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修改)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1.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七七事变、攻陷平津和上海、南京大屠杀(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认识中国抗日的史实:北平保卫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培养历史时空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3.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

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新课探知】2022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

一、七七事变爆发: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为主导的正式建立。

三、淞沪会战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爆发。

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本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背景: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万人以上。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一、“国共关系”(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24—1949年)合作(1924—1927年),-----分裂-------合作(1937—1945年),-----分裂(2)概括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鸦片战争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观察、讨论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输入的危害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英《南京条约》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说一说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二)问题探究1.比较一下当时中英两国的情况,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它说明了什么?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4.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A. 虎门销烟B. 中国的禁烟运动C. 鸦片战争D. 林则徐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禁绝鸦片B. 中英贸易受到威胁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D. 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3.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中国的线路是()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B.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C.珠江口—厦门—福州—天津D.珠江口—福州—镇海—天津(二)多项选择1.《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B.封建经济消亡C.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关于鸦片战争正确的表述是()A.清朝国势衰落始于道光年间B.清朝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C.在当时,以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最高D.为了向中国输入鸦片,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3.在鸦片战争中,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葛云飞D.邓世昌课后反思: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一、大秦王朝1. 大秦帝国的建立大秦帝国是中国古代称呼西方的一个国家,主要存在于秦汉以来,主要是引起汉唐时期中国统一政权针对西域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一族和国家。

2. 大秦帝国的疆域大秦帝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汉唐帝国时期西域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以及东欧、巴尔干、南欧等多个国家的土地,与汉唐的政治、经济有所紐带。

3. 大秦帝国的文化特点大秦帝国处于汉唐帝国东部的西域地区,文化受到了东方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发展了以哲学、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体系。

4. 大秦帝国的经济大秦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社会分工发展比较明显。

同时,大秦帝国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国家,也受到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矛盾的困扰。

5. 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但也有严格的阶级划分。

皇室、贵族、官僚、士兵、奴隶等阶级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6. 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较大,对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借鉴和研究。

二、汉武大帝1. 汉武大帝的生平汉武大帝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皇帝,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

在位期间,汉武大帝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汉武大帝的改革措施汉武大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分封制度、推行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官制、加强军事力量等,为后来的统一大一统等埋下了伏笔。

3. 汉武大帝的文化影响汉武大帝推动了汉字文字之规范化,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开创了古代教育的新局面。

同时,他也推动了自对于联系西欧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4. 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以铁与血为主,对邻国实行民族融合的策略,实施文化渗透,大力推动文化交流,为中西交流壮大了基础。

5. 汉武大帝的历史评价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历史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治国理政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争议。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
学案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
- 第二章农业文明的兴起
- 第三章文字的发明与传播
第二单元古代国家的兴起
- 第一章战国七雄
- 第二章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
- 第三章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第二章文化名人与文学艺术
- 第三章中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一章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南亚古代印度文化的探究
- 第三章古代埃及文化的发展与衰落
第五单元中世纪的世界
- 第一章天下三分,唐宋元的兴衰
-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阶级与文化
- 第三章国家与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第六单元现代时期的世界
-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
- 第二章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法国大革命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本导学案主要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下册时,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历史事件探究,感悟历史,思考现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历史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二、导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三、导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于中国禁止鸦片进口并销毁英国海商的鸦片货物。

中国政府认为鸦片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因此采取了这一措施。

然而,英国作为贸易强国,对此进行强烈的反击,导致战争爆发。

2. 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41年的战争,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在临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

第二阶段是1841年至1842年的战争,英法联军继续进攻中国,最终中国政府被迫在梅瑞狗屿签订了《南京条约》。

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条约(1)第一阶段的重要战役:虎门销烟、垦植岛、舟山战役等。

这些战役都是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的过程中发生的。

(2)第二阶段的重要战役:厦门、鸭绿江战役等。

这些战役主要是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进攻。

(3)《南京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签订,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之一。

根据条约内容,中国政府赔偿大量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四、导学问题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期?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有哪些?4. 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是哪个?其内容有哪些?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了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导学案档

