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实质新解
中医六经辩证的实质是什么?
要弄清楚六经辩证的实质,得弄明白六经辩证到底是什么?首先六经辩证源于《伤寒论》一书,它是“伤寒论”的一部分,是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的一部典籍,约成书于1700多年以前。
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古奥,给我们学习带了了很多困难,特别是《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学说,显然与《黄帝内经》的六经学说不同,其六经辩证的实质是什么呢?从金代的成无己开始注解《伤寒论》,至今总有数百家,各自的看法不同,有的以经络来解释,有的以及脏腑来解释,有的以部位划分来解释的,有的以病程发展阶段来解释的,还有从气化功能方面来解释的,到了近代,则更有排除以上的所有观点,而用西医证候群来做解释的,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回头我们看看,除西医学说外,其他各种观点实际上是想互联系的一个有机体。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纵横贯穿,内外网络,为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精、津、气、血等营养物质,同时输送及排泄代谢后的废物,传递各种身体反应、信息:脏腑及其所在所属的区域部位,在经络的联系与调节下,或纳或化,或藏或输各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功能活动;气化则是对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
脏腑就好像人体各个不同车间中不同的机器,经络好像是通达内外、联络各车间的通道,气化好像是不同车间中不同机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每一条生产线各有其自己的通道、区域、生产活动方式及产品,但它们又想互联系,统一在机体这个整体里,因此,六经的实质是经络、脏腑、部位、气化等所组成的融合体。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看六经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就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太阳经的太阳病:太阳是人体体面阳气的代称。
太阳之阳可温煦肌肤,固护腠理,司理皮肤毛窍之开合,防御外在六淫之侵袭。
若太阳之阳的功能失调,则外邪就易侵入人体,人就会发生疾病,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不同,如禀赋有厚薄,气血有虚实,年龄有老少,体质有壮衰,感邪有轻重等,因而同是太阳病又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是有一定规律性,之所以有规律性,正是由于太阳经有它自己所属的经络,有它自己所属的脏腑,有它自己所在的区域,有它自己的气化功能活动。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桂枝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葛根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 3.症(状) ① 病、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 成。如“中风”。 ② 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 基础。如四诊。 ③ 辨症多蕴含在辨病、证之中。
(三)《伤寒论》以症为主要目标的论治法 阳明 1. 三急下证:252、253、254;320、 少阴 321、 322。 2.四逆汤证:323 (四)结论 以上辩证、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病(纲领) 与证、症(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诊断和 论治的有机整体。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 贯通,临床当可思过半点,我们应继承发扬。
病性 阳
病势 初起
阳
极期 (盛阳+热邪) 后期
阳
阴
初期
阴
危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心包。
复杂 (寒热)
复杂
三、六经传经学说 (一)六经的含义
(二)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少阴 (病) 厥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心、肾、肾经。
病:病程全过程的根本性 矛盾。 (四)病、证、症 之间 证: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的关系
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 病、分析证候的依据;也是 判断疗效的依据。
<二>《伤寒论》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 二 《伤寒论》辨病、辨症、 结合的体系 六经辩证: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结合 的有机体系 (一)从篇名看: 1.理论论述、操作方法等命名:辨脉法、 平脉法、伤寒例等——非以辨病、证、命名。 2.涉及治疗的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命 名。
探讨六经的实质?陈志刚
探讨六经的实质陈志刚读《伤寒论》不得不提三阴三阳,六经的三阴三阳模型一直是古今医家研究的重点,有的从开合枢的角度切入,有的从标本中解释。
而今天,陈志刚老师别开生面,打算以六经欲解时为切入点,和大家交流一下对对三阴三阳的一些思考。
下面就让我们清空杂乱的思绪,和陈老师一起走入三阴三阳奇妙的世界吧!今天为什么讲从六经欲解时为切入点探讨六经的实质呢,因为我在学习探讨过程中,临床上仍然有很多困惑。
以前学的基础的东西虽然也是适用的,但感觉跟伤寒,特别是胡希恕先生以及日本汉方的思路,不是很兼容:这在临床上是比较苦恼的。
我也是在摸索,有的时候用经方用得多的时候对内经的思维可能就比较淡薄,这个时候我就会多用一些内经中的思维,比如脏腑辨证、五行思维等。
但这个时候就会感觉用方子有些散慢,很不规范,就又回到经方的思维中。
经过这么左来右去来回的变化,我逐渐有些体会,感觉这两个思维虽然确实不一样,但是可以兼容的,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毕竟都是研究的人体的阴阳气血。
