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视角下的林黛玉的处事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爱视角下的林黛玉的处事行为分析

作者:应小涛导师:陈晨

摘要:林黛玉的行为处事通常被认为是刁钻刻薄、小气敏感、孤僻清高、不懂世故乃至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然而,本文试以爱(包括爱情、亲情和友情等)为切入点,从三维(爱、行为处事本身和贾府)的立体角度对林黛玉的行为处事做一个系统性梳理。在“爱”这条主线的贯穿下,林黛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行为处事,显得颇为合情合理,张弛有度。刁钻刻薄、小气敏感、孤僻清高的背后,原来是对爱(尤其是对爱情)的理解和不懈追求。或许我们能因为感动于原因的伟大而淡化对结果的遗憾。

关键词:林黛玉;行为处事;爱

林黛玉原本出身世袭侯门、官宦之家。其父林如海是前科探花, 官至巡盐御史,其母林夫人则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千金小姐、史太君最宠爱的小女儿贾敏。应该说,在她母亲去世之前家境还是相当不错的,金尊玉贵的名门闺秀被当着整个家庭的唯一珍宝假小子来养。其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无疑是乐观、博爱和积极的,这也为其性格积极的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当然,黛玉从小体弱多病,家无兄弟姐妹,就像现在的独生子女,其童年的乐趣势必大打折扣。尤其是6岁之时其母“一疾而终”,更是重重一击。童年中最坚实、最有份量的感情堡垒突然坍塌,恐惧、孤怜和阴暗趁虚而入,充斥着幼小的心灵。在永远的失去母爱之后,黛玉又面临着离别唯一的亲人父亲,北上贾府,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从被珍爱到失去双亲的爱,再到贾府寻找爱,直到遇到了宝玉、宝钗、湘云等,黛玉喜怒哀乐的言行举止都是“爱”折射下我们看到的表象。敏感小气、刁钻刻薄乃至风趣幽默恰恰是对“爱”超脱世俗的理解和不懈追求。

一、黛玉贾府寻亲情之爱时的行为处事

母亲生前曾嘱咐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贾府给她的第一印象:恐惧。幸福的童年、父母

的珍爱就像过眼烟云,黛玉心中除了对曾经美好的留恋,更多的则是恐惧和少得可怜的一丁点儿希冀。对于规矩森严、错综复杂的贾府,她感到恐惧;对于适应全新的生活、寻找曾经逝去的爱,她又有点儿期待。于是,恐惧转变成了小心翼翼,期待转变成了自立。黛玉如履薄冰来到贾府,自立自强,寻找着贾母、舅舅、舅妈和兄弟姐妹们亲情之爱,以填补刚刚逝去双亲之爱。

1、初到贾府的行为处事

六岁的黛玉虽然是侍汤奉药,守丧尽哀,也还是无力挽救自己的母亲,更是第一次领略到了人生的沧桑和无奈。人类生命的脆弱性以及人生的变幻无常,无疑此刻在小黛玉的心理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母亲刚永远的离开了,因为外婆的多次催促,又要离别唯一的亲人父亲。黛玉身体病弱,父亲也唯恐照料不周。然而,小黛玉此时就像一条小羊羔子,刚从母亲怀抱里被无情的拽了出来,又要面临断绝父亲的痛爱。她没法理解父亲的担心和对生活的理性退让,只有无奈和恐惧。另一方面,她期待着外祖母及其他人或许能够给予她母亲般的爱,给予她家庭的温暖,以置换出心中缺失的爱。

事实上,小黛玉初进贾府时的行为处事就证实了这一点。首先拜见两个舅舅时,红楼梦中有一段描述:起始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从这段描述可见,黛玉刚进贾府就能很自立的运用礼数来兼顾两个舅舅的关系。周到的礼节,精准的分寸,都说明了黛玉循礼知趣,做人一流,所以脂砚斋评点进贾府一段也多次盛赞黛玉“心机”“眼力”“得体”“心到眼到”,不偏不倚,落落大方。有学者认为,此时年幼的林黛玉初至陌生而人事繁杂的贾府便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既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又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遍索贾府,堪与比肩者寥寥无几,足见其家庭熏陶的实绩爱。1本文赞同上述观点,但“家庭熏陶的实绩爱”只是部分原因而且是外因。其实,小黛玉渴望在新环境中重新寻找到母

1张利玲,《林黛玉形象补论》,《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一辑。

亲般的爱,才是她如此首战告捷表现优秀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是在贾府中寻找亲情的爱这个内因,激发了幸福童年父母给她所积蓄爱这个外因,才表现出了这么个优秀的得体行为。

其次是黛玉饭后吃茶也有一段描述:“因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在场,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舅母嫂子不在这里吃饭,理应这样安排,黛玉方才告座;饭后,黛玉的生活习惯是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但贾府习惯却是立刻送上茶来,结果“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由此看出,虽说是饭后饮茶之类小事,但也显示出黛玉开始积极主动的适应贾府的规矩和生活习性,幼小的她希望被大家迅速认同,被大家尽快接受。因为她缺失亲情之爱,她渴望亲情之爱。

然而,黛玉还是不小心触碰到了这个大家庭的第一个地雷---宝玉摔玉事件。原文中这样描述这一事件: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从上述的描写可以看出,黛玉在回答之前还是谨慎思考过该怎样回答混世魔王提出的问题。然而,事与愿违,宝玉要的答案不是“罕物,岂能人人有的”之类的夸奖之词。可以说,这场砸玉风波,让黛玉自责得半夜了还淌眼抹泪的,“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给日后黛玉在贾府中的生活带来了心理上的阴影和压力。虽然众人无一责备黛玉,可是贾母那一番哄宝玉的假话却无意中显示出了黛玉不经意的失误:即言语上有失灵活和周全,也没有事先去了解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习性爱好。刚有了前两场较好的表现,可如今只因为自己的一句实话,却引来一场骚乱和风波。这势必让黛玉下定决心,以后说话做事更要察言观色,谨小慎微,敏感之心油然生。

王蒙先生在《红楼启示录》中认为,幼年的林黛玉识礼和懂事,但定居贾府后性格有变异,原因是她爱上贾宝玉就觉得有权在情人家里发脾气,为所欲为。2

2王蒙,《红楼启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