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可以_的语义及其在立法中的误用_周赟(1)
周赟:对法律文本中“应当”一词的语义分析
周赟:对法律文本中“应当”一词的语义分析明代学者王明德曾将“以”、“准”、“皆”、“各”、“其”、“及”、“即”、“若”等八字称为“律母”,并认为它们与法典、规范之间构成“正律为体,八字为用”的体—用关系;而之所以法律与这八字之间具有这种体—用关系,主要是因为“盖引律者,摘取以、准、皆、各四字,固无事乎取用于其、及、即、若,而摘取其、及、即、若四字时,则舍以、准、皆、各,别无所为引断以奏爰书矣”[1](页2-3)。
相对应地,现代法律文本中亦大量使用了诸如“应当”、“可以”、“必须”、“得”以及“不得”等联结法律规范三要素(即条件预设、指引要求和处置措施)的虚词①。
可以说,“应当”、“可以”等词就是当代法律中的“律母”。
王明德在他的著作中,对“以”、“准”等八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遗憾的是,在法制文明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法学界却对法律文本中的“律母”没有予以哪怕是前人程度的足够重视: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目前法学研究的不全面;另一方面还直接导致了立法实践中对有关语词的混用。
因此,笔者以为,应当关注、研究法律文本中的虚词。
在下文中,笔者将对目前法律文本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应当”一词进行一种较为全面的语义分析——因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语义分析是一切分析的出发点和前提[2](页16)。
一、“应当”的一般语义应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当”一词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虚词,它由两个同义的助动词“应”和“当”组成,最典型的意义是表示理应实施某种行为或动作,一般用在表行为的动词之前[3](页1508)。
当然,这决不是“应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所具有的全部用法及语义。
因为正如符号学学者卡西尔所曾明确指出的,“(符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个符号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极其多变的”,他甚至断言,人类符号与动物符号的不同就在于“真正的人类符号并不体现在天的一律性上,而是体现在它的多面性上。
它不是僵硬呆板而是灵活多变的”[4](页46-47)。
周周清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每周一练参考答案(一)1.丰腴栖息争妍斗艳融融泄泄2.A3.辟易:退避轻飔:轻柔的凉风4.D5.(1)比喻、拟人(2)比喻(3)拟人(4)排比6.B 7.海上的颜色海波颜色白云绝美的海天 8.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9.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10.由海面上飞翔的小燕子想到故乡的小燕子,自然引起了作者“如轻烟似的乡愁”。
11.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想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12.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精灵”。
虽然它在离家几千里、离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
所以,文章以“海燕”作为题目。
(二)1.D2.无济于事束手无策络绎不绝忍俊不禁3.例:生命是那蓝天上的鹰,在搏击长空中展示风采。
4.(1)据调查统计,人们闯红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有急事”的只是寥寥无几。
(2)①几十秒等来的是安全,是健康。
大妈,您想想,现在还有什么比安全健康更重要的呢?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等,那这马路上该乱成什么样子呢?②大叔,有些东西不是能够用钱来衡量的,钱能不能买到健康,买到安全呢?文明交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
(3)①将“原因”或“引发的”删去,把“启示”改为“教训”。
②[ A ]与[ B ]调换。
5.这样比较可以突出白鹅的从容不迫,突出它的“傲慢”简直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
6.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7.最容易被人抓住。
8.喜爱和怀念。
9.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 10.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11.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正确使用词语第2课时辨析近义实词虚词本课件
【答案】 (1)“淡泊”: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淡薄”:不浓 厚;冷淡,不亲密。根据适用范围,与“意识”搭配应用“淡薄”。
(2)“濒临”:紧靠,邻近。对象一般为大海等。“毗邻”:地域互 相连接。本句后面涉及的对象为“地中海”,因此,应选“濒临”。
3.根据近义词语的语法特征辨析
根据近义词语的语法特征辨析主要包括两个角度:
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 不是……就是……
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看关系
辨析角度
举例
①“进而”与“从而”。前 虚词有用来表明或强化词语
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 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
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的关系的作用,所以可以通
②“虽然”与“即使”。前 过辨析词语、句子之间的关
者表示是事实,后者表示是 系辨析虚词使用是否恰当
5.根据近义词语的外部语境辨析
根据近义词语的外部语境辨析主要包括:
角度
分析
一般而言,高考题所选词语的语境都有明显的指向性,辨析它们单靠
词语本身意义是不行的,还得抓住所填词语的前后语境进行仔细分析。
如“出神入化”“鬼斧神工”都形容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出神
看语 境的 指向
性
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
角度
分析
不少近义词在语义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
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
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看词义的轻重大小 如“嘲笑”与“讥笑”都有看不起人、取笑人
的意思,只是语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
