陽理論與《傷寒論》六經病[转] (2009-09-20 23:10:34)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太极物理
作者: 吳明珠
(注: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规律如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顺序,分析人手足三阴三阳经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从里面往外面顺次一圈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正好与疾病传递规律阴阳相反,即依次太阳对太阴,阳明对厥阴,少阳对少阴,太阴对太阳,少阴对少阳,厥阴对阳明,这应该不是偶然的,人与天和而不同)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第二种又分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基本相同),这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学说文献。十一脉的名称,是以“臂”“足”分阴阳,与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一致的。
《傷寒論》繼承並運用了《內經》這一理論,將之具體化到外感病的病機中。
太陽為開,應當與《靈樞?營衛生會篇》“太陽主外”,《陰陽類論》“三陽(即太陽)為父”,《熱論》“巨陽(即太陽)者,諸陽之屬也”,“為諸陽主氣”合看,其意即諸陽脈之氣皆通於太陽,而為衛外之能。張仲景認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風寒之邪侵犯人體,太陽首當其衝。其病在表,以脈浮、惡寒揭示陽氣向外抗邪之病理,為外感病的初始階段。太陰亦為開,《陰陽類論》“三陰為表”,乙太陰為陰之表,食不下、自利益甚等說明太陰病主要以局部中焦陽氣不足為病機,是三陰病的初始階段。
總之,《內經》三陰三陽理論與《傷寒論》六經病的病因病機、證治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六經辨證是在六經病的認識基礎上對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加以總結而形成的,因此,三陰三陽很可能就是張仲景撰用《內經》理論為《傷寒雜病論》的核心。
注: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太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三阳主动,故头尾先动,中节后动;三阴主静,则开枢合顺次传遍,整体除开少阳按逆向相生分布,不断由子传母。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表里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