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图像描述与分析
形态学图像处理MorphologicalImageProcessing
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 子集: A B { x | x A, x B}
–
–
– –
»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一个元素。 并集: A B { x | x A或x B} »由集合A和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交集: A B { x | x A且x B} »由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既属于A也属于B的公共元素 组成的集合。 如果 A B ,则称互斥的或不相容的 c A { x | x A} 补集。A的补集记为 »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差集: A B {w | w A, w B} A Bc »由所有属于集合A但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A B B {[( AB) B)] B}B
第7章 形态学图像处理
第31页
南京工程学院 林忠
例:
开运算与闭运算
(a)有噪声的图像A (b)结构元素B (c)腐蚀图像 (d)A的开运算 (e)开运算的膨胀 (f)开运算的闭运算
第7章 形态学图像处理
第32页
南京工程学院 林忠
7.5 基本的形态学算法
这里X0=p,结构元素为B,结束条件Xk=Xk-1 对多个区域填充时,需要指定对应的初始点
第7章 形态学图像处理
第35页
南京工程学院 林忠
例:
X k ( X k 1 B) Ac
k 1,2,3,
第7章 形态学图像处理
第36页
南京工程学院 林忠
骨架提取 寻找二值图像的细化结构是图像处理的一个基本问 题,骨架便是这样一种细化结构。 设S(A)表示A的骨架,则求图像A的骨架的过程可 以描述为: N S ( A) Sn ( A)
数字图像处理第7章
mpq x p yq f (x, y)dxdy
中心矩
pq (x x)p ( y y)q f (x, y)dxdy
式中
x m10 m00
y m01 m00
m00 f (x, y)dxdy
L1
n (zi m)n p(zi ) i0 L1
m zi p(zi ) (均值) i0
(0=1; 1= 0)
图像描述—纹理分析
二阶矩2(即方差2)在纹理描述中很重要(灰度对比度的度量)。
三阶矩3表示直方图的偏斜度。
L1
一致性度量 U p2 (zi ) i0 ——区域内所有像素灰度级相同时U=1(最大)
L1
平均熵 p(zi )ln p(zi ) i0
图像描述—纹理分析
灰度共生矩阵(联合概率密度描述)
对于图像中的任一点(x,y)及另一个对应点(x+a,y+b),n(i,j)为(x,y)的 灰度级为 i,而(x+a,y+b)的灰度级为 j 的这样的点对出现的次数。 设图像共有L个灰度级,则得到L2个元素组成的矩阵,称为“灰度 共生矩阵”。或用Cij = n(i,j)/(所有点对数)归一化。
ij
——当Cij相等时有最大值。
熵:
Cij ln Cij
ij
——当所有Cij值有最大随机性时最大。
频谱方法
考虑对于具有某种周期性纹理图像,应用傅立叶变换——频谱中 出现较显著的成分,其位置反映出(1)基本空间周期,(2)纹 理模式分布的方向性。
图像描述—纹理分析
令 S (u,v) = F(u,v)2 F(u,v)为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则S(u,v) 为功率谱。
第7章 真实感图形--消隐
第7章 真实感图形真实感图形真实感图形本章内容本章内容::消隐消隐色彩色彩((光照光照,,纹理纹理))7.1 7.1 几何体消隐几何体消隐几何体消隐7.1.1 7.1.1 平面体平面体平面体 凸多面体凸多面体凸多面体√√ 凹多面体凹多面体凹多面体 7.2 7.2 消除隐藏面消除隐藏面消除隐藏面7.2.1 7.2.1 基本检测基本检测基本检测7.2.2 7.2.2 画家算法画家算法画家算法√√7.2.3 Z 缓存算法缓存算法√√7.2.4 7.2.4 扫描线算法扫描线算法扫描线算法7.2.5 7.2.5 区域细分区域细分区域细分7.1 7.1 消隐消隐消隐任何一个空间物体任何一个空间物体,,在空间的任一方向上在空间的任一方向上,,都只能看得见其中的一部分表面和轮廓线分表面和轮廓线。
其中有一部分表面和轮廓线背向观察者其中有一部分表面和轮廓线背向观察者,,因而不可见因而不可见,,称为隐藏面和隐藏线。
通过计算通过计算,,将可见面和不可见面分离将可见面和不可见面分离开开,去除不可见面见面,,只绘制可见部分只绘制可见部分,,称为消隐计算称为消隐计算。
消隐算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消隐算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物体空间算法物体空间算法以几何体为单位以几何体为单位,,在描述物体的坐标系空间中进行标系空间中进行图像空间算法图像空间算法在图像空间中在图像空间中,,以像素为单位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进行进行物体根据其结构物体根据其结构,,可以分3种情况种情况::(1)凸多面体凸多面体;(;(22)凹多面体凹多面体;(;(33)曲面体曲面体。
消隐与投影的关系消隐与投影的关系::1)消隐必须在投影之前完成消隐必须在投影之前完成;;2)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与投影中心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与投影中心((视点视点))的选取的选取有关有关有关;;3)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与投影方式有关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与投影方式有关7.1.1 7.1.1 凸多面体凸多面体Roberts 消隐算法消隐算法在每个面都为平面的条件下在每个面都为平面的条件下,,把多面体的任何一个面延展成平面把多面体的任何一个面延展成平面,,如果所有其他各面都在这个平面的同侧果所有其他各面都在这个平面的同侧,,这样的多面体叫做凸多面体这样的多面体叫做凸多面体。
胡学龙《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课后习题解答
2
1.PHOTOSHOP: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图像设计与制作工具,其优越性能令其产品望尘 莫及。PHOTOSHOP 已成为出版界中图像处理的专业标准。高版本的 P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输入设备采集的图 像。PHOTOSHOP 支持多图层的工作方式,只是 PHOTOSHOP 的最大特色。使用图层功能 可以很方便地编辑和修改图像,使平面设计充满创意。利用 PHOTOSHOP 还可以方便地对 图像进行各种平面处理、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对文字进行艺术加工、进行图像格式和颜色 模式的转换、改变图像的尺寸和分辨率、制作网页图像等。
1.5 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目前图像处理系统开发的主流工具为 Visual C++(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和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 box)。两种开发工具各有所长且有相互 间的软件接口。 Microsoft 公司的 VC++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能的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用它开发 出来的 Win 32 程序有着运行速度快、可移植能力强等优点。VC++所提供的 Microsoft 基础 类库 MFC 对大部分与用户设计有关的 Win 32 应用程序接口 API 进行了封装,提高了代码 的可重用性,大大缩短了应用程序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由于图像格式多且复杂,为 了减轻程序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特定问题的图像处理算法上,VC++ 6.0 提供的动态链接库 ImageLoad.dll 支持 BMP、JPG、TIF 等常用 6 种格式的读写功能。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 MATLAB 是由 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值计算的有 力工具,是一种第四代计算机语言,它具有相当强大的矩阵运算和操作功能,力求使人们摆 脱繁杂的程序代码。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函数,灵活运用这些 函数可以完成大部分图像处理工作,从而大大节省编写低层算法代码的时间,避免程序设计 中的重复劳动。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涵盖了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图像处理手段和 算法,如图形句柄、图像的表示、图像变换、二维滤波器、图像增强、四叉树分解域边缘检 测、二值图像处理、小波分析、分形几何、图形用户界面等。但是,MATLAB 也存在不足 之处限制了其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实际应用。首先,强大的功能只能在安装有 MATLAB 系统 的机器上使用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函数或自编的 m 文件来实现。其次,MATLAB 使用行解 释方式执行代码,执行速度很慢。第三,MATLAB 擅长矩阵运算,但对于循环处理和图形 界面的处理不及 C++等语言。为此,通应用程序接口 API 和编译器与其他高级语言(如 C、 C++、Java 等)混合编程将会发挥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之长协同完成图像处理任务。API 支持 MATLAB 与外部数据与程序的交互。编译器产生独立于 MATLAB 环境的程序,从而使其他 语言的应用程序使用 MATLAB。