一般的取笑,语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
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较重
典例1 辨析近义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横线上并加以分析。 (1)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洪教授认为:大学生提早做一个简
法理舒国滢:当法律说你可以干什么时它到底在说什么
法理舒国滢:当法律说你可以干什么时它到底在说什么法律上“可为”指令之语义与逻辑分析作者: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
来源:《清华法学》2022年第5期。
全文转载自公众号“清华法学”。
“可为”(X may do T,即X可以做T)是实践推论和命令句逻辑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这个语句表述背后所隐含的复杂的语言学、逻辑学以及法学的意义。
若不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则极易带来理解上的混乱,比如把“可为”理解为“应为”或“须为”,或者因为“可为”语义中包含“可不为”而造成法条适用上“模棱两可”的困局。
本文试图从语义学与逻辑学角度展开这一问题的讨论,自然,这一工作须承受较为繁重的论证负担,亦需要付出很高的理论成本。
一、“可为”表述所涉及的情态(模态)分类“可为”是常见于各种规范(道德、宗教、习惯、法律等)中的一种语句表述,这个语句表述的关键词当然是“可以”(may)。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可以”“必须”“应当”等均为联结法律规则诸要素[条件预设(假定)、指令要求(行为命令)和处置措施(法律后果)]的情态助动词,也是当代法律中的“律母”(alphabet of law)。
故此,讨论这些情态助动词不仅具有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法学、逻辑学上的价值,对于法律的解释和适用亦同样极为重要。
“情态”这个词译自英文modality(其复数形式为modalities),它是表达说话人针对事件或行动(行为)所持的不同程度确定性之观点或态度(肯定、否定和不确定)的言语状态。
Modality既是一个语法概念,也是一个逻辑学词汇。
在逻辑学上,modality常常被译为“模态”,强调其所描述/刻画的事件或行动(或行为)之确定性程度的客观面,如“必然性”“可能性”“不可能性”“偶然性”“或然性”(概率)等,这些均属于“模态逻辑”(modal logic)研究的对象。
范围的扩大语义渐渐虚化为“可以、...
副词“可”及其常见相关搭配研究⑨硕士学位论文副词“可’’及其常见相关搭配的研究论文作者:荣美指导教师:罗进军副教授学科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年月硕士学位论丈’⑧‘‘可’’..: :硕士学位论丈’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劢弓年月日作者张本灸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嘉篓骤敝褊璁桃臣翩享篡了盟毒作者魏荣凝抽签名:移鲨廖日期:确,弭月日日期:力哆年月酣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回重途塞握銮卮进卮旦主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作者签名:礞羡嗍嚣缮季日期:『;年石月日硕士学位论丈’⑧摘要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本体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副词“可”的次类划分,多数学者认为应划于语气副词类,有少数学者提出可以把“可”的表程度义单列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次类,本文赞同后者,把“可”定性为语气副词兼属程度副词,并进行了论证。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读,我发现,学者们在副词“可”本身的语义分化、语用功能分析、语法化进程及动因机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非常充足,但鲜少有学者把研究视角扩大到副词“可”的外围,诸如共现问题、相近词语的比较研究及比较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可”在方言中的表现,因此,本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粗浅论证。
智慧树知到《大学应用写作》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应用写作》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大学应用写作(海南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微信、QQ等聊天中的个人、群体等,都扮演一定的A.人际关系B.社会交换C.社会人格D.社会角色答案: 社会角色2、岁时民俗属于传统性节庆,人们往往发信息表达情意。
下列不属于民俗节日的节庆是A.妇女节B.春节C.元宵节D.七夕节答案: 妇女节3、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我可能X了假X”句式A.我可能放了假消息B.我可能患了假近视C.我可能上了假大学D.我可能造个了假山答案: 我可能上了假大学4、词汇的意义由所在的语义场决定,如“车-马-炮-相-士-卒”中的“车”是语义限定为()A.汽车B.战车C.姓氏D.将帅5、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信息型写作类别,主要包括()A.个人信息写作B.群体信息写作C.专业信息写作D.普通信息写作答案: 个人信息写作,群体信息写作第二章1、人际交往信息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视频B.肢体C.图像D.文字答案: 文字2、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可交换的内容多样的,包括A.礼貌B.观点C.技能D.荣誉答案: 礼貌,观点,技能,荣誉3、当微信好友发出“阅读打卡第一天”时,以下回复恰当的是A.点赞B.转发C.装逼D.好假4、考得上一本,你不一定能开网约车!各地网约车考题()A.亮瞎眼B.难死你C.吓死人D.想不到答案: 亮瞎眼5、2016年新()四大小生:杨洋王凯马可张哲瀚入榜A.进B.晋C.出D.添答案: 晋第三章1、中国乒乓球亚锦赛爆冷:A.女乓大战日本B.女乓输给日本C.女乓小赢日本D.女乓平了日本答案:B2、叙述事件的长微博,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记叙B.描写C.说明D.抒情3、媒体平台上的启事类文体主要用于A.告知事项B.提醒关注C.号召参与D.广告宣传答案:ABC4、人民网微博发布的长微博《好好过日子,收起少女心》,从题目上可以感知,内容是为了()女性应踏实生活。
A.教育B.鼓励C.嘲讽D.警告答案:A5、人民日报官微发布:荆轲是女的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引发讨论。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3年公务员考试林周县预测试题含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3年公务员考试林周县预测试题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名录墙在落成后,被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消息转入国内被解读成为日本侵略者立碑,激起民愤。