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导学案档

第 1 课鸦片战争(1840.6-1842.6)导学案备课:曹六平曹丹时间:一、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二、学法指导自学提纲: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为了,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④摧残吸食者体质,削弱军队战斗力;3.虎门销烟的过程及其影响过程:年月,到达广州,缉拿烟贩.缴获鸦片,当众销毁。

影响:。

4.《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背景:年月,鸦片战争爆发,年,英军占领,清军节节失利,清廷被迫向英军求和。

内容: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规定:。

影响: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理解)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

半封建:原有封建社会被破坏,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但仍保留封建剥削。

课堂达标: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B.为了炫耀武力C.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D.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3.一名英国人1841年底来到中国,他可能()A.在上海开办一家银行B.在香港岛建造一幢别墅C.跟随英国军舰到武汉采购货D.与清政府协商从中国进口一批货物的关税4、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5、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期间我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社会B、殖民地社会C、半殖民地社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禁烟运动影响了英国在华利益C、英国出于为中国经济发展考虑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的需要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导学案概述
本文档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共包括八个单元的导学案和对应的答案。

每个单元的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思考,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能力。

答案部分提供了对应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复和自我评估使用。

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大国崛起与战争爆发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二单元:人类社会进步与历史变革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成立与繁荣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危机与转型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潮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变革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潮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导学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答案:...(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结语
本文档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共包括八个单元的导学案和对应的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能力。

答案部分提供了对应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和自我评估使用。

祝学习顺利!。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答案根据《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的内容,以下是对应的答案:第一节:大航海时代和资本主义萌芽1. 什么是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指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发起的航海探险活动,目的是寻找新的贸易海路和殖民地,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大航海时代的意义是什么?大航海时代的意义在于拓展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推动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也导致了殖民主义的兴起。

3.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的探险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的探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葡萄牙发现了海上通往印度的航路,西班牙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4. 大航海时代对中国古代航海史有什么影响?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使得欧洲航海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中国古代航海史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1. 路易十四是法国的哪位国王?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国王,统治时期称为路易十四时代。

2. 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政治特征是什么?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政治特征主要是绝对王权,路易十四实行专制制度,集权统治,建立了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3. 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文化特征是什么?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文化特征是巴洛克风格的繁荣,法国文化在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4. 路易十四对法国的影响有哪些?路易十四对法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统一了法国,强化了国家的中央集权,推动了法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三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垮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受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路易十四专制统治的影响。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国王专制统治、争取自由和民主权利的斗争,最终导致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成为统治核心。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思想观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和成果。

2. 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3. 掌握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4. 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经济方面的成就?2. 引导学生回忆并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一些经济成就,如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二、自主探究(40分钟)1. 导入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请打开教材第84页,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和成果”,然后回答以下问题:a. 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力是什么?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进一步思考:a. 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哪些区别?3. 阅读教材第85页,了解《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回答以下问题:a. 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是什么?b. 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 进一步思考:a. 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b. 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三、输出新知(30分钟)1. 归纳总结:根据所学内容,分别列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2.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并展示你们的观点。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b.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请列举并分析。

3. 汇报与讨论: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一起参与讨论。

【导学案】结束【教后反思】这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小组合作讨论,增加了学生对经济改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尽可能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和问题,培养他们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拓展延伸】1. 继续讨论:从小组合作的讨论结果出发,进行整体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古代的中国历史第一课文明的源泉-黄河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着重介绍中国文明发展的源头——黄河。

我们将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对古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明确黄河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第二课文明的瑰宝-夏商周三代本课程将聚焦夏商周三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将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第三课文明的巅峰-秦汉本单元的第三课中,我们将研究秦汉两个朝代,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我们将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创新。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课文明的交汇-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课将介绍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原地区不再统一,而是分裂成多个王朝和政权。

我们将研究这些王朝的兴衰、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探索这一时期的历史成因和影响。

第五课文明的启蒙-隋唐在第五课中,我们将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代,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启蒙时期。

我们将了解隋朝的统一和变革,以及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第六课文明的辉煌-宋元明清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