从我的想法来说,我既欣赏胡希恕先生,冯世纶冯老,包括黄煌老师和日本汉方这种把方证做的很规范的路子,这既是基础,也是非常高明的方法。
同时我也羡慕把内经理论研究的很透彻很细致的医家,比如刘保和老师《西溪书屋夜话录》,把肝病讲解的比较具体透彻。
如果能把两者结合到一起是非常完美的,这两者能不能结合到一起,就要在实践中一边走一边看了。
一、从欲解时看三阴三阳我们首先看一看六经欲解时,见图1。
图1所谓六经欲解时,是说病在这个时辰容易解除。
对一个疾病而言,因为病是一定的,邪气是一定的,它在这个时候容易解除,我们推断正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而且人体对外病邪的反映主要是阳气在主导,所以决定欲解时主要是阳气在某个时段、某个部位比较旺盛。
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到太阳病欲解时对应已、午、未,基本在中午这个时段;阳明病欲解时是申、酉、戌,主要在下午这个时段;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子、丑,主要在晚上。
《伤寒论》:跳出“经络”看“六经”
《伤寒论》:跳出“经络”看“六经”“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特有的辨证体系,也是仲景学术殿堂的围墙,要想登堂入室,必须首先穿越“六经”这堵墙。
一、“六经”的实质是“三阴三阳”《伤寒论》中没有直接提出“六经”一词,用“六经”作为“三阴三阳”的代名词,只是后世约定俗成的提法。
三阴三阳,源于上古的阴阳思想。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用阴阳的法则进行二分法归类,觉得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将阴阳各自再进一步一分为三,即成为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不同的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而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六经”三阴三阳分类法,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六分法的宏观属性归纳和识别,是用来认识事物本质的执简驭繁的方法论。
二、医经家首先把“六经”用于临床辨证“六经”一词最早出现于《内经》,大部分均指“六经脉”,即手足三阴三阳各六条经脉,亦即十二经脉的全称。
例如在《素问·热论》之中,提到热病的三阴三阳发病规律,虽然文中没有称作“六经病”,但由于该篇文中所说的三阴三阳的确是指经脉而言,故此称作“六经”实为合理。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郑卢医学之《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如何从六经去学习理解伤寒
郑卢医学之《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如何从六经去学习理解伤寒《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1. 概述(1)什么是六经学习《内经》时讲的经络是十二经络,在按摩、针灸中也用得最多,那么《伤寒论》里讲的六经或说十二经络都源于《内经》,这就是它们共同的来源。
《内经》的《灵枢经络篇》讲十二经络,还讲了冲、任、督、带,加起来就是十六经,这是以前讲过的。
今天所讲的《伤寒论》的六经传变,就是张仲景根据《内经》的学说,以及经络的思想,用在对病的辨证、与病的演变过程的辨证、立法、出方、用药的理论思想,也就是说,将六经用在对病的辨证和演变过程中间。
那么《伤寒论》所讲的六经的次序,首先是太阳,而后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不要弄乱。
太阳经就是指足太阳膀胱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少阳指足少阳胆经,太阴指足太阴脾经,少阴指足少阴肾经,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络有足经、手经,张仲景讲的六经辨证完全是足经,这就是六经。
(2)六经的真义六经有为病和不为病。
所谓不为病,就是指正常的时候,人身的气就按照六经循环。
所谓正常,是指六经的正常的气化。
正常的六经气化,是讲正常人自然生命的运动规律、气化的规律。
《内经》从少阳讲起,接下来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这样的次序。
我们把顺序颠倒过来,按照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次序讲的,如下: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这就是人正常的六经气化的规律在《医理真传》里面,每讲一气,都讲了这样一句话的意思,只是用了另一种说法。
把“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表述为“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
也是本、中、标三气。
治之,就是主治,即主气、本气。
太阳是寒为主气,寒为本气。
这几句话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在人体科学中的运用。
《内经》上还讲:“五体以为本,六气以为用。
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述评
伤寒六经实质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不同的学派和医家对其有着不同的学说和解释。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进行述评。
首先,我们可以从传统医家的角度来看。
传统医家认为,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
每一经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比如太阳经实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
这些学说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伤寒六经实质也被解释为一种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现代医学认为,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伤寒六经实质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
