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基础知识第五章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知识点第一节基本理论1、人性内容:分为自然属性;心理属性(是人性的本质,包括: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心理状态(注意分心喜悦振奋疲劳消沉紧张松驰)、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意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四个方面)。

2、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

3、西方的管理理论中,有四种人性假设及管理方式: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代表人物是泰罗;2)“社会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美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管理,美著名心理学家马期洛、阿吉利和麦格雷戈(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人的积极性);4)“复杂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史克思等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4、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基督教哲学的人格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许多流派,都强调了以人为中心,构成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

5、人的管理第一,人是唯一能动的资源要素,是第一资源。

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6、企业人自身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坚持的最高目标,也是最本质的核心含义。

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必然成为人本管理一项甚为重要的核心要求、原则及衡量标准。

企业人的不断开发、完善与发展,根本途径在于企业教育培训。

7、在组织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前提下,员工自愿进入组织,接受组织的职权和权威,称为“职权接受”。

西方企业界盛行的组织扁平化和工作团队。

8、组织是人本管理的主体,追逐组织效益和组织发展,及自欺欺人利益最大化,当然是其管理的宗旨和目标。

9、高素质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10、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W·舒尔茨。

文章包括:“关于农业生产、产出与供给的思考”(1958)、“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重点-基础知识-第五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重点-基础知识-第五章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1.人性的两方面内容: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总括为四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

2.人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1)人性具有能动性2)人性具有社会性3)人性具有整体性4)人性具有两面性5)人性具有可变性6)人性具有个体差异性。

3.在西方的管理理论中,存在四种人性假设,有四种不同的管理方式: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2)“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

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管理。

4)“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

4。

企业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要求或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5)和谐的人际关系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5.人本管理的机制: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6)选择机制6。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费用支出(投资)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中,并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

包括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它凝结于劳动者体内.第二,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用转化而来。

第三,人力资本独特的本质功能是,与物质资源要素相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新的价值增值。

这是其成为资本之根本所在。

第四,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

7。

人力资本的特征: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与人体不可分离。

2)人力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方能体现出来.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本肯有收益性。

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的创造性。

6)人力资本肯人累积性。

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8.所谓人力资本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增加或提高人的智能和体能,这种劳动能力的提高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课件
•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 充分就业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四、管理心理与 组织行为
五、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纪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假设条件
提出理论 假设
验证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四、管理心理与 组织行为
五、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二:规范研究方法 特点:
1.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 2. 目的在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障碍:信息—体制—市场缺陷
一、劳动经济学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四、管理心理与 组织行为
五、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四、失业量和失业的影响
1、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 期
2、失业带来的影响: 劳动者家庭生活困难 劳动力闲置浪费 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经济学
二、劳 动 学
三、现代企业管 理
四、管理心理与 组织行为
五、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
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下的经济 关系。 狭义: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 置的机制和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4个性质3个表现(p12) 劳动力市场均衡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内部培训资料——第5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内部培训资料——第5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一、人性假说 1、经济人假设:代表人物为泰罗
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 没有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让人领导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矛盾的,为达到组织目标须靠外
力管制 缺乏理智、不能自制,易受他人影响 目标是满足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要,选择经济上获利最大 的事去做
•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
• 1、职业开发: • 2、组织开发 • 3、管理开发
第三节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 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 它是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 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组织和国家发展、推动和促进社 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亚当· 斯密和马歇尔:在各种资本投资中,对人本身的投资是最 有价值的。
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

完整的资本概念面。
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1929到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是33%。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1、人的管理第一:人是第一资源、人是一种特殊 的经济资源。 •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 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 机构 • 5、和谐的人际关系 • 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三、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以人为本原理 要素有用原理 个体差异原理 互补增值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 能位匹配原理 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 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 文化凝聚原理 信息催化原理 动态优势原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重点总结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重点总结

第五章1、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内涵a)员工培训: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

b)员工开发(背):是指为员工未来发展而开展的正规教育、在职实践、人际互动,以及个性和能力的测评等活动。

开发活动以未来为导向,要求员工学习与当前从事的工作不直接相关的内容。

c)员工培训与开发(背):是指组织根据组织目标,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培养和训练的学习行为,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态度、提高工作绩效,确保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本职工作或更高级别的工作,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d)员工培训的注意要点:i.培训与开发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只是某部分员工。

ii.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工作有关,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应当包括在培训的范围之内。

iii.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应当说这是企业进行培训的初衷和根本原因。

iv.培训与开发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说培训应当由企业来组织实施。

2、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意义(背)a)提高自我意识水平通过培训与开发,员工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在单位的角色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认识到自己是在一个集体当中,要为自己以及集团和单位负责。

b)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仅对员工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尤其重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开发,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管理会有明显改进。

c)转变态度和动机经过培训和开发,员工和管理者受到良好的激励且形成对工作良好的愿望和态度。

3、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内容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提高c)态度的转变4、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类型a)按照培训的内容不同:基本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态度培训。

b)按照培训的对象不同: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培训。

c)按照培训的目的不同:应急性培训、发展性培训。

d)按照培训的形式不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王旭)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王旭)