从8月3日起,陆续有外地人到名录墙所在的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抗议。
地方政府虽然通过媒体就立墙进行解释,但__________,对拆除更加__________,仅仅是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做了“处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异思迁只字不提B、瞻前顾后事无巨细C、前倨后恭语焉不详D、相机而动细大不捐2.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
科学活动特别是现代科学活动,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已有知识的指导、前人的经验和学科的预测而设定目标,安排计划。
然而,与按既定规程运作的物质生产过程不同,,因而难以完全按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有其不确定性和强烈的探索性。
A、科学活动面对的是未知的或知之较少的世界B、科学活动是社会的一种精神生产C、科学活动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D、科学活动需要不断创新3.虽然中国现行文物法规中还缺少直接针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条款,虽然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和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还不能简单对接,但是中国遗产保护的实践充分证明,文物法的基本精神以及党和国家文物工作的方针,完全适用于世界文化遗产领域。
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性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质是相同又相通的。
这段文字讨论的问题是()。
A、中国现行文物法规有哪些主要特点B、中国遗产保护实践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性C、怎样看待中国遗产保护的实践工作D、中国文物法是否适用于世界文化遗产领域4.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
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
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一种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
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
2022年12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周卿教授课题组2023年诚聘助理教授和博士后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2022年12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周卿教授课题组2023年诚聘助理教授和博士后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但不属于留级范围或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德育体育合格,可以获得()。
A.毕业证书B.肄业证书C.结业证书D.学习证明书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必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
A.全党工作重中之重B.全党的工作中心C.全党的奋斗目标D.全党新的伟大工程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因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多少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3B.4C.5D.6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社会力量依法举办的学校,办学经费由谁负责筹措()。
A.校长B.董事会C.所在地政府D.举办者答案:D本题解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5.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谁制定()A.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教育部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起始时间是()。
A.1986年B.1987年C.1988年D.1989年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我国现行的学科门类分为()类。
A.10B.11C.12D.13答案:B本题解析:我国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等11类。
8.下列不属于教师人身权的是()。
A.生命权B.健康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答案:D本题解析:教师的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9.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教师申诉书后必须做出相关处理的期限是()。
法律职业资格司法-法理学3 (1)
司法-法理学3(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当法律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下列哪一个选项通常不被采取为解决的原则?( )(分数:1.00)A.安全优先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价值排序原则解析:[解析] 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
在解决价值冲突时,作为工具性价值的安全不可能优先于正义、自由而考虑。
2.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分数:1.00)A.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B.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C.法律规范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产物,它也是社会需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D.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
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解析:[解析] 法律渊源、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综合性题目。
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活动。