最新图像检测与处理技术第7章图像检测系统的标定和误差分析ppt课件
像素大小的畸变误差;当使用广角镜头时,图像边界的畸变误
差会更大。此时如果仍然采用针孔模型,必定会给摄影测量带
来较大的误差。因此为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必须采用非线性
模型来对摄像系统进行标定。
描述图像点的非线性畸变可用如下的公式:
Xu Xd x Yu Yd y
22
第7 章 图像检测系统的标定和误差分 析
① 轴对称畸变。
Weng采用的轴对称畸变模型与Tsai采用的轴对称畸变模型 一致,可表示为
δρr=k1ρ3+k2ρ5+k3ρ7 表示成X和Y两个方向的分量形式为
(7.1.15)
xrk1Xd(Xd2Yd2)O[(Xd,Yd)5] yrk1Yd(Xd2Yd2)O[(Xd,Yd)5]
图像检测与处理技术第7章 图像检测系统的标定和误差
分析
第7 章 图像检测系统的标定和误差分 析
7.1 标定
7.1.1 基本概念 当对图像检测系统进行高精度标定时,会涉及到各种坐标
系。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一般采用右手准则来定义,图7-1 表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坐标系统: 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 系和图像坐标系。
标,矩阵R中各项为
r11 cos cos
r12
sin
cos
cos
sin
sin
r13 r21 r22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r23
cos
sin
sin
sin
cos
r31 sin
20
第7 章 图像检测系统的标定和误差分 析
② 计算内部参数有效焦距fx、fy和镜头畸变系数k1、k2。 令k1和k2的初值为零,fx和fy的初值取为不考虑镜头畸变的 估计值,对基本公式(7.1.13)进行最优迭代求解,最终解得各 个内部参数的值。 实际具体算法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具体 可采用单视场共面点阵、单视场非共面点阵和多视场等不同的 标定条件。不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具体算法来求解式 (7.1.14)。
数字图像处理第7章
1 0 1
1
Wh 2
2
2
1
0 0
2
1
1
Wv
1 2
2
0 1
2 1
0 0
2
1
▓图7.2.5给出了上述五种梯度算子的边缘点检测实例。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7.2 边缘点检测
(a)原图像
(b)梯度算子检测
(c) Roberts检测
(d) Prewitt检测
(e) Sobel检测
感。形成的方向梯度模板集就称为方向匹配检测模板,或方向梯
度响应数组。用其中的每一个方向的模板分别与图像卷积,其最
大模值就是边缘点的强度,最大模值对应的模板方向就是边缘点
的方向,这种检测边缘点并确定其方向的方法就称为方向梯度法
或方向匹配模板法。边缘梯度的定义式为:
N 1
G(m,
n)
MAX i0
{
Gi
(m,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7.2 边缘点检测
(2) Sobel算子法(加权平均差分法) ▓Sobel算子就是对当前行或列对应的值加权后,再进行平
均和差分,也称为加权平均差分。水平和垂直梯度模板分别为:
1 0 1
Wh
1 4
2
0
2
1 0 1
1 2 1
Wv
1 4
0
0
0
1 2 1
(f)各向同性Sobel检测
图7.2-5 五种梯度算子的边缘点检测实例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7.2 边缘点检测
◘方向梯度法(方向匹配模板法)
▓若事先并不知道哪个方向有边缘,但需要检测边缘,并确定 边缘的方向时。我们可设计一系列对应不同方向边缘的方向梯度
第7-2章-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3、最大似然监督分类
最大似然法是经典的分类方法,已在宽波段遥感图像分类
中普遍采用。它主要根据相似的光谱性质和属于某类的概率最
大的假设来指定每个像元的类别。MLC法最大优点是能快速指定
被分类像元到若干类之中的一类中去 。
从概率统计分析,要想判别某位置的向量属于哪一个类别,
判别函数要从条件概率 Pwi X i 1 , 2 , 3 , 来, m决定,
gi X PX wi Pwi
是一组理想的判别函数。判别规则为若
Pwi PX wi Pw j PX w j 则
X wi
在最大似然法的实际计算中,常采用经过对数变换的形式
gi
x
lnPwi
1 2
lnSi
1 2
x
M
i
T
S
1
x
M
i
23
光谱角值(Spectral Angle Value):像素或像素组之 间光谱角的大小为相似性量度
3
分类方法
分类执行方式: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分类模型或分类器:统计分类、模糊分类、邻域分 类、神经网络分类
参数分类和非参数分类:假定类的概率分布函数并 估计其分布参数
硬分类和软分类:像元属于一个类或多个类
第七章 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概念
模式(pattern): 在多波段图像中,每个像元
都具有一组对应取值,称为像元模式
特征(feature): 在多波段图像中,每个波段
都可看作一个变量,成为特征变量
一个像元可以看成由n个特征组成的n维空间的一个点, 同类地物的像元形成n维空间的一个点群,差异明显的不 同地物会构成n为空间的若干个点群
19-20版 第7章 7.3 7.3.1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7.3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像7.3.1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会求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最小正周期、奇偶性、单调区间及函数的零点.(重点)2.能正确使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难点)1.借助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核心素养.2.通过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1.正弦函数的性质(1)函数的周期性①周期函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都满足f(x+T)=f(x),那么就称函数f(x)为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②最小正周期:对于一个周期函数f(x),如果在它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的正数就称为f(x)的最小正周期.(2)正弦函数的性质函数y=sin x定义域R值域[-1,1]奇偶性奇函数周期性最小正周期:2π单调性在⎣⎢⎡⎦⎥⎤2kπ-π2,2kπ+π2(k∈Z)上递增;在⎣⎢⎡⎦⎥⎤2kπ+π2,2kπ+32π(k∈Z)上递减最值x =2k π+π2 ,(k ∈Z )时,y 最大值=1; x =2k π-π2(k ∈Z )时,y 最小值=-1(1)利用正弦线可以作出y =sin x ,x ∈[0,2π]的图像,要想得到y =sin x (x ∈R )的图像,只需将y =sin x ,x ∈[0,2π]的图像沿x 轴平移±2π,±4π,…即可,此时的图像叫做正弦曲线.(2)“ 五点法” 作y =sin x ,x ∈[0,2π]的图像时,所取的五点分别是(0,0),⎝ ⎛⎭⎪⎫π2,1,(π,0),和⎝ ⎛⎭⎪⎫32π,-1和(2π,0). 思考: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否具有对称性,它的对称性是怎样的? [提示] 由图(图略)可以看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除了原点这个对称点外,对于正弦函数图像,点(π,0),点(2π,0)… ,点(k π,0)也是它的对称中心,由此正弦函数图像有无数个对称中心,且为(k π,0)(k ∈Z ),即图像与x 轴的交点,正弦函数的图像还具有轴对称性,对称轴是x =k π+π2 ,(k ∈Z ),是过图像的最高或最低点,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1.函数y =x sin x 是( ) A .奇函数,不是偶函数 B .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C .奇函数,也是偶函数D .非奇非偶函数B [f (-x )=-x sin(-x )=-x (-sin x )=x sin x =f (x ),∴y =x sin x 为偶函数,不是奇函数.]2.下列图像中,符合y =-sin x 在[0,2π]上的图像的是( )D [把y =sin x ,x ∈[0,2π]上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即可得到y =-sin x ,x ∈[0,2π]上的图像,故选D .]3.点M ⎝ ⎛⎭⎪⎫π2,-m 在函数y =sin x 的图像上,则m 等于( )A .0B .1C .-1D .2C [由题意-m =sin π2,∴-m =1, ∴m =-1.]三角函数奇偶性的判定(1)f (x )=sin ⎝ ⎛⎭⎪⎫-12x +π2;(2)f (x )=lg(1-sin x )-lg(1+sin x ). [解](1)显然x ∈R ,f (x )=cos 12x , ∵f (-x )=cos ⎝ ⎛⎭⎪⎫-12x =cos 12x =f (x ),∴f (x )是偶函数.