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探讨.ppt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探讨.ppt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要求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建环专业学生培养应 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兼顾国家注册工 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
“3+1”培养模式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 程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要求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土 建 类 建 环 专 业” 卓 越 计 划”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通识教育 学科基础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专业教育
选修课程
实验课程
实践环节
校内环节 企业环节
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国情教育与社会服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 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一个行业对本行业 入职工程师的起码要求
以本校本专业基本定位和培养特色为基础, 满足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制定的本 专业毕业要求,是具体的实施标准。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针对本专业应用性强、地域性突出、人才社 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 密切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工程建设需要,突 出工程性与实践性; ➢ 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协调适应能力和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 ➢ 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任选通识课程 C程序设计、专业导论、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学物理、大 学物理实验、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原理、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 基础、建筑设备自动化、空调工程 工程数学、化学、建筑力学、测试技术、冷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热 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燃气供应、建筑电气、建筑设 备施工技术与经济、建筑节能技术、专业技术法规、学科研究方法论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建环专业,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专门研究建筑环境、能源应用等相关问题的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还涉及到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可划分为三类:传统教育模式、实践教育模式和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指采用经典的教育方式,如教室授课、实验、考试等,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出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人才往往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实践教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和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规划和创新等方面的培养,这些人才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创新性的方案。

创新教育模式是指在传统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创新教育模式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针对以上三种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创新:首先,应针对建环专业人才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和创新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其次,应加强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和完善建环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引入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者:李茹民温青李占双刘琦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3期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探讨了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中分析了目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培养执行“卓越计划”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68-0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

该计划一经推出,得到全国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参与高校众多。

但是,该计划从2010年开始启动,相应的实施办法和执行方案也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如何将“卓越计划”中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是摆在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专业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例进行探讨。

一、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一)培养标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华盛顿协议ABET标准为指导,旨在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培养标准。

1.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应通用标准2,4,8);2.设计实验方案与实施、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6);3.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一个部件或一个过程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6);4.在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6,9);5.对于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建立方程,以及求解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2,5);6.对职业和伦理责任的认知能力(对应通用标准1,3);7.有效的人际交流能力(对应通用标准9,11);8.宽厚的教育根基,足以认识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对应通用标准3,10);9.有关当代问题的知识(对应通用标准3);10.在工程实践中运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言建筑环境工程是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在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建设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建筑环境工程人才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和改进方法。

一、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1.1 教学目标模糊目前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不够系统等。

在专业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刀切”、“泛化”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1.2 实践环节不足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相对不足,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专业与市场需要不匹配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较大,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改进现状的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1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根据当前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来明确定义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2.2 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使学生加强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学校与建筑环境工程相关企业的合作,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探讨建筑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4 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5 融合国际化教育理念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外成熟的教育模式,推动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

三、结语建筑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建设行业的重要学科领域,培养高素质的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环境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现有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是否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优秀人才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将基于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对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化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建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我们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建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建筑环境工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紧密相关,因此建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建环专业人员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些领域,对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质量高的趋势非常明显。

我们需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建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亟待专业人才来进行解决。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环境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进一步增加。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方面,现状分析可从以下方面展开:1. 课程设置:建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课程已经脱离实际工作需要,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

2. 实践教学:建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3. 实习实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的学习效果不佳,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 创新创业:建环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如何培养建环专业的学生成为卓越的工程师,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的培养模式,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

1. 问题分析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建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的困境,难以胜任复杂的工程项目。

建立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建环专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2. 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为了培养建环专业的学生成为卓越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技术行为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工程实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重视创新建环专业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置创新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1)跨学科融合建环专业需要掌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引入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基地建环专业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和实际施工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可以开展实际工程项目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技能。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环境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建环专业的技术要求和卓越工程师的特质,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模式。

在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部分,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索成效评价,文章展示了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和总结经验。