法律行为为法律事实之一种。
3.有学者指出,每一个法律制度必然有规范的作用,也总会有社会的作用。
把规范的作用归于法律是根据法律的规范性;把社会作用归于法律是根据法律所具有的或预期的社会效果、社会影响。
这一学者是下列哪一位?( )(分数:1.00)A.英国学者拉兹√B.中国学者沈宗灵C.德国学者马克思D.美国学者德沃金解析:[解析] 法律作用方面的具体知识。
拉兹的这一观点较有影响。
4.法律的评价作用可以分为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
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属于下列哪一个选项? ( )(分数:1.00)A.专家的评价B.合理的评价C.一般的评价D.专门的评价√解析:[解析] 法律的评价作用。
一般的评价是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不产生法律拘束力。
_可以_一词在法律语体与日常语体中的语义差异分析_杨淑慧
第3卷第4期吕梁学院学报2013年8月Vol.3No.4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 Aug.2013·语言学研究·“可以”一词在法律语体与日常语体中的语义差异分析杨淑慧(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山西太原030006)摘要:日常语体中的常见词“可以”词义特征虽不单一,但很明确;而法律语体中“可以”的词义特征比较复杂。
以《刑法》法律语体为例,通过对两种语体中“可以”一词的语义差异的探析,揭示法律语境下“可以”的多义性和法律语言精确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普及法律服务。
关键词:可以;刑法;日常语体;法律语体中图分类号:H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85X(2013)04-0015-04法律文本是法律理念、法律规范的载体。
恰当的法律解释无法离开法律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在法律文本的语言表述中,许多用来限定法律规范的助动词频频出现,这些立法语言中的常用词,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本文将对“可以”一词进行词义、语义的分析,以法律理念为指导,全面考察其出现的各种语境,分析其法律意义。
希望对准确理解法律含义、对立法工作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一、日常语体中“可以”的主要意义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一词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助动词(过去通常称为“能愿动词”),最典型的意义是表示说者或当事人对问题的态度和评论。
当然,这决不是“可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所具有的全部用法及语义。
因为正如符号学学者卡西尔所曾明确指出的,人类符号与动物符号的不同就在于“真正的人类符号并不体现在它的一律性上,而是体现在它的多面性上。
它不是僵硬呆板而是灵活多变的”。
[1]47日常书面语中的“可以”主要有两种意义:一表示能够;二表示许可。
(一)表“能够”的“可以”的语义特征及构成条件。
1.表示行为主体客观事实上具备实现某动作的条件。
如:[1]我今天不上班,可以去游泳。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三高考浙江卷专题复 习:正确使用词语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2021年高考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正确使用词语【考纲内容】正确使用词语,才能层级:D级〔表达运用〕【考纲阐释】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授命题者青睐。
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词语包括熟语的“断定〞与“区分〞。
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重。
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
特别是将实词与虚词.成语互相整合考察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排除法及创设情景是两种根本方法。
高考语文试题词语局部,往往实词.虚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才能型试卷中的重要性。
考察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察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从考试才能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察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高考考察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
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
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阻碍〞和“妨害〞,“干预〞和“干预〞等。
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
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异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才能。
考察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考点分布】〔1〕近义实词辨析。
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近义虚词辨析。
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真题解析】1.〔09年卷〕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进步,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如今只要拉绳或者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HY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A.遏制次序擅长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擅长【答案】B【解析】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者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
押新高考卷18—20题 语言运用Ⅰ(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卷)
押新高考(山东海南)第18—20题语言运用Ⅰ新高考背景下的语言运用这几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精彩纷呈。
尤其是语言运用Ⅰ,命题形式新,考点覆盖全。
由以前的单一考点考查演变为语段式综合考查,由纯选择题考查演变为选择加简答考查。
考点覆盖了标点符号、词语辨析、语病修改、表达连贯、修辞手法、句式变换等等各个方面。