此外,不同的中医学派别也对伤寒六经实质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经方学派注重经络的辨证运用,强调药物配伍的原则;气机学派注重气血运行的平衡,强调调理气机的重要性;五行学派则注
重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强调疾病的阴阳失调。
这些学说在临床实
践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总的来说,伤寒六经实质各家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
要地位,不同的学说和解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家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述评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伤寒论》“六经”之名实
《伤寒论》“六经”之名实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必定会涉及到“六经病”和“六经辨证”这二个重要概念。
其实,“六经病”和“六经辨证”这二个概念都是后人在研究《伤寒论》过程中作为对三阳三阴病和三阳三阴辨证的简称而提出来的,张仲景《伤寒论》中并没有六经病和六经辨证的提法。
与“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直接相关的是“六经”的提法。
因为《伤寒论》中的三阳三阴病被概括为或简称为“六经病”,才会出现后来的众说纷纭的有关《伤寒论》“六经”实质的争鸣。
一方面,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争鸣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学术发展的空间; 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争鸣偏离了文献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学术发展史的根据,因而又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认识上的混乱,甚至有些人不顾文献事实而加以任意曲解,在客观上阻碍了认识《伤寒论》所论之伤寒病。
所以,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应该对《伤寒论》“六经”的名实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 《黄帝内经》中的“六经”“六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相对于肠胃而言,“六经”是一个纵向的概念,主要指人身之经脉而言。
《灵枢·逆顺肥瘦篇》说: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说明了经脉纵向行走的特点。
当然,作为经脉概念的六经实际上是包括了手足十二经脉。
分而言之,则为手足十二经脉; 合而言之,则为六经。
手在上而足在下,故手足经脉又以上下来分。
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曾说: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虽病,谓之自已也。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
”因此,在《黄帝内经》中“六经”的概念就是指经脉而言。
2 《伤寒论》中没有“六经”之提法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没有直接用“六经”的称谓,而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这种方式予以表述对伤寒病的认识,这种表述方式实际上就是三阳三阴病。
赵洪均《伤寒论》六经新解
赵洪均《伤寒论》六经新解赵洪均《伤寒论》六经新解——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六经”是伤寒学的重要理论,却是近千年来学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
按说,把六经理解为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问题就应该解决了。
但是,很多人的思想还是把理论看作对实在客体的描述。
当“模型”不能直观地描述客体时,人们就会以自己了解的客体为依据,对模型发生争论。
假如,还有关于同一客体的其他“模型”,争论就会更大。
所有重要的中医和中西医理论分歧,都可以归结为“模型”争论,也可以上升为“模式”争论。
如果我们把“模型”与实在客体之间的一致程度作为判断“模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就意味着要在“模型”或“模式”之间进行抉择。
这样做的后果是很清楚的。
假如承认与客体不完全符合的“模型”会各有长短,问题就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抉择了。
笔者以为,这至少是“结合”的一种涵义。
旧作《伤寒论新解》(马堪温、赵洪钧,199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第二章第二节标题即为“六经新解”,本讲的正文照用了旧作原文。
为了更好地说清这个问题,这里再做一点考证和补充说明。
《伤寒论》本身并无“六经”这个术语。
不过,六经之说根子很深。
今《内经》中“六经”凡12见,含义全部指经脉。
按顺序引其第1、2、6、11处如下:“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灵枢?经脉第十》)“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近世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见解
近世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见解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作者王琦陈庚近世医家的见解建国三十二年来,《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的研究逐步深入,有的宗古人某种观点或有所发挥,有的融合古人多种观点加以论述.也有的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探讨。
综其大概,可分为脏腑经络气化、证候分类和引用新说三大类型。
1.脏腑经络气化(1 )经络。