我们将了解宋朝的文化繁荣、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收官之作。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的大纲,主要介绍了六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一、导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本导学案将带领大家回顾八年级历史的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古代文明1.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氏族联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压迫等不同阶段。

象形文字、农耕、青铜器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大陆,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古埃及人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建筑群,开展了灌溉农业,并相信死后有来世。

法老、金字塔和象形文字是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南亚次大陆,发展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

城市的规划和排水系统显示了古印度人的先进技术。

此外,古印度人还创造了梵文和印度教。

三、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

希腊城邦的建立、奥运会、希腊神话和哲学思想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古罗马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宏大的政治实体之一。

罗马法、基督教和古罗马建筑等都对今天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 中世纪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古代和现代之间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主义、宗教统治和骑士精神的兴起。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

它标志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关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艺术、科学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近代历史1. 大航海时代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各国探险家进行海上航行和发现大陆的时期。

葡萄牙的达·伽马、西班牙的哥伦布和英国的劳合·达尔·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

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次工业和技术变革。

蒸汽机、纺纱机和轧钢机的发明使工厂制造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共57页附答案)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共57页附答案)

全新部编版⼋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共57页附答案)全新部编版⼋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共57页附答案)⽬录第⼀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战争第2课第⼆次鸦⽚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战争与⽠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国联军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第8课⾰命先⾏者孙中⼭第9课⾟亥⾰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暗统治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泽东开辟井冈⼭道路第17课中国⼯农红军长征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战争第18课从九⼀⼋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战争⼀、学习⽬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感悟中国⼈民反抗侵略的⽃争精神。

⼆、⾃主预习1. 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兵吸⾷鸦⽚,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是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削弱。

2. 是中国⼈民禁烟⽃争的伟⼤胜利,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持罪恶的毒品⾛私,发动侵华战争。

,鸦⽚战争爆发。

4.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

三、合作探究1.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危害。

2.有⼈说:“正是因为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的利益,所以英国发动了鸦⽚战争;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战争了。

”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四、随堂演练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2.英国发动鸦⽚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贸易B.割占中国领⼟C.打开中国市场D.争取外交平等3.鸦⽚的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①⼴⼤劳动⼈民⽣活更加贫困②军队战⽃⼒减弱③清政府的财政收⼊激增④各级官僚贪污腐败更加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4.道光帝接受林则徐严禁鸦⽚的主张,最根本的原因是()A.害怕数⼗年后中原⽆御敌之兵,⽆充饷之银B.为了扭转对英贸易逆差C.林则徐上书⾔辞恳切D.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5.《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岸有()①⼴州②天津弱③厦门④福州⑤南京⑥定海⑦宁波⑧上海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⑦⑧C.④⑤⑥⑦⑧D.①③④⑦⑧6.乾隆皇帝说:“天朝⼤国,物产丰富,⽆所不有,原不借外来货物以通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华夏古国与周文化导学目标- 了解华夏古国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掌握周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思考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历史上的华夏古国- 了解华夏古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 分析华夏古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课时二- 探究周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理解周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思考周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课时三- 总结华夏古国和周文化的关系- 分析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周文化的精髓第二单元两河流域文明导学目标-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掌握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两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独特之处- 思考两河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课时二-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掌握两河文明在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课时三- 总结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及其地位- 分析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两河文明的精神第三单元祖国的领土与疆域导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掌握中国古代的边疆防线和守卫制度-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了解中国古代边疆防线的建设和守卫制度- 分析中国古代疆域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课时二- 探究中国古代的边疆民族和交往- 理解边疆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互动关系-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三- 总结中国古代的领土与疆域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 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目标- 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掌握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时二- 探究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 理解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课时三- 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发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精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课题:《鸦片战争》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分析问题、书写文段等历史学科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及思路:1. 教学重点: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导入活动:通过两幅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猜测本课的内容。

活动内容一:教师用两幅图片向学生展示,一是英国人参加了一个中国传统的舞狮表演,二是一个插着鸦片的传统中国茶壶。

请同学们接着联想,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与今天的课题有什么关系。

导入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后回答,图片中的来宾为什么会插着鸦片茶壶,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活动内容二: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整理自己的观点。