4、管理策略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
5、管理技术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按章办事,机械呆板;而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6、管理体制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现代人
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
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主讲人:王旭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5、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化规律: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和互 补关系。(单选)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率递减规律:随着受教育年限延长,技
能与知识边际增长率下降,从而使边际增长速度放慢,因而影响 到内部收益率;边际教育成本的快速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 预期收益时间有关。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主讲人:王旭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三节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吸收、录用
——保持
——发展 ——评价 ——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主讲人:王旭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三节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技术
主讲人:王旭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三节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 段,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的总称。 从人力资源管理对象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表现为以下两个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件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
案例启示
别具一格的杜邦培训
杜邦公司在很多方面都独具特色,为每位员工提供的 培训更是别具一格,使杜邦公司的人员流动率一直保持在 很低的水平。在杜邦总部连续工作时间在30年以上的员工 随处可见,这在人才流动成灾的美国是十分难得的。
杜邦公司拥有一套系统的培训体系。虽然公司的培训 协调员只有几个人,但他们却把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每年,他们会根据杜邦公司员工的素质、各部门的业务发
1. 在职培训的优势
(1) 不耽误工作时间。 脱产培训需要员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会给工作的连 续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职培训则不同,在职培训将培 训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培训于工作之中,使培训和工 作之间产生互动,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培训,从培训中获 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从而获得更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职业 能力提升。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
2. 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工作更多的是满 足“高级”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培训能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 能适应或接受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 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但使员工 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使员工在精神上 得到成就感。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流程和方式
一、 员工培训的流程
员工培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为了保证顺利地实施和达到 目标,在实践中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培训要经过培训前准备、培训 实施、培训成果转化及培训评估和反馈4个步骤,如图5-1所示。
图5-1 员工培训流程图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流程和方式
员工培训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 在培训准备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培训需求分析。为保 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制订完整的培训计划,并 依据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员工应把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 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实现培训的目的,这也就 是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结束后,应进行培训评估和反 馈,了解某一培训项目是否达到了原定的培训目标和要求。

三级人力资源师理论知识三级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含解析

三级人力资源师理论知识三级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含解析

三级人力资源师理论知识三级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的重要影响与制约。

A.保障制度B.环境优化C.环境D.人际关系2.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A.物质刺激B.满足社会需要C.内部激励D.搞好人际关系3.人本管理认为,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其中“人的需要”不包括()。

A.社会的人的需要B.企业管理者的需要C.企业投资者的需要D.企业全体员工的需要4.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规律不包括()。

A.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变动规律B.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C.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变化规律D.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率递减规律5.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

A.时效性B.创造性C.收益性D.积累性6.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递减的原因不包括( )A.受教育年限延长B.边际教育成本快速增长C.技能与知识边际增长率上升D.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预期收益时间相关7.()不属于人性的内容。

A.自然属性B.生物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8.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的重要影响与制约。

A.保障制度B.环境优化C.环境D.人际关系9.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

A.时效性B.创造性C.收益性D.累积性10.典型的人力资本类型不包括()。

A.一般型B.专业型C.创新型D.综合型11.人力资源的(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A.技能开发B.创新能力C.培训开发D.管理能力12.人力资源教育开发的重点是()。

A.职业教育B.专业培训C.技术教育D.技能培训13.人力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A.技术B.创新C.智力D.管理14.职业教育不包括()。

A.就业前的职业教育B.农村职业技术教育C.就业后的职业教育D.特殊职业技术教育15.组织开发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善整个组织的()。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件第五章组织工作与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件第五章组织工作与人力资源规划