程门雪、刘渡舟等继爪朱肱、汪琥的观点,强调伤寒六经就是十二经络。
程氏认为《伤廉论》的八纲辨证方法,以六经为基础.必须承认六经与经络学说是分不开的.详言之则分手足十二经.合之则为六经。
刘氏明确指出,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应代表脏腋经络的生理病理过程,不是毫不相关的名称.六经概括了手足十二经.内属于脏腑,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吴氏通过《伤寒论》与《灵枢经脉》篇原文的对照分析,以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为例,指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就是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脆其中就包含了表里.阴阳,气化、层次、阶段等因素,他认为.关于六经实质的各种观点皆可统一于此.(2)脏腑。
鲁福安氏等不同意把伤寒六经和十二经等同起来。
鲁氏认为.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分别以心.肺,胃、胆、脾、肾、肝七个脏腑为基础,而六经之中有关经脉的病变、十二经其他脏腑的病变以及十二经脉所属脏腑在六经中相互兼见的病变,都是围绕着上述七个脏腑并伴随其病理改变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上述七个脏腑的病变是基本的,而除此之外的病变都是演伸的.施家珍认为:《伤寒论〉六经和脏腑有一定的关系,与《内经〉阳主外,阴主内,,阳道实而阴道虚则是一致的.三阴之证皆主里,,非里虚寒即里虚热证,以阴道虚也.三阳之证皆为实,有热实有寒实,以阳道实也.五脏以心肺为阳,故仲景以心肺之证系于三阳,六腑为阳,故以六腑之证亦属于三阳.(3)脏腑经络气化结合。
《伤寒论讲义》指出,六经实际上包括十二经,'联系着整个五脏六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
六经辨证又涵盖了脏腑、经络辨证。
大抵而言,六经病中,三阳病表示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奋状态,因而三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况为阳证。
三阴病表示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弱状态,因而三阴病多属虚证、寒证、概况为阴证。
就六经的表里而言,一般而论太阳属表,其余各经病变均属里。
笔者与胡希恕先生观点之不同在于:(1)少阴病不属于表阴证。
所谓表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只是少阴与太阳合病之格局。
同理,表阴证还包括太阴病与太阳病合病之格局。
如桂枝人参汤。
桂枝汤,桂枝人参汤皆为太阳、太阴合病代表方。
太阴虚不甚者,用桂枝汤;太阴虚寒明显者,用桂枝人参汤。
二者里虚有程度的不同。
(2)少阴病与太阴病,皆属于里阴证,不同之处在于少阴之正气虚衰程度明显严重与太阴。
,所以少阴篇多见死证。
若以脏腑功能解释,太阴大致属于脾阳虚、心阳虚肺虚,少阴大致属于肾阳虚也可包括心阳虚。
(3)里虚寒证属太阴,里实寒证也属于太阴病。
(4)里实热证属阳明,竹叶石膏汤之里虚热证也属于阳明。
黄连阿胶汤方证为少阴病从阳明热化形成的少阴、阳明合病格局。
故可知,里虚寒者,据其阳气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太阴、少阴;里虚热者,根据其阴津虚衰程度之不同,而分阳明、少阴(阳明合病)。
(5)半表半里之阴证,并非全是厥阴,还当包括少阳、太阴合病之格局。
其理亦如表阴证。
因在;里之阴证,以正气虚弱程度不而有太阴、少阴之分。
故弱少阳虚衰不甚,陷入太阴,则为少阳、太阴合病;4若少阳虚衰严重,陷入少阴则为厥阴病。
二者皆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病,而有虚衰严重程度之不同。
诗云:“华佗化鹤烬遗篇,仲景传书日月悬。
祧子万家宗一脉, 纷纷井底各言天”笔者不揣鄙俚,试做抛砖引玉,见笑于方家。
中医-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看《伤寒论》六经实质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看《伤寒论》六经实质《伤寒论》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弄清六经之实质关系到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准确理解与熟练运用。
历代关于六经实质见解颇多,或从经络学说论,或从脏腑功能论,或从病变阶段论,或从症候群论,或从气化学说论等。
诸多见解中,似以气化学说诠解六经分量较重,如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以“标本中气”论之便是。
本文拟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出发,结合《伤寒论》自身的相关条文,试图简明地给出《伤寒论》六经实质一个自恰性的认定。
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人体阴阳本体结构指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阴阳关系,该结构又有着两条基本遵循,即人体阴阳运动的一致性和交感性,此二条亦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
人体阴阳运动的一致性《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此处“其要一也”,乃指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最终的总趋势却是可以用一对阴阳来体现的,即包括人之生命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运动终是一阴一阳的运动,此为天地阴阳运动的一致性。
由于阴阳运动存在一致性,中医学对人之生命状态从整体上以一阴一阳进行描述与判断便成为可能。
人体阴阳运动的交感性与本体结构人体阴阳运动的交感性,指阴阳在运动中能够实现相交相感,这是人之生命存在的基本前提。
与这种阴阳的相交相感所相应的阴阳关系又是如何的呢?人体的阴阳关系指阴阳在升降开合运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目前中医界对这种阴阳在运动中相对位置的定位有较大的模糊性,一般看法是阳在外,阴在内。
这种看法带有习惯性,而其模糊性与不能客观认识阴阳关系的“体”和“用”有关,也与不能正确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有关。