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通过上两次课程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这个时期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那么,这场战争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

展示活动:教师提前准备了一些资料与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

活动内容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

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经过有哪些?3. 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老师辅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

展示活动:教师将同学们的回答逐一展示在黑板上,进行点评和讨论。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一、明清时代的经济社会形态变革1.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在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造成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同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地无业的游民。

社会动荡不安,让人们开始对现行政治体制产生怀疑和不满,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2.清朝的开发和经济政策清朝在建立初期实行了一系列开发政策,包括招降引诱和屯田开垦等措施,扩大了国土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还实行青黄白红四种标志着地位和身份的划分,使得社会阶层更加明确,但也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逐渐加剧。

3.明清时代的海外贸易和海疆拓展明清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兴起,中国开始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吸引了外来商人和传教士的到来。

清朝时期更是实行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国贸易逐渐减少,加重了国内经济的困难局面。

4.原有制度与新兴力量的矛盾在明清时代,原有的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力量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封建社会的残余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新兴力量却在不断蓬勃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崩溃。

二、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演变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改革和变革明朝在中后期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洪武革命、中兴革新等,试图改变社会现状和政治体制。

然而,由于官僚集团的腐败和专制控制,这些改革往往无法持续,最终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导致明朝的灭亡。

2.清朝的政治体制和治理清朝在建立初期实行了满洲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设立了宗室世袭制度和重臣辅政等措施,巩固了政府的权力和稳定。

然而,清朝的政治体制也存在着官僚腐败和内外交困等问题,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

3.明清时代的闭关政策和对外关系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闭关政策,限制了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导致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往来逐渐减少。

这种封闭的政策不仅使得中国的贸易受阻,也使得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逐渐失去优势和地位。

4.政治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和问题明清时代的政治体制变革,既是历史的必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3【学习探索】.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

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2.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3.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谈谈你对“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句话的理解。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A.取消二十一条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董必武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会议重申中共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请简述此次会议情况。

(2)材料二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的什么纲领?【资料下载】北京学生界宣言(1919年5月4日)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

噩耗传来,黯天无色。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一章丝路文明一、学习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认识主要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2.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理解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图等工具掌握丝绸之路的线路。

二、学习重点1.掌握丝绸之路的线路和主要沿线国家的特点。

2.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难点1.掌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

2.深入理解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讨论,丝绸之路是什么?它的起点终点及长度是多少?它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是什么?2.讲授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①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交流之路。

以古代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为主要商品,和东欧、中亚和西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终于交流出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

②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

当时,中国汉朝与西域的王国“乌孙”签订的和约,标志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2)掌握丝绸之路的线路和主要沿线国家的特点丝绸之路总长约7000公里,主要沿线国家包括中国、西域诸国、中亚诸国、波斯和罗马帝国等。

其中,西域诸国是丝绸之路上的十六个小国,主要商品为漆器、金属器、玉器、宝石、橄榄油、葡萄酒、鸵鸟鸡蛋、孔雀、胡椒、香料、象牙等。

3)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的交流,而且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匈奴的木刻画、西域的石窟以及天山南北的各种文化,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

丝绸之路还是有助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传播,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①吐鲁番的墓穴彩塑,表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财富和文化水平,它的外形和造型,影响到了唐代别墅的墙画、吊顶和门窗上形象的表现。

彩塑雕塑的伟大成就也吸引了外国人眼球。

②著名的敦煌石窟和莫高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中国藏传佛教的成就。

石窟上的浮雕和画像,刻画了佛教的故事和教义,也反映了唐代长安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等元素,具有开创性的艺术表现力。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第 1 课1. A2. D3. B4. D5.B6. (1)英国武器装备先进。

(2)当时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导致经济和军事相当落后,国力衰弱。

清政府腐败无能。

(3)落后就要挨打。

第 2 课1. D2. C3. B4.D5.A6. (1)邓世昌(2)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壮烈牺牲(3)北洋舰队(4)爱国主义思想第 3 课1. A2.C3. D4.B5.C6. 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反抗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虎门销烟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定及其影响。