(2)由⎩⎪⎨⎪⎧1-sin x >0,1+sin x >0,得-1<sin x <1.解得定义域为⎩⎨⎧⎭⎬⎫x |x ∈R 且x ≠k π+π2,k ∈Z . ∴f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又∵ f (x )=lg(1-sin x )-lg(1+sin x ),∴ f (-x )=lg[1-sin(-x )]-lg[1+sin(-x )] =lg(1+sin x )-lg(1-sin x )=-f (x ). ∴f (x )为奇函数.判断函数奇偶性应把握好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关键点二:看f (x )与f (-x )的关系.对于三角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有时可根据诱导公式先将函数式化简后再判断.1.判断函数f (x )=cos ⎝ ⎛⎭⎪⎫3π2+2x +x 2sin x 的奇偶性.[解] 原式=sin 2x +x 2sin x ,又∵x ∈R ,f (-x )=sin(-2x )+(-x )2sin(-x ) =-sin 2x -x 2sin x =-f (x ), ∴f (x )是奇函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1)sin 194°和cos 160°; (2)sin 74和cos 53.[思路探究] 先化为同一单调区间上的同名函数,然后利用单调性来比较函数值的大小.[解](1)sin 194°=sin(180°+14°)=-sin 14°. cos 160°=cos(180°-20°)=-cos 20°=-sin 70°. ∵0°<14°<70°<90°,∴sin 14°<sin 70°.从而-sin 14°>-sin 70°,即sin 194°>cos 160°. (2)∵cos 53=sin ⎝ ⎛⎭⎪⎫π2+53,又π2<74<π<π2+53<32π,y =sin x 在⎣⎢⎡⎦⎥⎤π2,32π上是减函数,∴sin 74>sin ⎝ ⎛⎭⎪⎫π2+53=cos 53,即sin 74>cos 53.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时,需要把角化为同一单调区间上的同名三角函数,然后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如果角不在同一单调区间上,一般用诱导公式进行转化,然后再比较.2.比较大小:(1)sin 250°与sin 260°; (2)sin ⎝ ⎛⎭⎪⎫-235π与sin ⎝ ⎛⎭⎪⎫-174π.[解](1)sin 250°=sin(180°+70°)=-sin 70°,sin 260°=sin(180°+80°)=-sin 80°,因为0°<70°<80°<90°,且函数y =sin x ,x ∈⎣⎢⎡⎦⎥⎤0,π2是增函数,所以sin 70°<sin 80°,所以-sin 70°>-sin 80°,即sin 250°>sin 260°. (2)sin ⎝ ⎛⎭⎪⎫-23π5=-sin 23π5=-sin 3π5=-sin ⎝ ⎛⎭⎪⎫π-2π5=-sin 2π5.sin ⎝ ⎛⎭⎪⎫-17π4=-sin 17π4=-sin π4. 因为0<π4<2π5<π2,且函数y =sin x ,x ∈⎣⎢⎡⎦⎥⎤0,π2是增函数,所以sin π4<sin 2π5,-sin π4>-sin 2π5, 即sin ⎝ ⎛⎭⎪⎫-23π5<sin ⎝ ⎛⎭⎪⎫-17π4.正弦函数的值域与最值问题(1)y =3+2sin ⎝ ⎛⎭⎪⎫2x -π3;(2)y =1-2sin 2x +sin x .[思路探究](1)用|sin α|≤1构建关于y 的不等式,从而求得y 的取值范围. (2)用t 代替sin x ,然后写出关于t 的函数,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t |≤1即可求出y 的取值范围.[解](1)∵-1≤sin ⎝ ⎛⎭⎪⎫2x -π3≤1,∴-2≤2sin ⎝ ⎛⎭⎪⎫2x -π3≤2,∴1≤2sin ⎝ ⎛⎭⎪⎫2x -π3+3≤5, ∴1≤y ≤5,即函数y =3+2sin ⎝ ⎛⎭⎪⎫2x -π3的值域为[1,5].(2)y =1-2sin 2x +sin x , 令sin x =t ,则-1≤t ≤1, y =-2t 2+t +1=-2⎝ ⎛⎭⎪⎫t -142+98.由二次函数y =-2t 2+t +1的图像可知-2≤y ≤98,即函数y =1-2sin 2x +sin x 的值域为⎣⎢⎡⎦⎥⎤-2,98.1.换元法,旨在三角问题代数化,要防止破坏等价性.2.转化成同一函数,要注意不要一见sin x 就得出-1≤sin x ≤1,要根据x 的范围确定.3.设|x |≤π4,求函数f (x )=cos 2x +sin x 的最小值.[解] f (x )=cos 2x +sin x =1-sin 2x +sin x =-⎝ ⎛⎭⎪⎫sin x -122+54.∵|x |≤π4,∴-22≤sin x ≤22,∴当sin x =-22时取最小值为1-22.正弦函数的图像答下列问题:(1)观察函数图像,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 的区间. ①y >1;②y <1.(2)若直线y =a 与y =1-2sin x 有两个交点,求a 的取值范围; (3)求函数y =1-2sin x 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解] 按五个关键点列表:x -π -π2 0 π2 π sin x 0 -1 0 1 0 y =1-131-112sin x描点连线得:(1)由图像可知图像在y=1上方部分y>1,在y=1下方部分y<1,∴当x∈(-π,0)时,y>1,当x∈(0,π)时,y<1.(2)如图,当直线y=a与y=1-2sin x有两个交点时,1<a<3或-1<a<1,∴a 的取值范围是{a|1<a<3或-1<a<1}.(3)由图像可知y最大值为3,此时x=-π2;y最小值为-1,此时x=π2.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五个关键点,使函数中x取-π,-π2,0,π2,π,然后相应求出y值,作出图像.2.“五点法”作图是画三角函数的简图的常用方法,这五点主要指函数的零点及最大值、最小值点,连线要保持光滑,注意凸凹方向.3.仔细观察图像,找出函数图像y=1与y=a的交点及最大值,最小值点正确解答问题.4.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12+sin x,x∈[0,2π]上的图像.[解]取值列表如下:x 0π2π3π22πsin x 010-10y=12+sin x 123212-1212描点,并将它们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1.正弦函数周期性的释疑由正弦函数的图像和周期函数的定义可得: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2kπ(k∈Z 且k≠0)都是它的周期,最小正周期为2π.2.正弦函数的奇偶性(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反映在图像上,正弦曲线关于原点O对称.(2)正弦曲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3.正弦函数单调性的说明(1)正弦函数在定义域R上不是单调函数,但存在单调区间.(2)求解(或判断)正弦函数的单调区间(或单调性)是求值域(或最值)的关键一步.(3)确定含有正弦函数的较复杂的函数单调性时,要注意使用复合函数的判断方法来判断.4.正弦函数最值的释疑(1)明确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即|sin x|≤1.(2)对有些正弦函数,其最值不一定是1或-1,要依赖函数定义域来决定.(3)形如y=A sin(ωx+φ)(A>0,ω>0)的函数的最值通常利用“整体代换”,即令ωx+φ=z,将函数转化为y=A sin z的形式求最值.5.“五点法”画正弦函数图像“五点法”是画三角函数图像的基本方法,在要求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常用此法.1.以下对于正弦函数y=sin x的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在x ∈[2k π,2k π+2π],k ∈Z 上的图像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B .关于x 轴对称C .介于直线y =1和y =-1之间D .与y 轴仅有一个交点B [观察y =sin x 图像可知A ,C ,D 项正确,且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故选B .]2.函数y =-sin x ,x ∈⎣⎢⎡⎦⎥⎤-π2,3π2的简图是( )D [可以用特殊点来验证.当x =0时,y =-sin 0=0,排除A ,C ;当x =3π2时,y =-sin 3π2=1,排除B .]3.若sin x =2m +1且x ∈R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 [因为-1≤sin x ≤1,sin x =2m +1, 所以-1≤2m +1≤1, 解得-1≤m ≤0.]4.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 =-2sin x 在区间[0,2π]上的简图. [解] 列表:x 0 π2 π 3π2 2π sin x1-1y=-2sin x 0-202011/11。
高考物理 第七章 第三课时机械波的概念及图象解析