按照阳向上向外、阴向下向内的阴阳自身的趋动本性,如果人体一阴一阳运动时的相对关系是阳在外,阴在内,则阴阳运动后就会分离,将有悖于生命生存的先决条件。
伤寒论六经新解
伤寒论六经新解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6 16:41本人自幼喜易,后来又因某种机缘开始习医,熟读歧黄,师从仲景。
对于伤寒论独有见解。
<br> 首先说说六经,六经本于六气,即风,寒,热,暑,湿,燥。
六经病则现六气之特点,如太阳病则寒,阳明病则燥,等等。
然而,六经初代表六气之外,还代表六个部位,即:太阳,命门至头;阳明,前胸;少阳,胸胁膈部;太阴,大腹及四肢;少阴,小腹及股;厥阴,手脚及少腹。
<br> 另外,六经除了表示上下部位,还代表从外至内,太阳表皮(汗孔),阳明,腠理,少阳,筋膜,太阴,肌肉,少阴,骨,厥阴,髓。
<br> 关于六经,用六爻比喻最为恰当。
<br><img original='/p/mh/262228480.jpg' /><br>上九为太阳<br> 九五为阳明<br> 九四为少阳<br> 六三为太阴<br> 六二为少阴<br>初六为厥阴<br><img original='/p/mh/262228773.jpg' /><br><br><img original='/p/mh/262228836.jpg' /><br>打赏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脱水模式只看楼主爆:千万巨奖频频中出,美少妇揭秘惊天内幕!!广告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6 16:481楼评论只看楼主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6 16:49 2楼评论只看楼主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6 16:49 3楼评论只看楼主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6 16:50 4楼评论只看楼主大别山候鸟2016-10-26 17:17 5楼我感兴趣,先留名。
评论只看TA大韩20 Lv48 2016-10-26 22:36 6楼先留名评论只看TA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7 08:34 7楼评论只看楼主中山茗士楼主2016-10-27 08:488楼先天卦天上地下,为天地否卦,所以上为三阳经,下为三阴经。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之宇文皓月创作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实质为邪袭太阳,经气晦气,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晦气,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实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缺乏证,但亦有脾阴缺乏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示,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结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纷歧,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尺度,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纵方法论述者采取“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取“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含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示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尺度。
讲通讲透:伤寒论六经实质诠解
讲通讲透:伤寒论六经实质诠解一、六经经络说早在宋时,朱肱明确指出伤寒六经即手足阴阳十二经脉,六经病证即是由风寒邪气侵犯经脉所致。
其后,从其说者,代不乏人。
时至今日,治伤寒学者,亦十分重视经络在六经辨证体系中的地位,认为经络的联系、沟通、交流、转化和促进等种种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的整体观和辩证法思想。
而经络学说的联系性,能够辩证反映出外感热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相互对立、依存及转化关系。
因此,六经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分之为十二经脉,合之则为六经。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医家有程门雪、刘渡舟教授等。
二、六经脏腑说所谓六经脏腑说者,即认为六经实为相关脏腑之代称。
其六经所指代之脏腑,并不一定是三阴三阳经脉所络属之脏腑,而是根据三阴三阳生理病理特点,进而推论其相关脏腑。
如明?李时珍曰:“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也。
”表明太阳所指代者,首先是肺脏,而并不以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为其重心。
盖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正与太阳主表的生理特性相合。
现代亦有研究者认为<①>,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分别以心、肺、胃、胆、脾、肾、肝为基础,除此之外的病变都是延伸的。
三、六经气化说六经气化说以《内经》标本中气理论为基础,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关系,以整体恒动观为其基本特点。
这一学说的代表性医家有张志聪、陈修园等。
而现代医家对此学说,多置而不论。
即若论及,也多强调脏腑功能,即认为伤寒六经,主要是指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之气,是脏腑功能的概括。
这种观点虽然将气化学说具体化,实际上也缩小了气化学说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亦有医家认为气化学说玄奥精深,充分反映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恒动观念,于六经辨证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四、六经脏腑经络气化说单纯以经络、脏腑或气化学说阐释六经,虽均能反映其部分本质,然毕竟有失全面。