由于考查灵活多样,考生十分比较严重,应予以足够重视。
题型一:词义辨析一、实词(一)从意义方面辨析1.看词义轻重有些近义词的意义虽然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
2.看词义侧重点词义的侧重点主要指不同语素意义上的差异。
这也是近义词的一个主要差异,只有把握各自的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3.看范围大小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有大有小。
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4.看感情色彩有些词在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讲,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
5.看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语的语体倾向性,也就是说有些词语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适用的场合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通俗、朴实、生动,多用于对话、文艺(作品);书面语文雅、庄重,多用于郑重场合。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6.看搭配习惯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则,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情理,二要合乎习惯。
7.看适用对象词语的适用对象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
8.看语法功能一些近义词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如有的可带宾语,有的则不能;有的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有的不能带补语。
二、虚词(一)关注词性虚词的词性不同,意味着它们的语法特点和功能也不同。
大城2019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 - 事业单位真题
大城2019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事业单位真题1: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索,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间探索:()单项选择题利弊并存可治绝症很有争议意义重大2:下列有关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其内容分类风、雅、颂合称“六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墨子》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庄子》则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为道家学派的源头;曹操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姬昌。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单项选择题我们车间今年第三季度生产形势很好,生产成本降一倍,产品数量翻一番。
今年4月10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恐惧通货膨胀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最多的一天。
胡萝卜有许多优点,它的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便于储运。
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
为迎接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上海举办的首届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严整、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学风,永远也达不到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境界。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单项选择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只有经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创立这一理论必须全面系统地钻研,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达到这一理论的境界5:然而,我们难道能够无视这样一个现实吗?——我们现在正使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环境,这些化学物质有能力直接打击染色体,并以精确的方式影响染色体,造成上述情况。
现代汉语_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现代汉语_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有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征,这就是词的——。
答案:兼类2.郭沫若是——名词。
答案:专有名词3.名词的特殊小类不包括——。
答案:状态词4.架次是——量词。
答案:复合量词5.形容词和动词最主要的区别是——。
答案:动词可以带宾语,形容词大多不能带宾语。
6.金黄是——词。
答案:状态形容词7.手机让他给弄坏了。
这里的“给”是——词。
答案:助词8.趋向动词包括单纯趋向动词和——。
答案:复合趋向动词9.找出下面误用虚词的句子。
答案:伊朗开始对于新宪法进行公民投票。
10.他是会回来的。
这里的“是”是动词。
答案:错误11.方位词不可以独立使用。
答案:错误12.人家都急死了,你还开玩笑。
这里的“人家”泛指第三人称。
答案:错误13.语气词都读轻声。
答案:正确14.啊,小草发芽了。
这里的“啊”是语气词。
答案:错误15.啊,我的祖国。
这里的“啊”是叹词。
答案:正确16.除了下雪天,他每天都跑步。
这里的“除了”是连词。
答案:错误17.能愿动词也叫——,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
答案:助动词18.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答案:正确19.一个介词往往有多种语法意义,表示不同的意思。
答案:正确20.“不但……而且……”表示语义上的转折。
答案:错误21.我和他谈了半天,他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这里的“和”是连词。
答案:错误22.他是卖菜的。
这里的“的”是语气词。
答案:错误23.我是你的好朋友。
这里的“是”是动词。
答案:正确24.下列句子中误用结构助词的句子是——。
答案:他说的太快了,我听不清楚。
25.下面句子中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是——。
答案:他跑得再快也没你快。
26.以下哪个不是拟声词。
答案:红通通27.找出下列“啊”不是叹词的句子。
答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8.我是看错你了。
