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做合一”“少教多学”有感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多篇)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多篇)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他一生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成为当代教育的方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的“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尊重了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
在生活的说明方面,他主张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的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
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
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而这种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正是新课改所大力提倡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了“教学做合一”,受益匪浅。
1.更新了教学观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
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改变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你服从的师生关系;不再求全责备,要允许学生有异议,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表现,不再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是否听老师的话或老师的个人喜好而对学生有不一样的表现。
教师应主动地和学生去沟通,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想法;在课堂上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改变了课堂传统教学的模式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
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等分析、等答案的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与做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从接触这一理念以来,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教学做合一》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内涵1. 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2. 教学做合一的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以实践为基础。
教学做合一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使知识得以深化和巩固。
(3)注重师生互动。
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共同参与实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教学做合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1. 改革教学方法(1)注重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倡导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来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2. 改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2)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做合一对我个人的启示1. 转变教育观念教学做合一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提高自身素质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教育素养。
因此,我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
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有感
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有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对教改的贡献已经变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是正向影响着整个教育系统。
通过陶行知的学说,我认为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何使教学更富效益。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提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做合一”。
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
而做合一,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精神和行为的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说,“教学做合一”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念、方法、行为的统一,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是教学。
教学的质量显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教学做合一”的重点是教师。
教师的掌控能力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理清自己的讲课思路,才能使教学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掌握和吸收。
对于学生他们需要去努力理解和掌握老师的意图,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此外,“做合一”的理念还包括了行为和言行一致。
教育并不是一件工作,而是一项职业。
教师的形象和行为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态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这包括了穿着、谈吐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
教师自己的形象可以影响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影响到他们在学习时的态度。
陶行知还提到,要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情怀和对学生的关爱。
教育情怀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缺乏这种情感,那么就很难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观点,其中包括有关教师性格、行为习惯、教育理念等各种方面的问题。
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教育行业人员共同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
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中,“教学做合一”成为了更加重要、更加必要的一项工作,以协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学合一心得体会(共4篇)
教学合一心得体会〔共4篇〕第1篇:教师教学做合一读书心得体会教师《教学做合一》读书心得体会开始拜读陶老先生的教育理论著作,总觉得教育家就是教育家,他的理论真有一定高深,初读的理解不是甚深。
一点心理体会感悟也是很不够精准。
但是我还是想把一些读书体会付诸于笔尖。
陶老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列举了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这不正是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追求的新目标吗。
陶先生的深邃的教育思想让人叹服!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以学定教〞的思想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
语文课-,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方案类文档,下载--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现在的课堂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气氛中,学生学会发言、倾听、归纳总结、进步。
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难道不会提高?回头想想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前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领着学生走,他们可以少走些弯路。
但是恰恰是这样做,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响,只是呆呆地看着-,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方案类文档,下载--老师,等着正确答案的揭晓。
等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不会思辨,考试时老师没讲过的、平时没做过的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第1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读后感“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善教、教学生学什么?这是我们应该不断向自己发问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随时进行自我鞭策的一种方式,我想陶行知老先生的文章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纵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大力倡导创造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其鲜明的特色,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
尤其是陶老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成功其实真的很简单,先生之最大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学生倾注一种“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关爱,竭尽全力将他们平稳送到理想的彼岸。
我想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这样一种优势,在音乐的殿堂中,与学生在歌声中共同探求生活的真谛,在比赛的激烈角逐中共同释放着生活中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哭也生活,笑也生活。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爱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对待他们,每次训练都真实地感觉到自己与学生越来越贴近的距离,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中逐渐融化为一,教师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向学生导之以行,或示范,或表演,或激励,或促进,每一个言传身教;每一次手眼身法步的指导中无不浸透着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音符的碰撞间产生了音乐教学所特有的审美情趣的升华和艺术人生的体验。
看着那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
用一种音乐教师所特有的方式去爱他们,唯如此,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唯如此,师与生的互动才能碰撞出火花,用最真的人生哲理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品味生活;用最美的艺术形式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做高雅之人!第2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一、教学做合一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读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有感
“学陶著,写心得”征文读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感“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老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老先生的教学方法论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文化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它还启发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作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则应该是行动、观察、看书、讨论和思考。
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在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内涵“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3.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在实践中的应用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语文课时,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
4. 强化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教师与学生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5. 拓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优秀3篇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优秀3篇《教学合一》读书心得篇一陶行知先生学贯中西并开垦了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这活着界上引起了各方教育家的关注,先生被誉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当之无愧!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所讨论和试验的教育问题实在是还有其意义和价值的,为我们的教学改革点亮一盏明灯。