6W 1H 做什么(What) 为什么做(Why) 谁来做(Who) 何时做(When) 在哪做(Where) 为谁做(for whom) 如何做(How)
某医院 X 光师 透视检查
提供诊病依据 持证技师 门诊时间 X光机 就诊患者
操作设备,分析
三、工作分析的流程
一般可以分为制定计划、设计、收集分析、 完成工作和结果运用五个阶段。
工作分析的过程,因组织类型和结构和所要 分析的各种工作的不同等,而有一定差异。
三、工作分析的流程
计划阶段
工作分析流程图
设计阶段
信息收集 分析阶段
分析完成阶段
结果运 用阶段
•明确分析目的
•选择被分析 的工作
•确定收集方法
•建立工作分 析小组
•制定工作分 析规范
•选择信息来源
•选择工作分 析人员
•选择有关信息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组织总体目标
(二)动态性原则 适应内外部环境,应对
(三)兼顾性原则 组织与员工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法
(一)统计法 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某一时期的数据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确定与组织人力资源需 求相关的因素,确定二者的相关关系,建立起 数学公式或模型,从而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的客观方法。
一、工作分析基本范畴
1、工作的概念:同类职位或者岗位的统称。
工作特征
工作
不同工作的 差别点
工作有物质、理念和人力资源构成 工作中存在员工和组织互利的关系 工作是组织的基石 工作是连接个人和组织的纽带
任务 物质资源 人员特征 流程和技术 行为
2、工作分析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第三节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一)人性内容及特征1、人性内容(1)自然属性(2)心理属性: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人心理特征;个性意识倾向;2、人性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人心理特征;个性意识倾向;(二)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2、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1)“经济人”的假设及其管理(2)“社会人”的假设及其管理(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及其管理(4)“复杂人”的假设及其管理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人本管理的含义人本管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二)人本管理的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2、满足人的需求,实施激励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三)人本管理的机制1、动力机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竞争压力、目标责任压力4、保障机制:法律保障、社会保障5、环境优化机制:工作条件与环境、人际关系环境6、选择机制三、人力资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二)人力资本基本概念1、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通过费用开支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中,并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三)人力资本投资1、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增加或提高人的智能和体能,并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2、特征:(1)连续性、动态性;(2)主体与客体同一性(3)投资者与收益者不完全一致性(4)投资收益形式多样性3、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支出:(1)实际支出或间接支出;(2)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3)心理损失;4、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1)主体结构;(2)形式结构;(3)时间结构5、教育投资成本支出6、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培训投资7、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1)区域流动;(2)职业流动;(3)社会流动;四、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一)私人收益率与私人收益影响私人收益率的因素1.个人偏好及资本化能力2.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3.货币的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4.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5.国家政策(二)社会收益率(三)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化规律1、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2、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率递减规律3、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变动规律与最优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1)多元性;(2)层次性;(3)整体性(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1、总体目标:最高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根本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2、具体目标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一)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二)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三)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四)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天赋;知识和技能;个人努力;文化;经济条件(五)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一)职业开发(二)组织开发重点:组织的协助能力;基本出发点:改善整个组织的职能注意点:组织及其工作氛围(三)管理开发: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目标管理手段(四)环境开发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国际环境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一)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1、时间性2、消费性3、创造性4、主观能动性(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采用计划、组织、领导、监督、激励、协调、控制等有效措施和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组织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一)人性内容及特征1.人性内容人性,即人的本性,是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亦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这种多方面的属性或规定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自然属性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生物属性,主要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之性,即作为自然人的体质、生理构造、形态和由生存本能而滋生的一系列本能欲望与追求,如食欲、性欲、获得欲等。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且生活于自然界中,这就决定了人永远不能也不可能摆脱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即自身本能)的制约、影响和控制。

人的本能的欲念、冲动、渴望、追求常常成为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虽然人与动物同源,在生物属性方面两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也有着根本不同。

动物的一切行动完全由自然本能所驱使,对外部自然则被动地服从、适应。

而人绝不甘心让本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自然本性的奴隶;相反,他自觉、主动地利用、控制自己的本能,利用、改造外部自然,让自然界服从于、服务于自己。

也就是说,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外部自然,也改变自身自然,在使自然界愈益人性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物本性越来越带有一系列精神文化特征,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生物属性是人性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及其人性存在的基础,人的其他的更高级属性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需要、动机等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

这是人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性的本质。

人的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总括为四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