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及意义。

第五课1. C2.D3.D4.A5.B6、(1)慈禧太后、荣禄、袁世凯等统治阶级。

(2)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了。

(3)表达了谭嗣同痛恨当时的社会,但又无能为力的愤痛心情。

课文中引用了他的一句名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应该学习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4)戊戌变法(5)袁世凯光绪皇帝(6)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观点没有对与错。

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答案。

参考:第一种答案:和梁启超一起逃走。

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维新派势力十分弱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

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在危难之时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

第二种:留下,为新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这次变法临近失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即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为变法流血牺牲。

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课1、c;2、c;3、b ;4、d;5、b6、中国同盟会;见教材38面倒数一、二段;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1912年由孙中山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辛亥革命,见教材43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自主学习】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中国民族分布格局:、。

2.新中国民族政策:、、。

具体表现: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

⑷既反对,也反对。

二、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⑴3个层次(级别):分自治区、、。

⑵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广西、宁夏、。

【合作探究】新课标第一网(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这首歌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吗?(1)列举我国先后建立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达标巩固】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

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A、有聚居、无杂居B、有杂居、无聚居C、大杂居、小聚居D、大聚居、小杂居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④西部大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到1965年我国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由此你认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民族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C、走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①自治区②自治州③自治县(旗)④自治镇(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6、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C、加强各民族团结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7、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A、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B、禁止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C、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D、少数民族有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第13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自主学习】一、海、空军的建立:1.背景: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政策。

2.海军建立: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宣告成立。

3.空军建立: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

同年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

4.历史意义:⑴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

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目的(背景):为打破西方大国的和,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2.建立时间: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1.背景:世界发达国家的突飞猛进。

2.目的: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意义: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和防卫作战能力。

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铸起坚固的钢铁长城。

⑶为和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合作探究】(1)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6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2)请列举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代表性战役各一例...。

(3)建国后,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组建了哪支新式部队?(4)你认为科技对国防有怎样的影响?【达标巩固】1、下列关于人民海、空军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在江苏泰州成立。

B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我军一个军种。

C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D1949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的正式诞生。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主力不包括()A东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北海舰队 D 黄海舰队3、200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青岛举行大型阅兵活动,这是为了庆祝()A.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六十周年B.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建立六十周年C.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八周年D.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六十周年4、下列军种中,与新中国同龄(基本上同时诞生)的是()A海军 B.武警部队 C.空军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5、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我国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A炮兵部队 B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C海军核潜艇部队 D“第二炮兵”6、我国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原则是()A称霸世界 B自卫,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 C遏制美国 D 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第12课祖国统一大业【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历史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年12月20日。

3.意义:⑴彻底结束了,⑵洗雪了,⑶标志着。

【合作探究】1.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分析其意义。

2.台湾为什么至今不能实现统一?3、材料一: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材料一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母亲代表什么?两位正在欢迎的小朋友分别代表什么?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什么主张(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先后解决了什么问题?(3)请你联系现实,谈谈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前景)的认识。

【达标巩固】1、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③“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来的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A.1997年6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4、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

图三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A.少年出洋觅真谛B.中原淮海建奇功C.拨乱反正倡改革D.一国两制定回归5.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6、新中国是分别从哪国手中收回并恢复对澳门、香港行使主权的()A.荷兰、西班牙B.葡萄牙、英国C.英国、葡萄牙D.法国、荷兰7.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8.“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A.两岸对峙 B.台湾独立 C.祖国统一D.反攻大陆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人邓绍锋审核人姜丽梅李春香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学前指导】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2、主要内容:3.意义: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二、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2.地点:在(国家)的万隆召开。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的方针,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年10月的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除出联合国的一切机构。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四、中美建交:1.经过⑴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⑵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⑶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2.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外交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3)“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4)除此之外,请你再列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达标巩固】1、“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与这句名言相关的是()A.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B.2009年温家宝在中欧合作会议上的发言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D.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发言2、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重大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上海APEC会议C、26届联合国大会D、万隆会议3、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构想、制度)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经常沟通达成共识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6、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