第三课时机械波的概念及图象第一关:基础关展望高考基础知识一、机械波知识讲解1.机械波的产生(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2)产生条件:①振源;②传播振动的介质.二者缺一不可.2.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密部和疏部.3.描述波的物理量(1)波长λ①定义: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②理解:a.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Δt时间内,向前传播的距离为Δx,则Δx=(n+Δn)λ,Δt=(n+Δn)T,其中n=0\,1\,2\,3…,0<Δn<1.(2)频率f波源的振动频率,即波的频率.因为介质中各质点做受迫振动,其振动是由波源的振动引起的,故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都等于波源振动频率,不随介质的不同而变化.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不变.(3)波速v单位时间内某一波的波峰(或波谷)向前移动的距离,叫波速.波速由介质决定.同类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则.式中v为波的传播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T为振源的振动周期,常说成波的周期.活学活用1.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 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A.周期为Δt,波长为8LB.周期为Δt,波长为8LC.周期为Δt,波速为D.周期为Δt,波速为解析:由题图(b)可以判断波长为8L;图(b)中质点9振动方向向上,而质点1开始时向下振动,说明质点9后还有半个波长没有画出,即在Δt时间内传播了1.5个波长,Δt为1.5个周期,所以其周期为Δt,由波长\,周期\,波速之间的关系式v=可计算出波速为答案:BC二、波的图象知识讲解以介质中各质点的位置坐标为横坐标,某时刻各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的图象叫做波的图象.(1)波动图象的特点①横波的图象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象中的位移正向最大值,波谷即为图象中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象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②波形图线是正弦或余弦曲线的波称为简谐波.简谐波是最简单的波.对于简谐波而言,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都相同.③波的图象的重复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④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象中波可能向x轴正向或x轴负向传播.(2)简谐波图象的应用①从图象上直接读出波长和振幅.②可确定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③可确定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的方向.④若知道波速v的方向,可知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中,设波速向右,则1\,4质点沿-y 方向运动;2\,3质点沿+y方向运动.⑤若知道该时刻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如上图中,设质点4向上运动,则该波向左传播.⑥若已知波速v的大小,可求频率f或周期T:.⑦若已知f或T,可求v的大小:v=λf=.⑧若已知波速v的大小和方向,可画出在Δt前后的波形图,沿(或逆着)传播方向平移.活学活用2.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 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 s,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长是4 m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C.质点Q(x=9 m)经过0.5 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的解析:从题图上可以看出波长为4 m,A正确.实际上\!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应理解为,出现第一个波峰与出现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因为在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而一次会振动应表现为\!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即T=0.4 s,则v=,代入数据可得波速为10 m/s,B正确.质点Q(x=9 m)经过0.4 s开始振动,而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即介质中的每一个质点都被它左侧的质点所带动,从波向前传播的波形图(如题图)可以看出0.4 s波传到Q 时,其左侧质点在它下方,所以Q点在0.5 s时处于波谷,再经过0.2 s即总共经过0.7 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C错误.M以后的每个质点都是重复M的振动情况,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B\,D.答案:ABD三、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知识讲解活学活用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下图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刻做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A.x=0处的质点B.x=1 m处的质点C.x=2 m处的质点D.x=3 m处的质点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知,t=1 s时,质点从平衡位置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因波的图象是表示t=1 s时的波的图象,正在平衡位置的点有x=0处\,x=2 m等处的质点,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平移波形曲线,可知t=1 s后的时刻x=0处和x=4 m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x=2 m处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所以选A.答案:A第二关:技法关解读高考解题技法一、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方法技法讲解已知质点振动速度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地,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波的图象可判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方法一:上下坡法沿坡的传播速度的正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见图1甲所示)方法二:同侧法在波的图象上的某一点,沿纵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x轴方向画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见图1乙所示)方法三:带动法(特殊点法)′,若P′在P上方,P′带动P向上运动,则P向上运动;若P′在下方,P′带动P向下运动,则P向下运动.方法四:微平移法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微小移动(如图2乙中虚线),由于质点仅在y方向上振动,所以A′\,B′\,C′\,D′即为质点运动后的位置,故该时刻A\,B沿y轴正方向运动,C\,D沿y轴负方向运动.典例剖析例1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可知()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B.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向上运用解析: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解答此题可采用\!特殊点法\"和\!波形移动法\".用“特殊点法”来分析:假设此波从左向右传播,顺着传播方向看去,可知a\,b两质点向上,c\,d两质点向下振动;假设此波从右向左传播,同理可知a\,b两质点向下振动,c\,d两质点向上振动,所以B\,D正确.用\!波形移动法\"来分析:设这列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则在相邻的一小段时间内,这列波的形状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如图虚线所示.因此所有的质点从原来在实线的位置沿y轴方向运动到虚线的位置,即质点a向上运动,质点b也向上运动,由此可知选项A\,B中B是正确的.类似地可以判定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BD二、已知波速v和波形,画出再经Δt时间波形图的方法技法讲解(1)平移法:先算出经Δt时间波传播的距离Δx=v\5Δ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即可.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λ,则波形平移n个λΔx=nλ+x时,可采取去整nλ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2)特殊点法:在波形上找两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Δt=nT+t.