有鉴于此,多数医家主张将上述各种学说结合起来,以求全面系统阐论六经实质,即六经脏腑经络气化说。
《伤寒论》六经系统完整图解,一目了然!
《伤寒论》六经系统完整图解,一目了然!伤寒六经辨证法,无论在辨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
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辨证的系统性。
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
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辨证法的系列性。
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
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
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辨证系统。
辨证之目的为治疗。
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
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
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
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
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
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辨证治疗系统。
略如下列图表: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
以下为六经辨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
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五篇材料)
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五篇材料)第一篇: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4)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伤寒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很多大家都认为是经络。
而且其中很多人认为六经就只是足六经,不包括所有的经络。
其中伤寒论的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这条很支持以上这种观点,并且就六经的提纲也能看出六经的部位跟足六经有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这也就是不能排除这种观点的原因。
但是很困惑的是这样不就是一天走一条经了吗?然而这与经络理论相违背了。
经络是一天走一圈,一天走十二条经,一条经所需要的时间是两小时。
并且经络是从手太阴开始,并且不会这样传足不传手。
虽然很多大家们又说足经长,手经短,短的忽略不计。
但是像阳明病篇里描述的几乎全部是六腑的疾病,跟人体外的经络根本就不是一会事,这就是说六经单纯指经络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它一定包含了经络。
可能会是经络系统。
在伤寒论之前的《黄帝内经》有过六经的提法,但是它的传经跟伤寒不同。
而且《黄帝内经》很多地方都有六经的影子,并且各指都不同。
所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古人用六经会不会首先只是一个代号。
就像我们使用3,2,1,-1,-2,-3,一样。
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代替,只要它符合3,2,1,-1,-2,-3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使用。
所以很多东西都用同一个事物来代替才造成今天混乱不堪的局面,这也是古人不喜欢立名的弊端。
这样理解可能更好点,仲景只是把病分为阴阳而已,再把根据阴阳的多少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同时也是疾病的病进方向,越到后面死证越多。
三阳无死证,三阴有死证。
同时也体现了阳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并且看伤寒论中厥阴是乎没有方,也体现了病到厥阴是很难治的了,九死一生。
我们治疗病的目的就是想让六经逆行就可以了,无论用什么方法。
而经络与六经重复的部分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六经是一个辨证体系,而经络又是一个辨证体系,两个辨证体系都针对同一个人体。
欲明《伤寒论》六经本质,当首辨阴阳之特性
欲明《伤寒论》六经本质,当首辨阴阳之特性夫阳之为病进也,升则实热,而为燥也。
阴之为病退也,降则耗寒而为痛也。
这是吉益南涯区分疾病阴阳属性的根本原则,但初看上去好像不太好理解。
但我们之前讲过混沌学说和弹性自适应系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夫阳之为病进也”,指的是在疾病的属性为阳,即阳病的情况下,能量在弹性自适应系统中的运行与正常情况相比是加速和激烈的,这种加速和激烈的情况称之为“进”,有亢进的意思。
那为什么会亢进,只能是发生了阻遏熵增才会这样。
阳气具有趋病性和祛病性,弹性自适应系统那里有了阻遏,阳气就会主动向阻遏的部位运行,发生强烈的反应以打通阻遏,这个过程就是阳病。
因为这种过程是亢进和激烈的,所以叫“阳之为病进也”。
比如说太阳病,正常情况下阳气循着弹性自适应系统从内往外运行,从而发挥着“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
阳气受到阻遏了,那么它就会更强烈地去冲击病灶,发生强烈的反应伴随着相应的症状,这是太阳病“阳之为病进也”的情况。
少阳是怎么呢?少阳在太阳表和阳明里之间,俗称“半表半里”。
少阳部位被阻遏,阳气冲击阻遏就会发生熵增而产热,但该部位既不在太阳之表,又不在阳明之里,所以多余的热量只能循弹性自适应系统上行,从头面孔窍之中透出,这就有了“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提纲的症状。
那么阳明病也一样,阳明病是弹性自适应系统中肃降的功能受到阻遏了,同样阳气也是要强力的冲击去肃降通道中的阻滞的,肃降通道的阻滞加上阳气冲击的熵增,就会出现“实”和“热”的表现。