这里的“是”是助词。
答案:错误29.语法是语言的——,同时也是生成言语表达的依据。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这句话是说规矩既有______也有规范性。
既然______了规矩,便要有规范。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共识。
有了形,具其神,才能形神兼备,这也是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发展演化阶段所形成的特点。
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体系,()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______。
汉字的“形”赋予其“神”,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规范汉字书写尤其重要。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
如果对毎个汉字______,其中的笔画都有示意,表形的特点决定了汉宇的形义关系。
因此,书写规范对于识字、读文、释意这一认知系列而言非常重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A.工具性树立历久弥新寻根溯源B.工具性竖立经久不衰追根究底C.实用性树立历久弥新寻根溯源D.实用性竖立经久不衰追根究底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A.汉字经历的发展过程漫长,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B.汉字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C.汉字凝聚的中华文化丰富深厚,经历的发展过程漫长D.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A.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助于中文学习。
专题03 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并修改病句-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03 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并修改病句【高考真题演练】【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的组成部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2.【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3-06[作者简介]周,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律语言与法律方法论。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07年司法部项目/法律用虚词的立法表达研究0(项目号07SFB3004)的阶段性成果。
/可以0的语义及其在立法中的误用*周(厦门大学法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讲,/可以0一词具有多种可能的用法及语义,但作为一个立法用虚词却应当具有相对统一、单一的用法及语义,因为立法语言讲求的正是用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我国既有立法经验中存在一些关于/可以0的误用情形。
随着我国法治工程的精细化,这些误用应当被揭示出来,也应当被修正。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可以;立法术语;误用;建议[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397(2009)0120106209The Semantics of /keyi 0(可以)andIts Misuses in Legislative DiscourseZ HOU Y unAbstract :The word /ke yi 0(可以)has many uses and mea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linguistic philosophy,w hile as a legislative f unction w ord,/ke yi 0(可以)has to bemonose mous.In reality,many misuses of the w ord in China .s legislation can be found.AsChina has been fine 2tuning its legal and legislative system,these misuses should be made clearand corrected.Keywor ds :legal linguistics;/ke yi 0(可以);legislative terminology;misuse;suggestion 一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进路所谓法律语言学,简言之,即关于法律语言实践的学科、学问。
按照有关学者的界定,法律2009年2月第1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Feb.,2009No.1语言学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和总结语言在法制定、法研究和法执行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法制定、法研究和法执行中语言运用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0[1]。
如果这个界定是成立的,那么,法律语言学与法律语言实践之间的关系就将呈现为前者源于后者,但又高于并指导后者。
如果说在其他领域,理论与实践呈现为此种关系是当然之义的话,那么,在语言学的领域这种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定位似乎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如语言学界早已揭示的,/在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构造-理想语言.或-迫使现实语言符合某个预想的模型.是行不通的0,因为现实语言不是/不可改变的、标准的、完美无缺的-定论.0,并且实际的语言或普通语言又往往/是人类不得不使用的交际工具0¹;/如果足够多的人长期以来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一个术语,那它就变成那个术语意义的一部分了,这是语言的本性。
说大多数人数百年以来错误地使用了一个术语是没有意义的0[2])))这些论断清楚地表明,在语言的领域,理论从根本上只能是后于实践并听命于实践的,因为理论界根本就无法为相关实践设定一个或一些标准,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实践中发现、抽象出一些规律,并将其表述出来。
举例来说,若按照一般的语法规范,则所谓/我们去晒太阳0或许多戏剧里头的唱段/我把状来告0等实际语言就是有问题的,符合规范的相应说法应当是/我们去被太阳晒0或/我去告状0。
但很显然,从来也不曾有哪一个语法学家宣称这种实际生活中已经被用习惯了的构词、造句法是错误的)))在此种情形中,语言学家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要么修改自己所抽象出来的语法规则,要么承认这种用法的合法性。