结论部分指出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为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本研究对于建环专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要求、特质、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案例分析、成效评价、重要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的研究背景是基于当前社会对建筑环境领域卓越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环境领域对高素质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来培养卓越工程师。

通过对建环专业的技术要求和卓越工程师的特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的研究意义还在于为建筑环境领域的教育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提升。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不断提高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建筑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提高建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胜任复杂的工程项目和实践任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探索建环专业技术要求的变化趋势,分析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特质和技能;2. 研究不同培养模式对建环专业学生技术行为的影响,找出最有效的培养方式;3. 基于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4. 通过成效评价,评估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未来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当前,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下,往往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行为的培养。

因此,如何探索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是指在特定领域内能够具有独到的见解并且与同行相比拥有更强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工程师。

因此,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可以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实施、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及长期的职业发展智慧、卓越的技术行为能力等方面积极的心态素质。

二、培养内容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技术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方面技术和管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领导力等方面素质,从而形成整体化的工程师素质。

三、培养模式1. 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将工程实践教学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

比如,开展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程设计、实施和改进过程中,通过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磨练实践技能。

2. 标准化培养模式标准化培养模式强调科学规范、系统化、阶梯化的教育体系,从而确保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达到了标准化要求。

比如,建立完整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机制,在培养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确保模块化的教育体系完备,包含了知识、技能、向导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因素。

3. 创新型培养模式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革新,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培养模式要求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系统思维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成为了高校中备受关注的专业之一。

当前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环节不足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进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行的建议。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

建筑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广泛,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绿色建筑和环境评价等方面。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根据不同方向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建筑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是关键;对于绿色建筑方向,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重点。

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环节。

建筑与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

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式,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安排学生参观建筑工地,让他们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运作;组织学生参加环境评价项目,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建筑与环境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材料学等。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能够培养具备多学科综合素养的人才,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建筑与环境工程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并且紧密结合行业标准进行教学。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改进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实践环节、跨学科融合以及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到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建环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行为素养,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环境工程师,我们需要探索出一种适合建环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培养模式。

一、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建筑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

二、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培养目标在培养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方面,我们可以探索出以下几种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场地和设备。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

建立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通过实习和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

在培养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方面,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几项策略。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通过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项目成果等方面,对其技术行为进行评价。

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培养,通过专业素养教育、职业规范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

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实践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评价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培养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和实习实训报告,评价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高校与企业合作协同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本文主要是以卓越计划为背景,研究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这些不足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重大改革项目。

它的产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高校根据通用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注重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吉林化工学院是省属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程师。

2022年环境工程专业被吉林省授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根据“卓越计划”的内涵,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形成了适应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模式。

二、高校“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顾名思义“卓越”就是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意思。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是更强的实践能力和更高的专业水准。

但是现在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状况是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等专业主干课程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知识比较抽象。

如果只是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没有与实际工程很好结合,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且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只注重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融合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更谈不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卓越计划”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的改革第一,构建一个健全的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引言建筑环境专业是一个涉及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对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环境专业人才。

二、现状分析目前,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与社会需求不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环境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建筑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与国际接轨不足。

建筑环境专业涉及到国际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工程运营模式等方面,但目前中国的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还有一定的差距,成为制约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从事建筑环境专业工作的瓶颈。

三、培养模式的探讨1.培养目标的明确在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

建筑环境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设计、管理、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还需要关注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2.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培养建筑环境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

需要结合行业需求,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引入社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应秉承国际化的理念,引入国际化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筑环境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4.导师制度的完善建筑环境专业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才能成为专家的专业,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建筑环境设计与工程咨询行业成为了十分热门的职业方向。

而建环专业人才作为绿色环保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社会所需的特色人才。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成为了本文探究的中心问题。

首先,建环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建筑环境设计和工程咨询领域,实践能力是决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指标。

因此,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多参与实践活动、实习和实践项目。

在实际的设计和工程咨询工作中,学生可以逐渐适应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包括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其次,建环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