由于经nT波形不变,所以也采取去整nT留零t的方法,分别作出两特殊点经t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图.如果是由t时刻的波形来确定(t-Δt)时刻的波形,用平移法时应向速度的反方向平移,用特殊点法时应按确定的振动方向向反方向振动.典例剖析例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已知此波的传播速度大小v=2 m/s,试画出该时刻5 s前和5 s后的波动图象.解析:方法一:(特殊点振动法)因为v=2 m/s,从图得λ=8 m,所以T= =4 s.又因为此波向右传播,故平衡位置坐标2 m\,6 m的两个特殊质点的初始振动方向分别为沿y轴的正向与沿y 轴的负向.经过5 s(1.25T),这两个质点分别位于正向最大位移与负向最大位移,由此便得出5 s后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同理可得,5 s前的波动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方法二:(波形平移法)因为波速v=2 m/s,所以由Δx=vΔt,可得Δx=10 m,注意到去整后为,故将整个波形向右平移,即为5 s前的波动图象.第三关:训练关笑对高考随堂训练1.关于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两个任意时刻,对平衡位置位移都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B.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在横波的传播过程中,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波长大小与介质中的波速和波频率有关解析: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任意时刻,对平衡位置位移都相等的两个相邻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A错.由v=λf知λ=v/f=v\5T,B正确.在横波的波形曲线中一个完整的正弦(余弦)曲线在x轴截取的距离是一个波长,C正确.由v=λf知λ=,D正确.答案:BCD2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已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B.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C.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D.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解析:因为此时Q质点向下振动,且此时Q质点右方邻近质点在Q点下方,说明波向左传播,所以N是波源,振动从N点传播到M点,经过一个周期;又P、N间水平距离为3λ/4,故P质点已振动了.答案:C3.4 m/s,从此时起,图中所标的P质点比Q质点先回到自己的平衡位置.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一定沿x轴正向传播B这列波的周期是0.5sC从此时起0.25s末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正向D.从此时起0.25 s末Q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解析:由于P比Q先回到平衡位置,故此时P向y轴负方向运动,Q向y轴正方向运动,波应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由T=λ/v,可得T=0.5 s,所以B项正确;从此时刻经0.25 s(即半个周期后),P质点一定会运动至现在的对称位置,并与现在振动情况恰好相反,故C项正确;同理可知此时Q点的加速度应沿y轴正向,所以D项错误.答案:BC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所示,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7,0),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①t=0.9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②t=1.2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③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④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②解析:由于t=0.7 s时,P点出现第二次波峰,所以v传= m/s=10 m/s由图可知λ=4 m,则T= s=0.4 s∴t=0.9 s时第一个波峰传播距离x=vt=10×0.9 m=9 m,故波峰由2 m传播到-7 m的Q 点,因而①选项正确,②选项错误.由于波从右向左传播,故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该时刻1质点振动方向相同,向上起振,因而③选项正确.又因SPQ=[-1-(-7)]=6 m=×3=×3,所以P、Q质点为反相质点,所以P、Q两质点,任一时刻对平衡位置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④项正确.答案:A5.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正x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P1的x坐标小于P2的x坐标.则()A.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B.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C.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D.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依据题意正确作出图示,然后借助图示分析求解,按图示可判断选项A、C正确.答案:AC1.如图所示为两个波源S1和S2在水面产生的两列波叠加后的干涉图样,由图可推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波源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两波源振动频率可能不相同C.两列水波的波长相等D.两列水波的波长可能不相等解析:两列波产生干涉图样的条件是波的频率必须相同,故A项正确;在同种介质中,各种水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可知,两列水波的波长一定相同,C项正确.答案:AC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 m,x b=5.5 m,则()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解析: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Δx=x b-x a=3 m=λ,所以,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平衡位置,A错;由图象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将波沿x轴负方向分别平移波长和波长,可知B错、C正确;只有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位移和速度才分别相同,故D错.答案:C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 m()A.0.60 mB.0.20 mC.0.12 mD.0.086 m解析:由题意知,其波形如下图.所以,,(n=0,1,2……),当n=0时,λ=0.6 m,A对;当n=1,λ=0.12 m,C对,故选A、C.答案:AC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 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b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 cm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 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 s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知T=4 s,振幅A=10 cm,且a、b距离相差(n+0.75)λ,a、b的振动时间相差(n+0.75)T,又10.5=(n+0.75)λ,则λ=10.5/(n+0.75),v=λ/T=10.5/(4n+3),因而D对.(n取0,1,2,3……)答案:D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 m()A.此时波的频率一定是10 Hz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 m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解析:由振动曲线知T=0.1 s,故f=→b,则Δt1=0.1k+0.→a,则Δt2=0.1k+0.1·Δt1=s ab 和v2·Δt2=s ab,取k=0,1,2……可知C正确,B、D错.答案:AC6.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下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解析:由两种波的传播速率可知,纵波先传到地震仪,设所需时间为t,则横波传到地震仪的时间为t+5.