而肃降从五行属性上说,属于阳明金的属性,所以就有了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升则实热,而为燥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在介绍弹性自适应系统的特性时讲过,阳气运行的规律是后升前降,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主要在后升中体现。
阳气升散被遏,阻遏熵增就会产热,这种热属于实热,实热会耗伤津液,津液不足则为燥也。
“升则实热,则为燥也”就是这个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六经实质现代新解——六期辨证中化西医自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以来,有关“六经”的涵义及其实质一直是中医各学者聚讼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目前已有三四十种说法,代表性的有1.经络说、2.脏腑说、3.气化说4.六经辨证体系说 5、六经层次说、6.六病说等等。
所以,“六经”成了学习或研究伤寒论的一大关键环节或重要概念,而其实质成了学习与研究伤寒论的一大障碍。
只有突破六经实质的研究,才能破解伤寒论当中的许多难题及奥秘,才能真正理解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温病伤寒与杂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此,笔者依据“中化西医”的思想与方法,立足于现代外感、热病的临床特征,探索发现六经其实质就是各种外感、热病类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个部位损伤的六种情况,它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分期的机理一样,都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病理分类与辨别,从而建立了温病、伤寒、杂病等共同的统一的疾病中医现代临床“六期”辨证论治模式。
一、疾病临床发生发展六大基本病理特点的现代中医化伤寒论是四大经典之一,更是外感疾病的经典,这说明其在当时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与极广泛的应用,可是为何在21世纪的今天,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感冒、中暑、伤暑,以及其他感染性、非感染性外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为何伤寒方、伤寒法及六经辨证的应用频率,不及温病方、温病法及卫气营血辨证的那么多呢?相反,伤寒方、伤寒辨证论治法却在内伤杂病当中应用极其广泛?这难道说明伤寒论是一部治疗内伤杂病的专著?不是吧!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从各种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现代医学认识入手,利用“中化西医”的思维方法,探讨其病理变化的具体全过程:大家知道,一般内伤杂病,或者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它们大都是因为外感或急性发作后,由于治疗或调理不当,而遗留来的。
尤其是张仲景的那些年代、那种科技条件,自然是很常见、很普遍的事情。
所以,有伤寒就必有杂病,伤寒与杂病是形影不离、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只是伤寒与杂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二个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罢了。
而一般外感疾病发展到内伤杂病,都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首先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与细胞功能的变化,产生风、湿、寒、热等性的“致病因子”,并首先作用于机体体表及内脏表层粘膜发生(六淫性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
——卫或膜(部、期)。
2、随后病变与损伤发展到机体病变内部的器官、体液、细胞等部位,引起各种脏器功能的变化或失调,出现临床症状。
——气(部、期)。
3、病情继续深入发展,病邪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并诱导机体全身抗病能力与细胞物质代谢的全面激发,导致产热过度,以及动脉循环亢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阳(部、期)。
4、物质及能量代谢的过度进行,就会消耗机体大量的体液、胞液、水分,并出现营液不足的各种临床症状。
——营或液(部、期)。
5、持续的代谢消耗又会导致机体或体液中物质成分的紊乱与失衡,并堆积大量的毒素物质,如果影响到血液成分、或血脉结构时,就会引起血液及循环的变化,乃至血溢脉外,出现斑疹、出血点等等临床症状。
——血(部、期)。
6、同样物质及能量的剧烈代谢,伴随着内分泌及交感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与活动,时间过长,就势必会导致其功能的紊乱、或神经营养物质的缺乏,出现内分泌不足各种阴虚火旺、阴津不足的临床症状。
——阴(部、期)。
最后,如果不予治疗或治疗无效,机体就会因为物质与能量的衰竭或紊乱(中毒),即气性与阳性物质的耗竭,导致机体生命体征的消失,以及机体大脑神性气、血、阴、阳的衰竭而引起死亡。
而如果治疗与调理不太正确、不够合理,造成机体脏器组织的某个结构或功能发生损伤、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内伤杂病、或慢性病。
这是疾病自然的、一般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因子损伤膜表部,此阶段相当于中医之“卫期”;损伤发展到脏器组织的肌肉及细胞功能,此阶段相当于中医之“气期”;损伤到血脉或能量代谢时期,就相当于“阳期”;损伤达到体液物质时,就相当于中医“营液期”;损伤到血液与血管的功能与结构时,就相当于“血期”;损伤达到内分泌或交感神经时,就相当于中医之“阴期”。
可见,疾病的发展是按照结构、功能、物质次序进行的,而物质的损伤又是按照能量、体液、血液、神经及内分泌阴津的次序逐步发展。
这是任何脏器的任何疾病发展变化共同具有的“六个”病理损伤环节。
当然,这也正是现代中医“六期——卫、气、阳、液、血、阴”概念的现代医学实质与内涵所在。
至于六期(卫、气、阳、液、血、阴)所包含的其他现代医学病理内涵,今后我们进行全面阐述。