这就是说,就语言实践领域而言,从根本上来讲,似乎不能简单地认为理论高于并可以指导实践。
至此,我们发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定法律语言学与法律语言实践之间的关系如同其他领域一样,表现为前者源于、高于并指导后者;而另一种则发现既有经验已然表明,语言学固然源于语言实践,但却决不会、甚至也不应高于语言实践。
这里之所以将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揭示出来,主要是因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解决将导致语言学研究进路的根本不同:如果我们证立并赞成前一种观点,则意味着完全可以抛开相关经验,满足或基本满足于一种从逻辑到逻辑、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构建,并进而用这种构建出来的理论去反观、去批判实践,甚至去指导实践的重组。
而如果我们认可的是后一种观点,那么,语言学能够做的也许就应当是以一种谦抑的姿态梳理语言实践,并不断根据语言实践修正自己。
具体到法律语言领域,则按照前一种思路,论者可以先在理念世界树立一系列的规范,并以这种规范去寻找法律语言实践中的偏差之处,进而点明它的错误性,并/命令0作出相应改正;而按照后一种思路,则我们只能承认法律语言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只要这些做法达到了某种量的要求,哪怕它可能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也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去解决,而不应根据理论研究所树立的标杆去指正。
那么,法律语言学到底应当择取那一种进路?在笔者看来,虽然从根本上讲,(法律)语言学是一种后于生活实践并不得不/屈就0于生活实践的学问,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学的研究就不可以在个案当中用来作为指导生活实践的依据。
正如在日常语言实践中,我们并不会认为如下情境里的老师或父母之行为是不恰当的:当一个呀呀学语的儿童说出某些语词或语句之时,他(或她)的老师、父母当根据他们自身所掌握的语法规范去纠正他。
因此,对语言学与语言实践关系的定位,更多的就成了一种度的把握,而非性的界定。
具体到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则既可以择取从经验到理念的进路,也可以择取从理念观照、检讨经验的进路,甚至还可以结合两者,即研究者的理论视线顾盼于理念与经验之间。
#107#2009年第1期周 :/可以0的语义及其在立法中的误用就本文来说,笔者将择取如上最后一种研究进路。
这意味着,在下文关于/可以0的语义分析及对它在立法中运用、误用的考察将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念、再从理念反观经验或从理念观照经验、再从经验修正理念的思路。
二 /可以0的一般语义:从日常用词到立法术语所谓某个词语/一般语义0的提法,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正如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所断言的,/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0[3]。
也就是说,就一个语词本身而言无所谓抽象的、一般的语义。
我们这里用这个词语,实际上指称的是/可以0在当下汉语的/语言之语0º中所具有的几种最为常见的含义。
有论者曾将/可以0的一般语义归纳为如下几种[4]:(1)表示可能或能够。
比如:我们以为今天总可以到桂林了。
(2)表示有某种用途。
比如: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
(3)表示许可。
比如:你可以走了。
(4)表示不坏、还好。
比如:夏尊、叶圣陶5文心6四:/这封信清楚明白,末了两节又有活泼趣味,也就可以了。
0(5)表示很、厉害。
比如:鲁迅5朝花夕拾#范爱农6:/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0(6)表示应当。
比如:下级到上级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当上级认为应该讲的已经讲完,他对下级说:/你可以走了。
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0有/应当0的意思。
再如:当下级向上级汇报:/是不是在院子里种几棵树?0上级如果回答:/可以。
0这时候,下级就承担了一个种树的义务。
因为种树的要求既然经过上级授权,就成为应当作为之事。
必须承认,如上归纳已经比较齐全,但是,第一,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第3种用法其实包含了第6种。
因为许可本就包括两种,一种是经申请(或其他特定条件下)的许可,此种许可一经作出往往意味着被许可者就/应当0做该被许可的事(第6种正属此类情形);另一种是一般预先性许可,譬如法律规定/公民可以信仰宗教0中的/可以0就是典型,显然在这种情形中,/可以0所引导的内容并不具有必为的属性。
因此,尽管上述归纳中第6种/可以表示应当0这个结论笔者是赞成的,但所举的例子以及所作的分析却是不成立的。
第二,就笔者的视域而言,似乎有以下两种情形还没有考虑到:一种情形是/可以0与其他的实词构成表询问的问句,无实义。
如:/我可以借你的5法理学6看看吗?0尽管此种情形中的/可以0与第3种情形中的/表示许可0有关联之处,但毕竟有所不同。
另一种情形是/可以0用来表示转折,如/麻雀虽小,可以五脏俱全0。
第三,/可以0表示/应当0。
这种用法主要出现在古汉语中,最典型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0(5论语#泰伯6),考虑到这种古文名句经常在现代汉语中被提及,因此,似乎也可以认为现代汉语中有时候也把/可以0当/应当0用。
显然,这种意义上的/可以0与上述归纳中第6种情形是不同的。
至此,我们大体可以把现代汉语中/可以0的一般语义总结为如下几种:第一,表示可能或能够;第二,表示某种用途;第三,表示许可或授权,包括经申请或特定条件下的授权和一般而预先的授权;第四,表示程度,包括表示/一般0的程度和/很0/非常0的程度;第五,表示应当,包括根据请示作出批复意义上的应当和单纯责任意义上的应当;第六,表示转折(需特定上下文),无实义;第七,表示征询意见(需结合其他实词),无实义。
笔者当然不敢断然认为如上归纳就已经齐全了,但至少可以就现有的这些归纳得出这样#108# 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1期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0一词具有多义性。
那么,在法律文本中,/可以0一词又具有什么样的语义呢?或者说,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可以0事实上以及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语义?就目前来说,学界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其一,认为作为法律术语的/可以0是一种授权,并且也正因为它表示的是一种授权,所谓/可以0也往往意味着/可以不0,例如/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6第19条)中的/可以0,往往也意味着/可以不0。
[5]这种观点曾一度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可。
其二,无论是在我国实际的立法表述中,还是从应然的角度讲,/可以0作为一个法律术语都不必然意味着/可以不0,举例说来,我国5宪法6第60条第2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