由位移关系可得4(t+5)=9t,t=4 s,距离l=vt=36 km,故A正确.答案:A7.某质点在y方向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O处,其振幅为0.05 m,振动周期为0.4 s,振动在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 m/s.当它由平衡位置O开始向上振动,经过0.2 s后立即停止振动,由此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一个脉冲波.那么,在停止振动后经过0.2 s的波形可能是图中的()解析:在O处,质点开始向上振动,经0.2 s时,O处质点向下振动,且波向右传播半个波长,x=0.2 m的质点将要振动.此时停止振动,波形不变,在0.2 s内又向右传播半个波长,故B正确.答案:B8.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子位于x=-2、10-1m 和x=12×10-1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此刻处于平衡位置x=0.2 m和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正方向运动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D.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解析:根据波动与振动方向间的关系可知,此时P、Q两质点均向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再经过t=0.75 s,两列波都传播Δx=vt=0.3 m,恰好都传播到M点,但P、Q两质点并未随波迁移,选项B错误.t=1 s时,两列波都传播Δx=vt=0.4 m,两列波的波谷同时传播到M点,根据波的叠加原理,质点M的位移为-4 cm,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9..质点 N的振幅是________m,振动周期为________s,图乙表示质点_______(从质点K、L、M、 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 ______m/s.解析:由图甲可知,振幅为0.8 mλ=vT可得,答案:0.8 4 L 0.510.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6 m/s,P点的横坐标为96 c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问:(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如何?(2)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解析:(1)开始计时时,这列波的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 cm,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故P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故P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是(2)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即初始时刻这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因此所用的时间是t′=s=1.5 s.答案:(1)1.2 sy轴负方向(2)1.5 s11.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媒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2.5 m/s.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 m处重合,如图所示:(1)求两列波的周期T a和T b.(2)求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 m,λb=4.0 m,因此它们的周期分别为=1.6 s.(2)两列波波长的最小公倍数为s=20 mt=0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为±20k)m,k=0,1,2,3,……答案:(1)1 s1±20k)m,k=0,1,2,3,…12.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t1=0和t2=0.005 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1)设周期大于(t2-t1),求波速.(2)设周期小于(t2-t1),并且波速为6000 m/s.求波的传播方向.解析:当波传播时间小于周期时,波沿传播方向前进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波传播的时间大于周期时,波沿传播方向前进的距离大于波长.这时从波形的变化上看出的传播距离加上n 个波长才是波实际传播的距离.(1)因Δt=(t2-t1)<T,所以波传播的距离可以直接由图读出.若波沿+x方向传播,则在0.005 s内传播了2 m,故波速为v= s=400 m/s,若波沿-x方向传播,则在0.005 s内传播了6 m,故波速为v= =1200 m/s.(2)因(t2-t1)>T,所以波传播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在0.005 s内传播的距离为Δx=vt=6000×0.005 m=30 m,,即Δx=3λ+λ.因此,可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答案:(1)若波沿x轴正向,v=400 m/s若波沿x轴负向,v=1200 m/s(2)沿x轴负向。
高中数学图像特征分析教案
高中数学图像特征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图像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图像特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关键点、拐点、极值点等;
3. 图像特征的分析方法;
4. 实例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数学意义的图像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以及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和分析方法,让学生了解图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实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图像,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加深他们对图像特征分析的理解。
四、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像特征,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对图像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像在数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像特征分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板书设计:
1. 图像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常见数学图像的特征及分析方法;
3. 实例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图像特征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技能。
建议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和应用,加深对图像特征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2)课件及答案
配粤教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CONTENTS
目
录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配粤教沪科版
第七章
7.2
运动和力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2)
01
课时目标
02
自主预习
03
互动探究
04
课堂精练
物理
课程标准(2022年版)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七章
7.2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可知,乙车6 s通过路程为1.2 m,由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
法可比较速度的大小.
答案:(1)匀速 ; 6;(2)1.2;(3)小于.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七章
7.2
3.(2022春·兴仁市期末)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
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7-2-8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配粤教沪科版
第七章
7.2
(填单位).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运动