二、伤寒论六经病症病理实质的现代化经过前面对疾病病理发生发展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医的外感六淫病邪,其实质并非是真正自然界中的“六气”入侵所致,只是六气变化能影响或降低机体的免疫与调节功能,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致病因子,并作用于机体脏器组织的不同部位,从而表现出了类似“六淫”征象的病理变化或临床症状。
如果没有机体免疫反应及诱导的致病因子,机体只是一个带菌者,却不会出现疾病与症状表现。
而神经、细胞、体液三种机制都能形成致病因子或病理症状。
所以,临床上才会有:没有受凉却见寒邪,以及伤了寒气,反而发作成热病的常见病例。
可见,伤寒论能包容一切外感疾病,就是因为机体容易在“受寒”后,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并出现由病菌介导的各种免疫反应与致病因子生成,从而引起机体出现风、湿、寒、热、燥等特征的各种外感寒、温病症。
因此称“伤寒论”,而不称风寒论、寒病论等等,可见伤寒实际就是现在的外感之意。
那么伤寒论为何不按照六淫研究外感疾病,却要引用六经呢?伤寒论的六经病症是如何形成的呢?其现代实质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前面刚才分析的六个病理阶段——六期呢?这就得从伤寒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六经病的现代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大家明白,外感一般因寒而作,但寒有外来气温之寒,又有应用寒凉饮食或药物太过而来之寒。
因此,这二者都是外感伤寒类疾病产生的原因与基础。
1、寒气一旦来袭,首先伤及机表皮膜,体质(表阳)强健者当时不会发病,而体质虚弱者,则体表组织及细胞立即发生寒性功能改变,变为寒邪,产生寒性致病因子,就会出现恶寒、头项疼痛等症,即太阳病。
——卫或膜(部、期)。
2、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寒邪伤及肢体或脏器的腠理筋肉,则其组织细胞的功能就会失调,同时内部免疫细胞的功能也被激活,又产生了热性致病因子,寒性、热性两种致病因子交替影响机体功能与代谢,就会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咽干目眩等症,即少阳病。
——气(部、期)。
3、疾病要是继续发展,寒性致病因子进入阳热旺盛的血脉系统,而被清除,同时内部免疫细胞及功能已经全面激活,热性致病因子大量产生,导致机体物质及能量代谢的过度消耗,或血液循环活动的持续亢进,就会出现身热烦渴、大汗谵语等症,即阳明病。
——阳(部、期)。
接下来,假如病情继续发展,就会进入伤营、动血、伤阴等期,由于认识有限或者其他原因,因此,伤寒论对此并没有深入或全面研究。
但前面的三阳病症是外来寒气所致,于是伤寒论就把饮食与药物之寒引起的疾病,归于三阴病症来论述。
然其病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
只是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4、饮食及药物之过于寒凉,则会首先损害机体内脏中的胃肠道粘膜,一般脾胃(之阳)素体强健者不容易发病,而虚弱者,则粘膜组织与细胞就会产生寒性致病因子或寒性功能改变,且多兼湿。
所以,就会出现腹满、自利、腹痛等症状,即(里虚寒)太阴病。
——里卫或里膜(部、期)。
5、如果不予治疗,继续加重,寒邪伤及脏腑内部的组织细胞(筋肉),就会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同时机体免疫细胞及功能开始激活,脾阳渐复,也会产生出热性致病因子或热性功能改变,寒热两种因子与变化并存,机体脏腑功能抑制(气虚)与致病因子(实邪)并存,所以就会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下之利不止等症,即(寒热错杂)厥阴病。
——里气(部、期)。
6、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如果寒性致病因子进入阳热旺盛的血脉系统,而被清除,同时免疫细胞及功能全面激活,阳气恢复,热邪未成,则疾病就会痊愈。
相反,如果机体阳气衰弱,寒性致病因子大量产生,导致机体物质及能量代谢不能激活,造成血液循环活动的功能受阻,就会出现肢厥逆、脉微细,但欲寐等症,即(表里虚寒)少阴病。
——里阳(部、期)。
可见,少阴病是伤寒中最为危重的阶段。
厥阴病期(多为消化系炎症)也可以热化而痊愈,因为免疫功能强健,则疾病就会“热化”并逐步痊愈,但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或阳气受损,则疾病就会“寒化”并走向死亡,所以,六气不一定都会“皆从火化”。
而卫、气、阳三期的病位实质也分别是膜、肌、脉;免疫变化分别是产邪致病期、损伤发病期、全面修复期;同时,伤寒发作的卫、气、阳“表”三期(三阳病),正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免疫力,激发物质与能量代谢的过程。
而卫、气、阳“里”三期(三阴病),则是机体抵抗力、能量代谢逐步衰弱的过程。
因而,伤寒疾病发展到某期后,如果此时机体免疫功能不够强健,或者脏腑功能不能恢复,就会转变为该期的“虚型病”“慢性病”或“内伤病”,也就是说伤寒既可以转化为温病,也可以转化成杂病。
各期伤寒的治疗一方面要驱邪,另一方面更要扶正复阳。
可谓: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
伤寒既可以从表而发,随后入里,也可以从里而发,随后达表(也就是发于阳、发于阴)。
也就是说伤寒各期各病,既可以按次序逐步发病传变,也可以越经、越期任意发作,还可以多病合发,而不是固定的、机械的、不变的。
因为,如果机体正气恢复或治疗有效,疾病就会向好、向轻的一期发展,相反就会向里、向重的一期进展。
如,素体阳虚的中老年人,受寒后容易患太阳、太阴、少阴病及其合并病;体质强健的婴幼儿易患阳明、少阳、厥阴病及其合并病。
这表明伤寒与杂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同时,所谓伤寒的兼、变病症,其实就是伤寒初期、或后期由于伤阴、伤阳、伤气、伤血、夹痰、夹火、夹湿等等,而造成的与内伤脏腑杂病的合并证。
由此看来,外感伤寒与内伤杂病之间的联系密切,就不足为奇了,而其治疗方药之间密切相关,也顺理成章,只所以称《伤寒杂病论》,的确名实相符。
何况它还包括外感气候之寒气所致的三阳病,又包括了内伤饮食与药物之寒而引起的三阴病,但前者以伤寒为主,后者以杂病为主,合则就是“伤寒(及其引起的外感与)杂病论”。
三、温病卫气营血病理特征的中医现代化中医温病,其实相当于现代各种发热性疾病,包括非感染性、感染性、内伤性等多种疾病,所以,它和伤寒一样有广义与狭义之别。
不过在发生发展的病理以及辨证论治方面有着自身的不同于伤寒的基本规律。
那么,温病为何没有按照六淫、或六经的理论辨病与论治呢?卫气营血理论全面不全面?它和我们今天提出的疾病“六期辨证”理论有何联系?现在我们就探讨一下温病发生发展时卫气营血四期的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