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同学学;二、教的法子必需依据学的法子;三、先生不仅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同学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本身的学问联络。
先生讲“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同学学,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引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同学负学习的责任。
”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负责学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本身必需要负学的责任。
小同学没有升学压力,大部分同学又对学习没有爱好,倘若再不依据同学的情况,一味的填鸭式的教,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同学睡觉、谈论也就不稀奇了。
俗话说的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同学虽然对理论学习缺乏爱好,但是动手本领普遍较强,可以把课本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学问转化为实在的教学情境,不努力探求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学问,重在激发同学学的愿望。
先生讲“做先生的,应当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学问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
”这正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同学不觉得枯燥,老师本身也就厌烦了,这一点在一些老老师身上更是反应明显。
因此老师要关注本身所学专业领域的新进展,更新本身的学问,时常讨论学问,找到新理论,不仅对同学有利,对老师本人也是一件畅快的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老师,要以先生的理论为引导,以同学为主体,尽本身的微薄之力,为学校教学改革做贡献。
《教学合一》读书心得篇二本周在家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为了能使低班级小伙伴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聪慧,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感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感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一本极富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教育著作。
作者在书中强调教学与做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旨在引导教师们寻找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本书中,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了“做合一”的内涵和意义。
他认为,教学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上,而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他提出了“做”和“学”两者相辅相成的理念,强调教学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陶行知先生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阐述了他对于“教学做合一”的见解。
他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或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知识的内涵。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纸面知识。
陶行知先生还强调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读完《教学做合一》,我深深被其中的理念所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将会积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创造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文____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
____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少教多学的教育工作者,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这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和学习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其次,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
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理论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课程项目,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实践和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
孩子在学校不仅仅学习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兴趣班和社团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实践。
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另外,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当代的公民,孩子们不仅仅要学会知识,还要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教育要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创新的时代,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尝试。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学生教师交流是一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达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目的。
而少教多学则是学生教师交流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在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少教多学的体验活动,并对此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
首先,少教多学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在少教多学活动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可以通过讨论、实践等形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在我参与的少教多学活动中,我和我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主题进行学习,有的同学选择了音乐,有的同学选择了绘画,有的同学选择了编程。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我们不仅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还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想法,相互启发和促进,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其次,少教多学活动培养了我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将知识点一一讲解,学生只需记住即可。
然而,在少教多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和资源,自主学习和探索。
我在选择学习主题后,首先需要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然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在讨论中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少教多学活动加强了我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少教多学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个体,而是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集体。
在我参与的活动中,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组成了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需要相互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通过互相协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在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少教多学”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核心思想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也尝试了一些“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少教多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不断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通过“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这种主动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曾经在一节课中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传递思维,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其次,“少教多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自己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和责任,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快得到了提高。
我曾经让学生们自己阅读一篇课文,然后通过讨论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全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同时,“少教多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关注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而通过“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一系列的综合素养,比如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我曾经组织了一次课堂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实验,然后通过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分享给全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会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还需要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和沟通,这样一来,他们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少教多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2024年,我参加了少教多学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担任了小学生的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多项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我意识到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在和小学生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学习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有些孩子学习能力较弱,有些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有些孩子则缺乏学习动力。
面对这些问题,我要积极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和小学生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帮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此外,我还参加了多项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比如,我参观了一些教育机构和企业,了解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培训项目。
我还参加了一些教育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学习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与他们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还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我还体验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任。
我们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
我们要耐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回顾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感自己受益匪浅。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增加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做合一口诀心得体会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做合一成为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如何将教学、做、合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教学做合一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做合一的内涵教学做合一口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教学做合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知识传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2. 技能培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情感教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做合一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解知识。