的.
(3)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 min,通过的
4
1.2×10
路程为
m.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 m/s,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的平
均速度是( C )
A.5.2 m/s
B.5 m/s
C.4.8 m/s
D.4.6 m/s
物理
2.解析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七章
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
数字图像处理PPT——第七章 图像分割
p-参数法
针对已知目标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情况。 基本设计思想 选择一个值Th,使前景目标物所占的比例 为p,背景所占比例为1-p。 基本方法 先试探性地给出一个阈值,统计目标物的 像素点数在整幅图中所占的比例是否满足 要求,是则阈值合适;否则,阈值则偏大 或者偏小,再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p-参数法算法步骤
⎧ σ b2 ⎫ η | Th* = max ⎨ 2 ⎬ ⎩σ in ⎭
局部阈值方法
提出的原因 阈值方法对于较为简单的图像(目标 与背景差别大,容易区分的图像)简 单有效,对于较为复杂的图像,分割 效果不稳定。 方法 把图像分成子块,在每个子块上再采 样前述阈值分割方法
灰度-局部灰度均值散布图法
σ 12 =
f ( x , y )∈C 1
∑
( f ( x, y ) − μ1 )2
2 σ2 =
f ( x , y )∈C 22 )2
1 μ1 = N C1
f ( x , y )∈C 1
∑
f ( x, y )
1 μ2 = NC 2
f ( x , y )∈C 2
∑
f ( x, y )
参数空间的一条直线对应xy空间的一 个点
Hough变换提取直线原理
Xy空间一条直线上的n个点,对应kb 空间经过一个公共点的n条直线 Kb空间一条直线上的n点对应于xy空 间中过一公共点的n条直线
Hough变换提取直线算法
假设原图像为二值图像,扫描图中的每一 个像素点: 背景点,不作任何处理 目标点,确定直线: b = − xk + y 参数空间上的对应直线上所有的值累加1 循环扫描所有点 参数空间上累计值为最大的点(k*,b*)为所求 直线参数 按照该参数与原图像同等大小的空白图像 上绘制直线
914754-数字图像处理-第七章第1讲 图像描述概述、边界描述(曲线拟合、链码)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山东科技大学 曹茂永 教 授
第7章 图像描述
第1讲 图像描述概述、边界描述(曲线拟合、链码)
演示文稿说明: 本讲内容以板书为主,ppt 演示为辅; 本讲部分图片来自冈萨雷斯的数字图像处理(英文版)教材。
第7章 图像描述
问题
预处理 图像获取
分割
描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级处理
知识库
识别
与
结果
解释
低级处理
高级处理 图像分析系统的基本构成
概述
概述
概述
✓ 描述方法
曲线拟合
链码表示
y
2
1
3
0x
0
(c)
(x-1,y-1)
3 (x,y-1) 4
y
4 5
3
6
2
1
7 0x
0
(d)
(x-1,y) 2
(x,y)
(x-1,y+1)
1 (x,y+1) 0
5
6
7
(x+1,y-1)图 链码与(x坐+1标,y)位置的关(x系+1,y+1)
链码表示
4-链码:000033333322222211110011
链码表示
S’(2,5)
S(5,5)
设起始点s的坐标为(5,5),逆时针
分别用4方向链码和8方向链码表示区域边界:
4方向链码:(5, 5)1 1 1 2 3 2 3 2 3 0 0 0
8方向链码:(5, 5)2 2 2 4 5 5 6 0 0 0
第七章-邻域运算-图像处理
x
i
m 2
1
,
y
j
m 2
1
演示
100 101 98 97 100 79 96 106 103 95 89 67 87 121 87 94 87 72 86 133 99 103 85 75 92 99 111 102 78 74 95 102 121 111 112 73
86 102 84 100 88 98 92 90 97 91 90 88
100 101 98 97 1010 792 96 106 103 95 892 673 87 121 87 94 871 722 86 133 99 103 85 75 92 99 111 102 78 74 95 102 121 111 112 73
861 102 842 100 881 98 92 90 97 91 90 88
是消除或尽量减少噪声的影响,改善图像的质量。
假设
在假定加性噪声是随机独立分布的条件下,利用邻 域的平均或加权平均可以有效的抑制噪声干扰。
从信号分析的观点
图像平滑本质上低通滤波。将信号的低频部分通过, 而阻截高频的噪声信号。
问题
往往图像边缘也处于高频部分。
2 平滑
1)邻域平均(矩形邻域和圆形邻域)
T2, 2f x 1, y 1
1 引言
4)相关与卷积的物理含义
相关运算是将模板当权重矩阵作加权平均; 而卷积先沿纵轴翻转,再沿横轴翻转后再加
权平均。 如果模板是对称的,那么相关与卷积运算结
果完全相同。 邻域运算实际上就是卷积和相关运算,用信
号分析的观点就是滤波。
2 平滑
图像平滑的目的
12 4 6 4 2 21 2 3 2 1
第7章图像灰度变换
[X,map]=imread('forest.tif'); I=ind2gray(X,map);%索引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J=imadjust(I,[0 1],[0 1],0.5);%gamma校正 figure, subplot(121),imshow(I); subplot(122),imshow(J)
3.局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
原理:这个方法基于直方图规定化方法来处理图像 的小区域(称为小片)。然后用双线性内插将相邻 小片组合起来以消除人工引入的边界效应,特别是 可以限制均匀亮度区域的对比度,以免放大噪声。
函数:adapthisteq
g=adapthisteq(f,param1,val1,param2,val2,...)
1. 扩展暗区,压缩亮区:延展暗区灰度值(增加曝光) I=double(I); I1=42*log2(I+1); %+1避免0的对数 I1=uint8(I1); %超过255变为255
非线性变换
I=imread(‘office_1.jpg'); subplot(121),imshow(I); I=double(I); I1=42*log(1+I); I1=uint8(I1); %超过255,变为255 subplot(122),imshow(I1);
[hgram1,~]=imhist(I1);
[hgram2,~]=imhist(I2); %执行直方图规定化
J1=histeq(I,hgram1);
J2=histeq(I,hgram2); %绘图 subplot(2,3,1);imshow(I);title('原图'); subplot(2,3,2);imshow(I1);title('标准图1'); subplot(2,3,3);imshow(I2);title('标准图2'); subplot(2,3,5);imshow(J1);title('规定化到1'); subplot(2,3,6);imshow(J2);title('规定化到2'); figure; %绘直方图 subplot(2,3,1);imhist(I);title('原图'); subplot(2,3,2);imhist(I1);title('标准图1'); subplot(2,3,3);imhist(I2);title('标准图2'); subplot(2,3,5);imhist(J1);title('规定化到1'); subplot(2,3,6);imhist(J2);title('规定化到2');
(复习指导)第7章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考试评价解读核心素养达成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并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判断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沉淀转化等实验探究。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以练带忆]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B解析: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故A错;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平衡不发生移动,故D错。
2.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C解析: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pH不变,A项错误;加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B项错误;加入Na2CO3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OH)2固体转化为CaCO3固体,固体质量增加,C项正确;加入NaOH固体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质量增加,D项错误。
3.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复习指导)第7章专题提分课 5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含答案
五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1.命题规律在高考中“静电场”部分常涉及的v-t图像、φ-x图像、E-x图像、E px图像等图像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临界条件分析等一系列基本能力,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复习指导虽然图像种类繁多,但各种图像的处理方法都类似。