建筑环境设计和工程咨询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强、较为复杂的行业。

因此,建环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升级自己的知识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他们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跨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建环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质量观念的培养。

在环保建筑领域,建筑环境设计和工程咨询的质量和合规性是保证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环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观念和工程合规性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注重质量理念的引导和宣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态度。

最后,建环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环保建筑领域,创新是重要的竞争力。

建环专业人才需要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工艺和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的结合,提供开放和创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总之,建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全面、多角度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整合、质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的环保建筑领域中发挥重要的角色和贡献。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建环专业的工程师技术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种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建环专业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建环专业的工程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建立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建立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的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以致用,重视工程实践建筑行业追求实用性,强调实践意义,对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技术行为中,要把实践工程的环节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现场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以致用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年级分层,逐层深入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细分的领域,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不同,应因人而异,逐层深入,因材施教。

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中,可以采用年级分层的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建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技能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四、多元化教学,注重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多元化是建立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从而达到实践效果的最大化。

五、开放式教育,鼓励创新思维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要采取开放式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开放的教育氛围,在思想上和环境上得到更加综合的培育。

最后,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环专业的人才素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

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技术行为和职业素养。

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行为培养模式对于建环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建环专业卓越工程师技术行为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理论探讨1.卓越工程师的技术行为特征卓越工程师在技术行为上具备一系列的特征,包括对技术问题的深刻理解、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这些特征是卓越工程师在实践中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建环专业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目标。

2.技术行为培养的理论基础技术行为的培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关技术行为培养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如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技术行为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当前,建环专业在技术行为培养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整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实践与理论脱节等方面。

有必要对技术行为培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改进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二、实践探索1.构建综合实践平台针对建环专业学生的技术行为培养需求,可以构建一些综合实践平台,如实验室、场地实习基地、科研实践项目等。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真实的技术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从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良好的技术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技术行为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真正掌握技术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与日俱增。

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卓越计划,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探索出适合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与挑战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环境保护技术和水质、大气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调控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操作的重视不够,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迅猛,学校的教学资源难以及时跟进,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教学资源跟不上行业发展等挑战。

二、卓越计划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三、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 实践教学强化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需要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训,学生可以掌握一系列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2. 实习实践全面在实习实践环节,学校需要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绿色环保建设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更新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更加贴合行业需求,增设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新的专业课程,以适应环境工程行业的新发展。

学校还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更新力度,引进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成为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

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紧密贴合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发展先进技术随着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工程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只有引入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培养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来共同解决。

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和思维的环境工程人才。

二、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1. 更新课程内容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的内容必须注重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引入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如生态工程、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实验室教学和实地考察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他们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引入国际化课程在环境工程课程中引入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引进国外教材和教学资源,开设双语教学和海外交流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工程人才。