其基本内容如图5—1所示。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重要方面。

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人的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是接收、储存、解读和处理外部信息的过程,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705
37、在管理机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主动开发型 (B)以事为中心 (C)被动反应型 (D)以人为中心
0705
93、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 (A)实际支出 (B)心理损失 (C)直接支出 (D)间接支出 (E)时间支出
0711
3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 )。 (A)以事为中心 (B)以企业为中心 (C)以人为中心 (D)以社会为中心
080502
89、人力资源理论体系包括( )。 (A)心理开发 (B)生理开发 (C)伦理开发 (D)技能开发 (E)环境开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比较点 传统劳动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中心 动态管理 人性化管理 更注重长远,战术与战略相结合 追求科学性、艺术性,采用新技术
管理内容 以事为中心 管理形式 静态管理 管理方式 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 管理策略 侧重近期当前,战术性 管理技术 照章办事、机械呆板
管理体制 被动反应型
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利用和发展 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 和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目标
总体目标 1、最高目标:促进人的发展(07050335) 2、根本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 具体目标 1、国家: 2、劳动人事部门: 3、教育部门: 4、卫生医疗部门: 5、企业:
080503
35、职业教育不包括( (A)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B)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C)就业后的职业教育 (D)城市职业技术教育 )。
080503
36、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 )。 (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B)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 (C)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 (D)激励不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章总结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章总结
21
1.工作识别 • 工作名称及工作编号 • 工作身份或工作地位 • 发展机会 2.工作概述 • 高度概括工作性质、工作职能、工作目的、工作职责的 简要描述 3.具体的工作职责 4.工作条件 • 工作地点、场所 • 工作时间 • 工作危险性和职业病 • 工作环境 • 社会环境
2019/1/30 22
2019/1/30 26
行政管理领导职务系列 总裁 总经理 部门经理
专业管理技术职务系列 总监 高级主任级技术职务 高级技术职务
部门主管
助理级
中级技术职务
员工级 职务双轨制示意图 2019/1/30
见习级
27
工作分析应收集的信息(6W2H)
what who when where why for whom how to do how much
11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技术方法
一、职能性工作分析 二、职位分析问卷 三、管理职位描述 四、关键事件技术法 五、面谈法 六、直接观察法
2019/1/30
12
职能工作分析法(Functional Job Analysis, FJA)
• 美国训练与就业署开发 • 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 对信息、人员、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工作描述与任职说明。
2019/1/30 16
面谈法:
与任职者面谈倾向于聚焦在工作内容和工作背景的 信息上,描述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他们完成其 工作所处的条件。主管以评审任职者回答的准确性, 并提供涉及任务重要性等方面的信息。 优点:适合收集所有类型的工作分析信息。 缺点:被访谈者会试图夸大其工作的重要性或 意义,尤其在员工害怕分析将被用来作为起利益调 整的依据时。如取消工作或薪金削减。对提问要求 高,易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
(一)人性内容及特征
1.人性内容
人性,即人的本性,是人经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亦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这种多方面的属性或规定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自然属性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生物属性,主要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之性,即作为自然人的体质、生理构造、形态和由生存本能而滋生的一系列本能欲望与追求,如食欲、性欲、获得欲等。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且生活于自然界中,这就决定了人永远不能也不可能摆脱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即自身本能)的制约、影响和控制。

人的本能的欲念、冲动、渴望、追求常常成为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虽然人与动物同源,在生物属性方面两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也有着根本不同。

动物的一切行动完全由自然本能所驱
使,对外部自然则被动地服从、适应。

而人绝不甘心让本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自然本性的奴隶;相反,她自觉、主动地利用、控制自己的本能,利用、改造外部自然,让自然界服从于、服务于自己。

也就是说,人经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外部自然,也改变自身自然,在使自然界愈益人性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物本性越来越带有一系列精神文化特征,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生物属性是人性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及其人性存在的基础,人的其它的更高级属性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心理属性
心理属性,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需要、动机等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

这是人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性的本质。

人的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总括为四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

其基本内容如图5—1所示。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重要方面。

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人的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是接收、储存、解读和
处理外部信息的过程,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感活动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对现实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产生某种主观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其表现为喜、怒、哀、乐等过程。

意志活动则是人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2)心理状态。

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不同,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独有的心理特征,如注意、分心、喜悦、振奋、疲劳、消沉、紧张、松弛等。

另外,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感知、记忆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又有个性心理差异色彩,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

多种成分在心
理状态中占有不同地位,具有不同作用,形成心理状态完整的结构性。

3)个性心理特征。

认知、情感、意志,人皆有之,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

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每个人有各自独有的特点,呈现出各种迥然不同的个性差异。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的个性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人与人之间方彼此区别开来。

4)个性意识倾向。

它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意识倾向。

它是个性的核心部分。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人的行为,而人的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个性意识倾向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因素,制约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方向与社会价值,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精神世界的差异。

2.人性特征
人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呈现出独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