大多数图像问题都考查斜率或面积的物理意义。
题型一v -t图像典例(2020·黄山模拟)(多选)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
一质量为m=1 g 的带正电小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沿光滑水平面经过B、C两点,其运动过程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在B点位置时斜率最大,根据图线可以确定()A. 中垂线上B点电场强度最大B. A、B两点之间的位移大小C. B点是连线中点,C点与A点必在连线两侧D. U BC>U AB【自主解答】AD解析:v -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物块在B点时的加速度最大,所受的电场力最大,所以中垂线上B点的电场强度最大,A正确;小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题图乙可知,小物块在A、B两点的速度,也知道小物块的质量,则由动能定理可知qU AB=12m v2B-12m v2A,由上式可求出小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qU AB,因为电场强度的关系未知,则不能求解A、B两点之间的位移大小,B错误;中垂线上电场线分布不是均匀的,B点不在连线中点,C错误;在小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qU AB=12m v2B-12m v2A=⎝⎛⎭⎪⎫12×1×10-3×42-0J=8×10-3J,同理,在小物块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有qU BC=12m v2C-12m v2B=(12×1×10-3×72-12×1×10-3×42)J=1.65×10-2 J,比较可得U BC>U AB,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3 灰度共生矩阵法
7.4.4 纹理的结构分析
7.4 纹理描述
纹理特征
自然纹理:种子、草地(无规则性) 人工纹理:织物、砖墙(有规则性,它的灰度分布具 有周期性,即使灰度变化是随机的,它也具有一定的 统计特性)
标志三要素
1)某种局部的序列性在该序列更大的区域内不断重复
3 (30 312 )2 (321 03 ) 2
7.3.2 不变矩
4 (30 12 )2 (21 03 )2
5 (30 312 )(30 12 ) (30 12 ) 2 3(21 03 ) 2
二阶矩轴:物体上的全部点到该线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m 1 n 1
2 rxy 2 f ( x, y )
x 0 y 0
其中 rxy 是物体点到直线 ( x, y) 的距离
7.3.1 几何特征
6. 距离
1) 欧几里德距离(Euclidean)
d e ( P, Q ) ( x u ) ( y v )
1 n 1 m 1 1 n 1 m 1 x xi , y mn y j mn i 0 j 0 i 0 j 0
7.3.1 几何特征
4.区域周长
三种定义: (1) 区域和背景交界线(接缝)的长度
(2) 区域边界8链码的长度
(3) 边界点数之和
7.3.1 几何特征
5. 方向
图b曲线的链码为:23344455322222107770120 其差分链码为:1010010670000777001116
7.2.1 链码描述
曲线的链码是:6022222021013444444454577012 其差分链码是: 220000627712100000017120111
7.2.1 链码描述
7.3.1 几何特征
1. 像素与邻域
a) 4-邻域
b) 8-邻域
7.3.1 几何特征
2. 区域面积
A f ( x, y )
x 0 y 0 m 1 n 1
3. 位置
质心
形心
1 m1 n 1 1 m1 n 1 X xf ( x, y), Y mn yf ( x, y) mn x 0 y 0 x0 y 0
均值:
u rk p (rk )
rk 0
L 1
L 1
一阶矩
二阶中心矩 三阶中心矩
方差:
(rk u ) 2 p(rk )
2 rk 0
1 L 1 3 歪斜度: u3 3 (rk u ) p(rk ) rk 0
7.1.2 直方图特征
峭度:
u4
1
1 3 3 2 2 2 A 0 1 1 5 5
90
0 0 0 0 0
7 5 6 2 2 2 2 2
1
0
7 7 7 0 5 4 4 4 2 1 3
0 B
6 7 0 90 6 B
5 3
3 2 A
a)原链码方向 b)逆时针旋转90° 图a曲线的链码为:01122233100000765556706 其差分链码为:1010010670000777001116
7.1.1 幅度特征
最基本的是图像的幅度特征。
例如在区域内的平均幅度,即来自1 f ( x, y ) 2 N
f (i, j )
i 0 j 0
N
N
7.1.1 幅度特征
a)原图
b)利用幅度特征将目标分割出来
7.1.2 直方图特征
P(rk)=nk/N 第rk个灰度级出现的频数 可从直方图的分布得到:图像对比度、 动态范围、明暗程度等 一阶直方图的特征参数: rk——量化层
7.4 纹理描述
纹理:灰度与颜色的二维变化的图案,是区域的重要特
征之一,灰度分布具有周期性、方向性、疏密之分。 统计方法:用于木纹、纱地、草地等不规则物体 自然纹理:具有重复性排列现象的自然景象,无规则 结构方法:布料的印刷图案或砖花地等组成纹理的元素
及其排列规则来描述纹理的结构
人工纹理:是由自然背景上的符号排列组成、有规则的
(321 03 )(21 03 ) 3(30 12 ) 2 (21 03 ) 2
6 ( 20 02 ) (30 12 ) 2 (21 03 ) 2
411 (30 12 )( 21 03 )
7 (321 03 )(30 12 ) (30 12 ) 2 3(21 03 ) 2
(312 30 )(21 03 ) 3(30 12 ) 2 (21 03 ) 2
7.4 纹理描述
7.4.1 矩分析法
小矩形的面积。对于矩形目标,矩形度 R 取最大值1,
7.3.1 几何特征
9. 长宽比
WL
WR LR
其中,WR 是包围连通域的最小矩形的宽度;LR 是包围连 通域的最小矩形的长度。
7.3.2 不变矩
1.矩的定义
对于二维连续函数
f ( x, y )
,( j k ) 阶矩定义为:
m jk
x y
7.3.2 不变矩
2.不变矩
定义归一化的中心矩为:
jk jk , ( 00 ) 1 2
jk
利用归一化的中心矩,可以获得对平移、缩放、镜像和旋转 都不敏感的7个不变矩,定义如下:
1 20 02
2 2 (20 02 )2 411
7.2.2 傅里叶描述子
对边界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表达,可以作为定 量描述边界形状的基础。采用傅里叶描述的 一个优点是将二维的问题简化为一维问题。
( y, v)
( xk , y k )
u k jv k
( x, u )
边界点的两种表示方法
7.3 区域描述
7.3.1 几何特征 7.3.2 不变矩
4 As c 2 Ls
其中,As 为连通域S的面积; s 为连通域S的周长。圆形 L 度 c 值越大,表明目标与圆形的相似度越高
7.3.1 几何特征
8. 矩形度
描述连通域与矩形相似程度的量 A R s AR 其中,As 为连通域S的面积; R 是包含该连通域的最 A 对细长而弯曲的目标,则矩形度的值变得很小
2
2
2) 4-邻域距离(City-block城区距离)
d 4 ( P, Q ) x u y v
3) 8-邻域距离(Chessboard棋盘距离)
d8 ( P, Q) max( x u , y v )
7.3.1 几何特征
7.圆形度
描述连通域与圆形相似程度的量。根据圆周长与圆面 积的计算公式,定义圆形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7.2.1 链码描述
1(90 )
3(135 )
2(90 )
1(45 )
2(180 )
0(0 )
4(180 )
0(0 )
5(225 )
7(315 )
6(270 )
3(270 )
4向链码
8向链码
7.2.1 链码描述
f ( x, y ) f ( x, y ) f ( x x, y y )
粗纹理时,位移相差为 的两像素通常有相近的灰度等级, f (值较小,灰度差分直方图值集中在 x, y ) i附近; 0 因此, 细纹理时,位移相差为 的两像素的灰度有较大变化 , 值一般较大,灰度差分直方图值会趋于发散
4
L 1
rk 0
(rk u ) 4 P(rk ) 3
L 1
能量:
m2 p ( rk ) 2
rk
熵:
H p(rk ) log 2 [ p(rk )]
b 0
L 1
7.1.3 变换系数特征
v
v(m+1)
v(m) u
水平切口
S1 (m)
S2 (m)
7.4 纹理描述
7.4 纹理描述
7.4.1 矩分析法
(1) 均值(Mean)
ki f ( ki )
i 0
N 1
(2) 方差(Variance)
2 (ki )2 f (ki )
i 0
N 1
(3) 扭曲度(Skewness)
3
1
(ki )3 f (ki ) 3
i 0
N 1
7.4.1 矩分析法
(4) 峰度(Kurtosis)
1 N 1 4 ( ki ) 4 f ( k i ) 3 4 i 0
(5) 熵(Entropy)
N 1 i 0
H f (ki ) log 2 f (ki )
7.4.2 灰度差分统计法
灰度差分统计法又称一阶统计法,通过计算图像中一对像 素间灰度差分直方图来反映图像的纹理特征。 令 (x, y) 为两个像素间的位移矢量, f ( x, y ) 是位移量 为 的灰度差分:
输入图像 预处理 分割 特征提取 分类描述 符号表达 解释描述
识别跟踪
第7章 图像描述与分析
图像分析通常按下列顺序进行
从图像中提取对象或对象组成部分的图像特征
(例如图像中景物的边缘或区域) 利用图像特征的属性或相互关系来决定每个属 性应属于哪个对象的哪个部分
7.1 灰度描述
7.1.1 幅度特征 7.1.2 直方图特征 7.1.3 变换系数特征
f(x,y)
F(u,v)
F
U (u , v)
F-1 g(u,v)
u (m, n)
7.2 边界描述
7.2.1 链码描述 7.2.2 傅里叶描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