4. 整合跨学科知识环境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整合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专 业 ( 以下简 称 “ 建 环专 业 ” ) 是 1 9 9 8年 教育 部 专业 调 整 时将 原 土建 类 的 “ 供 热通 风与 空调 工程 ” 和“ 城市燃气工程” 两个 专 业 合 并 而 成 的 _ 2 J 。该 专 业 经 过
1 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 , 虽然取得 了较大成绩 J , 但仍然存在着学生仓 J 『 新能力不
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 的新要求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 “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
方案 ( 见图 1 ) 具有 一定 的代 表性 。该方 案 将创 新 能 力 、 工程 能 力 和 国 际化视 野
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并对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 核要 求 。该 方 案 实 施 “ 3+1 ” 培养模式, 明显 增 加 了人 才 培 养 的实 践 环
高等建筑教育
2 0 1 3 年第 2 2F AR c HI T E c 1 『 U R A L E D U C A , r I O N I N I N S , 兀 mO N S O F H I G H E R L E A R NN G Vo 1 . 2 2 No .3 2 01 3
容循 序 渐 进 。如学 生在 学 习 土 木 工 程 概论 、 建 筑 概 践 过程 的融合 递 进 式 教学 , 实 现理 论 与 实 践 的互 相 论 及 专 业 导论 课 程 后 安 排认 识 实 习 , 不 仅 可 以加 深 融 合 和 促 进 。
通识教 育
修课程 :政 治理论课程 、法律基础 、体 英语 、计 算机基础 、心理健康教 育、 ; 势与政 策、职业发展 与就 业指导
( E ma i l ) d i n g y f @1 2 6 . c o n。 r
丁云飞 , 等
建环专 业“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1 9
融合递进式 实践环 节培养 体系。该实践 教学 体系 学 生 对 专业 的 了解 , 而且 可 以为其 后 续 专业 基 础 课 结合社会对建环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 , 将 生产实 程 的 学 习打 下 基础 ; 学 生在 学 习 热质 交 换 原 理 与 设 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 、 设备 管理 生产实 备 及 机械 设 计 基 础 课 程 后 到 设 备 生 产 企 业 学 习设 习和设备安装生 产实 习三个 阶段。各 阶段 的生产 备 制造 工 艺 , 将 加 深 对 课 程 内容 的 理 解 , 同 时也 为 实习与理论课程 紧密联系 , 相互促进 , 互 为一 体 , 内 后 续 专 业 课 程 学 习 奠 定 基 础 。通 过 理 论 课 程 与 实
关键词 : “ 卓越计划”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培养方案 ; 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 类号 : C 9 6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5 - 2 9 0 9 ( 2 0 1 3 ) 0 3 - 0 0 1 8 - 0 5
2 0 1 0年 6月 2 3 日, 教 育部在 天津 召开 “ 卓 越 工程 师教育 培养 计划 ” ( 以下 简 称“ 卓 越计 划 ” ) 启 动会 , 联合 有关 部 门和 行业 协 ( 学) 会, 共 同实施 “ 卓越计划” 。
足 J 、 不能很 好地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等 问题 J 。文 章 以建 环 专 业 为 例 , 对“ 卓 越 计 划” 人 才 培养方 案 和人才 培养模 式 等相关 问题进 行 了探讨 。


基于“ 卓越计 划” 的人 才培养 方 案
“ 卓越 计划 ” 要求 面 向行 业 企 业培 养 人 才 , 因此 , 人 才 培养 方 案 必 须 满 足行
d o i : 1 0 . 1 1 8 3 5 / j . i s s n . 1 0 0 5— 2 9 0 9 . 2 0 1 3 . 0 3 . 0 0 6
建环专业“ 卓越 计 划 " 人 才培 养模 式 改 革 探 讨
丁云飞 , 吴会 军 , 朱赤 晖, 徐 晓宁
( 广州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6 )
节。 图2 是 广州 大 学在 建 环专 业 “ 卓 越 计划 ”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基 础 上 拟 订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8—1 4
基金项 目: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 目( 2 0 1 2 3 1 6 ) ; 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作者简介 : 丁云飞( 1 9 6 7一) , 男, 广 州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 院教 授 , 博士 , 主要 从 事暖 通空 调 技术 的研 究 ,
教育 面 向社 会 需求培 养人 才 , 全 面提 高工 程 教 育人 才 培 养质 量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
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计划” 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t l , 实施“ 3 + 1 ” 人才培养模式( 即3 年在校培养 , 1 年进人企业联合培养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
“ 卓越计划” 是贯彻落 实《 国家 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2 0 2 0 年) 》 和《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2 0 2 0 年) 》 的重大改革项 目, 也 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 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对促进高等
摘要 : 文章在分析“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 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专业“ 卓越计 划” 人 才培养体
系进行 了探 讨 , 并结合社 会 对该 专业人 才 的新要 求 , 提 出将 传 统 的 生产 实 习环 节细 分 为设备 制 造 生 产 实 习、
设 备 管理 生产 实 习和设 备 安装 生产 实 习三 个阶段 , 制 订 了融合递 进式 企业 实践环 节培 养 方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