2. 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教学做合一强调实践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5.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例文(3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例文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少教多学”这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所谓“少教”即教师要尽量减少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多学”则是指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少教多学”的学习模式下,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以及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抓住了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更是注重了学科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
通过加强自主学习和实践,我更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少教多学”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少教多学”的学习模式下,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这样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创造力,还能够激发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问题的兴趣。
另外,“少教多学”也能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
同时,合作还能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中的合作环境。
在“少教多学”的学习模式下,我也更加重视实践和实践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它。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结而言,“少教多学”对我个人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少教多学”,我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
少教多学心得体会范本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参与和掌握主动权。
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思考和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种参与和掌握主动权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关注老师所讲的内容,对于课外知识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去进行。
而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这样他们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寻找学习的资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要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需要思考和创新。
而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最后,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地讲解知识,学生只需要聆听和记住。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模板(2篇)
2024年少教多学心得体会模板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少教多学的项目,从中收获颇丰。
通过这个项目的参与,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更是一种相互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以下是我在这个项目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少教多学的学习方式让我意识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扮演着教师的角色。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小组的学生们每周轮流担任“小老师”,负责教授其他学生所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
我也有幸担任了其中一次的“小老师”,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准备教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通过这次经历,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有条理,也培养了我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其次,少教多学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作为“小老师”,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来布置作业和讲解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学生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少教多学的学习方式提倡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通常只注重学生的认知智能,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然而,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其他智能,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体育智能等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多元智能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少教多学的学习方式让我意识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少教多学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更适应了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陶行之的《教学合一》有感
读陶行之的《教学合一》有感陶行之的《教学合一》是一篇极富启发性的教育论文,其主要观点是“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就是要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贯彻起来,使得教学既能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又能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去学习。
通过阅读,我深感到教学合一的重要性。
教学合一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采取单向、被动的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只是简单地讲授内容,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剥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难以积极参与学习,而且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教学合一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合一还意味着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注重方法的培养。
不少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无法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教学合一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合一也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如果老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实验、讲解、讨论、解决问题等,使得学生多角度地获取知识。
教学合一的实践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较高的精神素质,这些都是实现教学合一的必备条件。
教学合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是因为教学合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探究,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究和创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少教多学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少教多学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少教多学的篇1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其艰难性不言而喻。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攻坚战。
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只能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改革。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也涌现出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
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凋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
这项改革的实施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
其中“先学后教”是就教学关系和教学顺序而言的,“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
“先学后教”是我们国家具有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它类似于经济改革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改革智慧和行动策略。
先学后教之“先学”具有以下特性:一是超前性。
先学即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学做合一”“少教多学”有感
今年初,我参加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高中课题论证,我阅读了课题组《“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教学做合一》的启示。
让我深深感到教育的真谛。
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而这正是教育改革最本质的初衷。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实验者在不断摸索各种方法,有的先学后教,有的教学互动,有的自主合作……他们大都是在解放学生的时间和开拓学生的空间上动脑子、下功夫。
“做中学,做中教”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
所以陶先生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
所以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统一起来。
教育方式
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是理念的转变,是方法的飞跃,它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学校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尤其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
二、陶先生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
当今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最
高目的的。
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得到发挥。
对此,陶行知提出了要具备“一大条件”,满足“三个需要”,实行“六大解放”的主张。
所谓“一大条件”,就是说要实行民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他明确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三个需要”则是说:(一)需要充分的营养;(二)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三)需要因材施教。
而“六大解放“则是指:(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于一点自己高兴于的事情。
由此可见,陶行知所主张的实际上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只有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创造力对”有可能培养起来。
上述陶行知通过“做”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忽视学生主体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错误作法同样是一种尖锐的批评,它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应该把有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当作教学的第一要义。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既要动脑,更要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有创造。
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个人创新能力的要求。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高中课题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